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有史料说祖泽溥祖泽洪是在松锦大战后,复与祖大寿一道投降清廷的,但《清通鉴》不支持这种说法。而且若兄弟三人分别投降的话,会有让小说支离破碎之嫌,故这里作者不作采信,还是采用三兄弟一道于大凌河城破后,共同随父亲投降清庭的说法为准。)

    崇德七年时,祖泽润因为多年效力之力,擢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在真实历史上,此人到了顺治间,又从征在大同反叛清庭的姜瓖,诏晋一等子。后来从经略洪承畴略定湖南,驻长沙时,暴病卒于军,也有史料说是被李定国部击杀。

    此时的祖泽润,正率本部两千兵马,驻守的沈阳南部的奉集堡一带。自听到皇帝在前线被唐军击成重伤不能理事的消息后,极度震愕的祖泽润,把自已单独关在军营中的秘室内,已然整整两天未见任何人。

    祖泽润知道,决定自已命运的巨大关口,终于到来了。

    以前的他,可以什么都不用多想,只管按清廷要求办事便可,而现在皇帝突然变成一具废物,大清的最高权力,突然变成真空,这还真让祖泽润始料不及。

    祖泽润能在清廷混成一个汉军固山额真,说明他的头脑还是相当好使的,政治敏锐性也十分出色。他当时知道,接下来,极可能是清国中两个最大的实力派,多尔衮与豪格二人,开始血腥而残酷的争权斗争,而他们这些汉军将领,极可能要立刻开始分别站队了,这已然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是现在的他,却是陷入了最大的困惑之中。

    因为,现在的他,不知道自已接下来到底要押宝给谁,不知道到底要投靠谁,才能笑到最后,才能真正保住自已的权势与富贵。

    不过,在思考了整整两天后,祖泽润心下终于做了决定,打算让自已,去为多尔衮效力。

    毕竟,多尔衮在清国中,威望素著,又智谋出众,愿意服从并效力于他的兵马将领亦是最多,夺取清国最高权力的机会也最大,那么自已,也只要跟着众人一道,去追随于他便好,如果能在将来的战争中有所表现,也许,自已这份从龙之功,还会让自已大获嘉赏呢。

    不料,就在祖泽润准备下令,率领全军开拔前往辽阳,去那多尔衮的大本营时,他听到手下军兵来报,说其父祖寿派人过来,有紧急事件要告诉他。

    祖泽润立刻接见来人,看了父亲的亲笔来信后,他的脸色顿是大变。

第五百四十七章 各怀心思() 
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怀心思(原章节被封,为不影响阅读体验,先放在这里吧)

    祖泽润收起来信,目光便是有如刀子一般锋锐,他直视着那目光躲闪的仆人,沉声道:“家父身体向来康健,怎么会突生重病到不能理事,这封信上所说,可是实情?”

    那仆人见他目光咄咄逼人,不敢与他对视,只是讪讪道:“祖老爷身体确有不适,这才派在下紧急前来。只是祖老爷到底要与公子说何事,在下却是不知,还请公子见谅。”

    祖泽润盯着仆人惶然不安的脸孔,仔细看了一阵,双眉紧锁,面孔十分峻厉,却是最终什么也没说。

    而这名仆人见祖泽润一副严肃模样,顿是十分拘束,他尴尬地站立着,不知祖泽润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最终还是祖泽润一声轻叹,一脸无奈状地轻轻挥了挥手,对这仆人道:“好了,本将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告诉家父,明天我一早,我就进城去看他。”

    仆人应了一声,急急退了回去。

    祖泽润凝视着他仓皇而去的身影,脸色却是十分绷紧,目光中更是饱含着无限的忧虑与迷茫。然后,他长叹一声,跌坐在椅子上。

    他烦躁地挥了挥手,屏退众人,偌大的一间内室中,仅有祖泽润自已,有如一具木偶一般呆坐着。

    从这个仆人言不由衷的表情中,祖泽润已可以猜到,这仆人说的是假话,祖大寿极可能仅仅是想把自已召到身边,又怕自已不来,才故意编了这样的一个谎话。

    那么,祖大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祖泽润凭直觉猜想到,莫非是父亲祖大寿,也听闻了皇帝现在身受重伤不能理事的消息,怕自已将来不能做出好的选择,才这般急切地召自已前去,和自已详加探讨么?

    应该就是如此了。

    自父亲祖大寿投降清庭以来,为了向皇太极展示自已一心效忠大清毫无私情,对于那闲居在盛京城中的祖大寿,祖泽润一直采取一种冷漠对待与刻意回避的态度。祖大寿投降清廷已有数月,而在盛京城外驻扎的祖泽润,仅仅只去过祖大寿处两次。

    想到现在,祖大寿见局势不对,竟不怕清廷追查,还费心地编了重病的理由,从而召自已去见他以商量对策,舐犊之情可见一斑。而再想想自已,这数月以来,对父亲那般冷淡的态度,祖泽润的心下,一时颇为愧疚。

    “父亲……“

    祖泽润嘴中喃喃,眼中竟有些晶莹闪烁。他复思虑了一阵,便站起身来,唤来手下,专意去买了些糕点礼品,准备明天给父亲带去。

    而祖大寿的信件,也在不多时候,向祖泽溥、祖泽洪、祖泽清、祖泽远四人送达完毕。

    收到祖大寿的信件后,祖泽溥与祖泽洪二人,皆是十分震惊与忧虑,二人本欲即刻前来,但考虑到祖大寿已在信中要求他们明天一早到达,故二人最终还是决定,明天一早便出发进城,去看看父亲的病势究竟重到了何种程度。

    而这样的信件,送到了率领着锦州投降的三千兵马,驻守在沈阳西边浑河岸边武静营一带,那主将祖泽远与副将祖泽清二人手中时,二人先是十分惊讶,不过接下来,这长期跟随过祖大寿的二人,也迅速地明白了祖大寿的真实用意。

    在打发走了送信的仆人,告诉他明天一早,他二人就会便装入城,去看祖大寿后,祖泽清与祖泽远二人,在军帐中闭门密议。

    祖泽远眯着眼,一脸怪异莫名的神情,他首先说道:“泽清,你看,你伯父召我二人前去,可是真的因为身体患病么?“

    祖泽清闻言,轻叹了一声,沉声回道:“以我看来,父亲得的病,怕不是身体之病,而是心病吧。“

    祖泽远咧了咧嘴,便道:“哦,你可是说,在现在清国皇帝形如废物,清朝即将内乱的情况下,伯父心忧时局,才特意以生病为由,召我们去见他,以商应对策么?“

    祖泽清点点头,叹了一声道:“正是如此。父亲用心良苦啊,他虽然身居闲职,每天无所事事,但对于时局,只怕是比我们还关心呢。更何况,我们还掌握着三千锦州降兵,对于这只浸透了父亲多年心血的老部队,他虽然表面上作出一幅不闻不问的态度,但在心下,只怕依然是牵挂不已吧。“

    祖泽远直直地看着祖泽清,半晌没说话,最后幽幽地来了一句:“泽清,你说,伯父会不会有趁清国内乱,再带着咱们重返明国?“

    祖泽远这话说得祖泽清浑身一颤,不过他略一思索,还是连连点头道:“嗯,表兄你说得有理。当日父亲投降清廷,便是心不甘情不愿。若非锦州城中粮饷已绝,那洪承畴入援的十三万明军,被清军全部击溃消灭,父亲应该是说什么也不会降的。故而,现在他若存着率部重投明朝的心思,我是一点也不奇怪。我在想,现在清国出现了权力真空,对各类军政大事的管理,都是处于一种松懈与混乱的状态。我想父亲应该是看到了这点,认为可以趁此良机,重新带着我们这批锦州降兵回归明朝,亦是极有可能的。“

    祖泽远亦点头道;“是啊,泽清你的看法与我一样,我也是在想着,伯父极可能真的动了趁着清国内乱重新率部投明的心思。说起来,当日内外交困被迫投清,真真何等憋屈!现在我想起来,心中的痛悔,都无可用言语表述。若真能复归明朝,我祖泽远当无二话,全凭伯父裁处便是。“

    祖泽清笑了起来,也急急说道:“表兄你若这般想,愚弟亦如是观之。与其留在这里,被迫成为清庭内部争权夺利的炮灰,还不如重返明朝,给自已一条新的活路。若父亲明天真提出这般观点,我一定会第一个赞成。“

    祖泽远又点点头,总结般地说道:“那好,明天一早,我们就一道入城,去见伯父吧。这般动荡时刻,我们到底何去何从,真的该早点做个了断啊。“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次日天亮后,祖大寿的一众子侄们,皆纷纷入城,手中都带着各样各式的礼物与慰问品,如约来到了祖大寿的居所。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祖大寿独居于内屋之中,只是下令让他们在外屋等候,说等人到齐后,再统一与他们说事。与此同时,祖大寿派了仆人,急急去请洪承畴过来。

    祖大寿的这番表态,却也在他的一众子侄估计之中。象祖泽润、祖泽远、祖泽清三人,皆是微微一笑,把礼物交给仆人后,自在外面静静候着。

    而不明就里的祖泽溥与祖泽洪到来后,一心想看父亲病势如何的他们,被祖泽润他们拉住,低诉一番后,也明白了祖大寿的真实用意,也就安心到外屋等候了。

    不多时,洪承畴赶到了祖大寿的居所。听到洪承畴到来的消息的,穿着整齐的祖大寿,掀开房门,健步从门中走出。

    见到祖大寿出来,祖泽润率先反应过来,他故作惊讶地说道:“哎呀,原来父亲这般康泰,却不知为何派人给孩儿送信,说是……“

    在祖泽润故意没把话往下说时,祖大寿也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他朗声道;“没错,为父是说谎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怕你们有事推脱不来,才故作这般说辞。好在你们都已赶至,那为父就可把接下来要说的事情,跟你们明言了。“

    祖泽润急道:“父亲大人有何话说,但请明言便是,只要孩儿们能做到的,一定全力以赴,在所不辞。“

    祖泽润说完,祖泽溥、祖泽洪、祖泽清、祖泽远等人,亦纷纷表态,表示无论祖大寿说什么,自已都会完全遵循,不会稍违。

    而在一旁冷眼观察看的洪承畴,见众人皆这般表态,他脸上泛起淡淡笑容,眼中却是一道冷光闪过。

    久历政事的洪承畴知道,他们现在的表态,在没有听到祖大寿的真实意见前,都不过是一番应付的虚词,根本当不得真的。那么接下来,由祖大寿自已来说的,率部去投李啸的事情说出口后,才可真正看清各人的真实态度。

    而此时的祖大寿,在环视了众人一圈后,他冷冷的目光,直直凝视着自已这个长子那闪烁的眼神。

    他在心下已猜到,这个祖泽润虽然这般说辞,但他的心下,一定会对自已接下来想到说的内容充满了警惕与疑虑,绝不会自已真的说什么就是什么。

    祖大寿轻叹一声,却并没有如祖泽润所想象的那样,立刻表明自已的观点,而把皮球先踢给了他,他淡淡地问一句:“泽润,为父且问你,对清国现在的局势,你有何看法?“

    祖泽润一愣,心下暗道,父亲这是何意,难道是在试探我的态度吗?

    不过,他心下虽这般想着,嘴中却急急回答道:“父亲大人,你既这般发问,那孩儿就斗胆分析一番。如有浅薄可笑之处,还请父亲大人指正。“

    “你但说便是,无忍事,为父也确实是,想听听你们的真实想法。“祖大寿面容平静地说道。

    见父亲这般说了,祖泽润但轻咳一声,对众人朗声说道:“父亲,洪学士,各位兄弟,以我看来,现在的清国局势,可谓波诡云谲,凶险异常。自皇上东征海参崴堡,被唐军炸成重伤不能理事后,这清国之中,顶层的权力自然出现了无法填补的真空。那么,以孩儿看来,接下来,那一众爱新觉罗宗室,必定要开始为了争夺大清的最高权力而纷争不已。而在这些爱新觉罗宗室中,最有权势与地位的,无疑是多尔衮与豪格二人,那么,接下来这最高权力之争,也势必在这二人之间展开。“

    祖泽润说到这里,顿了一下,他迅速地瞥了一圈众人,发现所有人正还在专心听自已说话,他便继续说道:“而他们二人若要相争,那诸如我等汉军诸将,自然也只能纷纷站队,为各自的主子效力。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我们一定要判断清楚,到底是谁获胜的可能大,再相机去投靠,这样一来,才可能在最终的战局中获胜,同时有了拥立从龙之功,自家的权势与富贵,也才能得到保全。“

    祖泽润说到这里,一旁的洪承畴幽幽地插了一句:“那祖固山认为,却该去投谁,方为合适呢?“

    祖泽润愣了一下,便回道:“洪学士,你乃是明清两国的重臣,向是足智多谋之士,你这还不明白么?现在清国之中,势力最大的,便是多尔衮。此人无论是在威望,智谋,还是属下拥戴,以及手中兵马数量上,皆远远超过皇上的长子豪格,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及时率众前往辽阳投靠多尔衮,那么,必定可以在接下来的内战中,站得一个正确的位置。若多尔衮最终获胜,我们自然也可以功臣身份水涨船高,这却是必定无疑之事。“

    祖泽润说完,以一种期盼的眼光向祖大寿投去。却没想到,祖大寿听了他话,并没有立即表态,反而是捋须不止,眉头更加地皱紧。

    祖泽润还未来得及说话,一旁的洪承畴却是一声轻叹,他摇着头说道;“祖固山,你以为多尔衮必定会获胜,豪格必定会失败,却未免太过想当然了。“

    “想当然?你说什么呢?“被洪承畴这番抢白,祖泽润顿觉自已颜面有些挂不住了,他急急说道:“洪学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现在多尔衮的势力远比豪格强大,这乃是人所共知之事,我们这些汉军,自然是追随大流,抱最粗的那条大腿,以为将来搏个好前程,这又何错之有呢,又如何会是想当然呢?”

    洪承畴冷笑一声,淡淡道:“好,既然祖固山你这么坚持认为,投靠多尔衮是最为明智之举,那我且问你,若在将来,那多尔衮与豪格二人,二虎相争征战不休之际,却有人趁虚而入,趁清国内乱之机,大举进攻清朝,以获取渔人之利的话,那你还认为,多尔衮还是必胜之局么?”

    洪承畴这番淡淡的话语,让祖泽润脸色顿是大变。

    “洪学士,你所说的外部势力,却是谁?”

    “平辽王,李啸。”

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 
听到洪承畴一字一句地说出李啸二字,祖泽润竟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原来祖泽润曾与李啸的唐军打过交道。在第四次清军入关时,他跟着多尔衮,一路从北直隶杀到山东,一路上,与明军交手作战,可谓所向披靡,各地明军皆是触之即溃。而唯独在山东时,清军遭到了此次入关以来,最为惨重的溃败。

    数万清军,在济南城即将唾手可得之际,被连夜赶来的唐军,给打了个大败。唐军突然而猛烈的袭击,让清军猝不及防,全面崩溃,虽然他们奋起抵抗,最终却还是一败涂地。清军将领岳讬、尼堪二人被唐军击杀,使得清军兵力造受惨重损失,士气更是被打击到几乎归零。

    说来也是幸运,当时的祖泽润所部,正在济南南门处,见得势头不对,遂急急撤逃而去,侥幸保存了手下的千余兵马,祖泽润自已也才勉强保得性命。在逃离济南后,祖泽润与其余清军一样,惊骇万丈,狼奔豕突,一路西逃撤去,才勉强逃过唐军的追击,最终保得一条残命。

    从那时起,祖泽润对唐军可谓深有余悸,对唐军的威名与战力,他在心下可谓十分佩服与畏惧。他甚至在心下暗自祈愿,今生今世,再不要与这如狼似虎的唐军交手了。毕竟,作为一个名节已无的降将来说,什么效命疆场,什么忠君报国,都不如保全自已的性命与权财来得重要。

    既然如何保住现有的功名与富贵,才是自已的重中之重,那么为了做到这一点,就绝不要去逞强擅勇自不量力地做自已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不然,到时不但半份功劳未得,却反把小命给丢了的话,那可就万事皆休后悔莫及了。

    象这次清军大举进攻海参崴堡,祖泽润的部队幸运没被抽中,让他心中十分欣喜。因为上次入关时,深深地尝到过唐军苦头的他知道,哪怕这次御驾出征的清军,看上去势力极大,但真要与那战力与装备皆十分精锐的唐军交手,哪里有想象的这么容易。这不,那鞑子皇帝,不就身受重伤形如残废,并且差点就挂掉在了那遥远而蛮荒的海参崴了么?

    一时间,祖泽润的内心之中,无限嗟叹。

    不是吧,自已真与这李啸这般有孽缘么?若真要再次与唐军交手,也许,自已这一百多斤,就真地要交待在战场上了。

    至此,祖泽润那原本充满期盼的目光,顿是黯淡了不少。他抬起头,直直地看着洪承畴的双眼,低声道:“洪学士,你可是说,若大清内乱一起,那多尔衮与豪格二人争位内战的话,那李啸便会带着唐军,前来进攻袭扰我大清么?‘”这是必然之事,敌国有难,不趁机发兵进攻,难道还要等多尔衮或豪格打败了竞争对手,坐稳了大清江山再来动手么?换作你是李啸,你会轻易放过这样难得的好机会吗?祖固山乃是头脑清楚敏捷之人,又如何会想不到这一点呢?“洪承畴从容言道,一脸似笑非笑之情。

    洪承畴这话说得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让祖泽润感觉到自已的内心,似乎被钢针刺了一下一般,他脸上顿是感觉莫名躁热,一股莫名的怒意,便从他心头泛起。

    “洪学士,你这般说法,本将想了下,倒也还真有些认同。那李啸乃是虎狼之辈,手下的唐军,更是天下难见的精兵劲旅,确是不会轻易放过这进攻我大清的难得良机。只不过,这样的事情,与我们这些底层的汉军将领有甚关系,便是天塌下来,还有高个顶着呢,李啸纵然进攻大清,也是多尔衮与豪格之辈考虑的事情,咱们只管听命办事便可,又管那么多做甚?李啸要如何行动,却与我这样一个小小的汉军固山额真有甚关系?’祖泽润冷笑着回道。

    洪承畴仿佛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