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时至今日,这阿山却将此腰带转赠给了自已,以为战胜之谢礼。

    李啸突然感觉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涩与悲凉。

    手握戚金腰带的他,忽然觉得,自已这次单挑作战,虽然获胜,但对于真实的历史来说,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纵然自已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

    就算获得再多的单挑胜利,又能对历史的走向,产生什么有效的改变么?

    大明王朝,这个辉煌了二百余年的汉人帝国,距离历史上的灭亡时间,不过只有十余年。此刻,这个千疮百孔的垂危帝国,仍在一步步地走向彻底崩溃毁灭的可怕结局,而全国的汉人,也将迎来华夏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剃发易服的沦陷时刻。

    那么自已该怎么做,才能真正改变这华夏与汉人的可悲命运?而不是与这悲剧名将戚金一般,只能成为大明王朝的陪葬品。

    这决不是我穿越回到这个明末世界,想要得到的结果。

    心中一片迷茫的李啸,突然仰起头,有如一头受伤的狼一般,仰天长啸,纵声大吼。

    风沙大起,将他的吼声撕成碎片,尽皆吞逝。

    回到锦州的李啸,在众中的欢呼声中,虽脸上努力挤出笑容,只是细心者可以看到,这位年轻的千户脸上,隐隐有说不出的失落。

    方一藻与祖大寿一起上前,对李啸大赞不已。心情大好的巡抚方一藻临时决定,再奖励李啸白银一千两,以贺李啸单挑致胜救回百姓之功,李啸致谢不提。

    接下来,祖大寿本想为李啸举行庆功宴,却被李啸以墩内多事要赶回去而拒绝了。

    在方一藻与祖大寿互相试探着讨论,要怎么将这抢回600百姓之功尽可能归在自已身上,从而向朝廷禀功报捷之时,后金大军开始开拔东行,返军回沈阳。

    而此时的李啸,正率领着一众飞鹞子,带上那赏银一千两,沿着南下的官道,神情严肃而落寞地返回不归墩。

    未来,该怎么办?

    李啸一路上,都在问自已这个问题。

    (多谢影孑冷风兄弟打赏,希望各位读者多收藏,多推荐)

第五十二章 破局() 
李啸独自一人,枯坐墩内官厅之中,已换了平常布衣装束的他,手里把玩着那条戚金的腰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你往何处去?

    李啸脑海,突然想起前世波兰作家显克微支这部有名的,这部的名字,现在成了自已不得不面对手重大问题。

    他曾经以为,自已可以凭军功一步步向上发展,从小兵,到把总,以后再到千总,守备,游击,参将这样一步步晋升。似乎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自已也能成为总领一方的总兵,从而正式在大明帝国中成为份量十足的人物。

    这是穿越中最常见的主角出人头地方法,只是现在李啸越来越发现,其实,这可能是一个看上去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困难的模式。

    至少对于自已来说,相当不切实际。

    这个模式最制约李啸的一点,也可以说是李啸最为软肋的地方,那便是,他缺乏足够的钱粮资金支持。

    因为李啸若要走这条路,必须要一路不停地立下军功,而若要军功越立越大,他必然要不断扩充兵马并给足粮饷,才能应对规模越来越大的战斗,从而得以让自已的目标实现。

    现在辽饷常年不足,又有上司刻意刁难,李啸想从明军内部获得足够的资源是不可能的。而如果要象那些种田文一般,就地发展经济和工业的话,李啸亦没有足够的土地和空间,可供其发展壮大。

    因为他现在唯一可以凭借的,不过是不归墩这么一个小小地界,方圆不过二里,莫说用来种田发展,便是想扩大军营地盘都稍嫌不足。

    现在辽西这块狭小的走廊之地,大大小小的将门无数,既有如祖大寿祖大乐吴襄这般当地土著将门,亦有从辽中辽南等地撤至辽西的外地将门,这么多的将门挤在辽西走廊这么一个狭小的地方,对土地与势力范围的争夺之激烈,可想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辽东的将门心思,没有用在抗击鞑虏,却都放在争权夺利和扩充自家势力财产之上,其实也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

    在辽西走廊这个狭小地界,群狼争食的激烈程度是内地难以想象的,其中的残酷程度让每个将门都必须全力应对,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每个将领都知道,要是保不住自家的地盘与财产的话,那这个将门也基本上是名存实亡了。

    在这样激烈的环境中,根本容不得一个无权无势无兵的李啸伸嘴置喙,而如果李啸敢斗胆越界侵吞他人田土,那他必然会受到多个辽东将门的联合打压,轻则赶出辽西,重则死于非命。李啸现在刚刚起步,势力这般薄弱,根本不是那些动不动就是百年将门的老家伙们的对手。

    换句话来说,就算李啸足够幸运升到游击参将之类重要军职,若是没有土地与财产支撑的话,也不过是个光杆司令,又复能有何作为。

    李啸曾亲眼看到,不少从辽中辽南撤回的将门,因为没有办法在辽西获得土地与财产,势力日渐衰微,除倍受同僚轻视外,其属下亦是分崩离析。

    而且,在现在鞑虏强势压逼的环境下,那些幸运地获得了土地与财产的将门,日子也不好过,因为鞑子时不时的烧掠侵扰,让他们的财产时时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如果说这些矛盾李啸还能咬牙克服的话,那么,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威胁,足以让李啸食不甘味。

    李啸记得《清实录》中记载,大概是过了年后,鞑子又会派饶余贝勒阿巴泰统兵约一万多人,大举入侵袭扰辽西。这一次侵袭规模很大,从锦州一直向南烧杀抢掠到山海关,虽然没有主动进攻明军各处大的城镇州堡,但辽西各地的村庄墩堡却是惨遭屠戮。

    那么,自已这个小小的不归墩,能逃过这一劫吗?

    李啸认为自已没这个能力。

    他手头只有一百多名军兵,这点微弱兵力,就算是个个精锐,也只怕不够一万多人的后金军塞牙缝吧。

    而李啸如果想要迅速扩军备战,没钱粮支持,纯属一句空话。

    现在李啸极羡慕那些可以在两个时空中,不停穿梭倒卖的穿越者,他们获取财富之路是如此的轻松简单,简直比吃饭睡觉还容易。

    还有那些从现代社会开了坦克飞机大炮来的穿越者,把艰难的乱世生存,变得简直比过家家还轻松。最后主角碾压世界,全球跪服,穿越者有如神一般的存在,同时潇洒遨游后宫无数佳丽群中。

    李啸想到这里,唯有苦笑。

    他犹自思虑,忽有军士来报,说祖婉儿前来看他。

    “婉儿,今天这么冷,没想到你还来这里。”

    李啸引她得官厅,颇有些心疼地问道。

    “嘿嘿,我可是来专门看下现在闻名锦州的大英雄呢,不可以吗?”祖婉儿向他挤挤眼,调皮地一笑。

    未等李啸回答,她将手中的食盒往李啸桌子上一放,接着说道:“本以为你会在锦州多呆几天,我好去看你,却没想到你昨天就回去了。所以呀,我今天专门给你做了些好吃了,慰劳一下救回600百姓的李大英雄。”

    李啸大笑起来,打开食盒,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几碟小菜,一股扑面而来的诱人香味让他沉醉。

    “真没想到,婉儿你这般大户小姐,竟愿亲自下厨为我李啸做饭,这顿饭可是吃得我李啸受宠若惊。”李啸笑道,随后举箸而食。

    “嗯,不错,味道真好。”李啸吃得狼吞虎咽。

    “哼,那可不,本小姐这些时日,天天都跟我家中最好的厨子练习呢。”祖婉儿微笑着看着他这般馋嘴的吃相,脸上满是欢喜的笑容。

    李啸回给她一个感激的笑容,手中的筷子却是不停。

    “李啸,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与你在一起,我就感觉好开心。”祖婉儿轻声喃喃道。

    听到她这般话语,李啸停住吃饭,他沉吟了一下说道:“婉儿,如果有一天,我要离开辽西,你会怎么办?”

    祖婉儿脸露惊疑之色,她呐呐地说道:“李啸,你怎么说出这话来,你不是跟我说过,你要继续建功立业,最终来娶我么?”

    李啸脸上,不觉抽搐了一下。

    “没什么,我只是随便说说。”李啸心下酸涩,脸上却努力挤出笑容。

    在婉儿探寻的目光中,他随即快速地将剩余的饭菜全部吃完,吃得杯干盏净。

    “李啸,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祖婉儿一边收拾碗筷,突然轻声问道。

    李啸怔了一下,然后从背面轻轻搂住她的肩膀,柔声说道:“没什么,我只是随口说说,你别想太多了。”

    婉儿没有回答,李啸瞥见,她那双睛澈的眼眸之中,隐隐露出失落之情。

    官厅中,突然一阵无声的沉默,寒风从窗外呼啸贯入,更让气氛凭添压抑。

    祖婉儿只待了一会便回去,临行时,李啸将那2匹自已存留的绸缎送给她。

    手捧李啸送给她的这两匹朝廷赏赐的绸缎,祖婉儿脸上却并未有多少开心之色,她淡淡地说了一句谢语,便告别而去。

    只是她转过身上马时,眼中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祖婉儿快速纵马而去,没有让李啸看到泪水划过脸庞。

    李啸蹙着眉头,望着祖婉儿一行人消失在官道的远方。

    寒风呼啸,将他的衣襟吹得四处乱摆,李啸却有如入定一般,一动不动。

    三天后,李啸单独把吴亮叫到官厅之中。

    “吴先生,本官思虑良久,却有一事要拜托先生。”

    烛光下,李啸的面孔,呈现一种模糊的昏黄,他话语低沉地说道。

    “千户大人但说无妨。”

    “先生,本官欲派你前往山东,联系那山东总兵刘泽清。”李啸平静地说道。

    吴亮脸露惊疑之色,他眨了眨眼,轻声问道:“刘总兵此人与我军从无联系,莫非。。。。。。”

    吴亮打住话语,他探寻的眼神,正好遇到李啸坚定的目光。

    “先生,本官这几天思虑良久,感觉在这辽西之地,我军若要进一步发展,实是极难,还是当往投山东方可。”

    “大人何以这般认为?”

    “先生,山东之地,直到今年年初,登莱之乱方平,官军与叛贼互相攻杀了一年多,从莱州到登州之间,象黄县、招远等地,早已是一片荒芜,缥无人烟。本官看过塘报,直至今日,那登州城中,亦还是废墟遍地,人口稀少,与当初孙元化当登莱巡抚时之时繁盛,可谓天地之别。”

    “大人之意是?”

    “先生,现在我军在这不归墩,兵力微弱,又无土地资财,进则忧各名将门设阻,守则恐鞑虏侵袭,将来之状,实可堪忧!依本官看来,那山东登莱之地,虽是残破,但对于我军来说,堪为一块可以休养生息的难得宝地!这登莱之地,叛乱方平,局势平稳,既不似中原之地战乱纷起难于立足,也不似这辽西一般时时面临鞑子的侵扰威胁。我军若可在其中安顿下来,以后定会大有可为!”

    李啸说到这里,双眼之中精光闪烁。

    吴亮捋须沉吟,随后他又问道:“大人这般说来,前往山东发展,倒是一步好棋。只是,若我军往投山东,却不知如何方能说动那山东总兵刘泽清?”

    见吴亮这般发问,李啸接着说道:“先生,我军兵力微弱,只是在那登莱残破之地,寻得一小块地盘落脚而已。故我军往投的话,那刘泽清手下兵马众多,当不会担心我军鸠占鹊巢。先生若到时见得刘泽清,可向其强调两点,第一,我军自筹粮饷,不需其另外划拔。第二,若将来有需要用上我军之时,我军可听其调遣。本官以为,有这两点,相当于是白送刘泽清一支兵力,只要他不傻,当不会拒纳我军才是。”

    见吴亮专注细听,李啸接着说道:“另外,我知道刘泽清身旁有一位军师,名唤李化鲸,颇受刘泽清信任,为人精明却贪财。你可带上方巡抚给本官的一千两银子,这次去山东后,先去见此人,赠予银子,打通关节,让其人说通刘泽清,当可事半功倍矣。待其同意后,与之约定,在时机合适之际,我军当全部移往登莱。”

    李啸侃侃而谈,说得吴亮不住点头。随后吴亮好奇地问道:“大人,你怎么知道刘泽清身旁有这位李化鲸军师的?”

    李啸笑了起来,随意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心下却在暗想,这对于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粗略了解,却是自已这个穿越者一点点微弱优势吧。

    两人又谈了一阵,商议了些细节,便把整件事情定了下来,随后,吴亮起身领命。

    “李大人,事情紧急,那学生明天便出发前往山东济南府。”吴亮拱手道。

    “甚好!另外,我派王义守及全部的飞鹞子与先生同去,以为路上的防护。”李啸笑着站起身来,手拍吴亮肩膀,眼中满是鼓励之色。

    (多谢红的玫瑰打赏,谢谢支持。)

第五十三章 一箭双雕() 
“大汗,奴才所奏,句句属实,阿山这般目无军纪、骄狂逞私,奴才请大汗重惩之!”

    清宁宫中,伏跪在地的佟养性,大声请求。

    皇太极脸色铁青,他冷冷地看着地下的佟养性,胸口起伏,尽力压制在心头的怒气。

    “阿山之事,本汗自会查明,额附,你跪安吧。”良久之后,皇太极平静地说道。

    “嗻!”

    佟养性摇晃着站起身来,皇太极看到,他脸色青白,眼神涣散,不停地咳嗽喘气,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这是在当日撤军返回的路上,因天气寒冷,心里对阿山极其恼恨的佟养性,又冷又怒,以致患了重病。

    皇太极随后令其退下,并嘱其好生调养身体。佟养性脸带失望之色,却也不便多说,只得闷闷而退。

    皇太极随后叫阉奴宣范文程入殿。

    范文程一身厚重狐裘,带着风雪之色,匆匆而入。随即打扦下跪,皇太极令其起身看坐。

    “阿山擅违军纪,以被俘之600百姓为条件,与那明将李啸私自单挑打斗之事,范学士亦听闻了吧。”皇太极一脸阴沉。

    “臣已听说此事。”

    “先生认为,当如何惩处阿山?”皇太极语气淡淡地说道。

    “禀大汗,阿山身为统军大将,不顾我大金之利益,擅自私斗,实是极为不妥。臣以为,此人确要加以惩处。不过。。。。。。”范文程顿了顿。

    “不过什么?”

    “不过阿山此去,基本已将锦州西部与北部各处村庄墩堡毁尽,掳得百姓近二千户,牲畜极多,倒是出色地完成此次侵扰任务。这功过相抵,却当从轻处罚。”范文程低声说道。

    皇太极脸露微笑:“范学士之言,深合本汗之意。这样吧,本汗这次,就不夺其帐下牛录,罚其银子七千两就算了。”

    “吾汗英明。”

    “范先生,这个李啸,为何时至今日,犹是这般猖狂,倒为本汗颇觉奇怪啊。”皇太极面色平静,他把玩着自已右手上那硕大的祖母绿扳指,看似无意一般说道。

    皇太极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语,却让范文程感觉背上冷汗涔涔。

    他刷地起身,又打扦下跪,连连叩头道:“罪臣无能!那守备王道奇虽收了我军馈赠,但对于除掉李啸一事,一直迁延不办,才让那李啸苟且活命至今。”

    “呵呵,范学士不必过于自责,快快起身,此皆是那明国守备王道奇首鼠两端之故。不过,汉人有句话说得好,说毛驴不上坡,得用鞭子赶。这话范学士也听过吧。”皇太极的大饼脸上,又是一阵冷笑。

    “罪臣明白大汗之意,臣此去,定当对那王道奇施加压力,让他明白,我大金的金银珠宝,不是那么好拿的!”

    范文程说完,牙关一咬,脸上便是阴狠之色。

    “嗯,此事要尽快办好,不得再拖延下去了。”皇太极站起身来,两条眯缝眼中射出冷光,:“本汗,不想让这李啸再过了这个年。”

    “臣明白!”

    。。。。。。

    王道奇家中,密室内。

    大光布行掌柜张得贵一脸焦躁,跼着双脚,坐在守备王道奇对面。

    对面坐着的王道奇则是目光阴沉,面无表情。

    “王大人,除掉李啸一事,真的不能再拖了,范大人那边让小的传话,说大人你再不出手,他就要。。。。。。”

    张得贵说到这里,突然硬生生地忍住了。

    “就要把本官与鞑虏交往的证据,一并交给巡抚大人与祖大帅,是吧。”王道奇冷笑一声,淡淡说道。

    “咳,大人啊,你是极明事理之人,如何必要让事情到这一步哇。这两败俱伤之事,何苦为之!”张得贵叹着气摇头,一脸不情愿的表情。

    王道奇有如木雕一般,许久无声,密室之中,充满了让人压抑至极的寂静。

    “那范大人,可曾说明,最迟要在何时除掉李啸?”王道奇终于淡淡地开口说了一句。

    “年前!必须要在年前!范大人反复对小的强调了这个时限,说这是金国大汗可以容忍的最后时期。”张得贵一脸焦灼之色,急急而道。

    “好吧,你回禀范大人,说我王道奇,一定会尽力在这个时限前,办好此事。”王道奇咬了咬牙,发狠说道。

    “那敢情好!除掉这李啸,金国少了一劲敌,大人也去了一个肉中刺眼中钉,岂不甚好!在下就预祝王大人马到成功了。”张得贵松了口气,向王道奇拱手致礼。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张得贵起身告辞而去。

    “望大人早日动手,我这边也好向范大人早传捷报。”张得贵临行前,又叮嘱了一句。

    “放心吧,此事,王某自会料理妥当。”王道奇脸上挤出笑容,淡淡说道。

    待张得贵走得远了,一脸阴沉的王道奇,把在旁边另一间暗室中,偷听的家丁队长任光远和亲随华济叫了出来,一同坐于厅房中商议。

    “现在鞑子如此紧紧相逼,我等却当如何处置?”王道奇一脸忧心忡忡地说道。

    “唉,现在这李啸,刚刚又与那鞑将阿山单挑获胜,在锦州城中,已是遍传街巷,老少皆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