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他下令,亦如上次一般,在他最喜欢的凤凰楼上,设宴款待明国的正副二位使臣。

    因为议和协定已基本达成,皇太极心下十分愉快,为体现对明朝使臣的重视,他让诸如代善、多尔衮、多铎、豪格的满州宗室权贵,以及范文程,宁完我,高鸿中,鲍承先,还有新近投降的洪承畴之类这些汉奸文臣,一道作为陪席,齐来凤凰楼中。

    朗中马绍愉、参将李御兰二人,一路穿亭过殿,入得凤凰楼上来,便立刻便看到,一个头戴大毛本色貂皮缎台正珠蛛预冠,身穿绣二色金面天马皮金加貂皮五爪黄龙褂,腰间束金带头线钮带挂带挎,脚穿青缎毡里皂靴,端坐龙椅之上的大胖壮汉,端坐在北面龙椅之上。

    二人立即在心下明白,此人就是此时的清朝崇德皇帝,皇太极了。

    二人又注意到,在一旁右侧,则是端坐着五六名身着墨青色衮龙团袍,头戴东珠红缨凉帽的满洲重臣,而在左侧,则是一长串身着各色补子的的清廷汉人文官。

    见到这阵势,二人心下皆是一惊,没想到,清廷对自已这般看重,接待规格这般高,倒是大大出乎了自已意料。

    很快,两人迅速地注意到了,原先的大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已然剃发改装,也穿着清朝官服,带着一脸谨慎的假笑,叨陪在文臣末席。

    马李二人,与洪承畴着互相遥遥对视时,双方的眼神都十分复杂,仿佛有无尽的话语装在其中,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想到洪承畴这位原先在大明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人物,松锦之战战败投降后,现在清朝之中,这般毫无气节的腆颜求存,马李二人心下,都有一种莫名的凄凉哀伤之感。

    二人叹息着往前走了几步,便看到,正对着皇太极的龙椅位置的,则是客席,在这里摆了一张长酒桌与两把椅子,桌了摆了两副碗筷和一些酒菜,此时正空置着,马绍愉与李御兰二人心下明白,这便是给自已所坐之位置了。

    而在所有席位相围的中央空地上,正生着熊熊旺火,上面炙烤着四只肥羊,四只山鹿,两只野猪,烤架之下,燃烧正旺的木柴劈啪作响,让楼中暖和得有些炙人。

    马李二人看到,这八只动物,皆已烤得焦黄酥烂,油水渗滴,肉香扑鼻,令人闻之即食指大动。

    二人心下便是明白,看来除了酒桌上那些酒菜,这些个烤羊、烤鹿、烤猪,便是主食了。

    见得二人进来,皇太极挥了挥手,一边示意他们立刻坐下,一边朗声说道;“二位明国的贵客,千里远来我大清,路上辛苦了。今天朕特备薄席,一为明国使臣接风洗尘,二为明清两办达成议和协议一贺。请二位使者速速入席吧。”

    二人入坐后,皇太极复向他们,简略介绍了旁边的一众满洲权贵与各名汉奸文臣,各人互相招呼致礼后,皇太极便笑着对二人说道:“二位使者,上次明国派陈子龙与周元忠二位使者前来时,朕也是这般款待他们,他们倒是吃得极爽利,让朕心下亦称赞不已。却不知道,二位以前在明国时,可曾这么吃过野味么?“

    马绍愉李御兰见皇太极虽然表面热情,却是暗地里立刻就拿话来压自已,心头不觉一凛。

    马绍愉眼珠一转,急急答道:“皇上盛情整治恁多野味,想必味道极好,马某向来无缘得尝,今天倒是可难得一快朵颐了。“

    马绍愉说完这话,却看到一众清州权贵的脸上露出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而一众汉奸文臣的脸上,则都是一副神情怪异而复杂的模样。

    他不由得心下犯嘀咕了,怎么了,不就是吃肉么,难道还有什么名堂不成?

    想到这里,他眼神复杂地与对一旁的李御兰二人,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一种莫名的担忧。

    龙椅上的皇太极,仿佛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真实想法一般,他虽面带微笑,心头却是一声冷哼。

    不过,他脸上还是保持着热情的笑容,对二人说道:“二位使者,朕知道,你们汉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肉要割正,菜要码齐,总之规矩多多。只是,咱们满洲人可没有这么多的讲究,直接烤熟了,便用小刀割了吃,只图吃个痛快舒服,贵使若是不习惯,我便派人重新整治便是。”

    马绍愉心下一凛,不觉暗中叫苦。

    他恨恨地暗想,这皇太极这话,定是故作宽宏的试探之语,欲看看自已这些使者,是不是多有那怯弱汉人的娇贵习气,从而方便暗中考察自已这个代表大明前来的议和使团,究竟是个样的水准。

    马绍愉心可以断定,如果自已表现怯场,甚至软弱的话,这些人面兽心的鞑虏,一定会在已基本谈成的和议中,再强行添加对大明的压榨性条款进去。

    若是这样,这大明的脸面,可就要被自已丢尽了。

    于是,他想到这里,便拱手笑道:“多谢皇上关照,换席就不必了,我等客随主便,却也觉得这样吃法既豪气,又方便,想必吃起来,一定美味的紧。”

    旁边的李御兰也赶紧补充了一句:“皇上,不必这般客气,我等既来之则安心,这样吃挺好的,我等正要好好尝尝呢。“

    皇太极眯着眼,眼中却是冷光闪烁,他快速打量了一番马李二人一番,感觉此二人虽然看似与原先的陈子龙和周元忠一样,勉力作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他看人极为深刻,从他们那躲闪而犹豫的眼神中,皇太极猜到了这二人,定是硬着头皮装的,仅仅是在表面上强撑着,终是难以相信。

    想到这里,他便淡然一笑,复道:“贵臣心下若有抵触,还是莫要口是心非才好,不需这般勉强的。”

    见皇太极有如洞烛之明之般地看穿了自已,马绍愉与李御兰皆觉脸上羞躁异常,却又不好多说什么,两人蹙足而立,十分尴尬。

    这时,一旁的代善插过来,他大声道:“皇上,这两位明朝使者,皆是远来稀客,且先让他们尝尝我满州美食,也是好事。现在这烤肉皆已熟透,正是让人垂涎之时,还皇上下令速速割来,让我等一解腹中饥馁。“

    听了代善的话,皇太极闻言大笑,便向一旁的太监挥了挥手。

    那太监会意,便从御桌上取出一把镂花小刀,先向眼前烤得滋滋冒油的野猪肉上割了一刀,却正是最肥美的里脊肉,分割成两块,小心地放入马绍愉与李御兰二人碗中。

    随后,那些太监又分别割肉到众中碗中,给每个人的碗中,都盛上了厚厚的一块。

    皇太极的声音,又从龙椅上传来:“二位贵客请用,好好尝尝我满州风味。开席后,我们满州人要请客人吃第一块最肥美的肉,这可是咱们满洲人的待客规矩,不要客气。”

    听了皇太极的话语,马绍愉与李御兰又下意识地犹豫地对望了一眼。

    然后二人向皇帝应诺一声,便开始吃肉。

    此时,整个凤凰楼中一片寂静,诸如代善多尔衮等人皆是不吃,而是饶有兴致的想看这两人是如何出丑。

    而一众文臣中,范文程宁完我等人面无表情,只有新近投降的洪承畴,看着这坐在客席上的局促不安的二人,脸上的神情十分复杂。

    在一片寂静中,马绍愉将碗中那足有七八两重的烤肉夹起来,放在口中用力一嚼,顿是眉头大皱,心中却是一阵莫名反胃。

    原来,满洲人因为生活条件艰苦,生性粗疏,吃肉从不加盐,无论是汤煮的白肉,还是这般的烤肉,皆是扒了皮直接烤煮,熟了便吃,这肉虽香,味道却实在不敢恭维。

    当下,马绍愉含着口中的肉,心里只觉得腻味难咽,喉咙阵阵紧缩,十分抗拒将这块无滋无味又体型巨大的里嵴肉吃下,面上的表情十分痛苦。

    而旁边的李御兰,此人虽是武将,却是显然是那种更倾向于文职一般的将领,在这粗豪无味的巨肉,他同样无福消受,脸上故作平静地,用力而反复地咀嚼着这块无滋无味肥肉,不停地伸着脖子,拼力地想将它嚼得更碎些再吞下,整个模样看上去十分滑稽而可笑。

    见他二人吃得这般痛苦而抗拒,一众满洲权贵脸上满是轻蔑之色,更有偷偷地吃笑声传出。

    而一众文臣中,范文程等人努力保持平静之色,只有洪承畴看着这二人在这里当众出丑,脸上露出十分同情而无奈的表情。

    整个吃了近半柱香的时间,二人才勉强将这两块熟肉吃下,二人皆是大汗淋漓,脸上的表情十分尴尬而痛苦。

    他们方喘了口气,旁边席上的多铎立刻又直着嗓子喊起来:“二位使臣,这肉味道可好?来来来,这才哪到哪啊,再给二位贵客再上鹿肉,一定要让二位明国使臣吃好啊。”

    听了多铎的话,满洲权贵中爆发一阵快意的大笑,每个人都用一种戏虐的神情,洋洋得意地看着尴尬而羞愧的马绍愉与李御兰,有如在看两只马戏团表演的动物一般。

    一众文臣中,亦是有吃吃笑声传来,象鲍承先与高鸿中二人,皆是一脸揶揄之色,而洪承畴却是一声轻叹,垂下头来,再不看二人。

    而此时皇太极,虽然努力保持面上的平静,但脸上的鄙视之状却已隐隐显露,他喝了一声,阻止小太监继续给马李二人上肉,而是传令下去,令人给他们换上汉式菜肴。

    见到皇太极终于给自已换了菜肴,马绍愉与李御兰二人,皆不觉长出了一口气,只不过,两人也迅速意识到,也许就在这一刻,大明王朝的面子,怕已是被自已弄得荡然无存了。

    见得二人皆低垂着头,一脸惶然不安之状,皇太极摇了摇头,便朗声道:“二位明使,你们吃不惯我满洲风味,也是实属平常,无需这般介怀。想来以前的明使,也不过仅有陈子龙周元忠二人表现还好,其余人等,也与你们差不多,虽然也咬紧牙关吃下,却是一脸痛苦不堪之色,也许,你们汉人的身体,确实是太娇弱了些。”

    皇太极这番看似劝慰,实则讽刺的话语,更让二人羞惭无地,二人有如两个做错了事,被家长训斥的孩子一般,低着头,一声不吭。

    而他们表现得越是这般可怜,那一众满洲权贵看他们的眼神便愈有兴致,现在的代善多尔衮豪格等人眼中,不但满是嘲笑,更是充满了鄙夷之情。

    这时,那多铎又高声叫道:“咳!你们这些尼堪汉人,真他娘的没用!你们打仗不行,咱们且不说了,连吃块肉都这般费劲,恁的矫情,吃个肉难道会吃死人么?象你们这样的尼堪,我大清本可一鼓作气,将整个明朝尽行吞并,如何要这般自降身份,去与你们那软弱无用的明廷议和,本王实在感觉憋屈。”

    多铎此话一出,一众满洲权贵中,多有点头附合者,而在文臣之中,那担任过清朝使者团主副二使宁完我与鲍承先,皆不觉变了脸色。

    什么意思?

    多铎等人,难道想推翻皇帝都同意认可的条款吗?还是他们想借机压迫羞辱明使,以便塞入更多的压迫性条约?

    而这时,听到多铎那放肆嘲笑的话语,低垂着头坐着的马绍愉,内心忽觉极度屈辱,他内心的怒火,在这一刻腾地炸开,那消失了不知多久的血性,仿佛在此时,剧烈地充填了他原本孱弱的身心。而所有的怯懦与苟且,在这一事关国家脸面的重大时刻,统统消失不见。

    马绍愉抬起头,脸色十分狰狞,他充血的双眼,紧紧地盯着远处一脸洋洋得意状的多铎,大声喝道:“呸!你们清朝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若真有本事,如何会让我大明平辽王李啸,把你们的龙脉都给斩断了,还把你们的兴发之地赫图阿拉,都彻底毁灭成了一片白地,全城百姓尽皆活埋,你们清朝这般丢脸无用,你还好意思说我们?!你在嘲笑本使之前,也不先撒泡尿照照,瞧瞧你自已是个什么腌臜货色!”

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袭成功() 
听了这句话,石明雄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怎么可能?!

    被围在海参崴内城的唐军,已是有如铁桶一般,被围了至外里外三层,莫说是个人,只怕就是只鸟儿,也别想从内城飞出!

    而现在,竟然有唐军士兵,从城中无声无息地潜行出来,来把自已负责守卫城墙上的火炮给炸掉,这样的事情,简直是荒唐至极又骇人听闻!

    “你他娘的,你的狗眼可看清楚了?!莫不是我军军兵不小心自已偷点了火炮,以至走火?”石明雄拧着眉头,厉声喝道。

    不过这句话他一说完,自已便感觉大为失言,脸上神情顿时更加懊丧。

    有谁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半夜三更的不睡觉,在这里违反军令打炮玩,还一门又一门地打,这不他娘的活腻了么?

    “石将军,非是我军军兵走火,确实是唐军前来偷袭啊!”亲随军兵见他不信,连忙一脸急色地禀报道:“石将军,这些唐军,穿了与我军类似的盔甲,不知是从哪里钻了出来,然后兵分两路行动,一路上得城墙,一路沿城疾进,不停朝我军各门火炮的炮口丢入手掷雷,将整个炮膛彻底炸毁,我军30门火炮,顷刻之间,皆成废铁矣!”

    亲随军兵说完这段话,一脸惨白,大冷的天气里,额上竟有冷汗涔涔渗出。

    石明雄瞬间呆住了,他的内心,在这一瞬间,掉入了冰湖之底。

    不是吧?

    真的是唐军来袭了么?

    若唐军真的这样潜来偷袭,把这30门千里迢迢从盛京好不容易运来的火炮,给这样全部炸掉了,那自已这个负责防守的汉军将领,非但前程与官位皆成泡影,只怕是性命亦是难保!

    石明雄脸色惨白如纸,此刻的他,只感觉连呼吸困难了。

    完了,现在该怎么办呢?

    还有保命的法子么?

    石明雄脑中电光火石般的一闪,急急向这句军兵问道:“那你可曾看清,唐军总共来了多少兵马?“

    “禀将军,夜色昏黑,看不太清,但估计数量不会太多,不然,他们人数一多,我们肯定会有觉察。“

    听了亲随军兵这句话,石明雄眼中一亮,脸上狠色立刻涌起,他大骂道:“这不屁话么,既如此,你这贼厮何不早报!速速带路,着我军全部将士紧急出击,把这股胆敢来犯的唐军,斩尽杀绝!“

    “得令!“

    石明雄再不犹豫,迅速点起大批汉军,打着许多火把,从营帐中紧急杀出,向这股偷袭的唐军,鼓噪杀来,他知道,也许,只有把这股胆敢来犯的唐军全部消灭,自已才有勉强何全性命的机会。

    在清军鼓噪杀来之际,唐军突袭队队长赵九,已来到城墙下最后一门火炮炮口处,他站在黑洞洞的炮口前,用火绳点燃了最后一枚手掷雷的引火索。

    看到那嗞嗞燃烧闪着幽幽红光的引火索,已跑得气喘吁吁的赵九,脸上涌现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啊,到了现在,总算是快大功告成了。

    城墙下除了这门火炮,城墙上除了仅剩的两门火炮外,其余的全部火炮皆已被自已带领的这只唐军突袭队炸毁,可以说,唐军这次让清军意想不到的突袭,成果辉煌,几乎完美的达成了预期目标。

    赵九在见到这引火索烧到快到尾部时,他再不犹豫,迅速地朝黑洞洞的红夷大炮炮口,丢了下去。

    这一刻,他的内心之中,充满了难以言述的成就感。

    与时同时,他快步向前窜路了近十步,脱离了爆炸范围。这时,在他身后,那门清军的红夷大炮炮口,闪出刺目的红光,一声震耳欲聋的爆响,整个炮身爆开一个大洞,连炮架都震得飞扬离去,这门红夷大炮至此彻底报废。

    而很快,城墙亦传来连接响起的两声巨大爆响,赵九抬头望去,还可以看到两团刺目的红光,在夜空倏忽而逝。

    这一下,清军所有辛苦运来的火炮,都已被唐军彻底炸毁,再无孑遗。阿巴泰想利用清军自带的火炮,架在西面城墙上轰击海参崴堡内城的伎两,至此彻底破灭。

    而在内城城墙上,见到唐军突袭队,已顺利把全部的清军火炮统统炸毁之后,海参崴堡内城城头,响起了激昂的欢呼声。

    唐军主将李定国,亦是满脸激动的神色,他紧紧的攥着拳头,努力控制着内心的狂喜。

    不容易呀,唐军在几乎必死的环境中,用这般自杀性攻击的方式,总算破解了清军的招数,使得原本会被清军火炮彻底轰塌的内城,得以转危为安。

    清军若无火炮助阵,将只有蚁附攻城一条路可走了,这样一来,自已守住海参崴堡内城的希望大增,而清军想要攻下内城,所遭受的伤亡,将会呈几何级上升。

    接下来,李定国很快看到,城下清军大动,无数根火把,齐齐地向西面城墙疾行而去,他脸上原本洋溢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现在清军大部队全力出动,这般四下包围而来,那这只完成了任务的唐军突袭队,他们再想逃回来,怕是不可能了。等待他们的前景,怕是非常不乐观吧。

    也许,等待他们的,只会是一个必死的结局。

    按照事先的规定,在全部火炮炸毁后,全部的突袭队员立刻集结,重新从那隐密洞口处,再退回内城。

    只不过,在全部突袭队员重新集结之后,他们见到,有无数把星星点点的火把,以四面环聚之势力,正向自已的方向猛地扑来,每个突袭队员的脸上,顿是满是凝重之色。

    他们都已知道,在清军这般密密包围而来的情况下,自已想要逃跑,怕是再也不可能了。

    此时,借着反射的微茫雪光,赵九环视了一圈众人,尚存十九人。

    也就是说,有四名兄弟,在丢手掷雷炸毁清军火炮时,因未及时逃离,被飞溅的破片与火炮组件给炸死了。

    也许,这种突如其来的

    气喘吁吁的赵九,抹了一把满脸的热汗,冲着这些幸存下来的兄弟们,大声喊道:“入他娘,清虏反应还算快嘛,各位兄弟听好了,还有手掷雷没用完的,等他们跑近了,给他们来一顿好招呼!“

    “好嘞!“

    在石明雄带着数千名汉军,向着赵九他们四下包围行来之时,这时,原本已在中军帐内就寝的皇太极,业已急急起身,在一众白摆牙喇兵的保护下,朝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