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曰广把二人带到客厅,刚一进门,二人就一眼看到,那端坐在虎头椅上,身着江牙海水红绸蟒袍,头戴名贵祖母绿嵌紫金冠的李啸,正手捧一盏精瓷青花小盅,正悠闲地喝茶。

    李啸喝茶的模样,十分投入,仿佛根本就没有正眼去看,那畏畏缩缩走进来的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

    “二位,这便是我家大人,平辽王。”姜曰广在一旁小声地提醒。

    范文程与宁完我闻言,立即拍着袖子,打扦跪拜。

    “臣,内文馆学士范文程,诚惶诚恐,拜见平辽王。”

    “臣,内文馆学士宁完我,战战兢兢,拜见平辽王。”

    李啸斜了一眼在地下伏拜的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一时间,心头却感慨万千。

    好么,这两个清廷中十分有名的汉奸文人,这二个在明末历史中,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明朝叛徒,现在竟这般卑屈地跪在自已面前,如何不让人为之感慨。

    一瞬间,李啸心下,忽然有种想这两人碎尸万丈砍成肉酱的冲动,要用这两个著名的汉奸的血肉,为成千上万屈死在满清鞑虏屠刀下的亡魂陪罪。

    只不过,很快他的理智就控制了他的情感。

    他知道,在已盛敌衰的大势之下,这两个汉奸文人,其实现在也没什么兴风作浪的能力了。他们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等了时候,自已再寻机把这两个汉奸,一并除掉,亦不为迟。

    在李啸内心感慨之际,伏拜于地一脸恭诚的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亦是心下满满的感慨。

    可叹啊!李啸这个辽东的破落猎户,这个出身极度卑贱的家伙,现在已是人五人六地大大发迹了,竟成了明朝的平辽王。他的手下,兵多将广,更拥有了山东、台湾、菲林宾、澳洲、外满等广大地域。在明朝中,他和他手下的唐军,更是独立藩镇一般的存在。而到如今,势力愈发强大,已是能强压大清一头的强大势力。

    这短短十余年的时间,李啸这破落猎户,这一介武夫,竟能发展壮大到这等地步,取得这般宏大的功业,如何不让人感慨。

    “你二人平身吧,看坐。”

    李啸冷冷地抛下一句,兀自缓缓喝茶,根本就没有正眼看他二人。

    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都是一脸谄笑着起身,然后在旁边的椅子上斜签着身位坐下,那杯桌上的茶水,根本就不敢端起来。

    见这二人在自已面前这般谨慎小心,这般谄媚上谀,李啸对这两个汉奸愈发鄙视,心头却是快意莫名。他强自控制着自已,没有在脸上表露真实心思出来。

    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察颜观色,明显感觉到李啸的冷漠与不善,二人俱是十分尴尬,一时间不知道要如何开口说话。整个客厅中,顿是一片沉寂。

    “怎么,那多尔衮是派你二人,来与我军进行谈判么?”最终,还是李啸先开口,他慢悠悠地抛下一句。

    “正是,正是。”宁完我一脸谄笑,紧接着回道:“平辽王说得对,正是右摄政王多尔衮派我二人,作为和谈使者前来和贵军进行和平谈判的。”

    “哦,是吗?多尔衮这厮,算盘倒是打得好啊,他打不过我军,就想着来和谈,就想着暂且蜇伏,以图将来东山再起。他这个睿亲王,倒是随机应变得快,还真担得起这个睿字呢。”李啸冷笑着说道。

    李啸讽刺的话语,让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十分尴尬,范文程揣度李啸心意,小心地问了一句:“在下敢问,李大人可是对这唐清双方谈判,有甚条件或意见?”

    李啸微微一笑,缓缓道:“二位,你们皆是聪明人,本王也不想与你等说甚无用的虚话,就开门见山和你们直说了吧,现在是你们清廷要求着我唐军进行和谈,绝不是我唐军反过要求你们的。那么,作为求人的一方,你们总该有点合适的表示吧。”

    “哦,却不知李大人想要的合适表示,却是什么?”范文程声音很低。

    李啸放下茶杯,直视范文程的目光锋锐如刀,沉声道:“本王要的是,你们清廷把旅顺一城以及港口等地,全部割让给我唐军。只有此条件得到执行,那么本王才会同意,接下来,再与你们做下一步的具体谈判。”

    李啸这话一说完,范文程宁完我二人,顿时俱是脸色煞白。

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决断() 
“李大人,这,这谈判还没开始,你就要让我大清,割让辽南旅顺一地,这,这未免……”宁完我一脸难色,吞吞吐吐说不下去。

    “此事没得商量。”李啸斜了他一眼,冷冷道:“宁完我,你们要搞清楚,现在是你们求着我唐军来谈判,而不是我唐军要求着与你们进行和谈。如果清廷不肯答应此条件,那我们就不用再浪费时间了。本王就在这海城中,坐等多尔衮这厮带兵马来攻。”

    李啸斩钉截铁毫无情面的话语,让范文程宁完我二人十分尴尬。两人下意识地互相对望了一眼,皆从对方眼神中,发现了深深的无奈与无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

    国家衰微无力,使者亦是倍加受辱矣!

    “二位,此事以姜某来看,你们清廷其实答应下来,亦是无妨。”一旁的姜曰广见此尴尬局面,趁机插话道:“二位学士,恕学生说得直接,这旅顺之地,这几年前,先后两次被我唐军攻下。两番刀兵血火,这旅顺之地,现在已是城池倾颓,百姓稀少,对于清廷来说,可谓食之无味的鸡肋是也。这样一座破败不堪无甚用处的城池,就是割让给我们唐军,对于清廷来说,又能有甚真正的损失呢?若能以旅顺城取信于我军,两国真能最终达成和平协议,消弥战火,两相和好,清国百姓从此可以安宁稳定地休养生息,岂非大赚?””只是,李大人,姜赞画,话虽这么说,但此事重大,我等做不了主,只能先返回盛京,去向右摄政王多尔衮禀报,让上面再做决断啊。“宁完垂着头,说话有气无力。”那你们就回去吧。“李啸面无表情,看都没看他一眼:”回去后,如实告诉多尔衮,本王没耐心与他扯皮,也没精力与他废话。他同意割机让旅顺给我军,就谈,不同意,就带兵带战,根本无需任何废话。好了,你们可以回去了,送客!“

    李啸毫不留情地下了遂客令,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失魂落魄地站起身来,无奈地跟着姜曰广离开。

    范文程一行人,灰溜溜地离开海城地界后,宁完我忍不住大骂道:”狗入的李啸!你他娘的牛啥呀,你这厮不过是一个辽东的破落猎户,现在竟也这般人五人六人模狗样起来了,你这般折辱我等读书之人,老子咽不下这口气,老子跟你没完!“”好了,实甫,不要再骂了。有道是,国势衰弱,使者受辱,我等又何必过多抱怨。就让我等回去,如实向右摄政王禀报吧。“范文程在一旁摇头叹道。

    五天后,一行人返回盛京,遂立即前往睿亲王府邸,回见多尔衮。

    听完范文程宁完我二人的汇报后,多尔衮几乎把鼻子气歪。”砰!“

    一声爆响,一个精瓷茶杯,狠狠摔在水磨青砖地上,被砸得粉碎。”他奶奶的,李啸这厮欺人太甚!这厮真真无耻,竟然未曾谈判,就有这混帐要求,就要我大清把旅顺一地割让给他们,还要以此为先决条件,才能同意进行和平谈判,这,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多尔衮气得胡子都在发抖。”是啊,摄政王,奴才也是这般认为。李啸这厮自恃唐军势大,军兵能战,这鼻孔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想当初我们在海城时,极尽折辱,百般受虐,根本没有半点使者的尊严!依奴才来看,他表面是瞧不起我等,其心下,却是完全瞧不起摄政王你呀。“宁完我察颜观色,立刻添油加醋地补了一句。

    多尔衮的脸孔,顿是愈发扭曲愤怒,他有如一只困兽一般,在房间中焦躁地来回踱步。

    这时,范文程却在一旁低声回禀道:“右摄政王,请恕在下直言,李啸的这个要求,我大清还是要慎重考虑,最好加以同意。”

    “哦,宪斗,你这番话,倒象是完全为李啸这厮所说一般,却是何故?”多尔衮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光。

    “摄政王,微臣窃以为,国家大事不可意气行事。李啸提出这个要求,表面看起来多有过分之处,但摄政王断不可一时意气,就立即加以否决。要知道,能否与唐军达成和平协议,能否能让我大清有安定发展休养生息的机会,对我大清的重新振兴至关重要!故微臣认为,如果确以此为条件,最终能与唐军达成和平协议,那么把这本就破败不堪形同鸡肋的旅顺城割给唐军,亦是可以接受的。当然,若摄政王认为微臣此语,是为大逆不道,微臣愿接受惩处,断无二话。“

    范文程说完,立即伏地跪拜,一副恭顺受罚的样子。

    见他这副假情假意的模样,多尔衮内心十分厌恶,表面却还不得不装出一副大度能容的样子。他走近几步,伸手虚扶道:“宪斗何必如此,本王又不是不能纳谏之人。你这番话语,本王定会慎思而行。你二人来回往返辛苦,就先行退下吧。“

    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退下后,多尔衮颓坐在虎头椅上,一脸的阴沉,几乎可以滴下水来。

    他娘的,李啸这厮真够狠毒,也真够贪婪,他连举行谈判,都可以用来开价,实是无耻之至。只不过,这厮这般狮子大开口,这般无耳地设立先决条件,自已却好象没有任何办法来反制于他,真真是一种无言的悲哀。

    多尔衮在房间中思虑良久,心里七上八下不是滋味。内心焦躁的他,决定还是去和布木布泰说一下此事。也许,这个聪明多谋的女人,会给自已一个不错的建议。

    而且,如果她这个太后,最终也同意此事,那么,无疑可以为自已分担不少的压力,也能更好地堵住一众朝臣之口。

    多尔衮随及起身,前往皇宫而去。

    他急急来到衍庆宫,却被告知,太后布木布泰已前往养心殿,去检查顺治皇帝的学业去了。

    多尔衮立即赶往养心殿,来到门口后,他根本不待太监进去通报,立即登门而入。

    一进门,他便看到,布木布泰正和小皇帝一起,坐在明黄鲜亮的锦绸缎垫上,母子二人一起研习满语书法。

    下午的阳光,明亮而温暖,把布木布泰一脸甜蜜的笑容,映照得更加动人。她望向福临的眼神,更是充满了疼爱与关切。

    福临年幼,握笔不稳,布木布泰凑上前去,一手抓紧他的右手,十分用心地,手把手把一个个满文大字写好。”额娘,吾不想学写字了,吾想去骑马。“小皇帝写得烦了,奶声奶气地抱怨道。”皇上,你现在是一国之君,要统领万千臣民,怎么能怕苦怕累,只由着自已喜好去做事呢?“布木布泰轻声嗔怪道:”你若不把文字写好学好,天天只想着吃喝玩乐与骑马野游,却没有半点皇帝的本事的话,那将来天下的臣民百姓,哪个愿意服你,又有哪个愿意真心辅佐于你呢?“”哦,额娘说得是,吾知道了,吾好好写便是。“小皇帝似懂非懂地用力点了点头。”嗯,皇儿真懂事,额娘心下好高兴呢。“布木布泰十分疼爱地摸了摸他剃得光溜溜的脑门,一脸慈爱之状。

    多尔衮远远看着这一切,心下却有说不出的酸涩。他绷着脸,目光黯然,没有他到底在想什么。

    终于,他轻轻咳了一声,提示母子二人自已的到来。这时,布木布泰与小皇帝才纷纷抬起头,注意到了门口的多尔衮。

    远远见到,多尔衮一脸忧郁之色,布木布泰几乎凭直觉猜到,多尔衮定是又碰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要来对自已说了。

    难道说,是与唐军的谈判,不顺利么……

    她一声轻叹,挤出笑容,对小皇帝轻声说道:”皇儿,今天儿天也不早了,就先学到这吧,让太监带你去花园骑骑马。“

    听到布木布泰突如其来的允诺,小皇帝欢喜无比,立刻扔下纸笔,便哦哦叫着,向殿外快步跑去,两名太监在后面匆忙跟上。

    在跑过多尔衮身边时,小皇帝抬起头,用一种敬畏的目光,看着这位一脸严肃又身材高大的叔叔,原本高声叫喊着的他,象一只被人掐住了脖子的鸭子一样,一下子不敢吭声了。

    多尔衮努力向小皇帝挤了一个温和的笑容,只是那呆呆仰望他的小皇帝,却是下意识地浑身一哆嗦。

    多尔衮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幸得这时,后面两名太监赶了上来,才打破了这尴尬场面,他们急急地向多尔衮打扦行礼,便拉着小皇帝的手,快速离开养心殿。

    这时,布木布泰轻轻一挥手,养心殿里其余的太监宫女,立即都知趣而退。

    偌大一个养心殿,瞬间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他们二人。

    “多尔衮,怎么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是何事这般急切,让你专门来此见我?”布木布泰上前数步,柔声问道。

    “唉,与李啸那厮的谈判不顺利啊。”多尔衮一脸愁容:“大玉儿,你不知道,李啸这贼厮有多么贪婪可恶!他说什么,若我军想要与其谈判,必须先要把旅顺一地割让给唐军,才能开启和平谈判,否则免谈……”

    多尔衮脸色铁青,声音很低,他把整个事情,向布木布泰低声地讲了一遍,最后长长一声叹息。

    布木布泰听完,脸色十分凝重。

    她那秋水一般的眸子,默默望向多尔衮,渐渐地,里面却有说不出的决然。

    她知道,这件事情,其实已然没得商量。李啸看准了清廷急于谈判的心态,故狮子大开口,以割让旅顺城为要挟,实在是看准了清廷的弱眯,他这般提出要求,却也是再正常不过。

    只是,多尔衮现在对自已说这些,真的是他拿不定主意吗?

    才不是呢。

    其实,是他想让自已这个所谓的太后,象个橡皮图章一样,最终决定拍板,从而在将来,为他自已分担一点坏名声罢了。

    自已一心爱慕的情人,表面与自已如胶似漆,暗自却也这般私心自用,这般利用暗算,让布木布泰心下,有种说不出的悲凉。

    “大玉儿,你看……”

    “不必多说。这割让旅顺一事,我同意了。”布木布泰转过头,目光望向遥远的地方,面容却有说不出的坚定:“现在的大清,再也经受不起任何战乱了。如能用旅顺一城之地,最终换成两国达成和平协议。那么,割让旅顺城给唐军,还是值得的。”

    布木布泰的声音,继续传来:“右摄政王,这件事情,你就对朝臣说,是本太后一已决定,与你并无任何直接干系。将来万一在史书中留下骂名,那也只是我这个太后没有远见没有智谋,而与你这位大清摄政王,没有任何牵连。”

    布木布泰这句坚定而清晰的话语,让多尔衮内心大惭,甚至脸上都有些发烧。

    一时间,他如鲠在喉,不知道要如何表达自已的情感,只能缓缓伸出手去,把她兜揽入怀,缓缓抱紧在自已怀里。

    女人晶莹而冰凉的泪水,从那娟秀脸庞上,潸然而落。

    方才坚决而果断的布木布泰,重新变成柔软依人楚楚可怜的小女人,她一声呜咽,把头埋在他宽厚的肩膀中,嘤嘤直泣。

    “大玉儿,我这个大清摄政王无能,真委屈你了……”多尔衮眼中亦有泪光闪动,不知是真是假。

    布木布泰哭得愈发情难自抑,楚楚香肩一耸一耸。”大玉儿,你放心,与唐军交涉谈判之事,本摄政王一定全尽心尽力去办好,一定会让你们娘儿俩的位置,稳如泰山。“多尔衮声音颇有些哽咽,不知是不是动了真情。

    有了太后的一语定音,身为谈判使臣的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顿是大大有了底气。

    他二人在重新返回海城后,立刻向李啸禀报清廷愿意以交割旅顺城为条件,换来两军顺利举行谈判。

    李啸闻言大喜,遂立刻下令,着海城中的兴中镇甲营丙哨兵马,乘坐船只前往旅顺接收。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顺建国() 
旅顺被唐军顺利接收后,唐清双方和平谈判正式开始。

    按李啸的指示,唐军的谈判代表,正使为姜曰广,副使为赵秉义,他二人在海城官署的一间秘密议事厅程与宁完我,进行和平协商谈判。

    有道是,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视谈判为幌子的李啸,在已方极具优势的情况下,其实根本就没想过,会与清廷达成一个怎么样的和平协定出来。

    所以他要求姜曰广与赵秉义二人,尽可能地将这场谈判拖延下去,最好达了一个小细节,都最好要谈一两个月以上,要让清廷看到希望,却又急切不得。从而以此方式,为自已下一步集中兵力全力攻打辽阳,获得充足的时间,彻底地做好准备。

    在李啸这个指示下,作为使者的姜曰广与赵秉义二人,在这间秘室内,逐字逐句地抠着字眼,一条一条地进行细节讨论,十分地繁琐与精细。而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让急于取得谈判结果的范文程与宁完我二人,则是如坐针毡,却又无可奈何。

    而在两国谈判之际,李啸又安派,现在停留在营口港处的全部海船,立即返回山东,装运粮食与军械,为下一步全军合力进攻辽阳,作好充分的后勤准备。

    就在李啸以为眼前全部的事情,都在按自已规划进行时,在西北的陕西一带,却是阴云涌动,波诡云谲。

    原来,就在前二个月里,在陕西这地方,各类惊心动魄的大事接连发生,完全出乎李啸的预计。

    崇祯十六年一月初,自封为新顺王的李自成,突然动手,袭杀罗汝才,并吞并了其全部兵马。

    罗汝才自夔州兵败于唐军征西营后,率残部北投李自成,受到了李自成的热情款待与迎接。

    为了笼络新败归来的罗汝才,李罗两人约定,但凡是攻下城池,所得子女玉帛,皆按照四六比例分配,即罗汝才得四份,李自成得六份。

    这个条件,可谓十分优厚,让兵败来投的罗汝才十分感激,遂许李自成以驱驰。

    俗话说,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但由于人的劣根性,大多数人都只可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遗憾的是,闯王李自成也属于这大多数人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