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心暗自得意的他,故意捋须言道:“这个么,军情紧急,万难耽搁,其实本侯内心也知道。只不过,本侯也实说了吧,我大顺军兵,虽可立即赶往明境入援,但毕竟进入异国作战,士气不高,恐一时难与唐军相抗。故本侯以为,为激励将士,提振士气,还望镇南侯不吝赏赐,能在我军入援之时,便给全军将士先行犒赏,方是恰当之举,我大顺入援将士,也必会对宁南侯大为感念。”

    汪硕画见李过如此贪婪,终赤裸地暴露出本来面目,心下顿是暗叹不已。

    他一咬牙,便沉声道:“既如此,那就请毫侯报个犒赏金额,本使也好尽快回去请命。”

    李过抚手大笑,连连点头道:“好,你也是个爽快人,本侯甚是喜欢!那本侯就直说了吧,想守住河南南部一带,只怕至少要有六万兵力,除了按例钱给我全军将士粮饷器具外,以每名军士五两计开拔银子,本侯要个三十万两银子,不算过分吧?”

    听得李过报出这般数字,汪硕画脸色都白了。

    三十万两,这可相当于生生地在左良玉身上剐下一大块肉,倒是把左良玉多年的私人积蓄给搬空了大半呢。这个数字若是回报给左良玉,只怕自已会被骂个狗血喷头吧。

    汪硕画一脸哀色,脸上的肌肉都在微微颤抖,他拂去额头渗出的冷汗,艰难地挤出笑容对李过说道:“毫侯,这如何使得!你这番话语,开口就是三十万两银子,实在折煞小的了!这般犒赏数字,实是过于巨大,宁南侯若是知晓,只怕会当场把小的腿给打断了!毫侯要开拔银子,确是人之常情,只是宁南侯那边……”

    “此事绝无商量,不必多谈!你记住了,若要本侯紧急出兵,这二十万两开拔银子,断不可少,亦断不可拖欠!”李过脸色冰冷,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汪硕画的话语:“恕本侯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弄清楚,现在是你们来求咱们办事,而不是反过来我军来央求你们。焉有请人办事,还这般扣扣索索,甚至虚与委蛇推脱反复的?更何况,现在唐军的进攻,已然十分紧迫有如燃眉之急,你们除了大顺可为援手之外,又还能有何处有援兵可求,又还有何资格来再与本侯谈条件呢?说起来,还是本侯心善,不愿意刁难你们,才开了这么个你们负担得起的价格。不然的话,本侯就要价再翻一倍,你们也只能咬着牙关认了。贵使,本侯所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啊?”

    见李过终于露出了流氓无赖的本来面目,汪硕画心下痛骂不已,却又只能抹着额头不断渗出的冷汗道:“唉,毫侯说的,也确是有道理。既如此,那本使就立即回去复命了。”

    李过嗯了一声,又微笑着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汪硕画的肩膀,和言悦色地说道:“你且休怕,宁南侯不是傻瓜,他自是分得清轻重缓急,不会拿你撒气的。他知道,现在最为紧要迫切之事,便是对付李啸的唐军。这三十万银子的开拔费,真的说起来,与他打败唐军守住地盘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地盘若是没了,有再多银子,又有何用呢。将来此事若成,以本侯来看,那宁南侯非但不会责罚于你,反而可能会为你记功呢。”

    汪硕画心下暗叹,脸上泛起苦笑,嘴上诺诺连声,随即宾主两人又寒暄了一阵,汪硕画便告辞而去。

    使者一去,李过立即派人,以八百里加急之速度,前往京城禀报给李自成。

    在信中,他洋洋自得地为自已表功,说现在自已可派出入援兵马,前往河南南部去援求那明朝的左良玉。此番用如同给我,不但全部由左良玉负责粮饷用度,另外还可捞到了二十万两银子的开拔费,倒是大大地占了一把便宜呢。

    而且,李过在信中也提到,此番入援河南南部,除了可趁人之危,在银子上大大捞取好处外,另外最重要的,便是可通过协防之名,将这河南南部二府之地,统统暗中吃下。让这两处地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大顺国之地盘,这个反客为主之机会,一定要牢牢抓住,断不可失。

    四天后,信使到达北京,将李过的信件交给李自成,正与牛金星在后花园饮洒作乐的李自成,听太监听完信件,不由得大喜过望。

    “奶奶的!好,好啊!李过做得不错,就该好好的敲敲左良玉这厮。”李自成一脸得意之色:“左良玉这厮,当年杀了我们多少兄弟,俺心里可是门清着呢!只叹造化弄人,现在俺们不记前仇,反过来救这混球一把,真是这厮前世修来的造化。哼!想来俺大顺军出人出力,去救得这厮脱逃出虎口,才要了他二十万两银子,以俺看来,这个要价,已是大大地便宜他了。”

    旁边的宰相牛金星,亦是一脸欢喜,他连连点头道:“皇上说得是,现在左良玉这厮被唐军攻击逼迫,可谓命悬一线,危如累卵,我军不记前仇,反而率军来援,对这厮来说,说是雪中送炭亦不为过。不过,以在下看来,能以这般名正言顺的名义,派兵入驻河南南部,倒是最大的收获呢。”

    “哦,是吗,原来你牛大眼也这么看。俺也是这么认为呢。哼!这个送上门的机会,怎么可以轻易错过。”李自成一脸得意,语调十分欢欣:“以俺看来,只要俺们大顺军进入了河南南部,那这块土地,自然名符其实地成为我大顺治下之地盘了。将来若是打退了唐军,咱们随便找个理由,继续在当地驻扎,那左良玉绝无勇气敢对我大顺说不,绝对不敢让咱们退回河南北部。这个我大顺曾经的死对头左良玉,也只能装聋作哑,乖乖地默认现实。”

    “皇上说得在理,在下也是这么看的。”牛金星双眼放光,进一步补充道:“如果这河南南部的南阳府与归德府,皆落入我大顺手中,那整个河南地区,就尽在我军掌握之中了。若这河南全部归我大顺,则整个中原,尽属我有!我军将来的用武之地,可就大大地拓宽了。将来无论是南下攻打左良玉进军湖广,还是东进攻打李啸的江南地区,我军都是进退自如,再无任何顾虑。这般良机,确实应该好好把握。”

    李自成连声道好,心情愉快的他,遂向牛金星大声传令道:“李过的请求,俺同意了。你给俺传令下去,准李过亲为统帅,从河南北部抽调六万精兵南下,入驻河南南部,专心防御唐军的进攻。其河南北部地区,暂由田见秀统管。”

    “是,微臣明白。”

    李自成这边安排既定,牛金星立即派人去给李过传达谕旨之际,那名汪硕画,也正好赶回了武昌,向左良玉急急复命。

    “那李过,真是这么说的?”

    听完汪硕画的禀报,左良玉脸色十分难看,几乎是咬着牙在反问。

    “宁南侯,在下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相欺啊!”汪硕画急急道:“那李过,仗着是我军现在要来求他,竟是一口咬死这二十万两开拨银子,任凭在下好说歹说,皆不松口,实是可恶的紧!他这般倨傲,摆出臭脸,倒象是吃定了大人一般,那叫一个嘴脸难看……”

    “好了,你不必再说了,先退下吧。”左良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厌恶地摆了摆手,示意汪硕画不必多说。汪硕画见左良玉如此态度,也立即知趣告退了。

    偌大一个房间里,一片死寂。

    左良玉,呆坐于椅上,有如一具僵尸。他没有叫任何人来参考商议,而是自已一个人,在独坐了许久后,又房间中来回踱步,那靴子敲地的嗒嗒声,听上去有种莫名的凄凉。

    最终,他站住了脚步,脸上满是无奈,长叹了一口气,下定了决心。

    左良玉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已到了现在这般火烧眉毛的紧急时刻,已然没有任何资格,去与李过谈价还价了。若是惹恼了大顺军,他们不派援兵,这河南南部一丢,自已只怕会是悔之无及了。

    说得难听点,现在哪怕李过再加价一倍,急于求人的左良玉,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还是只有利益最为可靠,其他的什么情义,什么信用,皆是空谈。

    左良玉一声长叹,终于唤回使者,缓缓传令下去:“军情紧急,我等有求于人,又能再与他们争出个什么东西出来。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本侯同意了,就依李过的意见,给予他们开拔银子二十万两,待他们入防河南南部后,便从银库中取出银子,赠予他们。另外,他们在河南南部的钱粮用度,也一应包在本侯身上,令他们不必多虑,全心全意对抗唐军就好。你且休辞劳苦,速速前去开封,去回报给李过吧。”

    “是,在下遵命!”

    

第七百二十五章 强攻九江() 
左良玉这边计划既定,便派出汪硕画,风尘仆仆地急急赶往开封城,告诉那李过,现在宁南侯左良玉已同意了他的请求,还请他尽快发兵便是。更新最快

    这时,李过已得到李自成同意的谕旨,见到这边左良玉业已同意了自已的要求,自是欢喜无限,立即盛宴款待来使,并保证三天之后,就立即出兵南下。

    有钱能使鬼推磨,李过果不食言,三天后,他调集了六万精兵,分成左右两部,分别入驻归德府与南阳府,自此之后,河南全境,皆在大顺国控制之下。

    见到大顺军终于入驻河南,为自已防备唐军从北边入侵,左良玉内心大定,随即亦按先前条件,给予李过全军开拔银子三十万,另外先行提供了大批银粮军械,一时间,宾主大悦,关系甚是融洽。

    随即,左良玉又迅速传令其子左梦庚,要求他在率领十万精兵抵达鄂西后,只可坚决据守郧阳与荆州二府的主要城池,万不可擅自与唐军作战。

    毕竟,他也知道,其子左梦庚军事才能有限,想要与唐军野战争雄,绝对是不切实际的想未能,故只能期待唐军在久困坚城之下后,师老兵疲自动退走。

    左梦庚依计而行,而唐军第二镇兵马,在吞下了整个施州卫后,见到鄂西的郧阳与荆州二府已然兵力充足,左梦庚的守军已做好了坚守的准备,倒也没有再贸易进攻,只是继续与其僵持于外线,不停地掠夺鄂西各处乡镇,使鄂西主要州镇,成为汪洋中的孤岛。

    而在东边防线处,唐军似乎也未有异动,整体态势呈现一种暂时的平静氛围,看起来,这战局的走向,倒与左良玉先前估计的差不多。

    只不过,现在心下稍安的左良玉,绝不想到,现在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安宁罢了。

    左良玉仅仅只安定了三天,便有紧急军情从东边传来。

    “报!宁南侯,唐军第六镇兵马,正大肆调派,却似要北上进攻那河南南部一般呢。”

    “哦,竟有这等事?”左良玉略一沉吟,便微笑回道:“现在北边的防务,已由大顺军接管,唐军要去攻打他们,便让他们打就是了。本侯下了这么大血本,请得这六万大顺军来,可不是让他们来我们这里吃闲饭没事干的。”

    左良玉站起身来,在房间中来回走了几步,随即又叮嘱来使道:”你回去后,向金声桓与王德仁二将,传达本侯旨令,要他们加紧守备从麻城到宿松一带的防线,万万不可因为唐军异动北上,而疏忽防备,以免唐军来个声东击西,倒是打了自已一个措手不及。”

    “宁南侯,小的记下了。”

    左良玉点了点头,又叮嘱道:“不过,现在驻守河南北部的大顺军,也算是我们的友军,完全地坐视不理,倒有失待客之道。你也告诉金声桓王德仁他们,不可徒作壁上观,看那唐军与大顺军狗咬狗,也要有一部会预备兵力,准备北上支援。这做的话,一则显出我军与友军共甘共苦休戚相关之态度,二则那唐军万一在河南南部兵败,这诸般好处,也不能让顺军全部独吞了。”

    “是,在下明白。”

    来使说完,便急急告退而去。左良玉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下不禁为自已的及时安排而暗自欣幸。

    如果当初的自已,吝啬钱财与土地,没有请大顺军来为自已分担压力,那现在的东边防线,也许早已从河南南部开始崩塌了。

    这个世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

    只不过,战局的发展,很快就超出了左良玉的预定设想。

    原来,现在唐军在西边与东边,看似举措皆无甚特别之处,但其实,唐军却是一直以这样的军事佯动为摭掩,暗中却在谋划着一个重大的突破点。

    这个突破点,就是郝效忠部重兵防守的九江城。

    西边唐军与东边唐军的种种佯动,都只是为了摭人耳目,唐军的真正目的,是集中兵力,全力拿下九江城,这个左良玉部在南方最为重要的支点。

    唐军这个战略意图,完全超乎了左良玉的想象。

    左良玉认为,驻守九江城的郝效忠部,拥有五万精兵,又有如此坚城可据,城中粮草更是多达三年可用之量,说是固若金汤,亦不为过。唐军就算要全力进攻,亦会一筹莫展,最终只能顿困于坚城之下,乖乖解围撤走一条路了。

    他完全低估了唐军的手段与决心。

    因为,那唐王李啸接下来的重点进攻方向,便是调集第九镇黄得功部的全部兵力,以及从赣南秘密抽调第八镇刘泽涵部的甲乙两营,以总兵多达八万余人的全部精锐,以及两镇的全部火炮部队,全力攻打郝效忠的九江城。

    李啸这个全力相搏的计划,实施得十分秘密而顺利。

    在西边与东边两处唐军的配合下,南边集结的这些唐军,在经过了半个月的集结后,已全部集中在九江城外,迅速地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重兴二年六月十五,一场唐军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城战,正式开始了。

    晨曦涌动,嘹亮的天鹅号大声响起,唐军终于开始攻城了。

    听到城外传来的攻城号角,犹在宿醉中的九江城守将郝效忠,瞬间从睡梦中惊醒。

    郝效忠揉着发肿的眼睛,心下顿是又惊又疑,怎么好端端的,这攻城警报怎么响起来了?难道说,今天唐军开始攻城了么?

    只是这九江城,兵精城固,防备周全,那些唐军想要攻城,哪有这么容易。

    就在这时,房门砰的一声,被猛地推开,一名气喘吁吁的亲随小兵,快步跑入。

    “你这厮为何这般无礼,不先禀报就擅自闯入,真是越来越没个规矩了。对了,外面为何响了警报?!”郝效忠皱起眉头,声色俱厉地对这报信小兵大喝。

    “禀将军,大事,大事不好了!”小兵一脸惊恐气喘吁吁地回答:“城,城外有,有大批唐军,正推着近二百门大炮,向我九江城南门,一路喝喊着攻打而来呢!”

    小兵的话,有如一瓢凉水,从郝郊忠头上当头浇下,他从床头一下了腾地站起,眼睛瞪得溜圆。两颗因为酒精刺激而血红一片的眼珠里,满是震惊到不可置信的表情。

    不是吧?!

    唐军真的有胆量与勇气,来攻打我这九江坚城么?!

    “走!快带本将去看!”

    “遵命!”

    来到九江城南门城头的郝效忠,顺着小兵的臂指方向,惊恐地看到,在九江城的南面,从围得密密麻麻的唐军阵中,总共推出了多达一百八十门相同大小的重炮,排成了一条笔直的直线,一齐缓缓前推。这些沉默前行的重炮,在朝阳的映照下,闪耀着隐隐的银光。

    180门闪着银灰亮光的钢制重型龙击炮,被唐军炮手,缓缓地推到了九江南门外一千米处。接下来,唐军炮手开始固定炮架,调整射角,装填火药与炮弹,很快就做了战斗准备。

    这180门重型龙击炮,沿着九江城南面城墙右侧一字排开,威风凛凛气势雄壮,那黑洞洞的炮口,直朝对面的九江城墙,其凛凛气势,让守城的敌军,吓得开始腿脚发软。

    好家伙,这些火炮模样这般吓人,可以想象得出,一旦打放起来,威力将会何等惊人。

    主将郝效忠,人生第一次见到这样可怕的巨炮,他的脸上,亦是冷汗刷刷直流。

    而在这时,九江城头,还有许多从百姓中抽调出来,前来参与守城的男女青壮。对于这些人来说,都是人生第一次见到这样奇形怪状的巨大火炮,他们的脸上,除了有恐惧与担心外,更有莫名的兴奋与好奇。

    叽叽喳喳低声谈论的他们,浑然不知,这些有着黑乎乎巨大炮口的重炮,将会是他们免费升天的最佳工具。

    看到唐军这般昂然推着火炮前来,身经百战的主将郝效忠,几乎凭直觉地感受到,如果放任唐军这般攻城,一定会九江城城墙造成极其可怕的损毁与打击,这样的结果,一定要在唐军开始攻城前,想办法加以阻止。

    郝效忠迅速想了想,便朝这些守城的军兵与青壮大声喊道:“各位休慌!我九江城中,兵马足够,防备周全,唐军想攻下这九江城,我只怕他没这么好的牙口!另外,我城尚有两千骑兵,待这些唐军火炮行近后,我军可派出骑兵,杀出城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的火炮成为一堆无用的废铁!“

    郝效忠此话一出,城头的军兵大受鼓舞,人心安定了不少,慌乱程度小了很多。

    只不过,郝效忠虽然嘴上这样说,心头并没有底。

    这些的唐军火炮,真的会这么容易,就被出城偷袭的骑兵给消灭吗,那唐军主将,又真的会防备如此疏忽吗?会不会,只是自已一厢情愿的猜想?

    郝效忠表面强作镇定,心下却是忍不住悄然喟叹。

    尽人事,听天命吧。

    郝效忠长吸一口气,迅速开始作战安排,他下令,让全城中那二千名骑兵,一齐等候在南门处,等唐军火炮离得近了,再出城突袭,而这南面城墙,亦由他带着精锐军兵,亲自把守。

    令他惊讶的是,那些缓缓前行的唐军火炮,在离九江城南门外八百步时,就全部停住了。然后这些唐军炮手极其熟练地就地装填定装火药,用铳规测算间距,调整射角,开始准备射击。

    郝效忠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是吧?

    要知道,在他印象中的当代火炮中,最厉害的红夷火炮也不过只能打到四百来步远,怎么这些唐军火炮,在八百步外就停下来开始准备射击了,他们的火炮,能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