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这是废话,船本来就是陆仁扔到辽东地界上去的,陆仁会不清楚才是件怪事。之所以要拖上一点时间,不过是让事情说得过去一点,显示出陆仁是作了调查,并不是在胡乱的怪罪他人而已。陆仁会不清楚才是件怪事。之所以要拖上一点时间,不过是让事情说得过去一点,显示出陆仁是作了调查,并不是在胡乱的怪罪他人而已。未完待续。

卷三 第八十三回 局部开战() 
陆仁曾诂计过老曹现时点的现时点的攻略重心是在汉中而不是在北方,这是根据史料进程得出来的结论,会不会有什么变化陆仁的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气。但荀彧不同,荀彧在老曹的麾下工作了二十多年,对老曹的战略规划都很清楚。所以在当陆仁向荀彧问及这些的时候,荀彧给出的回答是老曹必打汉中,因为老曹只有把汉中给抢下来,才会拥有对蜀地攻略的主动权。这样既然是刘备拿下了成都,在战略上仍会处在一个相当被动的位置。

    原有的历史是个什么情况这里不去说他,只说到现在这个时候,刘备仍在蜀中作战,没能把蜀中给拿下来,而且从各方面的情报上来看,短时间之内刘备也拿不下来。其主要的原因是周瑜没死,东吴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兵力驻扎在柴桑、巴丘一线虎视江陵,进而牵制住了刘备集团不少的兵力,使得刘备不敢像原有的历史里那样把荆州那头的兵调入蜀中。

    然后这个情况反溃到老曹这里,老曹也是想尽快出兵去抢下汉中,以免汉中这个蜀中的门户介时会落入刘备的手中,那到时候再想消灭刘备可就难上加难了。

    但正如同陆仁所担忧的那样,陆仁对居庸关的三次增援,尽管每次派出的兵力都不多,而且说得不客气点每次都是摆出了一副市侩的嘴脸去大捞好处,但第三次增援时那场莫名其妙的大胜以及轲比能的脑袋,却让生性多疑的老曹对陆仁在辽西的举动有了些疑虑。

    陆仁的军事能力虽然差,但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人,老曹心里是清楚的。而陆仁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辽西那边的活动,老曹多多少少的也有收到些消息,只不过由于路途遥远、局势复杂等等的原因,老曹了解得并不多。

    此外陆仁也很有耐心,除了一个菊花港在慢慢的壮大之外,也没什么别的动作,因此看上去的确是像最初所说的“要保证辽西的通商点的安全”,但是那三次的增援作战,却明显的显示出了陆仁方面不错的战斗力,老曹会不担心?所以老曹对陆仁那边也提升了警戒心。而这个事从老曹目前的一些兵力调动上就可以看出来。

    这些就不多说了,反正老曹是一个既想出兵去抢下汉中,却又怕陆仁会在自己的背后捅上一刀的心态。而在这个时候陆仁却和辽东那边闹腾了起来,那对老曹来说就无疑是一个灰常之好的消息。陆仁的地盘与辽东远隔千里之遥,辽东也不是个好欺负的主,那么这两头要是一打起来,诂计没个一年两年的仗都打不完。而有这一年两年的时间,老曹相信以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把汉中给拿下来,然后再调回头来看看事态的发展。

    所以面对现在陆仁送上的表文,老曹最大的意愿就是在里面稍稍的作点手脚,刺激得陆仁与辽东兵戎相见。而玩这种文字游戏和阴谋,老曹本人就是专家级别的,手下更是有着一大批的相关人才,所以没用多久就给陆仁和公孙恭各回了一封文彩华丽的信,这两封信最大的特点就是看起来像是劝架,实际上却是在给陆仁与公孙恭火上浇油。

    公孙恭那头是个什么反应就不说了,陆仁这头接到这封信之后暗自好笑,心说我这里好几个人都是在你老曹的麾下混过多年的,你老曹是个什么风格我们能看不出来?不过现在的这种结果正是陆仁所需要的结果,于是乎就公然的放出消息,夷州不日便会派兵出征去找公孙恭算帐。

    顺便说一句,这场外交上的嘴仗打了有两个来月,毕竟当时的交通不够便利。这是在陆仁的有心准备之下,各方的信息传递都用上了自家的快船,不然两个月的时间都打不完。所以到嘴仗打完开始准备出兵的时候,时间都已经到了建安十九年的十月……

    ————————————————————

    辽西,菊花港。

    陆仁已经表示了要出兵辽东,自然会通知辽西这边也要作好相应的准备。就比如说在最近的这段时间,吕玲绮和赵雨按陆仁的指示,开始劝说辽西与辽东交界地区的百姓迁居去别处,以免被即将到来的战火所波及。

    这事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却很难。农耕时代嘛,古人们的乡土情节都很重,想要他们背井离乡可不是件容易事。为此吕玲绮和赵雨,还有慕容紫英和拓跋玉都不得不把驻扎在菊花港的部队给分派了出去,很多时候甚至是在用半强制的手段将不愿离开的百姓强行带走……好吧,说得不客气点,陆仁这也是在用这种方法从辽东地界上抢些人口。

    此刻菊花港的议事府衙前,刚刚完成任务的吕玲绮翻身下马直入大厅。一进到厅中,吕玲绮就把头盔顺手扔给了厅中的侍从,再接过侍从递过来的热茶并向厅中的几个人打招呼道:“小雨、紫英,我回来了。”

    赵雨和慕容紫英正对着沙盘地图议事,见吕玲绮回来,赵雨便发问道:“玲绮你回来了,你这支人马此次的情形如何?”

    吕玲绮叹了口气:“唉,别提了!这次的几个部族加起来才不过三千来人,却费了我好大的劲才把他们说服,过些时候就会到菊花港这里来,而且会不会真的过来我还不清楚……咱先不说这个,陆叔父那里有没有消息传回来?”

    慕容紫英点点头,把一纸电报递给了吕玲绮再轻叹道:“主公那边其实随时都可以出兵,只是考虑到一些因素,所以时间上还会再拖延一下。另外主公打这一仗并不是为了攻城掠地,只是想向辽东讨回个公道,所以在檄文中言及不想伤害到无辜的百姓,因此也要给无辜的百姓一个逃亡的时间。”

    赵雨接上话道:“咱们先不提这些,现在已然入冬,冬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飘下来。这种气候对我们菊花港这边的士卒来说到也罢了,夷州本土的士卒却因为长年呆在南国炎热之地的缘故,对北方这种严寒的气候会有些不适应。先生他选择再拖延上一点时间,也是想让在南方呆惯了的士卒先适应一下严寒的气候。如果可行的话,应该会拖到明年开春之后再正式开战。”

    那次的会议,在菊花港的四个人并没有参加,而为了保密,陆仁也没有将真正的意图告诉吕玲绮他们。那么陆仁真正的意图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尽量的多拖上一点时间,让老曹那头觉得陆仁与辽东之间的仗不可能会那么快打完,好让老曹可以安安心心的去打汉中。

    而另一方面,陆仁的经济实力远远的要强于辽东,打这种拖延时间的持久战可以把辽东的经济拖进一个深渊泥潭之中,狠狠的削弱辽东的元气,令辽东的经济实力难以恢复,这样对日后的辽东攻略也可以造成一个有利的局面。

    当然这些不是菊花港四人组要关心的事,他们这头面对的是其他的问题。

    “不久前细作回报说辽东那边举兵在即,我们北面的鲜卑步度根也已经蠢蠢欲动,我们辽西这边也很可能会大战随时将至,各部人马都要小心提备。吕姐,辽东的兵力不好说,诂计主要都留在辽东以应对主公随时可能会开过去的兵马,到是我们这头将要面对的很可能是步度根的游牧大军,其数量不在少数。

    “特别是现在已入初冬,我们菊花港又有着充足的物资,这就足以令步度根等部族垂涎的了。若按照往年的情形,就算是没有公孙氏的力邀,步度根也会很想到我们这里来劫掠上一番。我们的兵力不过万余,步度根的兵力却至少会在三万以上,这场仗一打起来就是一场硬仗、血仗,我们万万马虎不得。”

    “我知道!小雨,这方面的事你比我在行,我只管阵前冲杀,设计定谋、排兵布阵什么的还得你来才行。再说了,我们几个人中也属你的职位最高。”

    由于受到了陆仁的影响,赵雨也抬起手来照着吕玲绮来了个脑崩,笑骂道:“就知道累我!”

    各自商议完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吕玲绮信步走出了府衙。招呼了从骑一声,吕玲绮并没有直接回居舍去休息,而是在城中的街市上买了不少的零食带上,七拐八拐间却来到了城中开设的孤儿院。

    近几年北境各处多为胡戎洗掠,许多乡间村落中的成年人都被胡戎掳去为奴,老人与幼童胡戎们看不上眼,有时候杀都懒得去杀,于是辽西一带的周边就多出了许多的孤儿与无力自存的老人。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在接手菊花港之后,就按照夷州的标准建立了孤儿院和养老院,将这些老人与孩子都集中到了一起来照顾。条件允许的话,到时候还会把这些老人和孩童尽可能的转送到夷州那边去。

    这些事本来是吕玲绮所率领的夷州女兵的老本行,只不过吕玲绮在正式的带兵出战之后,这一类的事就不再直接去经手过问。但一有空闲,吕玲绮还是会来看看这些孩子,其中可还有不少是她接回来的。

    一进到孤儿院中,一大群的孤儿就把吕玲绮给围了起来,乱七八糟的嘻闹声时起彼伏。吕玲绮笑着把自己带来的零食和小玩具什么的分发给孤儿们,然后就找了个比较清静的角落,静静的坐在那里看孩子们玩闹。看着看着,吕玲绮的嘴角也带出了几分既欣慰却又有些落莫的微笑。

    不知何时,拓跋玉出现在了吕玲绮的身侧,而吕玲绮却因为看得入神,浑然没有查觉到拓跋玉就在她的身边。拓跋玉细看了一会儿吕玲绮的神情,忽然轻声长叹道:“玲绮姐姐,你这么喜欢孩子,那你自己是不是也该成个家了?你可别忘了,你今年都已经三十多岁了。”

    “啊,小玉是你啊。”

    拓跋玉也应了一声,二人复又坐下,一齐望向了那些玩闹的孩童。半晌过去,拓跋玉轻声道:“玲绮姐姐,你该不会真的是想来个终身不嫁吧?”

    吕玲绮撇了撇嘴:“我觉得我现在这样很不错,可以帮陆叔父领军出征,为陆叔父实实在在的分上一些忧。要是嫁了人,就总得分出心去顾顾家,事又哪里能做得好?再说我这么厉害,又有哪个男人敢娶我?”

    拓跋玉听吕玲绮提起了陆仁,目光也是一阵阵的流转……

    ————————————————————

    陆仁为了拖延时间,那也是什么招数都用得出来。就比如说这会的他吧,对外居然宣称说病了,而且是被辽东的公孙氏给气病的,于是乎出兵的时间再次往后推移了一下。

    只是陆仁固然是要晚一些出兵,别人那头却不见得会再拖。犹其是步度根,去年的冬季草原上严寒过度,这一年下来是苦苦的支撑着的,到了这个时候算算帐,得出的结果是今年的冬季又会过得很苦。

    鲜卑步度根统领着诸多的部族,可以提调出来的兵马约有五六万,那么总人口的数字也就不是个小数目了。严冬来临,诸多鲜卑部族的越冬存粮都并不怎么充足,,如果是在以前,这时的诸多鲜卑部族会驱赶着大批的牛马羊什么的去与汉土边境与百姓交易互市,用牛马换取粮米粟谷。可是现在呢?

    打不过就老老实实的换,打得过就肆无忌惮的去抢!这就是当时的五胡部族的做法。现在的步度根拥军五六万,对他们来说富得流油菊花港却仅有万余的兵力,也就是说步度根的兵力是菊花港的五倍以上。有着如此强大的兵力,步度根还会顾忌什么?此时在步度根的眼中,菊花港就是他的钱库粮仓,抢来用就是了,又何必用部族的牛马去换,亦或是与他人分享?

    还有一条,步度根也是当时的鲜卑部族中的一个大人物,但是在菊花港冒出来的拓跋玉,在鲜卑系谱上的身份不低,真要论及政治地位比他步度根要有优势得多,而且拓跋玉也一直在争取着许多鲜卑部族的支持,步度根的麾下就有不少散部被拓跋玉给挖走了。拓跋玉是有着大后台的人,真要是一直这么发展下去,步度根麾下的部族可能会被拓跋玉越挖越多,所以步度根也感觉得尽快的把这个小娘们儿给除掉……嗯,也不一定非要除掉。这小娘们儿很有味道,扔到自己的帐子里去任意的蹂躏或许也不错?

    所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步度根也就没有理会春夏之时轲比能在居庸关的败绩……老实说那也是败在了老曹的手上,和菊花港这边好像扯不上什么关系,连带着步度根也没有理会辽东那边一起出兵的意愿,而是亲率五万大军进兵菊花港。步度根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自己把菊花港给拿下来,自己独享其利。

    闲话说多了没意思。五万鲜卑骑兵浩浩荡荡的杀奔右北平,一路上是如何的烧杀抢掠也不必多提。赵雨闻讯之后,立即命令之前分散去劝说百姓迁居的菊花港驻军火速回城集结。至于那些贪恋乡土的“钉子户”,也实在是顾之不上了。反正真到大难临头之时,相信他们自己会不顾一切的逃命的。

    接下来自然是硬仗连连。面对数倍于己的鲜卑大军,赵雨所采取的是坚守城池,不与鲜卑大军硬拼的战术。再怎么说,菊花港之前已经苦心经营了两三年的,加上慕容紫英的麾下大多都同样是鲜卑骑兵,深知草原骑兵的战法,因此在城池的兴建不但坚固异常,而且许多的设置都能够很有效的遏制住步度根所擅长的战法,又对这些城防设置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所以面对这样的一座坚城,步度根的五万大军几乎是一筹莫展。

    闲话说多了没意思。五万鲜卑骑兵浩浩荡荡的杀奔右北平,一路上是如何的烧杀抢掠也不必多提。赵雨闻讯之后,立即命令之前分散去劝说百姓迁居的菊花港驻军火速回城集结。至于那些贪恋乡土的“钉子户”,也实在是顾之不上了。反正真到大难临头之时,相信他们自己会不顾一切的逃命的。

    接下来自然是硬仗连连。面对数倍于己的鲜卑大军,赵雨所采取的是坚守城池,不与鲜卑大军硬拼的战术。再怎么说,菊花港之前已经苦心经营了两三年的,加上慕容紫英的麾下大多都同样是鲜卑骑兵,深知草原骑兵的战法,因此在城池的兴建不但坚固异常,而且许多的设置都能够很有效的遏制住步度根所擅长的战法,又对这些城防设置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所以面对这样的一座坚城,步度根的五万大军几乎是一筹莫展。

    (不知道吃坏了什么东西,拉了一天的肚子,好烦!)(。)

卷三 第八十四回 坚守待援() 
菊花港,一场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战斗正在进行着。

    城下杀声震天,看上去那叫一个气势十足,可真正有心的人不难发现当这些游牧骑兵发动攻击的时候,往往是冲到城下百余步的地方就开始执弓飞射,把一支又一支的箭往城头上射去。按说这么做应该是没错,可实际上的结果是这些射出去的箭只有极少数射上了城墙,绝大数份都是落在了墙角那里。

    好吧,即便是骑兵再不适合攻城,可这些游牧骑兵所进行的攻击也实在是太过敷衍了一点,反正就是有如走马观花般的在城下一溜烟的跑过去,漫无目的的放上几支箭,然后就回去交差。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局面哼,只要看一眼城墙百步之内的地面上的情形或许就可以明白了。

    满坑满谷,全都是尸体。有人的尸体,也有马的尸体。当然,这在战场上只不过是很平常的画面而已,但如果看清楚这些尸体上所插着的箭支的数量,却仍然会让人忍不住要打个哆嗦。说得稍稍夸张一点,真的是被射成了刺猬。

    话还是说得简单点吧。其实菊花港的战斗,几乎就是居庸关守关战的复刻。但是!居庸关上的一些守城器械,是陆仁后来支援过去的,数量上相对有限,而且在箭支数量方面也有所限制,所以没能达到一个真正的高密集度、高覆盖面。而这方面的缺憾,是由居庸关那要比菊花港高大得多、结实的多的城墙弥补回来的。

    反观菊花港,虽然作为一个临海小镇,城墙不如居庸关高大结实,但你得知道这是陆仁准备用来拿下辽西地区的重要桥头堡,而且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是要打硬仗狠仗的思路,所以相关的器械、物资准备得十分充份。

    甚至可以这么说,就是居庸关上的弓弩数量如果是一,那么菊花港的弓弩数量起码也得是六,而且不用担心箭矢数量的问题。只要游牧骑兵敢来,那么迎接他们的就是堪比六月暴雨的箭雨。事实上就在之前的几场硬仗之中,菊花港城墙上射出来的密集到恐怖的箭雨,已经给步度根麾下的众多游牧骑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惧。也正因为如此,在步度根下令攻城的时候,这些游牧骑兵就是跑过来装装样子而已,谁也不想真的冲过去,然后成为城墙百步范围之内的又一具尸体。

    其实此时的步度根也知道他啃上了一块硬骨头,但因为许许多多的因素,却又使得他不得不继续啃下去。该怎么说呢?此时的步度根就好比一个收了一班小弟,并且承诺着要带着小弟们一起去发大财的老大。可这财如果没有发到,却被人给灰溜溜的打了回去,那么以后谁还会相信他这个老大的能力?又有几个人还会继续跟着他?一个不能带着小弟们发财的老大,不会有人愿意跟着他的,那么更别提以后壮大势力的事情。

    更何况就在这菊花港里,还有着一个拓跋玉的存在。如果说步度根是凭借着武力基础,带着小弟们用这些武力去谋取财富,那么拓跋玉就是直接用财富来收拢手下,两者之间谁的手段更合适?这个有点不太好说,毕竟北方的游牧民族都崇尚武力。

    但有一条,拓跋玉手上的武力也绝对不差,而且肯定比步度根更有钱,唯一吃亏的是吃亏在她是女孩子的份上。所以不管是之前的轲比能,还是现在的步度根,都是在这一条上面作足了文章、拉到了人手的。想想也是,一般来说尚武的民族团体都偏向于雄性为尊,跟在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的后面又算个什么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