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大王一边骂一边想对策。
“城内也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人,要不我们突厥一鼓作气,把他们拿下吧。”
“就是,我们这么多人,还攻不下一个庭州城?”
众人议论纷纷,白豹却是眉头微凝,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我们昨天攻打了一天,可是大唐并没有派援军来,实在是奇怪。”
被白豹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不可思议,暗觉大唐莫不是有什么阴谋?
一念至此,大家也就不敢随便进攻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侍卫急匆匆来报:“几位大王,沙陀国金童将军求见。”
一听沙陀国的金童不在那边打仗却跑到这里来了,金龙等人很是不解,道:“让他过来。”
不多时,金童被一名侍卫领了来,金龙看了一眼金童,道:“金童将军不在那边攻城,却是跑我这边做什么?”
金童看了众人一眼,道:“我那边出了事故,攻城怕是得缓一缓才行。”
第1385章 弃城()
“我那边出了事故,攻城怕是得缓一缓才行。”金童说出这话,大家都很是吃惊不解,眼看庭州城就快要被攻下来了,沙陀国那边能生什么事情?
白豹神色微凝,问道:“你们那边生了什么事?”
“昨天晚上,唐军竟然偷袭了我军中大营,将我军粮草全部给烧了,如今我军士兵连饭都没有吃,那里有力气攻城啊。”
听得唐军竟然烧了沙陀国的粮草,突厥的这些大王震惊不已。
在他们看来,唐军已经成秋后的蚂蚱了,他们还能蹦跶多久啊,可是他们竟然在昨天晚上烧了沙陀国的粮草,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大家震惊,这个时候,金龙问道:“你此来的目的是?”
“我军粮草不够,若去沙陀国运,少说也得十来天,所以我的意思,你们是不是能分一部分粮食给我沙陀国,等攻下庭州后,我再让派人去运粮食。”
此时的金童语气还算不错,只是他这么说完之后,突厥的人神色却是一紧。
粮草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他们突厥打仗,本来就不习惯携带多少粮草,他们一向都是以战养战的,平时作战的时候,只需要带几天的干粮就行了。
如今沙陀国竟然让他们分出一些粮草来,这会严重影响他们行军度的。
可是,若不给,沙陀国还肯跟他们合作吗?
几位大王望了一眼,有点后悔没有让二谋士中的一个跟来,本来以为庭州很容易就能攻下来的,不曾想却生了这种事情。
几位大王相互望了一眼,接着还是白豹站了出来:“你们想要多少粮草,如果不多,我们还能够承担,但若是多了,怕就不够了,你知道,我们一向不怎么带太多粮草的。”
“至少得够我们吃两天的吧,攻下庭州城后,我们在城里找些食物,等我军把粮草送来就够了。”
白豹考虑了一下,点点头:“好,我立马派人给你们送去粮草,你们吃完之后,我们立马开战,今天必须攻下庭州城。”
白豹还是一个比较顾全大局的人,如今这种情况,虽说没有沙陀国,他们也能攻下庭州城,但攻玉门关的时候,少不得需要沙陀国的帮忙,所以这粮草该借还是得借的。
白豹的命令得到了其他几位大王的认同,很快他们便派人把粮草给沙陀国送了去,沙陀国的士兵吃饱饭后,便立马展开了攻城。
沙陀国攻城,高侃和于姜便知道他们城突厥那边获取了粮草,这是好事。
他们公用粮草,所能维持的时间就不长,那么他们想攻玉门关,肯定是要耽搁几天的,这也就能给玉门关的人一些时间来准备。
明白这些之后,高侃和于姜两人相互望了一眼,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所需要做的,便是与敌人拼死一战。
“杀……”
“杀……”
庭州城门处,利箭如雨,尸体如同下饺子般城城墙上落下,有突厥人的,也有大唐人的。
嘶喊声不绝于耳,战事一直持续到了中午。
中午的时候,突厥和沙陀两国并没有就此罢手的意思,他们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庭州城,而此时大唐只剩下了五百多人。
而且有不少都受了伤。
双方实力悬殊,庭州城怕是顶不住了。
“誓与庭州共存亡,杀……”
“生为唐雄,死为唐鬼,杀……”
虽然只剩下了几百人,但是他们却无一点惧怕之意,他们早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可就在战事最为紧张的时候,李虎带着兵马冲了来。
见到高侃和于姜之后,李虎立马喊道:“侯爷命令,弃城,退回玉门关。”
李虎喊了一声,高侃眉头微微一凝,他知道自己辜负了唐舟的期望,于姜却是大喝一声:“我要与庭州共存亡,我不能对不起圣上,这场战争,不能是我庭州先丢,若是,便我于姜先死。”
弃城就成为了罪人,于姜不做这个罪人,他若战死,便是英雄,会得到朝廷嘉许,他若弃城,这一辈子的黑锅就背定了。
作为大唐的男儿,他宁愿战死。
李虎喝了一声:“侯爷命令,谁若不从,回到京城之后便行连坐之法,你们的家人也休想逃脱。”
李虎这话出口,高侃和于姜两人猛然一震。
他们不肯离去,为的还不是不想让自己的家人蒙羞,他想让他们的孩子有一个英雄的父亲,而不是一个弃城逃跑的窝囊废。
可若连坐,这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了。
李虎望着他们,又喊了一句:“想想你们的孩子,你们愿意他们再次见到你们的时候,是一堆尸骨吗?侯爷既然有了安排,便又了全盘之算,你们这样算什么事,快走。”
敌人的利箭在飞,高侃望了一眼于姜,接着说道:“于兄,走吧。”
于姜犹豫了一下,最终高喝一声:“弃城,走!”
一声令下,大家再不迟疑,个个飞身上马,出得庭州城后,便直奔玉门关而来。
庭州的战事突然停了,突厥和沙陀攻进来的时候,整个庭州城一片狼藉,除了一些尸体外,见不到任何一个活人。
他们很惊诧,唐军就这么弃城逃了?
这不像是大唐的风格啊,如果早就准备好了弃城,当初又何必死守?
血腥的味道在风中弥漫,苍蝇乱飞,午后的庭州城热的让人受不了。
沙陀国开始搜索整个庭州城,但是他们并没有现多少值钱的东西,更别说是粮食了。
金童、银童找到突厥四个大王之后,把情况跟他们说了一下。
金龙沉眉细思,想到唐军的反常,很是不能理解,最后说道:“暂时在庭州城修养,派人各自回去准备粮草,以备攻玉门关之需要。”
对于金龙的这个提议,大家都表示赞同,因为唐军的行为太奇怪了,而且他们的粮食现如今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到了玉门关后还能支撑几天。
如果玉门关没能攻下来,可是粮草却没有了,那么唐军只要追击他们,那他们可就全完了,但有粮草就不同。
所以,必须先准备足够的粮草才行。
而在准备粮草的时候,白豹又向贺鲁送了一封信,玉门关难攻,他希望贺鲁派一谋士来,不然这一仗恐怕不好打。
第1386章 庭州失长安惊()
玉门关。
唐舟在玉门关来回的走着,他有些着急,他担心李虎去晚了。
他担心有更多无所谓的牺牲。
而就在唐舟着急的走来走去的时候,一名侍卫急匆匆来报:“侯爷,高将军回来了。”
高侃回来了,唐舟心中一喜,李虎并没有去晚。
不过一喜之后,就是一怒,他对高侃信任,才派他去庭州说服庭州军民撤离的,可是他竟然违背了自己的命令。
此罪不轻。
高侃也知道自己的罪不轻,所以回来之后见到唐舟,立马就跪了下来。
“末将有违侯爷命令,甘愿受罚。”
高侃跪下后,受伤的于姜也立马跪下道:“侯爷,是末将的错,若非末将坚持,高将军也不会留下御敌。”
两人争相认罪,唐舟哼了一声:“本侯带兵,还从来没有说谁敢违背命令不从的,你们这样,让本侯以后如何服众?”
两人低头不语。
“因为你们,让一千多名弟兄无辜牺牲,你们于心何安?”
两人还是低头不语。
唐舟眉头微凝:“来人,将这两人拉出去……”
话还没有说完,程处默顿时站了出来:“唐兄且慢,他们虽有错,但罪不至死啊,还请唐兄轻判。”
程处默跟高侃的关系不错,虽说高侃的幽默细胞实在差了些,但他们同为武将,脾气还是相投的。
程处默求情之后,尉迟宝琳也立马站了出来:“唐兄三思啊,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还请让他们戴罪立功。”
两人这样说着,唐舟却是很无语,他什么时候说要杀他们了?
两人不听命令,的确有罪,但他们烧了沙陀粮草,阻挡了敌军几天,这对他们等到大唐援军的到来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可以说是有过也有功。
而且,唐舟若要杀他们,又何须派李虎去把他们给带回来?
杀人从来不是目的,让他们明白命令该执行才是。
唐舟撇了撇嘴,道:“将这两人拉出去,各打二十大板,以后若是再犯,决不轻饶。”
侍卫将高侃和于姜两人带了下去,程处默和尉迟宝琳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唐兄,敌军只怕过不了几天就来,我们得做好准备才行啊。”
唐舟点点头:“突厥和沙陀要回去筹备粮草,少说也得七八天,七八点,足够我们做一些准备了。”
说完,唐舟从身上拿出了一瓶药扔给了程处默:“这是来之前我夫人给准备的药,能快治疗各类跌打损伤,高侃和于姜两人打完后,你去送给他们。”
“你怎么不自己去?”程处默见唐舟打完人又给人送药,忍不住就贫了起来,唐舟哼了一声:“我还是需要他们明白一些事情的,你去送吧。”
唐舟需要让他们明白,犯了错就要受罚,若他去把药送去,自然能得他们好感,但也很容易让他们再次犯下这样的错误,所以唐舟必须保持严厉才行。
程处默见此,耸耸肩,只能应下。
……
庭州城失,这是大事,京城长安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报,突厥对我大唐用兵,庭州城失……”
“报,突厥对我大唐用兵,庭州城失……”
一匹快马在长安街头飞奔,长安百姓听得突厥对大唐用兵,而且还把庭州给夺了,想到之前李治还对贺鲁下诏书,不由得义愤填膺起来,纷纷高呼立马对突厥用兵等等。
消息传到皇宫,李治顿时一震,这才初夏时节,突厥就对他们大唐用兵了,他们倒还真是有些急不可耐啊。
“来人,召集群臣上朝。”
大殿之上,李治望着下面群臣,道:“对于庭州城失去一事,大家有什么看法?”
李治说完,长孙无忌便站了出来:“圣上,我大唐粮草已筹集的差不多,不日便可派人领兵出征,支援唐侯爷他们了。”
李治点点头:“好,传朕命令,封梁建方为第一先锋元帅,率领府兵三万,先行支援玉门关,待粮草足够,再派第二先锋元帅。”
李治说完,一名武将立马站了出来,道:“末将领命。”
此人五十岁左右,长的魁梧,便是李治口中所说的梁建方,梁建方领命之后,李治颔,这个时候,一名官员站了出来,道:“圣上,突厥攻打庭州,庭州知府于姜抵挡不力,竟然擅自弃城,其罪不可饶恕,玉门关守将明知庭州又难,却不派兵支援,实在令人费解,玉门关守将也是庭州失守之罪人,请圣上下令严惩。”
站出来的这名官员叫江桐,是王仁祐一派的人,如今唐舟去西域都护府遭遇不利,王仁祐岂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是肯定要让唐舟脱层皮的。
江铜说出来之后,朝中不少官员也觉得庭州知府于姜没有死守,实在是大罪一件,那玉门关守将不去支援,也是不顾念情分等等,如此便纷纷站出来弹劾。
大家一弹劾,包括于姜、高侃、唐舟、周盖、程处默这些人全都被朝中官员给提了一遍,这些人越说越气愤,好像唐舟他们丢失庭州,打了败仗,简直是奇耻大辱,恨不能分而食之。
一群人嚷嚷着治这些人的罪,李治眉头微凝,望向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对此事怎么看?”
长孙无忌是个顾大局的人,庭州失了不算大事,最多让大唐的商人最近一段时间不要去走丝绸之路就行了。
可若是把这些人都给处置了,玉门关何人把守?
而且,这些人中还包括唐舟,那是绝对不能失去的人。
所以,在李治开口询问之后,长孙无忌道:“圣上,远方战事,绝非我们这些身在朝堂的人所能完全清楚的,庭州只有两千兵马,又如何能够抵挡敌军的六万兵马,庭州丢失不足为奇,而且胜败乃兵家常事,以一次失败就治罪,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长孙无忌说到这里略微顿了一顿,然后又继续说道:“圣上,庭州虽失,但我大唐百姓却无一人因此而受到伤害,这便足以说明边关的战士很清楚他们在做什么,再有,战报上说,庭州虽然丢失,但他们却烧了敌军粮草,这就为我大唐援军争取了时间,所以臣觉得,庭州的丢失,并不能算是庭州将士的过错。”
第1387章 太监记仇永生不忘()
边关战事具体情况,大家并不清楚。
但不清楚不代表他们不能从中有所推测,长孙无忌是个很谨慎的人,也很聪明,从战报上他多多少少也推出了一些情况。
根据这些情况,他觉得唐舟弃庭州城,并非不敢战,而是另有目的。
再者,庭州就那么点人,又怎么可能顶得住突厥和沙陀两国六万兵马的围攻?
既然百姓都已经撤出,留给敌人一个空城也没什么。
长孙无忌说完,程咬金和尉迟恭等人也都立马站出来表示赞成。
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儿子跟着去了,王仁祐想让李治惩罚他们的儿子,那怎么能行?
“圣上,长孙大人说的对啊,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庭州本来就不是很好守,倒不如珍惜兵力退守玉门关,以玉门关之险,将突厥和沙陀两国的兵马阻挡住,如此才能为我大唐援军争取更多时间。”
“是啊圣上,长孙大人说的对啊,边关战事,肯定是有其变化的,不然我大唐将士岂会白白丢下庭州城?”
众人议论纷纷,李治听完后,也觉得长孙无忌说的不错,庭州城还真的不容易守,唯一的遗憾就是庭州城失去后,丝绸之路怕是要暂停了。
就算不停,他们也必须绕路才能与西域诸国的商人进行贸易。
在大家说着的时候,李治摆了摆手:“好了,此事不要再说了,朕是相信唐爱卿的,玉门关,他也肯定能守住,退朝。”
该说的事情已经说完,李治并不想再提。
退朝之后,太监孙德却是有些耿耿于怀。
本来这次高侃有罪,要是能治他个罪该多好,可就因为长孙无忌的辩护,李治竟然不追究了,这可把他气的够呛。
那高侃曾经羞辱他,这仇他是绝对不会忘的。
既然唐舟那些人李治不惩罚,但高侃却是必须惩罚的。
一念起,孙德便又想到了萧淑妃。
当初高侃在除夕夜可是让萧淑妃很是难堪,如果他稍微嚼弄一下口舌,应该能让萧淑妃去找李治说上几句的吧?
这样想着,高侃便来到了萧淑妃的寝宫。
他来到萧淑妃寝宫的时候,萧淑妃正在教李素节认字,见孙德来了,问道:“有什么事吗?”
孙德是李治比较宠信的一个太监,他现在暗地里投靠了武媚娘,但表面上却是萧淑妃的人,这个也已经得到了武媚娘的认可。
如此一来,武媚娘在萧淑妃和王皇后那里都安插有人,做起事来,才会更加方便。
正因为孙德是萧淑妃的人,所以孙德进来之后,萧淑妃才会反应平淡,而且问了一句十分平常的话。
孙德上前一步,道:“娘娘,刚才早朝上有战报传来,那个高侃在庭州镇守的时候,竟然弃城逃跑了,可是圣上并没有怪罪他,奴婢很是生气,也很为娘娘觉得不值啊。”
听到高侃弃城,李治却不怪罪,萧淑妃顿时哼了一声:“这个高侃,除夕夜的时候让本妃难堪,如今竟然弃城,看本妃不弄死你。”
说着,萧淑妃又把具体情况给问了一遍,这样问完后,便去了李治的御书房。
最近大唐很忙,事情很多,娜妃不在后,李治虽然偏袒武媚娘,但并不痴迷于她,而且武媚娘经常劝李治以大唐为重等等,如此李治也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治理大唐上。
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大唐的情况明显好转了很多,而这些在李治看来,都是因为武媚娘这个贤内助的功劳。
萧淑妃进得御书房,给李治端了一碗参茶。
“圣上,您这般劳苦,可要好好补补才行,臣妾给您熬了一碗参茶,你尝尝。”
萧淑妃的样貌在后宫之中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虽然李治最为偏袒武媚娘,但对萧淑妃也是宠爱又加,至于王皇后,本来还是经常去她宫里的,但后来见她肚子一直没有反应,便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见萧淑妃端来参茶,李治便喝了一口,喝完后觉得舒服了许多,道:“还是爱妃对朕好啊。”
萧淑妃浅笑,道:“圣上就是太劳累了,不然也不会因为一杯参茶就这样的感慨,是不是又有什么事让圣上烦心了?”
李治道:“还能有什么事,不过是边关的事罢了,庭州失守,朕心不安啊。”
听到庭州失守,萧淑妃神色大动,道:“什么,庭州竟然失守了?这庭州可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啊,庭州失守,先皇辛苦开通的丝绸之路岂不是废了?圣上,何人镇守的庭州,当严惩才行啊。”
萧淑妃话出口后,李治心神微动,这丝绸之路是他大唐开国一来,历经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