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一个徐母来的时候带来了徐康,徐康的能力不说有多强,但总归是当过官、管过事的人,有着相应的工作经验。陆仁现在的手头上恰好缺的就是这种有经验的人。

    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算是就这么定了下来,陆仁多少也能松下口气。可还没等陆仁睡上个懒觉什么的,雪莉却发来了通讯,说是希望陆仁能回夷州一趟。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陆仁作为夷州小城的领袖,实在是不适合总是不在夷州坐镇。而且这一年的时间下来,夷州小城的人口增加速度过快,陆仁要是不回去镇一镇局面的话,可能会弄出什么乱子也说不定。

    雪莉说得话没错。严格的来说,陆仁在建安九年六月离开夷州的时候,夷州小城真正意义上的基础人口只有三万左右,而这三万人对陆仁的态度是没问题的。但是接下来陆仁不在夷州的这段时间,田畴那头光一个徐无山坞堡就送来了两万多快三万,然后甘宁在南越、吕宋一带弄来点,田畴在右北平收拢流民弄来点,再到甘宁舰队去渤海一带抢总之,到建安十年正月的人口统计结束,夷州的人口数量已经快接近十万

    十万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中型郡治的人口数字了。要命的是这十万人当中有七成是一年之中突然来到夷州的外来性质人口,人多心杂那是肯定的事,谁敢保证这七万人当中会没有一些捣蛋份子的存在而陆仁如果不在夷州的话,夷州小城就貌似还真没有什么有名望的人郑老爷子是有名头,但那只是对于士族阶层而言,碰上那些饥馑流民的话还是省省吧。再说陆仁也真不敢让人郑老爷子那么大的年纪去办这种事。

    无奈之下,陆仁只好把一些该交待的事情详详细细的交待给了张放,然后收拾东西准备回一趟夷州。而如此一来,陆仁就变成了要和诸葛亮夫妇、张仲景同行

    建安十年二月末,襄阳水运码头。

    船工们正忙碌着搬运货物装船,而陆仁此刻却正在船中用芯片在向雪莉作着工作安排:

    “陆诚那小子是坐不住的,不然他也不会一天到晚的说要出海寻岛探险。他个性如此,我也没话可说,让他去就是了,正好我也打算派人去把那霸诸岛给拿下来。另一方面,我现在担心的就是夷州那边的杂事。雪莉你说准备派人到珠崖人去开发,我暂时还没考较过,因为我们夷州突然激增了这么多人口,首先要做的是要开垦出够我们养命的农田,同时把相应的建制全都给确立下来,不然真出了什么乱子我们只会什么都做不了。”

    雪莉道:“主人你放心,在你回来之前,我会尽可能的稳住局面的。另外现在的城镇规模明显的已经不够用了,要考虑一下扩建的事情。初步推算,除去耕种、修建之外,还要考虑自卫与修建船坞、码头,人力其实还是非常紧张的。”

    陆仁道:“不仅如此,各类的工匠你也得单独分出来,特别是铁器、木工、泥瓦这些,在我们修建时一定要善加利用并厚待他们。日后这些人也是离不开的。嗯珠崖那头的事,等我回去之后再找甄氏宗族好好商量一下,可以的话就先开几个浅层型的小铁矿来使用,不然的话金属资源跟不上会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至于林木资源夷州很多,这个我到不怎么担心。还有,目前的船只数量我诂算着没什么问题,那么船坞方面的事可以先放缓一下,但码头一定要尽可能快的扩建起来。毕竟一下子多出了七万人口,万一土地的农耕不够,就要靠在海中捕鱼虾给大家果腹。”

    雪莉点头应下,陆仁又把一份自己这里拟好的文本文件给雪莉发送了过去:“这上面是一些夷州要做的事,雪莉你要是一时间想不起什么要做的就参看一下,应该对你会有些帮助。”

    雪莉忽然道:“主人,我有点提议。”

    陆仁示意雪莉说说看,雪莉道:“吴郡陆氏那里是不是能弄些人到夷州来据我所知,吴郡陆氏那里有不少没有自耕地或是自身产业的人,一般他们都是在船坞与码头里帮工养家的,简单点说就是一般的搬运工之类的苦力。”

    陆仁想了想摇头道:“最好不要去动他们,必竟这样做很容易引起吴郡陆氏宗族对我的反感,而且一但引起孙权与周瑜这些人的注意说不定会坏事。且不说真要是那样做了,没准就会破坏掉我与吴郡陆氏之间的关系,更何况要是我没诂计错,周瑜还在帮孙权打着我的主意。再说吴郡陆氏是我们在江东地区的代理商,过份的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对我们没好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五回 礼尚往来() 
“过份的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对我们没好处”

    雪莉考虑了一会儿赞同道:“主人说得有道理。我们夷州的实力还很弱小,而且目前的局面也不太稳定,不能再惹回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吴郡陆氏是我们在江东地区的总代理商,我们除了买卖货物之外也不能和他们这样的当地豪族争什么利益,不然只怕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明争暗斗。不过我们的嫡系人口基数仍然有必要增加一些,那主人你看是不是从徐州糜氏那里调一些来糜贞说过徐州那里应该还有不少当初糜氏的旧人,说不定能召来不少人。”

    陆仁仔细的想了想,回应道:“这样也好。这样吧,我这里在出海之后分作两队,我直接去夷州,另外分出一些船由糜贞率领着去徐州召人,你那里适时的派船出来与我们汇合”

    雪莉点头,再商议了一下时间之后就结束了与陆仁的通讯。

    接着陆仁出了船舱,把张放叫了过来叮嘱道:“张放,还是老样子,我不在荆州的时候,荆州这里的事情就拜托给你了。”

    张放抱拳道:“张放定不负主公所托”

    陆仁一俯身趴到了桌上,看了张放老半天才开口道:“还有一件事,不过是你的私事。我记得你比我都大几岁,今年都快四十了吧可是你一直都没有娶妻生子,平时也没听说过你有看上哪家姑娘的。不过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可没跑去襄阳城中的风月场所里买欢。所以我想过了,你差不多的时候寻个妻室好了。”

    张放一向比较稳重,可这会儿脸色也变得很古怪,呐呐道:“主公,这些事就不劳您操心了吧再说我去那些场所里面,也不全是在买欢放形,很多相应的情报都是得在那里才能打听得到的。”

    陆仁呵呵一笑,道:“男大当婚,无可厚非。说起来这几年是我拖累了你。”

    张放道:“大人。你有所不知。当初我们被选进陷阵营的时候,高将军曾说过陷阵营的将士不许娶妻,一但想娶妻生子就必须离开陷阵营。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我们要是想找女人也就是去乡间抢几个,完事了再扔下些钱粮什么的也没出过什么事。多年下来。我也就习惯了。”

    陆仁哑然,他还真的从来没过问过以前陷阵营的一些杂事。

    张放接着道:“不知不觉间我们都养成了习惯。其实没女人在身边兄弟们也都相处得挺不错的。后来陷阵营于下邳一役尽没,我和几个兄弟跟随了主公,而主公平时对我们的打赏颇丰,我们也就没再去做些抢人的勾当。反正有钱。去欢场里喝酒找女人也一样,玩得还畅快点,所以我觉得这样逍遥自在也没什么不好的,不像主公你”

    说着张放赶紧捂住了嘴,陆仁则双手一抱怀,冷哼道:“不像我什么说”

    张放嘿嘿笑了两声道:“主公见谅,我说出来您别生气。我是想说主公你总是牵家带口的,时时挂念,事事费心。就拿这次准备去夷州的事来说吧,您如果是单身一个只要上船往夷州一跑就行了。哪像现在费尽心思的,谈个事还得把秀夫人和糜夫人给支开”

    “你这个混蛋”

    陆仁这回真是无语到极点,指着张放半天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好不容易才找出句话来问道:“这么说,你一时半会儿的都不想成亲”

    张放用力点头。

    陆仁低头长叹,心道:“这都给我带出了些什么活宝来啊这时代讲究的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他们这样就有些离经叛道了啊虽说我本身就是在做些离经叛道的事。嗯好像有一个地方女人不少”

    想着陆仁抬头奸笑道:“好,你们怎么选我不为难你们。大不了我以后安排你去一个女人很多的地方抢些女人回来专门服侍你们。”

    张放愕然道:“大人,你一向不许我们欺凌百姓的。再说这样对你的名望有损。”

    陆仁搔着没几根像样的胡须的下巴继续奸笑:“海外异族怕什么再说那里的女人只要你让她们吃饱穿暖只怕会抢着要服侍你,说不定都不用去抢。”

    张放张大了嘴巴道:“还有这种地方哪里啊”

    陆仁冷哼了一声。缓缓道:“东海之滨,倭国邪马台”

    这还不是说瞎话。甘宁那头已经把济州岛给拿了下来,而济州岛北上可入朝鲜半岛,往东不远就是倭岛。至于倭国邪马台那可是史料上有明文记载的女王与女祭司在统治着。就是不知道在这个时代。邪马台的女人其质量如何

    船工们忙碌了整整一天,从早上辰时一直忙到晚上初更才将船队的货物装完,而船队的出发日期也相应的推迟了一日。到次日陆仁准备扬帆启航的时候,码头那边的远处有数骑赶来,为首之人大叫道:“陆义浩陆仆射何在”

    陆仁一怔,向来人望去。心道:“蔡瑁他不是去安排这里的水军给我的船队放行吗这会儿赶来干什么应该没出什么事吧”

    陆仁没来由的心里面一阵紧张,必竟这蔡瑁就找上了门来,天晓得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稍稍迟疑了一下,陆仁还是下船迎了上去。不多时与蔡瑁对面相见,陆仁向蔡瑁拱手道:“蔡将军,这么急着找我,所为何事”

    蔡瑁拉住马先向码头眺望了一下,问道:“陆仆射的船队就要出发了”

    陆仁道:“这就准备动身。”

    蔡瑁长出了口气,一副放下了心的样子:“唉,总算是赶上了”

    陆仁道:“蔡将军是有何要事”

    蔡瑁摆摆手道:“哦,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的几个妻妾很喜欢陆仆射上次陆仆射赠于我的那几颗珍珠,突然想起来想请陆仆射再为我代购几个的。”

    陆仁被闹了个啼笑皆非,心说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没想到只是这种事。顿了顿陆仁道:“此事不难,只要我的船队下次过来就行。另外这次的船队过去,如果有什么稀奇之物也会购回来贩卖,到时陆仁再挑出几件来赠于蔡将军。”

    蔡瑁道:“好说好说。另外听说这次的船队比往常还要大些”

    陆仁笑道:“大是比往常大上了一些。主要是因为之前的江夏一战,使得两地水运停了一段时间,之后在下得蔡将军之助重开水运,当然是要多贩些商货把之前的损失给弥补回来。”

    蔡瑁哦了一声,看看近处无人,便凑到了陆仁的耳畔神神秘秘的道:“陆仆射,在下也斗胆问上一句之前你带给在下与刘镇南的琉璃器物,能不能再多弄一些来放下,在下绝对不会让陆仆射吃亏的。”

    “啥”

    陆仁当时就是一愣。蔡瑁口中的“琉璃器物”其实就是夷州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只不过夷州小城目前的产能还不怎么样,出产出来的玻璃大多数用在了比较重要的地方,可以说夷州小城自身都还没有达到某个程度。而送给蔡瑁和刘表的那些,都是甄氏宗族特制出来的工艺产量灰常的小,以陆仁与甄氏宗族之间现在的合作方式,陆仁都得花不少钱买过来,用来作为打关系牌的用已。

    陆仁被闹了个啼笑皆非,心说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没想到只是这种事。顿了顿陆仁道:“此事不难,只要我的船队下次过来就行。另外这次的船队过去,如果有什么稀奇之物也会购回来贩卖,到时陆仁再挑出几件来赠于蔡将军。”

    蔡瑁道:“好说好说。另外听说这次的船队比往常还要大些”

    陆仁笑道:“大是比往常大上了一些。主要是因为之前的江夏一战,使得两地水运停了一段时间,之后在下得蔡将军之助重开水运,当然是要多贩些商货把之前的损失给弥补回来。”

    蔡瑁哦了一声,看看近处无人,便凑到了陆仁的耳畔神神秘秘的道:“陆仆射,在下也斗胆问上一句之前你带给在下与刘镇南的琉璃器物,能不能再多弄一些来放下,在下绝对不会让陆仆射吃亏的。”

    “啥”

    陆仁当时就是一愣。蔡瑁口中的“琉璃器物”其实就是夷州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只不过夷州小城目前的产能还不怎么样,出产出来的玻璃大多数用在了比较重要的地方,可以说夷州小城自身都还没有达到某个程度。而送给蔡瑁和刘表的那些,都是甄氏宗族特制出来的工艺产量灰常的小,以陆仁与甄氏宗族之间现在的合作方式,陆仁都得花不少钱买过来,用来作为打关系牌的用已。

    陆仁当时就是一愣。蔡瑁口中的“琉璃器物”其实就是夷州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只不过夷州小城目前的产能还不怎么样,出产出来的玻璃大多数用在了比较重要的地方,可以说夷州小城自身都还没有达到某个程度。而送给蔡瑁和刘表的那些,都是甄氏宗族特制出来的工艺产量灰常的小,以陆仁与甄氏宗族之间现在的合作方式,陆仁都得花不少钱买过来,用来作为打关系牌的用已。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回 随船出行() 
当陆仁辞别蔡瑁,回到甲板上的时候,貂婵适时的凑了过来,轻声问道:“那蔡瑁这么急着找你是有什么事啊”

    陆仁回想了一下刚才蔡瑁的那副德性,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几分鄙夷之色:“还能有什么事想从我的手上多捞点好处罢了。。。哼,有时候想想都觉得好笑,我让糜贞在海昌放粮赈济灾民的事已经是一年多之前的事了,荆州这里却直到前些时候才有所流传,你就不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古怪之处吗”

    貂婵想了想便向陆仁怪异的一笑:“义浩你的意思是”

    陆仁道:“无偿的放粮赈济,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我转卖粮草给江东孙氏,而以刘表与孙氏之间的世仇,还有刘表那种多疑的心性,这个时候要是没人在刘表的面前帮我说上几句话,你觉得我会不会摊上些大麻烦”

    貂婵笑而点头:“那是肯定的事,所以蔡瑁这是向你卖人情来了”

    陆仁作了个恶心呕吐的动作,这才微笑着道:“为了少和他说几句话,我就直接把这件事给捅了出来,然后请他在刘表的面前帮我多说几句好话。至于代价嘛下次来荆州的时候,我得多给他带几套琉璃器物。”

    这里顺便要说一下,被陆仁忽悠去了夷州的甄氏宗族目前能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大致上可以分为高档和低档两类。低档货主要就是那些用来制作窗户的平板玻璃,高档货则是那些出产量很少的各类玻璃制

    会这样区分的原因是由玻璃制成型工艺来定的,前者的价格相对低廉得多,在夷州只要是生活条件稍好一些的居民都能买得起,后者在现时点就算是陆仁掏钱从甄氏宗族那里购买都会觉得有些肉痛。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甄氏宗族掌握玻璃制作工艺到现在为止也只有一年多些的时间而已,指望着他们能把一些成型工艺较为复杂的玻璃制产化明显的不太现实。不过在陆仁看来,这种情况到也符合自身现时点的实际需求。

    这么说吧,玻璃窗和玻璃灯罩这一类属于日常生活用东西肯定是要在夷州慢慢普及的,其价位当然不能太高。而另一方面陆仁又得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东西来作为赚钱的商打关系牌用的高档礼这一类的东西其数量就不能太多了,至少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数量不能多。

    一方面是要进行大众化的普及,另一方面却又想要玩“物以稀为贵”。这就难免的会显得有些矛盾,而且甄氏宗族急于赚钱以求重振家业的心态也要好好的考虑,为此陆仁不得不让雪莉把甄氏姐妹找来,用“千里传音器”和他们好好的商量一下。

    只是这个陆仁觉得有些头痛的问题,甄氏姐妹却很轻易的解决了。因为甄氏宗族以前是玩玉石生意的。现在这个玻璃制情况,与玉石生意中的一些情况十分相似。简单点说,甄氏姐妹就是建议陆仁把想要普及的民用型玻璃当成是产量大、价值低的低档玉石,而陆仁想要用来赚钱与作为礼高档玻璃制当成是那些产量低、价值高的珍稀玉石即可。

    再说得直白点,低档玻璃就好比是在街头小摊上几块几十块就能买到的劣质玉石,而高档玻璃制就好像是翡翠或是祖母绿这一类的东东大致上就这么个意思。于是乎,这个让陆仁有些头痛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而事实上,低档玻璃制很有一些卖到了荆州这里来。有这些玻璃灯罩之类的东西的衬托,那些高档玻璃制价值反到显得更高了一些。要不然蔡瑁在忽然听说陆仁这次要回夷州的时候也不会急匆匆的跑来找陆仁订货了,毕竟他那里一转手可就是大把大把的钱。

    瞎扯了这么一通,只说陆仁与貂婵说了这么几句话之后,一瞥眼见蔡瑁还在码头那里向陆仁殷勤的挥手致意,无奈之下也只好向蔡瑁挥挥手。等到船只扬帆离岸,陆仁这才回转过身,向身边的貂婵道:“你也和蔡瑁打过几次交道,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貂婵沉吟道:“老实说,这个人其实还是有些本事的。可惜目光短淡,有些唯利是图。”

    陆仁耸了耸肩,心说貂婵对蔡瑁的评价到是挺贴切的。而蔡瑁后来会主动的投向曹操,又何尝不是想从曹操那里取得更丰厚的利益只可惜呵呵吧。不提也罢。

    几天之后,船队停靠在了柴桑。

    说实话,陆仁其实很不想在柴桑停靠,主要原因就是陆仁实在是不想再和周瑜碰上,但很多事情不是自己不想做就可以不去做的。也不说别的,单是柴桑这里的分公司能收购到很多夷州急需的物资这一条。就有足够的理由让船队在这里停靠上几天。

    考虑到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陆仁只打算在柴桑停留个三天左右,把该倒换的货物换齐也就行了,并不打算去惊动周瑜。

    不过也是事有凑巧,江东这边又不知道是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