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起潜继续摇头说道:“这阻止人破坏皇庄改制,杂家去那找这些…莫非,田大人是指…”

    田尔耕点了点头,“正是拜托公公前来说项的人。”

    “这个不大好吧?毕竟他们在宫内也是老人了,宫中有着不少徒子徒孙。而且杂家没有完成托付不说,还要拿他们去立功,岂不要被人说成凉薄之辈。”虽然有些意动,但是高起潜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田尔耕可不会让他这么轻易退缩,这些宫内的管事太监们,在宫内盘根错节,人脉关系深厚。

    今天来一个高起潜,明日再来一个王起潜,后日再来一个赵起潜。

    这样下去,他的皇庄改制那里还干的下去。就算他自己能抗得住,但是他手下的部属扛得住吗?部属的部属又扛得住吗?

    为今之计,就是先在宫内放一把火,趁着这些内侍无暇他顾之际,迅速完成皇庄的改制。

    田尔耕只是晒笑了一下,便嘲讽的说道:“在这些人眼中的凉薄之辈,未必不是陛下眼中,大义灭亲的忠臣。再说了,陛下天性仁厚,登基之后对宫中各衙门尚未有大规模的清理过。宫中旧人占据首领太监的比比皆是,反倒是信王府中的旧人弄了几个闲职呆着。内廷有油水的职务就那么几个,旧人不退下去,高公公你要如何才能上位呢?”

    高起潜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清醒了过来,的确,与其央求王承恩说服陛下让他顶替某人的职位,不如先让人把职位空出来,有功劳在手的他,难道还怕竞争不过别人吗。

    不过片刻,高起潜就已经想好了,要如何在崇祯面前告状,把两位管事太监拉下马来的过程了。

    思索了**不离十,高起潜便端起茶碗致谢,两人相视而笑,不再谈及刚刚的话题了。

    两人继续闲聊之时,门外的总旗鲁山来报,叶柒已经带到了,田尔耕挥手让鲁山把叶柒带了上来。

    从小山上慢悠悠走着的叶柒被急匆匆而来的鲁山拉了回来时,还有些不明所以。

    但是当他走进大院内,看到停在院子中间的囚车后,心情顿时有些激动了起来。

    在客厅之中,叶柒向田尔耕、高起潜行礼完毕之后。高起潜便仔细的询问了几个,关于皇庄改革扎子补遗之中的问题,叶柒非常流畅一一作答了。

    高起潜确认了叶柒确为补遗的作者之后,便唤来了门外的随从,从马车中取来了两件物事。

    他从随从手中接过了用锦缎盖着的一个木盘,然后对着跪在地上的叶柒亲切的说道:“陛下看了皇庄改革扎子补遗之后,甚为开心。原本想要召见于你,但是你现在不过是一个白身,陛下若是召见你便有违礼制。

    且皇庄改制未尽全功,还需要你在此处努力,因此陛下不得不罢了此念。不过陛下让杂家告诉你一句,你的名字他已经记下了,来日机缘到了,必招你入京相见。”

    叶柒既惶恐又茫然,还非常的激动,他面红耳赤的俯下身子说道:“小人贱名如何值得陛下挂念,小人…”

    看着抓耳饶腮,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叶柒,高起潜只是哈哈一笑,不以为意。

    像叶柒这种因为皇帝突然的宠幸而欢喜的有些失常的人,作为一名宫中太监,他也见过不少,叶柒的表现和其他人并无区别。

    高起潜把手中的木盘上的红色锦缎掀开后,向前送了送,说道:“陛下称赞你皇庄改革扎子补遗写的好,所以决定简拔你进入锦衣卫,赏总旗一职,并准许你专折奏事,此外还有赐书一套。”

    听到专折奏事之后,田尔耕才明白,为什么高起潜会对一个刚刚简拔为总旗的锦衣卫这么热情。

    京城锦衣卫虽然众多,但是能享受专折奏事权力的,基本也就是几位指挥使了。

    “陛下对叶柒的圣眷可不轻啊。”田尔耕有些嫉妒的想着。

    “书?”叶柒有些感觉不真实的,接过了高起潜手中的木盘,盘内有一套官服、一块腰牌。当高起潜说了最后一句后,他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高起潜亲切的问道:“你可识字吗?”

    叶柒按捺住激动的情绪的回答道:“小人学过几年大字,但未曾真正进学。”

    高起潜从随从手中接过了第二个木盘,然后递给他说道:“陛下说,你这补遗之中的建议大多都很好,唯有这丈量田亩,并如何进行分配的计算,颇有失误。因此陛下特意赏赐你《几何原本》6册,供你学习。陛下有言,现下看不懂也不要紧,待此间事了,可去燕京大学从头学习。你既然认识字,那么就好多了,想必到时不必再从认字开始学习了。”

    “燕京大学?”这回是田尔耕有些疑惑了。

    高起潜看了他一眼,便顺口解释道:“就是之前的北京国子监。”

    虽然在士大夫眼中,国子监并不算什么好去处,但是相对于大明最底层阶层的一名庄客来说,这已经是无法企及的荣耀了。看着叶柒激动万分的谢恩,田尔耕不由觉得,陛下待一名庄客如此厚爱,似乎有些过分了。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看着叶柒的情绪冷静下来之后,高起潜再次正色的对着田尔耕、叶柒说道:“陛下还有口谕告诉你们二人,皇庄改制事务现在分成两部分内容:一个是清理皇庄管理人员的罪行,执行审判,防止改制之中出现过激事态,由田百户负责。

    第二个是和庄客们沟通,说服他们接受改制的变化,并组织起各村子的管理机构,这部分内容由叶柒负责。整个改制工作以田百户为主,叶柒为副,两人意见若是相左,可上疏给朕来决定。” 

第159章 叶柒的反应() 
从一名庄客,一跃而成为自己的副手,就算是田尔耕也有些头晕目眩的感觉。

    虽然这种升迁速度远不能和他相比,但是田尔耕本身就是恩荫入的锦衣卫,他的起点就已经很高了,只不过在没有投靠魏忠贤之前,只是一个虚职而已。

    这个叶柒的升迁速度,大约只有同样市井出身的崔应元可以比拟了。但是崔应元可是替魏忠贤干脏活才换来的前途,一有风吹草动,他就会被抛出去安抚士大夫们的愤怒。

    而叶柒又是独当一面,又是专折奏事,又是入国子监。就算是田尔耕也看出来了,崇祯这是打算下功夫栽培他了。

    只要这个叶柒不要行差踏错,未来锦衣卫之中必然有他的一席之地。难怪这高起潜一见面就示好拉拢,丝毫没有身为陛下身边近侍的架子,这是想要趁机把他变成自己人啊。

    高起潜传达完了崇祯的口谕之后,赶紧上前扶起了叶柒,笑眯眯的说道:“今后可不要在自称小民了,要称卑职或是下官才行,你先去厢房把这官服换上了,我们再继续叙话。”

    看着叶柒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高起潜转身对着身后的随从太监说道:“小赵,你带着叶总旗去换了这身衣服,顺便教教他,这基本的官场礼仪。”

    “是的,大人。”随从太监顿时领着叶柒去边上的厢房了。高起潜正目送着两人进入厢房,耳边突然响起了一个有些幽怨的声音。

    “陛下这么做是否太过于拔苗助长了?这叶柒虽然颇有几分才能,但是如此超出常规的提拔,恐怕会惹来非议啊?”

    高起潜回头望了一眼田尔耕,眼神有些奇怪的注视着他说道:“田大人莫非忘记了我等的身份,我等厂卫乃是陛下之鹰犬,非是朝廷的选官,升迁与否,只是看陛下的心情罢了,又有何人敢于非议?”

    田尔耕这才发觉,自己居然不知不觉把心里话说出声了。他尴尬的对着高起潜笑了笑,正想着怎么转移话题时,高起潜似乎想起了现在两人刚刚结盟的关系,赶紧补充了一句。

    “田大人也不必介怀,以杂家看来,陛下这是效仿燕昭王,以千金买骨罢了。这位叶柒是赶上大运了,区区一个农人,早上还在扶犁,晚上就能进入朝堂了,真可谓一步登天啊。”

    田尔耕此时已经清醒了过来,那点不忿早就不翼而飞了。他扯开了话题,和高起潜谈了起来,重新把气氛调整了回来。

    当叶柒穿着官服一身拘谨的返回客厅之后,田尔耕吩咐属下换了热茶,然后三人重新坐下开始叙话了。

    田尔耕再次提及了,关于皇庄秋粟租金征收的问题。听到这个他最关心的问题,叶柒顿时忘记了身上让他感觉紧张的官服。

    高起潜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么田百户打算如何调整呢?”

    对于田租这种琐事,田尔耕本身并不关心,就算是他自己家的田庄,也是交给管家去操办的,因此他并不清楚减少多少田租才是合适的。

    田尔耕咳嗽了一声,便说道:“关于田租的事情,还是让叶总旗来说明吧,这方面的事务还是他比较熟悉。”

    叶柒没有推辞,为高起潜解释道:“本朝的田地类别分为官田和民田两类,而皇庄属于官田之属。官田每亩征税为5升三合,而自从实施一条鞭法之后,就成了每亩折银3分,加上耗羡,庄头往往收到2斗。

    而皇庄所收田租一向为5…6斗,秋粟亩产约为2石,脱壳之后,得粟米一石上下,田租5斗,皇税2斗,加起来就是亩产的7成,再加上官府征收的人丁银,庄客这一亩所得也就1…2斗罢了。

    小人…卑职以为,把皇庄的田租固定在亩产的5成,而皇税双方各负担一半,庄客能得到亩产的4成,则各皇庄内的庄客们,便会翘首以待陛下的仁爱了。”

    既然从田尔耕那里获得了立功的主意,高起潜也就一改原本打算敷衍了事的想法。

    他听完之后认真的说道:“你的想法很不错,杂家出宫之前,陛下也有所吩咐。北方土地贫瘠,向来产量不如南方,虽然税赋田租数额较南方为少,但是因为产量过低,征收比例反而超过了南方的良田。陛下以为田租加上皇税,应当不超过亩产的3…4成为适宜…”

    叶柒霍的昂起了头,激动的说道:“若是果真能如此,则陛下的恩德,将为万民称颂。”

    叶柒激动之下,毫无礼仪的打算了高起潜的话语,但并没有引起高起潜的不快,他摇了摇手制止了叶柒继续赞颂。

    “不过,陛下以为,这是一个长期目标,现在还不能这么办,或者说还办不到。”

    高起潜的说道这里,特意停顿了下,观察了下叶柒的表情,发觉这位新任的锦衣卫总旗虽然有些失落,但是还能够保持着冷静。

    “陛下认为,改善庄客的生活虽然重要,但是现在还不能完全让庄客们吃饱饭。虽然顺义的几处皇庄处在潮白河两岸,但是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兴修过水利,还处在靠天吃饭的阶段。陛下以为这种状况需要改变,必须要兴修水利以防涝旱二灾,

    且皇庄和驿道、顺义城之间要修缮道路,方便运输出产。皇庄之内还要设置医院救治村民,设置学校教育孩童,这些都是需要集中钱粮才能办的大事。

    所以,暂且把钱粮固定在4:6,庄客拿四成,皇庄拿六成。而税收由皇庄代缴。上缴的6成收获之中,7成将会用到缴纳税收、兴修水利、修缮道理、医院、学校上,还有3成将作为皇庄储备,暂不收缴入宫内。”

    田尔耕听到这里,终于松了口气,只要崇祯肯松一松手,这些增加了一些收获的庄客们,必然会更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他的改制工作。有了这个村子的庄客作为榜样,其他村子内的庄客们,自然也就没什么抵触情绪了。

    田尔耕未出京城之前,以为皇庄改制最大的反对者,应当是利益受损的宫内太监,还有这些失去了财源的庄头、伴当们。

    但是等到他真正走进皇庄之后,才发觉最为反对改制的人,居然是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庄客们。

    这些庄客们虽然整天期盼自己的生活能够有所改变,但是他们却又是最为坚决的,反对变革的中坚力量。

    田尔耕原本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明明是来帮助这些庄客的,反而会受到这些被帮助者的反对。

    直到叶柒投入他麾下之后,他才些许明白了缘由。改革说实话,这是不愁温饱的人才享受的起的事务。

    对于这些处在饥饿和温饱之间的庄客来说,他们根本无法承担,哪怕一次的失败。

    改革如果失败,就如同遇到了颗粒无收的灾年一样,这些没有任何积蓄的庄客就得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因此这些庄客们,拒绝接受他们眼睛没有看到过的改革成果,把身家性命押在几位官爷的空口白话之中。

    对于那些反对变革的庄头、伴当,田尔耕带来的锦衣卫和军士可以把他们抓捕起来。但是对于这些庄客们,他却还真不敢这么做。

    激发了京畿的民变,他有几个脑袋也是不够砍的。田尔耕只能试着让手下去说服,这些顽固的庄客。另一方面,就是向崇祯汇报,希望能够减免一些田租。很显然,现在崇祯给他的回应,比他所希望的还要多,这如何让田尔耕不感到兴奋。

    叶柒比田尔耕还要感到欣喜,作为一名庄客,虽然他们家因为替管事太监酿酒,勉强能混个温饱以上的水准。

    但是乡里之间,左邻右舍的那些乡亲们的悲惨生活,让他也常常为之恻然。有时候他甚至朦朦胧胧的觉得,也许东虏打进来,把那些达官贵人们杀掉一批,大概他们这些庄客的生活还会好一些吧。

    皇帝陛下派人来实施什么皇庄改革的时候,他还有些半信半疑。当田尔耕把张家兄弟抓起来,陛下又把那个灭绝人性的管庄太监送回来,准备在乡亲们面前加以处罚,终于让叶柒恢复了一些对皇帝陛下的期待。

    虽然崇祯赏赐他官职和进国子监的名额,但是叶柒也只是增加了一些对崇祯的好感,他的激动倒是大部分都是装出来给那位陛下身边的近侍看的。

    作为一个经常和酒楼打交道的半商人,叶柒清楚的知道,这些达官贵人们对下人赏赐之后,希望看到的是下人们感恩戴德的表情。

    而皇帝陛下的赏赐同样不会例外,只不过看他接受赏赐后表现的,是陛下身边的近侍罢了。

    然而陛下对于农人们的怜悯,终于打动了叶柒因为见了太多庄客悲惨故事,而逐渐变得冰冷刚硬的心脏。

    叶柒眼眶有些发红,但是这次他并没有表现的很夸张,反而强自镇定的起身向着高起潜做了个揖手,方才郑重的说道:“陛下如此仁厚,卑职必当竭尽所能,协助田大人完成皇庄改革事宜。” 

第160章 崇祯的感叹() 
有了崇祯的支持,田尔耕趁热打铁,在第二天午时召集了村民,在他们面前绞死了8名罪恶多端的庄头伴当。

    看着这些仇恨的对象被绞死后,庄客们感觉自己心中去了一块大石头,似乎有一种阳光明媚的春天到来的感觉。

    随后田尔耕宣布,之前被庄客推选出来的审判代表,将被任命为管理村子的新庄头,这些庄头每隔5年将重新推选一次。他们将会负责村子里征收税赋、田租的任务,并管理建设村里水利、道路、学校等公用建筑。

    当庄客们听说,今年的秋粮可以留下完整的四成之后,情绪顿时达到了最高点,而田尔耕提出的新分田计划,也获得了庄客们的支持。

    重新核准了村子的土地之后,按照村子人口的情况,叶柒最后建议,按照成年男子20亩、成年女子10亩的标准分地。由于有庄客自己推选出来的代表主持分地事宜,只花了三天,所有的田地就重新分好了。

    高起潜观察记录了整个分田地的过程后,就离开村子回宫内去了。而三处皇庄其他还在观望的村子,听说了皇二里庄的改革之后,也纷纷请求田尔耕等锦衣卫去自己的村子里进行改革。

    有了皇二里村的改革经验,田尔耕手下的锦衣卫明显就比较有经验了。而叶柒也组织了几名少年,当做自己丈量田地的帮手。

    叶柒从一个庄客一跃而成为锦衣卫军官的经历,也成为了皇庄内年轻庄客们梦想的榜样。

    一时之间,田尔耕带领的锦衣卫经过的村庄,都纷纷有不甘于在土里刨食的庄客靠拢上来,想要替这些军官们做些事情,希望自己能入这些锦衣卫的眼,也弄个锦衣卫当当。

    生平第一次,在京城、地方上能止儿啼的锦衣卫军士们,居然在这里受到了百姓的欢迎。这让锦衣卫中的一些人深感脸红,在庄客们敬仰的目光下,他们开始注意起自己的言行来了。

    而那些赖在皇庄不肯离去,还想着从秋粮上再刮上一笔的庄头、伴当们,听说了张家兄弟的下场之后,顿时大批有劣迹的庄头、伴当迅速离开了皇庄。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当秋收落下帷幕的时候,皇庄改制及今年的租税也征收的差不多了。

    三个皇庄账目上有九千倾地,但是在叶柒带人重新丈量之后,却达到了一万七千倾。而往年上缴宫内不过两万七千两白银,还是一整年的收成。

    但是现在三个皇庄征收上来102万石粟米,按照以前的官方定价,石粟二钱五分银子,也价值二十五点五万两银子。也就是说,就算是按照账面价值计算,皇庄的管庄太监和宫内的权阉勾结后,也侵吞了皇庄将近九成的收入。

    但是这个价格只是账面上的价格,实际上秋收之后虽然米价较贱,但也起码是石粟三钱,而且这个价格还是山东、河南等内地区域。

    在边镇地区的市场价格为石粟五、六钱,到了来年青黄不接的春天,名义上是石粟八钱,但是市场价格往往都会超过一两。顺义虽然属于顺天府,但是它的位置其实离边镇并不远,因此石粟价格在四、五钱之间。

    仅仅是市场价和账面价格的差价,又相差了20万两白银。而只要管庄太监脑子不是太笨,留下一部分粮食到来年春天发卖,又有最少30余万两的进账。

    看到手上的这本账目,饶是田尔耕也是满头大汗,脸色铁青。他不是愤怒,而是因为恐惧。

    仅仅三处皇庄,这些宫内的宦官们一年就从中捞取了近70多万两的白银,而这只占了京城附近皇庄的三分之一而已,也就是说每年宫内内侍从皇庄中捞去的财富就接近200万两,已经是江南金花银的两倍了。

    这么庞大的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