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呛嗦以臁�
但是因为之前大阪幕府拒绝查封此类小册子,使得江户那边一时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那些逆贼用渔船把印好的小册子偷运到东日本各地,成为中下层民众最为畅销的**。
而对于吉川幸助来说,这场洽谈的圆满完成,倒是解除了大阪一个后顾之忧,能够让大阪幕府全身心的放到解决萨摩、长州两藩的事务上来了。是的,对于吉川幸助这些幕内的富国强兵派官员来说,眼下这一事件最大的目标,便是要击破萨摩、长州两藩在诸侯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正式让幕府的行政权力、司法权力和军事权力集中到五奉常手中,取消五大老和各藩代表会议对于五奉常的权力牵制。
也只有完成了这一步之后,大阪幕府才能进一步进行改革,建立起类似于大明的内阁总理各项事务的新政治体制,摆脱由大名和高级武士左右政治的局面。
在和江户幕府驻京代表达成协议,并成功的获得了朝廷颁发的诏书,授权大阪幕府处理内大臣刺杀事件及平定中国地区叛乱的若干事件后,吉川幸助意识到自己和同志们的策划几乎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不过他还没有高兴多久,就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他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沐天波问道:“公爷要参与到这场平乱战争中来?这是不是有些不好,您现在可还在新婚期间。”
沐天波满不在乎的回道:“京都的确很好,不过待久了也会闷。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子,怎么可能整天窝在京都看树叶。
而且这场平乱战事显然要用到海军的力量,没有我出面协商,你们也很难让大明海军配合你们行事。所以我出京散散心,顺便学习下海上作战和登陆作战的要点,也算是为明年去北美巡航积累些经验。
另外我不是向你请求,而是在通知你我的决定,明白吗?”
吉川幸助对此也是无语,若是有可能他并不希望沐天波参与这场战事,毕竟作为兴子内亲王的夫婿和大明的国公,沐天波的身份实在是太高了些,若是落在敌人手中,这场战事就会出现极大的变数,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是拦不住对方的,只能寄希望于周总督能够劝说住对方了。
第776章 海外起波澜十八()
京都相国寺外刺杀内大臣的事件,很快就沿着京都同各地相连的街道传播了出去,而这一事件也被民间称之为相国寺外之变。
各方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东日本各藩加上江户幕府,对内大臣被刺一事完全是一片茫然。他们都很费解,为什么尊攘分子要刺杀一个空有名声的公卿,这朝廷公卿完全无法妨碍到尊王攘夷的事业啊,更何况这位内大臣还是一位开国论的支持者。
就某种程度来看,倒是各地诸侯或是幕府派人刺杀他倒是更有可能一些。因着这种考虑,东日本各藩大名和江户幕府最初都保持了沉默,以免说错话后引火烧身。
西日本各藩则分成了两派,一派以长州、萨摩两藩为主,认为刺杀内大臣的一定是另有其人,通过刺杀内大臣栽赃嫁祸给尊王攘夷的爱国者,顺便还威胁了一把朝廷,这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阴谋。萨摩藩主张应该彻底调查此事,不可让内大臣死不瞑目。
而长州藩则更激烈一些,一些长州藩高级武士公然声称,刺杀内大臣和谋反没什么区别,谋杀了内大臣的人就是朝敌,天下人应当共讨之,其言论的矛头隐隐指向了大阪幕府。
至于尊王攘夷派内部听到消息后也是哗然,一些原本就对锁国论不满的藩士、浪人立刻将矛头指向了内部持锁国论立场的同志,要求他们公开交代是否真的派人前往京都进行暗杀事宜了。
这些锁国论者自然不会应承此事,不过尊王攘夷原本就是一个极为松散的政治联盟,谁也无法保证不会有头脑发热的浪人为了一朝成名而干出这等事来,因此锁国论者拒绝了前来质疑的开国论者要他们发誓的要求。
如果不是还有一部分比较冷静的藩士、浪人居中调和,各地的开国论者和锁国论者恐怕就要先干上一仗了。不过这些较为理智的藩士和浪人也没能压住两边多久,因为京都很快就公布了逆贼的名字。
这些尊王攘夷的志士原本是去行刺大阪幕府的幕臣的,除了少数人是真的为了日本的未来而参加了这次刺杀行动,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一朝成名天下闻的心态参加行动的。因此大阪幕府伪造长州藩路条时,记录下的这些武士名字和籍贯,倒大半是真的。
当朝廷把这些行刺逆贼的名字向天下公布之后,一时之间天下人倒是信了是尊攘分子策划了这次行动,特别是长州、萨摩两藩的一些武士认出了这些名字之后,事情就变得有些不可捉摸了。
首先就是日本各地的一部分开国论者宣布同锁国论者脱离了关系,声名自己要走的尊王攘夷之路和这些锁国论者并不一致。接着便是声势最大的中国地区各叛军开始各自为战,不再接受另一派的指挥,也不愿意和对方合作。
然而对于尊王攘夷分子打击最大的,还是原本一直被他们压制下去的富国强兵理论派,借着这个机会大肆攻击尊王攘夷分子都是扰乱社会秩序的盗贼匪徒,是想要祸乱国家之后上位的阴谋家,他们所谓的救时之方,其实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惜他人生命的破坏行动。真正想要把日本从现状中解救出来,还是应该在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下,进行逐步的社会变革才是。
原本一直支持尊王攘夷思想的民众,在这种铺天盖地的新闻和理论宣传下,终于有部分人慢慢改变了态度,开始重新选择立场了。当然,这些民众都是有些资产的农民和市民阶层,他们虽然支持尊王攘夷,但并不希望社会秩序完全被破坏,否则他们的家产就会在动乱中付之流水。
这些人过去支持尊王攘夷分子,是因为在藩阀和幕府的压迫下,他们濒临于破产的边缘,很快就要滑落到衣食无着的底层去了。因此迫切的希望有人能够对藩阀和幕府进行反抗,从而给他们一些喘息的机会。
当他们看到这些尊王攘夷分子动起手来,似乎有可能先拿自己开刀之后,于是又干脆站到了幕府这边,希望自己能够苟到最后去。尊王攘夷分子内部和支持他们的底层民众的分裂,对于大阪幕府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当油小路隆基带着,让大阪幕府出兵平息中国地区的叛乱,以告慰内大臣在天之灵的朝廷旨意抵达大阪时,大阪幕府也终于有了出兵平乱的大义,现在西日本各藩连反对幕府镇压中国地区乱军的借口都找不到了。
水野信古、池田光政分别代表五奉常和五大老的名义接受了朝廷的旨意,接着两人就要开始商议出兵平乱的事宜。可是和一心同体的五奉常不同,五大老现在可是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自从大阪市民会议煽动市民把熊本藩领主,一心想要当幕后太阁的加藤忠广给赶出了大阪之后,大阪市民会议的议员将这一事件称之为庶民的胜利,由于总督府出面的袒护,加藤忠广甚至无法对大阪市民展开报复,一时颜面大丢。
于是从那时开始,五大老就不肯进入大阪理事了,只是委派自己的家臣前来大阪轮值,时间也变成了每三个月轮换一次。这一时间段刚好是冈山藩首席家臣池田光政轮守五大老会议,但是对于出兵这种事,他也只能替冈山藩做出决定,并无法替其他四藩做出回答。
池田光政虽然只是冈山藩首席家老,可因为冈山藩藩主池田光仲才10岁,而他自己又是宗家鸟取藩的藩主,所以两藩之事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决定。应该来说,他的权力其实并不低于其他四藩领主,可是作为家康的外孙,他倒是很了解自己在丰臣幕府内的尴尬身份,因此在五大老会议中一直都保持着低调,并不愿意做出什么独裁的举动。
但这次上有朝廷的旨意,而叛乱又位于同本藩相邻的中国地区,因此池田光政倒是难得的同意了水野信古的一系列主张,以五大老轮值的身份同意了由五奉常会议主持出兵等事务,并向各藩发函,要求出兵相助幕府平乱。
池田光政的配合让水野信古也是有些意外,虽然对方使出拖延战术他也能够采取手段绕开,但终究没有对方的主动配合更有权威一些。
在前任大阪总督叶雨轩的设计下,太阁幕府的权力架构其实同传统的日本幕府有着极大的区别。叶雨轩是依照崇祯的意思,对于权力进行了分散设计,目的是使幕府各个部门无法获得压倒性的力量,从而团结起来对抗总督府的统治。
总的来说,就是总督府掌握了军事最高指挥权,最高司法裁判权,海关控制权力及对幕府官员的监督权力。而大阪幕府则拥有行政权、普通司法裁判权、军队建设及日常管理权力。由大阪市民会议转变而来的日本民议会则拥有税收权力和民事立法权,各藩代表会议除了审核民议会提出的各项议案之外,还拥有刑事立法权和征召义务兵的权力。
一眼看去,幕府的权力基本都在日本人自己手里,但如果离开了总督府的协调,这些部门就无法做出任何一项全体能够通过的政策。这也就是为什么,萨摩和长州两藩这么反感现在的大阪幕府,因为他们觉得本应该是由他们五大老会议掌控的权力,都被五奉常及民议会给架空了。
而民众对此感到不满的则是,但凡他们通过的有利于民众的政策,总是被大名和武士控制的各藩代表会议给否决了。这也是他们支持尊王攘夷分子,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对幕府进行打击,从而扩大民议会的权力。
当然,随着朝廷出面对尊王攘夷分子的驳斥,认为这些藩士、浪人是挂羊头卖狗肉,明面上叫嚷着尊王,但实际却是想要威胁朝廷,以图谋不轨之后,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了,而民众的想法也跟着转换了。
水野信古和池田光政商议完毕之后,便和其他奉常进行了讨论,接着又和吉川幸助跑去了总督府,向周堪赓进行了汇报。
吉川幸助如此对周堪赓说道:“下官等经过讨论,认为在军事上应该兵分两路,一路从陆上走神户前往中国,一路从海路前往九州再跨海攻击长州藩;在政治上则应该先以朝廷的名义迫使周边诸藩表态,然后再联合周边诸藩逼迫萨摩藩更改立场,然后联合萨摩等西南强藩合击长州一藩。
这一仗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几只中国地区的浪人、农民组成的乱军,而是要拆毁萨长联盟,并震慑熊本等西南强藩。打完了这一仗之后,下官希望能够对于幕府体制进行更改,由五大老及五奉常的松散体制,改为权力更为集中的内阁总理制度,效仿大明成立各部,以削弱各藩大名、武士的权力。
这样一来,幕府就能更好的从各地征购各种物料,以供应大明的需要。而且削弱了这些大名、武士的权力之后,也能够减轻农民的负担,从而减少这些农民对于幕府政策和外来者的怨气。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周堪赓思考了许久,终于还是觉得到,当前最为迫切的还是在于如何有效率的搜刮日本的物资,而不是考量如何更好的控制日本。于是点了点头说道:“可,不过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我不希望这场战争影响到明年的中日贸易。否则的话,我会选择和萨摩、长州两藩妥协的方案。”
“当然,大人。”吉川幸助压抑住了内心的狂喜,平静的回复道。这一刻,日本的命运终于回到了日本人的手中。
第777章 海外起波澜十九()
自唐时日本派出遣唐使向大陆学习中原的文化开始,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就被中原文明深深的影响了。对于日本来说,从大陆文明中传来的诸多事物中排名前三的,应当是文字、佛法和茶了。
不过对于文字和佛法的日本化不同,日本对于茶文化倒是一直试图保持着从大陆传入的原汁原味为荣。和其他大多事物从唐时便传入日本不同,茶叶和茶文化传入日本的时间不过才4、5百年而已。
而茶叶和茶文化的初传播者,乃是被日本人称之为茶祖的日本临济宗的初祖…荣西禅师。这位禅师在大宋求取佛法之余,还从大宋带回了茶种和蒸青之法,从而使得茶叶和茶文化开始在日本传播开来。
战国末期在千利休等一干茶人的努力推广下,加上各地大名的带动下,茶终于成为了日本的流行饮品。虽然日本的上层人士依然认为最好的茶叶出自大陆,但是他们却对大陆现在流行的炒青制茶法不以为然,还是推崇从宋时流传下来的蒸青制茶法,因此虽然日本各地还在大量进口来自大陆的茶叶,但是日本自己的茶业也正迅速的成长着。
萨摩藩位于九州岛西南部,这是一片位于火山地带的土地,领内除了大量的山脉与河川之外,萨摩藩最大的特色也只有诸多的温泉了。也因为火山众多,使得藩内的核心地区基本被火山灰的堆积物覆盖着,正是凭借着这些火山灰改良了当地的土质,使得萨摩藩虽然平原稀少,但是土地却并不贫瘠。
当然,和藩内诸多的武士人口相比,萨摩藩的土地还是显得过于狭小了,所以在德川氏平定天下之后,萨摩藩依然还是采取了对于外海诸岛的拓展活动,并成功的拿下了琉球群岛的控制权,这一度改善了萨摩藩的财政状况。
可是随着大明再次向外扩张势力之后,萨摩藩也是最先受到打击的日本诸侯,它不仅失去了琉球诸岛,甚至连种子岛分家都在大明的支持下独立了出去。不过有所失必有所得,失去了种子岛和琉球群岛的萨摩藩,却在日本开海之后成为了和大明贸易往来最为频繁的一个日本藩国。
萨摩的火山灰、硫磺、木材成为了出口的大宗货物,而从大明传入的各种美洲植物,则极大的增加了萨摩的粮食产量。这使得萨摩藩虽然失去了种子岛和琉球群岛,但是藩内的财政并没有恶化下去。
而且鹿儿岛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又极适合茶树的生长,只不过此前萨摩人一直不懂如何侍弄这些茶树,当明国商人带着先进的种植茶树经验到来之后,萨摩出产的茶叶品质就开始快速上升,当地适合茶树种植的地区也大批的开辟为茶园,这对于藩内的财政来说,都是比较积极的影响。
可萨摩藩的大部分武士却对现状越来越为不满,因为经济上的繁荣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带来了物价的上涨,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困难。掌握了同明国贸易的家老、武士,投资兴建工厂和船厂的商人,种植茶叶和棉花的地主,固然是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了大量财富,但是依赖固定俸禄生活的中、下级武士,他们发觉自己的生活居然还比不上那些他们原本看不起的手工业者,这就让人三观破裂了。毕竟大多数人成为武士的目的,不就是想要过的比平民更好一些么。
于是,享受着开海利益好处的萨摩藩,却出现了众多闭关锁国论的支持者。这些武士们天真的以为,只要把外国人赶出日本,他们就能回到过去受人尊敬的时代。而那些农民和商人创造出来的财富,也会落入到他们的口袋之中。
这股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使得萨摩藩的当家领主岛津光久也不敢正面驳斥,而是采取了不予评论的态度。岛津光久的这种态度,自然也就使得领内尊王攘夷思想开始大肆传播,使得萨摩的武士们从原本敌对江户幕府的态度转变为了敌对大阪幕府的新姿态。
当然赖以支撑这些萨摩武士底气的,乃是利用对外贸易盈余从大明购入的大量火绳枪和佛郎机炮,还有一部分自制的火枪。就萨摩人自己看来,利用这些武器装备起来的萨摩武士团和萨摩家控制的一个正式师团编制的国家军队,对付大阪那些商贩市民组成的部队,可谓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直到沐天波带着明国及大阪幕府的联合舰队出现在鹿儿岛附近的海面,建于城山山麓上的鹤丸城内,萨摩藩的领主岛津氏正同家臣们紧急商议着眼下的时局。
仅仅在一个多月之前,尊王攘夷志士利用各地农民发动的米骚动运动,转变为了一场反对幕府统治的起义运动,看起来尊王攘夷运动的前景还是一片大好。但是随着内大臣德大寺的被刺杀事件开始,形势就急转而下了。
不仅朝廷亲自下诏斥责各地出现的尊王攘夷活动是一群逆贼的野心之举,还声称是有人为了挑拨幕府和朝廷之间的关系而暗杀了内大臣,接着表示一定不会放过暗杀内大臣的主使人的。之后得到朝廷诏书的大阪幕府就开始发文各藩,要求各藩以出兵来表明自己的清白。
面对朝廷和幕府的双重压力,原本对尊王攘夷运动不太感冒的藩国很快就公开响应了幕府的号召,这些藩国的表态又接着影响到了那些原本处于中立立场的藩国,这就像是一块挨着一块倒下的积木一样,一旦开始就似乎无法停止了。
当萨摩藩这边刚刚接到四国岛上的阿波、土佐两藩倒向大阪幕府时,联合舰队就已经出现在萨摩湾内了,这简直让萨摩人措手不及。
因为继位没多久而甚少在藩政问题上发言的家主岛津光久,此时也忍不住气急败坏的向主持着藩政的岛津久章、岛津久庆两人发难道:“你们之前不是说,山内家和蜂须贺家对于大阪并无多少忠诚,你们有把握令这两家至少保持中立的吗?另外,究竟是谁派遣了人员去京都暗杀了内大臣?你们究竟有没有预闻此事?”
岛津久章、岛津久庆两人虽然是岛津光久的妹夫,但是两人的年纪都比光久大的多,在岛津的家臣团中声望也不错,都以开明而著称,他们也是家老中积极支持尊王攘夷的人物。
这一次,也是他们力主同长州藩结盟,借尊王攘夷的运动发起倒幕行动,从而变革幕政的主要推手。面对岛津光久的质问,岛津久章虽然脸色难看,但还是拜倒谢罪道:“臣有罪,未能预料到野中兼山此人居然如此狂妄,不顾山内家诸多家臣的反对,独断专行的倒向了幕府。正因为山内家的表态,蜂须贺家无法面临腹背受敌的威胁,只好投向了幕府…”
“我要的是解释吗?我要的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