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都揣摩了出来,沈阳、辽阳、北镇、锦州、长白山、医巫闾山、辽水…不知是那个工匠的手笔,汗王应当重重的加以奖赏才是。”

    就在岳托、济尔哈朗赞叹不已的时候,黄台吉却从台子边上拿出了一把尺子,在沙盘上比划着说道:“你们大约还不知道,这副沙盘还有一些奇妙的地方。我手中这把尺子的每一格,在沙盘上都代表着2里地。所以,只要看着这副沙盘,我们就能知道地方之远近,而不必再去另外计算里程了。”

    原本觉得这副沙盘已经相当出色的岳托,此刻更是动容的说道:“如果这样的话,那些不识地理的年轻人岂非看着这座沙盘就能学习,不用四处奔走了?这倒是用来教导年轻人的一件军国重器了。汗王难道是因为它才闭门不出的么?”

    岳托正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理由时,黄台吉却摇着头说道:“我可不是因为这个而不出门的,你们知道这沙盘的来历么?”

    岳托和济尔哈朗对视了一眼,发觉对方都是一片茫然的神情,于是双双向黄台吉说道:“臣等不知,还请汗王示下。”

    黄台吉看着沙盘叹了口气说道:“是图纳制作出来的。”

    济尔哈朗还在想着图纳是谁,岳托已经说道:“奥,原来是从明国送情报回来的图纳啊,想不到他还有这番本事,这倒要恭喜汗王得人了。”

    黄台吉脸上却殊无喜色的说道:“他从前可没这本事,这是他在那个什么军官学校中学来的。

    我原本以为,一个自幼长在宫内,没有上过战场的孺子,即便是办一个什么军官学校,大约也就是那些想要奉承皇帝的小人伎俩,最多也就是教些骑射武经之类的东西。

    父汗曾经说过,这行军作战上的本事,都是需要一刀一枪的在战场上杀将出来的,坐在房间里读上几本书可成不了什么大将。

    现在看看这图纳,我看父汗的言语也未必全对啊。”

    岳托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这沙盘,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说道:“会制作这样的沙盘,也不代表他们能够上阵打仗,只能说他们的工匠手艺不错,汗王是不是过于担忧了?”

    对于岳托的话语,济尔哈朗并不认同,但是他却觉得这时不是发表意见的时机,于是干脆选择了沉默。

    黄台吉没有回头的说道:“据图纳所言,这个军校分为步兵、骑兵、后勤、参谋、火炮五科,招收的学员除了普通百姓之外,有近一半人来自于各地的边军和卫所军。

    学员入学之后首先要学习的,是识字和数学,每一科的学生都要学习最为基本的识图和作图。也就是说,在这个军校里学习的就有上过战场的将士。

    以他们在战场上获得的经验,再加以这样的教学,你们难道还会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么?”

    岳托和济尔哈朗顿时说不出话来了,八旗想要培养出年轻的将领,也只能不断的用战争去磨练他们。但是战场上终究是要死人的,每培养出一名出色的人才,起码就有两三人在战场上默默无闻的死去了。

    自天命汗起兵以来,女真人之中虽然名将辈出,但是建州女真的人口却一直没有明显的增长,完全是依赖于吞并那些野人女真,才维持住了战场上的人口消耗。

    随着野人女真部族的数量减少,这样的人口填补方式大约不久之后就要坚持不下去了。到了那个时候,如何保证八旗将领的素质不下降就成了一个难题。

    女真人之所以能够屡屡击败明人,便是依赖着少而精的兵力,加上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出色指挥。而明人之所以失败,除了军队训练不精之外,便是那些明军将领少有实战的训练。守住城内被动挨打,和指挥大军在野外会战毕竟不是一回事。

    如果明军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源源不断的培训出合格的将领,那么对于后金来说,这就是一个灾难。 

第230章 黄台吉的分析() 
岳托此时才算是真正认同了,黄台吉这些日子闭门不出的理由。比起这次出征的无功而返,明人在军事上的变革,才更让人感到棘手。毕竟前者还可以汲取教训,期待下次出征时给明军一个教训。后者却是他们无法插手的,因为这是明军内部发生的自我变化。

    济尔哈朗终于忍不住说道:“汗王也不必如此忧心,明国官吏**,上面制定的政策,到了下面往往都会荒腔走板。明国皇帝设立军校的确让人担忧,但这些军校毕业的学员能不能在军中得以重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大明军中的将官职位都在勋贵和将门子弟手中,这些学员想要得到这些军中的职位,必然要和那些勋贵和将门发生冲突。明国皇帝到时支持哪一边,都会失去另一边的忠诚,对于我国来说,明军内部的分裂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岳托立刻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我们怎么能够什么也不作,去期待明军内部的分裂呢?如果明国皇帝压制住了勋贵和将门的反对呢?臣看这位登基不久的明国皇帝,行事和之前的大明皇帝绝无类似之处,每每出人意料之外,这才是我们去年和今年两次出征不果的最大缘由。如果我们把希望寄托在,明军无法使用这些军校毕业的学生身上,臣以为是不可取的…”

    黄台吉转身制止了两人的继续辩论,这才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明国的军校能否取得切实的效果,能够提高明军多少战斗力,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现在下什么结论都为时过早。

    当然,岳托贝勒说的也是正理,我们对于明国在军事上的变革也不能无动于衷,还是需要派人去打探了解,这些变革给明军带去了什么变化。另外我以为,明人在军校中教授的识图、制图也颇有可取之处。

    所以我打算设立一个武学,让各旗的教习先学习这识图、制图之术,也好让他们传授给旗中的年轻子弟。岳托你来操办这个武学,图纳担任武学的总教习,你们两人觉得如何?”

    岳托倒是清楚,黄台吉让他操办这个武学,其实是让他挂个名,否则以图纳的身份未必镇得住那些教习和年轻的宗室子弟,因此他很快便答应了下来。

    了解了黄台吉为什么闭门不出的缘由,岳托正打算和济尔哈朗一起告辞,黄台吉却又说道:“其实这些日子我还在思考一件事,你们今日来了,也替我参详参详。”

    黄台吉一边说着,一边从边上的盒子里取出了一些红色的小旗,旗上贴着一个明字。黄台吉将这些红色小旗在后金国四周插了一遍,方才说道。

    “我后金以北,松花江、嫩江、黑龙江一带居住的生女真各部,早在父汗时期就已经向我建州女真臣服,为我后金之百姓矣。但自从去年开始,黑龙江下游的窝集部和索伦人就已经转而投向明国。这导致黑龙江上游的索伦人和北山女真诸部,开始疏远我国。

    乌苏里江上游到东海海滨,一直同我国敌对的瓦尔喀部,在得到了明国的支持之后,已经数次袭击了我国边境的村寨。最让人担忧的是,他们已经开始联合东海诸部,试图抱团对抗我国。

    至于喀喇沁诸部被明人所袭击,除了少数部族逃入了义州地区之后,其他人都落入了明人的手中。你们现在看看这张沙盘,能不能告诉我,明人究竟想要做什么?”

    岳托和济尔哈朗仔细的看着这张沙盘上的形势,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有暇去思考关于后金国周边形势的问题。在这么直观的沙盘上,他们愕然发现,不知不觉中,后金国再次处在了包围之中。

    虽说林丹汗的西迁和朝鲜的臣服,使得沙盘上明军的包围圈出现了两个缺口,但是大家都知道,朝鲜虽然口上臣服了,可心里却未必服气,否则也不会每次对朝鲜下达的命令,朝鲜国都要推三阻四的了。

    朝鲜虽然不是明军包围圈上的一环,但也未必就是后金可以依赖的盟友,若是后金和大明之间的形势出现了变化,朝鲜大概很快就能投奔到明国的怀抱中去。

    至于林丹汗西迁留下的缺口,看着明军扫荡喀喇沁诸部的动作,就知道明人正努力的填补察哈尔部西迁后留下的缺口。一旦这个缺口被补上,后金周边的形势就要退回到黄台吉登基之前的恶劣状况了。

    岳托瞪着眼睛看了许久,才脸色难看的说道:“明人正在重建对我国的包围圈?那些南蛮子还真是狡猾,一边说要同我们和平相处,一边却打算重新将我们包围起来,真是欺人太甚。”

    就在岳托气愤不已的时候,黄台吉却冷冷说道:“怎么,你们两人只看到了这个么?那还真让人失望。明人在黑龙江、东海插下了钉子,让这些野人女真联合起来与我国为敌;又极力交好蒙古各部。你们不觉得这个战略很眼熟吗?”

    岳托迟疑了许久,还是没有明白黄台吉的想法,倒是济尔哈朗灵机一动的说道:“昔日费英东公曾经说过:欲伐大木,岂能骤折,必以斧斤伐之,渐至微细,然后能折。相等之国,欲一举取之,岂能尽灭乎!

    明人采用的这些手段,臣看倒正是伐大木之故计。只是明国君臣向来狂妄自大,又怎么会知道费英东公之故计,并采用之?”

    岳托这才恍然大悟的说道:“不错,先砍去了野人女真这只手臂,再削去了蒙古诸部这条大腿,使得我国再难扩充实力,然后再和我国长期消耗下去,这果然是伐大木之计啊。”

    黄台吉长叹了一声,幽幽说道:“的确不亏是费英东公想出的计谋,我们想着用它来对付明国,却不料明国居然用它来对付我国了。”

    不管是岳托还是济尔哈朗都不敢接话了,当初费英东用这样的计谋对付明国,明国上下束手束脚,眼睁睁看着他们先统一女真诸部,然后数挫蒙古、朝鲜,并没有拿出什么值得称道的应对之策了。

    现在明国以这样的计谋来对付后金,他们也同样想不出应对之法。因为和后金相比,明国除了武力之外的手段,可用的实在是太多了。光是绕过朝鲜半岛,跑到东海之滨和黑龙江下游去的花费,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从陆地前往两地的费用。

    但是偏偏后金还无法应对这样的行动,因为和大明争夺东海之滨和黑龙江下游野人女真诸部的费用,依然是后金不能长期负担的。

    三人之间沉默了许久之后,性子较急的岳托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说道:“汗王既然已经看出了明人的奸计,难道就没有想出什么应对之策么?”

    黄台吉迟疑了下回道:“原先么,我是有些想法的,但是现在看来,却又未必行的通了。”

    岳托立刻下意识的问道:“汗王不妨说来听听,为何现在行不通。”

    黄台吉思索了下说道:“原本我想着绕过关宁锦防线,从草原上突入明国北方的长城。只要能够劫掠明国关内乃是京畿一带,为了防护北方边境的安危,明国君臣便会把资源倾向于整条长城防线。

    以明国的富庶,想要维持包括关宁锦防线在内的长城防线,所投入的资源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加上这些年来明国北方天灾不断,明国朝廷若是把国内的资源全部投入到北方防线上,就再无余力负担救灾和支持其他进攻我国的战略了。

    然而现在明人以攻代守,拉拢草原上的蒙古诸部,以断绝我军绕道草原进攻的可能性。又在我国东海和北面煽动野人女真部落反叛。这些举动所耗费的资源虽然不小,但却在明国可以承受的负担之内。

    而我国现在不仅给那些野人女真、皮岛明军牵制了一部分精力,更是难以完成此前制定的满蒙一体的策略。若是同明人继续相持下去,倒是有可能给了林丹汗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我说,现在这想法已经行不通了。”

    岳托想了想便说道:“既然如此,汗王何不同明国讲和,先把林丹汗打死了再说。明国现在之所以能够在草原上发挥影响力,一是以互市加以引诱蒙古诸部;二便是笼络了左、右翼蒙古的首领。

    我国虽然暂时还不能同明国争夺对右翼蒙古诸部的控制权,但是左翼蒙古诸部却已经有不少臣服于我。只要林丹汗这位蒙古诸部公认的蒙古大汗不再了,草原上的蒙古诸部也就失去了名义上的共同领袖。

    我国先取左翼蒙古诸部的归顺,再同明国争夺右翼蒙古诸部的归属。明人终究习惯于农耕生活,不及我女真和蒙古的生活习性相类似,只要林丹汗这个敌视我国的蒙古大汗不再了,蒙古诸部未必不会依附于我国。

    蒙古诸部若是归我,那么草原也即为我国所有。明人现在以蒙古人为北方屏障的设想,也就难以实现了。明国长城一线,岂不尽在我国的兵锋之下了。”

    岳托提出的意见,其实也正是黄台吉这些日子来思考的最多的一个破局之策。但是他始终还是担心,这条计策里有他所未料及的漏洞,因此一直迟迟不能决定。

    看着黄台吉还是沉吟不语,岳托便再次说道:“汗王,此次出征无果,必然会有一拨人重提,与大明和好的意见。若是我们不能先做好准备,恐怕三贝勒那里就要借题发挥了。与其后发者制于人,倒不如先发制人啊。”

    沉默了许久之后,黄台吉终于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也罢,便向那个明国小儿低一次头,你们两人回去准备一下,待几位和硕贝勒回城之后,我们便提一提和明国保持和平的事务…” 

第231章 回京() 
松山建师后数日,锦州城内就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街头诉苦运动,从锦州城外围堡寨内逃回的军民,在官方的支持下,开始当众诉说后金军队对这些堡寨居民使用的各种残暴行径,那些大户、守将是如何勾结后金军队祸害他们的。

    松山保卫战中幸存的将士,也被分成了数十个宣传队伍,在辽西诸军内讲述他们和后金交战的经过,和那些牺牲将士的英雄行迹。

    刚开始的时候,不管是总参谋部的参谋们,还是辽西镇的将领们,对于这种宣传方式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情,他们并不以为这样的宣传方式能够取得多少成果。

    可本就因为皇帝到来而情绪高涨的锦州军民,很快就在这些宣传方式下热情了起来。他们原本同后金之间就有着不少仇恨,只不过明军的一再失败,让这些辽东军民不得不埋下了仇恨,转而为自己和剩下的家人努力生活下去了。

    崇祯没有抵达锦州之前,那些大户和将领同后金勾结,出卖了辽东军民的行径,虽然被辽东军民所痛恨,但是他们却没有力量对付这些大户和将领。甚至于还要在这些大户和将领的田地中工作,以养活自己和家人。

    但是现在有皇帝替他们撑腰,不少胆子较大的年轻人就将往日的怨恨发泄了出来,把对后金军的仇恨转移到了这些勾结后金,或被怀疑勾结后金的大户、将领身上了。

    群众运动一旦兴起便是热情澎拜,特别是像锦州这样以军队为主的边塞城市,街上群众的游行就让一些将领们难以入睡了。

    当被群众检举的对象开始涉及到祖家的族人时,锦州城内的将领们终于坐不住,纷纷前去孙承宗哪里求情去了。

    连续接待了几拨上门的辽西将领之后,孙承宗也有些吃不消了,他一边闭门谢客,一边招来了负责肃反的孙传庭和李宏元两人,向他们询问关于肃反工作的进程。

    李宏元是兴致勃勃的汇报,他认为这种让群众举报的肃反工作的确有效,现在光是证据确凿的已经抓起了30多个,嫌疑对象也增加到110余人,只要再进一步的挖掘下去,大约可以让辽西镇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孙传庭却反对道:“现在对辽西军民的肃反工作不是出色,而是有些过头了。再这么抓下去,我看不是辽西镇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是根本不存在辽西镇这个编制了。

    现在何可纲、张存仁、祖大乐都纷纷向总长和我请求,希望能够中断这个肃反工作,否则他们手下的将领就要撂摊子不干了。

    下官以为,现在既然辽西诸将愿意配合总参谋部全面实施建立参谋体系,那么我们也应当给他们一点甜头,不能把他们逼到绝路上去。要是锦州城内的几只军队突然发生兵变,恐怕我们大家都是难责其究的。”

    李宏元却不以为然的说道:“现在锦州城内的军队基本上都站在我们这一边,就算那些将领想要发动兵变,能够跟随他们的也就是身边那些家丁了。以我们的力量,加上满桂将军的部下,这样的兵变随手就能抹平了。”

    孙传庭冷笑着说道:“我大明军中的勋贵、将门并非开始于今日,就算我们能够消灭眼下的这些将领,但是今后大明军中那些非军校出身的将领,难道还会心向朝廷么?新军加上辽镇,就算战力为大明诸军之首,但是数量上还不到大明总兵力的十分之一。

    真的将这些将门出身的将领逼反,其他军中的将门出身的将领又该怎么看待朝廷?难道我们要一个个打过去不成?军中腐化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自然也不要想几日之间就能河清海晏。

    孙总长,下官以为,当务之急是建立辽西镇的参谋体系。只要总参谋部能够的命令能够在辽西镇畅通无阻,那么我们只要逐步更换军中不合格的将领,辽西诸军总能够慢慢恢复昔日的战斗力的。肃反终究是一个救急之策,我们总不能本末倒置,自废武功吧。”

    李宏元不敢和进士出身的孙传庭叫板,终于还是沉默了下去。孙承宗看了两人一眼,有些疑虑的说道:“伯雅说的是不错,但是外面现在群情汹汹,我们却要让陛下收回自己说的话,恐怕陛下未必能下得了台啊。”

    孙传庭倒是胸有成竹的说道:“下官听说,皇后殿下早有身孕,产期也就在元月二月之间。不如以此为由,请陛下早日返回京城。外面这些军民之所以如此大胆,一是有人带头;二则是陛下在此。只要陛下离去,我们再将带头之人调离锦州城,这些军民就不会闹下去了。”

    孙承宗沉默了半响,抬头看着李宏元问道:“李参谋你觉得这样可行么?”

    对于孙传庭,李宏元还能对上两句,但是对于自己的校长,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说道:“孙参谋的办法的确可行,可是这样的话,辽西镇内和后金勾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