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自是知道,已与三万兵马一道成为唐军俘虏的儿子刘泽涵,此番入得城来,却是要对自已说些什么。

    无非是见事态紧急,来替唐军向自已劝降罢了。

    唉,真没想到,自已现在竟如此落魄,如此无奈,竟会落得个被亲生儿子前来劝降的地步。

    这还是当初那个意气丰发,手握雄兵的广昌伯与淮徐总兵么

    不过,他略一思考,还是迅速下令,让城门守军放行,让刘泽涵带着他那十余名护卫,一道从北门入城而来。

    随即,他返身下城,入到自已府邸,便在客厅接见他们。

    很快,儿子刘泽涵风尘仆仆地掀帘而入,入得房来,刘良佐迅速屏退左右,与儿子刘泽涵单独面谈。

    父子相见,久久无言,忽闻扑通一声,刘泽涵跪倒在地,连连磕头不止。

    “父亲,孩儿无能!我败军失阵,辜负了父亲重托。此番回来,实是无颜至极。要打要罚,但凭父亲处置便是。”刘泽涵伏跪于地,十分及时地流下一串热泪。

    见到儿子跪地服软,一番哀求痛悔之态,刘良佐内心十分难受,又十分恼怒。只是现在的他,却又一时间不知道要对自已的这个独子说什么才好,只能绷着脸呆坐于椅子之上。

    “父亲,孩子儿此番入城,实是有要事相告。现在事情这般紧急,还望父亲看到父子情份上,听孩儿一言。”伏地痛哭了一阵后,刘泽涵自觉表演够了,遂开始进入正题。

    听到刘泽涵这番话,刘良佐却是连声冷笑。

    “父亲,你可知道”

    “住口!”刘良佐脸色一变,厉声喝道:“你这无用无耻的东西,还好意思来劝我?!亏我往日这般信任于你,哼,老子真真瞎了眼!你这厮自已贪生怕死,兵败投降唐军也就罢了,如何还要来赚你的父亲,玷污我一世英名!”

    “父亲,如何说出恁般话来!孩儿纵是有过,但此番入城而来,确是有要紧话对父亲说。请父亲无论如何也要听孩儿一言,不要再这般错下去了!”刘泽涵抬起头,一脸急色的他,眼中泪光盈盈,神情十分迫切。

    “哼,你有甚紧要话说,无非是要为父趁唐军尚攻城,便立即率军投降罢了。这般话语,真真羞死人也,你且莫说出口来!不然,你我父子之间,就此恩断义绝,再无何话可讲!”刘良佐一脸焦躁狂怒。

    “父亲,汤镬在前,刀斧在侧,如何还要这般执迷不悟啊!”刘泽涵一脸哀色,眼中竟又有泪似要滴落:“孩儿明白,父亲你打拼一世,历经血火鏖战,方得这淮徐两地,作为凭身立足之基业,着实万难舍弃。但你想过没有,形势比人强,自古以来,又哪有不败的基业,又哪有万年的根本?现在父亲仅有一座陷入重围的淮安府城,兵微将寡,外无援兵,如何可以久守?若不当机立断,只恐身死名灭,就在须臾之间矣。”

    “住口!为父这般选择,你真以为我没有经过半点思考么?”刘良佐亦激愤起来:“为父在弘光朝中,乃是朝廷的广昌伯,乃是统管淮徐二府的淮徐总兵。如果舍弃这一切,去投降唐军,那顶多只能得到活命的机会罢了!而为父拼搏半生才得到的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若是如此,与让为父去死,又有何异!”

    刘良佐顿了下,未等刘泽涵说话,又道:“你以为,为父真的就半点后手也没留吗?告诉你,为父早已去向扬滁总兵黄得功求援了,现在已过了七天多,相信黄得功的援兵已在路上,顶多这一两天就会到达淮安府城之下。那么,只要我军能坚守住这淮安府城两天,那等到黄得功的援兵一到,就可内外夹击,击破唐军的围困。而只要唐军一退,那为父就可”

    “父亲,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做这样的迷梦!”听到刘良佐这番充满幻想的话,刘泽涵急急打断他的话回道:“现在唐军拥有压倒性优势,又有多达数百门的重炮在军中,攻城能力何其可怕!之所以他们一直没有攻城,无非是想着围点打援,先灭了孩儿的外部援兵,再来攻打城池罢了。现在三万余名援兵,尽已投降唐军,淮安府城仅有这数千兵力,如何可以坚守上两天?你说黄得功会派援兵,但孩儿只怕,那黄得功部援兵未至,唐军重炮轰城,这淮安府城须臾便克,那父亲所有的规划与打算,都只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

    

第六百九十三章 与城俱亡() 
刘泽涵这番话,让刘良佐面色十分难堪,他木然地站立着,一时间,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刘泽涵的话语,却还在继续:“父亲,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何必这般糊涂要,执于这一时呢。我等现在投降唐军,虽然不能再如先前一般,据有私家地盘与军队,不能如先前一般,在这淮徐之地擅作威福生杀预夺,但是,至少如能及时降唐,却定可保全我家性命无忧,父亲多年积贮之财富家宅,亦是皆可保有。退一万步来说,从今往后,哪怕没有任何官职在身,完全白身一个,能有这般家财,也足够我偌大家族悠游度日,子孙无匮了。现在时间如此紧急,唐军即将全力攻城,何去何从,还望父亲速作决断!”

    听到儿子的苦劝,刘良佐的脸孔,顿时愈发扭曲而狰狞。

    “不要再说了!”刘良佐烦躁地一挥手,一把打断刘泽涵的话。

    他有如一只困兽一般,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哼,你所说的这些,对为父来说,没有半点吸引力!你可知道为父打拼半生,付出了多少心血与努力,才得有这点基业与权势么?你倒好,一句话,就要为父拱手将半生心血全部献给唐军,这般作为,却如何令我甘心!再说,唐军攻城被你说得这般厉害,以为父看来,也许只不过是虚张其势徒有虚名罢了。而我军若能在这里抗住唐军攻城,只要能坚守数日,那黄得功部兵马一来,我军当可内外夹攻,则重围自解,又何需多虑。”

    听到父亲还是不为所动,一副冥顽不灵的样子,刘泽涵的内心,顿是叹息不止。

    怎么办?

    父亲太过贪恋这所谓的地盘与权势,太过在乎他所谓的心血与付出,现在他的思维已经走到死胡同里,再也出不来了,已是到了一个近乎无可理喻的状态。那么自已,真的只能走到与他彻底决裂的地步了么?

    刘泽涵尚不死心,又与其争论良久,父子二人,却始终无法说服对方。最终,房间中,只剩下令人难堪的沉默。

    而在这时,城外忽地响起了嘹亮的号角声与隆隆的擂鼓声。

    二人闻之,脸色俱是大变。

    好么,一个时辰过云,唐军等待不及,终于开始攻城了。

    刘良佐再不顾身旁的刘泽涵,一脸慌张的他,象一只敏捷的豹子,急急窜出门去,立即大声招呼早已侯在房外的一众护卫,带着他们一道朝城墙奔行而去。

    刘泽涵见父亲刘良佐夺门而出,情知他必定会立即登上城头去指挥战斗,他略一犹豫,也同时奔行出门,带着自已的十多名护卫,一路尾随着自已父亲而去。

    在这危急时刻,刘泽涵没有选择离开逃出城去,反而随着父亲奔上城头,他在内心之中,还是没有放弃劝说自已父亲归降的希望。

    而刘良佐等人一上唐军兵力最多的东面城墙,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他们看到,在震耳的号角,与隆隆的战鼓声里,90门闪着银灰亮光的钢制重型龙击炮,被唐军炮手,缓缓地推到了淮安府城东门外约一千多米处,才就地停下。

    接下来,唐军炮手开始固定炮架,调整射角,装填火药与炮弹,很快就做了战斗准备。

    这90门重型龙击炮,沿着淮安府城一字排开,威风凛凛气势雄壮,有一股横扫天下无敌的气概。那黑洞洞的炮口,更有如无数根昂然直指的粗大,直朝对面那高峻完整又戒备森严的淮安府城墙。

    这些火炮的凛凛气势,哪怕只是远远看去,便让守城的已方军队,吓得腿脚发软。

    每个人都近乎凭直觉能感受到,这些庞然大物一般的火炮,模样已是这般吓人,可以想象得出,一旦打放起来,它们的攻击力与破坏力将会何等惊人。

    主将刘良佐,饶是久经战阵之将,见到唐军竟能推出如此之多的火炮前来攻城,脸上也顿是冷汗涔涔,脸色也瞬间苍白。

    唐军的火炮,与他往日惯见的明清两方所铸的火炮,完全不一样,无论是规模还是气势,皆是近乎天壤之别。那么,在这样威力十足的重炮密集轰城的情况下,自已真的能如方才那般,信誓旦旦地说能守上两天以上么……

    想到这里,刘良佐只觉得连呼吸都开始变得艰难起来。

    而就在这时,全体惶惶不安的守军,都远远地看到,唐军阵中一名队长模样的人,高高地举起了手中的红旗。

    “预备!”

    “放!“

    “砰!”

    “砰!”

    “砰!”

    “砰!”

    。。。。。。

    90门打放三十二斤炮弹的重型龙击炮,每门火炮的炮口,都立刻喷出腥红的余焰和刺目的金色火光,浓密呛鼻的滚滚白烟升腾而起,漫布天空,九十枚乌黑滚圆的巨大铁弹,带着死亡的啸音,向淮安府城东面城墙右侧,狠狠撞来。

    震破耳膜的巨大撞击声连绵响起,这九十枚乌黑的32斤铁弹,仿佛长了眼睛一般,以均匀分布的状态,狠狠地打中了淮安府城的东面城墙。

    整个城池的东面城墙,瞬间出现六十个排列得整齐均匀的大洞,每个大洞边缘,粗大破裂的纹线密如蛛网,肆无忌惮地向击围蔓延,大片的城墙砖块飞溅裂开,一片尘雾弥漫,整面城墙都在剧烈的颤抖。

    而城墙上,大批被震得耳朵、眼睛、鼻孔嘴巴一齐流血的刘良佐部守兵,人人都被震得气血翻涌,眼前被纷扬呛鼻的尘雾所笼罩,而脚下的城墙则在打摆子一样剧烈地晃动,有数门城头的小铜炮或小铁炮,被震得从城墙上颠扑而下,咯嚓数声巨响,化成废铁。

    与此同进,竟有多达六七十名站脚不稳的守军士兵,惨叫着从城墙上掉了下来,随即摔成血肉模糊的肉饼。

    守在东面城墙的刘良佐部军兵,顿时大大混乱起来。

    他们原本就士气薄弱,不堪一战,现在外部援军被灭,他们的士气更是降到了谷底。这些家伙,每日里鱼肉乡民,欺压百姓倒是在行,但要他们在这阵强横凌厉的阵仗之下,还要保持镇定与战斗力,就实在太过强求他们了。

    此时的西面城墙上,根本就不需要人组织,立即就有上百名吓掉了魂的守军士兵,有如看到了世界上最恐怖的事物一般,惊恐地大叫着,掉头从城墙马道上向下逃跑。

    “不许跑!你们这些丢人现脸之辈,快给本伯回来!”

    被炮火轰击溅起一身尘土,发须散乱有如土人的刘良佐,模样极其狼狈,他剧烈咳嗽着,艰难扶着城墙堞垛站起,立刻大声向冲那些逃跑的军兵大声吼叫

    只是在这一片混乱中,虽然他声嘶力竭地高喊,却效果微乎其微,溃兵们夺路而逃,完全无视他的存在。

    刘良佐身旁,一名逃命士兵哀嚎从他身边擦身而过,似乎完全没听到这位最高长官的警告。

    刘良佐又气又怒,刷地抽出锋利的腰刀,狠狠一剑刺去,噗哧一声,将这个逃跑的家伙,从背后到前胸捅了个对穿。

    这个逃跑的士兵摇晃了一下,便有一个失去支撑的面袋一般,倒地而亡。

    “看到没有,明敢擅离职守,自行逃岗,皆如此人下场!”脸上被溅满血珠的刘良佐,一把抽出鲜血淋漓的宝剑,冲着溃逃的士兵厉声大吼。

    见到刘良佐这位守城主将,都在怒不可遏地杀人,他手下的的护卫队自是不敢稍怠,同样个个急急出动,对这些撤自逃跑的军兵大肆砍杀,城墙上一片哀嚎之声。

    好不容易,刘良佐才重新稳定局面,让整个东面城墙恢复平静。

    此时此刻,他心头怒火万丈,却又更觉莫名悲凉。

    可恨哪,可恨现在的自已,除了被动挨打,还能有什么反制手段?

    唐军的钢制重型龙击炮,能有如长眼睛了一般,顺利而准确打到一千多米的距离,而自已城头的二十余门大小火炮,不过最终只能打出500多米的准确射程,相比之下,简直就是小孩要与大人打架,根本就是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他娘的,这打的是什么窝囊鸟仗!

    刘良佐这个粗俗的武夫,已然在心下,将对面的让唐军,用最肮脏的话语骂了一万遍。

    不过很快,在他还在暗自唾骂之际,唐军已又做好了下一次齐射击发的准备。

    而在刘良佐旁边的儿子刘泽涵,见到自已的父亲如此失态地杀人以求尽量控制局面,他的内心,有如刀割一般地难受。

    唉,唐军的火炮如此猛烈,攻势如此凌厉,这城墙上的守军,简直就只有坐等屠杀的份,焉有半点翻盘取胜的机会,这样地强自支撑下去,这样白白地令手下军兵无辜受死,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东面城墙上,一众守军好不容易重新稳定之际,唐军的下一轮炮击又开始了。

    “砰!”

    “砰!”

    “砰!”

    “砰!”

    。。。。。。

    又是九十枚乌黑的32斤铁弹,有如一枚枚死神挥出的重拳,张开黑色的翅膀,以极其恐怖的姿态,呼啸而至。

    又是连绵响起的震耳欲聋的撞击声,整个东面城墙上,碎砖如雨纷飞,里面的夯土大块崩裂,黄色的尘雾漫天飞起。整个东面城墙上的密密麻麻的蛛网裂缝,愈发达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程度。

    在这样强悍无比的暴力和完全彻底的死亡面前,人类的挣扎与抵抗,完全近乎是一个笑话。

    剩余的守军士兵,已然魂胆俱裂,再不需要有人动员,不知是谁发了一喊,这帮家伙立刻弃了岗位,嚎叫着抱头鼠窜而去。他们的逃跑是如此的坚决,如此地不可阻挡,有如一大群发疯的野兽,仿佛能把阻挡在它们面前的任何东西,都撞翻在地。

    此番爆炸的气浪,将主将刘良佐震得腾空而起,身子重重地摔在堞垛上,又反弹回城墙之下,痛得他大声惨叫。

    “将军,唐军火炮太猛,我军已是守不住了,就请将军也撤下城去,再重组守卫吧!”被一块飞溅的砖头砸得鼻子鲜血直流的一名护卫,向刘良佐近乎哀求地大声喊道。

    刘良佐震得头脑发蒙,他想努力爬起来,腰间却是莫名剧痛,自腰部以下,竟全部失去了知觉。

    操,估计是这一摔得太狠,把腰椎与肋骨都给摔断了。

    他一下吃痛,用力地想用手支撑起身体,却无法办倒,反而又是颓然倒地。

    这时,一双手从旁边伸了过来。

    刘良佐艰难地扭头望去,见到儿子发红的泪眼。

    “父亲……”刘泽涵喉头涌动,声音哽咽。

    刘良佐这时,反而平静下来。他没有去拉着儿子的手起身,反而只是用手撑着,让自已的身体尽量靠近雉堞,呈现一个半躺的姿态。

    “泽涵,为父不行了。”他喃喃道,眼睛半垂着望着这名自已最为疼爱的独子:“只不过,想要我刘良佐就是投降,却是万万办不到!你记住,我死之后,城中兵马,皆受你指挥,你就带着他们,去投降唐军吧,不必让他们,跟我一块受死。”

    “父亲!”刘泽涵大放悲声,涕泣连连。

    “莫哭了,你快下城去!唐军第三轮火炮袭来,只怕是这城墙不保!你是我刘家独子,万不能与为父一道枉死于这城墙之上!”刘良佐突地脸色一变,对刘泽涵厉声喝道。

    刘泽涵泪眼模糊,他直视着喘息连连的父亲,还想多说什么,刘良佐已厉声下令,让自已的一众护卫,裹胁着他一道下城而去。

    “父亲!”城墙马道上,刘泽涵凄厉的叫喊响了一路。

    这时,唐军的第三轮炮击,又开始了。

    “砰!”

    “砰!”

    “砰!”

    “砰!”

    。。。。。。

    刺目的火光闪过,呛鼻的浓烟飘起,又是九十枚三十二斤铁弹呼啸而去,巨大的铁弹撞击声与沉闷的城墙垮塌声,连绵成一片,闻之令人心悸。

    整个沛县县城西面城墙,在这次轰击后,垮掉的城墙缺口,大大小小有近二十处之多,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城墙面积,彻底垮塌。

    刘良佐所在城墙位置,骤然崩塌,他象一枚从空中掉落的飘飘落叶,从空中摔落后,瞬间就被埋入一片砖渣与黄土的废墟之中。

    明末一代名将刘良佐,就这样死于自已的最后据点,真正的身与名俱灭了。

    这时,待漫天的黄色尘雾渐渐消散之际,城外的唐军,都可从崩塌的城墙空隙处,清楚地看到,城中的街巷处,已四处飘扬起了巨大的白旗……

第六百九十四章 黄得功来援() 
随着刘良佐部的最后据点淮安府城,被唐军一鼓而克,刘良佐部势力正式宣告覆灭。

    率领城中全部守军,向唐军投降后的刘泽涵,有如发疯一般,从垮塌的城墙废墟中,拼命地挖出了已成一团模糊血肉,几乎不成人形的父亲刘良佐。

    他紧紧地搂住这团肮脏干涸的血肉,大放悲声,情难自抑,倒是让旁观者为之动容。在痛哭许久后,他才开始着手,将父亲正式安葬于淮安府城外的一处山林之中。

    接下来,唐军统帅曹变蛟下令,让整个淮安府中的刘良佐部投降兵马,共三万五千余人,皆由其子刘泽涵统领。从此成为唐军第七镇的辅助部队。要求他们也与唐军一样,在淮安府城中,休整三天后,即刻南攻扬州。

    这三天里,另由刘泽涵分派手下,令淮安府中尚未投降的残余军队,全部听令归降,其各路兵马,皆调至淮安府城,统归刘泽涵部下。

    同时,由唐军安排城中百姓民伕,以及一众降兵,加紧修复唐军攻城时所损坏的东面城墙,让整个淮安府城,尽快恢复完整。

    至于此次作战的有功将士,自是各有封赏。而刘泽涵与其部下,其家人性命与财货,皆得妥善保全,丝毫不夺,故各人无不欣悦,军心大定。

    这些命令下达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