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唐舟的这个做法,在李治看来也没有什么,反正不得自由的又不是他,是那些改卷子的人,这些人一开始那么积极,那现在就让他们再积极一点。
“唐爱卿言之有理。”(。)
第1519章 不是好人()
负责改卷子的人不少,而且这些人都是各党派推荐出来的人。
其目的自然是希望这些人在改卷子的时候手下留情,网开一面。
所以当初选改卷子人的时候,很多人都特别的积极,挤破脑袋也想入选。
而就在这些人还沉浸在入选的喜悦中的时候,突然一队侍卫赶来,将他们全部给带走了。
这些人被侍卫带进了改卷子的地方,那是一个幽深庭院,平时他们可以在这里做任何事情,但是却不能够出去。
这些人一开始还有点迷糊,怎么把他们带到这里来了?
这些人都是博学多识的人,在朝中也有些地位,突然不明不白的就被人给带进了这里来,那里肯安分,很快他们就吵吵起来了。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圣上为何要把我们带到这个地方来?”
“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去,我要自由,我要自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些人都快疯狂了,但是那些侍卫那里懂怎么回事,他们只需要把这些人带来就行了。
不过他们这样吵吵闹闹,甚至还绝食,这可就把事情给闹大了。
事情传到皇宫,李治也觉得这么做不太合适,于是就派人给唐舟传个信,让唐舟去解释一下。
这是个苦差事,可谁让这是唐舟自己安排的?
所以,他也只能去了。
来到地方后,这些人突然把唐舟给围了起来。
“小侯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一声不吭,就把我们给关了起来?”
“是啊,赶快放我出去,我家里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呢。”
“是啊,我家夫人这几天就要生产了,朝廷把我关在这里,这算什么事啊……”
这个时候,每个人好像都有事了,唐舟见这些人如此,撇了撇嘴,道:“诸位,圣上这么做,也是为了公平嘛,为了为大唐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来,当然,不是圣上不信任你们,而是你们应该理解圣上啊。”
唐舟句句不离李治,目的自然是为了转移这些人的视线。
他这么说完,这些人相互张望,一脸的不信。
“这真是圣上安排的?”
“自然,没有圣上的命令,谁敢把诸位带到这里来啊?”
“圣上怎么突然会有这个想法的?”
唐舟脸色微凝,这事瞒不住,若是现在还嫁祸给李治,那以后恐怕就危险了,犹豫一下,唐舟道:“是本侯提议的。”
这话一出口,众人顿时愕然。
敢情罪魁祸首就在他们眼前啊,可这个家伙竟然还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然后还口口声声圣上圣上的,他可真不是个东西啊。
几个人有点温怒。
“小侯爷,你……你这不是害我们嘛。”
“就是,就是,你这么做,会严重影响我们情绪的,这让我们以后怎么改卷子啊?”
“侯爷,你赶紧跟圣上说说去,赶紧把我们给放了,家里的事多啊……”
这个时候,大家还不敢表现的太明显,唐舟笑了笑:“让诸位自由也不是不能,可圣上的意思呢,谁想要自由,这改卷子的事情就别做了,想做,就得忍忍,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嘛。”
唐舟说的随意,可这些人听来却如同晴天霹雳。
开什么玩笑,他们好不容易入选进来,却让他们放弃,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他们放弃得了吗?
这可不是他们说了算的。
要知道他们背后可是有很多人的,他们不仅仅代表了他们,还有他们背后的势力啊,他们背后的势力允许他们放弃吗?
根本不可能允许。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是他们这样认为的,如果他们知道他们背后的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可能立马就放弃了。
因为他们被抓的突然,对于外面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而外面的事情,很快就会闹起来。
唐舟想要绝对的公平,那些权贵什么的还不得闹翻天啊,有情绪了,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让官员都放弃改卷子,这也算是一种手段吧?
可惜,这些人被唐舟给控制了,他们完全跟外面隔绝了开来,外面的事情他们一点都不清楚,如此轻易也就不敢放弃了,因为害怕被外面的势力训斥。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唐舟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诸位好生在这里呆着就是了,好吃好住的,绝对亏待不了诸位。”
说完,唐舟转身离去,而就在唐舟转身离开的时候,这些人心里已经把唐舟骂的远离了人道。
“不好好人啊,这家伙太不是好人了……”
“就是,就是……”
他们今后的日子,将会在吃吃喝喝睡睡外加咒骂唐舟中渡过。
……
改卷子的这些人被带走的事情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
春试毕竟是一件大事,这些人被朝廷带走做一些安排也很正常。
可当这天早朝上,唐舟提出糊名和誊写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觉得唐舟这简直是在开玩笑。
糊名、誊写,这对那些寒门子弟来说没什么,可敢对他们这样,那是绝对不行的,他们是权贵,他要有特权啊。
这些人很不愿意。
而唐舟看着这些人愤怒的表情,不由得撇了撇嘴。
这些人是没有生到宋朝啊,他们要是生到宋朝了,别说特权了,还得对他们严格一些才行。
宋朝的科举制度是十分完善的,誊写、糊名都是那个时候发展的,除了誊写没有延续多长时间,这个糊名制度可是一直用下去了的,而且恐怕还会一直用下去。
这些是多好的传统啊,这些权贵竟然还嚷嚷,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权贵很愤怒。
“圣上,此举万万不可啊,天底下的权贵世家不少,这样一来,他们恐怕会闹事,为了我大唐安定,还是不要的好。”
“是啊圣上,此举不可行,小侯爷这简直就是胡闹,他有没有想过后果?”
这些人一会说李治,一会说唐舟,为了他们这个集团的利益,他们突然间有些失去理智,唐舟看着这些人在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突然露出了一丝冷笑。
而就在他露出一丝冷笑的时候,李治终于开口了。
“诸位爱卿啊,那些权贵、世家的子弟是不是不想考了啊?”(。)
第1520章 独断专行()
“诸位爱卿啊,那些权贵、世家的子弟是不是不想考了啊?”
李治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话,可他这一句话后,朝中的那些人顿时愣了一下,接着整个朝堂就安静了下来。
李治这句话什么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他就是要糊名,要誊写,谁不愿意,不用考就是了。
群臣相互张望,略一沉寂,但紧接着就又嚷嚷开了,他们还真没把李治当回事。
“圣上啊,糊名是可以的,但是誊写就没有必要了。”
“是啊,圣上,世家子弟应当给予优待,他们的祖上对我大唐有功嘛。”
“是啊,这春试还是要特别情况特别对待的。”
群臣陆陆续续的说着,李治的神情微微一变。
以前,这些大臣就喜欢顶撞他,现在这些人还顶撞他,他们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皇帝?
李治登基两年多了,他觉得自己也应该独当一面才行。
就在这些大臣嚷嚷着的时候,李治突然喝了一声:“此事朕意已决,就这么定了,此后再不议此事。”
李治说完,随即宣布退朝。
群臣相互张望,有些愕然,这般的李治,他们还真是少见,只是春试,他何以来这么大的勇气?
当初让武媚娘去感业寺,他也有坚持,可最后还不是妥协了?
这事,他真的也要坚持吗?
长孙无忌眼眉微凝,心中发出了一声暗叹,永徽三年,李治的翅膀硬了啊。
退朝之后,唐舟离宫,途中群臣三五成群,皆与唐舟拉开了距离。
这事,是唐舟提出来的,虽然他们在朝堂上跟李治据理力争,但他们也都清楚,如果不是唐舟提这事,李治又怎会坚持,这事怪唐舟了。
所以,大家想要孤立唐舟。
而对于这种情况,唐舟并不是特别的在意,这些人只是因为利益才这样做的,而利益这东西是随时都会变幻的,什么时候他们跟自己有了利益往来,这个时候的隔阂将再次烟消云散。
看透了这个,也就不必在意其他人的言论和孤立了。
至于这些人对自己的意见会不会影响唐舟以后的做事,可能会的,但唐舟若是想做一件事情,就算有人反对,他也是一定要成功的。
更何况反对他的人会多吗?
应该是不会的,至少像长孙无忌、程咬金这些人就不会,因为他们之间的利益牵扯已经有些根深蒂固了。
唐舟慢悠悠的走着,这个时候,长孙无忌从后面追了上来。
“唐家小子,一起走吧。”
唐舟笑了笑:“长孙大人可是有什么要跟在下说?”
长孙无忌一愣,没想到唐舟这么直接,但略微一沉思之后,便点点头道:“你小子啊,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你这么做,简直等于是阻断了权贵和世家子弟的升迁之路,你这不是为自己招仇恨吗?”
这么说的时候,长孙无忌心里都是有点恨唐舟的,与他长孙家有关联的人很多,这些人的升迁之路也影响着长孙家族以后是不是能够长盛不衰。
唐舟这么做,对他们长孙家是很有影响的。
唐舟看了一眼长孙无忌,道:“天高不高,地厚不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么做能为大唐选拔出最好的人才来,既然圣上让我来当这个主考官,我就有责任让大唐的人才不外流才行。”
说到这里,唐舟略微顿了一顿,然后继续说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唐舟说了这句后,又露出了一丝浅笑,长孙无忌却是一愣,长孙无忌博学多识,唐舟这句虽千万人吾往矣他自然是清楚的。
这句话出自孟子: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意思也容易理解,反躬自问,正义确实在我手里,就算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勇往直前。
这是一种不畏困难和艰险的大气魄,就算所有人都跟我唐舟作对又能怎么样,只要我觉得对,那我就要勇往直前的去做。
这样的人,在很多时候都给人一种不够圆滑,太过于固执的感觉,而这样的人下场也往往不是很好。
但就算如此又能怎么样,对的事情,唐舟就是要做。
当然,唐舟跟其他这样的人又有不同,至少在唐舟看来,这事是可以做的,并不只是因为对才做。
唐舟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了,虽然一开始会遭到反对,但无可厚非的说,这事真的能够实行下去,因为这么做是最为公正,从后世这种制度一直延续下去,就可见一斑。
后世可为,唐舟当亦可谓,关键就在能不能够顶得住前期的压力。
当年李世民雄才大略,用了这个糊名制度,虽然对权贵和世家子弟网开了一面,但这几年下来,糊名制度显然已经慢慢在人马心中根深蒂固了。
所以反对糊名的,只是那些权贵和世家罢了,这些权贵和世家的势力的确很庞大,为了大唐的稳定,大唐天子一般也都不会对他们逼的太紧。
但有些事情,终归是需要做的。
唐舟说的话另有深意,长孙无忌一开始没有听出来,可直到唐舟走的远了,他才猛然惊觉,接着整个人的脸都变得苍白起来。
大唐,好久没有见血了吧。
………
长孙无忌回到府上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来了,这是长孙无忌早料到的,今年春试改革的比较彻底,显然已经触及到了这些人的利益,他们肯定是要来商量一下的。
“长孙大人,圣上这么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我们这些人的子弟应该给予特权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长盛不衰下去,不然跟那些寒门子弟竞争,久而久之恐怕要势均力敌,那时我们还拿什么来享受这种特权?”
“长孙大人与圣上关系不错,这事您还是得多劝劝才行的。”
“是啊,长孙大人,您看这事到底该怎么办啊……”
众人嘀嘀咕咕的说着,每个人都望着长孙无忌,希望他能够出个主意,最好是能够劝说圣上,但是长孙无忌在沉思许久之后,道:“这件事情,谁都不准参与,不管别人怎么闹,你们谁都不能插手,明白吗?”
这话出口,众人顿时一愣,完全不明白长孙无忌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的利益,不争了?(。)
第1521章 血溅长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面对利益,很多人哪怕是死也会去争的。
但这么做的人是笨人。
聪明人不会这么做,聪明人知道这么做会去死,那他们怎么还会去做?
所以聪明人在这个时候,应该选择静观其变。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而且今天唐舟的话里明显有其他意思,他隐隐猜出了一点,只是不知道李治会不会做。
如果做的话,那将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所以在不确定之前,一些事情他们最好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长孙无忌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而他说完之后,并没有跟这些人多做解释,他们只需要按照他说的去做就行了。
长安还是长安,但却暗流涌动。
一场春试,牵涉到的人太多了。
长孙无忌不动,不代表其他人不动。
这天早朝之后,整个长安城,已是慢慢有了一些苗头。
本来应该温和的春天,竟然给人一直风雨欲来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在第二天成为了事实。
第二天早朝,很多官员开始以生病为借口不去上早朝,甚至一些其他官员也都托病不做事,他们仿佛要把整个大唐朝廷给拖垮。
以此,来逼迫李治改变自己的决定。
但还不仅仅如此。
一些世家甚至联合起来抵制李治的这个决定,他们用尽各种办法,就是要逼李治改变主意。
这些情况,都是李治和唐舟早料到的。
而李治也早想好了应对之策。
任何变革,都是要从流血牺牲开始的,这次也不例外。
既然有人跳了出来,那就不能轻饶了他们。
就在这些世家权贵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一支大唐卫队从宫中飞奔而出。
这些卫队皆是受了李治命令的,而他们的命令很简单,杀人。
他们冲进了一家权贵的家中,然后以谋反罪名将这家的男丁给血洗了一遍,之后将女眷全部给带走了。
而之所以选择这家,因为这家的人闹的最凶,而所有闹事着的领头人,而且他也最无视皇权。
既然无视皇权,那就得死。
卫队杀人很利索,杀完人后立马就走,一句话也不说。
此事发生之后,顿时震惊了整个长安城。
大家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么一个事情,李治就要灭人全家?
大家在震惊的时候,也很快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李治这次动真格的了,而这个刚登基的大唐新皇,绝非一个可以任人欺负的主。
他第一次让人见识到了自己的皇权。
皇权,不容人侵犯。
血染长安。
以前的李治给人的感觉就是仁孝,遇事也比较平和,什么时候做出过这样的事情,可这次,他却血腥了一回。
长孙无忌听闻此事之后,神色猛然一变,虽然早料到李治可能会动手来彰显自己的威严,可他没有想到李治竟然真的这么做了。
这个皇帝,不是任由人随意宰割的,任何人都不行。
长孙无忌有点庆幸自己没有参与进来,不然就算李治不会杀他,怕也不会让他好过。
而长孙无忌更明白,李治这么做,只是杀鸡儆猴,如果还有人作对,他不介意继续杀下去。
但在长孙无忌看来,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反对了。
命是自己的,虽然科举制度的改革对他们有一些不利的影响,但若是因此就失去性命,那恐怕就太不值得了。
如今,李治就是要杀出头的人。
可谁敢出头?
没有了出头的人,其他的人自然也就不会继续跟随,这事很自然也就闹不起来。
长安城很多人都人心惶惶,但是第二天,那些借病不上朝的人陆陆续续又都上朝去了。
而且上得早朝之后,没有人提及昨天被杀的那个人的事情,也没有人再替科举制度的事情。
每个人都明白,李治不会杀光所有人,但他就是要杀那个出头的,也就是说,除非你不怕死要出头,不然没有人敢提这个生气。
不怕死的人很多,但连累整个家里人,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权贵和世家的生活本来就很优越了,若只是想跟皇权抗争一下就要失去性命,那实在没有必要。
今天的早朝很顺利,李治也没有替昨天的事情,他很聪明,就好像昨天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双方就这样过了一个很不错的早朝。
早朝结束之后,李治刚回御书房,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觉得今天真是太爽了,当皇帝这么久,他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舒服过。
那种说一不二的感觉,是他以前从来不曾体会到的。
不用在意别人的意见,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感觉让他想要发狂。
不过很快,李治又渐渐恢复了冷静。
他本人并不是一个喜欢流血杀人的人,而且他的内心本质也不坏,如此他很快便意识到这种事情做一次震慑一下大家,让大家明白他是大唐的天子就行了。
但不能一直就这样说一不二,不然这个大唐还是大唐吗?
他李治还是李治吗?
只有商纣王才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