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唐侯-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舟见房颖问出这话来,多少也知道她的处境,道“青素如果能在家呆着,对我来说自然是好的,不过那样的话她会过的很不开心,我不希望她不开心,我支持她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这句话极具魅力,试问那个男人敢对自己的女人说这么一番话?

    虽然这话不是对房颖说的,可房颖听完之后竟然忍不住一阵激动,暗想,要是自己的夫君对自己也这么好该多好?

    这么一比较,房颖越发觉得后悔起来,而她看唐舟的眼神也不由得更加的柔情起来。

    “小侯爷当初为何突然讨厌我了?”房颖的心有点乱,忍不住就问出了一直憋在自己心里的话,唐舟却是一愣,似乎没有料到房颖会问这个问题。

    春风吹来和煦,唐舟却是有点小小的紧张,许久之后,道“也许,没有什么原因吧,只是刚好在那个时候,突然有点讨厌以前的自己,所以把以前的很多东西也都随之讨厌了。”

    房颖哦了一声,她明白唐舟的意思,以前的唐舟经常出入烟花巷,很是败家,可后来他突然醒悟了,醒悟的他要与以前的自己决裂,于是便摒弃了之前自己所有的喜好,也包括那般疯狂的追求自己。

    “那现在呢,小侯爷觉得我怎么样?”房颖问的越发的露骨起来。

    唐舟嘴角微微抽动,道“房姑娘你现在比以前成熟了很多,给人的感觉也很好。”

    这是在夸房颖,房颖心头一喜,接着就想问的再直接一点,可这个时候,唐舟突然笑道“上次回去的时候见房姑娘倚在窗前,我突然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诗,今天拿来送给你怎么样?”

    听到唐舟要送自己一首诗,房颖连连点头,然后像个孩子一样托着下巴很是期待的望着唐舟,唐舟清了清嗓子,接着吟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这样吟完的时候,李德奖的儿子突然从里面跑了出来,他看到唐舟后很是兴奋,连忙让唐舟陪他踢球,唐舟该说的都已经说完,向房颖略微示意之后,便跟李德奖的儿子去踢蹴鞠去了。

    而此时的房颖却沉思唐舟的这首诗,隐隐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自己的确很忧愁,很闺怨,自从成亲之后,自己的生活就过的像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可是她还能怎么样呢?

    这世上的很多事情发生后就发生了,再难更改,如今他跟李德奖都有孩子了,她还能怎么样?

    唐舟的一首诗突然点醒了她,也让她及时止了步,以她目前的情况,想跟唐舟发生点什么还是很容易的吧,可发生后呢?

    两个人怎么办?

    他们都是有身份有家室的人,就算内心再渴望,也得为他们的家人考虑,为自己的以后考虑吧?

    唐舟跟自己的儿子玩的很好,房颖突然笑了,这么长时间,第一次笑的那么开心。

    再次离开卫国公府的时候,唐舟没有看到房颖,他知道房颖明白了,是啊,他又何尝不想跟房颖发生点什么?

    可房颖不是丹阳公主,丹阳公主可再嫁,她能吗?更何况她还有儿子、女儿,更何况李德奖也不是薛万彻。

    很多事情,还是需要理智的,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很多时候理智能够战胜冲动,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怨只怨两人今生无缘,怨只怨命运作弄,以前的唐舟那般喜欢她,可她却不屑一顾,不喜欢她的唐舟,她反而又喜欢上了。

    等两人都觉得彼此都还不错的时候,却已是各自有了家庭。

    命运真的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离开卫国公府的时候,春风正暖,阳光照下很舒服,四周也很热闹,唐舟却突然露出了会心一笑,也许是为自己的理智,也许是为这捉弄人的命运。

    不管怎样,人总要笑着去面对人生中的种种事情的吧?

    也许,春天真的来了,唐舟向四周望了一眼,继续前行。

第1098章 李靖病重() 
初春过的很快,转眼之间已是到了仲春时节。

    仲春时节,姹紫嫣红开遍,好不热闹,而这个时候,也是京城百姓踏春游玩的好时节。

    唐舟平时若是没事,也会跟三五好友到处走走,至于去卫国公府学习兵法,是早不去了的。

    可就在这样的时节,唐舟却突然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李靖病重,怕是活不了几天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唐舟也就无心游玩,连忙便往卫国公府赶去,只是他来到卫国公府的时候,李靖躺在床上处于半昏迷状态,唐舟连跟他说话都有点困难,所以唐舟也只能在旁边陪了一会,然后和其他客人一起呆在客厅等着,看看李靖还有没有什么吩咐。

    与此同时,李靖病重的消息传到了皇宫。

    李世民的身体也不好,听到李靖快不行了,李世民心神一震,接着突然就瘫坐了下去,他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一同打下的这大唐江山,可他怎么突然就要走了呢?

    “来人,朕要去卫国公府,摆驾,摆驾”

    李世民要去见李靖最后一面,太监见此,有点紧张,道“圣上,您身体也不好,要不让太子殿下代替您去吧。”

    李世民摆摆手“摆驾,朕意已决。”

    太监见李世民如此坚持,也不好再劝,只能连忙下去命令,摆驾卫国公府。

    初春的阳光很好,李世民的龙辇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卫国公府,龙辇刚到门口,卫国公府的人就连忙跪迎李世民。

    李世民也是老态龙钟,在太监的搀扶下,才十分艰难的来到了李靖的卧室,他刚进来,李靖就睁开了眼睛。

    “圣上”

    李世民连忙摆手“爱卿”

    群臣合作几十年,才终于打下了这大唐江山,虽然后来有点嫌隙,但彼此之间却也是最为信任的,李世民来到床头,看李靖如此痛苦,忍不住拍了拍他的手“爱卿受苦了啊。”

    李靖道“圣上,臣不能再进忠了,臣要先走一步了。”

    李世民久久无语,整个房间就只他们群臣两人,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李世民才又问道“爱卿可还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朕都应了你。”

    言外之意,李世民这是准备给李靖一些特权,如果他想给自己的后代子孙要点好处,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是会同意的。

    不过李靖也清楚君王的话是随时都可以变的,他李靖的家若是再显赫一些,难免被人忌惮,所以他摇摇头“臣什么都不想要,只是有一件事情想跟圣上讲。”

    见李靖竟然什么都不要,李世民心中又觉得一痛,他愧对李靖太多,说那话就是想让自己好受一点,可是李靖却什么都不要,这让他很无奈。

    “爱卿有什么想说的就说。”

    李靖道“小侯爷,要防着。”

    李靖突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李世民很是吃惊,唐舟跟着李靖学习兵法的事情李世民知道,而且得知李靖生病后唐舟立马就来了,按理说两人关系不错,他为何要让自己防着唐舟?

    李世民深锁眉头,他对唐舟是很信任的,实在不明白李靖为何会突然说这么一句话,他望着李靖问道“爱卿,缘何说这话?”

    李靖说话极其困难,但还是说道“臣曾经派人试探过唐舟,可是臣派去的人都不见了,到现在都没有调查出一点线索来,臣觉得唐舟不简单,为大唐计,圣上还是要防他一防的。”

    这事李靖一直都放在心上,但是在教唐舟兵法的时候他并没有再替这事,而且还把自己的本事悉数教给唐舟,但这病不代表李靖就真的认可唐舟。

    他把兵法教给唐舟,只是想为大唐留一个好苗子,如果大唐出现了危机,就凭唐舟掌握的这些兵法,是完全可以应对的,可唐舟又实在是太危险了,他必须让李世民有个心理准备。

    不然若是有一天唐舟真的凡事了,那势必牵连道他们李家,可如今他向李世民说了这话后,就算唐舟犯事了,他李家说不定也能因为他今天说的这一番话而免去灾难。

    李靖虽然老了,但脑子却不糊涂,他有仪仗唐舟来广大门楣的意思,但他也必须留一个后手,以防到时跟唐舟牵扯的太近而受到牵连。

    李世民听完李靖的话后,更是吃惊,李靖考验这些人的事情他也听说了,只是他却没有想到李靖单独考验唐舟的那些人竟然消失不见。

    他们怎么会小厮的?

    很自然就容易联想到唐舟的背后有人这种情况。

    这事难办,不过李世民暂时并没有想这件事情,只要他知道了,就能够想办法调查清楚,甚至是做出一些针对唐舟的情况,那李绩不就被他给弄到天竺去了吗,要打压唐舟,还不容易?

    “爱卿放心,朕明白怎么做。”

    听到这话,李靖终于安心了,他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笑,眼神望着上面,竟然慢慢也有一些激情来,李世民知道,他又回想起年轻时候的金戈铁马了。

    他是大唐军神,他一生挚爱都在打仗,可是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自己却让他再没有机会去上战场了,他的心里一定是很悲苦的吧?

    作为一个将军,一个统帅,应该马革裹尸,血染沙场才行的,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个军人,可是他却死在了床上,对于李靖来说,未免不是遗憾。

    李世民一声轻叹,对于世上的很多人来说,肯定是不希望死在战场上的,如果能够无疾而终,自然最好,可对于李靖不行,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战场。

    不知何时,天空中竟然下起小雨来,唐舟等人在客厅等的着急,议论纷纷,却又一点办法没有,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跑了来“卫国公薨,圣上有命,罢朝三天,钦此。”

    太监说完,众人心下一沉,神色皆是凝重,大唐的一代军神,难道就这么去了吗?

    以前,不管大唐跟什么人打仗,他们都不害怕,因为他们有一个常胜将军做后盾,只要有他在,什么仗他们都敢打,可如今这个常胜将军突然就这么走了,那一道一直存在他们心中的信念,也随之烟消云散了,以后这个大唐,会如何?

第1099章 长安风雨() 
仲春的长安,处处都显出一股悲凉来。

    李靖死了,这个大唐的军神死了,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再次被人们所提及,他平定萧铣,他安抚岭南,他平定辅公祏,他击灭突厥,他远征吐谷浑,这一切的一切,都足以让长安的百姓说上三天三夜。

    长安的雨一直在下,虽然不大,却不见停。

    卫国公府已经摆好了灵堂,李靖的一众家人分列两旁,对来往祭拜的客人回礼,红拂女哭的很厉害。

    这么多年了,李靖一直都是她的依靠,如今李靖突然去了,她仿佛像是丢掉了一切一样。

    李德奖已经从军中回来了,他也是嚎啕大哭,在自己父亲最后的时刻,他没能陪在身边,他觉得自己很不孝,房颖在旁劝他,劝着劝着,也跟着哭了起来。

    人生似乎总是这个样子。

    祭拜的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光来拜访的客人就足足花了两天时间,两天之后,卫国公府这才准备将李靖尸体入土为安,不过在入土为安之前,很多事情都需要做。

    首先是宴席。

    华夏讲究礼,不管红白喜事,酒席是肯定跑不了的,不过也有区别,喜事自然会热闹一些,这饭菜也更多,白事就相对简单一点,下葬那天只有大锅饭就馒头,头七可能会做的丰盛一点,但也要看李家的意思。

    大锅饭不好做,想做出美味来更难,虽说是白事,但来的客人那么多,也有很多人帮忙,这饭菜自然也得讲究一点,就只有大锅菜,如果做的还不好吃,肯定是会被人诟病的。

    所以下葬之前,李德奖就去了一趟唐家庄园,他想请唐舟做饭,并且希望他写一篇祭文。

    对于这个,唐舟是无论如何都拒绝不了的。

    在唐舟看来,人生之中最最难以拒绝帮忙的,恐怕就是这白事了,只要力所能及,应该谁都不会拒绝。

    这也是人心有善的一个体现吧。

    在普通百姓家里,如果家里死了老人,周围的邻居朋友都会送来一点份子钱,其主要目的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的礼节问题,而是不管怎么样,他们都希望死者的葬礼能够进行下去,大家都凑一点钱,这样他们在办葬礼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而谁家都有老人,谁都会有死的这一天,大家这样一来二往的,也就有了一个良性循环,如此也就不用担心自己死后无法入土为安了。

    当然,像李靖这样的大家族是不用为这个担心的,大家来也很少拿钱,都是拿礼物。

    唐舟没有办法拒绝,也就只能应下。

    这天一早,天还没亮,唐舟就来到了卫国公府,这个时候,卫国公府也是一片热闹,很多人都在为今天的葬礼做准备,唐舟来了之后,立马就被人给请到了灶台处,唐舟看了一眼食材,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开始做了起来。

    他要做两顿饭,早上一顿,中午一顿。

    早上的饭主要是给来的早的那些人帮忙的人吃的,中午那一顿是给来的所有客人吃的,相对来说,中午那一顿饭的量是很大的。

    想把大锅饭做出味道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就是汤汁必须浓郁生香才行,而想要达到这种效果,最快的办法就是熬骨汤。

    唐舟把之前准备的猪骨放入锅中,然后用大火来熬,这样熬的汤汁发白后,将猪骨捞出,接着用另外一个锅把肉炒一下,炒好后倒入骨汤的锅里,然后再不停的添加其他食材以及佐料就行了。

    最后做出来的这道大锅饭汤汁会很香,甚至有点麻辣,对于这些来帮忙的客人来说,有时比那些饭菜都要好吃。

    今天唐舟的任务就是做饭,以及下葬时的祭文,做饭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实却也是累人,唐舟做完早上的,自己刚吃了一碗,就又要为中午的大锅饭做起准备来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午的人太多了,食材必须事先准备好,再有就是汤汁,需要多,那他们也只能早早的就开工了。

    好在唐舟还有几个帮手,所以把中午的饭解决之后,他虽然累,但还没有累到不能自已的地步。

    客人吃完饭,接下来就是下葬了。

    李靖是大唐功臣,所以李世民准其陪葬昭陵,昭陵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陵墓,一般情况下,皇帝登基后没多久就要为自己准备陵墓了,李世民也不例外,不过李世民登基的前几年一直都在处理国事,倒是没有心事管陵墓,直到长孙皇后病逝,他才考虑这件事情,命人在九嵕山建昭陵,安葬长孙皇后,而且也把这个地方当成自己的坟墓。

    自贞观十年开始到现在的贞观二十三年,昭陵虽已颇具规模,但建造并没有结束,不过这并不影响李靖的陪葬。

    能够陪葬昭陵,可以说是大唐臣子的荣耀。

    李靖的棺木被人浩浩荡荡的抬到了昭陵,一切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进行,唐舟的祭文自然也在其中一列,等轮到唐舟宣读祭文的时候,大家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大家都知道唐舟很有才情,那么他这篇祭文,又会怎么写呢?

    所有的人都望了过来,唐舟用一种略有点激昂的声音说道

    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唐舟的祭文其实是有点长的,不过后面多是介绍了李靖的功绩,这个大家都知道,所有大家更在意的还是前面这段。

    唐舟用姜子牙,王翦,韩信、司马懿、周瑜、诸葛亮等不同朝代的名将来跟李靖比,把李靖比到了跟他们同等的位子,这等称赞,可真是世间少有的。

    就此一段,就足以让人明白李靖为大唐做出的贡献了,至于后面的那些,也不过是补充说明而已。

    唐舟这样念着的时候,李德奖等李靖的后人听的热泪盈眶,唐舟给李靖这么高的评价,实在是令人有点意想不到的,而就唐舟所写的祭文来看,他对李靖也似乎太了解了一些。

第1100章 李淳风的预言() 
李靖的去世让长安城蒙上了一成说不出的悲伤和慌张来。

    李靖是常胜将军,是大唐战神,就算他已经十几年没有上过战场,但只要有他在,大唐百姓的心中就有一股永远不会输的信念。

    可如今李靖死了,这个信念在没有人能够帮他们再次建立之前,他们感到很不安,仿佛这大唐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给攻破。

    不安的情绪在长安城弥漫,李靖去世七天之后,李淳风在望天台卜卦,时正黄昏,可就在这时,天空一角突然出现太白星,太白星一闪而过,李淳风心中猛然一震,接着有卦象显示帝传三世,武代李兴,女主昌。

    看到这个卦象之后,李淳风眉头深锁,一时间很是犹豫,不知该不该进宫将这个卦象告知李世民,他很清楚,如果把这个告诉李世民的话,必将引来一场杀戮。

    李淳风把卦象看了几遍之后,接着叹了一口气,他决定暂时隐瞒。

    仲春的风已经有了暖意,就在那天太白星白天出现之后,京城长安突然有流言传出,说唐传三世之后,有女主武王代天下。

    消息传的很快,一天时间内就在长安城传开了,李淳风听闻到这个消息后,眉头微微一凝,此消息与他占卜的一样,只是这消息是谁传出来的,难道在这长安城中,除了自己以外,还有人占卜出了这个卦象?

    可他既然占卜出来了,为何要将其散布开来,其意欲何为?

    李淳风眼眉微凝,已是隐隐感觉到了风雨欲来。

    果不其然,就在李淳风得知这个消息后没多久,宫里就来了消息,让李淳风进宫。

    李淳风急匆匆进宫来到李世民寝宫,李世民躺在床上,自从李靖去世之后,他的病情就开始恶化了。

    “李爱卿,如今民间传言你都听说了吧?”

    李淳风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