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宋献策再怎么劝说,莽古尔泰依然不愿放弃夺取沈阳城翻身的想法。毕竟他可不是杜度那样的失势贝勒,身为四大贝勒之一,在沈阳城内自然有着一定的底蕴。更不用说,还有一个阿敏可以和他相互扶持。

    在没有绝望之前,莽古尔泰始终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去处置。对其他人来说,后金不过是一个栖身之地,但是对于莽古尔泰来说,这却是父亲留下来的家产。作为有资格继承家产的主人,怎么能够什么都不做,就这么逃亡到明国去寄人篱下呢。

    宋献策最终还是放弃了劝说莽古尔泰救出阿敏后立刻逃出沈阳的主张,一来是莽古尔泰的态度过于坚定;二来是他逗留在府上的时间快到了,再不离开就有可能引起监视者的怀疑。

    两人最终达成了几项内容,宋献策为莽古尔泰提供沈阳城内的各项情报,特别是正蓝旗和镶蓝旗还有那些将领没有同黄台吉的部下过于亲密的;另外则是帮助莽古尔泰传递一些消息给他认为还算忠诚的部下等等。

    离开了莽古尔泰的府上,宋献策绕了好几条街坊,才走进了一处胡同里的小院内。就在他换掉了身上的衣服时,随从阿良就走进了房间对他说道:“老爷,外面很安静,没有人跟在您后边。”

    宋献策点了点头,拉开了房间的衣橱门,又打开了里面的暗道,带着阿良走入了暗道之内。两三步之后,他们便在相邻院子的一间卧室走了出来,然后堂而皇之的走过厅堂,从正门离去了。这间院子里的上下人等对两人视而不见,似乎两人就是隐形人一般。

    这两所院子南北相邻,这一出正门就是另一条街道了。宋献策随即上了街边等候的一辆骡车返回了自己的住所,当他踏进了自己的书房之后,总算才安心了许多。他随即就将阿良叫来吩咐道:“让我们的人都收拾收拾,除了那几个没有动用过的暗桩,其他人都准备撤退。”

    阿良顿时一惊,看着宋献策说道:“可是出了什么事么?后金那边盯上我们的人手了?”

    宋献策摇了摇头说道:“后金那边有没有盯上我们,我不清楚。但是过上几日,这沈阳城内就要热闹起来了。不管谁胜了,都会大索全城,我们可不能莫名其妙的给这些女真人陪葬,先离开再说”

    莽古尔泰敢于放手一搏还是有些底气的,即便是正蓝旗的主力在外,通过宋献策的居中联络,他也还是拼凑起了七、八百心腹。11月17日,这一日的天气特别寒冷,就在四门落锁,城内万家刚刚上灯吃饭的时节,西城的一处街道上突然冒起了浓烟,很快就有人大声疾呼:“走水了,走水了。”

    在汗宫西门外衙门内值守的卫齐很快收到了西城走火的消息,他一时也没多想,就想要亲自带人去救火,不过一旁的高鸿中赶紧拦住他说道:“大人,现在济尔哈朗贝勒不在城内,大人一身干系重大,岂能轻易外出。这救火一事还是交给下官去办就是了,还请大人坐镇于此总览指挥。”

    卫齐思考了下,便派给高鸿中一队人马,令其去西城救火。但是高鸿中刚刚离去,东城阿敏府邸附近的街坊又着了火,这不由令卫齐感到狐疑了起来。他一边令属下带兵去将阿敏贝勒转移到汗宫内,一边则开始召集部下待命,以应对不测。

    卫齐的危机感是正确的,带队去救火的高鸿中遇到了袭击,高鸿中生死未知。逃回的将士都说不清楚是谁袭击了他们,只是隐约看着对方穿的似乎是两白旗的服饰。卫齐顿时惊骇莫名,正打算退入宫内死守。

    宁完我、李率泰却反对卫齐的决定,宁完我向卫齐说道:“两白旗的三位贝勒如今都不在城内,怎么可能会起兵谋反?即便是有两白旗的人士参与了谋反,也不可能是两旗将士皆反。大人应当速速和两白旗的驻守将领联系上,令两白旗封锁自己所住的街坊,不许任何人外出,以免为乱军裹挟才是。

    汗王令大人坐镇沈阳,是要大人保护沈阳全城而不是一个区区汗宫。大人退入汗宫自守,岂不是把沈阳城交给了叛逆?若是让叛逆占据了沈阳城,大人手上这几千人马难道还守得住汗宫吗?”

    李率泰也随之说道:“这场叛乱实在是过于蹊跷,到现在为止也没人站出来,公开打出旗号来,可见叛乱者并无多少把握夺取沈阳城。大人不如命令城内的各位贝勒前来汗宫议事,讨论平息叛乱的事务。参与叛乱者必不敢前来,则我们也就能够有的放矢了。”

    宁完我接着又说道:“如今城内除两黄旗外皆不可信,还请大人授命于下官,让下官打开西门,把西门外的汉军部队调入城内。汉军对于汗王一向忠心耿耿,他们必然不会叛变。

    只要把汉军调入城内,我们手中就有了足够的力量对付任意的一旗,那么八旗的普通旗人就会安定下来。旗人若是安定下来,叛逆也就成了无源之火,再难以动摇城内大势了”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本就对汉官没有什么成见的卫齐,立刻便一一答应了下来。他按照宁完我、李率泰两人的意思,一面联络八旗将领对本旗旗众的居住区进行戒严;一面则命令城内的大小贝勒入宫议事,以防止他们加入叛乱。

    另一边,宁完我在一队侍卫的护卫下,直接冲去了北门,从北门绕道前往了西北角的汉军营地,调动营内的部队入城。

    在这样的应对之下,想要趁乱夺取沈阳的莽古尔泰终于还是失利了,各旗贝勒们并没有响应他的号召,来和他汇合一起平乱,而是去了汗宫同卫齐去议事了。不能把这些贝勒们掌握在手中,莽古尔泰和阿敏联合起来弄出的千余人马,就成了城内的一只孤军。

    和莽古尔泰不同,被黄台吉软禁了两年多的阿敏,已经被磨去了所有的**,只是想着保住自己的性命。当他听到各旗贝勒都进入了汉宫之后,便悄悄的带着3、40名亲信跑去和宋献策见了面。

    两人交谈了片刻,就决定趁着卫齐的注意力被莽古尔泰吸引住的时候,从东门偷偷离去。东门的守将正是镶蓝旗的一名将领,虽然他不愿意协助阿敏谋逆,但是放旧主子出城,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

    随着各旗贝勒应召入宫,而莽古尔泰迟迟不至,卫齐终于确定了谋逆的主谋是谁。有着各旗的协助,加上城外汉军的入城,莽古尔泰的私军很快就被打垮。此时的莽古尔泰才发现阿敏已经失踪了,他不得不承认失败,带着剩余的部下想要从南门逃离沈阳。

    但是,此时的沈阳城内秩序已经开始恢复,各城城门守军重新被卫齐掌握在了手中,莽古尔泰无法叫开城门,只能进行强攻。但南门尚未攻下,卫齐已经亲自带着援军赶到,莽古尔泰被困于城下,不甘受辱而自杀,余部则向卫齐投降。此时天色刚刚大白,跟随卫齐平乱的女真亲贵们,看着莽古尔泰的尸体并无喜悦之色,反倒是颇有兔死狐悲之感。        

第449章 如火如荼的朝鲜战争() 
9月24日汉阳沦陷,9月26日英俄尔岱从一群奴婢口中找到了朝鲜王的行踪,他们有人在前日凌晨下田干活时,看着一队骑兵保卫着数位贵人逃向了南汉山山城的方向,队伍中有穿着大红蟒袍的贵人。

    英俄尔岱听着这些奴婢描述的服饰便知道了,那位穿着大红蟒袍的正是朝鲜王。在朝鲜除了朝鲜王以外,还没人敢穿这个服色出行的。

    9月27日多尔衮亲自率领军队堵住了通往南汉山城的道路,经过了一番试探,便确认了朝鲜王李倧的确就在山城之内。

    位于南汉山山顶的山城,原是一座高句丽时期的土城,经过历代的翻修加固,在光海君手中最终建成。山城将最高峰日长山包围在内,若是登上最高峰,远至仁川的夕阳,近到汉城及京畿道一带的景色就全都进入了视野。

    整个城郭周边高而险,城中间则低平易守。城分为内外城,外城墙周长9。05公里,高3…7。5米,东西长,南北短。内城则建有王室避难时所用的行宫及各种设施。李倧逃亡到此处,可谓是安心了不少。

    但是这座山城虽然是为了朝鲜王室避难而修建的,可是李倧却很厌恶此地,因为这是光海君所修建的,所以山城内储备的物资和驻守兵力都一直没有按照标准补充到位过。李倧也没想过自己真的有用上这里的一天,因此当多尔衮带着大军将上山道路堵上之后,李倧又担心起能不能守住这座山城来了。

    同样逃入了山城的金尚宪、沈器远还是一力主战,但是李倧的心里已经开始倾向于崔鸣吉的议和主张了。只是山城内部还是金尚宪、沈器远这些主战派的实力更强,因此李倧还是在犹豫中听从了金尚宪、沈器远的主张,坚守山城等待各道援军。并再次挑选健士翻山越岭前往各道传令,要求各道援军前往救援南汉山城。

    10月1日黄台吉率后军主力赶到了汉阳城,他抵达汉阳之后便制定了围点打援的方略,令多尔衮以竹木将前往南汉山城的道路堵死,接着便围绕南汉山城四处出击,一一击溃来援的朝鲜义兵,以防止这些义兵聚集在一起。

    此外,他还安抚了汉阳城破时被俘的那些朝鲜官员,虽然领议政兼都体察使金鎏拒绝向黄台吉投降,但是身为后金囚徒的他,也无法阻止其他官员以他的名义发出安民告示,自汉江以北的诸州县,除了咸镜道和江原道一些地区外,都开始服从于后金颁下的指令,为后金军队征发劳役,提供米粮等物资。

    10月15日,多尔衮击破了从庆尚道和全罗道而来的最后两只义军,之后再无成建制的义兵前来援救南汉山城。坐拥咸镜道和江原道两道大军的金自点,身为朝鲜都元帅,却不肯发一兵一卒南下救援,只是一味躲在江原道的坚城内自保。

    但后金虽然几乎征服了朝鲜八道中的四道,可是除了汉阳昌德宫内搜出了五、六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余万两的物资外,其他州县府库的所得却几乎没有。南方全罗道、庆尚道的税粮,不仅没有运到汉阳,连忠清道和江原道的粮食都被收购后运到南方的巨济岛上去了,说是用来给养新建的朝鲜海军去了。

    这样的局面让黄台吉感到了棘手,后金军队打过汉江差不多已经是他心里的极限了。如果再往南去,部队就拉的太长了,一旦让明国水军截断了汉江,黄台吉就要担心自己这支军队的安危了。

    事实上他并不认为这个时间是出征朝鲜的好时段,如果有的选的话,他更愿意把出征时间推迟到12月份,整个朝鲜的水路都上冻的时节,那样的话江河就不会成为后金军队的阻碍了。

    比如那些逃入江华岛的朝鲜王室、两班贵族的家眷,就难以利用和大陆分隔的海峡阻止后金军队的进攻。就因为现在海上没有封冻,所以后金军队只能隔着海峡眺望对面的江华岛,坐观明军水师和朝鲜水师的船只护卫着江华岛。

    但是为了获得今年朝鲜秋收的收获,黄台吉不得不提前南下,指望着从朝鲜人那里补贴军粮支出。但是州县府库的空虚,使得黄台吉和后金军队越来越难以保持与民不犯的作风了。

    在远离黄台吉视线的地方,后金军队开始对两班贵族的庄园和朝鲜商人进行劫掠。虽然各州县府库空空如也,但是在这些两班贵族的庄园内,粮食却堆积如山。这些庄园也是林庆业无法搬走的粮库。

    10月20日,乌真超哈部队带着8门红夷大炮抵达了汉阳。黄台吉于是再次命令一位朝鲜官员进入南汉山城,要求朝鲜王立即下山投降,否则他就要动用武力强攻了。

    李倧听这位官员描述了红夷大炮的威力后,终于色变。他悄悄召对崔鸣吉,令其下山同黄台吉言和。

    10月22日,崔鸣吉在汉阳昌德宫面见黄台吉,黄台吉向他提出了:出城投降﹑奉清为正朔﹑并将明朝所赐的印信等缴给清朝等十余项和议条件。

    崔鸣吉带回的这些议和条件自然激怒了城内的主战派,甚至连李倧也担忧起自己出城后,后金若是反悔该怎么办的问题。

    于是在金尚宪、沈器远等主战派的激烈抗争下,李倧又反悔暂停了议和。10月25日,因为李倧的反复无常,黄台吉终于下令军队开始进攻南汉山城。山路虽然艰险,但是后金军依然在10天内打到了南汉山城之下,将城外山道上的壁垒一一击破。

    城内虽然还有一万余人马,但是*、粮食皆已经所剩无几,而后金军却又将红夷大炮运上了山头,瞄准了南汉山城城中。黄台吉这次将领议政金鎏派上了山,做最后一次劝说。

    过去十日内女真人的饶勇,给城内的主战派官员们留下了极为震骇的印象。特别是当后金将红夷大炮架到了山头,直接瞄准城内的举动,终于让不少官员转变了立场,认为要先向后金屈膝以保全宗社为大。

    金鎏向李倧哭诉道:“事已急矣,不可不请和。”

    大司谏尹煌也劝谏道:“殿下身系宗社,若是死于此地,则国家百姓又该怎么办”

    这些主战派官员的纷纷转向,终于压倒了还在期待明国援军的金尚宪、沈器远等人。李倧虽然对着群臣哭泣着:“三百年血诚事大,受恩深重,而一朝将为臣妾于讐虏,岂不痛哉?”但他很快就命令崔鸣吉前去和后金交涉投降的一干事宜。

    在崔鸣吉将要出山城前,沈器远跑来拉住他的马缰绳说道:“崔判书,你这么一去,今后大明问责下来,我朝鲜又该如何应对?皇帝陛下英明勇健,岂能容忍我们朝鲜背叛大明?崔判书你不要忘记了,此刻江华岛还在大明军队的护卫之下,殿下若是投降,岛上的大妃、世子、大君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崔鸣吉脸色未变,只是叹了口气说道:“南汉山上的松树凌霜傲雪,不为狂风所折,令吾辈心生向往。但是朝鲜却不是松树啊,我们只是一株柔弱的小草,面对狂风需要及时弯腰才能生存下去。

    后金也好、大明也好,都是朝鲜不能抵抗的大国。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站在那一边的权力,顺应天命,向强者低头,才是保全国君和百姓的道路。沈参判你到现在还不明白吗?如果真有所谓的大明援军的话,我们又怎么会被后金军包围在这里?”

    沈器远的手从马缰上滑落了下来,崔鸣吉催动了坐骑从打开的城门走了出去。十一月一日,后金军在汉城东南面的汉江三田渡设坛接受朝鲜王的投降,黄台吉在高台上接受了朝鲜王李倧的三叩九拜。

    十一月二日,李倧下令各州县将府库内的存粮和财物一并运到汉阳,并要求各州县官员协助后金军队征缴额外的税收。另外,李倧还要求江华岛的妃嫔、世子、大君及两班亲眷返回汉阳。

    不过,这道命令很快被祖大寿给拒绝了,他很快以大妃韩氏、昭显世子的名义发布文告,声明朝鲜王李倧现在正被后金军队挟持之下,一切以李倧名义下达的文告和命令,都为无效。在后金军队没有离开朝鲜国土之前,任何人签订的和约都为无效。

    此外文告中还号召各道百姓起来反抗后金军队,凡是杀了一名后金兵者,奴婢可以免籍;良民可以获得20元的奖励,官吏可以获得升级的奖励。

    大妃韩氏、昭显世子名义的文告和李倧发布的文告互相冲突,有些州县畏惧于后金军队的威势,接受了李倧的命令。而另一些州县则不甘心向蛮夷屈服,认同了大妃韩氏、昭显世子发布的公告。

    一时之间,朝鲜各州县内的官民同后金游骑之间爆发了无数小型的战斗,大明向朝鲜义兵低价供应的火绳枪,在这样的战斗中发挥了极为有效的威力。就连后金大将舒穆禄扬古利,也被朝鲜人以火枪击中而亡。

    朝鲜义兵的反抗,导致后金诸军终于露出了残暴的一面,开始在朝鲜八道内大肆劫掠杀戮,不再顾忌区分两班贵族和平民。这种自发性的报复,连黄台吉也阻止不了。不过后金人的杀戮,也终于坚定了朝鲜百姓的抵抗意志,后金军队的伤亡开始日渐增加。

    也就在这个时候,黄台吉接到了义州大败,正蓝旗被困义州城内的消息。这个消息让黄台吉无法在汉阳同祖大寿等明军再继续耗下去了,他不得不考虑撤军的事宜。因为明军掌握了大妃韩氏、昭显世子等人,使得黄台吉意识到,朝鲜是无法变成后金的真正属国了。于是他干脆默许了诸军放手劫掠朝鲜,以此来补充后金的元气,至于之后朝鲜会不会再度撕毁盟约,他已经顾不上了。        

第450章 义州城破() 
12月7日,黄台吉令多尔衮和代善主持退兵事宜,自己带着少量部队先行返回了国内。12月19日,抵达鸭绿江边的黄台吉收到了莽古尔泰及阿敏作乱的消息,卫齐虽然平定了这场叛乱,但是莽古尔泰自杀,而阿敏逃离了沈阳下落不明。

    黄台吉一边派人给沈阳下令,要求严格封锁前往明国的各条通道,绝不能让阿敏逃入明国境内,一边则再次加速向沈阳行军,希望能够尽快返回沈阳主持大局。

    而就在黄台吉紧张的往沈阳赶路时,义州附近的战事已经落下了帷幕。明军将正蓝旗围困在义州城内之后,就把目光放在了义州城附近的喀喇沁诸部和岳托率领的正红旗身上。

    明军首先封堵住了苏布地的后路,借着令卓尔璧说降了苏布地,从而兵不血刃的降服了从义州到北面细河上游放牧的喀喇沁诸部。失去了这些蒙古部族的协助,在医巫闾山东面成为孤军的岳托所部,为了避免被明军包围只能退回到医巫闾山西面的北镇城中去了。

    北镇城即广宁城,位于医巫闾山东麓,城墙覆砖,周围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乃是昔日东北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曾经地位还要高过沈阳、辽阳等城。后金建国之后,辽东形势大变,这座昔日的辽东政治中心反而成为了后金和大明之间的边塞之城。

    岳托率部返回北镇,自然不是为了自保,而是等待沈阳援军抵达,以便再次攻入义州地区,把正蓝旗解救出来。至于正蓝旗能不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岳托已经不愿意去想了。他只能指望德格类和正蓝旗将士还记挂着在沈阳的亲人,记得自己是和明人势不两立的女真人,坚守义州城到底了。

    不过岳托在等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