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九百二十七章三天拿下库尔斯克
艾米尔—赫尔这会儿也觉得冯—弗朗索瓦上将选择哪个冯—诺伊豪斯代理自己的指挥权,或许还真是个知人善用的明智之举,如果步兵第29军贸然反击到哈尔科夫城下很可能正好撞在对方增援的预备队跟前,敌强我弱对方又占据空中优势,还有要塞堡垒的庇护……预备步兵第29军要这么去啃硬骨头这仗没准真打跐溜了……
“哼……依着那个诺伊豪斯,他想怎么打?”冯—库斯曼尼的副手、步兵第27军的参谋长冯—巴路易少将哼哼着道。
“诺伊豪斯建议步兵第29军在他的带领下先守住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吸引联军主力南下,联军不会放过叶卡捷琳诺斯拉夫这座规模和人口在乌克兰排名第三的重镇,一定会杀到城下,届时步兵第29军吸引对方屯兵城下,挡住对方的进攻,而基辅方向的步兵第27军和顿涅茨克方向步兵第31军各两个步兵师则从两个方向包抄联军主力的后路!”“冯—诺伊豪斯认为,届时如果我们能集中6个步兵师的兵力,可以一口气吃掉对方两个主力师团,并顺理成章的夺回哈尔科夫!”艾米尔—赫尔揭开了谜底,走回会议桌上端起茶缸子咕咚咕咚猛灌了一气,军服已经透了汗……
在威廉—格莱纳大将最早上报给柏林的战役计划中,联军大举进攻后,德军主力将放弃哈尔科夫,并希望能吸引联军一路杀到基辅城下,这样联军的后勤运输保障线就将拉长到几百公里,届时德国第八集团军将沿着亚速海,从敖德萨方向北上渡过第聂伯河,出其不意的截断联军的后路,这个作战计划预案的前提,是协约国东线联军用主力投入哈尔科夫方向的作战……
而当联军真正发起乌克兰战役的进攻后,局势的发展有点出乎威廉—格莱纳和柏林的预料,联军只投入了不到5万人的兵力进攻哈尔科夫,这对总兵力近十万人的德国第10集团军来说简直……哭笑不得……当然,联军倚仗着短期内掌握了制空权的优势,弥补了日本陆军炮火数量不足的缺陷,并且联军航空队的空袭对瓦解和击溃乌克兰部队起到了奇效……
“大家认为冯—诺伊豪斯提出的下一阶段作战方案怎么样?”威廉—格莱纳大将掐灭了手里的烟头,把视线投向了冯—库斯曼尼和他手下的师长们……
“我看不怎么样!龟缩防守太被动!而且哈尔科夫到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只有200公里,坐火车半天怎么也到了,我们从基辅南下路上要走400公里以上,要严格保密难度不小,一旦风声泄露,要知道天上可是联军侦察机在漫天飞舞,一旦泄露,我看没等我们杀到克拉斯诺拉得,联军主力就跑回哈尔科夫去了!”说话的还是步兵第27军的参谋长冯—巴路易少将……
冯—巴路易这话一出,威廉—格莱纳和艾米尔—赫尔都皱起了眉头,连步兵第27军的军长冯—库斯曼尼都觉得自己的参谋长说话不靠谱,刚才冯—库斯曼尼说要领着一个主力师南下增援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时候,冯—巴路易可没拿什么无法保密走漏风声说事,现在却提出这么个理由,这TMD属于强词夺理为了反对而反对……
“少将……依着你该怎么打?”威廉—格莱纳大将的语气很冷,看着冯—巴路易少将的眼神很失望……
“依着我……依着我……南线就让步兵第29军守住叶卡捷琳诺斯拉夫,趁着联军主力调往哈克尔科夫扎堆的机会……我们避实击虚……从北线发起反击,直接攻到库尔斯克去,中国人不是有句话叫做‘围魏救赵’么,这么一来,一准能打破敌人的部署,获得战役的主动权!不用我们军长出马,我亲自带一个师,坐火车走,反正北面是苏俄和伏尔加联邦交接的地方,联军一定不防备我们这一手!”冯—巴路易少将情急之下给憋出来的办法,还真让会议室内的德军将领们眼睛一亮,几个师长和参谋长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显然对自家军参谋长提出的计划,很感兴趣……
“司令官阁下,参谋长,军长,我看军参谋长的建议可行,乌克兰战役我们前一阶段尽给联军牵着鼻子走了,这回一定要打破常规……库尔斯克州刚从苏俄布尔什维克手里划拨给那个傀儡的伏尔加联邦,距离对方腹心地带又最远,敌人一定不加重视,派我的师上阵,我三天拿下库尔斯克!”站起来主动请缨的是德国步兵第41师的师长马鲁斯—冯—比尔凯少将,他的师是步兵第27军的主力王牌师,素来冲锋陷阵的首选!
第九百二十八章杀鸡用牛刀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显然一味的防守让基辅的这些步兵第27军的师长们很有点憋屈和施展不开的难受,可南线联军主力又像一个神秘的钢铁怪兽,没人知道对方真正的战力究竟如何?那个中国王用一年半时间打造出一支可以比肩和匹敌德国陆军的中国参战军?
居然能让日本和中国这一对20多年的死敌化干戈为玉帛缔结了中日同盟……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出现在真实世界里的童话故事,协约国东线联军到底在乌法战役中投入了多少主力现在都还是一个谜,全世界能看见的就是30多万苏俄红军主力在一个星期的战役中被彻底击溃,超过20万人走进了联军的战俘营……
接着,超过十五万苏俄红军战俘摇身一变,跟着他们曾经的集团军司令政委、参谋长和师长师政委们,宣誓效忠伏尔加联邦并成为联邦国防军的一员,从而调转枪口浩浩荡荡的杀向了西边,乌克兰则首当其冲成为最让伏尔加联邦部队这些新生的部队缴纳投名状的战场和肥肉……
比起前沙俄战俘和苏俄战俘这些老兵为骨干组建的伏尔加联邦步兵师来,西蒙—佩特留拉麾下出身于游击队的民族军就是个糟蹋武器装备和物资援助的败家子,天上联军大机群嗡嗡嗡!的一出现,地面上的乌克兰人就成了没头苍蝇到处乱窜,步兵第2师甚至自己把大炮给推进了哈尔科夫河里头……
“在北线反击能达到什么目的呢?东乌克兰才是联军志在必得的目标,我们要是占领了库尔斯克却丢了东乌克兰的话,难道柏林会答应么?西蒙—佩特留拉能答应么?”集团军参谋长艾米尔—赫尔弱弱的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谁说占领库尔斯克就会丢了东乌克兰?我们在北线的目的不是占领库尔斯克,而是用出其不意的进攻打乱联军的部署,只要能调动对方北上,我们届时杀个回马枪再撤回来向南增援,各个击破,乌克兰战役就打赢了!”冯—巴路易这会儿摇头晃脑,很有点觉得自己出了个绝妙的好主意的兴奋!
“借道苏俄境内的铁路线的话……那个乌里扬诺夫能答应么?他们现在可是和伏尔加联邦握手言和,专心的在对付高尔察克的进攻呢……这时候德军一个主力师越过边界出现在苏俄控制区,会不会引起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艾米尔—赫尔再一次提出了异议。
“简直是杞人忧天!我说参谋长阁下,柏林对苏俄政府擅自和伏尔加联邦媾和本来就相当不满意,借着这个机会我们一石二鸟不是正好?如果联军和伏尔加联邦因此和苏俄政府翻脸……那效果比我们突击库尔斯克只怕更好吧?那等于整个伏尔加联邦在伏尔加河左岸的土地都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保不齐苏俄红军卷土重来要夺回他们失去的土地呢?”说话的是步兵第41师的师长马鲁斯—冯—比尔凯少将,这厮显然是个胆大包天的主,能给敌人添乱的瞎搅合又何乐而不为?真要把苏俄从中立拉到乌克兰的阵营里来,这仗没准就更容易打了!
“说什么梦话呢?苏俄布尔什维克现在应付高尔察克的自卫军都手忙脚乱的,你以为一厢情愿能让苏俄跟伏尔加联邦翻脸?简直是白日做梦,没准在萨马拉的威胁下,苏俄布尔什维克派兵从北面进攻乌克兰都不一定,毕竟莫斯科对乌克兰的独立始终耿耿于怀!”艾米尔—赫尔显然也来了气。
“从北线反击……这个方案我不是没考虑过……但是兵力不足叫人头疼……派一个主力师出击固然能发挥作用,可万一有失撤不回来怎么办?除非,只派一个加强的步兵团去搅合一下……中将,你觉得怎么样?这可是你的参谋长出的好主意!”威廉格莱纳大将的表态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1918年8月1日12:35,乌克兰基辅,驻乌克兰德国第10集团军司令部“这主意行不通,如果一个加强步兵团不能完成北线出击和袭扰的任务,一个步兵师就肯定能完成么?别忘了基辅方向统共就步兵第27军的三个步兵师,如果把整一个步兵师用于向库尔斯克方向的出击,剩下两个步兵师又要守卫基辅大本营,又要南下增援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哈尔科夫一线,兵力上绝对是捉襟见肘不够用的!”集团军参谋长艾米尔—赫尔少将坚持他反对北线出击的意见,在他这个参谋长看来,一个德国主力步兵师无论用于哪个方向的出击,都不够保障战斗的胜利,联军的中国装甲部队和航空队的火力相当强悍,而日本猴子又是悍不畏死的主,冯—挪诺伊豪斯指挥的预备步兵第47师在哈尔科夫的受挫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九百二十九章戈林的破敌良策
会议室里一群德国将领七嘴八舌再次吵了起来,步兵第41师的师长冯—比尔凯根本就没打算领着自己的师南下给冯—诺伊豪斯去当配角,他一心要带领自己这个主力步兵师独当一面,因此坚持认为北线出击才是避实击虚的最佳策略,在他看来,德军追贸然南下前途堪忧,倒不是说地面联军的威胁真大到什么程度,而是天上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主力远离自己的防空区域后果难以预测。
而步兵第42师和第43师的两个师长,则坐山观虎斗,步兵第27军打头阵的历来是冯—比尔凯的步兵第41师,这个风头,轮不到第42师和第43师去出,尤其是步兵第43师的师长保鲁斯—冯—帕帕尼尼少将更是两袖清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他的步兵第43师装备和战斗力弱于第41师和第42师,在历次战斗中,往往承担了预备队的角色,而乌克兰战役下一阶段无论怎么打,步兵第43师作为预备队主要用来守卫基辅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他犯不着这个时候挑明自己的态度冯—比尔凯不是要独立北上出击么?且让他去试试伏尔加联邦部队的厉害,虽然根据之前各方面的侦察情报汇总,联军投入乌克兰战役的是新成立的西南方面军,以日本第三军为主,辅助以中国装甲部队和联邦步兵师,可谁规定联军只能从哈尔科夫方向和叶赫京方向进攻的?
在冯—帕帕尼尼少将看来,联军从库尔斯克方向发起北线进攻的可能性绝对不会是没有,虽然三路出击将极大的削弱联军西南方面军在每一路能投入的兵力,并且预备队方面会相当薄弱,可指挥联军西南方面军的是日本大将宇都宫太郎,这个太郎阁下没准好大喜功就整出个北线进攻呢?
到时候,冯—比尔凯的步兵第41师一头撞到联军北线主力的怀里,依着冯—诺伊豪斯在哈尔科夫的战绩看,冯—比尔凯和他的步兵第41师只怕还真是凶多吉少,不过这话冯—帕帕尼尼只是放在肚子里,没必要这会儿就站出来提醒对方。
驻乌克兰的德国第10集团军司令威廉—格莱纳大将一时还真是犯了难,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角落里一直坐着沉默不语若有所思的赫尔曼—威廉—戈林上尉,这位德国空军第1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显然心事重重,格莱纳连着叫了两次,方才回过神来,“大将阁下,不好意思刚才有点走神,麻烦您重复一下问题好么?”在一群脸上浮现不满神态的陆军部队将领注视下,戈林难得的老脸一红,站起来道。
“联队长阁下,如果冯—比尔凯少将指挥一个师杀入库尔斯克,这里远离联军主力,您的战斗机联队是否能提供空中掩护和必要的前出侦察?我不要求德国空军一定占据空中优势,可起码得能及时出动挡住联军航空队的侦察和对地空袭,这有问题么?”威廉—格莱纳大将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上尉,要说去哈尔科夫和优势的联军航空队争夺制空权让德国空军的小伙子们有点力不从心的话,只在北线库尔斯克方向掌握制空权应该不难吧?联军的航空队战机就是从南边飞过来航程都有点不够返回的,而您的联队以基辅为大本营,和北面格卢霍夫的前线机场之间的距离也只有270公里不到,难道这都不能给你带来必胜的信心么?”冯—比尔凯少将的话咄咄逼人,戈林闻言心里盘算了一下,终于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缓缓的点了点头道,“如果联军航空队的主力依然集中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一线的话,北线我们可以出动并争夺格卢霍夫以东的制空权,但是能保持多久空中的优势,取决于联军航空队北上增援的力度,我丑话说前头,如果对方两个战斗轰炸机联队蜂拥而来的话,我们很可能再次失利!”“什么?再次失利?上尉,你是否失去了必胜的勇气?如果是这样,司令官阁下,我建议向柏林的航空队指挥部提出更换前线战斗机联队指挥员的请求,现在东线的4个战斗机联队已经差不多集中了一半的飞机增援补充到基辅,而联队长戈林上尉这样的精神状态,怎么能让陆军安心打好仗打出胜仗来?”这次跳起来的是步兵第27军的军长冯—库斯曼尼中将,联军航空队在乌克兰上空的空中优势始终是他心头最大的一块石头,如果戈林的战斗机联队不能恢复战斗意志和勇气,光靠第10集团军的地面作战那困难太大了!
第九百三十章顿涅茨克集群
“诸位,必须正视一个现实,在东线,德国空军没有足够的后备力量,短期内将始终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和联军那个华夏王去拼消耗,我们拼不起,砸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争取保持住德国空军在乌克兰上空的存在,这样就能牵扯住联军航空队,使得他们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不能肆无忌惮的出现在德军地面部队的头上,而是要时刻防备德国空军的偷袭!”戈林话音未落,冯—比尔凯少将不屑的奚落道,“上尉,堂堂德国战斗机王牌联队,居然要沦落到偷鸡摸狗零敲碎打的境地么?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男爵要是还活着,不知道你和你的联队有没有脸面在他面前说这话。”“少将,说话注意分寸!戈林上尉的想法,我认为是符合目前的局势和敌我态势的!我决定了,戈林上尉的航空队就以小编队和游击战为主和联军航空队周旋,并且,我们先不南下,而是由冯—比尔凯少将指挥步兵第41师从北线出击,沿着格卢霍夫向库尔斯克杀过去!至少能减轻南边的压力!”威廉—格莱纳大将一锤定音,决定了基辅方面的作战计划。
1918年8月1日12:00,伏尔加联邦境内,卡缅斯克—叶赫京斯基,西南方面军东路军指挥部“奇怪……萨马拉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难道是因为宇都宫大将摆不平大庭和藤井这两个家伙么?”联军西南方面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日本第十二师团师团长柴五郎中将背着手在作战地图前绕着圈,会议室里日本第十二师团的旅团以上将领悉数在座,此外还有中国装甲第3团和联邦察里津集团军的将领一起来参加了这个紧急军事会议。
联军西南方面军东路军以日本第十二师团为核心组成,师团长柴五郎中将原本兼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参谋长则同样是联军总部空降而来的板—垣征四郎大佐,日本步兵第十二师团日军这第十二师团在王庚的前世,乃是大名鼎鼎的久留米师团,这第12师团在1898年被设立,主要由来自福冈、佐贺、长崎(九州北部,含大分县一部分)的官兵构成的。
而福冈从古代就和中国、朝鲜有这相当程度的经济文化交流,福冈人被认为是非常开放和富有人情味。其中佐贺县以前是锅岛藩,锅岛藩的武士向来以对君主的忠诚而闻名。另外在日本,则有着“佐贺武士走过的地方连草都不长”的谚语,象征着佐贺人做事的彻底性。
而长崎在幕府末期,则与中国和荷兰有着很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日本第十二师团在进军西伯利亚之前,承担的是海参崴派遣军的任务,当然,在攻克海参崴要塞的过程中被老毛子守军狠狠的磕掉了几颗牙,差不多损失了一个步兵联队,不过这会儿加入协约国东线联军后,第十二师团已经完成了补充,基本上齐装满员。
柴五郎的第十二师团下辖:步兵第12旅团(步兵第14联队、步兵第47联队)、步兵第24旅团(步兵第24联队、步兵第48联队)、要塞炮兵联队、骑兵第12大队炮兵第12大队、工兵第12大队;辎重兵第12大队第十二师团约24400人,差不多六个联队的规模,论人数只能算乙种师团,然而却是日本常备师团中的精锐,而担任师团长的,则是大名鼎鼎的中国通柴五郎陆军中将。
说起来柴五郎是日本陆军最早的“中国通”1900年义和团闹洋人的时候他正任日本驻清国公使馆武官,凭着对北京周边地理的了解对保护使馆的兵力指挥得当,在五十多天的“拳乱”义和团围攻使馆区的过程中,这厮指挥有限的卫队兵力保护了各国公使的安全,事后他得到了各国政府颁发的勋章。
而且柴五郎是难得的炮兵出身的高级将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毕业,先后担任多次日本驻清国和英国使馆武官、参谋本部附等职,1905年日俄战争时这厮是野战炮兵联队长,1907年11月13日晋升陆军少将。
担任佐世保要塞司令官,兼重炮兵第2旅团长,参谋本部附,重炮兵第1旅团长,下关要塞司令官。并于1913年升陆军中将,担任第12师团长,1917年5月25日授予勋一等瑞宝章,担任东京卫戍总督,依然兼任第十二师团师团长!
要说这样一个人物,在军中仕途却是不顺,原因居然是因为他出身不好,这厮来自明治维新时萨长二藩的死对头会津藩,因为世仇的缘故,陆军的领导人物处处排挤他。第二吃亏的是柴五郎居然不是日本陆军大学校毕业的,这可彻底算是吃了低学历的亏,他曾两次出任要塞司令官这一闲职,前途黯淡,幸亏明治天皇还比较挂念他,终于让他当上了第12师团长,这一当就是四年!
柴五郎是把承担乌克兰战役东路军作战视为第十二师团的凤凰涅槃之旅,洗刷海参崴的耻辱和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