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陆海大地主-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陈文浩又不由自主的将高中时对秦允儿的印象,与现在这个秦允儿放在一起对比,再次问出自己这几天已经无数次在心底问过自己的那个问题:这真的是一个人吗?

    胡思乱想之际,堂姐洗完澡走了出来,姐弟之间倒是没有那么在意,所以她穿着一身保暖内衣跑了出来,一边擦着头发,一边对陈文浩说道:“一个人坐那儿美什么呢?”

    “啊?”陈文浩抬起头来,看了堂姐一眼,随即诧异问道:“我美啥了?”

    堂姐笑道:“那谁知道你啊,一个人做沙发上盯着地板傻乐呵。”

    “我有吗?”陈文浩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脸,心中诧异,自己刚才有笑吗?

    堂姐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真该给你拍下来先!”

    陈文浩急忙傻笑两声算是打了个马虎眼,随即便岔开话题对堂姐说道:“姐,咱们注册个公司吧!”

    堂姐诧异的看着陈文浩:“怎么忽然想注册公司了?其实我早想跟你说,但看你一直好像很忙,就没催你。”

    陈文浩说道:“这不是慢慢也在扩大规模嘛,没一个自己的公司,全以个人的话,很多事情不好做,另外,没公司也就没法注册一个自己的品牌。”

    堂姐点了点头,道:“注册的事情好办,现在全部交给代理公司,几天就能够搞定,不过有一个问题,你想把公司注册在哪。”

    陈文浩问道:“是不是注册在哪,就能享受当地的一些政策?”

    “话是这么说。”堂姐道:“我对农业不太了解,不知道哪些城市对农业型公司有补贴优待,我还一直没听说过哪里有过这种政策,现在的地方政府都比较倾向于扶持新概念以及高精尖的产业,尤其是互联网,但是咱们国家这种分散式的小农经济,除了对农户有政策之外,对农业公司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不要紧。”陈文浩摆了摆手,道:“你说的有道理,农业确实不受重视,尤其大城市,燕京中海阳城深城这种地方,几乎都没有多少耕地了,而且农业在GDP中的占比小的可怜,政策也肯定惠及不到农业公司。”

    堂姐便问道:“那你的意思呢?注册在哪?”

    “燕京吧!”陈文浩开口道:“不都说燕京是互联网中心吗?到处是高精尖的IT产业,我就把这个农业公司注册到燕京去,这样容易实现我的自我膨胀。”

    “咋实现?”堂姐听的好奇。

    陈文浩笑道:“没准我在一两年之后,就能成为燕京为数不多的农企一哥!”

    “出息真大!”堂姐笑道:“既然你想在燕京注册,那我就去一趟燕京,把这个事情办下来。”

    陈文浩点了点头,道:“那就辛苦你了姐,注册在燕京虽然看起来有时候要跑来跑去,麻烦了点,不过将来如果做大做强,以燕京为核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比注册在徽南或者江城都要强得多,这两个地方太小,很快就会被抛到脑后。”

    “行!”堂姐点了点头,道:“你想好名字了没?”

    “天禾!天地的天,禾苗的禾!”

    堂姐很是好奇的问道:“怎么想起来起这个名字?”

    “我也说不上来。”陈文浩笑道:“既然是做农业的,自然要有个字跟农业沾边,禾是谷类植物的统称,谷类植物又是人类千万年来的主食,所以这个字应该还是比较应景,至于天,这是为了彰显品牌实力。”

    堂姐笑道:“我懂了,那就按照这个注册。”

    姐弟俩刚把公司名和品牌名定下来,陈文浩的手机便有电话进来,低头一看,竟是苏澜。

    陈文浩接通电话,苏澜第一句便是抑制不住欣喜的说道:“文浩,你那三百亩温室什么时候上马?要不要姐姐给你投点资金?”

    ……

    第三章送上,求推荐!求支持!

第82章 进一步合作() 
苏澜忽然打电话过来,而且一开口就是要给自己投资,陈文浩本能的感觉,似乎应该是自己那批蔬菜给苏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估计利益还不小。

    于是,陈文浩先是避开投资的话题,转而笑问道:“澜姐,第一批蔬菜在你们士林集团的反响如何?”

    “超级棒!”苏澜笑着说道:“我是个客观的人,只信数据,所以我这两天没去调查任何客户满意度,就统计了一下中海这几家门店的销售数据,这么跟你说吧,大前天的上午蔬菜运抵,当天中午就已经开始在十几家餐厅试用,结果,第一天我们餐厅的蔬菜消耗量,比上月日平均消耗量增长了50%,第二天的消耗量增长了78%,今天是第三天,消耗量增长了125%!”

    陈文浩惊讶不已,急忙问道:“蔬菜的消耗量增加,会不会迫使你店里的其他菜品消耗量下降?比如牛排什么的……”

    “完全没有!”苏澜带着几分兴奋,解释道:“客人对目前的蔬菜青睐有加,所以他们都是在正常消费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蔬菜消费,比如蔬菜沙拉在士林西餐厅的消耗比例是每位客人0。35份,现在是0。78份!”

    陈文浩没做过餐饮,也不了解餐饮的数据,不由好奇的问道:“姐,为什么会有每位客人0。35份的结果?”

    苏澜便笑着解释道:“沙拉是配餐,是每桌必点,但不是每人必点,不像牛排,一般两人就餐和四人就餐,蔬菜沙拉都是一份,所以就餐人数会拉低均值。”

    陈文浩顿时明白了过来,点了点头,笑道:“0。35到0。78,这果然是翻了一倍啊!”

    “是啊,增长了125%。”苏澜赞叹道:“你的蔬菜果然非同凡响,看来我之前跟你预估的需求量,至少还有50%到100%的增长空间!”

    陈文浩笑道:“那这可是好事!你多销、我多产,咱们才能共同创收。”

    “对啊!”苏澜笑道:“所以我一想你正好有三百亩温室计划上马,姐姐怕你资金不够,所以想问问你是否接受投资,姐姐我愿意投你三千万,只占你这三百亩温室的30%。”

    三千万占30%,苏澜这是一上来就给自己即将上马的三百亩温室估值估到了一个亿。

    陈文浩诧异苏澜对自己的信心,不过转念一想,苏澜也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她才是目前唯一见识过自己这种超级蔬菜的餐饮家。

    自己这三百亩温室,投资成本还到不了三千万,如果自己答应了苏澜的投资,就相当于苏澜出钱给自己建了三百亩温室,她自己只占30%。

    不过,在陈文浩看来,自己的温室营收能力是非常强的,虽说自己不可能让这些温室将来达到自己那十五亩蔬菜温室一样变态的产能速度,不过一亩地每年的总利润计算下来,也不可能低于一百万,如果自己答应苏澜的投资,那么相当于自己用一年三千万的营收能力,换来一笔一次性的三千万。

    这个买卖,账面上算,陈文浩怎么都是亏的。

    苏澜其实也在心底计算过陈文浩每亩地的营收能力,虽然她对产量把握不准,但以她保守的估计,每亩地一年的利润也不会低于五六十万,这么算下来,陈文浩三百亩温室一旦启动,每年的总利润能轻松达到1。5亿。

    如果把一个年利润能够做到1。5亿的企业推到资本市场,那么它在资本领域的估值不会低于15亿元,这是风投资本的10倍PE法则,自己三千万占30%,说白了连她自己都知道自己这个提议其实是在占陈文浩的便宜,不过她心里总觉得,陈文浩现在还在初创期,他只具备一个企业的雏形,自己这是天使轮的投资,直接给他估值到一个亿,其实已经非常多了。

    可是,半天没有听到陈文浩的回复,苏澜便心道不妙,看来,陈文浩是嫌价格低了。

    就在苏澜由于是否将价格报的更高一些时,陈文浩开口说道:“澜姐,说实话,这三百亩温室如果投产,每年的纯利润保底估计不会低于两个亿,甚至有很大可能在三亿元左右。”

    苏澜听的心惊,但是,她却丝毫不怀疑陈文浩的话。

    一年的利润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三个亿,那么这三百亩温室的估值就能做到三十亿,平均每亩温室的估值就是一千万!一亩地一千万,这是个什么概念?!苏澜此前在做梦也想象不到,种地竟然也有如此骇人的利润空间。

    陈文浩心里也很清楚,资本领域没有什么友情与面子,完全拿钱和数据说话,三千万就占自己30%,他不可能答应,因为他现在完全拿得出这三千万投资,而且自己的超级蔬菜已经开始每月创造产值,在这种情况下,苏澜这三千万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当然,如果自己现在亟需这三千万下锅,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陈文浩用自己的收入规划,婉拒了苏澜的投资意向,除非苏澜能够拿出真正吸引着自己的投资模式,否则,自己不会跟她在资本层面开展合作。

    苏澜此刻脑子也在飞速运转。

    陈文浩拒绝三千万,原因她现在一目了然,陈文浩不缺这三千万,自己这三千万对他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很可能只是鸡肋。

    所谓鸡肋,就是没你原本就能行,有你又起不到什么大作用。

    陈文浩也正是这个看法,三千万?一旦投产,三百亩蔬菜收一茬,利润就不止这个数,自己何必要她那三千万?

    随后,苏澜继续推测陈文浩目前的情况,他为什么投了三百亩温室?三百亩,对于一个真正有规模的农企,实在是太少了,陈文浩有这么强的蔬菜品种,基本上可以做到全世界范围内秒杀,按理说,他投资三万亩都不算多,三百亩实在是有些小打小闹。

    不过仔细想想,苏澜便有了自己的结论。

    陈文浩投资这三百亩温室之后,应该就没太多钱了。

    苏澜这次猜得没错,陈文浩两次卖天赋香的收入,目前花了差不多一半,还剩下四千万左右,算上苏澜给的五百万预付款,陈文浩手头也就四千多万,三百亩温室,光是温室的投入就两千四百万,再加上其他附属设施的投入,也就两千大几百万了。

    苏澜猜测,陈文浩现在还不是真正的财大气粗,他只有几十亩地在运作,所以他还很难获得强大的现金流,这也就束缚了他的发展时间,如果自己开出一个对他来说,能够解决时间问题的价码,他一定不会拒绝透支未来利润,来换取眼下的发展时间。

    于是,苏澜再次开出了自己的价码。

    “文浩,姐重新给你报一次价,30%,两亿!”

    陈文浩忽然笑了笑,开口道:“澜姐,这些温室,是和本地农户合作的,按理说,它是可以得到十倍利润的估值,不过我现在也不确定这个合作项目会进行多久,所以,让你投资进来,恐怕搞不好还会坑了你。”

    说着,陈文浩又道:“依我看不如这样,关于市场和销售,你比我要有经验的多,你预付我三个亿的货款,我让你代理我的蔬菜品牌,将来我的蔬菜在国内的销售权就交给你来全权负责,只要你按照我要求的价格从我手里把货收走,在华夏境内,你卖多少钱、卖给谁,我都不管。”

    陈文浩一句话就说中了苏澜的心坎。

    她费尽心思想入股陈文浩,有两大原因,第一自然是最基本的赚钱,第二,便是她希望通过入股的资本合作,加深与陈文浩的商务关联,这样的话,就可以要求陈文浩不供货给士林集团的竞争对手,现在陈文浩提出让自己来代理他的蔬菜品牌,虽说只是华夏境内的代理,但这一下便把国内供货的生杀大权控制在了自己手里,自己可以轻易把竞争对手限制在外!

    不过,一旦自己接下这个代理,就预示着自己要分出资金和精力,去组建一个销售团队、搭建一个销售网络,这并非一件易事,不过这倒也不是白干的,代理陈文浩的品牌,除了能让士林集团实现餐饮业独占,还能在销售过程中产生一定利润。

    考虑了一分多钟,苏澜立刻答应下来,脱口道:“成交!”

第083章 签约() 
陈文浩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合作模式,主要原因还是他看出了苏澜的真正用意,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把国内销售权给她,她满意了,自己一分钱不少赚,而且能省下不少麻烦,最重要的,便是能够先一步从苏澜的士林集团里,套一笔现金出来。

    三百亩地两千多万,这还是与农户合作的价格,陈文浩虽然毫不怀疑盈利能力,但成本实打实摆在这里,自己同期想多建设一些都不行,只能一步步来,不过,自己现在把一年的利润全部通过苏澜来提前套现的话,自己就不用等四月份之后现金逐步回笼,现在就可以进行布局。

    与苏澜达成意向,陈文浩便告知对方,等自己注册完公司之后,双方以公对公的形式来签约,届时苏澜会在签约完成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把钱打到陈文浩公司的账户上。

    这边电话刚挂掉,堂姐就很是好奇的问道:“文浩,你现在急于从那个苏总的手里套这么多现金来,想做什么?”

    “布局。”陈文浩咂了咂嘴,解释道:“姐,往后的每一步推进速度都不会如我所愿,这笔钱拿过来,提前做些布局总是好的,想在海外买地,各种手续繁琐,买下来之后再进行投资改造,这个周期怕是半年都不够用,要是不拿她这笔钱,凑够这么多钱至少要等到明年的三四月份以后了,一年时间就白白浪费了。”

    说着,陈文浩又道:“把销售权给苏澜,虽然在最终端的时候会有一点零售利润的缺失,不过相比能节省的时间来看,太值了。”

    堂姐点了点头,笑道:“你自己决定了就好,既然这样,我明天就去趟燕京,把公司注册下来。”

    “好。”陈文浩道:“辛苦姐你跑一趟了。”

    翌日一早,堂姐陈文娇便驱车离开临山村,她订了下午的机票,走之前还要把各种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用品准备一下,这次去燕京,她至少要待上五到七天。

    堂姐走后,陈文浩也开始忙碌起来,二狗来询问他上午是否召集村民签约,陈文浩认为宜早不宜晚,便让他去通知村支书,自己则用带着几百份合约前往村委会。

    村长兼村支书刘成山,早就对这件事情急不可耐了,二狗一找上他,他立刻披着一件军大衣从家里出来,直奔村委会,在村委会用大喇叭召集道:“村里的家家户户都注意听一下,陈老板在咱们村投资建设温室的事情,今天上午就要跟大家签合同了,九点钟,每家每户的代表要来到村委会大院,一家来一个做主的就够了,别来太多人,村委会大院装不下!”

    同样的话,刘成山喊了五遍,第五遍喊完的时候,村委会的大院里就已经站了不下一百号人了。

    临山村本来就不大,大喇叭一通知大家要签合同了,大家自然把手头的事情都丢到一边,迅速就赶了过来。

    陈文浩正带着二狗、会计林有根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整理合同,刘成山推门进来,搓手说道:“文浩啊,内个,人都到齐了,场面有点大,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也没经历过这阵仗。”

    陈文浩隔着窗户一看,也是惊了一下,整个院子已经站满了人,人头攒头的架势,一看就不下两百来号人,关键是,院子外面还站了不少老人和妇女,甚至还有小孩也跟着来了,似乎是一下子把临山村所有的人都召集了过来。

    刘成山见陈文浩也有些惊讶,不由笑道:“咱村这么多年以来,也就过年能有这么多的人,而且这么多人来到村委会,这还是十几年来头一回。”

    陈文浩点了点头,感叹道:“村民也都一心想着能致富奔小康,可以理解。”

    说着,陈文浩对二狗说道:“二狗,你先把合约整理一下,用订书机订好,我出去跟大家简单把合作事项说一下,天挺冷的,别耽误大家时间。”

    “好。”二狗急忙道:“陈哥你先去忙,这点事交给我了。”

    陈文浩与刘成山一起出来,外面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村民一下子全静了下来。

    刘成山便对大家伙说道:“咱们临山村多些年也没这么齐聚过,这都多亏了陈老板,用这么优惠的合作条件把咱村在外漂泊的老少爷们都给号召回来了,来,大家先给陈老板鼓鼓掌!”

    刘成山话音刚落,几百号村民便热烈的鼓起掌来,倒是让陈文浩有些不好意思,伸手示意大家别鼓掌了,但是丝毫作用都没有。

    刘成山待大家的掌声终于慢慢收尾之后,才开口说道:“下面咱们还是请陈老板给大家说说合作的具体事项,如果大家听完都没有意见,那咱们今天就可以当场签约!”

    村民们又是一阵热烈的鼓掌,一直到陈文浩多次示意大家停止之后,场面才终于安静下来。

    陈文浩清了清嗓子,对众人说道:“首先,我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陈文浩,大家以后直接叫我的名字就行,今天最主要的,还是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咱们温室项目的合作模式。”

    随即,陈文浩将合作的具体模式再次重申了一遍,几个重点问题也介绍的非常清楚,比如,投资温室的所有成本陈文浩一人承担,村民温室种植什么作物,由陈文浩决定,并且提供种子、种苗,所有的作物,也有陈文浩来安排销售,农户可获得销售纯利的30%,另外,合约期十年,十年之后,温室归村民所有。

    虽说大家在之前就已经听说过,不过当陈文浩亲口说出这些合作条款的时候,大家还是惊的说不出话来。

    陈文浩随即告诉大家,每亩温室的建造成本在八万元左右,这个数额,更是把村民们吓了一跳。

    也就是说,不管种地赚了多少钱,十年之后,价值十六万的温室就是自己的了。

    每一年的资产折算,就是一万六,村民们这个账很容易就能算出来。

    随后,陈文浩话锋一转,道:“不过,大家参与这个项目,不是只有权力,也有一些必须履行的义务。”

    “第一,不可私自种植其他作物;

    第二,不可私自销售种植的作物;

    第三,不可将种子种苗转售、转赠任何第三者。”

    “如果有以上三种情况,一经发现,我有权取消该户参与合作的权力,并且将温室拆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