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朕决定,为了避免柬埔寨人民陷入内战,吉哲塔二世之子、波尼奴、乌迭亲王都要坐下来协商,让他们各自拥有一地的控制权,但却不能互相攻击,有谁敢擅自挑起内战的,大明将会出兵进行镇压。

    礼部和总理衙门商议一下,在柬埔寨建立一个经济发展计划署,一是划分三方的控制区域,负责协调三方之间的矛盾;二是研究柬埔寨的农业规划并进行水利设施修建;三对国内移民进行安排管理…”

    在崇文门前齐祖光下了马,然后随着人流慢慢进入了内城。自从撤除了这里的税关之后,外来的车队人流通过的速度就加快了起来。不过经崇文门而出入的轨道马车占去了大半的通道,使得进出此门的车队人流就显得格外细长了起来。

    从天津上岸后,齐祖光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思念之苦,请假离开了上京的队伍。但是等到他跑去了姑娘的家乡,方才得知那位姑娘已经在半年前成亲,现在跟着夫君南下了。

    齐祖光怅然若失,又回去了卧牛岗,结果此前兴旺不已的山寨此刻也残破不堪了。周边的村寨告诉他,本地巡抚上任之后就开始大力清剿山贼路匪,卧牛岗上的山寨因为不肯投降官府,一年前就被官军和团练击破,山寨中的老弱青壮据说发往海外孤岛去了。

    思念的姑娘嫁了人,把自己抚养长大的响马们也被官军抓了去,齐祖光一时之间觉得自己孤零零一人,天下之大再无可以记挂的对象了。就在他颇有出尘之念时,对齐祖光感到可疑的村民叫来了当地的团练,颇有将他法办的意思。

    齐祖光不得已掏出了自己的身份腰牌和官服,才震慑住了这群乡下团练。觉察到这些团练中某些人看他单身一人的不怀好意,齐祖光便当机立断的上马向着京城跑来了。

    进入内城之后,齐祖光询问着路人来到了台基厂附近的内教场胡同,四海营虽然名义上属于四海贸易公司下的台湾拓殖公司,但四海营的人马却不折不扣的还是属于御马监的编制。

    因此御马监在台基厂圈下的大片土地,就成为了四海营在京城的驻扎军营,原本位于西苑的内教场,也被迁移到了此处。按照法规上来说,驻扎在内城的四海营在紧急状况下,还有入卫皇城的责任。

    不过驻扎在内教场的四海营就少了御前亲军的许多规矩,比如在这个时间不当值的四海营官兵就纷纷出营溜达了。这些刚刚从海外返回的四海营官兵,腰包里都是鼓鼓的,此刻来到了京城自然就忍不住想要放纵一下自己了。

    于是当齐祖光走到这条胡同外时,就遇到了不少同僚和部下和他打着招呼,这让他终于找到了些回家的感觉。就在他稍稍精神一些的时候,一个突然拉着他的马缰绳说道:“齐游击你终于回来了,正好什么也别说,和我们一起去蹭蹭小侯爷的酒席。”

    齐祖光抬头看去,原来是游击吴化奎和另外两名同僚,他不由有些好奇的说道:“那个小侯爷?算了,我这些天都跑累了,还是早点回营找个房间休息再说。”

    看着齐祖光意兴阑珊的想要继续向前,吴化奎抓着马缰绳不放手的说道:“别啊,看你这么风尘仆仆的回来,营中也没什么好吃的,就一起去凑一席吧,也算是我们给你接风洗尘了。这小侯爷也不是外人,就是武清侯家的那个小侯爷。北大年要不是我们帮衬了他一把,他也发不了那笔小财不是。他今天请我们吃饭,还说另有发财的门路,咱们兄弟一场,还能丢下你一人么,同去。”

    “就是,同去,同去…”跟在吴化奎身后的两名同僚也上来拉住了他,硬生生的把齐祖光搬了一个方向。看着齐祖光转身之后,吴化奎就叫过了身后的一名亲兵,让他把齐祖光的马匹行礼送回营中去。

    “天上人间俱乐部?”齐祖光抬头念出了牌匾上的几个字后,便一头雾水的对着身边的同僚问道:“这俱乐部是什么地方?”

    吴化奎看着这处门楼,答非所问的回道:“从前么,这里是八大胡同里最出名的院子。现在么,我还真不知道里面是做什么的了。”

    就在四人在门外发呆的时候,守在门房处的一名武清侯府的家丁匆匆向着他们跑了过来,“四位大人,我家老爷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了,还请四位大人跟着小人一起进去吧。”

    就在这位家丁将四人接进院子时,在院子第二跨的主楼绿珠楼内,李国瑞正和两名旧友坐在二楼的雅间喝着茶,观赏着楼下平台处的歌舞。能和李国瑞交往的,自然也是勋戚家的子弟,不过李国瑞往日在京城的名气太差,这两人也只是想要从他那里弄些好处的庶出子弟,不算什么出色人物。

    但是今次从海外归来的李国瑞出手之大方,也是让这两位勋贵子弟看的差点掉了下巴。西宁侯的四子宋裕荣有些自持身份的对着李国瑞说道:“不过是几个军汉,小侯爷至于要这么郑重其事的请他们来这里么?要是让别人看了去,岂不是跌了我们的身份。”

    李国瑞撇了他一眼,正想说话,却看见下面平台的歌舞突然停了下来,歌女舞伎从平台上纷纷退下。接着一名管事带着一名中年男子走上了平台,管事对着四方打了个揖后说道:“今日的竞拍会正式开始,各位客官若是中意什么项目,可举牌相招,本楼自有管事前来相商。若是觉得鼓噪,也可关上窗户自行喝酒会友…”

    这名管事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通告知之后,便被就坐的宾客们催促着开始了今日的重头戏。只见那名中年男子走到平台正中就这么声音洪亮的说道:“山东马家、万家、丁家共同出钱置办的东海捕鲸公司,准备今年再置办三艘180…220吨的捕鲸船,因为资金不凑手,所以决定每船拿出一半的股份出来招募。

    根据去年的市场估价,每捕到一头标准鲸,即10…12吨左右的鲸鱼,价值大约是1000…1200元之间。一艘捕鲸船大约价值2500元,一年的运行费用是7200元,保养费用约800元,总计投入10500元。

    也就是说,只要捕到11头标准鲸,就能收回全部成本。每年可以出海捕鲸的季节大约为8…10个月,去年天津码头捕鲸数量最少的一艘船是一年捕了15头,最多的一艘是一年捕了25头,平均数大约在17…19头之间。因此只要是安全返回的捕鲸船,就没有亏损的。

    现在,每艘船一年作价12000元,分100股,每股120元,每船各出售50股,有意者可举牌相商…”

    李国瑞这才开口对着宋裕荣说道:“在这绿珠楼里,只有真金白银才能说了算。我这次带你们两个出来,不过就是想要带契你们一把,省的你们老说我不带你们发财。我请的可不是普通的军汉,他们可是四海营里的军头。没有这些军头帮衬,就你们身边那些阿猫阿狗也想去海外发财,那叫寿星公上吊…活的不耐烦了…” 

第244章 绿珠楼() 
进入了绿珠楼后,齐祖光只是一个劲的喝酒,吴化奎等三人则不停的和三位勋贵子弟套着近乎。

    其他两人倒也罢了,不过是勋家的富贵闲人,倒是这李国瑞他们倒是真想交好一番。四海营的将士在去年的这两场远征中,终于明白了如何在海外获取财富。

    同样他们也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海军的配合,光凭他们自己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因为在海外,船只就像是草原上的马匹,牧民无法缺少马匹,四海营同样也无法缺少船只,否则他们便只能是困守在海岛上的囚徒一般。

    几杯酒落肚,再回忆下海外作战时的趣事,李国瑞很快便让吴化奎几人放松了下来。如此平易近人,且不时爆出粗话的李国瑞,让宋裕荣两人看的目瞪口呆,这还是几年前那个眼高于顶的小侯爷么?

    李国瑞却毫不在意两名旧友的眼光,在海军军官学校学习的这两年,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光凭他自己可做不成什么事情。

    而在海外出征的这一年,他更是明白了一件事,在战场上子弹可不会辨识身份,不管是侯爷还是军汉,只要挡在了子弹的前面都是会受伤的。

    作为一名海军军官,以亚洲的海战规模,他受伤的几率其实不大。但是如果想要上岸攻击北大年这样的城市,那么受伤的机会就会成倍的增加了。

    而财富大都蕴藏在北大年这样的城市之中,不攻占城市的话,他们可什么都得不到。在这样的状况下,这些被李国瑞视为炮灰的四海营将士,自然也就成了他极力拉拢的对象。

    看到酒席上的气氛热烈起来之后,李国瑞这才放下酒杯转入正题说道:“这次邀请几位前来饮宴,一来是谢过当日在北大年各位的援手相助;二来便是想要同几位商议两件事情。”

    听到李国瑞提起北大年,吴化奎立刻哈哈笑了两声,便转移了话题说道:“小侯爷有什么吩咐,请尽管说来,只要能够办得到的,我们自然不会袖手。”

    看见吴化奎等人如此忌讳谈起北大年,李国瑞心里倒是有些不以为然,既然回来之后皇帝没有追究北大年大火的事情,他可不觉得有什么可担惊受怕的。

    不过他面上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顺着吴化奎的话头说道:“吴参将果然够朋友,那我就开诚布公了。

    我这两位朋友家里在后勤部颇有些关系,现在总参谋部正在大力推动火器标准化,采用燧发枪和火绳枪替换了原本军中的各式火器。

    这燧发枪和火绳枪日常损耗最大的,一是*铅弹;二便是包裹铅弹用于密封的小块鹿皮。我这两位朋友想在这上面赚点零花钱,因此就想弄些鹿皮回来。

    四海营驻扎的台湾岛是近年来鹿皮出产最多的地方,比辽东过来的皮子还多。因此想请各位给搭个线。”

    吴化奎三人还在犹豫之中,齐祖光已经冷冷的说道:“鹿皮贸易乃是内务府专营的项目,和内务府抢生意,小侯爷觉得我们是活够了么?”

    和这些不上台面的军汉坐在一起,宋裕荣就一直感觉有些难堪,特别是齐祖光进门之后就大模大样的坐在一旁喝酒,实在是没把他们放在眼中。

    听到了齐祖光的嘲讽之后,宋裕荣按捺不住性子,拍着桌子站起来说道:“你要是不乐意,就滚出去。不要蹬鼻子上脸,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爷们…”

    “坐下。”被喝断话语的宋裕荣,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了李国瑞,他不明白这位旧友为什么如此不给自己面子。

    一时觉得下不来台的他,虽然不敢对着李国瑞发火,但也干脆的转身离去,拒绝在此继续呆下去了。相陪而来的另一位勋贵子弟,看了看形势之后,便和李国瑞赔笑了两句,也急忙跟了出去。

    正准备打上一架,出出心头闷气的齐祖光,看到这出人意料的场面,也楞在原地有些发呆。看到宋裕荣怒气冲冲的离去,吴化奎等三人就站了起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李国瑞却坐在那里纹丝不动,张开双手招呼的四人重新入席,并说道:“都坐下,不过是几个闲杂人等。我好心带着他们过来,想让他们一年赚个一两千元的零花钱,却还要摆什么臭架子,活该他们就在京城游手好闲。大家继续喝,他们走了我们倒是更好谈事情了。”

    看着李国瑞这番做派,就连齐祖光也有些讪讪的坐了回去,吴化奎这才小心的说道:“其实鹿皮生意也不是不能做,内务府要的都是整张完好的鹿皮,主要是用于制作日本人喜欢的皮衣、皮袜。

    但是狩猎么,哪能每次都能完好无损的获取鹿皮。内务府对于那些破损的鹿皮压价极低,但是用在包裹子弹上却没有任何问题,我们倒是可以从这一块着手,只是小侯爷的两位朋友就这么气冲冲的走了,这生意还要继续往下谈么?”

    李国瑞满不在乎的说道:“没事,过上几天,等他们手头紧了,自然就会回来向我赔礼道歉。就算没有了他们,后勤部那边我也不是没有认识的人的。

    他们走了,我们倒是更好谈话了。咱们都是从越南打到北大年的军中同袍,我也就不说什么废话了。

    我打听到一点消息,据说陛下有意对日本用兵,为此打算从四海营和新军中抽调人手,组成一支不超过3000人的远征军,为日本战事预做准备。”

    吴化奎等人倒是没什么怀疑的,但齐祖光却忍不住问道:“小侯爷如何知道,陛下有意对日本用兵?”

    李国瑞顿时得意洋洋的说道:“这海外用兵,自然免不了要动用船只。这南洋也罢了,有那些熟悉地理的海盗带路。

    但是这东洋地方,连熟悉地理的海盗都没有,完全是依靠于我们这两年的商船和渔船进行勘察。为了避免出现失误,我们海军自然是要先行熟悉东洋的水文地理资料的,这给我们上课的东海巡阅府官员也就透露了这个作战计划。当然你们听过就算,不可继续外传,现在这个计划还在保密当中。”

    吴化奎和两位同僚对视了一眼,方才对着李国瑞问道:“那么小侯爷想让我们做什么呢?”

    李国瑞目光灼灼的看着几人说道:“现在自然还什么都做不了,不过等你们之中有人被选入了远征军后,我希望到时候大家能够在日本再合作一把。”

    齐祖光顿时放下了酒杯,起身说道:“我对这件事没什么兴趣,小侯爷就不必算上我了。”

    吴化奎马上抓住了他的手臂,劝说齐祖光留下来,看着齐祖光坚持要走,李国瑞不由嘲讽的说道:“齐游击何必装出这副样子,如果我记得没错,在北大年可是你的部下先动的手,现在装成正人君子有意义么?”

    齐祖光顿时有些嫌弃的看着李国瑞说道:“我和部下当初是为小五他们报仇,可不像你这么贪得无厌,连咱们大明人都不放过。”

    李国瑞顿时不甘示弱的说道:“什么大明人,不过是一些背弃了祖宗的海外弃民。他们要自认是大明人,看到王师到来为何不开门投降,反而协助那些番人守城?再说了,你们既然是报仇,干嘛还把财物抬回去,这火说不定都是你们放的…”

    齐祖光一时语塞,吴化奎和两名同僚顿时上前分开扯住了想要动手的两人,吴化奎拦在两人中间说道:“大家都好好说话,别发脾气。这北大年的事也别再提了,传出去对谁都没好处。

    齐游击,你就算不喜欢小侯爷的提议,也要为自己的部下想想。咱们四海营可不比其他军队,在海外和那些蛮夷交战倒也罢了,还有各种瘴疠毒虫,那可真是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过日子。

    四海营的将士,最少也要十年的服役期,不在平日里积攒些外快,这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总要给家中留下点什么不是?齐游击你自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你的部下都是有家人的,你总要为他们考虑考虑吧?”

    齐祖光的态度终于软化了一些,吴化奎这才对着另一边的李国瑞说道:“小侯爷关照我们兄弟,兄弟们自然是感激的。不过北大年这种事,也是可一不可再。

    董将军治军向来严厉,要是我们每次都这么干,恐怕不待朝廷有所觉察,董将军就要拿下我们问罪了。小侯爷不妨说说计划,若是没有什么可行的计划,不如就当咱们今日什么事都没有,如何?”

    李国瑞瞪着吴化奎看了半天,看着对方丝毫不肯让步的目光,终于收敛了怒气,从怀中拿出了一张手绘的图纸说道:“好吧,大家都一起过来看看,这是日本最大的金银矿岛…佐渡岛…”

    近两年的海军军官学校生涯果然不是白费的,李国瑞凭借记忆偷偷手绘的地图,已经和海军参谋部用以教导他们上课的地图相差无几了。看到这副精细的地图后,就连齐祖光也在心里赞叹了一声。

    不过听了李国瑞的计划,吴化奎等人都皱起了眉头说道:“既然这里是日本最大的金银岛,防守必然相当严密。海军参谋部已经在地图上标注了出来,肯定是已经知道岛上的金银矿了。你让我们趁乱打劫,不是和陛下争食么?”

    李国瑞却面不改色的说道:“陛下要的是金银岛,对岛上往日的库藏怎么会知晓?再说了,岛上的金银真有这么丰富的话,我们也不可能全弄入自己的腰包。到时便如同北大年一般,陛下拿大头,咱们拿小头,陛下难道还会追击不成…” 

第245章 粮食困境() 
主敬殿内朱由检正在和户部郭允厚、笪继良、霍维华三人商讨政务,在经过了近一年的筹备之后,粮食局总算是初步进入了正规。

    不过在这一年的筹建当中,笪继良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于是向皇帝汇报道:“…从以上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如果粮价过高,北方的百姓就无法购买;但如果粮价过低,那么南方的农夫就不愿意种植粮食。

    所以今日之问题,不在于南方产粮之多少,而在于北方百姓究竟能不能得到粮食。就臣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如果想要南粮北运,就必须对粮食的价格进行补贴,否则就无法让普通百姓购买到南方运来的粮食。

    根据臣和粮食局官员们的计算,稻米的话每石要补贴三角五分,杂粮的话要补贴一角五分。以去年北运的一千五百万石粮食计算,我们大概补贴了将近四百万元的差价。扣除一百五十万元的解运费,我们实际补贴了将近二百五十万元,其中七成来自于商税,三成来自于盐税补贴。

    按照粮食局的官僚们计算,去年北运的粮食数量并没有超过平均线,一般来说北运的粮食数量基本在二千万石上下,如果遇到北方大灾,则会上升为三千万石。也就是说,我们每年补贴的粮食差价,大约在二百五十万元到五百万元之间…”

    在笪继良汇报完毕之后,郭允厚就说道:“按照户部官员们的讨论,想要解决北方的粮食缺口,最好还是大力兴建北方各省的水利工程,提高北方的粮食产量,主要是小麦的产量。另外便是推广玉米、土豆、红薯等杂粮。

    土豆适合于北方山区和甘陕地区的气候,而玉米、红薯耐干旱,最重要的是玉米秸秆可以喂养大型牲口,而红薯的藤蔓不仅可以用于饲养家畜,还能让人食用。如果能够在北地多收获一石粮食,就相当于在南方收获了五、六石粮食…”

    朱由检听完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