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贡日贡赞逃回王宫之后,很是愤怒。
“可恶,可恶啊,都是赛金花害的,竟然给我们传来假的消息,害得我们几乎全军覆没。”
“可不是,赞普陛下,这个赛金花可恶啊。”
“别让她落到我们手里,不然让她知道后果。”
“哼,这个赛金花也太自以为是了,赞普陛下要她,她竟然还拒绝,真是不知量力……”
吐蕃的文武百官仿佛突然忘记了之前赛金花是如何帮他们化险为夷的,现在的他们只看到了赛金花害了他们,以至于他们想要弄死赛金花。
大臣的议论之声不绝,令人心寒,贡日贡赞也是气愤,并未帮赛金花说一句好话,等众人泄过后,贡日贡赞道:“如今我吐蕃只剩下了一万多兵马,大唐只怕很快就会反扑,诸位爱卿可有御敌之策?”
这话出口,刚才还十分喧嚣的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相互张望,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御敌的办法。
贡日贡赞凝眉,接着破口骂道:“要你们这些有什么用?滚,都给我滚。”
愤怒的贡日贡赞很吓人,群臣见此,那里还敢停留,立马便退了出去。
而就在群臣退出去没多久,便有探子来报。
“陛下,印度兵马正向我们这边赶来,只怕……只要跟大唐联手,灭我吐蕃啊。”
“什么?灭我吐蕃?”贡日贡赞突然瘫坐在了地上,他觉得他们吐蕃现在真是祸不单行,大唐打他们,现在竟然连吐蕃和吐谷浑也要打他们。
他们凭什么啊?
他突然有点后悔,当初如果没有去主动攻打大唐的话,他吐蕃精锐就不会折损在攻城上,那样的话,大唐想要灭掉他吐蕃,也没有这么容易吧?
贡日贡赞一声轻叹,不过他并非轻易言败的人,他从十来岁左右就登基为赞普,这一路走来遇到的困难和危险已经多的数不清了,可他都坚持了下来,而且最终渡过了,他相信面对这次的亡国之险,他也一定能够渡过。
“来人,整顿兵马,与我抗敌。”
贡日贡赞哪怕只剩下了最后一万多兵马,他也绝对不允许大唐攻破他的吐蕃王城,只要王城还在,他就有希望。
贡日贡赞的命令很快传了下去,吐蕃的将士听到他们陛下的话后,都沉默了一下,他们很清楚,一万多人,只怕是抵挡不住唐军和印度兵马的夹击的。
不过紧接着,他们还是高声喝了起来:“保卫王城,保卫王城……”
哪怕是死,他们也想死的有尊严一些,有价值一些。
第1968章 攻城()
?三天之后,唐军在秦怀道的带领下来到了吐蕃王城。
另外一边,印度兵马也已经沉兵城下。
秦怀道得到消息之后,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命人给印度那边传信,让他们动手。
印度这边得到消息,犹豫了一下。
按理说,应该同时动手才对吧?
可此时的他们也不敢违背大唐的命令,虽然知道大唐在坑他们,可还是动手了。
印度这边动手,疯狂的进攻,他们想要做出点成绩给大唐看,不然还像以前那样糊弄,大唐看了能饶他们才怪。
城楼之上,贡日贡赞听闻印度这边先动手了,顿时一沉,因为他一直把大唐当成了主要敌人,所以印度那边,只派了五千兵马。
但大唐这边一直没有动手,印度那边却疯狂袭来,那五千兵马只怕抵挡不了多久吧?
他有些纠结,有点犹豫。
不过片刻之后,他还是紧咬着牙关,道:“再给那边分去两千兵马,一定要抵挡住他们的进攻。”
“喏!”
两千吐蕃兵马去援助另外的城门,而就在这两千兵马离开后半柱香,秦怀道点点头道:“可以开始了。”
一声令下,唐军突然动猛烈的攻击。
贡日贡赞见此,也立马命人阻挡,他自然清楚刚才唐军的用意,无非就是让他把兵马调离一点,他这边好出手,可不管他明白还是不明白,两个城门,一个都不能被攻破啊,不然结果是一样的。
唐军很猛烈,轰天响,云梯等等一个接着一个的袭来,炸的吐蕃兵马连连惨叫,哪怕他们有不屈的意志,可面对这般疯狂的袭击,他们也是一点办法没有啊。
杀戮,杀戮……
中午的时候,吐蕃已经击退了大唐和印度好几拨的进攻了,不过他们的损失也是惨重的,由之前的一万多人到了现在的四千多人,也就是说,每个城门处只剩下了两千多人。
这么点人,只怕支撑不了多久了。
唐军这边,则采用车轮战术,不让吐蕃有一丝一毫休息的机会,午后又攻了一个时辰,第一个唐军冲了上去,紧接着第二个唐军,第三个唐军……
唐军一个接着一个的攻上了城池。
“杀……杀……”
“杀……杀……”
当唐军冲上城楼之后,吐蕃顿时土崩瓦解,越来越多的唐军冲了上来,他们来到城门处,杀了镇守城门的吐蕃兵马,从里面打开了城门。
吐蕃城门打开,唐军蜂拥而入。
贡日贡赞见此,心下猛然一沉。
“亡了,亡了啊……”
吐蕃要亡了。
唐军袭来,所剩的吐蕃兵马只稍微抵抗了一下,便被杀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强大的恐惧让不少吐蕃士兵生出了退意,他们想投降。
可就在这个时候,贡日贡赞却突然杀了来。
“杀……”
其他人吐蕃兵马见贡日贡赞如此,他们也顿时觉得一阵激动,一声大喝之后,提着兵器就杀了来。
只是他们的人数太少了,根本就没办法和大唐相比,所以很快,所有反抗的吐蕃士兵被唐军一个接着一个的给解决了。
很快,贡日贡赞被擒。
“他奶奶的,让我杀了他……”程处默见贡日贡赞被擒,这就要动手,可这个时候,却突然被苏定方给拦住了。
“不可,留着他还有用。”
如今,他们只是攻下了吐蕃王城,但是在王城的西北方,还有一些城池没有收服,若能利用贡日贡赞,他们兴许能够少一些杀戮。
而且,贡日贡赞在吐蕃的威望不低,留着他能够震慑吐蕃一些反动势力。
程处默撇了撇嘴,觉得好不过瘾,印度不让打,这个贡日贡赞又不让杀,真是气人。
不过,就在苏定方制止秦怀道的时候,贡日贡赞却是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想利用我维持吐蕃的稳定?没门。”
说着,一口鲜血突然喷涌而出,贡日贡赞又哈哈大笑,不过这个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变得很细很细了,而且还带着极度的痛苦。
扑通……
贡日贡赞倒地而亡。
他就是死,也不会被大唐利用的,而且对他来说,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吐蕃已经亡了,就算李治饶他一命,可让他在长安过着被软禁的生活,他岂能愿意?
既然如此,倒不如死的壮烈一些。
战争终于结束了,寒风呼呼的刮着,很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天空又飘起了雪花,吐蕃王城的百姓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
当贡日贡赞自杀的消息传去的时候,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说实话,贡日贡赞并不算是个暴君,对他们百姓也还算不错,百姓对他也是很敬重的,他并非亡于无能,而是亡于大唐想让他亡。
两国之间,实力最为重要。
唐军驻扎进了吐蕃王城,他们攻下了吐蕃王城,杀了贡日贡赞,吐蕃也就跟灭亡差不多了,但这只是大体上的灭亡,其实吐蕃内部这么大的地方上,肯定还是会有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的。
他们必须解决之后,才能够班师回朝。
在王城住了一夜,次日一早,秦怀道命人将吐蕃的文武百官召集了来。
“贡日贡赞已死,本元帅现在想知道你们的意思,是投降我大唐,还是不投降我大唐?”秦怀道的声音带着威严,带着不容人质疑。
吐蕃文武百官之中,自然不乏忠烈之士,面对秦怀道的威逼,突然有一人站了出来:“生是吐蕃人,死是吐蕃鬼,想让我投降大唐,没门。”
秦怀道眉头微凝,他讨厌不识时务的人,如今吐蕃赞普都已经亡了,那里还有什么吐蕃?
“好,成全你,拉出去砍了。”
面对这样的人,秦怀道并不想跟他们多说废话,更别说是好言相劝了,因为没有必要,大唐不想要这样的人,他们想死,让他们死就好了。
那个人很快被拉出去杀了,剩下的人多多少少已经明白了秦怀道的态度,不投降,就是死。
沉默,沉默。
但是沉默并没有持续太久。
“我等愿意投降大唐。”
“我等愿意投降大唐。”
“…………”
愿意投降大唐的声音此起彼伏,秦怀道看着这些人,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并不想杀人,如果他们肯投降的话,自然最好。
:。:
第1969章 安抚()
吐蕃文武百官的投降让秦怀道松了一口气。
如果他们不肯投降的话,杀光他们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杀了他们之后,要对吐蕃各地方进行安抚的话,就会困难许多。
有了这些人,安抚会变的容易许多。
在这些文武百官肯投降大唐之后,秦怀道立马就对他们进行了分配。
让他们到吐蕃西北之地各地方进行招降,让那些地方的一些小组织投降大唐,虽然大唐要灭他们很容易,但现在大唐不想再去杀戮了,只要他们肯投降大唐,大唐都可以饶了他们。
大唐没有人去跟那些人接触,但如今有了这些吐蕃以前的官员当使臣,当说客,那很多事情便会变得容易很多。
这些人被安排之后立马去了秦怀道让他们去的地方,而紧接着,秦怀道便开始对吐蕃王城的百姓进行安抚和收心了。
吐蕃王城是吐蕃最为繁华的一个城镇,这里的百姓也是吐蕃城镇中最多的,想让他们臣服大唐,平静的接受成为大唐子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不管多么的不容易,秦怀道都必须让他们臣服。
那些吐蕃以前的官员66续续离开之后,秦怀道带着兵马来到了吐蕃的街道上,很多百姓从屋里走了出来,他们现在也很矛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恨大唐肯定是恨的,因为大唐让他们成为了亡国奴,可恨又能怎么样呢,他们根本无力改变局势。
街上的百姓越来越多,秦怀道望着他们,说道:“吐蕃亡了,但是你们还可以活下去,而且可以比以前活的更好。”
这话出口,那些百姓议论纷纷,他们很多人其实想要的也很简单,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
只是他们对秦怀道说的话存在质疑。
当然,这些人中也不乏一些贵族,他们并不想成为大唐人,因为他们成为大唐人后,会失去很多的特权。
“我大唐不会对你们这些普通百姓怎么样,我只要你们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吐蕃亡了,你们以后会成为大唐的子民,我大唐天子会像对待其他子民一样的对待你们,如果你们这里闹了饥荒,我大唐会派人来对你们进行救助,我大唐的其他很多福利,也都会慢慢遍布在你们这里的每一个地方,你们不用担心冬天冻死,也不用担心没有食物饿死,更不用再被其他人欺压,我们大唐来,就是为了帮助你们……”
秦怀道嘀嘀咕咕的说着,百姓之中,自然有人欣喜,当然也有人反对,不过他们自然不会站出来说什么,秦怀道也不需要他们站出来表态,他们只是百姓,他们更多的人只会随波逐流。
亡了就是亡了,只要他们以后有饭吃,有地方住,他们可以很好的活下去,他们就会渐渐接受这个事实,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唐人的。
秦怀道说完之后,便开始派人去统计人数,以及对住在吐蕃王城的人进行排查,一些生活无着落的,大唐要帮他们解决今后的生存问题,一些恶霸,大唐肯定也不能饶了他们。
这些都是收服人心的好办法。
大唐不需要看那些恶霸和权贵的脸色,他们只要能够收服底层百姓的心就行了,而他们这些人的心也最是容易收服。
吐蕃王城在进行着改变,而且是很大力度的改变,从一开始这里的百姓对大唐的害怕和质疑,渐渐变成了欣喜和感激。
因为大唐来了,他们的生活真的得到了提高,当然,这还只是开始,以后他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王城在改变,几天之后,秦怀道派出去的人也都66续续有了消息传来,大部分地方的武装势力都表示愿意臣服大唐,因为他们的势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就不堪一击。
跟大唐作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就在这些消息传来的时候,另外一个消息就显得十分的不和谐了。
有一个官员一开始是投降大唐的,可他一离开吐蕃王城,便跟那个地方的武装力量联合了起来,要再次与大唐为敌。
很显然,那个人之前的投降只是假装投降,他一直都在等待机会,以便反扑。
秦怀道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有点愤怒。
他觉得这种欺骗他大唐的人比那些直接反对的人还要可恶,因为被人欺骗的感觉不怎么好受。
愤怒的秦怀道突然充满了杀气。
“来人!”
几名将军走了进来。
“元帅有何吩咐?”
“带上三千兵马,将这个地方的反对势力斩草除根,我要让他们知道背叛我大唐的下场。”
既然要做,就要立威,就要起到警告的效果,不可否认,秦怀道很清楚在吐蕃大地上,想要再此反唐的人很多,只是他们都很犹豫,因为他们担心。
而现在,秦怀道就要让他们的担心和害怕成为事实。
任何敢于反唐的人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几位将军领命之后,很快做出了行动,他们的实力强悍,三千兵马灭掉那个地方的反对势力太容易了。
所以几天之后,秦怀道这边就接到了消息。
“所有反唐的人,全被诛杀!”
这个消息让秦怀道很满意,而紧接着,秦怀道将这个消息散布了出去,他要让那些有异心的人明白,与大唐为敌的下场,就是死。
整个冬天,秦怀道和苏定方他们都在进行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安抚,不过在攻破吐蕃王城,杀掉贡日贡赞之后,他们便已经派人向长安送去了捷报,并且生命,开春之后,他们便会班师回朝。
吐蕃这边大获全胜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长安城。
传到长安城的时候,长安城下了一场大雪,这场大雪冷的出奇,很多官员上早朝的时候都缩着脖子,有些萎靡不振。
可当兵部官员将这个捷报传来的时候,整个大唐顿时一震,接着就喧嚣起来。
“什么,吐蕃王城攻破,吐蕃赞普贡日贡赞自杀身亡?”
“那岂不是说吐蕃亡了?”
“没错,吐蕃就是亡了,太好了,我大唐灭掉了吐蕃,此后我大唐再无威胁了啊。”
君臣激动,李治更是激动,他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突然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好,好啊,秦爱卿果然没有辜负朕之所托……”
今天第4更,还有一更,求订阅打赏
第1970章 封禅再起()
吐蕃灭亡的消息很快在长安城传开了。顶点更新最快
长安百姓听闻这个消息之后,都很激动,不管怎么说,他们大唐比之以前又强大了许多,他们终于把吐蕃给灭了。
此后,看还有谁敢不服他们大唐?
大唐的百姓本来就很傲气,如今灭了吐蕃,面对胡人,他们可以更加的傲气了,因为看谁不爽,就灭了谁。
长安的这个冬天很热闹,哪怕天气寒冷,长安的百姓还是感觉浑身热血都是的。
干祥宫。
武昭仪听闻秦怀道灭了吐蕃,心下其实是有些兴奋的,因为吐蕃灭亡之后,他基本上就可以让许敬宗他们提出再次泰山封禅的事情了。
而泰山封禅之后,她必为后。
当然,灭吐蕃一事的功劳她的人没有捞到,结果荣耀属于了唐舟手下的秦怀道,她心里多多少少有些芥蒂。
因此,对于秦怀道的一些算计也开始了。
当然,现在她是不会去跟李治说这些的,因为时候还不到。
长安的冬天很热闹,但同时也暗流涌动,一件又一件的阴谋,会在秦怀道回到长安的时候爆发。
冬天就这样过去了,开春的时候,秦怀道这边开始班师回朝,唐舟这边,也终于回到了大唐地界。
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入长安,李治再次兴奋起来。
“好,好啊,吐蕃灭亡,唐爱卿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归来,我大唐可真是双喜临门啊。”
“这都是圣上的功劳。”
李治刚说了一句,许敬宗就站出来拍起了马屁,长孙无忌撇了撇嘴,自从唐舟离开之后,这许敬宗越来越会拍马屁了,现在可谓是深得李治厚爱啊。
可他长孙无忌却越发的被李治疏远,以至于虽然看不惯许敬宗的这些行为,可一时半会间,也无可奈何。
许敬宗开了个头,紧接着朝中不少人便开始吹捧起李治来,好像吐蕃被灭,唐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回来,真的全是李治的功劳。
李治坐在上面听着这些吹捧的话,心里也是高兴,当然,他很清楚,自己有功劳是不假,但绝没有这些人说的这么夸张。
但他并没有点破,因为现在他需要这样的功劳,因为只有这样的功劳多了,他要泰山封禅,才能够名正言顺。
当这些官员吹捧了一番之后,许敬宗站了出来,道:“圣上,如今吐蕃被灭,四方来朝,圣上之功绩,可媲美秦皇汉武啊,臣觉得,圣上当泰山封禅,以敬天意。”
许敬宗出口,李治心下一喜,紧接着,朝中其他大员也都纷纷站了出来。
“圣上,臣也觉得圣上应该泰山封禅,以彰显我大唐之威。”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如今大唐之疆域远超太宗之时,而且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国内也是风调雨顺,李治泰山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