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一时无法显现出来,当若是几十年后,这条丝绸之路还在用,甚至几百年后这条丝绸之路还在用,那就不会有人说发动的那几场战争不值了。
直通蜀中的这条道路亦是如此,刚开始的确投入的人力物力有点多,给人一种不值的感觉,但如果后世的人还在走这条路的话,那么大家就会感激李治这个时候的决定了。
所以唐舟在给李治的回话中说了这么一句话此举与开通丝绸之路不相上下。
这句话出,给了李治很大的决心,如果此路通与丝绸之路的功效不相上下,那他也算是在朝着自己父皇功绩的目标上又进了一步。
第1202章 宝地()
蜀中修路的事情很快提上了议程,朝廷派了不少相关人员到蜀中与唐舟商议怎么做。
这个唐舟早已经规划好了路线,所以这些人来了后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实地考察一下,看看那个路段容易修,那个路段不容易修,把这些汇总之后,大家再考虑解决办法,如果又一段路根本就修不成,那他们就必须重新换思路了。
这是一个比较费时费力的事情,不过如果派去调查的人多一点的话,还是能够很快就收集到想要的东西的。
而就在这些人去实地考察的时候,唐舟则派人在蜀中各地进行考察,不过这些人考察的不是路好不好修,而是考察蜀中各地百姓有没有什么特产,也就是说他们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蜀中之地独有,而其他地方没有的。
想要让通往蜀中的这条道路实现其价值,想要让蜀中百姓富足,找到能够让蜀中百姓生财的道路才是关键。
而这些人下去后,很快就找到了很多在他们看来十分有前途的事情。
“小侯爷,我们在泸州发现一户人家,他们酿的酒特别好喝,如果准许他们酿造的话,应该能够带动蜀中酒业的发展。”
酒是不能随便酿造的,只有拿到朝廷特别规定的人才能够大规模酿酒,蜀中以前偏僻,有人自酿自喝,倒也没有人真的拿这个说事。
发现这个的探子还给唐舟捎回来了一壶酒,唐舟品尝了一下,觉得这酒窖香浓郁、饮后尤香、清洌甘爽、回味悠长,倒真是不可多得的好酒。
唐舟在京城的时候也酿酒,甚至也玩了很多花样,就脸儿红,虽然是白酒,但加入不同的材料年制出来酒的味道就有不同,所以虽然说脸儿红是一个酒的类型,但其中酒的味道是分好几种的。
有清香型的,有浓郁型的,等等。
这泸州的酒却是把浓香和清冽都给包含了,喝起来的味道又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这酒的度数不是很高,如果可以再加工一下的话,味道会更好,推出去后,会更受欢迎。
唐舟把这个泸州酒记了下来,想着找个时间去指导一下他们的酿酒工艺,提高一下酿出酒的出坛率以及如何调高度数。
酿酒其实是需要蜡封的,不然瓶口没有盖紧,里面的酒就要酸了,但是这个很多人都不清楚,当然,防止酒酸的手段又很多,这个唐舟都可以慢慢教给这里的百姓。
说完泸州酒后,其他探子也开始说了起来。
“小侯爷,乐山产茶叶,而且那里的茶叶很不错,兴许可以帮他们打开一些销路。”
蜀中很多地方都产茶叶,但是因为以前地理形势的缘故,他们的茶叶多半都是自用的,当然,偶尔也会有一些人跟周边国家做点交易,把茶叶制作成茶饼给卖出去,或者交换一些他们需要的一些生活用品。
相对来说,他们采茶叶的话,勉强能够让他们生存下去,但是想过的很好一些就有点难了,因为不成规模。
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在西域诸国都是十分抢手的货物,蜀中的这些东西也有,但是无法销售出去,自然也就换不成钱了。
所以唐舟觉得,想让蜀中的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必须与外界沟通,就算他们自己不想走丝绸之路,可以把这些茶叶啊丝绸什么的批发给大唐其他的商人,让他们去走丝绸之路。
当然,在唐舟看来,蜀中的位置十分的好,就算不走丝绸之路,也照样能够把这些东西给卖出去,蜀中北边是吐蕃,南边是南诏,西边是天竺,东边是大唐,在这样一个地方,如果能跟周围进行经商的话,完全可以把蜀中给建设起来的。
唐舟把这个记下后,其他人也都连忙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起来,唐舟听着这些人说的各种特产,突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蜀中简直就是宝地啊。
各种各样的物产都有,比如说桂花陶瓷啊,蜀锦啊,文君绿茶,潮扇等等,这么多东西,如果还发展不起来,那就太没有天理了。
所以,在听完这些之后,唐舟越发肯定,只要把路修好,蜀中的这些好东西就能够运往大唐的各个地方进行贩卖,而只要他们学会经商,就肯定能赚大钱,要知道蜀锦啊,潮扇等等,在大唐其他地方可是抢手货啊。
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与周边各国的贸易往来,如果跟吐蕃没有发生战争的话,就凭吐蕃的情况,那应该是最好的事情。
想到吐蕃,唐舟就命人打探了一下吐蕃的情况。
自从吐蕃再次与大唐开战后,便时常骚扰周边百姓,但只要与大唐开硬战,他们就没有赢过,毕竟有李绩在,他们想赢也不容易。
李绩虽然不算常胜将军,但他可是从隋末大乱走出来的军师,光眼光和经验就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他虽不是常胜将军,但却是一个不败的将军,先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常胜将军。
不过吐蕃时常侵扰百姓也是让人厌烦,再加上战争久不结束,让大唐也承担着不少压力,唐舟了解完这些情况后,眉头微微凝了一下,想着找个机会教训一下吐蕃,不过现在,他还是加紧筹办各地方特产的好。
朝廷派来的官员陆陆续续的都来了,这些官员当中,皆是一些年轻的官员,毕竟年纪大的不是特别愿意入蜀,不过官员年轻了也好,年轻人有朝气,都想干出一番事业。
唐舟把这些人全部叫到了剑门关,然后把他们各地方适合发展起来的产业写成一个本子交给了他们。
这些官员看完之后,很是震惊。
“真没有想到,小侯爷竟然把这些事情都替我等想好了,此举不知省了我们多少事情,有小侯爷的这些东西,建设蜀中有望啊。”
“还是小侯爷厉害,这本是我们上任之后的事情,但小侯爷却都替我们做了,这可让我们如何感激您才好啊?”
“有小侯爷在,我们做起事来就是方便,我们在这里保证,一定把蜀中建设好。”
这些官员很激动,本来这些都应该是他们的事情,但是唐舟却都帮他们一一挑选好了,这件事情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并不容易。
先不说蜀中大乱之后,这些官员赴任之后事务繁忙,不太可能注意到这些,就是他们不忙了,一些官员也不一定有这个眼光。
第1203章 集市()
新入蜀的官员对唐舟很崇拜。
以前在长安城的时候,他们就崇拜唐舟,只是他们大多是刚中了进士的人,想跟唐舟亲近,但也要有这个机会才行啊。
如今来到蜀中,他们终于有这个机会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唐舟在他们说的差不多的时候,摆了摆手“本侯准备在益州城建立一个集市,半个月后开张,你们回到各自州县之后,要加紧联络百姓,让他们拿着自己的东西来集市上贩卖。”
“小侯爷放心,我们回去之后就去做。”
“没错,我们一定会把益州城弄成第二个东西市的。”
大家说完就离开了剑门关,而唐舟则找来一些人,让他们去益州城开辟出一个用来交易的集市出来。
想要蜀中百姓生活好,就必须让他们的货物流通起来,但是蜀中不像长安,有东西两市可让大家进行买卖,不过没有,唐舟可以开辟出一个来啊。
除了蜀中百姓可以来这里进行贸易外,唐舟觉得也应该让其他各地的商人都来,其他地方的商人把东西带到这里来,而他们把这里的东西买走卖到其他地方,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生意。
唐舟这么吩咐下去后,那些人立马就赶往益州城而去,而唐舟之所以要把集市开在益州城,也是通过了很多考虑的。
益州城在蜀中的中心,而且很早的时候就是蜀中最大的城镇,人口多,且四通八达,把集市建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再有就是,益州城本来就是一些商人进行贸易的集中地,只不过没有长安城东西两市出名,所以只蜀中的一些商人知晓罢了,但如果其他地方的蜀中百姓把各地特产都运来之后,定能把其他地方的商人也都给吸引来,人越来越多,蜀中自然也就能够繁荣起来。
这样安排下去后没多久,唐舟之前派去实地考察修路的那些人便赶了回来。
“小侯爷,您设计的这条路线是通往外面最近的一条路,但有很多路段实施起来恐怕不容易,有一些地方有大山阻隔,有一些地方有河流拦断,如果要通路,就得搬山,就得驾桥,这会十分困难的,所以下官觉得,与其走这条路线,不如再开一条。”
那名官员说着拿出了自己设计的一条路线,道“这条路线虽然长了一些,但途中并没有大山阻隔,没有河流拦路,修建起来会更方便,而且这条路附近的城镇很多,对于夫君百姓的出行也大有裨益。”
这名官员三十岁应该不到,长的有点黑,精瘦摸样,唐舟把他设计的线路拿过来看了一遍,看完之后觉得的确比自己的要方便多了。
唐舟之前考虑路线,主要就是考虑距离,毕竟他对于这些也不是很清楚,想着弄一条最近的,不是省事嘛,不过到底是没有经过实地考察,也不是专业做这个的,所以设计的时候颇多漏洞。
但是这个人的却很不错,唐舟看了一眼,觉得此人倒是个可用之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道“回侯爷话,下官宋卫。”
唐舟点点头,满意道“好,就按照你设计的来办,此事也全权交由你来负责,有什么需求只管跟本侯讲就是。”
唐舟这话出口,宋卫顿时一惊,他不过提出了一条新的路线,唐舟就把整件事情交给自己了,他也太轻易相信自己了吧?
不过虽然震惊,心中也是狂喜,连忙应道“小侯爷放心,我一定为蜀中开辟一条利在万民的道路来。”
唐舟颔首“本侯相信你能做到。”
唐舟用人,就是这么随意,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才不管就官位的高低呢。
已是秋末时节。
这天一早,天还灰蒙蒙的时候,老王头推着一辆独轮车急匆匆往益州城赶去。
老王头住在益州城十里外的一个小县城,祖上传下来了一个手艺,捏泥人。
他这手艺很绝,能用泥把小人捏的栩栩如生,平时就在自家的小地方叫卖,面前能够维持生活。
不过前段时间益州城开辟了一个很大的集市,更有衙役士兵到处沿街宣传,言明今天是集市第一天开张,但凡有货物要卖的都可以拿去卖,而且绝对不收取任何赋税。
老王头有一个儿子,可惜叛军占领蜀中的时候被征兵战死了,如今家里就只剩下一个小孙子和他的原配夫人,家里三个人要养活,自己现在住的地方又因为打仗少了很多人,现在根本没有多少人还对他捏的泥人感兴趣了。
他也知道,自己这手艺虽好,但毕竟不当吃不当喝,太平年代可能还有人买来玩,但别人若是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谁还要你这颇玩意?
现在,他连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都有成为问题,所以听到那些衙役的宣传后,便想着来益州城碰碰运气。
天还没亮,他就被自家的老太婆给轰了起来,不过他个人倒是不急,首先还不知道益州城的集市怎么样呢,再者,他现在住的地方离益州城应该算是很近的了,根本不用起那么早。
急什么急呢?
老王头推着独轮车慢悠悠的走着,秋末的早晨有着浓雾,但已经能听到各种鸟鸣声了,老王头的心情莫名的有点好,忍不住吹了几声口哨。
他在高兴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吹口哨,不过自从叛军占领蜀中后,他便再没有吹过,今天早朝再吹,明显有点生疏。
正吹着,前面隐隐可以看到一些人影晃动,大雾天理,只能看见一个背影,老王头觉得一个人赶路也是无聊,便喊了一声“前面的朋友那里去?”
人影稍微顿了一下,然后便传来一个声音“益州城集市。”
“我也是去益州城集市,结个伴如何?”
老王头说着追了上去,追上去后,才发现前面的那人也是推着独轮车,扯上放着几匹蜀锦,样子华美,再看那人,跟自己年纪差不多。
“老哥怎么称呼啊?”
“我姓周,大家都叫我大周。”
老王头笑了笑“大家都叫我老王头,看大周哥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出来做这买卖啊?”
问这话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不曾想这话出口,那大周神色却是骤然一变。
第1204章 人山人海()
雾气弥漫的秋末早晨,老王头突然感到一股说不出的寒意。
大周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叹。
“唉,到了我这个年纪,本来是应该含饴弄孙的,可奈何叛军袭来,我两个儿子都被拉去参了军,现在尸骨都没有找到,家里剩下了两个儿媳妇,还有我那老太婆,外加一双孙子孙女,他们女人家平时绣了这些蜀锦,我这把老骨头,也只能跑出来卖了。”
大周说着又是一声轻叹,命运无常,悲苦之人太多。
而大周这么一说,不由得触及了老王头的伤痛,他也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眼泪欲流未流。
大周见此,一愣,道“老王哥可是也有什么伤心事?”
“可不是嘛,我跟你一样,也是儿子被抓了壮丁,死了。”
两个老人突然有点同病相怜,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边说边走。
“唉,叛军可恶啊,好在唐军在唐小侯爷的带领下把他们给灭了,如今又设下集市,希望我们的生活能够慢慢好起来吧。”
“一定能好起来的,我们还有孙子不是?”
“是,是,有他们在,就有希望啊。”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益州城,此时尚早,两人本不觉得有什么着急的,可当他们来到益州城城门处的时候,不由得愣住了。
因为益州城门处人来人往,根本和他们平日里知道的益州城完全不同。
平时,益州城虽然是蜀中最大的城镇,但这个时候却是从来没有像现在有这么多人的,大家都推着各自的东西往里走,一些人相互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笑容。
很快,他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老王哥,看来我们来晚了啊。”
“是啊,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摊位。”
“进去看看吧。”
两人说着,便也随着众人进了城,进城走了没多远,他们便看到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很宽,而在广场的四个方向,则有四条很深的街道,广场可以说是在一个十字路口中间的,而每一个街道上都立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不同货物的摊位。
比如,东面的那条街上主要是卖各种蔬菜食材的,西面那条街上主要是布匹、蜀锦、首饰等跟住行装扮等等有关的。
大周看到之后,跟老王头打了个招呼“老哥,我就先去西街了,散会后一块回去,我买点酒,咱俩相遇也是缘分,路上喝几杯。”
老王头是喜欢喝酒的,一听这话,顿时就笑了起来,应下来后,便直接去了南街。
老王头来到南街之后,发现很多地方都已经有人占住了,他这才知道自己来晚了,于是便继续往里走,这样走了很长时间,才终于在快到尽头的时候找了一个空位,他的地方也不需要太大,停下来后城独轮车里拿下来一张椅子,然后便开始叫卖起来。
不过这个时候,来的都是做买卖的生意人,倒真没有几个去看老王头的泥人,不过当雾气散尽,天大亮的时候,四面八方的客人蜂拥而入,整个集市人生人海,热闹到不行。
老王头本来还担心不好卖,但从外地来的客人却好像很喜欢他捏的这些小玩应,有一个客人更是把他捏的泥人一个买了一个,所以一个时辰后,老王头的泥人就卖的差不多了。
最后只剩下了两个,见只剩下了两个,他便没有再卖,收起来后便推着独轮车往外走,但此时街上那么多人,那是好走的,本来可能半柱香就能走完的路,他硬是走了一炷香的时间。
出得南街,一抬头,见大周提着一壶酒走了出来,两人四目相望,连忙打招呼,然后往外走,出了城,两人这才感觉浑身轻松。
“人贼多。”大周喝了一口酒后把酒壶递给老王头,老王头笑了笑“可不是,真没有想到,蜀中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以后要是天天能这样,我们的日子恐怕就要好起来了。”
“是啊,不过我今天遇到个客人,他说想要很多蜀锦,如果我有,可以直接卖给他,他要拉去走丝绸之路,想来利润是更可观的。”
“哎呀,巧了,我也碰到个客人,他想订购一批泥人到长安城去卖”
两人说着,都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
“还是大唐好啊,我们对未来又有了希望。”
“没错。”老王头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两个小泥人递给大周,大周不解,问道“你这是何意?”
“你不是说家里有一对孙子孙女嘛,这是我留给他们两人的,算是个小礼物,别嫌弃,其他的我也没有。”
看到那两个泥人栩栩如生,大周的心里忍不住一阵激动,老王头的手艺太好了,如果他卖的话,再多几个也是能卖完的,可是就为了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两个小玩意,他竟然没有卖。
刹那间的感动,让人有些手足无措。
也许,久久的悲痛之后,在遇到这两个小泥人的时候,突然减轻了不少。
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应该是无处不在的。
两个老人走着,途中老王头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