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恢痹谌拔肯阆悖岳矶郧榈脑诎锼锶ㄋ祷埃锶ㄔ谟心敲匆坏愕阄弈蔚那榭鲋拢仁钦鞯昧宋夤耐猓缓缶徒馊チ讼阆愕慕懔睿孟阆阕魑馀闶古惆橐幌抡杂辍7凑攵ㄏ碌陌严阆闼图薰娜掌诨褂心敲匆欢问比眨翟诓恍型瞥偌柑煲膊皇鞘裁创蟛涣说氖隆@鲜邓担锶ǘ杂�6仁这方面的事实在是有一种不肯被6仁比下去的心态,免得到时会惹人笑话,说孙权连应尽的礼数都尽不了。
当然,孙权对香香暗中的监视可不敢放松。还好,孙尚香与赵雨也就是在城中随便的走走逛逛,要不就是找来卫队去附近的名胜古迹看看,除此之外连孙尚香平时喜欢的射猎活动都不曾有过,好像是在照顾看上去不懂武艺的赵雨一般。
再就是根据监视的人的回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与其说是孙尚香在陪伴赵雨,到不如说是赵雨一直在陪香香散心,时不时的总会出言劝解一番。这在让孙权放心之余,可生出几分对自己作出的“正确选择”的自得之心。
桅扬帆,船离岸。
时间有时总是过得很快的,这一日在吴郡码头,孙尚香与赵雨依依话别。直到赵雨的船队渐渐远去,孙尚香才垂下挥别的手臂轻轻叹息。叹息过后,孙尚香向身边的侍从吩咐道:“备车,回府……你,先骑快马回去为我备足水酒。我这闺中好友一去,我又即将出阁,日后只怕是再见无期了。今天我要喝个一醉方休,谁也不要来管我!”(。)8
第四百三十一回()
“可惜啊!居然还是被曹瞒逃得性命。★”
出这声感叹的,是刚从交州那边回来的陈宫。6仁这里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派出人员去交州的沿海地区设立交易站点,而且还在交州那边整出过一点不大不小的动静,因此现在在珠崖、广州一带,有相当一部份的居民其实就是6仁从交州那边“偷”过来的。
但是因为实力方面的限制,6仁对交州地区暂时还无力采取什么大一点的行动,只能是建起一个交易站点,在与交州方面保持着一定的贸易往来的前题下再吸纳一些人口。而陈宫因为其比较特殊的客卿身份,不会正式的出仕于6仁,所以就在好几年之前自己请命跑去了交州,以一个6仁的……
用现代的话说,陈宫的情况有点像是所谓的“连锁加盟经销商”或是“代理商”,主理着交州地区交易站点的事情。再到每年合适的时候,陈宫就会来一趟夷州,算是向6仁汇报汇报工作情况,同时也看看6仁这里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东西可以搬到交州那边去卖。
这些就不扯了,只说在听过了陈宫的感叹之后,6仁与雪莉对望了一眼,然后就一齐的摇起了头。其实后世人对老曹能够逃得性命有过太多的分析,而最多的是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孙权和刘备双方都不敢由自已这一方去摘下老曹的头,所以是在把老曹往对方的区域里赶。因为一但由自己的这一方把老曹的脑袋给摘下来,那么将要面对的将会是老曹后人疯狂的报复。而孙权与刘备双方尽管是打赢了赤壁之战,在整体实力上却仍处在绝对的弱势,且在大战之时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气力,无法与拥有半个天下的老曹后人的疯狂报复;
第二种意见则是有关由诸葛亮所说什么“夜观天象,曹贼未何身亡,将此人情留于云长作了亦是美事”。如果抛开第一种意见,那么诸葛亮主要是在担心老曹一死,北方局势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重大变故。其中最有可能的一种是老曹的几个儿子相互争权,继而引出北方新一轮的的大乱之局。有鉴于刘备现在还没有地盘、没有实力,如果真的引出北方的大乱之局,刘备一方即便是能在大乱之局中捞到点好处,但真正能够得到最大甜头的人却会是孙权,并不是刘备。
相比之下,孙权的势力一但得到了急的扩张,刘备就再难与之抗衡,天下就很有可能会是孙权的,这并不是诸葛亮与刘备想看到的事。而北方如果仍有老曹在坐镇,孙刘两家就必须得保持一个联盟的姿态……简单点说,留着老曹的命,就是在保持一个三家相互制衡的局面,同时可以为刘备的扩大势力争取到时间与空间。
当下6仁就微笑着把这些个破事向陈宫说明了一下。说起来,现在的6仁毕竟是夷州之主,适时的表现出一些不俗的见识会给幕僚带来信心。而6仁说完这些现成的分析之后,陈宫这才既恍然又赞许的点点头。
接下来就是6仁自己这一方的事了。先是赤壁之战既然已经打完,各家都除在一个在大战之后要恢复气力的状态,这可是赚钱和“偷”人的好机会。而在这一点上主要是由于长江水道不能跑了,与刘备之间的联系只能是靠广州到桂阳的一线;孙权方面由于有吴郡6氏宗族的存在基本上没有问题;至老曹一方则应该再次的派出使节去和老曹拉拉关系,毕竟老曹那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底子厚实,这尼玛才是最赚钱的地区,出不得什么问题。
再次,6仁手头上的一些事情还需要大概一到两年的时间,而且6仁现在的手头上多多少少的也已经有了些余力,可以开始将手伸到其他的地区去了。不过目前主要的地区是在珠崖的三亚地区。因为早些时候在珠崖那头的6诚和6信送了消息过来,说已经在三亚地区找到了一处储量丰富、品质优良,而且相当好开采的地表型富铁矿。6诚和6信已经在该矿藏的附近选出一处合适建城建港的地点,目前城区的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6诚和6信自然是希望6仁能加派人手进行下一步的开工作。为此,6仁可是把老婆之一的甄宓都派去了珠崖。
从时间上来算,当珠崖那头的开工作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6仁这里的许多事情也应该完成得差不多了,然后按照6仁制订的战略计划,6仁可以以珠崖新城为立足点,从海路、6路两方面去交州、安南一带的地区掳掠人口,用意是就近用这些掳掠来的人口补充珠崖、广州地区巨大的劳动力需求。
而这一时期对于外敌方面,6仁则比较担心孙权一方可能会对己方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虽然说孙尚香肯定会努力保持6仁与孙权之间的友好关系,孙权这一时期的目光也肯定集中在荆州那块地头上,但乱世之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
荆州的富庶与其战略意义的确是令孙权垂涎已久。而在孙权打算席卷荆楚的时候,相信也不愿意自家的后院出什么问题。所以以势而论,孙权在这一时期应该是会很努力的与6仁保持着友好关系。但是在某些事情上面,6仁却也不敢掉以轻心。
————————————————————
赤壁之战一打完,孙刘两家之间马上就暴出了矛盾,而矛盾的中心,就是在荆州的所有权之争上。和原有的历史一样,周瑜兵南郡地区,与南郡地区的守将曹仁打了个昏天黑地,最后却是让坐山观虎斗的刘备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周瑜当然是气不过,可是出于整体大局的考虑,最后仍是不得不暂时退兵,改为支援正在攻打合肥的孙权。
刘备几经辛苦的弄到了南郡的江陵,再加上原有的江夏,荆南地区就已经基本纳入了刘备的手中。只是酒宴中的欢喜归欢喜,酒宴次日刘备与诸葛亮军议,诸葛亮便不无忧虑的提醒刘备,如此混赖荆州很容易过度的激化孙刘两家之间的矛盾。而刘备现在既需要时间来巩固自身对荆州的实际占有权,同时在也需要与孙吴保持相对良好的关系以震慑北方的老曹。
话到这里或许要说一下,6仁在这个问题上多少有些失算了。6仁原本以为这时的走向仍会如原有的历史一样来个“刘备借荆州,借了不还”,却忽略了自己之前一直是在执行韬晦战略,作为一个商人对诸候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可是现在的6仁已经是正式的诸候,在对诸候的影响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更糟糕的是诸葛亮曾经去过夷州,而且对夷州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了解,所以这时的诸葛亮在制定战略计划时,是把6仁也算进去了的……
而在江东这边,不说孙尚香在送走赵雨之后是多么的郁闷,只说赵雨前脚刚走,孙权就召来了张昭、鲁肃、吕蒙等人,商议有关6仁的问题。
“6仁的夷州与会稽隔海相望,而6仁前番虽在赤壁一役中暗中相助,但孤以为6仁此举乃是自保之计,实迫于势耳!况且彼海战舰船虽从未曾在长江水道上现过踪影,但依青、幽各州细作传回来的消息,绝不似他自己所言及的那般无用。
“想袁绍三子虽不及袁绍,但也曾令曹瞒心忌不已,可是6仁的海上舰队却能从北方沿海之地掳走大量的人丁,此举在孤看来实无异于虎口拔牙。若无强劲之力,也实在是做不到这些。如此看来,6仁所拥的军力断然不可小视。若他着水师自海路侵袭我江东沿海,我江东也不见得就能抵适得了。故此孤以为6仁在夷州,实无异于猛虎饿狼伏于我江东门前。却不知几位对此有何看法?”
张昭捋着白须轻轻颌道:“主公所言甚是!昭亦以为6仁在夷州,虽因一时之势而与我江东结好,但曹瞒北还之后,其潜危已去,时日稍长难免会对我江东生出窥视之心。想他以前一直只以一介商贾自诩,可时机一至立时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汉新州的州牧,其韬晦之能由此可见其一斑。而夷州与我江东会稽、吴郡只是隔海相望,且彼商利极丰,从无钱粮之忧。若我江东对其坐视不顾而任其坐守势大,日后必为我江东心腹之患!更甚者,那6仁借行商之便素与曹、刘两家交好,若彼心生歹意,暗中与曹、刘两家中的任何一家联合,我江东于东西不可兼顾之下,势必大危!”
鲁肃不久前刚从刘备那里回来。出于大局的考虑,固然是极力劝谏孙权与周瑜一定要保持,至少是在明面上保持好与刘备的联盟关系,但是对6仁,鲁肃却没有这种顾虑。而且鲁肃在刘备那里的时候,诸葛亮在言谈之中曾经隐隐约约的告诉过鲁肃,说6仁那里的实力绝没有6仁自己所说的那么差,其实也就是在暗中提醒鲁肃要小心6仁那边可能会有点什么动作,所以这会儿的鲁肃对6仁那里可真没有什么好感可言……(。)8
第四百三十二回()
说实话,诸葛亮这玩的是一手祸水东流的招数。因为这时的刘备需要时间,而把孙权一方的目光引导向别处,就是在为刘备下一手的行动争取时间。
鲁肃是聪明人,其实也知道诸葛亮玩的这是什么花招。但是从战略纵深的角度来考虑,6仁的夷州与会稽等地隔海相望,而且6仁有着他们都很难想像得到的海战实力,所以对孙吴来说,6仁根本就是一颗随时都可能会爆炸的定时炸弹,孙吴要把这颗定时炸弹越早拆除掉越好。
所以所以,鲁肃对孙吴动手ko6仁的提议也是持以赞同的意见:“子布先生所言甚是!而肃以为,对夷州用兵一事,当越快越好,最好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夷州,拿住6仁之后不问他话直接斩杀。而眼下,就是对夷州用兵的最佳时机。”
孙权眯起了眼:“子敬且详较一二。”
鲁肃分析道:“就势而言,6仁与我江东的关系,与刘豫州与我江东的关系大为不同。刘豫州眼下虽强占去本应归属我东吴的荆州之土,但在明面上刘豫州与我东吴是联军盟友,两家联盟若在,曹瞒亦不敢小窥,是以盟在则两家皆安。而此时我江东与刘豫州若是因荆襄之事互起刀兵,此盟一破,曹瞒必然趁机再度南下,介时我江东亦必势危。
“可是6仁与我江东在明面上却并无任何的盟约,于赤壁一役之时,他在明面上帮的也是曹瞒,所以我江东对夷州用兵本就无破盟之忧。曹瞒即便是知道我江东对夷州用兵,对他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可趁之机。
“其次再较之以时,眼下刘豫州强占去荆州,公瑾又因箭伤之故需要调养,无法领兵辟土,兼之北方仍有曹瞒虎视,我江东实不能与刘豫州有任何的兵争之事,那不如索性先卖个人情给刘豫州,就言将荆襄之地暂借与刘豫州养兵,如此一来江东与刘豫州之盟对外便示以亲蜜无间,曹瞒亦不敢轻举妄动,是以江北与荆楚两地皆安,我江东就可以完全的腾出手来对夷州施以雷霆万钧之一击。至于6仁一方,此时多半会因为郡主曾出使夷州,与我江东结好一事而疏于防备,故此此时不击,更待何时?”
孙权听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子敬之言甚何孤意。只是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江东对夷州当务求一击而成,可尚香虽从夷州归还,但看不到的东西也会很多很多,所以我江东今时今日对夷州仍所知甚少。不知彼内情如何就冒然用兵,易生大祸啊!”
吕蒙这时接上了话:“此事易耳!前番郡主往夷州乃是暗中与夷州结好,且郡主身为女子,只怕会意未尽达。主公可命6仁师兄顾公(顾雍)为使,携重礼再往夷州与6仁示以盟好之意。蒙虽不才,愿扮作一介侍从,暗往夷州刺探。”
孙权皱了皱眉:“子明你欲亲往夷州去刺探夷州虚实?不可不可,此举太过凶险……”
“蒙屡受主公大恩,虽万死而不能报主公万一!”
“……”孙权沉默了许久之后才很不确实的问道:“子明,你有几成把握?”
吕蒙笑道:“请主公宽心,其实蒙此去夷州,还谈不上有何凶险,不过有两件事还得请主公依蒙之计而行方可。”
“子明但说无妨。”
吕蒙道:“其一者,前番主公虽着郡主为使往赴夷州与6仁结好,但一则当时曹军压境,主公迫于势而于之结好之意过显,再者郡主终归只是一介女子,虽至夷州而意多不能尽答,故此此结好之意甚是不足。而现在主公遣顾公为使,6仁必以为主公真有与之结好之意而更加疏于提备,如此对主公突举雷霆之师亦大有益处。但是,主公万万不可在明面上大张其鼓的派出使节,因为蒙较之以6仁之前所行之举,他于赤壁一役时对主公只是暗助,明面上却仍在讨好曹公,其意不外乎不敢开罪到曹公,以使其徐州商道受损。
主公若是明着派出使节与之交好,很容易会使其认为主公是在有意的令他断绝与曹公的往来,从而逼迫他屈从于主公,如此一来彼心生警意,则蒙计必败无疑。所以主公遣使之事,仍当在暗中进行,使6仁认为主公顾念于他而疏忽大意。再者主公假示以交好,实为令其大意,可如若是结好之事示之于世,两家属领中的百姓都会以为主公与6仁结下了盟约,再到举兵之时则主公是为背盟之举,如此对主公的威信不利。
“其二者,顾公虽忠义无双,但顾公毕竟与6仁有同门之谊。主公若明将此计告知于顾公,顾公忠义,固然是不会向6仁明言,但顾公为人忠厚正直,难免会在与6仁的言谈举止的神情之中有所流露。6仁能韬晦多年而外人不知,足可见此人是何等的奸猾,一但查觉顾公的神情有异,心中必会生出警意,如此蒙计亦必败。所以主公虽遣顾公为使,但万万不可告知顾公实情与蒙混在侍从中之事。”
吕蒙的计划说完,孙权、张昭、鲁肃一齐大点其头……
————————————————————
另一头的江陵城中,刘备与诸葛亮正在对着桌上的地图商议,而此时的这份地图之上,已经多出了夷州的这一块版图。
“主公且恕亮直言,主公今虽新得荆北诸郡,但一则是主公兵少粮缺,二者大战方过不久,民心仍犹示稳,所以主公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遍访荆襄之地的贤士良才并示之以厚恩,如此方能使荆襄之地民心稳固。待民心一稳,主公又得这些荆襄本土贤良相助,征兵积粮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刘备听过之后点了点头,但看看地图上孙权的那一大块,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忧虑的道:“孔明啊,这荆州终归是我们施诡计从孙吴的手中强占而来的。这在明,孙权时不时的就会差人前来讨要;在暗,孙权也一定会加紧励兵秣马,一但有良机出现,他们定然会出兵攻取荆州。孔明你对此有何良策以应之?”
诸葛亮笑了笑,羽扇在孙权的地头上晃了几晃:“主公且安心便是。其实经赤壁一役,曹贼虽惨败而北归,但孙刘两家势弱之事仍是事实,如欲自保则唯有善保此盟,如此方能在曹贼的虎视之下而安然自保。另外嘛,其实除了曹贼在北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人能够帮主公牵制住孙权。”
刘备奇道:“还有人能够牵制住孙权?孙权拥江东六郡,观其周边除了曹贼之外,也唯有我们能与其稍加抗衡而已,又还有谁能制衡住他?”
诸葛亮再笑,羽扇的扇柄在夷州的地头上重重一点:“他可以帮主公牵制住孙权。”
刘备再奇道:“6仁?他一介商贾,虽得机缘被曹贼诏封为大权新州之牧,但他一无精兵二无良将,又如何能制牵制得住孙权?”
诸葛亮摇了摇头:“世人皆不知夷州虚实,才都会认为他6仁只不过是一介无用的商贾。可是主公莫要忘了,亮曾去夷州游玩过半年。这半年的游玩,亮对夷州的详尽虚实纵然是不能尽了于胸,但很多事6仁却也是瞒不过亮之双眼的。”
顿了那么一顿,诸葛亮接着道:“记得那半年间,亮对夷州的感受颇深。这么说吧,6仁或许是没有统兵之能,但其富国强民的本事,亮自比之下亦深感汗颜无比。夷州在他的治理之下,其富庶绝对远主公所能料想得到的境地。另外,6仁似乎早有预料到他与东吴之间势必难逃一场生死之战,所以夷州之地尽管极少战事,但其武备军事却从未放松过一丝一毫。
“夷州军兵少而精,而其麾下的海战舰船更可称是天下无双。将帅方面,6军有高顺为6仁整训兵马……主公应该还记得这个曾在吕温候帐下统领七百陷阵营的勇将吧?”
不提还好,诸葛亮这一提起高顺,刘备的头都有点大。史料上对此可是有记载的,就是吕布在攻袭刘备的小沛的时候,刘备本来是带了几千人前去应战,可是一看到对方来的是高顺与七百陷阵营,那是二话不说的扔下了这几千人掉头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