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孩子吃得这般香甜,白氏想制止他,却说不出口。

    “娘,真好吃。”孩子嚼得满嘴流油。

    白氏苦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颅,眼中又有泪光在闪烁。

    接下来这三天,吴大根每天去外面采买吃食,并且样样不重,让白氏和她的孩子饱尝了各类好吃的小吃。

    虽然与白氏并不多说话,两人也刻意保持了距离,但彼此都能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之间那冰冷的隔膜,似乎在逐渐消解。

    这三天里,吴大根多次带着白氏的孩子去赤凤城中游玩,孩子被城中诸多新奇景象所深深吸引,欢喜不已,与吴大根的感情迅速加深,三天下来,两人俨然已成了热络的好朋友。

    这一切,白氏都默默看在眼中。

    她的心头五味杂陈,似乎,还泛着一丝莫名的感动。

    这个叫吴大根的男人,还真是个能踏实过日子的好人啊。

    只是,自已真的能背弃死去的丈夫,去与这个汉人男子相好么?

    白氏心乱如麻。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一天,吴大根在出发前,从房中箱子深处,拿出了一包散碎银子,在白氏吃惊的眼神中,将这包银子硬塞给她。

    “孩子他娘,我回军营去了,这包银子,是我这两年一点积蓄,就留给你们娘俩花吧,给孩子,也给自已多吃点好的。”吴大根平静地说道。

    白氏想要推脱,吴大根硬塞给她。

    “拿着,你好好照顾自已和孩子。这银子么,该花就花,该用就用,别舍不得。”吴大根的语气不容反对。

    白氏收下银子,随即将银子放在桌上,她抬起头,直直地望过去,正碰着吴大根热烈而闪烁的眼神。

    白氏扑过去,紧紧地抱着他,将头埋在这个男人宽阔的胸怀中,两行热泪又是潸然而落。

    “当家的,你在营中,也要好好照顾自已,我与孩子,随时等你回来。”白氏声音很低。

    吴大根抚弄着怀中女人的秀发,心头一股暖流来回激荡,他紧紧地抱着怀中的女人,然后,重重地点点头:“放心吧,我在军营中,一切都好。只要放了假,我就回来看你们。”

    白氏嗯了一声,两人愈发紧紧抱在一起。

    。。。。。。

    相形之下,伊尔根觉罗。查塔,这个现任横行哨第六队第四甲甲长的新婚之夜,似乎波澜不惊,没有任何波折。

    望着端坐在床头,身着红袄裙,戴着红盖头的新娘子高氏,查塔心下,忽觉感慨万分。

    他想起了那些死去的亲人,父亲阿达海,叔父阿山,弟弟莫洛浑等人的面孔,皆在他脑海中浮现,又似乎正以居高临下的样子,在空中望着他发笑。

    “查塔,答应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也许,将来伊尔根觉罗家族的振兴,就靠你了。”叔父阿山,在临死前说过的话语,被查塔牢记在心头。

    自从自已成为了李啸军横行哨的一员,经过这两次与流寇的作战,自已已从一名普通的横行军兵,升为了甲长,虽算不上什么大官,却也算是小小地实现了叔父阿山的愿望吧。

    查塔又默然想到,现在的自已,改汉姓,穿汉服,蓄长发,说汉话,除了汉语还比较生涩外,几乎与一名普通汉人无甚差异。

    现在,自已又娶了汉人当老婆,那么,自已到底是算女真人还是汉人呢?

    这个问题查塔无法回答自已,他摇了摇头,把脑中这些莫名的思绪抛诸脑后,便缓步向床上的新娘子高氏走去。

    他轻轻地掀开新娘子的盖头。

    平头正脸的妻子高氏,看到眼前的丈夫,露出娇羞的笑容。

    高氏心中,亦是满满的感慨。

    这名全家加入高迎祥部下的陕西女子,父兄皆早在战争中死去,只有一个弟弟,在九皋山之战中,与自已一同成为了李啸军俘虏。

    被俘的高氏惊恐万丈,她原本以为,自已会被那些悍锐非常的明军,先***再杀害,却没想到,他们对俘获的女子十分客气,从河南押回山东的过程中,一路有吃有穿,却没有任何人来污辱虐待他们。

    她那个弟弟,也没有如她想象的一般,会被官军砍头处死,而是同样押回山东。前几天,又派往一个叫海洋岛的地方,去当建筑劳工,修建城堡与港口。

    这几天来,高氏已从最开始对李啸军的极度抵触,到开始接纳,直到暗中欣赏,完成了这样一个似乎潜移默化的过程。

    这是一支真正爱护百姓行事正派的官军,高氏在心中,对李啸军作出了自已的评价。

    故而,在听到要将她们这些俘虏的未婚女子,许配给李啸军军兵时,她在心下,甚至还有点小小的欣喜与向往。

    当得知自已配给了一个姓尹的横行哨甲长时,高氏心下,暗暗高兴。

    她在想,也许,就是从这新婚之日起,自已将永远告别以往不堪回首的流贼岁月,转而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官军家属了。

    这两种人生,完全是先苦后甜的两种滋味啊。

    “官人。。。。。。”

    望着正目不转睛看着自已的查塔,高氏脸上羞红一片。

    查塔象一只恶狼一样扑了上去。

    红烛摇摇,绡纱帐中,白花花的人影朦胧闪现,男人的嘶吼与女人的呻吟响起一片。

    两人忘情而尽兴的交合,有如一丝人性之光,温暖了这个寂寥寒冷的冬夜。

    (多谢雾都孤儿tb月票,woqunimal打赏,感谢支持)(。)

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赏() 
从年前到春节后这段时间,京师及北直隶各地,连降大雪,放眼过去,寥旷天地间,寒风萧瑟,白茫茫一片。

    年节时分,京师外城中,各条街巷内,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了红对联,不时传来的鞭炮声与孩童们的欢笑,大人们拜年的祝福话语,穿街过巷的小贩叫卖年货的声音,互相掺杂在一起,让偌大的京师,明显泛起一股欢乐气氛。

    只不过,与外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明帝国的心脏,京师皇宫中,却是一片萧瑟沉寂。

    自崇祯皇帝当日下了罪已诏后,皇帝带头减膳撤乐,皇宫之中自然也是处处俭省肃然,整个皇宫之中,完全没有过年的欢愉气象。

    因为大雪阻路,直到年后初五,卢象升的报捷奏章,才由兵部尚书张凤翼,送到崇祯皇帝所在东暖阁处。

    大冷的天气里,小小的东暖阁中,却是十分温暖,御案前的雕龙白铜炭火盆中,炭火熊熊,闪着温暖人心的橘红色。

    “陛下,大捷,河南大捷!”

    兵部尚书张凤翼,那苍老的声音饱含喜悦,颤颤地在殿外响起。

    “哦,爱卿速速入殿。”

    听到张凤翼遥遥传来的喊声,被这段时间以来,宁夏兵变,陕甘各地流寇肆虐弄得心情烦躁不已的崇祯皇帝,眼中明显地泛起亮光。

    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大太监曹化淳,急忙迎出去,将张凤翼带入殿中。

    “启禀陛下,我大明官军,在五省总督卢象升率领下,自十月以来,连战连捷,已将河南流寇大部击灭,匪首高迎祥,亦已被我军斩杀,河南之地,重归宁靖矣!现有卢象升奏章在此,请陛下过目。”

    “好!甚好!果是难得的好消息!”

    听了伏跪在地的张凤翼的奏报,穿着一身明黄夹袍的崇祯,腾起从龙椅上站起身来,憔悴的脸上,泛起了许久不见的笑容。

    “九苞,你起来说话。“

    “谢陛下。“

    张凤翼起身,一边迅速地将卢象升的奏章递给一旁的太监曹化淳。

    “卢建斗果是能干,这两月以来,竟已将入寇河南的20余万全部消灭,并还斩首匪首高迎祥,真乃吾大明难得之忠臣良将也。”崇祯捋须而叹,一边从曹化淳手里拿卢象升的奏章。

    张凤翼见皇上欢喜,忙接着说道:“陛下,在我官军之严厉打击下,流寇此番受挫,已是大伤元气,再想如前番这般猖獗,却是难了。”

    “嗯,官军难得兵部速速派人前去查核,若是卢建斗所奏属实,立即嘉奖晋升有功将士。”

    崇祯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卢象升奏章,迅速观看了一遍后,仰天大笑。

    “果然,又是这个李啸!”崇祯皇帝大笑着又将卢象升的奏章看了一遍,感叹道:“李啸这厮,恁的能战,他一个人,竟能力退两路援兵,还斩首了匪首高迎祥,真真我大明难得之虎将也!”

    崇祯在御桌旁行了数步,又赞许道:“卢建斗倒也不贪功,能把李啸的功劳如实禀奏,亦是难得。九苞啊,这次战绩查明后,朕定要给他二人,好好嘉赏!”

    听了皇帝连夸卢象升与李啸,张凤翼的表情有些复杂,他低声道:“卢象升是五省总督,得此大功,自当嘉赏,只是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升赏李啸。”

    崇祯见他发问,立即回道:“卢建斗已在奏章中向朕请求,着那李啸升任登莱总兵一职。若核查战功属实,朕却不吝于将此职封赏给他。”

    张凤翼脸上带着忧虑之色,目光十分复杂,他复低声道:“按说,李啸立此大功,自当大加升赏,让他升任这登莱总兵,亦不为过。只不过,微臣近段时间以来,听了不少关于李啸的闲言碎语,心下颇觉忧虑。”

    “哦,是何流言,九苞你从实说来。”

    “陛下,臣听闻,那李啸,之所以能建得这般强军,在于其手中有足额的粮饷供应,而他的粮饷来源,却是来自与蒙古与鞑金的走私!”

    “啊?此事当真?!”

    崇祯瞬间变了脸色。

    旁边的曹化淳,亦是满脸紧张之色。

    “禀陛下,微臣不敢欺罔。据说李啸在宣府镇,四下打通关节,偷偷建成一座金汤城,专用于对外走私。将我大明明令禁止的各类重要货物,大肆走私贩运给蒙古诸部与后金,谋取了滚滚暴利。虽其行事隐密,但纸终包不住火,李啸走私一事,在宣府各地,皆有所闻。陛下若不信,可遣锦衣卫密查之。”

    崇祯脸色,愈发难看了起来。

    “张九苞,那依你之意,朕该如何处置李啸?”崇祯犹豫地问道。

    “陛下,依臣之见,这李啸虽立有大功,然其走私一事,实不可不查。可待锦衣卫核查出结果后,再行定夺。若查出此事实为无妄虚言,李啸并无走私一事,可同意卢象升之请,升其为登莱总兵即可。若查出李啸确有走私通敌之过的话。。。。。”张凤翼的声音低了下去。

    “说下去!”崇祯喝了一声。

    “陛下,若李啸果有此通敌走私之事,臣以为,却该将其立即革职拿办,抄没违法所得,着锦衣卫严加审讯,以敬傚尤!”

    “哦。”崇祯阴郁的脸上,明显地笼上了一层灰色。

    “若陛下念其往日功高,不忍将其夺职拿办的话,却也该派内官前往赤凤卫,严词斥责李啸,并罚没其非法财产,以充国库,再着其今后,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张凤翼说过完,脸上明显地划过一丝狠色。

    崇祯默然无语。

    东暖阁内,只有炭火在烧得劈啪作响,整个房间却是一片寂静。

    曹化淳及一众侍立太监,大气也不敢出。

    “这样对待我大明刚立了大功的虎将,怕是不好吧。”

    许久,崇祯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

    “陛下。。。。。。“

    张凤翼犹欲说话,被李啸作了个制止的手势。

    “不必说了,让朕先考虑一下,爱卿且先退下吧。”

    张凤翼默然拱手而退,崇祯脸上,满是焦躁之色。

    李啸,你可知道,你这厮在朕的心中,现在有多大份量了么?

    你虽只是个小小的赤凤总兵,但朕其实已在心中,将你视为与前锋营总兵祖大寿,宁远总兵吴襄之类镇边大将一样,乃是国家柱石般的存在。

    况且朕还将宗室之女嫁你,又令你世袭指挥使一职,可谓十分荣宠。只是,为何你这样深得朕心的少年名将,却还要偷偷搞朝廷明令禁止的走私之事啊!

    这让朕,该如何处置你呢?

    崇祯心乱如麻。

    “曹大伴,你去将首辅温爱卿唤来,朕有话问他。”崇祯下令道。

    曹化淳急声应诺,快步而去。

    不多时,首辅温体仁与太监曹化淳,一同悄然而至。

    行过君臣礼节后,崇祯也不废话,而是开门见山地,将李啸可能走私一事,以及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处置意见,对温体仁说了一番。

    “长卿,九苞这般处置李啸,以卿看来,可为妥当否?”崇祯压住不安的心绪,尽量用一种平静的语气问道。

    “陛下,臣能说实话否?”

    见到温体仁一脸严肃地说出此话,令崇祯皇帝十分惊异。

    “爱卿如实道来,纵有失当处,朕不怪罪。”

    “陛下,臣以为,张九苞这般处置,实是孟浪草率,不计后果。微臣只怕,锦衣卫前往赤凤卫拿人之时,便是李啸反叛朝廷之日!”

    “啊!”

    “陛下,恕臣直言,若陛下对立下卓越战功之大将,都这般刻薄寡恩,抓小辫,纠过错的话,那李啸,只怕会成为第二个投鞑而去的孔有德!”

    崇祯从龙椅上腾地惊起,他脸上有如失血般苍白,随后,他颤声低语道:“朕只不过要查他走私一事,该不至于此吧。”

    “陛下,国家之事已这般糜烂,烽烟兵戈无处不有,流贼匪类荼毒中州,正是要大用良将扫灭群丑之时,安可因为风闻走私一事,便这般处置李啸这般难得的虎将,岂不让天下将士,大为寒心!”

    温体仁顿了下,继续一脸忧色地说道:“听闻那李啸,独灭河南两路流寇,为朝廷立得这般大功,可谓功勋卓著,旁人莫及。若其半分嘉赏未得,反因走私一事被朝廷拿办,其部下必然群情激愤,心生反意。待到李啸真举起反旗之时,陛下何以处之啊!”

    崇祯脸色灰沉,颓然而坐。

    “那爱卿以为,李啸究竟有无走私一事?”崇祯声音很低。

    “有!”

    “哦?”

    “陛下,那李啸之军,不属正规营兵,乃是卫所之军,拿不到朝廷半文军饷。他要供养军队,若无半点特殊手段,想供应支持这万余军兵,岂非笑谈。”温体仁目光炯炯地说道:“其实以微臣看来,李啸这般行事,亦属无奈,供养军兵,若无粮饷二字,一切免谈。而李啸若无手下这支强军,又谈何为国立功,为朝廷效力呢。”

    崇祯长叹了一声,脸色缓了很多。

    旁边的太监曹化淳,瞥向温体仁的眼光中,亦微含笑意。

    温体仁见皇帝心思已转,又趁机说道:“陛下,史书曾记,楚庄王夜宴之时,楚将唐皎,曾趁熄烛之时,调戏皇后,后被皇后扯去帽缨。然楚王心胸博大,不记唐皎这犯上之举,令在座诸人,皆扯下帽缨,以解唐皎之尴尬。后楚将唐皎,感楚王之恩德,在疆场上效了死力。一年后,晋楚争霸,唐皎不顾生死奋力搏杀,从晋军重围中,拼死将楚王救回,此事乃千古佳话也。陛下乃是当代明君,心胸襟怀可比尧舜,自是明晓这般典故,古人尚且不以一鬙掩大德,我皇千古明君,亦当不会因小节而失良将。”

    听了温体仁这段侃侃而谈,崇祯脸色好了很多,他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朕深以为然。那这样的话,这李啸,确又该如何封赏才好?”

    温体仁沉吟了一下,低声说道:“陛下,臣以为,当施以恩威并重之手段,让李啸在得到皇上恩泽时,又能暗中警醒,方是最好。”

    “爱卿请详言之。”

    “陛下,那李啸之赤凤卫,乃是由原先的小半个黄县与小半个招远,以及莱州的一小块地方,联合组成。陛下不若将剩下的黄县与招远二地,全部赐给李啸的赤凤卫,并免其税赋三年,以为立身养军之基。”

    “这样啊,那除此之外,朕可需另行赏赐钱财与官职么?”

    “陛下,若这般行事,除此外可不必另加赏赐,也不升其为登莱总兵。这样一来,李啸因此次大功,得到了土地奖励,其心自安。而朝廷不给其钱财与官爵,李啸这样的聪明人,当会明白,这是朝廷给出其之委婉警告,估计能让他日后更加警醒,再行非法手段时,亦会多有顾忌了。”

    听了温体仁这般分析,崇祯的脸上,终于重现了舒心的笑容:“爱卿之策甚好!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李啸这样难得的虎将,纵有缺点,亦不可寒其忠勇之心。就待兵部核查战果后,着长卿你拟旨下诏吧。”

    “微臣谨遵圣意。”

    。。。。。。

    温体仁随后从宫中返回,去阁部坐了一阵后,便返回府内。

    方进府门,便有亲随家仆前来禀报:“温大人,内监的高公公,已在客厅中等候多时了。”

    温体仁哦了一声,随即缓步进入客厅之中。

    正是饮共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见得温体仁进来,便放下茶杯笑道:“****今天,在陛下面前,为李啸这般摭掩开脱,却是那赤凤总兵李啸的造化。”

    温体仁冷笑一声,淡淡道:“我等既食君禄,自当为君分忧。现在朝中多事,如武举人陈启新,大学士钱士升之类不良之辈,纷纷上章攻击弹劾本相,陛下已是不堪其烦,安可再为陛下为些须小事而忧心。那李啸能征善战,乃是我大明难得之虎将,些须污点,却亦可摭过。张九苞一味吹毛求庛,总归是书生之见。”

    曹化淳笑道:“这都是****公忠体国,能谋善断,方能使此稳妥周全之计策。那李啸也是个聪明人,他得了这般恩惠,亦会明白****的良苦用心。”

    温体仁微笑起来,他淡淡地说道:“做得春风,方有雨露。李啸若得这黄县与招远两地,自会感激本相对他不薄。将来的孝敬自不必多谈,本相在外面,也好有个助力了。”

    曹化淳笑得双眼眯成一条缝:“****布局长远,善于笼络人心,咱家亦是佩服。那李啸见温相对其这般抬爱,将来定会为****效力驱驰了。”

    两人说到这里,心下会意,不觉皆大笑起来。(。)

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两县() 
崇祯九年元月二十五日。李啸在赤凤卫的官署中,扫净残雪,铺上红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