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1917-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都没打断他,苏俄中央委员会的两个大佬心里都是咯噔一下,对视了一眼,接着把目光都转向了季诺维也夫,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众所周知,欧战的交战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夺和分赃而挑起了这场战争,对于处于欧洲上花园核心地带的俄国来说,不可能独善其身,要么么跟德奥同盟国联手,要么跟美英法为主的协约国联手,没有其他出路!”季诺维也夫眉头深锁的给自己的中央委员会的同事们开始洗脑子。

“谁说的?我们之前不是单独和德奥停战媾和退出了欧战么?谁说必须加入其中一方才行的?”布哈林争辩道。

“那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即使我们为了和德奥媾和付出了如此巨大的领土和资源的代价,目前看,我们依然无法独善其身的置身事外远离这场战争,就是同盟国和协约国能答应我们这么做,他们也不敢答应!”季诺维也夫砸吧着嘴道。

“为什么?季诺维也夫同志,请你说话干脆点,不要卖关子,这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慢死条理真急死人了!”布哈林跺着脚催促道。

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则眉头紧锁着听着这俩人的对话。

“因为谁都没有把握确认,我们壮大起来以后依然会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看待这场战争,对德奥来说,他们通过媾和和停战和约从俄国抢走了如此浩瀚的领土和资源,他担心我们强大起来以后会跟他算账!”“对协约国来说,之前四年的战争协约国向沙俄政府提供了巨额的军费借款,沙俄军队的莫辛纳甘步枪甚至主要都是美国的兵工厂帮着生产的,绝大部分军火的货款都还欠着没给呢,更不要说协约国各国政府和财团手里攥着天文数字的沙俄债券。”季诺维也夫叹了一口气,接着道,“协约国只有把我们继续绑在他们的战车上,这些债务才能有机会获得清偿,我们失去协约国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宣布废除沙俄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而那个高尔察克的全俄临时政府则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说继承沙俄政府的一切债权和债务,只要协约国支持和承认他的政权为俄国的合法政府”季诺维也夫话音未落,布哈林挥舞着双手继续喧嚣道,“我们废除沙俄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所有的条约盟约债务借款是既定方针绝不能变,我们是推翻沙皇统治的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我们不是左派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这样的投机分子和内奸!”乌里扬诺夫冲布哈林伸手做了一个闭嘴的手势才止住了《真理报》主编的喋喋不休。

“季诺维也夫,你说联军一定要过河,是不是因为他们要跟德奥在东线死掐?从而缓解协约国在西线的被动局面?”托洛茨基福至心灵,猛然听出了季诺维也夫的话外之意。

乌里扬诺夫眉毛一挑,摸着光亮的前额也有点明白过来。

“根据我的判断,的确如此,托洛茨基同志,协约国联军出现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目的并不是替高尔察克来打地盘来的,那只是搂草打兔子顺手的事,我猜想协约国中的中国和日本在结盟后已经成为东方不可小觑的强大力量,但是要他们远隔重洋去西线到法国战场上去厮杀显然不现实!”“所以你认为联军出动到乌拉尔山脉以西主要是为了能赶赴东线和同盟国作战?”乌里扬诺夫接口道。

“八九不离十,但是由于苏俄政府和德奥已经停战甚至私下有战略协作和结盟的意味在里头,这就造成了协约国联军必须先解决我们这个障碍,才能腾出手来跟德奥死掐!”季诺维也夫点了点头道。

“这真他妈的不好办,德奥现在我们惹不起,乌法的联军我们居然也惹不起,再这么下去连自卫军们都要骑到我们头上来了!这可怎么办才好!”乌里扬诺夫同志着急之下又爆了粗口。

“德奥现在至少还有西线的协约国部队牵制着一时半会还杀不过来,乌法的联军要是铁了心支持高尔察克的话,最迟一个月内就能兵临城下打到莫斯科来!”加米涅夫叹了口气道。

“中日两国就算同盟了,万里迢迢来这里有足够的力量和德奥对阵么?和同盟国打仗可不是十几万二十几万军队就能管用的,那个日本不过弹丸之地,中国虽然大可工业基础一穷二白,顶多算个泥足巨人,就凭这两个国家的军队有资格跟鲁登道夫的主力对阵?”乌里扬诺夫一脸的疑问,在他看来,中国人和日本人没准就是应付一下协约国里美英法这三个老大的请求才来乌拉尔山脉以西晃悠那么一下,整个中国才多少军队?整个日本才多少军队?有那个底气和实力跟同盟国真刀真枪打么?

“乌法的联军到底有多少兵力?他们有那个能耐打到东线去么?”乌里扬诺夫狐疑的问捷尔任斯基。

捷尔任斯基老脸一红,在东方面军契卡们开展的工作远不如得到了约瑟夫支持的南方面军的契卡,除了肃反,情报工作也是契卡这支秘密部队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从伏尔加河右岸能传回来的消息非常有限。

“日本陆军只有20个常备师团,其中至少还有五到六个被撤销了的师团,估计对方现役陆军人数顶多30万人,那个中国王一手打造的那支新式的中国参战军,一年间大概编成了20到30个师的样子,全部加起来或许有60到90万人!”季诺维也夫在一旁道。

“这个上次你都说过了,我是说这会儿在乌拉尔山脉两边,联军到底出动了多少人,在乌法战场上歼灭了20多万我们的部队的联军数量到底有多少?捷尔任斯基,你负责情报工作,难道这些都还没搞清楚?”乌里扬诺夫显然有点着急,冲着捷尔任斯基吼了起来。

“根据我的判断,乌法联军已经整合了俄国部队、中国部队和日本部队统一指挥,从对方的战报上来看,其中原属于自卫军的俄国部队至少应该有八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至于联军中的中国部队和日本部队的规模却不好说”站出来替涨红着脸的捷尔任斯基解围的还是托洛茨基。

第四百零八章必须争取时间和空间

1918年7月13日18:55莫斯科克林姆林宫“20多万苏俄红军都被人家歼灭了,连乌法战场上联军出动了多少兵力都没有搞清楚,这样的部队要能打胜仗才是天方夜谭,捷尔任斯基,除了肃反,情报工作也是契卡组织的重要内容,为什么你们在收集联军情报方面如此低效,你必须给我一个交待!”乌里扬诺夫声色俱厉的吼道。

捷尔任斯基低着头搓着手,一时不知道如何辩白,布尔什维克的力量本来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广袤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就非常薄弱,伏尔加河右岸的情况也差不多。

并且由于苏俄政权采取了红色—恐怖和越来越明显的唯阶级论唯出身论倾向,这使得契卡的工作主要演变为在内部找出混进革命队伍的敌人、叛徒和内奸来,偏重于苏俄政权和布尔什维克内部的整肃,而不是在敌人内部进行分化瓦解和策反工作。

“乌里扬诺夫同志,乌法战役只打了一周的时间,我们对乌法联军的情况还在尽其所能的了解,但是因为联军在乌拉尔山口执行了严格的人员进出的控制和甄别,我们的人混过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虽然有,但能传回消息来的没有。”捷尔任斯基嚅嚅的道。

“我说的是乌拉尔山脉以西!不是乌拉尔山脉以东,见鬼!捷尔任斯基你是没吃饱饭还是怎么的,声音嗡嗡轻的像蚊子叫!”乌里扬诺夫挥舞着双手情绪又激动了起来。

“报告主席同志!高尔察克的全俄临时政府在联军的要求下在乌法大平原上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整个卡马拉河以南的伏尔加河右岸地区的当地老百姓几乎被搬迁一空,这使得我们的情报人员根本无法在当地生存!”捷尔任斯基的声音不得部不高了起来,这厮接着道,“而且联军在乌法执行了戒严,我们在全俄临时政府里的线人都跟着那个政府一起转移到了乌拉尔山脉以东,而且没有机会擅自行动,更不要说携带电台把情报发回来”“喀山那边呢!高尔察克手下不是也有我们的人么,为什么搞不回情报来?难道他们都背叛了我们的事业?还是说,你发展的都是一些墙头草乌合之众?”乌里扬诺夫不依不饶盯着捷尔任斯基道。

“主席同志!东方面军南集群主力和第九集团军在乌法大平原上和联军真刀真枪血战了一个礼拜!20多万人都被人家消灭和俘虏了!联军到底有多少兵力不是应该由这些前线指挥员来告诉您么!我的人就算在高尔察克政府里还没被敌人发现,可在联军执行的战时军事管制和戒严令下根本无法获得足够的战场情报!”捷尔任斯基脖子上青筋涨了起来,忍不住嚷嚷道。

“乌里扬诺夫同志,我们在情报工作上的薄弱不是捷尔任斯基一个人的责任,这次乌法战役的对手不是以前的自卫军,而是协约国联军!虽然其中至少有一半是自卫军和志愿者师改编而来的俄国步兵师,但可以把这些部队都看做联军,无论是兵力部署、调动、指挥和后勤保障、火力配置和作战方式,都和以前的自卫军截然不同!”托洛茨基站出来替捷尔任斯基解围,当初在和德国谈判《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时托洛茨基和乌里扬诺夫意见相持不下时,捷尔任斯基和越飞是坚决站在托洛茨基这边的,这让托洛茨基始终记在心上。

“20多万部队都被敌人歼灭了,难道我们都搞不清楚联军到底出动了多少部队在和我们打仗?这样下去我们还怎么能打胜仗?”布哈林在一旁煽风点火。

乌里扬诺夫不在理会捷尔任斯基,转过来盯着托洛茨基道,“托洛茨基同志,你是最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你到底知不知道在乌法大平原上敌人到底出动了多少部队?”苏俄中央委员会主席一时有点钻牛角尖。

“联军在乌法城下防御时,出动了8个俄国步兵师,至少8万人的部队,当然,当图哈切夫斯基的南集群三个集团军加起来至少16万人,兵力上可以说是占了绝对优势,但是对方机枪多,炮兵多,阵地坚固,地形有利,南集群进攻失利也可以理解”“第五集团军埃赫北路军被对方一夜之间歼灭,我个人判断对方出动的兵力至少不会比埃赫所部少,而此时乌法的8个俄国师还在围困勒热夫斯基集群,因此北路迂回的联军应该是新加入战场的部队,而且很有可能是中国军和日本军参战了。”“接着联军空袭巴夫雷的叶戈罗夫第九集团军,对方出动了150架战机,从我们的情报人员通过内线从英国政府那边得到的情报来看,中国参战军的航空队大概有近500架战机!当然派了多少来俄国前线不能确定,但当初对方进军远东和西伯利亚时,出动航空队的规模远没有这次这么大,三天两夜的突围战役具体情况不明,但如果对方每次都能全歼我们被合围的部队,联军的兵力不会比我们少,即使联军火力强,也至少有1:1的比例”“对方远距离迂回占领奥伦堡、乌拉尔、萨马拉一线的部队,估计至少也有三万人或者更多,综合来看,联军在乌法战役投入的兵力起码和我们相当,超过20万是肯定的,其中约半数是俄国部队,其余是中国军和日本军主力。”托洛茨基根据自己的推断,结合南集群前期作战反馈的信息,得出了联军在乌法大平原上出动了至少20万主力的结论。

“联军在乌拉尔山脉以西只有20万兵力?”乌里扬诺夫有点琢磨不定,现在苏俄红军东方面军的第三集团军加第五集团军没过河的部队有近10万人,察里津的南方面军中的第八、第十集团军加起来也超过十万人,如果从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再紧急动员二十万工人纠察队补充前线队伍的话。

伏尔加河左岸未必守不住啊,这还有必要和乌法联军去谈和么?乌里扬诺夫向着会议室内的中央委员们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行不通!乌里扬诺夫同志,就算联军只有20万的主力部队,可他们的装备好,机枪和大炮数量巨多,航空队又如此犀利,如果我们不提升自己部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单纯用人数去填打不赢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在苏俄红军没有切实的得到补充特别是兵器的加强之前,我们要避免再度和联军作战!”托洛茨基皱着眉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这时候任何孤注一掷的冒险只会把更多的红军战士给送到敌人的俘虏营里去。

“乌里扬诺夫同志,托洛茨基说的对,现在我们要避免再度和联军作战,直到我们的红军重建并且武装起来之前,我们都要避免再一次出现类似乌法战役这样的大败!要不然,前景不容乐观!”加米涅夫挺身而出支持托洛茨基的意见。

边上除了布哈林一个人摇头晃脑不知道喃喃的在说什么,季诺维也夫、捷尔任斯基则和加米涅夫一样,都齐声点头附和托洛茨基的意见,现在绝不能再和乌法联军打下去,必须争取时间和空间。

第四百零九章无冕之王

“好吧好吧,同志们,今天我们的委曲求全是为了保存力量以便卷土重来,可就算我们愿意低头求和,季诺维也夫你又说联军一定会过河,那还怎么停战谈和?难道我们开门揖盗把联军一路放到莫斯科来才算谈和?”乌里扬诺夫耿耿于怀的道。

季诺维也夫闻言两手一摊,无奈的道,“主席同志,现在是敌人占了上风,我们的愿望再美好,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时间又如此紧迫,战争每多持续一天,伏尔加河右岸的叶戈罗夫和图哈切夫斯基余部能撤回来的机会就少一天!我建议尽快和乌法联军正式接触,要求停战谈和!”“简直是痴人说梦,季诺维也夫,联军是你家亲戚?你说停战人家都停战了?你说放人人家就放人了?别忘了我们还有15万战俘在对方的俘虏营里,真要谈和,我们可以放弃伏尔加河右岸,保证不再向东边挑起战争,可对方必须把被俘的红军战士全部放回来!”布哈林在一旁冷不丁又跳了出来,这厮打的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主意,紧接着这厮眼珠子一转又道,“承认高尔察克政权以及和协约国联军谈判停战以伏尔加河为界是国家大事,我建议必须要听听其他几个中央委员的意见,而且应该表决,约瑟夫同志能答应么,斯德尔维约夫同志能答应么?”布哈林这话倒不是没有道理。

这时候作为苏俄政权的最高领导机构,到了1918年7月这会儿,苏俄中央委员会一共有15名正式的中央委员,分别为乌里扬诺夫,托洛茨基、布哈林、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索柯里尼柯夫、约瑟夫、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布勃诺夫、洛莫夫、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乌里茨基,此外还有14名候补中央委员。

其实如果没有当初在十月革命时因为反对举行起义而宣布退出中央委员会,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排名将紧随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之后,而约瑟夫同志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而已。

不过也正是由于约瑟夫的坚持,乌里扬诺夫把加米涅夫和季诺维耶夫永远彻底的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企图没有得逞,虽然加米涅夫之前是乌里扬诺夫最忠诚最坚贞的助手和伙伴。

显然,在经历了十月革命这个历史事件之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两个中央委员似乎再也无法和乌里扬诺夫同志恢复到以前那种鱼水交融的和谐关系中,倒是斯德尔维约夫迅速成为主席同志最可信赖的伙伴,当然,还有那个永远忍辱负重几乎从来不对乌里扬诺夫说不的契卡领导人捷尔任斯基。

这时候苏俄中央委员会的三架马车渐渐重新演变为乌里扬诺夫、托洛茨基的双雄并立的局面,布哈林在当初乌里扬诺夫赌气辞职并离开后担任了短暂的中央委员会主席不但没让他的威望上升,反而暴露了这厮奢好空谈却缺少包容性和实际掌控全局能力的致命弱点,这会儿渐渐演变成一个跳粱性的打酱油角色。

十五名苏俄中央委员差不多能分成三类,乌里扬诺夫的铁杆支持者是斯德尔维约夫、捷尔任斯基、约瑟夫、契切林、斯塔索娃,而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乌里茨基、布勃诺夫、克列斯廷斯基则多数时候站在托洛茨基这一边,布哈林的跟班只剩下一个洛莫夫。

由于中央委员会正式的中央委员只有十五人,任何决议所以只要有8名中央委员能取得一致意见,那么决议就能通过。

这会儿约瑟夫还在察里津的独立王国里折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布波洛夫则是他的副手也去了察里津—顿河一线,乌里茨基则和克列斯廷斯基一起主持着彼得格勒的工作,而斯塔索娃则在莫斯科搞工运和妇女工作,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还逗留在柏林谈判未归。

“谈判都没开始用得着表决什么决议么?就是为了能把伏尔加河右岸的叶戈罗夫主力撤回来,约瑟夫同志也不会反对和联军谈判的意见!”加米涅夫和约瑟夫政见虽然不同,私交却非常好,因此对约瑟夫的脾气性格相当了解。

季诺维也夫这时候撇了不知趣的布哈林一眼,心里道,也不看看局势,现在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在和联军谈判的意见上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这种情况下中央委员会根本无需再搞什么表决,如果支持这两个大佬的中央委员都过不了半数的话,这还是双雄并立的苏俄中央委员会么?

“表决就不必了,既然大家觉得此时此刻不能再和联军打下去,那么我们就开始寻求谈判途径来解决目前的困局,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还在柏林跟鲁登道夫谈判军火和粮食援助事宜,这边我们有什么途径和渠道可以和乌法联军取得联系么?”托洛茨基撇了气鼓鼓的布哈林一眼,对屋内的众人道。

“等等,同志们,你们确信不需要跟美英法政府进行私下沟通和磋商,而直接找那个在乌法的联军中国王是个明智的举动么?”乌里扬诺夫狐疑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停战谈判是外交和政治问题,可不是什么军事问题,找对方战场指挥官谈判怎么都有点门不当户不对的意思,甚至,还带着一丝屈辱。

“这个嘛,虽然在乌法的联军打着协约国的旗号,但出动军队的却是中国和日本这两个缔结了同盟的国家,所以现在去找美英法反而是隔靴搔痒使不上劲,等有眉目一来二去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到时候别说叶戈罗夫主力救不回来,连莫斯科没准都被对方拿下了!”季诺维也夫不紧不慢的解释。

“就是要谈判,那也应该是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