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他们离开北府城的日子不长,但是中间发生的事情太多,感觉象是过了经年累月一样。
而且北府城这些日子出的事儿也着实不少。
“师父走的那天,城里就出事了。街上的人一下子少了许多,城主府的一些人守住了城门,还有一个姓谢的头领带着人敲了咱们的门。”
李复林皱起了眉头:“姓谢?长的什么样子?”
“看着脸白净净的,个子有这么高,”姜樊比划了一下:“说话倒还算和气,他还说师父你指点过他功夫。”
“哦,那是谢觉,别号飞星剑,也有人就管他叫谢飞星。”
“是,这位飞星剑领着人来,说是找师父有些事说,可是看那架势不象找人,象找碴。姓谢的自己还算客气,可是跟他一同来的人说话很不好听。我说师父不在,他们还阴阳怪气的说怎么偏这时候不在,别是做……心虚躲起来了。”
虽然姜樊及时把做后面的字咽下去了,但是连晓冬都听得出来,那说的肯定是做贼心虚。
这下连晓冬都气了。
什么人啊!
师父无辜被卷进宋城主被杀的事情里就够闹心的了,现在北府都换了新城主了,怎么还揪着那破事儿不放?明明听说那个新城主,对了,姓李,听说这位李城主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还和师父、大师兄一道去追剿过魔道余孽的,怎么现在说翻脸就翻脸?
姜樊接着说:“后头我才知道,城主府又死了人,这次死的是一位姓王的长老,死法也是一剑穿心,和先前宋城主一样。”
晓冬吃了一惊,再看师父,脸色也变得肃然郑重。
“他们来了好几回,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师父赶紧出面把事情说清楚。可师父都已经离城了,再说,就算师父没离城,也不可能去杀那个什么王长老嘛!”说起这个姜樊是满肚子的气忿不平。自家师父那是什么品行?被这些人冤枉怀疑,这对姜樊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他是人在屋檐下,修为实在差得太远打不过,不然他非动手不可,让这些人把他们说的那些话吃回去。
“有人说杀王长老和宋城主的是同一个人,也有人说,其实王长老与宋城主的死脱不了干系,现在是被灭口了。还有人说,这是李城主那一派的人在排除异己,就是他们自己人下的手……”姜樊露出厌恶的神色,显然是对北府城这一团糟的破事很是不屑。修道的人为了这些权势汲汲营营生死相残,完全是舍本逐末,这样的人修道能修出什么名堂来?再修一百年也是白搭功夫。
晓冬以为这就是姜师兄所说的麻烦了,没想到后头的事情更大。
“城主府彻底乱套了,有一拨人不服现在的李城主,想要把李城主掀翻,然后就打起来了,城里城外都被波及,还有人趁乱想来咱们这里混水摸鱼,幸好宅子外头有阵法,来的人修为也不高。城主府作反的那帮人死了不少,剩下的听说是逃走了。这一乱,有魔道中人混进城来,趁乱散布蛊疫,很多人饮了水都染上了蛊,城主府的人也没有功夫管,有修为的人还好些,城里还有不少普通人,一死就是一整户,尸身也无人去收,我看着这事情不对劲,再待下去只怕麻烦更大,所以领着师弟们离了北府城,想先回山来看看,毕竟是咱们自己的地方,回流山附近也一向太平。”
晓冬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北府城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姜樊好奇的问:“师父和师兄是从哪里来的?大师兄,你和晓冬是遇着什么事了?怎么突然就没了踪影?”js3v3
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们啊……”
莫辰看了一眼师父,又看看晓冬:“我们去了天见城。”
“啊?”姜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天见城?”那么远,怎么去的?
“你还记得小师弟那个坠子吗?那个是天见城的东西,被陈敬之带去了天见城,我和小师弟能到天见城,和那坠子有很大干系。”
姜樊吃饱了,精神也比刚才好些:“这,这也太……”当然姜樊也不是孤陋寡闻的人,这世上有的是玄妙莫测法宝奇珍,之前他们就猜测小师弟真实的身世应该与天见城有关,现在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算太过意外。
“那……师父是去天见城找到了大师兄?”
“嗯,”李复林揉揉额角。
这些天里发生了太多事,天见城灰飞烟灭,北府城分离崩析,各处灵脉枯竭,灵气也在减少,各处都一样。这种减少很缓慢,不是有心人大概无法发现。
这件事不是一日两日间发生的,事实上,人间灵气衰减这事,往前追溯,大概得有数百、成千,甚至上万年。虽然成千上万年前这世间是个样子李复林也没有亲眼看见,可是有一点他知道——人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看看莫辰他们这一辈,与李复林这一辈人相比,俊才英杰简直少得可怜,寥寥那么几个,不是李复林要自卖自夸,就没有比他徒弟更强的。可是李复林要是再和自己的前辈们比,那又不敢说能比得上了。再往前数,那些都已经成为了传说的悟道飞升的先辈奇人,离现在都多久远了?真是后辈们天生脑子笨?可是几千年下来就没有一个资质好的胚子吗?凭什么都飞升不了?
还是因为现在的天气灵气不比以前了。打个比方说,海里能养出十来丈长的大鱼,那是因为海洋宽广啊,你换个小河沟,甚至换口水缸,还十来丈?能把鱼养个尺把长就顶天了。
这是天道,是世间大势,非人力所能扭转。
北府城经此重创,以后声势必然大不如前,天见城就不去说他了。事实上曾经显赫一时的三大城已经不复当年,也可以说,三大城都已经不在了。
那些大宗门,也都一个个没落,连天机山也已经分裂。
这让人心里头……
哪怕是李复林,也难免惶然。
难道修道一途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这些年里上山拜师的人,资质是一代不如一代,他还好,收下了莫辰、姜樊他们几个徒弟,心性,天资都还不错。可莫辰他们再下一辈,还能收着什么样的徒弟?
说不定再过若干年,修道之人就会在这世上彻底消失?
这想法让李复林既觉得悲凉,同时又感到巨大的惶然。
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他们所有人,为了他这些徒弟。他已经过了有那种少年他壮志,恨不得一张口就气吞山河的年岁了,可莫辰他们正在最好的年纪,他们将来的路还很长。
当师父的,总得给徒弟找到一条能走通的路吧?
“师父,那您先歇息,我去外面看看师弟们。”
李复林抬起头来:“你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觉得什么不适?”
姜樊和晓冬也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他。
晓冬是知道大师兄经历了一番怎么样的波折,姜樊却只能猜的。
天见城啊!名气虽然没有北府城大,但据说实力比北府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师兄和小师弟在天见城的经历想必也不会顺利到哪儿去。
听师父这话的意思,大师兄受过伤?
“我没事。”莫辰转头看看两个师弟:“不用担心,我真的没事。”
他这话可很难取信于人。一出了房门,姜樊和晓冬一左一右的就差把他架起来了。
“大师兄,你可是受过伤?现在可好些了?”
晓冬没问,但是眼里明明白白写的也是同样的担忧。
“真的没事。”莫辰左右拍一拍他们的肩膀——
这么一拍莫辰怔了下。
姜樊这边没什么,可是晓冬……晓冬的个头儿好象长了一些。
以前他那个头儿……有点象吃不饱饭的样子,比寻常同龄人显得瘦小,要矮一些,莫辰以前觉得应该是从小就居无定所,吃不好睡不好的缘故。等知道晓冬的身世,才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解家血脉有特殊之处。
现在看来这血脉铁定特殊!
去天见城之前晓冬的个头比姜樊还差一截,现在已经和姜樊一样高了!
这才多少天?一个月吧?一个月里长了三寸多,一般人能这么长吗?
因这些日子事情多,李复林是没顾上。莫辰本应该第一个注意到,可他偏偏变得那么小,只能待在晓冬袖子里、衣襟里,晓冬的身形对于变小的他来说很大,让他完全注意不到晓冬这段时间里悄悄的,飞速的长高了。
邵进明他们喝了热水,又一人吃了一大碗热腾腾的阳春面,也简单的洗漱过,怕师父召唤他们,所以都没敢躺下歇息,邵进明在闭目养神,其他几人有的打坐,有的则在收拾行李。
莫辰他们进来时,邵进明头一个站起身来。
“大师兄!”
虽然没见着师父,可是见着大师兄,也令他们这些人喜出望外,乱纷纷的问:“大师兄你们没事吧?”
“大师兄!”
“大师兄你们这是从哪里来?”
莫辰抬起手,其他人顿时老实下来。
“都坐下吧。看你们的样子怕是赶了好些天的路,路上没出什么事吧?”
这回大家就算有话也不敢乱插嘴了,邵进明看了一眼姜樊,出声说:“这一路很不顺当。我们从北府城出来就有人跟在我们后头了,是姜师兄布了一个简单的迷踪阵把他们甩掉了。走了第三天又遇着另一拨人……”
这些事姜樊还以为自己记不清了,可是听邵进明这么一说,才发现自己也都记得清清楚楚。
怎么会记不住呢?这些天他是怎么过的他自己最清楚,战战兢兢,殚精竭虑,简直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就怕折损了哪个同门在路上。他把人带出北府城,要是反害得他们死在路上,岂不是自己害了这些师弟?
莫辰听着,伸手拍了拍姜樊的肩膀。
“这次你做得好,就算换成是我也不能做得更好了。”
姜樊的长处是周密谨慎,平时看不出来,遇到这样的事情才能让人看出来他的出色。js3v3
第二百五十三章
姜樊心里一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涌上来。大师兄这句夸是不是真心诚意他当然听得出来。打小姜樊就是循着大师兄的步子往前走,他也知道自己天生资质比不了大师兄,根骨比不了,头脑也比不了,再怎么努力追赶,也只能跟在大师兄后头看他的背影。
可是大师兄这句夸,让姜樊觉得自己这一路来的辛苦都有了着落,脸上有些红,腰也比刚才挺直了,小声说:“我做得不及大师兄。”
刚才在师父面前说的不详细,这会儿人一多,大家一人一句,把北府城的情形说了个大概。
虽然姜樊说得不详细,但是能逼得他们不敢再待在城中而要仓惶的往回赶,一定是有不得不走的理由。
“北府城都快象个鬼城了。有魔道中人潜入城中下蛊下毒,有人趁乱sha ren抢掠。”
邵进明说:“以前听说魔道中人有练一种极恶毒的魔功,可以吸取他人修为,当时只是当个故事听听,没想到这次我们真见到了。我们出城的时候,一路见着不少被害的人,真的被吸干了,尸首只剩下了一张皮裹着骨头,那情形别提多惨了。”
光听他这么说,晓冬的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确实太惨了。
“那个北府城的李城主呢?他不管吗?”
当时晓冬还觉得,新城主选出来了,城里的局面应该会慢慢稳定下来。
没想到形势不但没好转,反而越发败坏了。
“不知道。”姜樊摇了摇头:“没听说。”
本来最应该出面收拾乱局的人一直没有消息,这本身就是个坏消息了。
比如,也许这位李城主也已经被人暗算了……
不过现在他们已经回来了,一路上各人都绷得紧紧的,现在一放松下来,疲倦犹如排山倒海一般要把人压垮了。
莫辰站起身来:“大家先歇息吧,有事明天白天再说。”
姜樊心里一直惦记着件事,刚才不好问,出了屋门他小声问莫辰:“大师兄,山上的大阵怎么样了?我们来的路上好象看到这边有些异象,只是没看清。”
其实刚才在镇口他们还看见几个在烧香的人,说是什么山上的真人要成仙了,他们紧赶慢赶的过来,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的。
“大阵嘛……”莫辰没有什么表情,可是他心里想的什么,两个师弟可都看不出来。
晓冬顶多看出来大师兄心情复杂,姜樊却想,只怕大阵的事情不太顺利。不然的话,师父和大师兄他们何必还住在山下?早上山去了多好。
在姜樊心里,再没有什么地方能比自家山上更好的,若是可以,他只想一辈子待在山上哪儿也不去才好。
“那大师兄也早点儿歇息吧,有话咱们明天再说。”
“也好。”
说到大阵,晓冬也才想起这件事情来。
“大师兄……”
莫辰瞥了他一眼,晓冬莫名的觉得脖子后面冷嗖嗖的,心虚的把话咽回去。
大师兄显然还没忘记他莽撞行事这一茬呢。
还好莫辰没有训斥他,只说:“你也该歇息了。”
晓冬点头如鸡啄米。
歇息,歇息好。
大家都该歇息。师父他们劳心劳力,大师兄刚经了如此一场大变,还有一路风尘仆仆的姜师兄他们,都该好生歇息。
不管中间经历了多少艰辛苦难,好在现在大家还都好好儿的见了面。
晓冬躺下的时候还默默运功,他本来觉得自己这么躺下肯定睡不着,结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几桩心事都放下了,反而睡得比平时更沉,迷迷糊糊好象听到外面有下雨的声音,只是听得不太真切。
晓冬把被子又卷得紧了些,头也蒙上了。
等他真正清醒过来,才发现自己起迟了,外面还有下雨的声音,淅淅沥沥的,屋里也显得昏暗。
一时间晓冬分辨不出现在是晨是昏,等穿好衣裳爬起身来才发现已经快中午了,客栈里应该在烧午饭,晓冬闻到了一股煎豆腐的油香,等他洗漱完梳好头发,果然店老板来送午饭。
晓冬肚子其实不饿,但是闻着这人间烟火的香气,还是忍不住端起了碗。
来吃饭的人只有昨天才到的师兄们,师父他们肯定不用饭。
不过……大师兄去哪儿了?
姜樊过来的时候正口渴,顾不得吃饭,先端起汤来咕咚咕咚灌了一气,抹了抹嘴,才说:“小师弟,昨天你都没说胡真人他们师徒也在这儿啊,我一早起来看见胡真人倒吃了一惊。”
昨天大家嘴都没停下,真没顾上说胡真人的事。
晓冬把他们经过天机山的事情简单说了几句,姜樊的神情看来越来越郑重。
“没想到天机山也出事了……”
胡真人淡泊名利,素来不搀和他们宗门里争权夺利的那些事,可是既然置身其中,又哪里能独善其身?
秦玮小声说:“胡真人脾气多好啊,能把他逼得不得不出走,天机山那些人也实在太过分了。”
“就是脾气好才会让人觉得好欺负。”童浩也闷闷的说了一句。他这人平时话少,现在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还显得有些阴阳怪气的。
姜樊就着一盘清炒萝卜丁扒了一碗饭,一面吃一面叮嘱其他人:“天机山的事儿咱们不要多说,免得胡真人和宁兄听到了这些不自在。”
邵进明点头:“姜师兄说得是。”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晓冬捧着碗,左看看,右瞅瞅。
他发现只是短短一段日子没见,大家都有些与过去不同了。以前这些外门弟子和他们这几个亲传弟子并不算亲近,要说服气听话,那也只听师父、大师兄的,其他人在他们面前可没有这个威信。
现在他们对姜师兄的态度可是和过去不一样了。嗯,看着很信服,也亲近。
这中间肯定有共患难的原因,不过可能还有别的事儿。
回头有空了问问姜师兄就知道了。
“对了,师父他们不在?”
“出去了。”姜樊说:“大师兄也去了,胡真人和宁兄他们也跟着去帮忙,我听师父说,大阵可能已经没有问题了,说不定明天咱们就能上山。”js3v3
第二百五十四章
晓冬趴在窗口,外头春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停,镇边的河上已经冰销雪融,水流声由缓而疾,潺潺不断。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了。”姜樊往外探了探头:“这场雨一停,大概棉衣也穿不住了。”
到了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姜樊昨天夜里虽然歇得晚,可是睡的却是这么些日子来再也没有过的踏实。
外头千好万好,也不及自己家好。
就连客栈里的储放的麦草被雨水浸泡了有一股潮腐的气味儿,他都觉得格外亲切。夜里迷迷糊糊的也觉得自己听见了流水声。
“不过这水好象比往前来得急……”
往年这个时候,河水声似乎没有这么清楚,听起来水量丰沛,不是往年能比的。
他是顺口一说,结果晓冬却一下子紧张起来:“真的?河水比往年多?”
姜樊不知道他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件事,河水多与不多也没什么要紧的吧?何至于紧张成这样?
一想到现在回流山不同往日——那今年不同往年之处也不能算小事了。
姜樊一下子也有些紧张起来:“昨天来时太晚了,还没细看,要不咱们现在去看看。”
镇子不大,这河就在镇北流过。其实说起来这河水是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有远处高山上的雪水,还有泉水,一起汇流入河,顺着山势一路流下。镇上的人依河而住,因为河水干净清澈,许多人直接就从这里汲水回去烧饭,这么些年来都是这么过的。河边本来搭了两块桥板,一块长些,末端已经到了河心处,是那些淘米洗菜的人取水的地方。一块短些,就在河边,是洗衣的地方,这两个可不能弄混了,因为河心处的水流动得快,自然要比河边的水更干净。
姜樊虽然不在镇上生活,可是他时常下山,对这个知道的很清楚。
可是现在一眼看这去他就发现了不同。按说夏季水丰,冬季水枯,现在不过刚刚开春,河里水位应该很低才对。可是现在看起来这刚解了封冻的河水竟然快涨满得溢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