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向李啸介绍的人,名叫颜均,原是辽东铁岭的红印山铁场作头。鞑子攻陷铁岭后,颜均带着一家老先逃辽阳,再逃锦州,后在锦州之处,因其长子被选为流民战兵,全家人得以家属身份,入李啸军中安身立命。

    颜均这段时间,一直与其他家属一样,每天都在协助工匠们修建赤凤堡。只是近日,赞画吴亮秉李啸之意,在军中询问招揽是否有懂挖矿炼铁的工匠,颜均见机会来临,遂立刻向吴亮自荐。听完颜均的自我介绍后,吴亮十分高兴。于是,这次李啸率领甲总军兵前往兖州平定流寇之时,颜均也随军前往。

    见得颜均说得这般有条理,李啸心下甚喜。原先他对颜均尚有疑虑,今番听了他这般说辞,李啸认定,此人便是自已现在极需的人才。

    李啸遂笑着对颜均说道:“看来颜均你对开采铁矿确有研究,既如此,我便委你为铁场总头,将来全权负责此处铁矿开采冶炼。我着吴赞画协助于你,所需工具、人力、花费等等让其一并帮你解决。”

    颜均大喜过望,跪地叩谢道:“千户大人如此看重小人,小人敢不尽心全意,定不负大人重托!”

    李啸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颜总头,开办铁场一事,皆且先别和任何人说。待我军在此处城堡建好后,铁场方可开始筹建,此事要紧,颜总头勿必谨慎。”

    “大人放心,小人不会对任何人说及此事。”

    。。。。。。

    李啸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

    所以,在修建了劳工与军兵暂住的草房之后,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便是修建这座李啸苦心谋划的城堡。

    李啸的规划磅礴而大气。

    他打算在大刘庄与龙王庙相交的地界,在横贯单县南部的太行堤河北岸,择一处地下没有矿脉的空地,建一个周长12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的超大城堡。

    这座城堡,将开有东、西、北三座城门,四周皆挖有护城濠,正好利用太行堤河的河水填充,使其环城而过。

    每门城门,都会建有瓮城、而城楼、炮位、女墙、雉堞之类,亦会全部修建齐全。与赤凤堡一样,设计为城高为15米,墙面马道宽6米,大大加强城堡的防御力。

    而这座城堡的功能定位,将会相当专一,纯粹是专门为了将来的炼铁工业所设计。

    本来,李啸可以先建个小堡以驻屯军兵,但现在他有钱有人员,又没有超出李懋芳的方圆十里的约定,李啸便打算一步到位将此城堡建好,省得以后还要重新扩展建设,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这座城堡,听起来很大,其实也不算太大。

    李啸甚至还觉得颇小了些。

    要知道,现代中国的一座中型钢铁厂,占地面积基本上都有10至15平方公里之大。诸如上海宝钢之类,更是面积极广,加上外围工厂,约为40多平方公里。不说现代,就是在此时的后金,在沈阳城外的官道两旁,光打铁铺子便是数百家,延伸到了数里之外。

    这座城堡,李啸已想好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

    铁龙城。

    取这个名字,一是因为这座城堡垒建于龙王庙之地,二是因此地产铁,故这铁龙城的名字,颇为恰当。而且此名,倒也与李啸军的赤凤堡相映成趣。

    李啸的初步规划是,将这铁龙城建好后,里面也与赤凤堡一样,规划四条中央大道,把整个城堡规划为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大区。

    东北区为军队驻屯地,修建军营,马厩,校场,武库,粮仓之类建筑,同时空余一些地方,作为办事官署所在地。这个地方,李啸打算到时再修建内墙,将它与其他制铁工业隔离开来,以确保军事机密不会轻易泄漏。

    东南区为冶炼区,将修建炼铁高炉、炒铁场、炼钢厂、以及铁锭仓库、煤炭仓库之类建筑。将来不管是制造生铁锭,还是熟铁锭、钢锭之类初成品,全部在这里生产。

    西南区则设为锻冶场,将来要在里面建起各种锻冶厂房,用于打制各种盔甲、刀剑、盾牌、以及各种生活器具等物品。

    而西北区,李啸则打算将它建成火炮厂、火铳厂、弹药厂、维修厂等与李啸军最为密切相关的军工产业。当然,现在李啸还没合格的工程人员与设备,但这并不妨碍他提前作好规划。

    可以说,李啸苦心设计的这座铁龙城,将会是李啸军发展的命脉与关键。

    这也是他之所以要把这些关键的工业技术,全部集中在一块的原因。李啸认为,把这些工业统统修建在一座防护完备的城堡中,无疑会让其运转更加便捷,军队也可以凭城据守,更好地进行保护。

    而那些粗放型的挖矿、碎矿、洗矿之类场地,则皆设在铁龙城之外,只把挖出并碾碎洗好的铁矿运入城中冶炼制作。

    如果建了这座铁龙城,再加上外面的挖矿碎矿之类场地,李啸军在单县占有的面积,绝对会远超方圆十里,不过李啸并不怕李懋芳再来说三道四,毕竟他建的城堡只有9平方里,正好在李懋芳的要求之内。而外面这些已被黑蝎子部焚掠一空,眼下正荒废空闲土地,李啸完全可以在这些富集矿脉的土地周围,再建几座岗楼,宣称此处为军事禁区,从而合法地将这些土地据为已有。

    当然,李啸也不是完全倚仗武力,对于自已占据其地修理城堡而丧失土地的当地村民,李啸给了他们每亩地6两的补偿,而且还答应,日后可吸纳其入自已军中做事,以免其将来生计之忧。

    李啸给的银钱,可是个大数目,要知道万历年间,山东当地一亩普通田地才能卖7或8两,现在战乱之世,土地更不值钱,诸如登莱之地,一亩地只能卖出一两或二两。李啸肯给一亩地6两,足见诚心。那些得钱的失地村民,个个感恩戴德,无人复有半句怨言。

    土地选址堪测完成后,李啸一声令下,铁龙城,这座包含着李啸对将来殷切希望的城堡,终于开始建设。

    由五千多流寇部众,四千多无家可归的单县村民,所组成的庞大建设队伍,开始沿着常大利等工匠划好的粉灰线,开始挖土方放地基。

    因赤凤堡的各类建筑,此时已基本完成。常大利等工匠,按李啸之令皆已从赤凤堡中赶了过来,负责各类建筑规划事宜。

    由于赤凤堡修建得极其完好,李啸对常大利极为信任,故他把修建铁龙城的工作,也交给他来总体负责。而从单县、金乡县、成武县等地召集的工匠,亦让常大利统一管理。

    此时,李啸所要求打造的四轮马车,也建好了十五辆。没想到,虽然车马行还没成立,但这些四轮马车却能先在这铁龙城的修建上派上用场。

    这十五辆四轮马车,每车能拉六千斤到八千斤货,现在和其他当地工匠自备的马车牛车一起,从单县县城,以及临近的曹县、金乡、城武、鱼台等县镇处,不停地拉送装运青石、砖头、泥灰等物,以满足工地建设需要。

    望着工地上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样子,李啸心下十分欣喜。

    李啸给这些人的薪资标准是,常大利之类总负责的大工头,李啸慷慨地给了他每月8两的薪资,下面的分部负责工匠头目,则是每人3两,而各名普通做的工匠都是每人每月1。5两银子。

    而帮工的单县村民,和从流寇中分离出来的河南百姓,则视每名劳力干活的轻重程度,分别给予0。5两至1两。

    至于那些老营或新附军流寇,则是完全没有任何薪资,不仅如此,这些处于李啸军兵监督下的流寇劳工,一但干活不用心,就会遭到监工的抽打,那沾了盐水的皮鞭,足以让挨打的流寇劳工铭心刻骨。

    当然,有大棒就要有萝卜,在他们挨打干活之时,李啸也给了他们一线希望。

    那就是,新附军流寇,视表现情况,在一年或三年的劳改后,可享受普通家属待遇,每月有薪资与伙食补贴,表现优秀者,可加入李啸军战兵。

    而那些老营流寇军兵,则同样视情况,在3年或5年的劳改后,可享受普通家属待遇,并同样有入选李啸军战兵的机会。

    高压劳改,再加上希望诱惑,李啸相信,这些曾经杀人不眨眼的家伙,终有一天能服服帖帖为自已所用。

    李啸粗算了一下,现在全军所有薪资伙食之类开销,加起来,每月银钱消耗达到了25000多两。

    而建好这座城堡,常大利粗略估计了一下,大概总共要花12万两银子,由于劳工充足,可在近三个月后,便大体建好。

    这样可以轻易算出来,从开建这座城堡到完工这三个月内,李啸现有的40万两积存银子,就会迅速地用去将近一半!

    真真花钱如流水啊!

    而铁龙城建好后,各类设备的引进,厂房的兴建,又是一大笔银子的开销。

    除此之外,还有每个月将近2万两的固定薪资与伙食开销,都是绕不过的坎。

    赞画吴亮眉头深锁,虽然他故作平静,只是李啸还是看得出他内心在担心什么。

    “吴先生,不必担忧。有出才有进,这银子如果不花,就是死物,没有任何效益。你放心吧,将来这铁龙城,非但会将我军现在的花费全部赚回来,还会让我军真正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李啸拍着吴亮的肩膀,郑重地对他说道。

    他的脸上,满是自信的微笑。

第九十四章 改造() 
农历五月底的阳光,已经很有些炽人了。特别是在无风的天气里,更是晒得让人难受。

    从天空往下望,那些修建铁龙城的工匠与劳工,有如一队队目标明确的蝼蚁一般,在炽热的艳阳下,四下奔忙,到处都是一片忙碌。

    流寇新附军劳工武壮,与另一名新附军劳工,两人合抬着一块巨大的青石条板,前往一处已挖好的城基处。

    武壮身材高大健壮,浓眉大眼再配上那标准的国字脸,在一众新附军劳工中,很是引人注目。

    炽热的阳光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肩背的肌肉因为用力条条鼓起,晶莹的汗珠不停地从皮肤上渗出,汇集,然后沿着肌肉纹路凹陷处往下滑落,在他布满泥尘的皮肤上,犁出一道道有如印象派作品般的小沟,最后在尘土飞扬的黄土地上砸起小小的坑洼,便迅速地被干裂的土地吸收。

    抬到要放的城基处后,两人一起咬着牙,全身肌肉愈发绷紧以保持平衡,小心翼翼地将这块沉重无比的青石条板放好在城基内。

    放好青石后,另一个亲附军劳工累得跌坐于地,大口喘气。同样累得一脸油汗气喘吁吁的武壮,却并未稍歇,他仔细地将这块青石与旁边的青石拼接好,确保整齐平直,不歪不斜。

    “武大个,你这家伙,做事到是恁的认真,看你这厮的眼神和动作,倒象是抚弄新娘子呢。”旁边那名新附军劳工一边抹着汗水,一边笑着向他打趣。

    武壮向他笑笑,没有说话,只是终于用力将青石仔细摆正后,方站起身来,抹了一把满脸的汗水,脸上浮现轻松的表情。

    接下来,武壮与这名新附军劳工,从一旁的水桶中用竹勺猛灌了几口水后,再重新去搬运一块新的大青石,又开始了方才的动作。

    走在前面的那名新附军劳工,嘴中嘟囔不停,抱怨连连。只不过,他不敢大声说出来,不然,不远处的监工那沾了盐水的熟牛皮鞭抽过来,可是能让人疼得死去活来。

    相比同伴的抱怨,武壮对于现在的生活,已是基本适应,甚至在心下,还有隐隐的感激。

    武壮是山西平阳府浮山县人,有兄弟姐妹共五人,在山西这个靠天吃饭的地方,可以想象这一家人过得有多艰难。

    武壮印象中,自已从小到大,就难得吃上几顿饱饭。

    武壮成年后,便走上了当日李啸的道路,成为了一名当地的猎户,聊以度日。

    前年年末,武壮二十岁时,从陕西汹涌入晋的流寇,让浮山县这块贫瘠的土地,永远地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流寇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有如一群蝗虫一般,将一个地方祸害成白地后,再转到另一个州府继续为祸。

    流寇肆虐的结果,自然是百姓倒了大霉,愈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武壮一家,为逃避前来袭村的流寇,以及那些踊跃杀良冒功的官军,一家人不得不向东面的乌岭山中逃窜。

    没想到,他们十分不幸地遇到了山匪,除了武壮因逃跑时一脚不慎踏空,从而滚下山坡躲过一劫外,一家人皆被山匪杀害。

    武壮从昏迷中醒来,连忙从山谷中逃出,却正遇到了经过此地的张妙手部。身材高大的他,立即被张妙手强征入流寇军伍中,成为了新附军的一员,并被分派为黑蝎子的部下。

    当了流寇后,武壮杀过不少官军,也好几次险些被杀,在这样残酷的生活中,武壮感觉,自已仿佛已成一具行尸走肉,除了杀人与抢掠外,再不会做任何事情了。

    只是加入流寇后,他依然常常挨饿。因为流寇中有明令规定,但凡抢得粮食,优先保证陕西老营军兵吃饱,其他的新附军与被裹胁的百姓,则只能保证有口吃的不被饿死。

    后来,武壮随着张妙手部,在崇祯六年年初时,向东进入北直隶,在北直隶南部大闹了几个月后,为逃避京营的明军,大股的流寇涌入河南。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如前所述,去年冬天,假投降的张妙手部和其他多路流寇,趁天气寒冷,飞渡黄河,直趋湖广。而被安排断后的黑蝎子部,则被河南官军追杀,迷了道路一路东行,到了归德府虞城地界。最终于前段时间,被李啸设计诱入山东,一举收降。

    当日,黑蝎子被李啸军那些鲁密铳手射杀后,与其他流寇一起下跪投降的武壮,心下反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感。

    在看完那二十九名被挑选出来的恶贯满盈的流寇将领,被一并押跪着砍掉头颅后,武壮没有半点悲痛,反而只觉得庆幸。

    这些流寇将领,当日在黑蝎子部时,便常欺辱于他。就象那个一根毛,就曾多次嘲笑武大个对百姓不肯下狠手屠杀,实在是丢了义军的脸。

    一根毛被砍头时,武壮正站在他身后不远观看。当砍头的军士方举起砍刀之时,武壮闻到了一根毛胯下传来浓烈的骚臭味。

    一根毛张口欲喊出求饶的话语,旁边被恶臭味薰得直皱眉头的砍头军士,已是迅疾挥刀,砍落了他丑恶的头颅。

    武壮十分感慨,一根毛这个曾对他大肆嘲笑的家伙,这个曾一眼不眨杀过无数良善百姓的家伙,这个曾经大笑着啖吃人肉的家伙,却没想到,其实却是这般怕死。

    愈好杀人者,往往愈怯懦。

    随后,流寇被李啸军分成了三部,一部分是最近裹胁的百姓,一部分是新附军,还是一部分是陕西老营兵。

    来到单县后,裹胁的百姓与那些单县村民混编在一处,新附军与老营兵则各有军兵严密看管。不过总的说来,李啸军兵对老营兵看守得更严密一些,态度也更恶劣得多,经常打得这些家伙鬼哭狼嚎。

    在新附军的临时草房建好后,武壮发现,现在的新附军劳工,已按每二百人编成一队,由一个被称为监抚的人来管理。

    这些监抚,皆是从监抚司中暂来抽调而来的精干之士,每个人的口才与鼓动能力,都是相当了得。

    管理武壮这个队的监抚,名叫徐修,一副书生模样打扮,身材亦是瘦却是口舌伶俐,谈吐极佳。

    每当傍晚收工吃过饭后,到回房休息前的一段时间里,这个监抚徐修,便领着这一百人围成一圈,开始大声对他们训导。

    他用一种激昂的语调,大声告诉武壮他们,现在大家虽然还是俘虏身份,但将来只要奋发努力,用心做事,用劳动来洗刷过往的罪恶,就一定会被李啸大人认可与欣赏,从而成为李啸军的一份子,以后再跟着李啸大人,获得更大的前程,得到更多的荣耀。

    这个监抚说这些话语时,武壮他们,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这个乱世中,活着已是不易,以后会怎么样,已习惯于过一天是一天的武壮他们,其实并没有想太多。

    只不过,几天之后,徐修与他们渐渐熟悉,彼此之间那种生疏与隔离的感觉弱了很多。这个监抚徐修,终于抛出了自已的独门洗脑利器。

    那就是,诉苦大会。

    “王二,你跟大伙说说,你是怎么成为流寇的。”新附军劳工围成一圈坐着,正中处,就是监抚徐修,他大声地对一个名叫王二的劳工说道。

    这名王二的劳工,怯怯地站起来,徐修走了过去,将他拉到圈子的正中位置。

    王二一脸窘色,在众中的注视下,他脸皮发红,嘴中呐呐,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下面有人在窃笑,徐修却拍拍王二的户膀,和蔼地对他说道:“王二,不用紧张。你告诉大家,究竟是谁逼你成为流寇的,把心里的苦,心里的恨,统统对大伙说出来,讲出来!”

    看着徐修信任与鼓励的眼神,王二眼睛一红,他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捂着面孔低头抽泣:“俺是山西潞城王家庄人,前年流贼掠村,俺爹娘因为老弱,都被他们杀了。全村乡亲父老也都被杀,只有壮丁都被捆在一处,被强行带走,最终强逼着俺们做了流寇。俺没用,俺无能,为了活命,俺认贼作父,俺苟且图存,俺杀人害命,俺不是个东西啊!呜呜。。。。。。”

    场地上一片沉默,只有王二放声痛哭。

    徐修见得王二已然入戏,趁势在旁边低喝道:“王二,现在李啸大人愿意给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机会,你想不想以后为你父母报仇、为全村乡亲们报仇!”

    王二停止了哭泣,脸上却已满是决然的愤怒,他大声吼叫着说道:“老子做梦都想!俺要好好改造,将来为李大人当战兵,跟着李大人,去把这些流寇匪盗都杀光!为我爹娘报仇!为全村乡亲报仇!”

    徐修趁热打铁,大声喊道:“好!浪子回头金不换!我可以告诉你王二,你的想法一定会实现。只要好好改造,将来成为我军战兵,跟着李大人,去杀尽天下的流寇匪盗,杀光侵我大明的女真鞑子!为你父母报仇!为王家庄的乡亲报仇!为天下受苦的善良百姓们报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