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辈子做你的女人() 
石明雄从惊惧中回过神来,又看到,皇太极在对一名巴喀什兵低声说了一句话后,便扭头朝中军大帐行去。

    而那名传令的巴喀什兵,则是急急向他跑来。

    “石统领,皇上有令,着你现在立刻去中军帐处,皇上有话要对你说。”巴喀什兵面无表情地,对石明雄冷冷传令道。

    听到这声冰冷的命令,石明雄脸上的横肉,又不觉哆嗦了一下,他低诺了一声,便跟这名巴喀什兵一起,向中军大帐行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直觉的原因,石明雄越向前走,就越觉得全身发冷,一种十分不祥的感觉,瞬间袭遍了整个身心,让他感觉,自已要去的中军大帐,仿佛是一个要取他性命的魔窟一般。

    因此,石明雄感觉,自已朝中军大帐行进的每一步,都仿佛有千斤之重,让他的两条腿,迈动得极其艰难。

    只不过,到了现在,他除了如一条砧板上鱼儿一样,乖乖等待着命运安排外,又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到了中军帐处,他跟着这名巴喀什兵,掀帐门而入,一进门,石明雄立刻感觉气氛不太对劲。

    他看到,在许多火把的映照下,那虎头椅上,皇太极一脸冰冷地端坐上头,旁边的一众白摆牙喇兵护卫,则是个个面容严肃凝重,整个军帐之中,弥漫着一股肃杀的气氛。

    石明雄内心惊惧不已,脸上却还强行保持着平静的神色,他入得帐来,立刻伏跪打扦,摆出一副顺伏待罪的神态。

    见他这幅样子,端坐在虎头椅上的皇太极,不觉内心五味杂陈。

    这个石明雄,作为耿仲明的老部下,也是个打仗打老了的家伙了,自跟着耿仲明叛明投清以来,对大清效力也还是忠心耿耿,未有甚重大过失,那么自已到底要如何处置此人呢?

    说起来,这次火炮被唐军炸毁,非但出乎了石明雄所料,自已这个大清皇帝,同样对此情毫无防备和提前预判,毕竟唐军这次夜袭活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若真的把责任全部推给他,倒也有失公允。

    那么,自已要因此而放过他吗?

    当然不能!

    30门从盛京千里迢迢运来的火炮,就这样被全部炸毁,导致原本几乎稳操胜劵的攻打内城计划,在这里彻底化为泡影,皇太极心下的恼恨,却是可想而知。

    而如果没有任何人,需要为此重大损失承担责任的话,自已作为大清皇帝的威信,无疑将会迅速下降,会让满州权贵及朝中文武官员,对自已心头的敬畏,降低太多。

    更何况,这汉军统领石明雄,就算有不知情之故,但他作为负责守卫这些火炮的直接将领,却是防备松懈,管理涣散,整个守备地带,基本上就是处于完全不设防的状态。正因此石明雄的守备如此松懈,这才使得唐军能顺利得手,把全部的清军火炮统统炸毁,让清军这利用火炮摧毁海参崴堡内城的作战计划,彻底完蛋。因此,这份最为重大的第一责任,石明雄却是无论如何也推脱不了的。

    更何况,自已曾经接到过密报,说石明雄与其他将领,因其顶头上司耿仲明曾打击惩罚他私留逃人为奴之事,故而怀恨在心,随后,石明雄曾与其他一众将领密谋,要发动兵变,干掉怀顺王耿仲明,甚至还有阴谋篡夺怀顺王之位的卑鄙想法,这便真真是罪无可遣了。

    当然,对于这些传闻,皇太极本打算,在此战结束返回盛京后,再作一番详细调查,然后再给石明雄等人定罪。而现在,石明雄已然犯了大错在前,正是需要重惩以立威之时,那么,这发动兵变,袭杀耿仲明一呈,虽然现在还暂无根据,便形势需要,自已却也可以把它当成罪证,来给此人加一条罪状了,从而更加证明石明雄确是该死。

    这忽正忽邪,忽捧忽杀,随时根据实际需要,来对待手下的帝王权术,皇太极自是玩得精熟。

    石明雄,事到如今,朕也就只能借你的头颅一用,以安军心了。

    想到这里,皇太极脸上,已是阴云密布,杀机显然。

    他轻咳一声,缓缓开口,声音有如冰冷的霜雪一般,从虎头椅上传来:“石明雄,你玩忽职守,守备松懈,以致唐军顺利得手,炸毁我军全部火炮,这般大罪,你可承认?“

    石明雄闻言,顿是冷汗涔涔,他浑身颤抖着,磕头如捣蒜,大声回道:“皇上啊,奴才守备不力,不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以致让这股该死的唐军偷袭得手,实是罪该万死,皇上要如何惩治奴才,奴才绝无二话……“

    说到这里,石明雄心里陡地一惊,他凭直觉感觉到了,现在的气氛十分不对,便又抬起头,急急为自已辨解道:“皇上,恕奴才直言,这唐军不知从哪里钻出,实是突如其来,奴才根本无从防备啊,这话要说起来……“

    “住口!“皇太极厉声打断他的话:“石明雄,你身为守卫主将,玩忽职守,防备松懈,全然不把这火炮守备工作放在心上,以至我大清30门红夷重炮全部被炸,让我军利用西面城墙,集中火炮轰击的作战计划,至此全部变成泡影,其损失何其惨重!你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竟想把责任一味推在唐军身上,你难道没有半点羞耻之心吗?!“

    石明雄见皇帝动了真怒,心下愈急,正想再解释,一时气血攻心,酒气上涌,竟先打了个长长的酒呃。

    听到石明雄打了这个酒呃,皇太极脸上更是满满的厌恶之色,他痛斥道:“石明雄,你看你身为主将,竟然带头违反临阵不得饮酒的大清军律,有你这样的主将,简直就是我大清官军的耻辱!朕若不从重惩治于你,如何服众!“

    皇太极说到这里,立即厉声下令道:“来人!汉军统领石明雄,怠玩其职,饮酒误事,以至我军30门红夷火炮全部丧于唐军之手,实是罪无可遣,为明典正刑,严肃军纪,速将石明雄推出帐外,于外城广场,斩首示众!“

    听到皇太极这道旨令,石明雄脸色惨白,匍匐于地的他,膝前而前,嘴里哀声连连:“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奴才确是有罪,但请皇上给奴才一个戴功赎罪的机会啊!来日攻打内城,奴才愿亲率本部,作为前锋,率先冲阵啊……“

    石明雄这般哀声连连,皇太极却是满脸厌恶之色,他挥了挥手,示意那些白摆牙喇兵快些上去,速速把石明雄拿下。

    石明雄见情势不妙,正欲从腰间抽刀反抗,却不料那些白摆牙喇兵抢先一步,一刀斩在石明雄摸到刀把的右手上。只听得夺的一声闷响,石明雄立刻发出一声不似人类的惨叫,他右手上的三根手指,登时落地。

    随即,一众白摆牙喇兵一拥而上,将石明雄擒下,然后架着他往帐外退去。

    石传雄奋力挣扎,一边冲着扭过头去的皇太极厉声吼道:“皇太极,老子入你娘!你这奸贼,分明是想要用老子的首级,来平定军心,以堵住众人悠悠之口。却还说得这般冠冕堂皇,义正辞严,老子纵死,亦是不服!“

    听了石传雄的喊话,皇太极转过脸来,冷笑道:“石传雄,你以为,你又是什么好东西吗?你与那一众反悖诸将,合计要发起兵变,攻杀怀顺王一事,你以为朕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象你这样不忠不义,又犯下重罪的狗奴才,朕只恨杀你杀得太晚了!“

    石传雄听到皇太极这番话,脸上的惊愕表情几乎无法形容,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以为十分机密的事情,竟然全部在皇太极的掌控之中。

    他迅速想到,若是这样的话,即使自已在战事结束返回盛京后,真要起事兵变的话,也许事情还在计划阶段,就会被皇太极给迅速剿灭了吧。

    这一瞬间,石传雄心下,忽然有种万念俱灭的感觉。

    自已本以为,自已能靠细心的谋划,把自已的野心给一步步变成现实,却没想到,自已在一开始,就已被他人全部掌握,自已从头到尾,不过只是别人可资利用的一枚棋子。

    石明雄再不挣扎,面如死灰的他,有如一条死狗一般被人拖到了外城广场之上。

    随后,皇太极召集全军,环围着广场站立,他们点起了无数火把,让全体清军一同观看,罪将石明雄的斩首之刑。

    在监斩官念了长长的一段,宣布石明雄罪行的话语后,行刑开始。

    石明雄有如一具毫无生命力的僵尸一般,呆跪在刑场上,他目光空洞而呆滞,嘴巴半张着,没有人知道,此时的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时,刽子手拿着磨快了的鬼头刀,朝刀刃喷了两口黄酒后,便将跪地而立的石明雄颈部的立领后扯,又把他垂下的两根细小的辫子拔开,借着跳跃的暗黄色火光,仔细看清了石明雄颈部的斩头纹后,便运刀上举,嘿地发力,作势要朝石明雄颈部砍去。

    “啊呀!”

    这时,忽在后面的人群中,传一声不男不女的尖声惨叫。

    这声尖叫,在一片沉寂的氛围中,是如此的清晰而凄厉,以及于刽子手都闻声一颤,高举的鬼头刀,顿时停在半空中。

    而皇太极听得这声尖叫,亦是不由得眉头大皱,他在心下暗想,是这谁这么大胆,敢在这行刑这般大声喧哗,难道不怕朕砍了他的脑袋么?

    他举目望去,却看到了更令他目瞪口呆的一幕。

    原来,有一名身着女装,涂脂抹粉的小厮,正在狠命挣开那几名要拿下他的清军军兵,这小厮扎手舞脚地,想朝刑场上即将被砍头的石明雄冲去。

    这时,原本僵跪在刑场上的石传雄,似乎也被这声尖叫注入了些许活气一般,他愣愣地抬起头,在人群中环视了一圈,目光便落在那名正在奋力挣扎的小厮身上。

    两人目光遥遥相对的一瞬间,石明雄眼中不觉渗泪,那名小厮更是一脸悲色,以手捂面,嚎泣不已。

    而见到这副情景,皇太极瞬间明白了二人的关系,顿时更是眉头大皱。只不过,他的嘴中,却不觉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这时,刑场上的石明雄,忽地朝着皇太极坐着的方向,声嘶力竭地大声喊道:“皇上,奴才临死之前,有一事相求,还请皇上准允。”

    皇太极冷冷地看着他,沉声回道:“你说吧。”

    石明雄惨然道:“皇上,石某罪该万死,确无可遣。但还请皇上看在本将为大清效力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让我的小厮过来看看我吧。这样石某纵死,也知足了。”

    皇太极冷冷地看着一脸乞盼之色的石明雄,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扭头下了旨令,让那些清军放开那名小厮,让他去刑场与石明雄相见。

    那小厮被一众清军放开后,再不稍停,一路疾跑来到石明雄身旁,随即伏跪在地,一手轻抚石明雄满是横肉的脸庞,一手不停地抹泪痛哭。

    “别哭了,再哭就把妆容给哭花了。”石明雄努力挤出笑容,对这名小厮柔声说道:“我石明雄,能在死前与你相会,心意足矣。从今以后,你就好好照顾自已,把我彻底忘了吧。”

    小厮原本哭得有如梨花带雨一般,此时却停住了哭泣,他脸现惨然之笑,回道:“将军,你现在要离开人世,奴家又岂能独活。难得将军这些年来,对我一直恩爱照顾,奴家非是无情之人,今番不作他想,只愿与将军一道离开人间,亦是心愿足矣。”

    石明雄瞪大了眼睛,他想说什么,又最终什么都说不出口。

    这时的小厮,却又惨笑道:“将军,你看,奴家今天的妆容化得多美,这样陪你上路的话,将军你喜欢吗?唉,若有下辈子,奴家一定要变成一个正正经经的女儿家,真真正正地做你的女人,继续侍奉将军,给将军生儿育女,要永远与将军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石明雄满眼噙泪,脸上横肉直颤,他喃喃道:“好,好的,你现在模样,我最是喜欢了。可叹我石明雄征战一生,却遭这般窝囊的死法,心下何其不甘!只不过,在这样的时刻,还能有你忠诚相伴,我心亦足慰矣。这黄泉路上,倒也不寂寞了。”

    小厮闻言,又轻泣起来,他颤声道:“将军,奴家真的希望,若有来生,你我同去一处没有纷争与战乱的世界,不求你飞黄腾达,只希望与你相亲相爱,永不分离,再不必过乱世中人不如狗的日子。将军,那奴家我,就先走一步了!“

    他轻声说完,嗖地从怀中掏出一把锋利的剪刀,狠狠朝着自已胸口刺去。

    然后,这名胸口鲜血狂喷的小厮,脸上带着满足而欣慰的笑容,软软地倒了下去。

    见到这名最心爱的小厮,就这样在自已面前死去,石明雄大声痛哭,眼中的泪水,在暗夜中串串滑落。

    随后,他冲着一旁呆怔的刽子手,厉声大喝道:“混蛋!你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刽子手一怔,便脸现狠色,手起刀落,嚓的一声轻响,石明雄人头落地,骨碌碌地滚落在一旁。

    说来也巧,他那滚落的头颅,正好滚在那名死去的小厮头边,两人皆死不瞑目的眼睛,好象还在互相欣赏观看一般。

第五百一十七章 联合楯车() 
皇太极平静地看完整个行刑过程,脸部没有任何表情。

    他扭过头去,对旁边的侍卫交待了一句安葬事宜,便掉头返回了中军帐内,再不回头。

    对于石明雄部的汉军,皇太极并未再处罚一人,而是重新安排了原先的汉军副统领,接替石明雄之职,故汉军虽然惊惶了一阵,却也终归于平静。

    只是,回到了中军帐中的皇太极,心下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他并不为石明雄的死有半点惋惜,现在压在他心头,有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般让他喘不过气来的事情,就是他现在,到底要怎么拿下,这座被唐军死守的海参崴堡内城。

    难道,真的只剩下蚁附攻城一条路可走了么?

    皇太极可以想见,在这座防备周全的内城中,唐军还有毒弩和手掷雷助阵,就算自已强令上攻,那这内城既下,只怕也会是伤亡众多吧。

    想到清军十万兵力,要攻下这小小的海参崴堡,却是如此大费周章,难竟全功,皇太极心下,可谓纠结异常。

    如果连攻打这么一个小小的海参崴堡,都如此困难,都要这般费尽全力大损元气,那大清还想要再夺占李啸的庙街堡,雅库茨克城,库页岛,虾夷岛等地盘,不是更加困难,更加不可能了么?

    更何况,李啸这厮,还占据了整个山东,以及整个广博阔大的南洋,大清若要再想把李啸的地盘全部占尽,把李啸彻底灭亡,这看上去,可能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完成的任务了吧。

    想到这里,皇太极心乱如麻,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皇太极呆坐了许久,有军兵来报,说睿亲王多尔衮求见。

    见有多尔衮来见,皇太极不觉皱了皱眉。

    现在的他,心思烦乱,整个人处于十分焦灼的状态,本不想再见任何人,但他略一思怔,还是同意让多尔衮入帐叙谈。

    多尔衮入得帐来,见到呆坐在虎头椅上一脸忧色的皇太极,也不觉轻叹一口气。

    多尔衮与皇太极之间,纵然有再多的矛盾与勾心斗角,但他们毕竟都是满州宗室权贵,知道大清王朝的存在与稳固,才是他们这些权贵利益得以维系的基石,象现在,清军在海参崴堡下陷入这般困境,多尔衮心下,亦是十分焦灼。

    故他心下一有想法和主意,还是要急急向皇太极来禀报。

    “老十四,这么晚了,你还来这里,却有何话想对朕说么?”

    多尔衮进来后,皇太极并不看他,目光依然紧盯着墙上的地图。

    多尔衮见皇太极对自已这般冷淡,心下不觉一沉,却还是一声轻叹,赶紧回道:“皇上,现在我军火炮已然尽毁,接下来要如何攻打内城,臣弟却有一点想法。”

    皇太极哦了一声,扭头看向他,轻声道:“老十四,你有何想法,尽可一一道来。”

    多尔衮应了一声,便回道:“皇上,以臣弟之见,现在唯一的办法,便是只有蚁附攻城一法可选了,只是……”

    听到这话,皇太极脸现厌烦之色,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多尔衮,这般方法,朕早已想到了,又何需汝说。”

    多尔衮沉声道:“皇上,这蚁附攻城之法,虽然眼下唯一可行之计,但臣弟以为,此法却需多加改进,方可改少伤亡,方可更为周全。“

    皇太极听了多尔衮的话,不觉眼中一亮,急问道:“哦,十四弟你有何良策,但请明言。“

    多尔衮见皇太极感兴趣,便凑上前去,压低声音,对多尔衮讲述了自已方法。

    而听到这个方法后,皇太极频频颔首,最终赞叹道:“不错,十四弟真真智谋出众,担得起朕赐的这个睿字。行,就如你之见,速速下去准备吧。”

    多尔衮见皇太极同意了自已的建议,亦是来了精神,他急急回应道:“是,皇上请放心,臣弟一定尽快办好此事,不会让误了攻城大事的。”

    ……

    时间不知不觉中,六天时间过去了。

    这几天,海参崴堡守卫主将李定国,一直在城头密切巡守,但令他十分奇怪的是,清军这几天十分安静,完全没有任何攻城的态势。

    李定国原本以为,被炸毁了火炮的清军,很可能会恼羞成怒,在第二天天亮后,就会急急开始攻城,以报唐军夜袭之仇,却没想到,整整六天过去,清军一直没有任何攻城的动静,只是继续把内城重重围困。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清军不想攻城,只想这样长期围困下去,把自已这部兵马,全部在内城中困饿而死吗?

    只是,这内城中,尚有可支一年的粮秣,自已这部兵马,岂是那么容易可以耗死的。

    再说了,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冷,这几天虽未再下大雪,但滴水成冰,当日的积雪一直未化,清军再在这里呆得越久,后勤供给会越来越困难,士气也会越来消沮,想要攻打这防备周全的内城,将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

    李定国一时间有些糊涂了,清军超出常理的行为,让他那敏锐的脑袋,颇有些转不过弯来,不过,饶是如此,李定国依然下令,全军密切注意清军动向,切实做好守备工作,严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