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重新上车,然后命令转向北,直接进入到了锦衣卫衙门内去了。
看到东厂厂公来访,一干锦衣卫高官都跑了出来。王承恩扫视了一圈人群之后,就皱着眉头向都指挥使骆养性问道:“许显纯,许百户在那里?”
骆养性显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正想转身询问下同僚时,指挥使刘应袭立刻小声的打着报告说道:“许百户,自从得了厂公大人的手令之后,就封闭了诏狱,不许人进出。现在谁也不知道,他在诏狱中要干什么。”
骆养性看着王承恩根本没理睬刘应袭的意思,立刻回头严厉的训斥了他一句。
“还不赶紧去把许百户找来,就说是厂公要召见他。”骆养性接着转回身对着王承恩亲热的说道:“厂公不如先去下官值房内小歇一会,许百户很快就来了。”
进了值房之后,王承恩喝了一杯热茶,感觉疲乏倒是消去不少。正喝着茶,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在聊天时,刘应袭刚好带着许显纯走了进来。
王承恩挥了挥手,骆养性顿时起身离开了房间,而刘应袭则有些不情愿,他还指望着能顺便巴结上宫中炙手可热的新权贵厂公呢。
不过在骆养性瞪了他一眼之后,刘应袭顿时焉了吧唧的走了出去。
王承恩向许显纯招了招手,示意他走到自己面前之后,才小声的问道:“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许显纯诚恳的说道:“领头之人已经找好了,不过锦衣卫关押的都是重犯。不经过严格的审核,下官也不敢就这么把他们放出去。要是京畿祸乱的太厉害,下官恐怕也要有麻烦啊。
而且锦衣卫诏狱中官员比较多,犯事的江湖大盗就比较少见,倒是刑部大狱中有不少是大盗。不过刑部的官员借口这是厂公的手令,不是陛下的旨意,不许下官从监狱中提出犯人。”
王承恩不动声色的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卷轴交给许显纯,“杂家已经预料到了,所以杂家写了一封旨意给你。此外,明日这些选好的囚徒就要上路,不能再继续拖延时间了…”
返回乾清宫内的朱由检,在内侍的服侍下换了衣服之后,转身去了上书房内。
进门之后,他习惯性的叫了声:“王承恩…”话一出口,他便明白了过来,随即改口呼道:“吕琦,替朕把昨天没看完的那些文书拿过来。”
自从对奏折进行分类之后,朱由检每日要处理的奏折就从以往的数百件,降至了数十件,这倒是给了他很多时间用于处理其他事务。
这些天以来,他便一直在研究从万历朝开始的,福建、两广地区对于海外事务的方式。
朱由检看完这些文书之后,天色已黑了。他思索了一会之后,就从案上取过了一张白纸,写了一个开头,为潘和五、郭惟太等人平反。
“…万历二十一年,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达斯马里纳斯强征我大明百姓潘和五、郭惟太等人出征,充当划桨手。
期间日夜兼程,诸人稍一停喘歇息,则鞭笞立至,甚至用刺刀刺杀我大明百姓。和五等人不堪迫害,约众人举义刺杀总督达斯马里纳斯。这是反抗夷人之荼毒,而非杀人作乱也。
潘和五、郭惟太等人随驾船西返,而达斯马里纳斯之子,欺瞒两广督抚,污其等为海寇,而地方官员一时不查,逮郭惟太等31人送返马尼拉,诚可痛也。
夷人经此一事后,随把我大明视为软弱可欺之国。于万历31年撺掇土著、日商对我马尼拉华人兴起屠杀一事,使我海外百姓死伤达3万之众,朕甚为心痛。
有鉴于我大明海外之民之悲惨境遇,朕决意,为潘和五、郭惟太等义民平反,令当地官员对于其后人进行抚恤。
今后,凡是大明百姓出洋后未宣布放弃其大明之身份的,依旧视为大明之子民,受我大明之保护。明人与夷人发生冲突者,必须送回本土,由大明官员进行审讯。
凡是夷人对于大明人的审判一律无效,其胆敢对大明百姓治罪者,皆视为藐视我大明律法,大明有权力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反击。”
第197章 长芦盐场()
朱由检堪堪写完这份文章之后,叫过了吕琦说道:“把这文章誉抄一份,一份交给内阁审议,一份交给大明时报刊发。”
吕琦接过了崇祯手中的文章,又小心的报告道:“都知监的张省声已经在外面等候了一会,陛下可要召见他。”
朱由检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口中毫不迟疑的说道:“让他进来吧,朕正有事要他去做。”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让张省声改变了不少,过去遇到人就卑躬屈膝的畏缩形象不见了,行走坐卧之间流露出了不卑不亢的风范。
虽然和崇祯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张省声却以为,对于这位少年天子的了解,就算是最得崇祯信赖的王承恩也不如他。
崇祯和其他皇帝不同的便是,他认为宫内诸项法度不是单单用来约束宫内的太监、宫女们的,同样也包括他自己在内。
凡是崇祯无法遵守的宫内法度,这位陛下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废除,不管这个法度看起来对他是否有利。
而崇祯认为要遵守的宫内法度,即便是他从信王府带入宫内的太监宫女,也一样不会因为皇帝的亲近而免去违反法度遭受的惩罚。
正因为有崇祯的以身作则,是以刚刚成立的新都知监,才能够这么迅速的整顿了,宫中24衙门以往混乱不堪,权责不明的局面。
地位仅次于王承恩的宫内权监王德化,曾经以为可以利用都知监的权力,肆意打击自己在宫内的对手。
但是很快王德化就失望了,改组后的新都知监的确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审核各衙门的财政支出,并对各衙门的主管太监进行调查。
但是最终的处罚权力,和各衙门的人事任命权力,却被崇祯划归了司礼监,都知监只能对各衙门缺员提出人选的权力。
也就是说,王德化不仅没有往宫内各衙门安插人手的权力,甚至于他想要在都知监内提拔一个人,都必须经过司礼监的同意。
而同样,司礼监也失去了,以往可以肆意任命各衙门首领太监以下官职的权力。没有都知监的推荐人选,司礼监就无法绕过都知监自行任免官职。
这样一来,除非司礼监和都知监联合起来,否则谁也别想瞒着崇祯进行宫内的人事操作。以王承恩和王德化之间貌合神离的关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来,宫内原本最重视的义父子关系正在逐渐瓦解。被都知监制定的,禁宫内诸法度到成了宫内众人必须熟悉的条文规定。
这一规定不仅对宫内各项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还规定了各项升迁及奖励的条件,宫内的底层太监现在不必整天想着攀附首领太监们,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升职,宫内的风气也随之渐渐好转了。
正是从宫内这些变化上,让张省声觉得崇祯乃是一位推崇法家学说的皇帝。
对于这样的皇帝,与其整天想着如何出现在陛下面前,获取其欢心,倒不如一丝不苟的遵守他所制定的法度,更能让陛下对自己有好感。
张省声的做法,的确获得了崇祯的注意,于是他便得到了一个小任务。他今日来,便是汇报这个任务的完成情况。他也知道,这个任务关系着,他是否能成为崇祯身边的亲信太监之一。
“…陈于启等人愿意将三大殿的尾款78万两作为股本,分别注入到陛下提议设置的两间公司内,其中38万两作为北方外贸公司的股本。
而以皇店为基础改建的四海商行,除注入40万银两的股本之外,他们还愿意额外注入10万两股本,但是他们希望陛下能够答应一件事。”张省声的态度有些迟疑。
能赖掉近80万两白银,让朱由检终于开心了一些,他不在意的问道:“他们想要朕答应什么事?”
张省声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他们听说陛下设置的四海商行将会并入长芦盐场,废除长芦的盐引制度,因此希望陛下能够同意,禁止山西盐商参与四海商行的筹建。”
以皇店为基础改建的四海商行,实际资产大约为2、30万两,但是朱由检定为50万两。虽然他许诺将给予四海商行关外的贸易独占权力,但是显然那些商人们对此毫不关心。
能够参与三大殿工程的皇商们,不是和宫内的太监们交好,就是和外朝的官员们有亲属关系。他们收集的消息并不比崇祯差多少。
关外贸易的独占权力看似美好,但是关外现在是战乱之地,是马刀和火炮说了算的地方。
要是遇到了觉华岛军民被屠的事件,就算是朝中的后台再硬,也一样敌不住建奴的大刀啊。
更何况京中谁不知道,辽东的皮货、人参、珍珠等货物,都掌握在了辽西诸将手中,敢于染指这些生意的商人,和虎口夺食的风险程度差不多。
四海商行就算有宫内的背景,那些辽西将领不敢动商行,难道还不敢动和商行进行贸易的人吗?
因此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商人死活不愿意把欠债转成四海商行的股本,宁可打个8折也要现钱。
之后朱由检思考了半天之后,决定把长芦盐场作价150万两,并入四海商行,让四海商行扩充到200万两的股本,再去和这些商人谈判。
长芦盐场归属于北平河间盐运司,后改称河间长芦。盐运司所辖分司二,曰沧州,曰青州;批验所二,曰长芦,曰小直沽。下辖盐场二十四,各盐课司一。
每年发小引盐十八万八百馀引。盐行北直隶,河南之彰德、卫辉二府。所输边,宣府、大同、蓟州。上供郊庙百神祭祀、内府羞膳及给百官有司。岁入太仓馀盐银十二万两。
和两淮盐场一年60万两的收入比起来,长芦盐场的岁入只有其五分之一而已。但是在后世,长芦盐场可是海盐最大的产区之一。
不过在这个时代,由于晒盐之法还没有在长芦盐场大规模开展,再加上两淮盐商势力雄厚,使得长芦盐基本出不了河北地区,因此看起来就比较无足轻重了。
不过和崇祯口中虚无缥缈的关外贸易独占权力相比,这长芦盐场每年12万两的收入就比较实实在在了。
而且这12万两是朝廷的岁入,如果能让他们这些商人来经营,翻上3…5倍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如此只要10…20年,他们的债务就能全部消化掉,此后便是纯利润了。
因此当商人们获得了这个新条件之后,终于表示可以考虑把债务转化为四海商行的股本。但是这些商人认为现在的长芦盐场被山西盐商控制着,这些盐商资本雄厚,在朝中又有着深厚的关系,因此只有把他们排除在四海商行的股东之外,才能够让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
200万两的股本,宫内占了25,这些商人占了25,剩下的50就是长芦盐场的了。
和这些商人想的不同,朱由检并没有想过要把剩下的股份都发卖出去。对于这种垄断行业的公司,如果不是他不想支付三大殿的尾款,怎么也轮不到这些商人来插足的。
朱由检沉默了一阵后说道:“你在皇城左近找一处宅子,拨出几名算术好一些的太监,设立四海商行股权交易的交易室。
然后告诉他们,四海商行的股权可以在那里自由进行买卖。今后不在此处进行的股权交易,一概视为无效。一旦有人违反,那么其出售的股权将会被公开进行拍卖,其人无权进行反对。”
崇祯的回答虽然没有正面答应这些商人的请求,但是却也给这些商人提供了一个尽快收回本钱的方式,因此张省声思考了一会,就觉得这些商人应当会答应的。
看着张省声并不反对自己的建议之后,朱由检接着说道:“接下来,在四海商行没有正式发售股份之前,朕要你去和户部尚书郭允厚商议下,把长芦盐场出售给宫内,然后裁撤河间长芦盐运司的官员。”
张省声有些不明所以,重复了一句:“购买长芦盐场?”在他的脑海中,这不是皇帝下一道诏书,直接命令户部把长芦盐场划拨给宫内的事吗?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以宫内的名义向户部购买长芦盐场。作价50万两,最多不能超过70万两。长芦盐场的行盐范围不变,以后每年向户部交纳12万两的固定税银。”
张省声有些担忧的说道:“陛下,这个条件是不是太高了些,要是四海商行到时亏本了怎么办?”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这盐业一向是商人们趋之若鹜的行业,怎么可能轮到朕手上就会亏本呢?再说了,这内库和国库不都是朕的口袋吗?
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谈什么亏本。就算朕不掏钱出来,过两天户部也会要求朕拨内库的银子,填补户部的亏空了。现在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长芦盐场弄到手里,顺便也裁减些尸餐宿位的官员。”
听着崇祯这么解释,张省声顿时有些恍然大悟了,原来这是陛下避免户部找借口向内库要钱啊。
第198章 新钱()
朱由检随后又再度问起:“这皇店改组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张省声立刻说道:“按照陛下的要求,四海商行已经在京城各坊都设立了一个店面,各类物资也已经备足了。现在就等陛下定下一个吉日,好等待开张。”
朱由检不放心的追问道:“这些店面的建筑可坚固?装饰可都统一?”
“请陛下放心,臣亲自查看了这24间店面,绝无任何问题。”张省声信心十足的回道。
“那就好,这开张日期吗?吕琦,你去把张彝宪叫来,朕要问他,他监督宝钞提举司印刷的新钱可有眉目了吗?”
朱由检面前摆着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共六张崭新的纸钞,纸钞的颜色分为黄棕色、青绿色、黄土赭三种。
纸钞是用新研制出来的油墨印刷的,因此看起来相当的细腻。因为时间紧迫,纸钞上的图案选择的是简单的花卉图案。从一元的松叶菊到一分的茉莉花,在烛光下似乎活了过来,让人不忍移开视线。
朱由检伸手取过了一张纸钞,用手仔细的摩挲着,纸张的厚度非常厚重,摸起来有一种挺刮的感觉。
“这纸张制造和印刷油墨的配方,能保证不会被轻易仿造吗?”朱由检提出了最为关心的问题。
“纸钞采用了一种北直隶特有的树种的树皮,还有一部分棉花和其他杂类所制。臣已经下令在京郊附近选择荒山,准备开春就进行大规模的种植了。
至于油墨的色彩,臣已经仔细询问过许成父子。这种油墨的色彩虽然并不难配,但是想要配出相合油墨而不失真,则恐怕要试验无数次才行。
因此臣以为,想要伪造这些纸钞起码两、三年之内是不可能的。”张彝宪仔细的回答道。
“第一批的印刷数量定下来了吗?”
“根据四海商行储备的物资计算,臣以为第一批纸钞的印刷数量为500万元是合适的。不过陛下,这一元为什么要定为九三成色的太仓库银七钱二分?臣以为,直接定为一两更为方便计算,纸钞和铜钱之间的换算。”张彝宪从实际操作上劝说道。
“如果以:军士月饷一元,小旗月饷三元,总旗月饷六元,百户月饷十元,千户月饷二十元,指挥使月饷三十元,重新制定军饷的话,那么京营中一卫每月就要发纸钞7730元。
朕以为京营缩减到10卫较为适宜,则每月为77300元。而锦衣卫及上12卫人数减少到京营一半人数,每月以50000元计。
那么京营及亲军每月花费军饷就是约12万7千余,每年也就是花费165万元。这比起每年300万石岁粮,22万年例银,17万两马料银来说,还是省上了不少的。
要是一元等于一两白银,那岂不是要多支出3成白银?”朱由检口中计算着说道。
张彝宪点了点头,但是马上就摇着头说道:“可是陛下,那岂不是京营和锦衣卫都要裁减掉一半人?京中原本将士就不多,现在足足少了一半人,陛下,京城防御堪忧啊?”
“人多就能打仗?京营员额25万人,现在只有11、2万,就这数量还不知道有多少空额呢?指望他们,朕还不如指望新军呢。”朱由检鄙视着说道。
张彝宪默然不敢做声,现在京营三大营中都有太监监军,他当然知道里面猫腻不少。
戎政府负责京营士兵的操练和武器装备,五军都督府及卫所指挥使负责京营士兵的粮饷发放,而户部只负责军士人数和钱粮数量。
也就是说三大营的军官可以贪污军械、马匹及马料银,而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军官就是贪污士兵的粮饷了。
这一下裁撤了这么多军士名额,张彝宪立刻就想着,那些京营军官、卫所军官和京营监军的内臣,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朱由检接着说道:“这第一批纸钞元旦之前能够印刷完成吗?”
张彝宪点着头说道:“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完成这批纸钞的印刷任务了。”
朱由检随即对着张省声说道:“那就把四海商行定在元旦开业好了,趁着这个时间把准备工作做的完善一些。还有,商行内的货币兑换点都设置好了吗?人手可还足够?”
张省声点了点头说道:“原本皇店内的人手,再加上那些参股商人派出的账房伙计,人手上已经没有问题了。”
“东厂收留的那些乞儿,如果年纪差不多的,就让他们进入四海商行当学徒去吧,不过每日半天学习的时间不能拉下。”
对于崇祯的要求,张省声有些犹豫的说道:“可是陛下,这些大部分都是孤儿,他们什么身份都没有,再加上多年行乞,这个品行…”
“品行不好,可以教育么。都是些半大小子,朕不觉得全部都会坏了心术。只要能有一半人能用,朕都认为是值得的。”朱由检毫不迟疑的打断了张省声的话。
朱由检接着又对着张彝宪说道:“还有几件事,朕也一并吩咐你了,第一件事是,宝钞提举司内所有的存余宝钞全部销毁,宝钞的雕版也一并毁弃了,自今日起大明宝钞不再印刷。
第二件事,让雕纸钞铜版的工匠和宝钞提举司的官员,开始设计第二版纸钞图案,要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