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机会的。

    只要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今日武臣,已经不是什么五军都督府都督了,而是执掌总参谋部的总长。现在总参谋部的职责是平日为皇帝、兵部尚书辅佐治军,战时为皇帝、内阁参谋作战计划,并组建战时大本营以统帅明军作战。

    看起来总参谋部依然还是在兵部之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兵部已经无法再通过各地的兵备道对地方军队进行监管了。总参谋部下辖的总后勤部已经把兵备道的权力完全接管了过去,而且兵部对于作战时的赞画之权,也完全被总参谋部的参谋之权所取代了。

    对比起总参谋部在详细的图纸或是沙盘上,进行完整而详细的作战部署,兵部官员们云山雾罩的奇谋妙计,显然已经忽悠不了内阁和朝堂上的重臣了。

    而且对于户部来说,兵部官员督管边军粮道的官员们,不仅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还成了那些边军虚报损耗和人丁的帮凶。若是国库丰裕的万历时期,户部官员也乐的多加漂没,给自家妻妾增添几副头面。

    但是自天启之后,户部官员的日子就变得异常不好过,地方上因为灾害频发,导致税赋难收。国库空空如也已经成为了常态,有些明见卓实的官员已经意识到,在这种状况下他们贪污了再多的公款,也未必能够保住自家的身家性命。

    曹操尚且知道要斩粮官以安军心,难保皇帝不会抛出几个户部官员来平息天下百姓和边军将士的愤怒。但是户部的贪污行为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这一两个官员想要独善其身都做不到。

    果然新皇上台之后,对于户部官员就不断的进行调整,然后就是不断的进行办案。被调离了原有职位的户部官员们,根本掩盖不了他们此前在任上的贪腐行为。这也使得有一段时间,户部官吏们对于自己高升的任命,不但不感觉高兴,反而甚为忧虑。

    户部官员本就是缺额最大的一个中央部门,让研读四书五经的进士们去和数字账本打交道,这不但是一件为难的事,也是这些新科进士们无法做出成绩的职位。因此中央六部,也就是户部尚书常常是从地方上提升上来的亲民官,毕竟地方官员成日和钱粮打交道,比这些言官词臣出身的京官,对于户部的事务更为娴熟一些。

    户部官吏在长达一年半的整顿之下,有些在户部担任了八、九辈胥吏的吏员世家,也被清除出户部之后,面貌终于焕然一新。不过与此同时,户部的权力也开始急剧的膨胀了起来,这极大的削减了户部官吏们的不满。因此户部对于崇祯推行的新政,是最为支持的,甚至超过了黄立极等主持新政的阁臣。

    以往户部太仓银一半来自于盐税,但是崇祯一年开始,商税的份额开始迅速增长。然而最让户部官员感到眼红的,还是海关关税的增长。

    原本在大明税收中份额不大的海外贸易税收,在改名为海关关税之后,崇祯一年便已经达到了太仓收入的三分之一。不过这笔庞大的收入现在却和户部无关,而皇帝设立了总理衙门管理海关事务之后,户部想要夺回海关关税的希望就更为渺茫了。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户部希望海军军官学校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未来大明海军建立的过程中,能够压倒及排除十八芝等被招安的海盗势力,为户部接手海关创造一些条件,也是应有的准备了。

    俞咨皋便是获得了户部官员的支持,才萌发了想要争一争总参谋部总长的想法。因此任何一个能够提升京畿都督府形象,打压总参谋部的事件,都会被他重视起来。比如今日在皇帝面前,海军军官学校的队伍击败了陆军军官学校获得接力赛跑的冠军,就让他觉得自己朝着总长的宝座又近了一步。

    茅元仪等人同样很恼火,他们不仅仅是因为陆军军官学校的选手们没有击败海军学校的选手,更让他们感到恼火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选手们不是输在个人的体能和技术上,而是输在了团体的配合上面。

    经过了新任校长的整顿之后,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们终于学会了团结。但是陆军军官学校的学员们显然没有受到这个教育,低阶士官出身的学员和将门子弟出身的学员,在比赛中清楚无疑的暴露出了,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还要大于同他们比赛的其他队伍。

    崇祯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他大力的称赞了海军军官学校的管理教育,却对陆军军官学校不置一词,作为兼任陆军军官学校副校长的茅元仪自然是面上无光,心里打定了主意,回去后要好好整顿一下,学校里的这股风气。

    朱由检对着身边的武官们发表完了评论之后,便回头对着一边站立的英国人梅思沃尔德说道:“比赛已经结束了,待朕颁完奖牌之后,你同朕一起回城吧,朕有些话想要请你转达给贵国的国王…” 

第556章 崇祯的建议() 
梅思沃尔德上了崇祯的御用马车之后,坐在角落的王承恩便关上了车门,然后转头对着前方的车夫下令可以出发了。

    车辆向前行驶了一段距离之后,朱由检便对着梅思沃尔德说道:“你代表东印度公司向大明提出的数次请求,朕已经反复考虑过了,看在你如此坚持的份,朕可以再做出一点让步。

    朕记得上次已经答应过你,东印度公司可以向大明租赁,已经修建好的货栈和住宅。那么这一次,朕再给你一个方便。

    东印度公司可以向大明租借一块土地,然后把你们想要修建的货栈、住宅图纸交给大明的官员,我们会按照你们提供的图纸进行施工。

    这也是朕最后的让步,当然这些天来大明和英国商议好的条件能否落实,将取决于你们回到英国后,贵国的国王是否愿意接受这份贸易协议。”

    虽然崇祯依旧没有准许,让东印度公司自己修建公司的货栈和商人居住区。但是梅思沃尔德知道,这位皇帝陛下已经不可能再让步了。

    事实上崇祯连这一步都不想退让,不过他询问了安德烈之后,发觉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其他欧洲商人,他们都不习惯于同本地人混居。

    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东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使得这些欧洲商人不愿意同本地人混居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欧洲人知道他们的同胞在海外做的事,有多么的令土人深恶痛绝。

    他们可不愿意,毫无防备的同本地人混居在一起。一旦这些本地人因为他们同胞干的事迁怒于他们,他们可不觉得同本地人混居在一起,可以让他们逃脱被报复的命运。

    特别是英国人,虽然英国海盗出现在亚洲的概率很小,但是他们在加勒比海、大西洋、非洲沿岸、印度洋地区,都已经非常活跃了。

    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大西洋上劫掠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非洲沿岸、印度洋上劫掠前往麦加朝圣的*船只。可以说,英国商人在海外的不安全感,要比其他欧洲商人更甚。

    这也是为什么梅思沃尔德死活坚持着,一定要修建一个单独的公司货栈和商人居住区。他需要保证,如果双方出现误会的时候,公司名下的财物和职员能够获得一定的保护。

    在最坏的情况下,可以凭借货栈的防御设施掩护公司职员的撤离。当然,梅思沃尔德所谓的误会就是,英国人没有通知公司就打劫了所在国的船只,从而让东印度公司没有做好本地人发难的准备。

    面对崇祯最后的回答,梅思沃尔德也知道,关于公司在大明建立商馆的问题,只能暂时服从于这位中国皇帝的要求了。不过他也暗自庆幸,英国海盗还没有越过马六甲海峡北上,因此他暂时还不必过多的担忧,英国海盗同中国商船之间的冲突。

    当梅思沃尔德选择了接受之后,朱由检才继续对他说道:“那么接下来,朕想要问问你,东印度公司打算以什么来支付大明输出的生丝、丝绸、瓷器、茶叶、棉布以及其他商品?

    今年南方各口岸的头等生丝价格是每担150大明元,二等生丝是125元,三等生丝是100元。即便以最差的三等生丝计算,每吨生丝的出口价值也要2000元。

    假设东印度公司每年从中国采购1000吨生丝,也就是2万担生丝,也要每年支付200万大明元。如果换成英镑,就是40万镑。

    但是据朕所知,东印度公司在万丹的商船大约有1000吨,但是股本却只有18万英镑;而你们在印度的苏拉特,拥有800吨商船和5万英镑的股本。

    所以,朕现在想要知道的是,东印度公司准备拿什么货物来填补,两国每年数十万英镑的贸易逆差?”

    “上帝真该把那群多嘴的商人挂在伦敦桥上,他们居然把公司的机密出卖的这么彻底。” 梅思沃尔德一边气急败坏的诅咒着那些商馆职员,一边开始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搪塞这位皇帝陛下的问题。

    事实上,崇祯所问的问题,也正是英国人打开了中国贸易之门后,正积极思考的一个难题。

    1615年,为了打开印度大陆的贸易之门,在东印度公司股东的请求下,英皇詹姆斯一世派托马斯·罗伊爵士拜访了印度皇帝贾汗吉尔。这次外交访问,目的是在苏拉特和印度大陆其它地区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独一无二的定居和建立工厂的权利。

    占据着整个印度大陆近70土地的贾汗吉尔,鉴于在1612年印度西海岸海战中,英国人轻松的击败了葡萄牙人,因此他希望同英王达成友好关系。

    一来是保证,印度*每年前往麦加朝圣的行动不会被英国人阻扰。二来则是,托马斯·罗伊爵士在外交上实施了灵活的手腕,获得了贾汗吉尔的个人友谊。因此当东印度公司提出,他们愿意向贾汗吉尔提供欧洲市场上的货物和各处的珍品后。

    贾汗吉尔终于给英王写了一封回信,信中承诺:英国商人可以在任何他们愿意停留的地方居住,他们享受无限制的自由。不论他们到达哪个海港,葡萄牙或其他人不准打扰他们。

    不论他们在哪个城市定居,他都会下令给所有遵从于他的总督和长官给予他们任何可以给予的、他们所需要的自由。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和向他们的国家运输货物。

    此外他还请求英王下令,让英国商人用他们的船运来各种珍品和适合他的皇宫的商品。

    如果他面前的这位中国皇帝是一个如同贾汗吉尔一样的东方君主,那么梅思沃尔德有很大的把握讨好这位中国皇帝。

    东方君主所喜爱的不是各国美女,就是各种珍宝。只要这位中国皇帝能够把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授予东印度公司,他不介意去搜罗东西方美女和各种瑰宝来获得这位皇帝陛下的欢心。

    不过显然这位中国皇帝并不是另一位贾汗吉尔,在梅思沃尔德眼中,面前这位少年更适合作为一名商人而不是一位君主,他对于商业利益之看重,甚至到了不顾及自己名誉的地步。

    梅思沃尔德心里很清楚,东印度公司可以满足中国皇帝个人的**,但是却无法用英国的货物来填补巨大的贸易逆差。

    崇祯预估的两国船队每年40万英镑的贸易额,在他看来已经是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了。3年之后,两国之间的贸易必然会突破这个额度。

    但是英国出产的呢绒和金属制品,在大明是没有销路的。中国人不喜欢呢绒制品,而中国出产的金属制品不但比英国人便宜的多,他们还在一些金属制品的表面涂上了一层银白色的材料,看起来即美观又耐用。

    事实上,如果不是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利润更高,他觉得就算贩卖这种金属制品,也是一门很好的生意。不管是东南亚还是印度、非洲,一定会有人喜欢这种看起来亮闪闪的金属制品。

    梅思沃尔德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能想起一样可以弥补贸易逆差的货物,他不得不试图引开话题说道:“陛下知道巴西红木么?在南美大陆上,这种树木有着成千上万株,这种木头能够制作出极为纯正的红色,是相当珍贵的染料。

    距我所知,中国人很喜欢红色,在市场上红色的绸缎和布匹价格,往往是其他颜色的一二倍。我们东印度公司很愿意为贵国大量的收购这种木头,从而弥补公司将会出现的贸易逆差。”

    朱由检撇了撇嘴说道:“虽然朕知道现在葡萄牙王国被西班牙人所吞并了,但是并不代表葡萄牙人连巴西都保不住。

    在8、90年前,依据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葡萄牙人占据了巴西沿海地区。据说,他们在当地建立了14块封地,以萨尔瓦多城为巴西殖民地的首府。

    虽说5年前,荷兰人攻占了巴西东北部的大片土地,但是直到今天也没能攻下整个巴西。在这种状况下,东印度公司想要插手沿海地区的巴西红木贸易,你确定不会引起荷兰人的攻击?”

    虽然今天的天气并不炎热,但是梅思沃尔德感觉自己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他是真不愿意和这样熟悉海外事务的东方君主进行商业谈判,这让他觉得自己所有的底牌已经被对方看穿了。

    梅思沃尔德瞠目结舌,还没有找到其他应对之策时,朱由检突然对着他说道:“其实朕倒是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东印度公司是否愿意接受?”

    梅思沃尔德松了口气,赶紧回道:“陛下请说,我很愿意听一听您的建议。”

    朱由检挪动了下身体,把车厢的中间部分给让了出来,然后王承恩便从车厢壁板上放下了一块木板,形成了一块简易的桌子。

    接着王承恩又从座位下打开了一个抽屉,露出了一卷卷的卷轴,他拿出了其中的一卷,然后摊开在了这张简易桌子上。

    梅思沃尔德凑近看了一眼,发觉是一副小型的世界地图。这时,朱由检也拿出了一个黑色的小球,在桌上弹了弹,然后向他发问道:“你认不认识,这是什么?” 

第557章 黑奴贸易() 
作为一名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总经理,梅思沃尔德对于各地的特殊物产自然是有所研究的,他伸手接过了小球捏了捏,便非常肯定的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加勒比海岛上一种树木流出的汁液,岛上的土著叫它卡乌卡乌还是卡乌巧乌什么的?

    不过恕我直言,不要看现在这个季节这种汁液凝结成的小球弹性不错,但是到了夏天它被太阳稍稍晒的长久一些,便会像面团一样,变得又软又粘。到了冬天,它又会变得又硬又脆。

    在我们欧洲,它被称为哥伦布带回来的新奇玩意,除了用作游戏的玩具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用途。难道陛下觉得它有什么特殊作用么?”

    梅思沃尔德诉说的时候,不时的抬头打量着崇祯的神情,似乎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端倪来。如果中国人真的找出了这种材料的新用途,那倒是东印度公司的一项新财源。

    这种被印第安人称之为会流眼泪的树木,从加勒比的海岛到南美广袤的大陆上,可谓比比皆是。这些树木的汁液除了被印第安人制作成游戏的玩具外,因为没有其他用途,因此也不被欧洲人所关注,价值可谓非常低廉。

    如果能够从中国人这里打听到新的用途,那么他将会为公司立下一个杰出的贡献。说不定他还可以带着一大笔财富返回国内,不用继续在遥远的东方冒险了。

    朱由检看了看梅思沃尔德颇为热切的目光,不由笑着说道:“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这种材料的新用途,不过我决定把它命名为橡胶。”

    “橡胶?”在崇祯的解释下,梅思沃尔德终于弄明白了橡胶的意思,也算是为英文创造了一个新词。

    “既然陛下也不清楚这种材料的新用途,那么您要怎么才能用它来弥补贸易逆差呢?” 梅思沃尔德颇为失望的说道。

    朱由检不以为意的回道:“我坚信,这种材料一定会有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用途。

    你看,美洲大陆上出产的烟草、可可、剑麻、巴西红木、番薯、土豆、玉米、辣椒等大明没有的新作物,都被证明了自己的用途,可见这种新材料也应当具有一种可供人们利用的用途。

    我已经下令大明皇家科学院对橡胶性能进行研究,我认为2、3年之内,这个研究成果一定会出现的。所以我现在向东印度公司收购一批橡胶,在未来三年内不会设置上限。

    据那些葡萄牙人说,在亚马逊流域有着大批的橡胶树,东印度公司可以从亚马逊流域贩运橡胶来大明,每吨橡胶我出60英镑,每100粒橡胶种子我出一英镑,每颗橡胶树苗,我出05英镑。”

    听到崇祯只是对橡胶的用途进行猜测,虽然这种猜测建立在美洲发现新物种的基础之上,但梅思沃尔德还是感觉有些怀疑。他不认为,这位中国皇帝会拿出这么一笔巨款来赌博。

    在他看来,这些中国人也许发现了橡胶的特殊用途,或是已经找到了如何利用橡胶的窍门。

    因此他一边皱着眉头,一边叹着气向崇祯解释,从英国到巴西的亚马逊流域,再转向中国的路途是多么的遥远而危险,完成一次贸易周期,起码需要2年的时间,因此皇帝给出的价格还是偏低了。

    朱由检稍稍思考了一下,便对梅思沃尔德继续说道:“就在前几日,朕曾经派人询问过你,如果大明想要向东印度公司或是英国船主租借一艘商船,那么租金是多少。

    你对朕派出的人员的回答是,如果租借12个月,则每吨每日12便士;如果租借6个月,那么就是每吨每日18便士。

    而你那艘鹦鹉螺号,吨位大约500吨不到,按照500吨计算,一年的租金就是9125英镑,半年的租金则是68625英镑。

    那么朕可以再给你一个建议,不管是在东南亚还是印度洋,都有许多不属于东印度公司名下的英国私商船。如果你能组建一支2000吨左右的船队,每年给大明运送不少于1000吨的橡胶,那么朕会向你租借三年,每年支付给你4万英镑的船租。”

    崇祯的建议顿时让梅思沃尔德动心了,每年4万英镑的船租,这几乎已经可以打造一支全新的2000吨的船队了。这等于是用中国人租下的船只,替他个人赚钱。

    很显然,皇帝提出的这个建议,是针对他个人而不是公司的。梅思沃尔德感觉喉咙有些发痒,他轻轻的咳嗽了几声后,才有些变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