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启擦了擦一头的冷汗,应付了村民和高鸿手下军士几句,红着脸把弓箭还给高鸿:“昨日受振翔兄一拳,双臂至今仍然肿痛,使不得这硬弓。”

    高鸿这样的高手如何看不出虚实,也不点破,收起弓箭,连声道谢。

    刘启本来对高鸿并不怎么看重,这下却是真心佩服了,在后世对于武将的个人武力,人们不是极为推崇就是贬低的一文不值,其实两种看法都太偏颇,固然为将者最重要的是谋略,两军对阵时武将先来个单挑,单挑获胜的一方振臂一呼,身后大军冲锋大获全胜的情景只会出现在小说和电影里。

    但武将的个人武力绝非毫无用处,首先武将率军作战,如果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将极大的鼓舞军队的士气,而士兵的士气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无疑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所谓“将为军之胆”,尤其是处于劣势的时候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

    其次是练兵,武力高的武将最容易对士兵和基层军官形成个人崇拜,军队的凝聚力会因此提高,更便于指挥,更重要的是能减少军队内部出问题。

    所以武将的武力和智谋缺一不可,自己今后招兵买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智勇双全才是合格的人才。

    眼前这个高鸿倒是还算符合标准,武力肯定过关,看他手下军士对他也是敬畏有加,让朝东不敢往西,估计治军也不差,还读过书,关键是专门研究兵书,文化程度有保证,专业也对口,是个人才啊!

    刘启心里打起了招揽高鸿的心思:“弟有一事不明,兄文武双全,为何在军中仅任一什长?”

    “贤弟有所不知,愚兄虽自负自幼熟读兵书,精通武艺,可惜遇不得明主相投,如今屈身于固陵郡太守赵韪军中,那赵韪一腐儒耳,只知倚重其妻弟严通,此人不通兵法,嫉贤妒能,任用私人,我屡次平叛,奋勇杀敌,可战功却都被严通的亲信领去,半年前酒醉,辱骂了严通两句,不慎被此贼听去,竟然网罗罪名免去我军司马之职,若非军中好友周旋,赵韪又碍于我族中威望,还要挨上五十军棍。前日随军进山剿盗,眼看即将破贼,可那严通竟当众令我领十名新卒探查贼情,一为羞辱于我,二为借刀杀人。”

    高鸿说道这里怒火中烧,一拳砸在一棵大树上,树干上留下一个清晰的拳印,接着说道:“之后果然遇到贼众,我等人少不敌只得避退,还折了三个人,仓促间在林中迷失了方向,才得以与贤弟相识。”

    刘启安慰了高鸿几句,心中暗叹,有才之人多半性格有缺陷,他说的话肯定有水分,不受顶头上司重用大多是双方都有原因,能想象的到,高鸿定然是初时立了战功被上司的亲信领去,心中不忿,平时背后肯定经常发牢骚。

    其实上司当时并不一定是对你有何成见,人嘛,有好处当然是先紧着自己人,你有功我给你攒着,顺便考验考验你嘛,你不要有怨言,好好表现,上司心里都明白,这次欠了你的,下次说不定还你个更大的,就算是有怨言也藏在肚子里,化牢骚为动力,这才是聪明的好员工的处世之道。

    再说,任用私人再正常不过了,这个时代统治阶层是谁?是那些豪门望族,这些大族靠什么统治,靠人脉,上上下下都是自己人才能政令通畅,才能财不外流,肉烂烂锅里。所以,你要不就也混成人家的“自己人”,要不就只能认命安于现状。

    可看高鸿和自己结识不过几个时辰,就开始大到苦水,平时肯定也是逢人便说,从古到今再到未来,永远不会缺了落井下石的人,在他后面排队的人多了,谁不想推前面的人一把自己赶紧上位?他的小报告肯定早已堆满上司的屋子,这小鞋不给他穿给谁穿?

    不过那赵韪和严通明显也不是什么好领导,高鸿若得明主,一定前途远大,刘启试探着问道:“若兄在固陵不如意,弟与永宁郡太守赵笮有旧,可予兄引见,兄意如何?”

    高鸿并未像刘启想象中那样欣喜,反而为难道:“哎,愚兄何尝不想另投明主,奈何族中人多与赵韪子女互有嫁娶,呃,内子便是太守族弟之女,只怕,只怕此事族人容不得愚兄自作主张啊!”

    刘启明白了,高鸿的家族靠政治婚姻巴结赵韪,高鸿也是其中一个,他就算有背弃赵韪的想法也得先考虑家族的利益是否会因此受损,哎,如此人才目前恐怕是不能为己所用啦!

    不过刘启话里还是留了后路:“如今天下大乱,外有胡夷在旁虎视眈眈,内有群雄四起倾轧内斗,我大汉岌岌可危啊!弟志不在隐居修道,只愿匡扶汉室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已获恩师准许,此地事毕就要往江州相投。弟与兄一见如故,恨不能朝夕相处,共建功业,盼兄日后前来相聚,弟扫榻以待。”

    高鸿也有些激动,一把攀住刘启两臂:“贤弟果然非等闲之辈,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贤弟厚意愚兄感激不尽,贤弟且往江州等候,我回家中劝说族人,日后定举家迁往江州!”

    “哈哈哈……”高鸿迷途中看到光明,刘启初得良将相助,两人心情大畅,大笑着持臂同行。

    日头逐渐偏西,有了于吉和高鸿的硬弓相助,又猎到头野猪,虽然耽搁了好些时间,不过猎到两头这么大的猎物,众人都兴奋不已,扛着鹿和野猪,拎着几只野兔山鸡,一行人趁天色还未全黑,赶路回村。

    天几乎完全黑了,熟悉山路的村民点了两只火把带路,翻过最后一个小山包,终于能远远看到村子了。

    “咦?那是什么?”刘启看到村西面一条长长的火龙向村中蜿蜒疾行。

    高鸿震惊道:“有百十人!附近没有匪盗出没,难道是伏鸣山的反贼被官军所破,余贼溃逃于此地?”

    刘启和几个村民一听急忙扔下手中猎物,一起向村中奔去。

    片刻,火龙已蹿进村中,顿时呐喊声,惊叫声响成一片,刘启更加心急,加快了脚步,忽然隐约看见迎面来了几个人,手中拿着刀不时泛着寒光。

    “是谁!?”刘启大喝一声,于吉则悄然挡在了他身前,其他人也都张弓搭箭警惕的戒备着。

    只听对面来人一阵慌乱,忽然一人叫道:“是于神仙,不要慌乱,不是贼人。”

    刘启听出是高鸿手下兵士的声音,赶紧上前询问:“村中出了何事?”

    四名兵士结结巴巴的说道:“有几百个人冲进村中,杀人抢粮!想必是山中匪盗到此地劫掠。贼人人多,两位仙人快随我们远离此地吧!”

    刘启顿时怒火中烧:“你等身为官军,见了贼人怎能不战反逃,任由贼人屠戮村民!快随我回去迎敌!”

    有高鸿这样的高手和于吉这个神仙级别的保镖刘启自然不怕什么匪盗,而且是被击溃的匪盗。对他来说,对古代战争的了解全部来自电影和小说,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员猛将可以把一大群普通小兵撵的跟兔子一样乱窜,而身边有双保险,他更是本能的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根本没想过自己是否有危险。

12。杀贼() 
    自己中毒后淳朴的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己家中仅存的米饭甚至稻种保证自己吃好,张老汉爷孙俩更是衣不解带的在身边尽心服侍,他们饿的肚子直叫却没有动过一口村民们送给自己的食物……

    就算只有他一个人,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冲回去保护那些善良的村民。

    四名兵士连称不可,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地,越想早离险地可刘启拦住去路心中越发的焦急,一名兵士见身后火光蔓延开来,有几股离这边越来越近,再也没了耐心,喝道:“你等要送死只管自去,休要连累爷爷!”

    一把推开刘启,四人就要逃走,刘启倔强的横在他们面前,手中已经张弓搭箭,大喝一声:“谁敢临阵脱逃别怪老子一箭穿他个透明窟窿!”

    噌,那四人也急了,纷纷拔出佩刀和刘启及几个村民对峙,于吉则护在刘启身前冷冷的看着他们。

    “李服,休要放肆!”高鸿从身后赶来,大喝道。

    刘启震惊的发现刚才高鸿竟然一直未跟上来,心中一冷:自己太天真了,古人也是人,不是木偶,哪里会任由别人操纵,三言两语就可以换人家以死相报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电影小说里。

    高鸿的确动摇了,面临生死抉择,之前的豪言壮语显得那么无力。己方只有十余人,却要面对百余贼众,战场上刀箭无眼,一陷入乱军之中,武艺再高强,也难保自身周全。而且和贼人数度交手,深知贼人虽然兵甲残缺,但凶悍而不畏死,战力并不差。

    可又不愿眼睁睁看着刘启去送死,高鸿只好追过去准备截住他好言相劝。止住手下,将刘启拉到一旁小声劝道:“贼人甚众,你我人少不可力敌,若无良策救不得村中诸人反而自陷险地,贤弟切勿意气用事!”

    刘启心中焦急万分,可也知道高鸿说的是事实,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说动高鸿,他手下兵士自然不会相助,得先把高鸿忽悠住才行。

    “贼兵虽众,然已被官军所破,心中惶恐,兼连日逃窜,疲惫不堪,若你我绕道从贼兵来路杀出,再使人在林中虚张声势,贼众以为是官军追至必然溃逃。能突破官军重围且聚而不散,贼兵之中必有贼首,你我再衔尾追杀,定有所获,此功劳天之所赐,兄不可不取啊!”

    多年征战,其实心中明白贼兵虚实,但毕竟己方人数太少,没必要冒这风险,但听了此话高鸿心动了,说不定真如刘启所言,有重要头目逃到这来,若能将其斩杀的确是大功一件,前番严通进剿数次皆无功而返,赵韪早已对他不满,此次赵韪亲领大军,如果提着贼首首级回到军中,看那严通如何匿我功劳,届时论功行赏说不定可升至校尉,哼,就再不必受小人之辱了。

    高鸿祖上自淮南成德徙至朐忍定居已三十余年,如今有家有业,还真舍不得迁往他处,若有机会重新得势,怎能让他不动心。

    当机立断,高鸿决定试上一试,义正言辞的对手下说道:“拒贼保民乃我等职责,尔等随我前往杀敌,事成之后我保尔等皆有封赏。”

    日间跟高鸿进山的程观和另一个叫王均的站出来一拱手:“我等愿誓死追随司马!”

    其余五人虽敬畏高鸿,但涉及生死都犹豫着不敢答应,高鸿不由火起,两眼一瞪,手习惯性的扶在刀柄上:“某尚不惜死,尔等有何惧哉!”

    “我等……愿为司马效命。”高鸿的气场很足,尤其是那手按刀柄的一瞬间,李服等五人不敢多说半句,立即表态。

    高鸿随即安排诸人分头行事,绕路到贼众来路方向,几个村民去点火,于吉已潜入村中擒得一贼人,这人狼狈逃了数日,好容易摆脱官军,逃至此地早已疲惫不堪,没想到刚刚找到落脚之处,官军竟然无声无息追杀而至,心理防线顿时崩溃,连连磕头求饶。

    高鸿没费什么劲就摸清了贼众的情况,心中更是大定,安排妥当后一挥手:“随我杀贼!”率先大喊着冲了出去。

    村中只有一条碎石所铺的小径,小径两边的房屋院落中,饿累交加衣衫褴褛的贼众刚刚扒了几口抢来的粮食,正准备好好安睡一晚,突然听闻来路上传来喊杀声,跑出来一看星星点点都是火光,以为官军衔尾追来,都吓得肝胆欲裂,纷纷朝村外逃去。

    刘启紧随着高鸿冲进村去,每进一处院落所看到的都是倒在血泊中的村民,残忍的匪徒们没有留下一个活口,甚至连孩子都没有放过。

    刘启此时已是泪流满面,无助的喊着每个熟识的屋子中的孩子和老人的名字,可没有得到一声回应,于吉紧紧跟着身旁,眼前的惨剧让历尽沧桑的于吉也眼角湿润。

    村子中央,张平家中,抱着张平的父亲,刘启泣不成声,张父还未死,可胸前被深深砍了一刀,深可见骨,眼看不活了,他用弱不可闻的声音说道:“阿平在灵儿家中,求仙人速去救他!”

    刘启含着泪点点头,一咬牙放开张父,向张老汉家中飞奔而去。

    高鸿率领手下顺利的撵着贼兵向北逃去,天黑不见路,贼兵们只好燃起火把,光亮之下,高鸿只见十几个贼兵拥着一个身着红袍的贼人,心中大喜,果然有大鱼!立即紧追上去。

    不时碰到贼兵从黑暗中突然出现,于吉也恨贼兵残忍,大开杀戒,遇到一股十数个贼兵耽搁了片刻,竟然不见了刘启,于吉在村中除了为伤患诊治外极少出门,远没有刘启熟悉道路,兼之月色昏暗,难以视物,一时间竟追不上他。

    接近张老汉家时突然听到刘启的吼声,于吉心中一凛,赶紧加快脚步,待赶到时却只见张老汉倒在院中,已然气绝身亡。

    低头不忍睹此惨景,可进屋后发现仍不见刘启踪影,于吉顿时冷汗直流,耳中隐约听到远处有喊杀之声,忙凝神去听,终于辨认出刘启的声音,急忙飞奔而去。

    贼兵进村四处抢粮杀人,并未直奔张老汉家所在的村东面,待发现官军追来,贼众本能的向相反的方向也就是村子北面逃去,只有贼兵中的首领赵权带了几个心腹往东而去。

    赵权是当年声震益州的赵祗之子,灵帝中平五年,黄巾贼马相、赵祗自绵竹起兵,兵力最多时有十余万人,攻破了巴郡、蜀郡、犍为三郡,马相自称天子,赵袛为大将军,后来被益州从事贾龙所破,又被刘焉离间,贼兵土崩瓦解,马相,赵袛死于乱军之中,赵权便是赵袛次子,身高力大,凶悍不亚于其父,父兄战死后被残兵推举为渠帅,隐于固陵郡伏鸣山中为盗。

    伏鸣山山高林密,地形险要,郡中数次征缴都未成功,但贼匪人少,死一个就少一个,屡次消耗终于顶不住,前日被官军攻破营寨,余贼护着赵权突围,逃向东面,各郡都在讨贼,益州是不能再呆了,听说荆州民富,赵权决定暂避荆州,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苦心经营的营寨被毁,又被追杀了数日,千余手下如今只剩身边寥寥百余人,赵权心中窝火,却把气撒在无辜的村民身上,竟然下令屠尽村中所有活物。

    谁料还未得片刻喘息之机,官军再次掩杀而来,眼看贼众仓惶逃命,赵权已无法收拢,只好带几个心腹辨明方向朝村东面逃去。一路上仍未忘记杀人抢粮,到了村边一户人家,竟夺了不少肉食,杀了一个老头儿,却被一个少年携一女童逃走,黑夜中难以辨认道路,赵权便去捉那少年为其带路。

    刘启不顾一切的赶到张老汉家,连和于吉失散也未发觉,没想到还是没有救得张老汉,弥留之际的老人艰难的抬手指了指张平和张灵逃去的方向,嘴唇颤抖着一张一合,刘启含着泪贴耳过去,老人已无法说一句完整的话,只是反复叫着孙女的名字。

    老人突然两眼圆睁,露出期盼的眼神,紧紧抓着刘启的手臂。

    是回光返照!

    刘启重重的点点头,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洒落在张老汉脸上。

    “张公放心,灵儿从此便是我亲妹!”

    张老汉释然的放松了手,无力的垂了下去,眼神很快涣散。

    刘启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悲痛与愤怒,轻轻的将老人放下,仰天怒吼一声,朝黑暗中奔去。

    听到前方有孩子的哭声和贼兵的呼喝声,紧接着就看到火光,在溪边捕鱼的一群孩子回村时碰到带张灵逃走的张平,得知家中被贼人劫掠更是吓的手足无措,还未等孩子们做出反应,贼人已经追至,再想逃走已然来不及。

13。悔恨() 
    贼兵抓住几个孩子逼问道路,这群孩子大多在十岁以上,都已懂事,早已对贼人恨之入骨,任贼人打骂只是恨恨的盯着贼人,咬牙不说,女孩儿和幼童则只知大哭,贼兵哪有耐性,正要下毒手,突然一阵冷风自身后吹来,两个贼兵还未来得及回头去看,只觉颈后一震,已不明不白的昏死过去。

    几步之间刘启已经冲进贼兵之中,心中早已怒火滔天,出手似电,出掌狠狠的砍在贼兵的后颈,孩子的哭声掩盖了他的脚步,两个贼兵毫无察觉的中了招。

    不过两声“嘭嘭”的重击声还是让剩余四个警惕的贼人发现了身后的情况,赵权吓的冷汗直流,以为官军杀到,没想到转身一看却只是一个白面少年,心里一块大石才算落了地。

    看着仅剩的两名手下抱腿捂面倒在地上,赵权心中也是无比愤恨,自己竟然沦落如丧家之犬,任谁都可以欺辱一番,如今一个瘦弱小儿也敢来撒野。

    刘启击倒四个贼兵,火把落入草木之中,火光更盛,只见最后一个贼人身高体壮,足足比自己高出半头,臂上肌肉贲张,铁塔般怒视自己,扔下手中的孩子,抽刀砍来。

    刘启心中大恨,被贼人反应过来,自己本不擅长兵器,现在又手无寸铁,别说救人,恐怕自身难保。

    直到此时才发现和于吉走散,不过火光明亮,可以看出孩子们并未遭毒手,刘启还是大松一口气,凝神应付攻来的贼兵。

    赵权直接下狠手欲毙对方于刀下,没想到这少年如此灵活,势在必得的一刀落空,收力不住,刀身深深砍进树干中。

    毕竟做贼多年,大大小小也经历过百余次厮杀,能任贼首,还是有真本事的,赵权一击未中,只短短的一惊,立即弃刀,飞脚踢出,对方伸臂格挡,经受不起力道连连倒退好几步,赵权不给对方丝毫喘息之机,向前一跃,借势再出一脚,重重踢在对方胸口。

    一出手刘启就看出这贼人不是普通贼兵,这样的光线下根本看不清对方如何出招,只觉对方手臂一动,刀光瞬间便到了眼前,心中大骇,狼狈的滚地躲过那凌厉的一刀。

    心中暗叫不妙,本来自己蛇毒未清,状态就差,在山中奔波了一整天,来时心中焦急,一路飞奔,连续击倒四个贼兵时耗力过大,发现孩子们安全无恙后心里不由的略为放松,可这一放松后急切间再猛然提气却发现早已透支的身体很不适时的开始酸痛乏力,呼吸也有些急促,双臂甚至由于刚才过于用力开始微微发抖。

    还未来得及调整呼吸,赵权已经攻到,刘启从未经历过生死相搏,以前虽见识过不少高手,但人家与他交手都是给他叔叔面子为了指点他,哪里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