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论是普通商民也罢,还是现在宣府镇内的官员也罢,今天都要一体擒拿,宁可错抓不可错放。本官现在要求,宣府镇大小官员现在皆受我节制,查办此案。

    各位可有异议?”

    替代李养性上任宣化巡抚不足半年的沈启,虽然对于宣府镇有人同后金勾结的案子并不怎么在意,这案子肯定同他无关。

    但是对于让一位武臣来经办这件案子,让他顿时有些反感了起来。不过涉及到勾结后金谋害君父的大帽子,他也是不敢沾边,唯恐让自己陷进去。

    沈启清了清嗓子对着曹文诏回道:“曹将军既然有上谕,何必再询问我等,请出示上谕,我等自然会奉令而行。”

    曹文诏也不多话,就起身让开主位对着后堂喊道:“请上谕。”很快,便有四名亲兵护着一名锦衣卫指挥使走了出来。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站在堂上对着众人宣读了崇祯的旨意,便让宣府镇两位文武大员上来验看圣旨。

    沈启确认了内阁的印记之后,便无话的退让到了一边。见到巡抚都不言语了,总兵官黑云龙就更不敢说什么了,他只能在心里祈求,这件案子不要牵连太多就好。

    不过他的想法显然是落空了,见宣府镇两位文武大员都承认了自己的办案权力之后,曹文诏便不客气的点了副总兵官骆养性、万全都司指挥使伍成两人的名字。

    “这宣府镇内那些人同后金勾结,是你们两人向上汇报的,现在你们且说说,这人应当怎么抓吧。”

    骆养性看了伍成一眼,便出列说道:“先军后民,先武后文,先把军队里的隐患清除干净了,剩下的事情便好办了。”

    伍成也上前说道:“下官附议。”

    曹文诏撇了两人一眼说道:“好,就按照你两人说的办,这军中各路参将都已经被本官召集到了这里,你们说这些人有那些是抓起来的?”

    骆养性毫不犹豫的回道:“协守副总兵董继舒和来远堡参将…,以上这几人同张家口八家商号联号勾结,偷运粮食、铁料、药草出关。

    据下官调查,宣府镇多年未经战火,部队也常年未有操练,但是他们历年上报的军械、铠甲损失,却远超宣大各军。下官以为,说不得他们还走私了军械、铠甲出去。”

    董继舒和几位被点名的参将顿时都跪了下来,向着曹文诏大声哭诉着,说自己是冤枉的,绝没有同后金勾结的心思云云。

    看着这些军将瘫软在地上的样子,曹文诏厌恶的皱了皱眉头,便让人把他们带下去关押了起来。他接到命令之后,特意带了一个步兵师过来,就是担忧这些军官铤而走险。

    但是看着他们这些人的模样,哪里有一丝铤而走险的勇气。命人带走了这些涉案的官员之后,曹文诏才再次对着剩下的众人说道:“为防发生意外,黑总兵和沈巡抚同我坐镇此处。

    骆养性带着一队人马去抓拿宣府镇和张家口的涉案人员,伍成带领另一队人马清理本城和各卫所的涉案人员。其他人等在此等候命令,不得擅自外出…”

    曹文诏还在前府大堂训话的时候,总兵府厨房内的一位下人找了一个借口,从后门偷偷溜出了总兵府,去了隔壁街上的一家范氏参茸行。

    这位下人进去后,不到一刻钟这家商号的掌柜便骑马匆匆出城,向着西面的张家堡赶去了。 

第632章 开口() 
范永斗收到他安插在宣府镇总兵府内的内线传回来的消息时,正安坐在张家堡外的别院内。他在总兵府内安插这个内线,原本是想要试着能不能多了解一些总兵府内的情报。

    既然他已经上了后金这条船,他便想着是否能够从明军那里多弄些情报,也好在后金大汗那边邀些功劳。他可没想到,这个内线还没给他传递什么有用的情报,却传来了这么一个让他胆颤心惊的消息。

    听完了宣化城商号掌柜带回来的消息之后,范永斗顿时感觉两眼发黑,整个人差点都瘫软到地上去了。幸亏他身边还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亲信管家,手疾的搀扶住了他,才没让他摔倒在地。

    被身边管家和来报信的掌柜扶到一边的椅子坐下,两人又给他倒了一杯水,让他缓了缓精神。范永斗稍稍恢复了些精神,便强撑着站了起来,对着两名亲信说道:“这里是待不下去,小四你去准备马匹,一刻钟咱们就出关。

    吴掌柜,等我们离开之后,你再去通知联号的其他股东。告诉他们事发了,赶紧出关投靠大汗去。我在野狐岭等他们一天,一天之后,那就在沈阳会合了。

    通知完他们之后,你就赶紧回介休老家,通知我夫人赶紧带着家人南下,去汉口投奔我跟她说过的那家人。别带太多东西,带些随身细软就行,也别去理会族人。等过了这阵子,我自然会去找她们的…”

    一刻钟后,范永斗已经换下了刚刚在家穿着的貂皮外套,穿着一件老羊皮袄,脸上还抹了烟灰,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通的伙计。

    他身边的亲随管家小四,已经换上了一套外出的掌柜服饰,脸上还粘了两撇胡子。他在上马车之前,对着身边打扮成伙计的范永斗问道:“东家,我们是不是直接从小北门出关?”

    范永斗在其他家丁的帮助下上了马,才恢复了些往日的气度说道:“不,我们从北面的刘家口走…”

    范永斗一行人离去之后,吴掌柜也背着一个包裹上了已经准备好的马车,他先进了张家口来远堡一趟,不到一刻钟后便乘着马车出了西门而去了。

    半个小时之后,锦衣百户林栋也带着一队人马赶到了来远堡。很快堡内就开始混乱了起来,一队队士兵从堡内跑到了四门,用拒马拦截了大道。一名赶到北门的锦衣校尉对着被拦截下来的商队喊道:“自即日起,张家口封关,一切商队许进不许出。要出关的商队现在都给我调头,不许堵住大道。”

    虽然现在已经快到冬季,出关的商队几乎不多,但是现在张家口长城外安顿了不少被察哈尔部西迁打散部族的牧民,因此即便是这个时候,还是有一些短途的商队要出关。

    一些商人虽然不敢同锦衣卫叫板,但还是鼓起勇气问了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开关。那位锦衣卫校尉看了他们一眼,才冷冷的说道:“那要待后建奴出关再说,难不成,你们现在急着出关给建奴送给养不成?”

    “那能呢,那能呢?”问话的商人赶紧缩着脖子退了回去,吆喝着自家的伙计向后调转车队。

    在来远堡的八家联号内,锦衣百户林栋看着商号后院内蹲了一地的伙计和苦力,不由皱了皱眉头问道:“那八家股东呢?不是说起码有4家还在来远堡的么?”

    他身后的一个总旗赶紧回道:“一刻钟之前,住在堡内的那三家人突然带着家人出关跑路了,卑职已经令人去追赶。

    他们乘坐着马车,应当走不远。还有一家在来远堡外置办了一所别业,卑职也安排人去缉拿了。等缉拿他们回来之后,卑职一定会拷问清楚,究竟是谁还敢在这个时候给他们通风报信。”

    林栋却摇了摇头说道:“没有这个必要,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无非就是不想让我们抓到他们,免得牵连到自己而已。

    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们这次办这个案子,该抓什么人,其实一早就确定了。不管抓不抓的到这些同后金私通的商人,我们都不会多抓一个,也不会少抓一个人。

    不过是几个商人,抓不抓得到都无损大局。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宣化镇,把宣化镇清洗一遍,完全纳入陛下的控制,这才是大局。

    传令下去,商号和那几家的宅院内,不管是只言片纸都要给我收集起来。跑了人不要紧,账本可不能消失了,咱们还需要这些账本去向那些山西老扣们要账呢…”

    锦衣卫在紧张的追查宣化镇通敌案时,石门寨这边也终于从兵荒马乱中恢复了正常。吃过了晚饭之后,朱由检正想早些休息,骑在马背上大半天,他也确实是累了。毕竟他可是实打实的第一次上战场,精神压力上还是很有负担的。

    不过他还没正式休息下去,连善祥就过来向他汇报,分开关押的恩格德尔、绰尔济和一些蒙古左营的首领都已经开口,愿意同大明合作。而女真俘虏那边,也有3人开口说话了。

    朱由检顿时翻身起来走出了卧室,他重新整理了下衣服,便对着门外的连善祥说道:“那些蒙古人不过是见风使舵罢了。后金强,他们便靠向后金;大明强,他们就会投向我大明。

    估计他们见了朕,也就是说些空头大话而已,他们的部族都在后金的控制之下,怎么敢真的投靠我们。既然只是说些废话,明日再见也来得及。

    你说一说,那些女真俘虏中都有谁开口了?他们把每个人的身份都指认出来了么?怎么这么快就开口了,朕还以为他们起码要撑到明天呢。”

    连善祥恭敬的回道:“吴怀的手下与其说是审问,倒不如说是在这些女真人身上用刑,以发泄怒气而已。

    这些女真人起兵之后,在辽东对我明人杀戮过甚,加上此次又是侵入了关内,因此他们觉得自己被大明俘虏后未必有活下去的机会,加上吴怀的手下一上来就用刑,因此自然没有人肯开口。

    现在我们给他们疗伤洗漱,还供给饮食,加上又分开了他们。因此有人就想要活下去,也就开口了,反正认一认尸体也不算什么大事。不过只要他们肯开口,锦衣卫自然有办法让他们一步步说下去。

    根据三人的指证,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死人的部分名字和身份。他们并不是蒙古左营的援军,而是来蒙古左营督战的。恩格德尔得知了我军援军抵达马伸桥,有攻打石门寨的意图,就派了自己的弟弟莽果尔代向后金大汗黄台吉作了汇报。

    黄台吉昨晚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便让广略贝勒褚英长子杜度贝勒领镶红旗一个牛录,计45人前来蒙古左营督战,此外还安排了汉人副将鲍承先作为他的副手。这杜度贝勒是努尔哈赤的长子长孙,虽然褚英被老奴所杀,但是褚英当年带领的部属还是被留给了杜度。

    不过老奴去世之后,即任的后金大汗黄台吉夺了杜度所领的镶白旗,给了自己的儿子豪格带领,现在两白旗和两黄旗旗号互换之后,镶白旗又变成了镶黄旗。

    杜度名下的一旗武力虽然被黄台吉所夺去,但还是有不少家丁依旧愿意跟随在他身边。因此杜度出征之时,还带了20多名家丁出阵。这些家丁也就是女真人所谓的摆牙喇精兵,当年跟着褚英征伐女真各部,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褚英被努尔哈赤赐死后,这些人或是投靠了其他女真亲贵,或是逃亡于后金,也有一些人就守在了杜度身边,保护杜度的安全。

    褚英被处死时,这些亲卫大约也就2、30岁的样子,到今日刚好在40上下,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这些人算是女真第二代兵马中的精锐,都是在褚英手下打老了仗的人。

    率领小队人马同大队敌军厮杀的经验甚为丰富,而这也是建州女真起兵时的常态。因此遇到了失去速度和队列的明军骑兵时,就依仗着丰富的战场经验打了第三骑兵营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原本是想把蒙古左营的主要首领接应出来,就退回到石门峡外去。但是他们没有料到,第三骑兵营遭遇到突袭后,居然没有落荒而逃,而是死死拖住了他们。加上来援的明军骑兵速度太快,数量又极多,倒是把自己一行人都陷进来了。

    开口的三人是鲍承先身边的一个亲卫,还有蒙古台吉莽果尔代和他的一个随从。另外,根据他们的口供,遵化城尚未陷落,遵化军民还在同后金拼死作战。”

    朱由检想了想便说道:“遵化城的消息先别散布出去,等夜不收联系上城内的军民再说。给开口的三人,生活上安顿的好一些,另外对其他人继续询问下去。

    我要知道这个褚英是怎么死的,那个杜度这些年来是这么过的,另外再问清楚这个鲍承先是什么来历,同时向后方查证这个人的资料…

    再把那个莽果尔代叫过来,让我见见。我想问问他,现在遵化城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朱由检这一召见莽果尔代,就足足谈了两个小时,直到夜深之后才放他离去。他只所以要先从蒙古人口中探听遵化城的状况,就是害怕其他俘虏会有所隐瞒。而没有利益关系的蒙古人,倒是能够更为诚实的说出自己见到的实情。 

第633章 遵化城下() 
从皇帝那里接受了命令之后,林世贤便从今日两个没怎么作战的小队手中各自挑选出了10人,又带上了25匹备马,就快速的穿过了石门峡,向着遵化城而去了。

    由于后金此前控制了石门寨,因此在石门峡到遵化城之间的广大区域内,并没有安置游骑进行巡视。从石门峡到遵化城之间有数条南北流向的小河,这些小河从北面的燕山山脉汇聚水流,然后流向南面的沙河,再向西而去。

    这些河流同样也是季节性的,在现在这个时间段里并没有多少水量。在河流的两边生长着大量的杨树、柳树和灌木。

    在石门峡西面有着大量被开发出来的田地,但是在石门峡东面却基本保持着未开发的状态。自然生长的树木同荒原交织着,形成了广阔的疏林草原地带。越是往东面去,草原的地貌便越明显。

    官道从石门峡出口往东延伸,在后金入侵之前,这条官道正在改建当中,从原先的黄土大道变成三合土作为路基垫层,碎石作为路面的大道,道路的两边还种植了两排行道树。

    不过随着后金军队的入侵,这条官道的改建工程也就被迫中断了,出了石门峡以东3、5里后,路面平整而带有一定弧度的碎石路,再度变成了布满车辙印,坑坑洼洼的黄土路。

    林世贤带人过了又一条小河,出了河边单薄的树林之后,眼前就豁然开朗了起来,前面是一片空旷无垠的草原,连时断时续的小树林都不见了。在这样的原野中,光线良好的时候,10多里外就能发现移动的目标。

    林世贤下令停下了队伍,然后从一个皮套内掏出了地图查看了起来,遵化到石门寨约60里,而堡子寨大约就居于两者之间的位置。堡子寨到石门寨的距离大概是33里地,他们从石门寨出发,行走了12、3里的样子。

    林世贤很快就从地图上找到了自己这队人所处的位置,他手上的这份地图正是科学院利用最新的绘图知识,制作出的按比例绘制,且使用了等高线的精细地图。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之后,便立刻辨认出前方到堡子寨的范围内,基本都是草原和耕地的地貌了。

    林世贤随即收好了地图,对着身后的部下说道:“我们沿着这条河往东南方去,这条河的下游就是沙河,找地方过了河,再沿河而上,就能抵达遵化了。

    那些后金鞑子一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从沙河左岸过去。大家都加把劲,争取在天黑之前抵达遵化城外。否则乌漆嘛黑的晚上,我们就不能分辨出遵化城上挂着谁家的旗帜了,等到明天天亮再确认状况,那就等于白白浪费了一天。

    诸君努力,不要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诺。”20名夜不收顿时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齐齐压低声音回应了林世贤一声,原本寂静一片的树林,像是被惊醒了过来,树丛中顿时飞起了数只鸟儿来。

    当黑暗笼罩大地时,遵化城内便燃起了点点灯火,但是遵化城外的民居却依旧一片黑暗。赵山河抱着一席半旧不新的薄棉被坐在一张椅子上,两眼直直的对着面前桌上油灯火焰发着呆,这间房子四周的窗户都已经用芦席遮挡住,屋内就算有些灯光也一点都泄漏不出去。

    他现在回想起来,这10多天的经历就像是一场噩梦。10月28日,建奴和蒙古鞑子合军破关而入的消息传到了遵化城。

    事实上,城内一些有门路的士绅27日便得到了消息,那些士绅也迅速带着家人向蓟州或是山海关跑去了。

    28日上午,城内的大户人家也终于得到了这个消息,随着这些大户人家开始收拾家当准备逃亡,后金入侵的消息也就在全城迅速传开了。

    不过很快这些向城外逃亡的车马就快速返回了,因为后金的骑兵已经出现在了遵化城东西两边的道路上,不少跑的太快的车马,直接就被这些后金的哨探给截住了。

    虽说黄台吉入关之前曾经下令,要善待投降的城市和明军降人,但努尔哈赤建立女真八旗的时候,建州女真还能依靠同明国进行参貂贸易,以养活部众。

    但是随着建州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章立国之后,急剧增长的八旗人口,和部族战争对于辽东经济生产的破坏,使得建州女真已经无法利用参貂贸易养活整个女真部族的人口。而女真人的经济生产也因为常年战争被征发的大量青壮,陷入了不断萎缩之中。

    在这种状况下,为了避免后金经济崩溃,努尔哈赤便以七大恨的理由向明国宣战,率领女真八旗劫掠了辽东最为富有的汉人百姓,以填补后金缺乏的物资、财富和人口。

    虽然黄台吉就任后金汗位之后,就大力发展生产,以期待能够达成自给自足的经济状况。按道理说,后金想要达成这一目标也并不是难事。后金占据的土地已经远远超过了明国所拥有的辽东地区,其中大部分土地都处于没有开发的状态。

    而东北地区的土壤一向肥沃,虽然因为气候的缘故,一年只能耕作一季,但是一季的产量便超过了关内地区上好的水浇地,差不多可以同江南的良田相提并论。黄台吉即位后,实施优待汉民,发展生产的政策,的确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起码这些政策把后金80两一石的粮价,打压到了比辽西地区还要低的水平。不过辽东的气候决定了,种植粮食还行,种植棉花就有些困难了,更何况后金国内对于棉纺织技术几乎是一无所知,也没有这个劳力用来纺织。

    因此,不管是后金的女真鞑子,还是草原上的蒙古部族,都异常缺乏布匹绸缎等生活物资。就算黄台吉下令不得擅自劫掠和杀戮明人,不管是女真人还是蒙古人,也都不太将这条命令放在心上。

    不过黄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