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左翼有两个衮楚克台吉,一个是奈曼部的万户济农,现在已经归顺了黄台吉。一个便是眼前的林丹汗妹夫,左翼部落中的一名蒙古亲贵。

    朱由检招呼着两人坐了下来,和衮楚克台吉叙了叙话,这才转回正题问道:“这绰克图台吉是什么人?在外喀尔喀部势力如何?”

    林丹汗派这位二妹夫衮楚克台吉作为使者来见崇祯,主要是他信任的大妹夫贵英恰老是在他面前说明国皇帝的好话,而明国皇帝又吹捧贵英恰是什么蒙古第一勇士,两人这种互相吹捧的言语,实在是有些可疑。

    更不必提,去年贵英恰出兵协助明国对抗后金,为自己的部族捞取了不少好处。于是怀着对于贵英恰的不信任,林丹汗这次干脆派出了和他关系比较疏远的衮楚克台吉。

    然而他并不清楚的是,衮楚克台吉早就搭上了柳敬亭,一直向柳表示愿意向明国靠拢的事。

    因此崇祯向他询问关于绰克图台吉的事,这位衮楚克台吉就毫不犹豫的把绰克图台吉的出身来历抖了干净。

    绰克图台吉是达延汗季子的曾孙,是外喀尔喀左翼中最有权势的台吉。出生于铁蛇之年的绰克图台吉,今年已经50岁了,麾下有部族近5万人。

    和林丹汗想利用红教统一蒙古各部的共识,从而恢复中央集权制度的蒙古帝国不同。这位绰克图台吉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宗教狂热信徒,他一生的事业就是在漠北各部推广藏传佛教。

    绰克图台吉和他的母亲,一直以来就是外喀尔喀境内,翻译藏传佛教和建立藏传寺庙的最大支持者。然而绰克图台吉和他的母亲信仰的,都是红教噶举派。

    黄教的兴起,让绰克图台吉十分之不满。就如林丹汗信任的萨迦派僧侣沙尔呼图克图一样,绰克图台吉最为信任的僧侣是红教领袖之一,沙玛尔兰占巴。

    因此在对于黄教的仇恨下林丹汗同绰克图台吉结了盟,但是这次会盟却不仅仅是因为反黄教信仰。

    在林丹汗西迁之后,蒙古左翼和右翼之间的战争,迫使一部分蒙古部族迁移到了靠近明国的区域,但也同样使得一部分部族投往了漠北蒙古。

    在地广人稀的漠北,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这些来自于浩齐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乌珠穆沁、苏尼特等部的属民,很快便引起了外喀尔喀贵族们的争夺。

    绰克图台吉自然也不例外,他在外喀尔喀左翼中势力不小,但是在整个外喀尔喀却是以右翼势力最为强大。因为右翼不仅靠近明国河西走廊,还背靠吐鲁番以北的漠西蒙古诸部,商业上比左翼更为发达一些。

    再加上明国放开了对于蒙古地区的贸易限制,有不少商队为了绕开吐鲁番控制的商道前往漠西蒙古,就选择了从外喀尔喀右翼的地盘上绕道。

    这不仅为外喀尔喀右翼蒙古诸部带去了大量的物资,也为他们带去了大量的财富。

    而跟随这些汉人商队前往外喀尔喀部的,基本上都是信奉黄教的底层牧民,有不少牧民听说外喀尔喀右翼蒙古诸部正在和反黄教的左翼绰克图台吉作战,都不惜丢下和商队定下的合同,帮助右翼的台吉们去征战了。

    本就在战争中落于下风的绰克图台吉,在获得了汉人金钱上支持,漠南蒙古牧民人力上支持的右翼联军面前,更是一败涂地,连自己的地盘也被占去了不少。

    绰克图台吉见势不妙,只能南下来联络林丹汗,希望说服这位盟友北上,帮助他对抗外喀尔喀右翼蒙古诸部。

    林丹汗对于绰克图台吉的邀请很是动心,毕竟他的志向是重建大蒙古帝国,要把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重新整合在黄金家族的旗帜之下,漠北蒙古也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本就是他要征服的对象。

    可是在现在这个时刻,他却不敢轻易的答应绰克图台吉的邀请。因为他原本西迁的目的,是先吞并右翼蒙古诸部,使得整个漠南蒙古重新变成一个整体。如此一来,他在辽东丢下的那些部族人口,就能从右翼蒙古这里获得补偿。

    然而因为明国的横插一脚,使得他的计划没有完全成功。虽然他占据了右翼蒙古最为富庶的土默特地区,但是却让右翼蒙古诸部对他恨之入骨,宁可投奔明国也不愿意跪倒在他的旗帜之下。

    在明国的斡旋之下,林丹汗固然在河套地区得以立足,但是他同样也失去了向西、向南的发展方向。就算林丹汗想要同明国支持的右翼蒙古诸部再打下去,对他颇有怨言的部众们,也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了。

    此刻他若是领兵北上,林丹汗就要担忧右翼蒙古诸部会不会抄他后路,把河套地区夺回去了。因此听说崇祯出京北上之后,便派遣了妹夫前来,想来探听下崇祯对于他插手漠北蒙古一事的态度。

    朱由检思考了许久,才对着衮楚克台吉问道:“那么你认为,朕应当如何答复林丹汗比较好呢?” 

第196章 来意() 
崇祯的问题对于衮楚克台吉来说,简直没什么可以考虑的。就像林丹汗希望能够得到崇祯的谅解,好让他出兵漠北收复外喀尔喀各部。

    衮楚克台吉和一些蒙古左翼的台吉们,也希望林丹汗可以离开青城,好方便他们在左翼做些反对他的事情。

    衮楚克台吉为首的一些蒙古左翼台吉们,已经厌倦了整天说些全蒙古各部都必须要服从他的言论的林丹汗。

    一个拥有大志的君主对于察哈尔部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一位志大才疏的君主,对于这些蒙古左翼的贵族们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林丹汗一边将自己比作成吉思汗,一边却在同后金的战争中不断失去自己的部族,甚至于丢下了察哈尔部的根基,跑来侵占右翼蒙古兄弟的地盘。

    最让人感到无奈的是,付出了这么大代价,蒙古右翼诸部也没有屈服,反而迫使这些在名义上遵从于林丹汗为全蒙古大汗的部族,彻底倒向了明国。

    后金在辽河套地区的扫荡,将察哈尔部留下的部族一扫而空。这让不少家人和族人留在辽东的台吉们大为不满,他们试图反对林丹汗,然后带着左翼诸部返回辽东故土去。

    衮楚克台吉毫不犹豫的说道:“外臣以为,陛下应当支持汗王出兵漠北。若是汗王不在青城,外臣愿意为陛下内应,助陛下全取河套之地。”

    朱由检饶有趣味的看了他半天,直到衮楚克台吉低下了头去,他才微笑着说道:“河套之地虽然不错,但是朕想知道,你想要从朕这里得到什么呢?”

    衮楚克台吉思考了半天,终于咬牙说道:“外臣希望能够率领察哈尔部重回辽东河套之地,为陛下牵制后金。”

    朱由检沉默了一阵,方才说道:“你对朕倒是诚实,这点很好。不过你说的这件事,朕需要考虑考虑。这样吧,朕先安排你下去休息,明日想好了再回复你。”

    衮楚克台吉有些激动的心情顿时僵住了,不过在柳敬亭不露痕迹的提醒下,他还是恢复了平静离去了。

    听着房间外面的脚步声远去之后,朱由检才转头向身边站着的柳敬亭询问道:“你替朕讲讲,这段时间,丰镇和归化城有没有什么新闻吧…”

    柳敬亭赶紧收起了,对皇帝会如何回答衮楚克台吉的好奇心。他将这次自己在丰镇和归化城的所见所闻,向皇帝一一阐述了一遍,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

    朱由检听完之后,却突然向他抛出一个问题,“柳先生,你是怎么看,衮楚克台吉想要在察哈尔部搞政变的事?你觉得我们是支持他呢,还是不支持他呢?”

    措不及防的柳敬亭下意识的就将心里话讲了出来,“臣以为支持衮楚克台吉没什么坏处,林丹汗每年从我国得了这么多赏赐,却不愿意派兵东征后金夺回自家的故土,这摆明了是想坐山观虎斗啊。

    臣在归化出使的这些日子里,就看到数十次林丹汗的亲卫在街上驱赶那些黄教信徒。臣还听说,自从绰克图台吉抵达归化之后,跟随他而来的红教喇嘛,已经为林丹汗做了数次占卜。

    据说占卜的材料,就是那些被抓起来的黄教信徒的内脏,凶残之处简直是耸人听闻。臣以为,如此邪教不可不防。

    以臣的看法,林丹汗如此残酷的对待自己的部众,恐怕是迟早要众叛亲离的。支持衮楚克台吉重新整理察哈尔部,未必是一件坏事。”

    看着柳敬亭一副深恶痛绝的神情,显然是对红教用活人进行占卜的事激怒了。朱由检对此倒是很平静,对于一个20世纪上半页还在制作人皮鼓、人皮唐卡、人皮法器的宗教,他从来没有高估过这个宗教在这个时代的底线。

    更何况,流传到后世的黄教,据说已经废除了许多残酷的宗教仪式,算是相当文明的藏传教派了。而红教和黄教之争,就是关于这些残酷仪式要不要废除的问题。

    所以朱由检并不打算和柳敬亭谈论这个问题,他平静的点了点头说道:“柳先生的意思,朕明白了。你一路旅途劳顿,还是先回去休息。说不定,朕很快就要让你继续上路了。”

    “臣明白了,臣告退。”柳敬亭还想再劝谏几句,但是看着皇帝一脸疲倦的样子,还是答应着退出了房间。

    朱由检正思考着,突然听到书房内室有人咳嗽了几声,于是忙起身问道:“谁在里面?”

    海兰珠捧着一册书,不好意思的从内室走了出来,她有些心虚的看着皇帝解释道:“刚刚臣妾在里面看书,一时入迷,就没注意陛下进来了。后来听陛下和别人正在谈论国事,臣妾不想打搅你们,就在里面躲了一会,陛下不会怪罪臣妾吧?”

    朱由检挥了挥手说道:“也没什么大事,我要在这里想些事情,你去替我烧一壶热茶来吧。”

    “是,陛下。”海兰珠放下了手上的书籍,就向着门口走去,将要出门的时候,她忍不住回头问道:“陛下不会真的听从了那位柳先生的意思吧?”

    朱由检正撇着海兰珠放下的书,发觉是一本刚刚出版没多久的《朝鲜游记》。这是徐霞客在朝鲜考察地理时,同几个学生们合著的一本书,书中对于北朝鲜的一些地理风俗进行了介绍,朱由检出门时就顺手带上了。

    突然听到海兰珠的发问,让他楞了一下,才随意的说道:“怎么,你认为柳先生说的不对?”

    海兰珠大胆的望着崇祯说道:“臣妾不敢说柳先生说的不对,臣妾只是觉得,既然林丹汗如此苛刻的对待自己的部众,草原上的各个部落才会觉得陛下的宽厚仁和。

    当年札木合赢得了十三翼之战,却因为七十锅惨案而失去了人心,让成吉思汗统一了草原。陛下如今只要显示自己的宽厚仁和,就能获得蒙古各部的人心,又何必去同衮楚克台吉搞什么阴谋呢?那样只会平白损害陛下的名声。”

    朱由检沉思了片刻,才笑着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会仔细考虑这件事的。你现在还是快去煮一壶茶来,让我润一润喉咙…”

    第二天一早,睡得正熟的衮楚克台吉就被柳敬亭叫了起来,再次被带到了崇祯面前。

    衮楚克台吉再次被接见的地方并不是书房,而是在官署的签押房内,这座签押房相当宽敞,里面的摆了一座附近地形的沙盘,在墙上还挂着一张囊括了漠南草原和辽东的地图。

    作为一名在辽河源头长大的蒙古人,衮楚克台吉意外的惊讶于这副地图的精细。不过他也知道这大约是明国的军事机密了,因此瞧了一眼也就收回了目光。

    正观看地图的朱由检听到两人进来之后,却毫无芥蒂的招呼两人上来观看。衮楚克台吉便不客气的上前观看了起来,这也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关于草原和东北的全貌,因此不免有些紧张。

    朱由检大方的让衮楚克台吉看了个遍,方才温和的问道:“衮楚克台吉,你觉得这副地图还算精确吗?”

    “精确,精确,没想到察罕浩特距离归化城的距离,这张地图上也能标注出来,真是太难得了。”

    在衮楚克台吉连连称赞的时候,朱由检点了点察罕浩特的位置说道:“这座城市据说就是你们的汗王所建,地址选的很好啊。

    从阿巴嘎哈喇山往北二百里,就是噶海额勒苏沙漠。过了这里,往北可去漠北的克鲁伦河流域、呼伦贝尔等地,往西沿金边墙可抵归化城、土默特地区。

    往南渡西拉木沦河可抵达我大明的长城要塞山海关、喜锋口、古北口、张家口等处。往东沿金边墙可至嫩江流域的嫩科尔沁地方。

    这座城市可谓是蒙古地区四方交通之中心,守住了这里四方可达,失去了这里,就等于是将蒙古草原让给了他人。

    你们的汗王率部西迁,以避开后金的兵锋,朕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居然不留置一只军队守住此处,这无疑是个败笔。

    后金扫荡了辽东地区的蒙古诸部之后,必然是要将手伸到此处。只要站住了这里,后金进可控扼漠南、漠北及我大明边墙,退则守住了辽河的上游,阻止蒙古和我大明进入辽河上游。

    朕以为,后金和察哈尔部争锋的关键,就在于谁能得到这座城市。”

    衮楚克台吉连连点头赞成道:“陛下高见,只要陛下愿意帮助我等控制住察哈尔部,外臣必为大明守住此处,不让后金军队越过察罕浩特。”

    朱由检却不置可否的看着他说道:“即便是林丹汗离去,你们又如何让察哈尔诸部服从于你们的命令呢?你们是想立额哲呢?还是立唬继ḿ兀�

    立额哲的话,他愿意违逆自己的父亲吗?立唬继ḿ幕埃钫芎推渌嘶岱穑俊�

    崇祯一连串的提问,让衮楚克台吉一时哑口无言,看着他支支吾吾的样子,朱由检才继续开口说道:“衮楚克台吉你也是我大明的好朋友了,所以朕并不希望你落进一个泥潭,如果你愿意的话,不如听我说上两句如何…” 

第197章 统一战线() 
崇祯虽然是在询问衮楚克台吉,但是语气里却充满了不容拒绝的意思,衮楚克台吉自然顺从的答应了下来。

    朱由检随即说道:“现在大明也好,蒙古也好,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后金。在这个时候,我们内部出现的任何问题,最终都只会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敌人的力量。

    不管林丹汗之前作出了什么样的错误决定,但是他目前还是敌对后金的,也是我大明的盟友。如果这个时候我大明支持你反对林丹汗,今后还要如何号召蒙古各部一起结盟反对后金呢?

    更何况,以察哈尔部现在的状况,还经得起再一次的分裂吗?左翼诸部远离故土,现在又同右翼蒙古诸部势成水火,如果再失去了林丹汗这个君主,底下的各部还能听从你们所拥立的新汗吗?以四分五裂之察哈尔部,能够夺回被后金占据的辽河河套故土吗?”

    衮楚克台吉心里有些动摇了,虽然他愤恨林丹汗的无能,把察哈尔部带到了如今的境地,但是他也没打算彻底让察哈尔部分崩离析,变成后金和大明追逐的猎物。

    看着衮楚克台吉的神情,朱由检这才继续往下说道:“朕以为,察哈尔诸部还是应该团结在林丹汗这面旗帜之下,但是想要返回辽东故土的台吉们,可以带着部众驻扎在察罕浩特,为察哈尔部和大明挡住后金的西向之路。如此一来,察哈尔诸部不会进一步分裂,而你们想要返回辽东故土的愿望也能得到满足了。”

    衮楚克台吉马上动心了:“可是,自从汗王西迁之后,一些小部族不想离开故土,在路上纷纷脱离了迁移的队伍。

    因此现在汗王对于各部的动向都提防的很,把各个部族都安置在了归化城附近的区域,稍稍远离一些就要派出使者问责。如何能够同意,让我们返回察罕浩特呢?”

    朱由检伸出手在察罕浩特附近划了一个大圈后说道:“林丹汗下令西迁之后,这一地区还有不少部族并没有听从命令西迁。

    你们的大汗又小气的紧,担心留下之人做大,因此连一个有威望的部族首领也没留下。

    因此这片地区的部族虽然名义上还是臣服于林丹汗,但实际上正处于群龙无首的地步。一旦后金有能力突破辽东的地域,那么这个地区的部族必然会投向后金。

    所以,你可以向林丹汗建言,将这些地区的部族收拢迁移到漠南地区,以增强察哈尔部在漠南地区的实力。以林丹汗的性子,十有**是会动心的。

    而只要你能够返回察罕浩特,由此地到察罕浩特约400余里,我大明就能给你输送物资,让你在察罕浩特扎下根来。而朕还会亲自向林丹汗劝说,承认他对于漠南地区的统治权力,让他派出一员大将收揽辽东诸部的人心…

    朕相信,在我们双管齐下的劝说下,你们的大汗对于能够巩固自己权位的建议,是不太可能拒绝的。”

    衮楚克台吉先是听的连连点头,但很快就惊讶的抬头看着皇帝说道:“陛下要亲自和汗王会面吗?”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仅仅是凭借着使者的往来交谈,朕和林丹汗终究是无法了解对方的想法的。

    不管大明和蒙古之间有多少分歧,但是现在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大敌,就是辽东的后金。你们察哈尔部想要重回辽东故土,我大明又何尝不想规复辽东呢?

    所以,朕希望能够同林丹汗、绰克图台吉进行会面。大家坐下来共同商议一下,关于漠南、漠北甚至是漠西蒙古地区的统治秩序问题,蒙古诸部中的宗教信仰问题,还有大明和蒙古在盟约中的地位等问题。”

    虽然吃惊于崇祯主动提出和汗王会面的要求,但是衮楚克台吉很快就欢喜了起来。察哈尔部虽然把土默特部驱逐出了归化城,但是在明国的庇护下,蒙古右翼诸部并不认可察哈尔部对于他们的统治权力。

    在本地蒙古右翼诸部的敌意针对下,察哈尔部即便是占据了土默特川和归化城,也始终没有扎下根来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在土默特地区居住了将近三年,还是有不少察哈尔部的台吉、那颜想要返回辽东的家园。

    如果大明皇帝愿意和林丹汗见面会盟,基本什么协议都没有谈成,也能够让右翼诸部减少一些对于察哈尔部的敌意。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