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苦衷。唐王肯听老臣一言乎?”

    “哦,有何苦衷,你且说来。”李啸面无表情。

    “唐王,这话其实不该老臣来讲,但现在这般局面,老臣若不直说,也没甚意义了。”史可法一声轻叹,便道“唐王,你可知道,你虽拥立了太子登基,但在南京之处,各们大臣却依然是闲言甚多,群臣大多不服……”

    “为何不服?!”李啸冷冷地插问了一句。

    “因为,因为……”史可法犹豫了一下,便咬牙说道“因为唐王先前反逆朝廷,还与朝廷兵马,在宣府北路狠狠打了一仗,乃是崇祯皇上钦定的反贼,虽然后面君臣和解,但唐王这般反逆之举,乃是最大污点,故你依旧被群臣视为犯上作乱,居心叵测的乱臣贼子。甚至还有人说,唐王去京城之中,虽救下太子,扶其登基,非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而是野心勃勃,想如当年曹操控制汉献帝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故为了保全大明的江山与宗脉,我等南都守臣,最终决定,扶立弘光监国,以正朝本,以安天下……”

    “哈哈……”听到这里,李啸忽然纵声大笑起来。

    史可法被他笑得发愣,不知道自已说错了什么,他讪讪地站着,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要如何说话。

    而见史可神之际,李啸敛起笑容,神情顿是变得十分凌厉,他大喝道“史可法!本王一心扶助社稷,一心救亡图存,却没想到,被你们这帮腐儒说得如此不堪,真真可恶之极!”

    李啸一动怒,史可法与黄得功二人,俱是心下大畏,二人皆愣在原地,一脸不安地听李啸继续往下说。

    “史可法!本王告诉你,当日本王与朝廷之战,乃是先帝受小人挑拔,一时不明事理,非欲夺本王这基业,本王万般无奈,方与先帝有此过节。但随后,君臣和解,两无猜疑,本王为报陛下之恩,随即发兵北上,往攻清廷,打得清虏连战连败,就连其祖宗发家之地赫图阿拉,都被本王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为我大明君臣百姓,长出了一口积郁数十年的恶气。后来,本王复将鞑酋皇太极炸毙于海参崴堡,让清廷内斗不休,随后又趁清廷内乱之机,攻下辽中营口到海城的广大地域,这般赫赫功业,非我李啸,何人复能做到!非是本王自夸,休说这国家危难之时,就是在本朝开国之初,又有何人能与本王比肩!本王这般伟业,如此功绩,难道南都诸臣的眼睛,都是瞎了看不到的么?”

    李啸说到这里,脸上愈发满是不平之气,他怒喝道“过去诸事,本王可以先揭过不提。但在流寇猖獗,横扫北境,直逼京都之际,除了本王率其精骑护卫,从辽东千里迢迢赶回援救之外,可还有一兵一将,前来救援京师么?京师这般危急,先帝如此危难,那衮衮朝中诸臣,那各地的边镇军将,难道皆是草木泥偶,还是皆已坐化成仙,所以不能前来救援么?若非本王不顾生死前来,拼死入城搭救,则非但先帝遭难,那太子与公主,也必将统统死于流寇刀剑之下,安可有一人得以保全乎?可叹本王赤胆忠心,苍天可鉴,拼却一死救下太子、永王以及昭仁公主等人,却没想到,竟有恁般小人,半点力气未使,半点功业未建,反而一口咬定本王对大明有异心,何其可笑,何其可悲,又何其可恨!”

    李啸说到这里,双目之中精光一闪,复对史可法大声说道“史可法,告诉你,本王之所以在拥立太子登基为帝后,没有来立即讨伐你们,并不是对你们纵容不管,而是出与先攘外再安内之策,以免我大明百姓,复受流寇与鞑虏荼毒也。现在,本王已在山海关处,在宣府北路,连挫流寇与鞑虏的联合进攻,彻底打掉了他们的嚣张气焰,这才有时间腾出手来,南下消灭这弘光伪朝,再来收迟南都的诸个宵小。你且听好了,尔等反逆之辈,一个个都逃出不本王的掌心!”

    。

第六百九十九章 骂晕史可法() 
李啸这番连珠炮般的质问,让城头的黄得功与史可法二人,俱是脸色极度难堪,又哑口无言无以应对。

    李啸见二人俱是沉默,他知道自已的话语,已然打动了黄得功,遂又趁热打铁地说道:“黄将军,道义与正统之类的话,本王就讲到这里。现在,本王就再与你谈下我军的实力。”

    “唐王,这……”

    李啸无视黄得功一脸尴尬,他继续说道:“闯子,你也看到了,我军自引兵南下以来,连克徐州,淮安,凤阳,已迅速消灭了负隅顽抗的刘良佐部,这一路攻来,所向披靡,何人可挡!而你部兵马,先是在淮安城下,被我军灭了三万精锐,随后,又丢了滁州与扬州大部,现在仅剩这扬州孤城一座据守。可谓内外交困,无所援救。而我军兵精将锐,兵马雄厚,又有重型火炮助阵,这扬州城池纵然坚固,防御纵是周全,又能坚持多久呢?哪怕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我军不攻城,只对扬州城加以长期围困,你部兵马,外无援兵,粮草有限,复又能坚持到几时?”

    李啸这般话语,说得黄得功脸色愧然,他瓮张着嘴,却依然说不出话来,最终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李啸见他心动,又趁热打铁道:“黄将军,只要你能在此献城归降,率全军兵马反正,那么,本王可以向你保证,你与你部下的性命财产,皆可绝对安全。而各人的爵禄官位,本王亦会全部不变,如你们在弘光伪朝一样。另外,你若就此归降,本王还会大大重用你,让你以本部兵马为基础,组建成唐军第八镇兵马,成为本王的嫡系部队。将来你部引兵作战,北攻鞑虏与流寇,南平国中诸内宵小,黄将军皆是大有用武之地呢。这将来的前程与爵禄,当是无可限量矣。怎么样,本王所说的条件,够宽大为怀了吧,黄将军可满意乎?”

    李啸先是威逼,随之利诱,让黄得功心下激动有如擂鼓,一时间,他在内心紧张盘算,脸色亦十分复杂。

    见到李啸现在,似乎已快要说动那黄得功了,旁边的史可法顿是急了,他急急上前,对李啸大声道:“李啸,你这般说来说去,无非是想劝靖国公率部归降你而已,只是你可知道,靖国公向来忠勤国事,为国效命,乃是我弘光监国手下最为倚重的良臣虎将,纵然现在时局艰危,又岂能被你三寸不烂之舌所轻易说动!本部且问你,你部兵马,千里远来,顿兵于坚城之下,只要靖国公耐心守城,与尔等周旋下去,你部兵马又岂得长久?还不是到头来,只有师老兵疲,乖乖退兵一路可走。况且,朝廷见扬州艰危,也必会想尽办法前来援救,到时内外夹击,却不知道……”

    “够了!”李啸厉声打断史可法的话语,冷笑着回道:“史可法!你说这话,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你这厮居心险恶,让黄将军为那弘光伪朝,卖命效死,命丧此地,反说是忠勤国事,为国效命,真真鼓摇唇舌,颠倒黑白无过于此矣。本王且问你,重兴皇帝在上,他乃是先帝太子登基为君,其正统与合法性,岂是那个苟且鼠辈的朱由崧可比?靖国公不思为重兴皇帝效力,难道还要去为那个行将就木苟延残喘的弘光伪朝继续卖命吗?真真可笑之极!”

    未等史可法回话,李啸冷冷一笑,又继续说道:“史可法,你说朝廷有兵马来援,只怕仅是虚张声势,自壮胆气罢。想来本王引兵南下,一路攻伐到此,从山东南部打到这长江边上,都未尝见得半个伪朝援兵,怎么到了这扬州城下,那朱由崧就良心发现,突派大批援兵来救了么?再退一步来说,就算朱由崧良心发现,愿意派兵来救,但他可依赖的无非是四镇兵马,他的手下,根本就没有可以擅自调动的机动兵力。他若要从那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左良玉与郑芝龙手下借调兵马,谈何容易!甚至说是与虎谋皮,亦不为过吧。你这般谎话,只是怕连三岁小儿,都欺瞒不过。”

    “你,你……”史可法被李啸这一顿反讽,脸上顿是急得出汙,他手扶堞垛,嘴巴翁张,却又说不出甚话来。

    李啸直视着史可法躲闪的眼神,又继续道:“史可法,本王其实也知道,你在那弘光伪朝之中备受排挤,无论是伪朝廷中,还是各地州府军镇,皆是徒有虚名,毫无半点实权。此番过江,你甚是想在这江北督镇职位上做出点业绩来,让江北之地得以保全,从而彰显自已的功劳,让朝中诸臣刮目相看。只不过,恕本王说句诛心之语,你这厮半点实权没有,手中兵马更无,想凭一已之力,就想保全这江北州府,岂非痴人说梦么?本王在想,弘光伪朝廷实在是找不到合适人选了,才派你前来任这个倒霉催的江北督镇,前来这扬州城里送死吧。史阁部你如此悲催,好处半点没捞到,反而这处处受气与自来送死之事,倒是件件少不得史阁部呢。可叹哪,你这厮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做人做官如此失败,尚且不自省,还在这里狂言狺狺,信口雌黄,真真可悲又可笑啊。”

    史可法听到李啸对自已如此无情的嘲讽与挖苦,内心的愤怒与屈辱,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他脸色煞白,手指颤颤地指着李啸,目光有如两把尖刀,几乎能把城下的李啸给戳个对穿。

    见到史可法神情已然尴尬愤怒到极点,李啸决定再给他来个最后的凶猛一击。

    李啸轻叹一声,又继续道:“史可法,你放心,黄将军若归附反正,那本王也不会难为你,更不会取你性命。本王还会派出兵马,护送你渡江南去,保你顺利返回伪朝。只不过,本王在想,史阁部受命北来,任这声名甚大的江北督镇,结果却是整个长江以北,半点地方都未能保住,反而只能灰溜溜地腆颜自返,却不那伪朝中的衮衮群臣,该会如何看到落魄而回的史阁部呢。那朱由崧,会不会拿你开刀,甚至就地问斩,倒还是真难说得紧呢。”

    李啸略略一顿,又长叹一声道:“本王只怕,就算朱由崧能放过你,那马士英刘孔昭等人,也不追究攻讦你失地渎职之责,但从今之后,史可法你在那伪朝之中,只会更会倍受同僚排挤与鄙视,这日子也会更加难过吧。这般窝囊憋屈,苟且过活,依本王来看,还真不如就在此自了算了。”

    听到李啸这毫不客气的诛心之语,史可法气得浑身发抖,他脸上的肌肉剧烈抽搐,他手指哆嗦地指着李啸,最终啊的一声,双眼一翻,仰面晕倒过去。

    “史大人!”

    “史阁部!”

    见到史可法竟被李啸当场骂晕,黄得功与旁边的护卫皆大惊失色。幸得他们急急出手,一把扶住史可法,才防住他险些倒栽倒地。

    “快,快带史大人下去休息。”黄得功急急道。

    “得令。”

    在部下将昏晕过去的史可法带下城去后,黄得功独伫城头,默然无语。

    此时此时,他忽然感觉自已,被李啸这一番话语,象有有廓清天宇拔开迷雾之感,但他在心下,却又是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迷茫。

    自已现在,到底要何去何从呢?

    城下的李啸,见到黄得功一脸严肃沉默的模样,亦不再多劝,只是微笑地看着他,等他自已做出决断。

    只不过,黄得功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先不急于做出决定。

    他打算,再与城中那两员心腹大将,翁之琪与马得功二人,详细商量后,再作回复。

    于是,他长叹一声,对李啸说道:“唐王,你这番话语,甚是有理,黄某受教聆听,心下亦是莫名愧然。只不过,此事关系重大,黄某智识浅薄,尚难作出决断,且待本将与部下详商此事之后,再向唐王作出答复。”

    李啸微笑道:“可以。本王给黄将军一天时间,好生商量讨论。只不过,若是一天过去,黄将军若是反对或无回复的话,那本王也就不客气了。我军将会即刻开始攻城,界时,贵部兵马的命运,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听到李啸这番明为宽容,实则威迫至之的话语,黄得功心下不觉一凛。他脸上挤出苦笑,复向李啸急急抱拳致礼,便带着一从护卫,匆匆从城头快步而下。

    黄得功等人下得城来,李啸微微一叹,脸上却是胜券在握的微笑。

    这时,第七镇镇长曹变蛟凑上前来,对李啸低语道:“李大人,以您来看,那黄得功会最终投降我军么?”

    李啸哈哈一笑,沉声道:“黄得功不是傻瓜,在本王这般晓以利害的情况下,他若还不知道怎么做出选择,那你也太低估其人了。以本王看来,黄得功此去与部下讨论,只怕他手下那些部将,为了自家的前程与财物,必定会极力劝其反正投效,肯定会比本王还要积极呢。我们就在城外,静观好戏便是。”

    李啸说得没错,黄得功这一下去,立即就在城中官署之中,与手下两名亲信大将,翁之琪与马得功,详细商谈接下来到底是战,还是降。

    黄得功把李啸的话语向二人简述了一遍,翁之琪与马得功二人,立即纷纷表态发言。

    原滁州守将马得功,首先表态,他急急言道:“靖国公,现在唐王亲来劝降,这般良机,安可错失!你想想,我军自淮安城下兵败丧军,三万精锐尽覆,已然失去了与唐军相争的本钱了。后来,将军你又命在下舍弃滁州,全军退守扬州城,我军现在唯一可守的地方,也就是扬州孤城一座了。现在的我军,进退无路,坐困愁城,又外无救援,唯有死守扬州一路可走,这样的话,恐怕真如唐王所言,哪怕唐军不攻城,我军都会在巨大的压力下,逐步崩溃,渐生内乱呢。这扬州城,纵然将军有心死守,但形势比人强,又如何能长久守下去啊。”

    他略顿了一下,又道:“靖国公,现在唐王已答应我们,各人的爵禄与官位,皆如从前,并不改变。有这一条作保障,我等放心投降便是,复何忧哉?再说了,以后咱们给那重兴皇帝效力,更是大明正统无可非议,岂不比在那弘光监国手下做事,更要强许多么?这般良机,万望黄将军好生把握,勿失良机啊。”

    马得功说完,翁之琪亦插话道:“得功说的是。以我看来,现在那弘光朝廷,只怕真是秋后的蚱蜢,已蹦跶不了多久啦。我军若不趁早改换门庭,投效唐军,以保爵禄富贵,等到唐军攻城之际,则悔之无及矣。在下在想,如果我们能趁此良机,改投唐军,唐军为了彰显我军首义之功,必会大大重用我等,将来再南下渡江而战,我军亦可为王先驱,大捞战功,将来的前程地位,只怕绝对是比现在还要高得多呢。这于公于私,在下都认为,立即率部投降唐军,为其效力,当为最为紧要也最为关键的事情啊。”

    听了二人的表态,黄得功默然无言,他呆坐在虎头椅上,半晌不发一声。

    其实到了现在,黄得功在心下,亦已认可二将的说法,只不过,他一直迈不过内心的那道坎。

    因为,不管别人怎么说,那弘光监国朱由崧,对其是有知遇之恩的。

    他能把黄得功,从一个普通的总兵,任命为扬滁总兵,把他提拔为总管淮滁两地的军镇大员,又加封其为靖国公,太子太保,这般荣宠,其他三个军镇,皆是莫及。

    而现在,自已却要背主忘恩,改换门庭,临阵投敌,去为其死敌唐军效力,向来自视忠义的黄得功,实在无法说服自已去做这样的举动。

    而就在他沉吟不决,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要如何行事之际,忽有亲兵来报,说兵部尚书史可法已从昏迷中醒来,正赶过来要求见自已。

    “哦,史阁部醒了么,他又来此作甚?”黄得功下意识地低问了一句。

第七百章 扬州献降() 
“快,让史阁部入帐叙谈。”黄得功略一犹豫,立即对手下大声吩咐。

    “是。”

    不管史可法此番前来到底会怎么说,先听听他的话,总不会有甚差错。

    这时,见史可法要过来,翁之琪与马得功二人,便打算先行离开,却被黄得功叫住。

    “二位,现在已到如此地步,还分什么上下等级,你二人也来一起听吧,看看史阁部前来,到底要对我们说什么。”黄得功苦笑着说道。

    翁之琪与马得功二人,面面相觑了一下,便又讪讪回坐。这时,卫兵带着史可法,从帐门外掀帘而入。

    黄得功注意到,史可法进来之际,整个人无精打采,神色萎靡,好象受了重大打击的模样。

    黄得功不由得在心下暗叹,看来,刚才李啸在城下对他这番讥讽嘲骂,对这位自谓清流与忠臣的史可法来说,可谓句句诛心,把他的整个人生价值观,都快给摧毁了。对其的打击严重程度,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而史可法入得房来,他默然环视了房间中的三人,脸上绽出苦笑,随即说出一句话语,让房间中的各人,皆不敢相信自已耳朵。

    “各位,本阁就说一句吧。还请各位将军,自去投靠唐军便是,史某本人,亦当降唐。”

    史可法这句话说完,黄得功翁之琪马得功三人,皆是目瞪口呆,一时间,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不是吧?!

    这位方才在城墙上痛骂李啸,大表忠心,信誓旦旦要为弘光朝忠心效力的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怎么现在醒转过来,就完全转变了态度,转而劝自已去向李啸投降呢?

    这,这……

    三人一时皆转不过弯来,房间之中,顿是一片沉默。

    见到三人皆是无语,史可法一声苦笑,缓缓自言道:“各位,史某如今醒来,细思唐王之语,不得不说,他的话语虽然尖刻无情,让史某颜面无存。但细细想来,却是极有道理的。”

    “哦……”

    “黄将军,史某想来,那唐王说得极是。现在唐军军势极大,兵马数量数倍于城中兵马,又有前所未见的攻城重炮可用,其战力就是天下第一,亦不为过。这扬州孤城,再强自抵抗下去,着实难有胜算,再强要死守,只怕与此城徒为陪葬而已,殊无甚益。还不如就此投降保命,方为要紧。这样一来,各位一可全性命身家,二可保全城中百姓,亦是善之善者也。”

    史可法喃喃地说完上述话语,然后又苦笑道:“至于史某,之所以也愿降唐,实则迫不得已也。史某原本在朝廷之中,就是个可有可无之人,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