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裕墙ゴ笪鞯奶凭晌叫母怪迹甭返牡谒恼蛱凭的私孓褐捕≌饬秸撸胫厥肭幔蛲噬舷杆迹 

    牛金星这番话语,十分肯切,李自成听毕,连连叹息摇头,却亦只能在心下同意他的观点。

    狗入的黄虎啊!老子真是前世欠了你的,今生今世才要这样不惜血本地救你这贼厮!

    哼,等到唐军败走,西川保全之后,老子却要再与你这厮另有一番计较,你就等着瞧吧!

    李自成心下恼恨,将手中鱼竿重重一丢,便起身离去。他边走边丢给后面的牛金星一句话:“你之所言,甚是有理。那就速速令包围金汤城的刘宗敏部撤回,全部派往汉中驻守。同时再暗中派遣普通部队前去替换,总之一定要做得隐密而不露痕迹。与此同时,再于国中其他地方,调集精锐兵马,同样全部调派汉中,给那刘宗敏配齐二十万精锐兵马,一旦唐军开始进攻西川,立即入援。”

    牛金星一愣,立即回道:“好!皇上英明!老臣这就去办。对了,那严锡命他们……”

    “就令他们明天来建极殿,把这事给好生谈妥。然后么,再打发他们速速返回西川,去给黄虎那厮回复便是。”李自成大声回答,便拂袖离去,再不回头。

    。。妙书屋。

第七百四十七章 挣脱铁链的猛兽() 
次日,李自成便如前日约定,在建极殿中,正式地召见了大西国左丞相严锡命。

    果不出牛金星所料,严锡命上得殿来,立即哭跪于地,声情并茂地向李自成哀告现在大西国的危急局势,哭求大顺紧急发兵,哪怕先入驻汉中,一俟西川有变,立即入援,亦是可以。

    仿佛是为了强调危险局面,也可能为了烘托悲情氛围,严锡命在殿堂声连哭带喊,捶胸顿足,一副为国受难悲戚无比的模样,看上去,倒与当年申包胥哭秦庭差不多。

    他这番表劲表演,让一众大顺文武臣僚大开眼界,人人皆在心里暗自夸赞,这位严丞相的演技,真真好生了得。只不过,在他终于把来意全部说完之后,整个朝堂中却是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

    李自成心下冷笑,表面却装出一副十分感动的样子,便对严锡命大声表态:“严丞相,快快起来说话。俺告诉你吧,你们的大西国主黄虎(张献忠),乃是俺的同年老庚,俺们的交情向是不错。当年一起造反时,也曾互助互帮,这份共患难的情意,俺老李一直记在心里。虽说这些年来,他与俺各自立国,在那两国交界之际有些摩擦,但总的说来,倒也未曾伤了和气。所以啊,你大可放心,黄虎有难,我老李决不会坐视不管,失了同盟之义与老庚之情。俺打算,立即派出精锐兵马二十万,入援大西,打败唐军。”

    李自成的这番表态,让原本忧心忡忡生怕碰了一鼻子灰的严锡命,顿是大喜过望,他扑通跪地,急急叩拜言道:“大顺皇帝果是重情重义,在下实是佩服之至!若果能速发救兵,必可救我大西于水火也。在下在此,先替大西皇帝谢过皇上了!”

    李自成嗯了一声,又悠悠地说道:“只不过,我大顺虽可派出恁多精锐,却也不是全无代价的。”

    “哦?皇上要何条件,尽可直言。”严锡命急急发问。

    李自成淡淡一笑,便道:“这个嘛,我大顺不图你西川土地,但我军将来的粮草军械,要全部由你大西供应,另外,还有开拔银子与抚恤银子……”

    “这是自然,何消吩咐!”严锡命听到李自成只说了这些条件,心下石头落地,未等李自成说完便急急回道:“只要贵国能立即派发援兵,这些军械米粮,乃至开拔银两,以及各位将士的抚恤银子,皆是小事,自是全部由我大西国承担。在下可以打包票,贵军若到我大西,各类物资皆是优先供应,粮秣钱财更是会优渥给予,绝无虚言。”

    李自成点点头,表示赞赏,随即又与严锡命谈了一些其他事项,接着便令史部尚书宋献策,与严锡命一道商谈具体的入援事宜。安排完毕,便让严锡命先行退朝。

    按下来,一切行动皆如昨天牛金星的规划一般,宋献策与严锡命在商谈完具体的入援方案后,严锡命立即赶回西川复命,让张献忠吃个定心丸,可以下定决心凭城固守,不至敌兵未至,先生内乱。

    随即,牛金星立即派人传令,让刘宗敏将围困宣府北路金汤城的十余万大军撤回,全部开往汉中,同时又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调派精兵,准备尽快给刘宗敏凑齐二十万人的入援兵力。

    当然,唐军所在金汤城,也是如牛金星安排,悄悄安排战力差劲的普通部队前去紧急调防,顶替那些撤往汉中的精锐围城部队。从而以这种方式,至少在表面上,维持了庞大的围城兵力,让城中的唐军不敢轻举妄动。

    李自成的这些动作,看起来无人知晓,十分周密。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暗中,他这这些安排,早被唐军安全司的密探侦知,悄悄而迅速地回报给了李啸。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关注时局,一直在倾心研究如何入川攻打张献忠大西国的李啸,听到这番密报,不由得沉思起来。

    看起来,张献忠这厮,还是颇为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从而提前作出了应对措施呢。张献忠与李自成的这番互动,倒是把自已即将开始的入川攻击计划,给彻底打乱了。

    如此一来,敌情一变,自已原本计划进攻西川的计划,也要相应地改变了。

    李啸想了想,便立即召见自已那两名最为信得过的谋士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请们前来乾清宫中议事。

    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在李啸起兵南下时,原本俱留在山东,后因江南平定,山东更是无事,李啸身边又急需参谋,便把他们二人从山东调到南京,跟在自已身边,随时参赞谋划。

    二人一得李啸之令,立即匆匆赶赴宫中。入得殿来,李啸立即将这番密报消息,统统告之这两名最为信赖的谋士。

    “现在情况这般变化,却不知二位对这局势有何见解,但可直言。”

    听了李啸的求问,姜曰广率先发言:“唐王,若张献忠与李自成真是这般行动,对于我军来说,倒也并非坏事,反是得到了一个极好的破局良机呢。”

    “哦?居之,你可详细说来。”

    姜曰广清了清嗓,便朗声回道:“唐王,你想想,李自成为了保住张献忠这个唇齿相依的伙伴,能这么不惜血本地从国中调派精锐军兵前去援救,其数量又多达二十余万,那就是基本将其国中所有的精锐,尽皆调往汉中一带了。那这样一来,张献忠的防卫确是巩固,但对于大顺朝来说,却无异于是拆东墙补西墙,其国中防备必定大为空虚,这便给了我军一个极为有利的可乘之机啊。说起来,他们这样做,简直就是给我军这头凶猛野兽,一个极好的挣脱铁链的机会呢。”

    “居之说的是,学生亦如是观之。”陈子龙插过话来:“现在李自成与张献忠二人,皆是认定我军必会全力进攻西川,从而未雨绸缪,提前作好防备。他们二人这般做法,倒亦是人之常情。只不过,他们不会想到,在我军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下,我军的安全司已然对其深度渗透,他们这般行动计划,已尽被我军侦之。这样一来,我唐军便全面占了主动,正好可以趁李自成调动其中国精锐兵马之机,反过来先给大顺一个迎头重击。”

    陈子龙说到这里,眼中闪出熠熠光彩,他稍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唐王,依在下来看,李自成若要调动其国中恁多精锐兵力,一齐前往汉中,那可肯定的一点就是,他们现在用于围困金汤城的兵马,必定要全部撤走,调往与西川相临的汉中,随时听候调用。与此同时,为了防备我军发现城外异状,肯定也会从国中其他地方,调集大批普通兵力,悄悄前往金汤城替防,继续摆出重兵围城之态。这般行动,乃是必然之举也。“

    李啸这时也听明白了,他笑了笑,又立即问道:”那卧子之意,可是要令我金汤城的唐军第四镇兵马,乘敌军换防之机,攻破那些围城的敌兵,一举打破这长达大半年的包围状态么?“

    ”正是此意。“陈子龙脸上闪出兴奋之色:“以在下之见,现在敌兵换防,那些新换上来的普通顺兵,根本就不是我唐军的对手。如果我们能在其换防后,就向这些新换防而来的敌兵,发动迅猛而突然的攻击,必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举击溃那包围了大半年的敌兵,如此一来,金汤城之围必解,整个宣府北路,都瞬间盘活。”

    陈子龙刚说完,姜曰广亦是点头道:“卧子说得是,破局之眼,便在金汤城处。但学生却以为,我军可耐心等敌军皆撤到汉中后,同时那些替防的城外敌兵,都是麻痹不堪军心解怠时,再来发动攻击,效果当会更好。”

    李啸点点头,眼中一丝亮光一闪而过,他沉声道:“二位所言甚是。本王打算,再将金汤城的唐军进一步扩编,成立唐军第十二镇兵马。让金汤城之处,共有第四镇与第十二镇两镇兵马,从而以更充裕的兵力出城作战,争取一举破敌!”

    听了李啸雄心壮阔的计划,陈子龙姜曰广二人皆是十分振奋,接下来,三人开始商量讨论第十二镇的主要将领人事安排。

    最终李啸决定,让唐军第四镇副镇长刘文秀,担任唐军第十二镇镇长。原唐军第四镇丙营营长祖大寿,则顺位接替刘文秀的第四镇副镇长之职,其丙营营长一职,则为原吴三桂手下大将胡国柱。

    第十二镇副镇长,为去年投降过来的吴三桂,第十二镇丙营营长,为当年跟随高杰叛逃过来,然后在唐军中从基层干起,已然一路提拔为总长的吴胜兆。

    同时李啸决定,鉴于宣府北路的金汤城,孤悬塞外,与唐军的主要地界并不相连,金汤城中各类火器装备怕是不足,故新成立的第十二镇兵马,暂不大规模换装,到时出城出击之际,还是由唐军第四镇为主,第十二镇为辅,如此方为稳妥。

    接着,李啸说出了一段让陈姜二人,皆是十分惊讶的话来:“二位,以本王看来,我军若要出城攻击,倒是不必先打那些替防的顺军,反而应该集中兵力,先行击灭城北的清军!我军此战,不但要彻击溃那些替防的大顺军,如有可能,更要把那些围城的清军,首先一举消灭!”

    听了李啸的话,陈子龙与姜曰广二人俱是一愣,陈子龙急道:“唐王,城北的清军,尚有五万之众,由老将阿巴泰统领,我军纵然新立一镇,这两镇兵马加起来,除却辅兵,可用之兵,亦不过六万余人,如何可一举将城外的清军给统统消灭呢?更何况,若是我军出城攻击清军,若万一与清军战成胶着之态,那围住城南与城东的大顺军闻讯赶来支援,我军岂不是要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这样的风险,怕是太大了些。”

    姜曰广亦是一脸担心:“唐王,卧子的话颇有道理。我军久困城中,许久未战,若一出城作战,就与战力最好的清军对战,只怕真的一时难胜。真到清顺两军联手,将我军陷入内外夹击之中,只怕真的会有不可测之危险呢。”

    李啸微微一笑,眼神中却有说不出的坚定:“二位,你们可知道,城中的我军守兵,这大半年以来,并不是白白地在城中死守,而是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到现在为止,金汤城三处城门之下,皆是暗中修建了大量的地道,以便守军可以随时突出城外进行攻击。这般出城攻击,必然让外面的敌军大惊失色,完全失掉应对的章法,从而使我军的攻击,达到最是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这些秘密发掘的地道,也是我军最大的底牌所在。”

    “只不过,因为先为城外守军皆是精锐,数量又多,城中的兵马才一直按制不动。现在城外的顺军兵马替防,所来者估计皆是其国中新募的没甚经验的新兵,其战力远远不能与先前那些百战老兵相比,更何况,我军要等他们逐渐麻痹后再开始进攻,这样原本的精锐又已远调汉中,根本就再来不及救援。我军此时出城攻击,这般突然行动,将会完全地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啸顿了下,继续道:“若按二位的意思,我军首先出城攻击顺军,你想过没有,顺军兵力众多,又分散于城南与城东,纵然多为新兵,纵是我军发起突袭,只怕亦难以在短时间内,就立即打退这些围城的大顺兵马。而得知消息的清军,必定会立即赶来救援。若是这般,才是我军可能会面对的最大危险,也是本王最为担心的地方。”

    “相反地,若是我军首先出城攻打清军,那城东城南的顺军,因为皆是新兵,经验不足,很可能先是慌乱一阵,好不容易才能匆匆组成军旅,赶赴城北救援。而清军被我军突然袭击,必会被牢牢压制,完全无法接应前来的顺军部队。那这样一杰,就算那些乌合之众一般的顺军赶来救援,又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 富品中文

    

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袭出城,集束烧营() 
李啸说到这里,目光灼灼,神情坚定:“只要这城外的清军一灭,那些前来救援的顺军,极可能会在极度的惊恐中自我溃散,我军再乘胜追击,追亡逐北,将这帮乌合之众全部消灭,则金汤城之围必解,整个宣府北路便全部盘活了!”

    李啸说到这里,脸上满是欣然之色,又道:“为了配合金汤城的破围行动,本王还将令西川的第十镇兵马,作出向西进佯攻的态势,从而加剧敌人的误判。让李自成心下恐慌,将金汤城的围城兵马,全部尽快派往汉中,以便我金汤城兵马得以尽快突围。”

    陈子龙与姜曰广站起身来,齐齐道:“唐王英明,我等皆听唐王安排。”

    三天后,金汤城中主将段时棨收到了唐王李啸的飞鸽传书,得到消息的他大喜过望,立即开始按李啸的吩咐开始行动。

    金汤城中,成立新编第十二镇兵马,人员调配,组织构建,招募新兵,吸纳先前降兵,疏通地道之类工作,皆是有条不紊地展开,整个城池一片忙碌。

    与此同时,段时棨密令城头的守兵,严密观测城外敌军动向,一旦有变,立即禀报。

    二十天后,有城头守兵来报,说现在城外的敌兵,已是多为生疏面孔,每日操练的阵伍也参差不齐,完全没有先前那股久战之旅的悍锐之气。

    金汤城主将段时棨,心下不由得暗叹李啸对时局的精准把握,不过,他依然谨遵李啸的叮嘱,又耐心地等待了整整一个多月。

    此时,以唐军第四镇选调官兵为骨干,以当日祖大寿部与吴三桂部降兵为主力兵员,以及少数新募的城中新兵所组成的唐军第十二镇,也已初步练编完成。

    守城主将的唐军第四镇镇长段时棨知道,一直忍耐沉默到现在,机会终于到来了。

    他迅速下令,全军按当日唐王所定计划,准备出城攻击。

    整个计划为,全军于子时,两镇兵马一齐出城,其中,作为攻击主力的唐军第四镇兵马,从地道潜出城外,一路杀向正在酣睡中的清军,力求将清军一举击溃。

    而作为辅助攻击的唐军第十二镇兵马,则是打开北门,全军尽从北门突出,作为预备队投入战斗,他们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直接与清军交战,而是防备在唐军第四镇兵马全力攻打城外清军时,能尽力挡住后面包抄而来的顺军士兵。

    计划既定,唐军立即开始秘密而迅速地准备,到了子时,那通往北门的三条地下隧道中,已是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唐军军兵,很多人手中高举火把,把整个地道照得一片通红。

    全身甲胄,一脸严肃的唐军第四镇段时棨,在向全体唐军第四镇军兵,讲完一大通激励话语后,见时辰已到,立即喝令全军突出,一齐从隧道中杀出城去。

    唐军第四镇从隧道出击时,第军第十二镇兵马,亦同时做好了准备,由镇长刘文秀与副镇长吴桂统领,齐集在北门之处,准备一到城外开始交战后,便打开城门,乘着夜色向清军全军突击。

    说来也巧,现在这初秋天气,塞北之处,本是天干物燥,天气愈发清冷的时节,现在深夜时节,竟是难得地飘起了濛濛细雨。

    天时作美,让唐军的这番进击,更具突然性。而远处的清军营地,更是一片寂静。

    城外的清军,总共分为三处营地,互为犄角,呈品字形,以为互援之势,三处营地中,中营兵马最多,约近两万,其余两营,则分别驻屯了一万余人。其中前突的中营,由主帅阿巴泰据守,左营主将为其子固山额真岳乐,右营主将为老将一等甲喇额真图尔格。

    城外的清军,原本有五万之众,但因为清廷在见到这样的围城之战,堪称遥遥无期,故决定,将其中最为精锐的的一万余满洲军兵撤回国内。只留言了约五千余名满洲兵,五千余名蒙古兵,两万余名汉军,总共四万余人继续围城,保持对金汤城的高压态势。

    清军悄悄地削减围城兵马,看似略占便宜,但他们绝不会想到,调走这一万余名久经战阵的满洲精锐兵马,会给即将到来的战斗,带来怎样不可估量的影响。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若是知道这个细雨蒙蒙的深夜,唐军会毫无征兆地突然出城来袭,一定会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虽然这历时大半年的长期围城,均是无事,但为稳妥起见,阿巴泰传令,诸如军械粮草等后勤重要物资,皆驻屯在后面的左营与右营,中营则为纯粹的战斗部队,每个营间隔约二里,以保持充足的活动空间。

    清军统帅阿巴泰满以为,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已只要就地屯驻,一直这样保持围城状态,便可安然无事。只要待到城中粮尽,便可与顺军一道,三面合力围攻金汤城了。

    阿巴泰万万没有想知道,他的这般算计,自以为安稳无差,结果却是在这样一个他根本想不到的时间里,唐军竟然出城进攻,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被雨水濡湿的斑秃草地,突然有了动静,一块块草皮被悄悄掀开,一群群有如鬼魅一般的唐军辅兵,率先从隧道出口钻了出来。

    出得隧道,他们利用微弱的夜光为照明,凭着这段时间里,早已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