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去战斗力。

    但是已经忍受过了西班牙火炮射击的日军士兵,此时反而冷静了下来,持枪瞄准着对面的长矛手,耐心的等待着身边军官的射击命令。

    日军的三排横队以前排蹲下,中间半蹲,后排直立,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火力网,当联军前锋进入到了80米以内的距离时,日军士兵终于听到了开火的命令。

    铅弹组成的金属风暴将联军前排的长矛手和火绳枪手一扫而空,甚至将联队第二排士兵也消灭了一半。这样的猛烈打击,顿时让联军士兵慌乱了起来,三个西班牙方阵也开始出现了溃散的局势。

    也就在这个时候,站在后方观战的双方主帅几乎同时发出了命令。里维拉。安东尼奥上尉命令身边的骑兵部队出击,试图从左翼侧击日军,从而挽救正面部队的溃败。

    而李晨芳则下令,己方火炮全数开火,将已经出现混乱的联军左翼方阵彻底击溃,并命令毛利联队做好冲锋的准备。李晨芳下完命令之后,还补充了一句:“告诉毛利胜家,此战不需俘虏。我希望这一仗能够让西班牙人和吕宋土人知道,天朝之威严不容挑衅。”

第593章 祭() 
西班牙人的骑兵显然不如日军的炮弹飞的快,而且被李晨芳拉来的明军炮兵团,还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了*。

    此前海军虽然*了一批*,但是一直没来得及在攻打巴达维亚的战争中用上,耗费了这么大资金购买的*,自然不能白白丢在船舱内受潮。因此当李晨芳带着一只炮兵团前来支援日军时,几名海军军官主动提出要借用陆军的火炮试验*的效果。

    考虑到海军对于陆军在南洋诸岛上的支持,李晨芳自然不会拒绝海军的提议。所谓的*,其实就是将*分成了两个部分进行填充。

    一部分*和发射实心弹时相同,填充在炮膛内,这部分*的作用就是燃烧爆炸把炮弹推出炮膛。而*和实心弹的区别就在于,*的内部为一个空腔,填满了*和铁钉、铁珠等。

    实心弹用本身的动能杀伤敌人,其实和一颗大号的铅弹没什么区别。而*的杀伤力在于其抵达敌军上空时,内部的*被引燃爆炸,从而依靠破碎的弹片、混杂在*中的铁钉、铁珠等杀伤爆炸点附近的人畜。

    和实心弹不同,如果*填充和木块隔断不放正确,导致*内部*提前引燃的话,便极容易引起炸膛。因此发射*的火炮都是使用炮身较短的*炮或是臼炮。

    在海军炮手的协助下,炮兵团射击的9斤和12斤*基本都成功的发射了出去,好歹没有引起炸膛事件。但成功被引燃爆炸的*不过只有一半数目,而爆炸时间计算准确,恰好在敌军上方爆炸的*,大约又只有其中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射击10发*,才能有1…2颗*达到了最佳的爆炸效果。

    虽然成功率如此低下,但是一边观战的海军军官们对于*的效果却非常满意。在他们看来,在战场上使用的*效果,比军器监用羊群作为靶子演示的效果要好的多。一枚在敌军头上正确引爆的*,立刻便能清除出一片半径2…3米的空地来,在这片空地中的人、马基本没有存活的希望。而距离爆炸点3…5米这个圈子的人员也差不多是人人受伤。

    这一发*完全抵得上20枚实心弹的攒射了,这要是在避无可避的船甲板上,一发*就能奠定甲板战的战局了。

    就在明军海军军官们热烈的探讨着这种*的使用时,联军的左翼方阵已经完全被明军的炮火给击溃了。本就没什么纪律性的土人们,在这种近乎神迹一般的炮火打击下,已经完全丧失了勇气,大部分人开始向着中军方阵靠拢,小部分人则干脆向后方逃离了。

    被里维拉。安东尼奥上尉派往左翼的骑兵部队,虽然这些骑兵大部分都穿戴了覆盖全身的板甲,但是依然挡不住*弹片和铁珠的穿透。

    即便有几个幸运儿侥幸逃过了弹片的袭击,但他们身躯庞大的坐骑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在这些马匹倒下之后,穿着笨重的西班牙骑兵顿时被压在了马腹之下难以动弹。

    虽然某些骑兵不停的向同伴求援,但是大部分没有进入火炮射击区域的骑兵已经勒马掉头,直接向着马尼拉王城方向逃亡了。显然这些骑兵已经认为这场战争不可能有什么转机了,他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救援同伴,而是先保住自己的性命。

    看着对面敌军的混乱状态,毛利胜家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到来了。他一把抽出了自己的指挥刀,朝着部下们喊道:“诸君,为了太阁大人,为了你们的家人,拿出你们的勇气来吧,敌人就在我们的前方”

    毛利胜家喊叫完后便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他的部下们顿时都嗷嗷叫的跟着联队长冲向了硝烟中,去寻找已经失去指挥的敌军左翼厮杀去了。

    当是时也,毛利联队的三个大队呈纵队队形插向了联军的左翼,而高野平太指挥的三个大队则继续保持着横队队形向对方的左翼压迫而去。

    此时的联军左翼不但失去了方阵的阵型,甚至连基本的组织都已经被打乱了。士兵们找不到自己的军官,而军官也找不到自己的士兵,大家只能随着大流往中间的方阵靠去,希望中军的方阵能够保护自己。

    只有极少数平时就相熟的土人、日本侨民、西班牙人,组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想要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中拥有一点自卫的能力,不要被人流裹挟了去。

    不过对于日军来说,这样有组织的小团体显然是首先要消灭的。在日军以中队为单位的排枪射击下,联军左翼溃军中几个刚刚凝聚起来的小团队,迅速被打倒了。

    偶而有几个中枪未死的联军士兵,日军的中队长便会命令部下上去见见血,用刺刀解决这些土人或是西班牙人。

    毛利联队青冈中队中的一名士兵,正要服从命令刺死一位腿部受伤的联军士兵时,却不料半跪在地上的士兵突然用日语向他求饶了起来,并表示他的父母是来自萨摩地区的移民,他只是被西班牙人强征出战的。

    这名士兵顿时愣住了,他正想回头向自己的上官请示时,小队长冈本已经快步走过来一刀劈死了这名伤兵,并严厉的向这位部下训斥道:“在战场上不要分心,不管对方和你说什么,在上官的命令没有下达之前,都给我集中精神。

    我会记住你的,小林一郎上等兵。接下来如果你杀死的敌人不到3个,你就准备接受处罚吧。”

    小林一郎战战兢兢的连声点头应是,然后在冈本小队长的训斥声中跟上了队伍。在接下来的作战中,他终于不再去听敌军向他喊什么,而是机械木然的执行了一个个刺杀动作。

    训练场上数万次的训练,使得他的动作显得极为娴熟,挡在他们队伍前面的敌军,发觉不管是哀求还是反抗都不能让这些日军放过他们后,便只能一次次的去冲击己方的阵型,希望躲在人群中隐藏起来。

    这些溃兵的举动,对于联军中军和右翼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灾难。原本就已经变形的中军和右翼方阵,在溃兵们的冲击下终于彻底瓦解了。

    小林一郎木然的跟着队伍向前冲杀,或是装填弹药进行射击,或是干脆直接用刺刀抵住这些溃兵的背部捅进去,一具具尸体在白色的硝烟内倒下,他的脚下也开始渐渐泥泞了起来。

    小林一郎只是用眼角撇了一眼,便知道是鲜血将这片土地给浸润了,他感觉自己好像行走在地狱之中,身边那些凄厉的喊叫声,听之不似人类发出的声音。

    越是感到恐惧,他便越是不敢脱离队伍。直到前排的士兵突然停了下来,小林一郎这才有暇向前方望去,原来他们已经击穿了联军整个阵列,前方已经是河流了。

    大量的联军士兵奋不顾身的从河岸上跳入了水中,想要游到对面去。但是上百米宽的马里基纳河显然不是这么容易横渡的,不少精疲力竭的联军士兵互相搂抱着沉入了水中,更多人则被冲去了下游。

    浮在河面上的人头,就好像一个个水瓢一般。小林一郎下意识的装填了弹药想要射击,不过小队长冈本却抓住了他的枪口说道:“够了,小林一郎。战争已经结束了,南蛮人已经逃亡了。”

    小林一郎有些茫然的向右侧看去,果然剩下的联军士兵正如一群被惊吓到的山鸡一般,扑棱棱的向着南方的树林中冲去了。在他们的身后是丢弃了一地的武器和铠甲。

    站在北面高地上的李晨芳和其他明军军官们,对于这一仗的结果显然是极为满意的。听着从战场上传来的阵阵“板载”声,李晨芳对着一边的副官说道:“让毛利胜家和真田幸昌打扫战场,高野平太率领本联队进行追击,到马尼拉王城为止,然后在城外扎营”

    李晨芳下达的命令,很快就有条不紊的传达到了各个日军联队中,经过了五、六年的磨合和训练,明军的指挥机构已经完全出现了正规化的雏形。

    也许对于某些杰出的军事统帅而言,指挥艺术是需要天赋的。但是对于一只军队的中下阶军官来说,想要确保他们在战场上激烈的战斗中保持冷静,并能够正确无误的执行上级的命令,需要的不仅仅是日常的条例学习,还要有敌方和己方士兵鲜血的浇灌。

    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最出色的不是四次击败了明军从北方调集的精锐部队,而是将明军北方精锐部队的中下阶军官都一扫而空了。明军这批中下阶军官的损失,使得明军的指挥系统出现了断层。

    在崇祯没有建立起军官学校之前,明军的军官都是通过和北方游牧民族不断交战,而一点点的培养成熟起来的。失去了这一批中下阶军官,使得戚继光在蓟镇练兵形成的军官培养体系为之彻底消失了。

    这是为什么,天启时期朝廷投入了这么大的资源和金钱,却始终训练不出一只能够同后金野战的军队,就因为明军的这批骨干被后金给打断了。之后,不管朝廷再怎么折腾,有兵无将的明军打一打农民起义军还行,让他们去同已经成长起来的后金八旗交战,那就是打一场败一场了。

    而后金八旗之所以耐战,便是努尔哈赤仿效明军的编制,在统一女真诸部的战争中建立了一个以牛录额真为核心的中下阶军官体系。如此一来,即便女真士兵损失再大,只要这套军官体系还在,就能不断的往里面填充士兵,从而迅速恢复战力。

    崇祯上台之后,对于军队改革政策的核心,就是重建明军的指挥系统和军官培养体系。前者还可以通过模拟作战来提高将领的指挥艺术,但是对于后者,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军官显然是不足以用来对抗后金的军事体系的。

    和海外诸国的作战,正是崇祯用来培养明军军官体系的一块磨刀石。事实证明,到了崇祯十一年,明军的军官体系终于开始渐渐成熟了起来。这些在海外经历了战争的年轻军官们,正逐渐成为明军的中坚力量,充实着新式陆军的力量。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海外诸国流下的鲜血正是打下这只新明军基础的关键。不过在李晨芳这些年轻军官眼中,这些鲜血还是极有价值的。流日人、西班牙人、土人的鲜血,总好过流明人的血。

    在返回身后的庄园之前,李晨芳突然又回头向身边的副官吩咐道:“找人在今日的战场中间竖一块石碑,上面刻上这样一句话:大明李晨芳为1603年马尼拉大屠杀中罹难的大明百姓祭。”

第594章 郭庆的坚持() 
顶着一群明、日军官想要吃人的眼神,四海贸易公司驻马尼拉代表郭庆依然坚定的向李晨芳劝说道:“李上校,马尼拉王城绝不可以进行攻击,这将会把战争复杂化和长期化。至今为止,在吕宋岛上作战的我国及日本海陆军已经超过12000人,如果再加上为这些士兵服务的辅助人员,公司需要支应超过2万人的供需。

    这两万人每日光是食物方面就需要消耗14吨稻米、8吨各类蔬菜、7吨肉类,如果再加上运输费用,哪怕他们什么都不做,一天也要消耗450大明元。马尼拉王城周长4。5公里,城内有着大量的物资仓库,其城墙又皆以花岗岩砌筑而成,周边有大小炮台十余座,强攻这样一座军事要塞,对于军队和公司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所以,我恳请李上校放弃这个攻城计划,接下来,我们应该和西班牙人进入到谈判阶段了。”

    李晨芳看了看面前的郭庆,又看了看远处雄伟的马尼拉王城,陷入了沉思之中。郭庆的脸色看似平静,但委时已将自己全部精力放在了面前的年轻军官身上。

    当他抵达马尼拉湾临时码头时,已经听说了李晨芳带着一支部队前去解救被西班牙…土人联军围困的日军部队,当然大家都知道这种围困是什么意思。郭庆对此并不在意,他还特意呆在了大仑山基地,等待这场战争的结束。

    但是当李晨芳几乎全歼了这只出城的西班牙…土人联军之后,开始试图将整个马尼拉王城也攻下来时,郭庆终于忍耐不住了。他一边阻止了大仑山军营将重炮调拨到李晨芳的部队中去,一边则亲自跑来军中劝说李晨芳打消这个念头。

    在吕宋岛能够无视他这个四海贸易公司驻马尼拉代表自由行事的,大约也就是指挥海上舰队的郑芝龙和这位南洋总督府的李上校了。郑芝龙总算还要尊重一下四海贸易公司背后的内务府,但是这位陛下身边近臣出身的李上校,可是和内务府几位公公地位相当的存在。

    郭庆知道,若是不能够说服李晨芳,吕宋战事就难以按照公司的计划结束,他可不觉得公司上层会去怪罪面前的李晨芳,而不把他抛出去当做顶罪。

    至于李晨芳身后的明、日军官们,虽然恼火于郭庆跑来打搅了他们获取战功的机会,却也知道这种场合不是他们能够插嘴的,因此一个个都沉默的看着自己的上司,等待他的最后决定。

    李晨芳足足思考了一刻钟,终于转身向着部下们吩咐道:“第一、四、七联队组成第六师团,毛利胜家为师团长,高野平太为副。第三联队和第27炮兵团驻扎于此地,监视马尼拉王城的动向,真田幸昌主持本营防务。其他人收拾一下,准备和我返回大仑山军营。”

    在李晨芳的注视下,这些军官们虽然还有些不服气,但终究还是执行命令去了。遣散了身后的军官团后,李晨芳方才回头向着郭庆认真的说道:“虽然你说的是对的,但是我还是希望你向公司的董事会说一声,军队不是公司用来牟利的工具,我不希望陛下的军队成为一群斤斤计较的商贾。此外,我希望你不要让士兵们的鲜血白白流淌,否则下一次恐怕我是不会容许由公司来主持大局了”

    看着李晨芳离去的背影,孤单一人站立在坡顶上的郭庆不由耸了耸肩,自言自语道:“可如果没有金钱的支持,军队就连国门都出不了。没有收益的战争,才是白白让士兵去牺牲流血”

    对于马尼拉王城内的市民和西班牙殖民地官吏来说,里维拉。安东尼奥上尉的失败,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恐慌。此时,总督科奎拉的声望已经跌落到了最低,如果不是日军就在城外,城内的市民早就要前往总督府进行抗议了。

    为了平息市民们的不满,和获得殖民地官吏对自己的支持,科奎拉不得不释放了前总督席尔瓦,宣布其的终任审查已经通过,希望借助席尔瓦在殖民地的声誉来应对日军的攻城战。

    被科奎拉软禁了快两年的席尔瓦虽然痛恨这位现任总督,但也知道让日军攻入城内,他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此还是出面安抚了市民和城内的官吏,让他们各安其职,等待议长阿尔贝托带回明国方面的要求。

    作为一个殖民地大国,西班牙殖民者显然比城外的土人更容易接受现实。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怎么对待殖民地的原住民的,因此当日军出现在吕宋岛上时,他们就明白自己想要清理岛上华人的企图已经破产了。

    虽说岛上现在最强大的力量是日军,但是真正能够决定战争还是和平的却是中国人。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国人如果不提出点什么要求来,那是不可想象的。

    就好比皮萨罗抓住印加帝国的皇帝后,没有要求对方支付赎金,就将对方释放了回去一样。更何况,伟大的秘鲁征服者在得到了赎金之后,依然还是处死了印加帝国的皇帝。

    从中国人此前邀请他们一起进攻日本就能看得出,现在的中国朝廷和1603年的中国朝廷完全是两回事。现在的这个中国朝廷贪婪而又凶残,完全可以和他们这些西班牙人相媲美。

    因此科奎拉及马尼拉的议员们,已经准备好了被中国人大敲一笔的准备。但是他们没有想过的是,中国人的胃口居然如此之大,他们不仅吞下了整个中央平原,甚至还想要夺取马尼拉存在的基础…内湖平原。

    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和平谈判中不落入到极度困难的处境,科奎拉和马尼拉的议员们才组织了一支军队去阻止日本人跨过马里基纳河。

    但是日军摧枯拉朽一般的击溃了这只军队,这就让科奎拉和议员们有些恐惧了,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还是有些资本和中国人谈判的,但是他们现在才发觉,自己似乎连中国人的仆从军都打不过。这样的话,中国人还有必要同他们谈判吗?

    科奎拉在马尼拉上层人士的会议中,对着众人歇斯底里的高声喊道:“中国人一定是参加了这场战争,我绝不相信那群日本猴子能够制造出这么好的大炮,还能正面击败我们的军队。就在几年前,他们数千人的军队就被我们几百人赶着跑,怎么可能短短几年里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

    被释放不久的席尔瓦打断了科奎拉的话语,鄙夷的说道:“总督先生,中国人有没有参与这场战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结束这场战争。

    如果不是你贸然去激怒那些中国人,日本人又怎么能够借平息土人暴动的名义登岛?”

    科奎拉马上反驳道:“说到这个,席尔瓦先生你难道就没有责任吗?王国早就有过命令,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居民大量迁移到西班牙的殖民地上。

    而您和四海贸易公司达成的协议,让这些中国人钻了空子,一下子迁移了数万中国人到吕宋岛。否则我又何须煽动那些土人进行暴动呢?”

    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