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渔色大宋-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78章:给石雪河栽赃() 
张邦昌笑眯眯的将他拉着坐下,意味深长地道:“石老弟,这可并非给你一人的。 ”说完从怀又取出一封信来,轻轻摆在石雪河面前。

    石雪河迟疑了一下,还是将信拿起打了开来,只见信纸上是一手漂亮的小楷,简洁明了又颇为含蓄,只说他日有缘相见,望石大人略做照拂,信尾署名是四个龙飞凤舞的字——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就是兀术,石雪河当然知道,这封信里那短短几句话他也懂了,意思就是金军兵临城下时希望他石雪河莫要再抵抗,早早开门投诚为好,可是这……这彻底就是在让自己通敌叛国啊!

    张邦昌见他眼神闪烁惊疑不定,显然还在考虑,他又说道:“四王子说了,到时候汴京的京畿戍卫仍交由你石老弟,甚至你若真是个聪明人的话还能往上走走。”他顿了顿,皮笑肉不笑地道,“若是石大人执意不愿也无妨……哦对了,梁大人如今尚在大理寺,石大人可曾去看访过他?”

    老弟又变成了石大人,老夫也变成了本相,张邦昌话里没一句威胁,可石雪河却顿时冷汗涔涔。

    收了银票咱们就是自己人,我会保你周全,不收银票那就对不住,官家已开始收拾梁贼一系,你石雪河是谁的爪牙满朝都知,到时候别哭着求我。

    石雪河当机立断,慌忙深深一揖:“下官今日偶有不适,方才只是有些一时晕眩,未及回话,还望相爷恕罪。”说完再不迟疑,将银票收入怀,强笑道,“既如此下官便厚颜收下了。”

    张邦昌捻着胡须笑眯眯地看着他,眼神很是满意,忽然抬手拍了拍,只听房门嘎吱一响,一股香风扑鼻而来,竟是两个千娇百媚的年轻女子。

    石雪河愕然:“相爷,这……”可不等他说完,那两个女子已各自坐到他的身旁,一左一右,一个已伸玉手攀上了他的脖子,另一个则倒了满满一杯酒送到他嘴边,咯咯娇笑花枝招展。

    张邦昌笑吟吟地举起酒杯:“石老弟,今日不醉无归。”

    石雪河大乐,也举杯道:“多谢相爷!”

    ……

    石雪河醉了,虽然不至于烂醉如泥,但也已经神智恍惚不辨南北了,连什么时候离开的相府也不知道,他仅剩的那点意识只知道相爷竟还派人送他回去,可见贴心之至。

    软轿平稳地行走在深夜的街头,石雪河渐渐支撑不住就要睡着了,可就在这时,轿子忽然停了下来,有人喝问道:“这里头坐的是什么人?”

    石雪河迷迷糊糊的不愿睁眼,只听轿夫略带惊慌地说道:“回大人的话,小人只是被雇来的,不知轿的老爷是谁。”

    先前说话的又喝道:“打开轿帘让我看看。”

    石雪河有些不耐烦起来了,最近汴京城内是有些紧张,巡城的也频繁了不少,可他是当朝二品,还有哪个不开眼的敢来查他不成?可他在迷糊之际居然没留意到那个轿夫所说的,他们只是被雇来的。

    啪的一声轿帘被掀开,刺眼的火光照得石雪河眼珠生疼,他顿时大怒,刚要呵斥间却瞥见外边站着的两道身影,话到嘴边猛的停了下来,酒也醒了一小半。

    这是……开平王高雍和宗泽?

    雍爷和宗泽也看清了轿子里的是谁,不管他们的关系如何,但毕竟都是一朝为官,没撕破脸的时候虚伪的客气还是要的,宗泽面带微笑地拱手道:“原来是石大人,下官不知,还望大人恕罪。”雍爷则只看着他不说话,毕竟他是世袭王爷,对这种阿谀奉承爬上来的官员不屑一顾。

    石雪河哪还敢坐着不动,赶紧挣扎着起身出轿,哪怕头疼欲裂也顾不得了。

    “开平王爷,宗元帅,我……”他边说着话边起身踏出轿来,可不知怎么在临出轿那一刻忽然象是绊到了什么,身子一下没稳住顿时摔了出去,宿醉之下手脚都是无力的,连抓都没来得及抓住什么,砰的一声摔了个结实,顿时疼得他一声闷哼。

    宗泽慌忙过来扶他:“石大人小心,下官……”

    他的话突然停住,扶着石雪河的手也松了开来,石雪河一下子又摔倒在地,不由得勃然大怒:“宗元帅,你这是何意?”

    只见宗泽从轿前地上拾起了一个物件,凑在火光前仔细看了看,猛然间脸色大变,将那物件递给雍爷:“王爷您看,这是何物?”

    雍爷接过一看,只见那是块金灿灿的牌子,正面雕着一只张牙舞爪的猛虎,背面则有两个篆字——赤三。

    “哼!”雍爷猛的抬起头,死死盯着石雪河的眼睛,语气森冷地道,“天罗,赤堂,石大人,失敬了!”

    石雪河的脑子轰的一下瞬间变得一片空白,天罗赤堂他也听说过,那是金国四王子手一支隐秘的力量,用来刺探与刺杀,可是自己身上怎么会无端掉出这么一块牌子来,而且还不偏不倚落在宗泽眼前?

    雍爷手一挥,喝道:“拿下,与我搜!”

    几个官兵一拥而上将石雪河从地上拖起,二话不说把他捆了个结实,石雪河这才惊醒过来,大怒道:“混帐!本官乃当朝二品,谁敢绑我!”

    雍爷冷笑:“还嘴硬么?你瞧老子敢不敢!”说着话大步走上前,不管石雪河的喝骂,伸手往他怀搜去,很快就掏出了厚厚一叠银票和那封书信,他打开信简单扫了一眼,顿时脸色变得铁青,冷笑着在石雪河眼前扬了扬,“这是什么?”

    石雪河的骂声停住了,他的酒意已完全消散,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清醒,他已经意识到,今天完蛋了。

    宗泽接过书信也看了一遍,信的内容虽不多,却字字惊心,特别是信尾那个署名更让宗泽眼闪过一道厉色,他面如沉水,看了一眼石雪河,冷冷地道:“将石大人请回去,本帅要面见圣上!”

    听见圣上二字,石雪河一个激灵醒转过来,大叫道:“这是栽赃,是陷害,我也要见圣上……”

    不远处的暗,徐子桢和苏三正偷偷看着这里,苏三疑惑地问道:“你干嘛要费这么大劲给他栽赃?还拿自己的钱去栽,不嫌亏么?”

    徐子桢诡异地笑了笑:“亏么?那是你不知道这王八蛋多有钱。”

    隔壁老王手机请访问:

第679章:外攘内忧() 
雍爷和宗泽押着石雪河走了,徐子桢拍了拍手也起身回去了,苏三亦步亦趋地跟在后边,眉头轻皱,怎么都想不通徐子桢说的石雪河有钱跟他有什么关系。

    苏三素来自诩是徐子桢的贴身护卫,再加上她本就心思单纯,最不喜欢动脑子使花招,因此怎么都猜不透徐子桢的用意。

    “我还是不明白,石雪河有钱没钱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徐子桢笑了:“当然有关系,因为很快他的钱就会变成我的钱。”

    苏三愈发茫然了,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石雪河的酒劲已经彻底醒了,但是他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那点财产已经被人惦记上了,更不会想到自己会被无端陷害,而当赵桓得知这件事后不出意外的大怒,这回连大理寺都不用去,直接给石雪河一个斩立决,家财查没,而负责此事的正是张邦昌。

    一桩大快人心的天大冤案就此产生,石雪河到死也没明白那块金牌是怎么来的,又怎么会巧得正好掉在宗泽脚边,这一切自然都是张邦昌府中的那两个轿夫所为。

    其实兀术哪曾要拉拢他石雪河,或许连他这个人都压根不知道,那封书信自然是假的,真正执笔的是一个他绝不会想到的人——秦桧。

    秦桧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奸臣,但他的才学却是不可否认的,那封书信就是徐子桢暗中托他仿照着兀术的笔迹写的,而兀术的笔迹不正好有梁师成家里搜来的信作参考么?模仿几个字对秦大学士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至于那块金牌的来历就更简单了,徐子桢在送罗吉的那天“偶遇”莫景下和他的赤堂,一不小心灭了个干净,别说一个赤三的牌子,就是把整个赤堂的牌子都收集起来也没什么难度。

    徐子桢心情大好,一路上边走边跟苏三低声说着,苏三也终于明白石雪河死得有多窝囊,可还是有一件事想不通。

    “可他家银子再多又与你何干?他又没得罪你,官家也不会让他赔你什么吧?”

    徐子桢神秘一笑:“我不用管,张邦昌会帮我拿的。”

    苏三哪肯相信,只当徐子桢在逗她,她知道张邦昌在真定大营时被徐子桢忽悠过,可那老头好歹也是首相太宰,不至于傻到这份上吧?

    徐子桢也不解释,带着苏三回了住处,朵琪卓玛一干人等都在,那几个搬银子的护卫却到现在还没回来,可见徐子桢那一把面粉撒得水准有多高。

    段琛一见他就兴高采烈地道:“徐兄,梁师成一案已判了,你猜怎么着?老贼倒是留了一命,被贬去彰化当节度副使了,不日便要启程。”

    “彰化?嗯,看来我还是没记错……”徐子桢摸着下巴喃喃地道。

    众人大奇:“没记错?”

    “咳咳……我是说没猜错,老王八蛋不会那么容易被砍头,最多就是个贬谪。”徐子桢说完暗中抹了把汗,好家伙,险些说漏嘴,他拉过地图假模假样的研究着,也不知在看些什么。

    他记得六贼基本都是被贬谪的,没一个当即砍脑袋,不过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一个都不会放过,就象王黼那样,死也死得谁都找不到,梁师成当然也不能放过,曾经暗中指使要杀老子,何况老子还黑了他那么多金子银子……

    又过了将近一个时辰,那五个吐蕃护卫终于回来了,三辆牛车被装了个满满当当,车轱辘碾在地面上发出一声声吱扭吱扭的声音,显然是到了承载的极限了,徐子桢让他们把三车货物拉进院子,然后屏退下人,将箱盖一个个打开,顿时满院金光流动,照得眼睛都几乎睁不开。

    朵琪卓玛等都是见过世面的,可也都被震惊得无法自己,徐子桢果然够黑,这一坑估计都不下五百万两银子,也不知雍爷宗泽到时怎么跟赵桓交代。

    苏三在当场就见过,总算还好些,可到了半夜时分又有两辆车悄悄来到,车夫没有多话,只将车径直赶进了院子,和那三辆牛车并排,当车帘掀开时苏三愣住了,因为车里摆满了一口口箱子,打开看时里边同样都是晃眼的金银珠宝,而车夫在见到徐子桢时只恭恭敬敬地说了一句话——

    “相爷说石雪河家的钱财大抵就这么多,一分不缺全在这儿了。”

    苏三到这时才知道徐子桢原来没骗她,张邦昌真的把石雪河的钱送来了,可这一切太让人震惊了,惊得她张口结舌,脑子里已是一片空白,直到徐子桢拉着她进了一间空屋后才猛然惊醒。

    “你……你想干嘛?”苏三下意识地捏起拳头挡在身前,俏脸上满是警惕之色。

    徐子桢一个爆栗凿在她脑袋上,没好气地道:“外头那么多人,你说我能干嘛?轻点声,给我办件事去。”

    苏三哎哟一声捧住脑袋,疼是不怎么疼,就是太尴尬,假意揉了几下后问道:“办什么事?”

    徐子桢勾了勾手指,凑到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苏三的眼睛忽然一亮,脸上也挂起了兴奋之色。

    第二天的早朝上,百官们惊闻了两个事情,一是石雪河已被斩,家产查没,二是梁师成被贬至彰化节度副使,只是在昨夜于府中自缢身亡,想必从高位摔下后心理难以承受,才选择了这样的结局。

    他们谁都不会想到,石雪河所谓的家产全都查没到了徐子桢手中,梁师成也不是自缢,而是苏三趁夜潜入他府中帮了他一把,以她的力气挂个老太监上房梁太简单了。

    可是满朝官员却想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赵桓这个刚上任没多久的皇帝要开始动手清除旧臣了,梁师成和石雪河只是一个开头而已。

    果然,当早朝才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赵桓又发威了,这次倒霉的是梁师成的另一个走狗,徐子桢曾经的“同学”朱时阳的叔父,天章阁学士朱从龙。

    赵桓端坐在龙椅上,心中意气风发,他终于感受到了皇权,感受到了那种掌控他人生死的快感,而这些不过是徐子桢跟他说了一句话而造成的。

    “外攘不必担心,内忧才需速办。”

第680章:银子才是王道() 
一场轰轰烈烈的肃政运动拉开了序幕,梁师成石雪河只是个开始,接下来一个又一个官员被查,或贬或斩,朝堂上人人自危,生怕哪天赵桓的刀挥到自己头上,而每个被查的官员无一例外的被查没家产。

    赵桓非常满意,国库本就很是空虚,这些官员家中抄来的银子多得让他难以想像,金人的要求已经开了过来,白银两百万两,金六十万两,这还是太宰张邦昌极力争取来的结果,而光是梁师成家中就被抄了五十多万两银子,再加上之后的石雪河和朱从龙等人,不过十来个官员就凑满了这个数。

    可是赵桓怎么都不会想到,张邦昌在为他收拢这些银子的同时,另有大半都被送到了朵琪卓玛的住处。

    银七百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至于其他珍宝还未算在内。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整个大宋财政一年也收不到这么多,可是现在却都流向了徐子桢家中,牟先亭和段家兄妹已先一步离去,朵琪卓玛和耶律符暂时还没走,张邦昌送来的金银就由他们轮流护送去应天府徐子桢的家。

    这是最安全的方式,因为现在没有哪一处的关口敢检查他们的使节团,开玩笑,梁师成的先例摆在那儿,谁还敢不知死活?

    当然这些赵桓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已经有几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收拢了来,能解决眼前的难题已是最好的,现在的他正意气风发的当他的“明君”。

    而作为这一切事件的始作俑者徐子桢,现在已经在汴京往太原的路上,他的心情很好,因为在他走之前又有一大笔银子入了帐,这是让他最开心的事。

    “徐子桢,张邦昌怎么会替你做这么胆大妄为的事?你是不是捏住他把柄了?”

    苏三沉默了很久,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徐子桢哈哈一笑:“他是当朝太宰,能有什么把柄给我捏住?他给我做这事是心甘情愿的。”

    苏三道:“不明白,他就不怕被皇帝发现砍他脑袋么?”

    “不会。”徐子桢很肯定地说道,“首先,张邦昌不会那么早死,他的宰相且有得做呢,而且……赵桓在发现这事之前他自己就会出事。”

    苏三吓了一跳,还好现在是在官道上,四周不见人影,要不然凭这句话徐子桢就该被灭族。

    徐子桢在马上凑过头去,低声道:“张邦昌一开始也不敢,不过我就跟他说了一句话——金人很快就会破汴京,这些银子与其便宜他们还不如先送去我那儿,至于赵桓,嘿,他的皇帝命只剩没多少天了。”

    “你是说金人就快攻汴京了?那……”苏三惊得瞪大了眼睛,忽然间又想明白了一件事,“那你这回去太原就是要让完颜昂早作准备?”

    徐子桢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哟嗬,这么快就明白了?难得啊。”

    苏三啐道:“呸!姑奶奶还不至于那么傻。”

    徐子桢笑道:“说你胖还喘上了,其实我找的不是完颜昂,而是韩五哥,你不懂,他是咱们将来几十年中的抗金主将,缺他不行。”

    苏三感觉自己越来越看不懂徐子桢了,她能坚信徐子桢不会骗她,可是徐子桢的那些预测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根据?说他是神仙苏三是绝不会相信的,哪有神仙这么色的,娶了那么多妻子,还有那么一大堆红颜知己。

    徐子桢没再说下去,有些事苏三弄不明白,多解释也没意思,而且汴京好歹是大宋首府,被金人攻破毕竟不是好事,总是一个大大的耻辱。

    另外,徐子桢这次去太原还有两件事,一是想看看自家的商队在太原发展的情况,因为从交到胡卿手里后他就没关心过,这甩手掌柜做得有些不好意思,另一件事就是水琉璃的下落,徐子桢隐约有个不好的感觉,虽然赵构口口声声说水琉璃这次不会有危险,但他还是觉得似乎有点不对劲,要不然不可能这么久都没点消息回来,这不正常。

    “徐子桢,你究竟对皇帝说过什么?他不是一向都胆小谨慎么?怎么这回居然大肆贬谪官员了?他就不怕内乱么?”

    徐子桢道:“内乱也顾不得了,赵佶还没死,赵桓刚登基总担心自己的根基不稳,而且那些个老臣仗着赵佶的宠信不把他这新皇帝放在眼里,是人都有火气,他还不趁着赵佶不在京城的日子换批自己的走狗么?”

    他把自己对赵桓说的话告诉了苏三,接着得意地等着苏三对他的崇拜,没想到却等来了苏三的鄙夷。

    “你到底念没念过书?什么叫作外攘?那叫攘外必先安内,要说也只能说是外患。”

    “呃……说错了么?赵桓小子也不说提醒老子……”徐子桢尴尬地挠了挠头,好在是苏三,要不然换个高璞君或是温娴还不定被鄙视成什么样。

    不紧不慢的行了几天,终于到了太原,远远的就看见太原城的大门敞开着,进进出出的人流很是密集,不时的还能看到一个个车队,显然都是从各地集结的行商。

    徐子桢对自己的手笔非常满意,本来太原府已经被金人包围了,等汴京被破后金人就会回头过来破了这里,但是在他的布局之下竟然把一个原本在水深火热中的太原变成了个繁荣热闹的自贸区,这事就算放在八百年后他那年代都是少见的。

    进城之后徐子桢放慢了速度,坐在马背上慢悠悠的走着,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极是热闹,不时能看见穿着异国服饰的商人,显然在他的商队带动下吸引了不少周边国家的商人,比如西夏,比如吐蕃,甚至还有更远的回鹘、高丽、黑汗。

    徐子桢指着眼前对苏三道:“瞧瞧,哥念书少又怎么了?这年头什么最重要?赚钱!银子才是王道,会念书顶个鸟用。”

    苏三撇了撇嘴没理他,反正她知道徐子桢能瞎掰,死的都能说成活的,自己知道就行了。

    可就在这时身边传来一个不屑的声音:“哼,简直是无稽之谈!”

    徐子桢一愣:“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