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眉-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辆马车坐了两位小主子和各自的丫鬟。路上,絮儿拿出早晨用木樨花煮好的熟水倒在一个细口粗底的青瓷小杯中呈给穆识月。

    浓郁的辛香味涤荡在鼻尖,穆识月很喜欢这味道。

第21章 集优坊() 
随着马车渐行渐远,外面的喧哗声也越来越大。集优坊位于东城的柳子街,整条街都是各种商户,自古东贵西贱,能出入东城的都是有些家底的,贫户人家是不敢到这里来的,所以柳子街也没有一般集市的混乱。

    马车在柳子街上缓慢前行,两刻钟左右就到了集优坊的门前。

    守门小童看见两辆平顶蓝绸的三架马车,就知道非富即贵,忙撒开腿朝店内跑去。

    片刻间就出来了一位中年妇人,银红色织锦凤尾团花褙子,带着点翠首饰,满脸的笑意看着就让人舒心。

    穆景云和穆识月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那中年妇人款款的迎上来,语调欣喜的说着:“原来是穆六姑娘和三姑娘,贵客临门,还请里边坐”。

    这些能立得住脚的商户当然有自己的本事,单就城里的贵人,就是不能认全也要十之八九,免得怠慢了哪位金主,有些头脸的只消来过一次就能记得。

    穆家姐妹在这位自称慧娘的妇人引导下直接上了集优坊的二楼。

    集优坊一楼是招待寻常顾客的,二楼则是有几个雅间,专门招待富贵人家的太太小姐。

    慧娘将两位姑娘引到了二楼靠楼梯的第三间,屋内早已有机灵的丫头摆上了茶盏小点,慧娘笑吟吟的寒暄着:“前几日贵府的二夫人曾带四小姐来咱们这儿选了两身衣裳,今儿六小姐和三小姐又来,真是让我们集优坊蓬荜生辉呀”。

    穆识月和穆景云嫡庶不同,慧娘先称六小姐后称三小姐,可见这对穆府的事着实是有些了解的。

    穆景云对这种事已经习以为常,直奔主题道:“听说你们这出了新品,我和六妹来瞧瞧”。

    慧娘的笑容更深,让身后的小丫头去把新回来的那批绡纱料子都拿上来。

    然后主动给两位贵人斟茶,殷勤的说:“二位姑娘尝尝这小点,对面品鲜居新出的,味道清冽,很适合姑娘家吃”

    穆识月扫了一眼桌上的四个精致瓷盘和盘内码放成花样的点心,微微颔首,菱烟心领神会的夹了一块儿六姑娘眼尾扫到的鸦青色艾叶形糕点。

    今早穆识月吃的并不多,所以此刻是真的有些饿了,既然有吃食,也就没有客气,用帕子垫着吃了一口,清新的艾叶香气,让人很有食欲,穆识月小口的咬着,片刻就把一整块糕点都吃了进去。

    慧娘见穆家六姑娘赏脸吃了一整块糕点笑的见牙不见眼,连连让穆识月再尝尝另外几盘。

    穆识月刚想顺着慧娘的话再吃一块,雅间门外就传来了“咣当”的声响和女子的“哎呦”声,屋内的人均都朝门外望去,无奈门是关着的,看不见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慧娘面色不变的站起来福身一礼说道:“二位贵人稍坐,奴家出去瞧一瞧”

    穆识月扫到三姐带来的那个叫小满的丫鬟跟在慧娘身后出去了,倒是有些意外,看来三姐的丫鬟满机灵的吗。

    侧头瞟了一眼立在身后的絮儿,絮儿眯眼一笑,眼珠左右晃动,可见她是知道那丫头干什么去了,没有动也只是要坐享其成。

    穆识月暗暗的在心里鄙视了絮儿一番,但也有一点小骄傲。不怕你伶俐,就怕不懂得藏拙,早早的让人看清底细,这一点,絮儿做的很好。

    慧娘出去了半刻钟,小满先一步回来了。穆景云放下手中的茶杯问道:“怎么回事?”

    小满低声道:“是那个取布料的小丫头,抱的布匹太多,上楼的时候没有看清,撞到一位姑娘滚下了楼梯”

    “哦?”穆识月好奇的问:“人怎么样了?”

    小满摇摇头:“昏了过去,掌柜的已经派了人去请郎中,具体情况奴婢还不知”

    穆景云不在意的说:“反正跟咱们没关系,是她自己笨手笨脚的又能怨到谁”。

    话音刚落,一道略带不屑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穆三姑娘好冷的心肠,这么一个大活人跌下去昏迷不醒,你倒是先在这撇清自己的关系,还怕店家攀扯上你要你负责不成”。

    这声音穆识月并不熟悉,穆景云却因这声音变了脸色,骤然转过头去,门外一道出现了一红一黄两个身影。

    着枚红色齐胸襦裙的女子个子高挑,梳着双平髻,簪着两个碎花小花环,眉宇间少有女子的娇媚却多了一丝英气,手中还握着一个小巧的银色马鞭。

    黄衫女子个子稍矮一些,也是十岁左右的年纪,黑发向后挽着,两缕碎发顺着肩膀自然垂下。容长脸,眼角微微上扬,此刻的眼中满是不屑,想来刚刚出言讽刺的人就是她了。

    这两人穆识月并不认识。

    二人进了雅间并立在门口,穆景云率先站起来开口道:“韩二姑娘倒是会说笑,难不成我还要为她的不小心负责,哪有这般道理”。

    黄衫女子轻嗤一声,嘲讽的说:“哪个敢要你穆三姑娘负责啊,求您别落井下石都来不及呢”。

    韩二姑娘……韩家,穆识月好像有些知晓这女子的身份了。

    穆府族学在凤阳虽占得头筹,但从整个南直隶来看,却算不上最好的。同是清流世家,与穆家旗鼓相当的还有个应天韩氏一族。

    韩家已故家主韩兆是两朝帝师,颇受当今的推崇,只是韩家子孙没有穆家出众,在朝中的两位也都只是不上不下的地位。

    韩家的女子却是比男子要强的,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韩家长房嫡女,当朝四妃之一的瑾妃娘娘。

    据说瑾妃年少时就熟读史书古籍,是个很有才情的女子,韩兆也很喜爱这个出类拔萃的孙女,时常叫到身边陪自己谈今说古,品茶斗棋。

    那时还是魏王的当今圣上年纪尚轻,先皇一直没有立太子,所以盯着那位子的人也多。

    圣上一直走着礼贤下士、广纳贤才的路子,所以对先皇和自己的师傅深为恭敬,经常出入韩府。

    一来二去的,两人接触就多了,正是慕少艾的年纪,更何况还能有助于自己,二人顺理成章的情投意合。只不过那时圣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皇子妃,所以就纳了韩瑾做自己的侧妃,韩家一跃成为了皇亲国戚。

    若说韩家因此飞黄腾达也不为过,只是不久后又出了一桩意外。

    瑾妃娘娘的嫡妹韩家二姑娘出去游玩时跌落湖中被先皇的四皇子齐王所救,众目睽睽下齐王抱着韩二姑娘上岸,如若不能嫁给齐王,那韩二姑娘也只能以死保清白。

    偏偏齐王怕自己的二哥因韩兆的缘故比自己多得先皇宠爱,就请旨迎娶韩二姑娘为自己的正妃。

    韩兆也知道同时和两位皇子结亲是极其不智的决定,无奈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反抗的余地,就这样将自己夹在了二位皇子之间。

第22章 安贞郡主() 
果不其然,几年后,当今圣上得登大宝。

    齐王收买当时的金吾卫指挥使打着二皇子谋害先皇,谋朝篡位的名号举起了反旗。最终事败,死在了众将士面前。

    齐王府的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齐王妃更不能幸免,被强行勒令给齐王做了陪葬。

    因着瑾妃的缘故圣上没有牵连到韩府,但也不再对韩氏族人委以重任。

    韩兆辞官,率族人迁回应城,只是赶上那年应城爆发时疫全城戒严,族中众人商议后决定放弃应城改迁凤阳,从此就在凤阳扎下了跟。

    眼前的韩二姑娘穆识月是不认识的,只是隐约记得好像是和三姐有什么矛盾,如今看来这矛盾在自己还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

    “你……”,穆景云让韩二姑娘一句话刺了回来,只说了一个“你”字就不知道该怎么应付了,一张娇俏的脸布满了怒意却无法回驳。

    看着穆景云隐含怒意的脸,穆识月发现,这事情有点意思。

    如此想着,穆识月站起向前走了两步,微福了身道:“这位是韩家姐姐吧,不知我们姐妹二人在此叙话可是打扰到您了,如若这样,妹妹在这里给您陪个不是”

    她这句话说的就有些不客气了,识趣一点的都明白,这是在指责韩二姑娘偷听别人讲话还理直气壮,她却给偷听的人赔不是,任你有一肚子火也没法发泄,只能乖乖认着。

    穆识月绝对不是为了维护穆景云,只是同为穆府的姑娘,在外面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如若传出穆家姑娘生性凉薄的名声,对谁都不好。

    韩二姑娘听了这话脸唰的一下子就红了,斜眼瞪着穆识月道:“你是穆家的哪位娘子,如此牙尖嘴利”

    穆识月莞尔一笑道:“不敢当姐姐的夸奖,妹妹在家行六,是五房的姑娘”

    韩二姑娘轻笑了一声:“呵,我说的呢,原来……”

    “二表妹”,红衣女子突然出声阻止了韩二姑娘的话,韩二姑娘愣了一下,低低的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是我们姐妹唐突了,我这表妹平时不是这样的,希望二位姑娘不要在意”,红衣女子淡淡的向穆家姐妹抱歉道,话说的很客气,语气却是不卑不亢的。

    穆识月不知凤阳还有这号人物,好奇心顿起,有礼的问道:“无妨,韩姐姐只是和我们开玩笑罢了,敢问这位姐姐怎么称呼”

    红衣女子还没有说话,身旁的韩二姑娘一脸骄傲的说道:“这是我表姐,安贞郡主”。

    穆景云和穆识月都是一愣,穆景云不敢相信眼前的红衣女子竟是位身份高贵的郡主,而穆识月却是纳罕着原来这位就是安贞郡主。

    安贞郡主就是那位叛变身死的齐王之女,也是齐王唯一的血脉。

    齐王叛变后齐王妃被迫殉葬,齐王府灰飞烟灭,时年刚满周岁的安贞郡主就被当时还健在的太皇太后接到了身边抚养,为了不让圣上心里有隔阂,太皇太后带着安贞郡主移居到了延寿山的皇家别院。

    一直到隆嘉八年太皇太后驾鹤西去,安贞郡主上书圣上要给太皇太后守陵,就搬去了皇陵旁边的园静寺。

    穆识月没有想到能在凤阳见到安贞郡主,她的母亲也是在隆嘉八年仙逝的,只比太皇太后晚了两个月,如此看来安贞郡主也是刚出大孝期。

    齐王妃是韩家的姑娘,想来这安贞郡主是到外祖家探亲来了。

    穆家两姐妹齐齐上前躬身给安贞郡主请礼问安,安贞郡主伸手虚扶了一下说道:“两位姑娘不必多礼,不知可否在二位的房中略坐一会”。

    安贞郡主的要求当然不敢有人拒绝,穆景云慌忙的请郡主上座。

    安贞郡主身后的一个丫鬟上前用帕子擦了桌椅方才扶郡主坐下,又有小丫鬟拿了随身带的茶盏出来,重新用熟水替郡主沏了一壶不知道什么茶,茶味清香凛冽,熏人欲醉。

    这一系列动作说起来繁杂但也只是片刻的功夫,几个丫鬟井井有条竟没有发出一点声响,穆识月不由侧目,想来这几个丫鬟是郡主自延寿山带出来的吧。

    一切安排妥当,众丫鬟有素的立在了安贞郡主的身后,一时间屋内竟安静的落针可闻。

    气氛有一点冷凝,穆识月暗暗抚额,率先打破沉静:“郡主此次是来凤阳游玩的吗?”

    安贞郡主轻轻的放下手中茶杯,用帕子轻掩了下唇角后答道:“我是来给外祖父贺寿的”,她的语速轻快,可见是个爽利人。

    韩二姑娘韩瑶坐在那半天没人理有些不满,摆弄着手中的茶杯说:“我祖父半月后七十大寿,怎么,你们穆家没有收到帖子吗?还是你们五房不得势,长辈不准备带你们去?”

    这韩瑶处处带刺,也不知她和三姐之间有多深的矛盾,回头得让絮儿好好打听一下。穆识月不想再当穆景云的出头鸟,她的事情让她自己去处理好了,所以没有答话。

    穆景云自被韩瑶刺了一句后就好像失了浑身的力气,一直在保持沉默,此刻也不得不开口:“家里这么多人总不能都带去吧,到时谁去谁不去还得家里长辈定夺”,

    安贞郡主对自己这个表妹咄咄逼人的架势也弄得有些不满,冷眼看着韩瑶说:“二表妹今日的话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穆识月在安贞郡主的眼中读出了上位者的傲气,心里暗忖,这位安贞郡主不简单。

    想来也是,在父亲叛变自己苟且偷生的境地下,又有哪个女子能继续做一朵温室里的花。

    况且她是长于皇家别院、长于太皇太后之手的,在那别院之中除太皇太后以外她的身份最为尊崇。如若没有点活命的本事,又怎能在太皇太后薨逝之后主动上书守陵,这也是位懂得守拙的聪明人。

    在安贞郡主的威压下,韩瑶再不敢放肆。

    这等人物不能得罪也不敢太过接近,穆识月只能拣着凤阳的风景之地和安贞郡主周旋着不至于冷场。

    过了很久慧娘才回来,她一进来就连连致歉:“让几位贵人久等了,是奴家的不是”。

    她不知道自己离开的时间内门外的两位怎么进来了,也不敢让人窥探几位姑娘说了什么,但凭她的一双利眼可以看出屋内的气氛并不是特别融洽。

    还有那位红衣女子,只看眉眼间的倨傲之色就知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更何况她身后跟着的仆妇丫鬟看着可都是百里挑一的。

    屋里的几尊菩萨都是得罪不得的,只能加倍的陪着小心。

    “两位姑娘不必忧心,那个小丫头已经请了郎中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碍,倒是这位姑娘,也不知道有没有撞到哪里,要不要叫郎中也来给瞧瞧”,其实那个小丫头摔断了腿,郎中说治不好了,只是这话她可不敢跟贵人说,不然岂不是以为她要讹诈人家。

    这时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嬷嬷开门走了进来,她身姿笔直目不斜视的走向安贞郡主,附在郡主耳边低语了几句后躬身立在了身侧。

第23章 好大架子() 
安贞郡主的眉毛几不可查的皱了一皱,看向慧娘说道:“那个丫头的腿断了?”

    慧娘没想到这位姑娘还派人去打听了,一般人碰到这种事不是生怕惹到麻烦远远的避开吗。

    一改刚才的言笑晏晏恭敬的答道:“是丫鬟自己不小心冲撞了贵人,与姑娘无关,这件事我们集优坊会自行处理好,姑娘不用担心”

    安贞郡主朝身侧的嬷嬷看了一眼,那嬷嬷会意,从袖中掏出一锭十两的银元宝递了过去。

    “这个你拿着,总归是我撞了人家,用这钱好好的给她看看,若是看不好了也能支应她一段时日的生活”。

    慧娘连连退却,耐不过人家的坚持,也只好跌声道谢后收了下来。

    安贞郡主说完站起了身,侧首和穆家两位姑娘道:“打扰二位姑娘了,两位慢慢挑选,我们就先走了”,态度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这样正好。

    穆景云此刻已经恢复了常态,笑盈盈的站起来:“郡主客气,我们等得也无聊,能借此机会识得郡主是我们的福气”。

    慧娘在一旁听穆三姑娘称那位红衣女子为郡主,略一思考就明白了眼前人的身份,能让韩二姑娘攀上关系的郡主,想来也就那一位了。

    态度更加殷勤的顺着话说:“小店能得郡主光临也是天大的福气呢,您放心,您定下的布料一准比您还先到韩府”

    穆识月没有说话,她不想太过谄媚反而遭了人厌弃,只扬着一抹笑说“郡主慢走”送安贞郡主到了雅间门口,就站定了不再前行。

    安贞郡主对穆识月的所作所为很是满意,这位穆六姑娘倒真是个知情识趣的。像她这样身份说高贵却又有些尴尬的人,不可太亲近也不可不恭,那小姑娘看着七八岁的样子,倒是出奇意外的知道这个度,是个聪慧的。

    穆氏姐妹一直目送安贞郡主一行人下了楼,转过弯不见身影后才回到雅间。

    慧娘则是一直把安贞郡主送上马车,看着走远才回来的,今日这一出真是将她吓出了一身冷汗,幸好她眼尖看出这女子不同寻常。想到楼上还有两尊大佛,加快脚步的又上了楼。

    已经有另一个小丫头重新捧了几匹新布过来,穆识月还有自己的事想做,刚刚因为这出意外耽误了一会儿,她心里有些着急,挑布料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心思,随便指了两匹看起来还不错的说“我就挑这两个吧”。

    穆景云悄悄打量了一下,一匹海青蓝洒金芙蓉花,一匹是玫瑰粉的海棠花,都不是她中意的,就没有在乎继续挑选自己的。

    穆识月走到窗口指着对面不远处的一家店铺说:“三姐,那里有一家首饰铺子,我前儿摔掉了一只簪子上的流苏,那个是母亲在的时候给我的,我想去看看能不能修补上”

    穆景云正被眼前的布料晃花了眼不知挑哪个,闻言道:“六妹妹且去,我还得再挑挑,等挑好了我再去寻你”

    穆识月心中暗喜,补了一句:“三姐莫急,时间尚早慢慢挑”。然后就带着絮儿、菱烟和两个仆妇下了楼。

    菱烟先一步出门,到门外等候的马车上拿了一顶帷帽出来,进了集优坊帮穆识月戴上,主仆几人才向不远处的一家店铺走去。

    午时的太阳很烈,脚下的青石板路都晒得滚烫,穆识月不由加快了脚步。

    很快就走到了,“撷芳斋”的牌匾悬挂在门楣,两扇清漆门大开着,一个小堂倌儿坐在门口的交椅上,头靠着椅背正在打瞌睡。

    跟来的仆妇上前一步喊道:“小哥儿,来客人了”

    小堂倌努力的将眼睛睁开了一条缝,看见面前站个戴着帷帽的姑娘和丫鬟仆妇,知道来了贵人,噌的一下子蹿了起来,点头哈腰的边作揖说着:“贵人里边请”。

    穆识月看着门可罗雀的撷芳斋,这是母亲陪嫁的首饰铺子,前世倒是有人看这里生意不景气想要买下,只因这是母亲留给她的舍不得卖,就一直不死不活的在那撑着。

    走进大厅,穆识月撩起帷帽,莲步款款的围着屋子绕了几圈,眼睛四外打探着,眉间渐渐凝成了川字。

    货柜上的首饰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样子也是很老旧的款式,这样的铺子又有哪个愿意光顾呢。

    小堂倌一直跟在穆识月的身后绕着屋子打转儿,见这位姑娘只是看着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