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翔-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在一旁的完颜陈和尚忽然大吼一声,手中的大斧化成一道黑光,带出强劲的劲气,向那灰衣僧当头劈了下来。声势威猛,气势逼人,丝毫也不在那才完颜长之那一矛之下。

他这一出手,灰衣僧也无暇去追击完颜长之,猛然一回身,不知怎么竟然从完颜陈和尚的斧影中穿过,背在身后的左手立掌成刀,“蓬”的一声,正砍在斧杆上。

完颜陈和尚身子一震,如遭电击一般,连退了三步。他的功力稍逊于完颜长之,这时只觉胸口气血翻滚,双手的经脉欲裂,因此无法像完颜长之那样,边退边布防守,防止那灰衣僧的追击。

果然,那灰衣僧又抢上一步,左掌的手刀再度砍向完颜陈和尚。

完颜陈和尚心知不好,灰衣僧的手刀劲气凌厉,丝毫也不逊色于真刀,如果被砍上,一定会筋断骨拆。当下免强双手紧握斧柄两端,横斧招架。

“啪”的一声,灰衣僧的手刀再度砍在斧柄上。完颜陈和尚惨哼了一声,再也握不住大斧,顿时脱手而飞。整个人也连退十余步,形像虽然十分狠狈,但总算是下盘立得很稳,才没有跌到。

就在这时,以经缓过一口气来的完颜长之猛然跃身而起,凌空一矛,向那灰衣僧当头击下。眼中精光凝然,显击出这一击以经是他毕生的功力所聚,矛尖不断的旋转,带出如同龙卷风一样流动的劲气,将灰衣僧完全笼罩在其中。

而身在风暴中心的灰衣僧却仿佛一点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气劲一样,抬头看时,劲气依然旋转流动,但长矛以经化成一道直线,从空中向他直刺下来。

灰衣僧那仿佛恒古不变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笑容,双手高举过头顶,双掌一合,“啪”的一声,竟将完颜长之这一矛牢牢夹住。

完颜长之身悬在半空之中,全凭这一支长矛支持着身体,仿佛被凝固住一样。

只见那灰衣僧双手倏然一分,完颜长之不断没有落下,反而像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托起,腾身飞出三丈多远,落地之时以经站立不稳,一屁股坐到地上。

灰衣僧呵呵笑道:“长之、陈和尚。两年不见,你们的武功都大有进展了。刚才我以经使出了全力,你们居然还能接得往,想不到竟然会进展的这样快。”

这时完颜长之和完颜陈和尚两人来到那灰衣僧人面前,双双跪倒在地,恭恭敬敬道:“多谢师祖教诲。”

原来这灰衣僧正是完颜长之和完颜陈和尚的师祖,也是大金的前任国师普风。他门下的四大弟子追击杨炎和赵月如,不仅被他们连施巧计,逃脱追击,而且在半途中又杀出个剑魔独孤痴,不仅救下了杨炎和赵月如,而且还打伤了什罗鸠摩。并且要让其他三人在百日之内将什罗鸠摩带回会宁寺,让普风为其治伤,等于是像普风发出了挑战。

多尔甲、布达拉、察海三人护送着什罗鸠摩回到会宁寺,见了普风。而普风一见什罗鸠摩的伤势,也不由又惊又喜。因为从什罗鸠摩的伤势上可以看出,打伤他的人的剑法确实达到出神入化之境,足以做为与自已相匹敌的对手。而听弟子将经过讲述一遍之后,更是欣喜万分。

普风一生习武如痴,当年曾南下会斗中原的江湖高手。十余年间连败中原高手百余人。直到绍兴十年(1140年)终于引出了当时佛、道两派的第一高手,少林寺的主持方丈静修禅师,天师道的祖师鲍叔方来。三人在泰山之颠讲武论经七天七夜,互相之间都有些惺惺相惜,遂罢手不战,然后各自下山闭门自关。

泰山之会以后,普风回到会宁寺,又苦心修炼了二十年,自觉武功以之当年,又进了一层,一心想再找静修和鲍叔方再一较高下。那知得到的却是两人都以经过世的消息,普风也不禁大失所望,自以为从此以后,天下再也没有直得他出手的对手,从此就隐居在会宁寺中,也再不问世事。这时乍逢又有一个可以与自己匹敌的对手,怎么不令普风心喜。当下立刻施功,先治好什罗鸠摩,然后马上启程南下,赶到江南与独孤痴一战。

不过到了宋境之后,却发现独孤痴以经不在先前居往的那个小村了,于是普风就先来探望完颜长之和完颜陈和尚两人。顺便指点一下两人的武功。

两人一见数十年从未出寺门的师祖,这一次竟然真的出寺亲自赶到宋境,只是为了想挑战独孤痴,也不禁大为震惊。

听完普风所说的之后,完颜长之道:“师祖,江南这么大,谁知道这时独孤痴会在那里?师祖怎么去找他?”他自然知道,能够被普风视为对手,一定不会是一般人,虽然离开了原来居住的小村,但绝不是怕为害怕,一定是另有原因。

普风微微一笑,抬眼看着天边的浮亏,道:“不用去找他,到时候他自然就会出现在我面前的。就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完颜长之和完颜陈和尚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得普风这话高深莫测,不是自已能够理解得了的。因此也不敢接话。

这时普风又道:“长之,宋朝的那个杨炎,还有那个叫赵月如的公主,他们现在都在那里,你可知道吗?”

完颜长之道:“回禀师祖,居探子说,他们两人正一起入川,大概发现四川的吴曦有反叛之意,所以才派他们入川去平消吴曦。”

普风点了点头,道:“既然现在一时找不到独孤痴,那么我先去四川,看一看杨炎和赵月如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完颜长之也吃了一惊,没想到普风这次出寺,不仅要找独孤痴,而且对杨炎和赵月如也产生了兴趣。忍不住道:“师祖,你也想见他们吗?”

普风微微一笑,悠悠道:“这个世上,值得我动心的人以经不多了,独孤痴就是其中一个,不过杨炎和赵月如这两人既然能得到独孤痴的赞扬,只希望他们也不会让我失望。”

四川,兴元府,御前驻军司,内堂。

兴元府御前驻军都统制吴曦勿勿走进内堂,来到正凭窗观看外面院落景色的吴拱身后,拱手施礼,道:“伯父,你是什么时到兴元府来的,也不告诉侄儿一声,我也好去接你。”

吴拱缓缓转过身来,盯着眼前自已这个叔伯侄儿。吴曦今年三十二岁,体型修颀匀称,五官端正,神采奕奕,只是一双眼睛细长,既显示出聪明才智,又显得阴鸷深沉,一身华丽的武士服,腰佩的长刀,确有几分名将的魅力。只是皙白如玉的左颊上有巴掌大的一块烧痕,却又显得有些恐怖吓人。

伯侄两人对视了一会,吴拱缓缓道:“你到底打算要做些什么?”

吴曦一怔,愕然道:“伯父,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小侄不懂。”

吴拱冷冷一笑,道:“不懂?你少在我面前装糊涂,我来问你,兴州那边要对抗西夏五万大军,还要防备金军从侧后袭击,你为什么不发兵支援。”

第八卷 复国 五 半路伏击2

吴曦道:“金军正在进攻大散关,兴元府这边也要全力守卫,实在抽不出人马来。”

吴拱“哼”了一声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进攻大散关的金兵还不到三万人,而兴元府有七万多人马,而且你也一直在守关,跟本没有打算出关迎战,你怎么还说抽不出人马来?就算兴元府抽不出人马,那么金州那边总可以抽得出人马来吧?”

吴曦底声道:“侄儿只是兴元府的都统制,管不了金州的人马。”

吴拱厉声道:“往口,你还在对我说谎,王喜是你的心腹,你把他安排到金州去接任都统制,还说调动不了金州的人马吗?还有,金州的御前驻军都统制王彦是怎么死的?” 目光如利箭一般盯着吴曦。

吴曦身子一颤,垂下头不敢和吴拱对视,道:“他不是暴病而亡吗?伯父为什么要这么问我?”

吴拱冷笑道:“暴病而亡,你当我是三岁的小孩吗?我领军三十多年,还什么不明白?你做的事情以为瞒得过我吗?” 他向前走了两步,双目如电直视着吴曦,厉道:“现在金人南侵,我大宋江山社稷危在旦夕,我们需要的不是内争而是团结,我们只有团结一致,全力对抗金军,方或不致沦为亡国之奴。难道你想把你的祖父、父亲的一世英名,就要葬送到你这一代手中吗?”

吴曦咬了咬牙,抗声道:“伯父,我们吴家三代为他们赵家镇守西北,换来的是什么?只有金兵打过来的时候,朝廷才会想到我们吴家,然后呢?就是猜忌、防备、排挤。论功绩、论忠心,有谁能比得过当年岳鹏举,但岳鹏举又得到了一个什么结果?我是不想我们吴家才重复岳鹏举的惨剧。何况这天下,本来扰是赵匡义从周室那里抢来的,我再抢过去不也是……”

只听”啪”的一声;吴曦还没说完,就被吴拱狠狠打了一个耳光,吴拱一指吴曦,声色俱厉道:“大逆不道的畜生,还敢这样口出不逊,当年你爹就该把你扔在火炉里烧死才对,省得留下来败坏吴家四十年的忠义名节。”

吴曦捂着脸,被吴拱提起了那段陈年旧事,那块烧痕仿佛又在隐隐着痛。愿来在吴曦十岁的时候,一次父亲吴挺问他长大之后的志向,吴曦当时年幼无知,冲口说出长大以后要做皇帝。吴挺当即大怒,一脚踢倒吴曦,正好吴曦倒在一个火炉里,烫伤了脸颊,虽然抢救及时,还是留下了这个烧伤的痕迹。

伯侄两人正怒目相对,吴拱和吴挺虽是叔伯兄弟,但一来他年纪较长,二来两家也走得比较近,吴挺兄弟三人对吴拱都比较敬重。而且吴拱对吴氏子侄管束十分严厉,子侄之中只要犯错,无论是谁,都一定严加管教,因此吴曦从小就对他也一向又敬又惧。虽然这时吴拱只是一个告病退隐的官员,而吴曦以是座镇一方的领军大将,但在吴拱面前,吴曦也丝毫不敢放肆。

这时一个从人进来,道:“禀报都统,现在……”刚说了两句话,这才发现屋中的气氛不对,顿时哑然此声。

因为刚才说的是犯忌的话,因此见有从人来了,伯侄两人也不得不暂时收敛,吴曦扭头吼道:“有什么事?快说。”

从人吓了一跳,忙道:“天临府下来公文,朝廷将派请远军节度使,驸马杨炎为钦差,入川巡视地方,督促战事。以经出发,不日将从金州入川,请川中各官员准备迎接钦差大架。”

吴拱和吴曦听了,都微微一怔,显然是这个消息都出乎两个人的意料。吴曦朝那从人挥摆手,不奈烦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从人下去之后,吴拱冷笑了一声,道:“朝廷以经派出钦差入川了,你自己最好再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好自为之吧。”说着转身也走了出去。

吴曦盯着吴拱的背影,又摸了摸脸上的烧伤,目光忽然变得如刀锋一般尖利。

吴拱走出御前驻军司衙门,门口是他的一队卫兵正在等候着他。吴拱现在虽不再担任步军司都指挥使,但还有保康军节度使的头衔,并且还挂着提举万寿宫使的虚职,因此还是有资格配备一定数目的为首的卫队。卫队为首的是一对少年男女,都是二十上下岁年纪,少年英气勃勃,少女英姿飒爽,两人都目光精烁,显示出都有很深的功底。而且相貌十分相似,一看就知是一对孪生儿女。

两人一见吴拱出来,立刻都迎了上去。那少女道:“爹,您出来了。”

那少年则道:“爹,您和二哥谈得怎么样?”

吴拱摆了摆手,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回去再说。”

原来这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正是吴拱的一对孪生子女,今年正好都是二十岁,男得叫吴旷,因为是先出生,因此是兄长。女儿叫吴晴,是妹妹。吴拱虽然比吴挺要年长,但生子却较晚,直到年过四十才有这一对子女,因此他们比吴曦都要年轻得多。因为是将门之后,这对兄妹也都练了一身好武功,只是年纪尚小,还没有跟吴拱上过战场。

回到吴拱的住所,在书房内只剩父子三人,吴拱这才把自己和吴曦的一番对话告诉吴旷兄妹。

兄妹两人听了,也不禁大为但心,吴旷道:“爹,看来二哥真的是有不臣之心了,这可是操家灭门的大罪,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吴拱哼了一声,道:“现在金军压境,大宋危在旦夕,这个畜生竟然敢趁着这个时候,背宋自立,置江山安危于不顾。想不到我们吴氏一门三代,四十余年的忠义,就全要毁在这个畜生手上。我绝不能由着他胡来,一定要阻止他。现我们立刻离开兴元府,赶去兴州。现在朝廷以经派出杨子昊为钦差,巡视四川,王宣抚正在兴州,我要把这一切事情都告诉王宣抚,请他转告钦差大人,杨子昊足智多谋,一定会有办法制住这个畜生的。旷儿,你现在就去通知士兵吃饭,吃完以后立刻就出发。”

第八卷 复国 五 半路伏击3

兄妹两人都点点头,吴晴道:“爹,天以经晚了,连夜就走是不是太急了,您的身子还没全好,受得住这样连续颠簸吗?我看我们还是在兴元府休息一夜,明天再走吧。”

吴旷也道:“是呀,爹,我想二哥再怎么样,也不至于会伤害我们吧。”

吴拱摇摇头,道:“不行,那个畜生既然都决定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可见他以经是丧心病狂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夜长梦多。你们两也去收拾一下,晚饭之后,我们连夜就离开兴元府。”

吴旷和吴晴见父亲这样说,也不好再说什么,下去通知卫兵,准备出发。

等到吴拱一行人收拾好行装,开始出发时候,以经入更了。这时大街上几乎不见行人,只见大门一开,走出一队卫兵,布成阵形,走上长街,直向城门走去。

吴拱的卫队一共有二百四十人,其中有四十名骑兵。全军共分为三个阵列,当头是二十四名骑兵,分为四列并行,后面跟着二十名手执长枪的步兵和二十名弓箭兵,组成第一阵列。第二阵列由剩余十六名骑兵分为两列长队,将吴拱父子三人护在其中。在两列骑兵的外侧,各有四十名藤牌兵保护。可以阻挡两侧的袭击。第三阵列由四十名长枪兵,二十名藤牌兵和二十名弓箭兵组成。而且除了头尾各有四个灯笼作照明外,队伍中间的部份没入了黑暗□,教人看不真切。

每个阵列之间相隔了约有二十步,使整个队拉得更长,就算遇上伏击,亦很难将他们完全包围,除非敌人兵力十倍于他们。而且可以立刻互相支援。虽然是一支小小的卫队,但也阵形严整,足见吴拱是精通兵法的大将,而且平日对卫队的训练,是十分有素。

其实吴拱虽然是那样对吴旷、吴晴兄妹说,但在他心里也不太信相吴曦真的丧心病狂到这种地步,而且兴元府的驻军、诸将,吴拱几乎都认识,即使是吴曦下令,谅他们也不敢来行刺自己。连夜离开兴元府只是以防万一而己。而让卫兵布好阵形,也不过是领军多年的习惯使然,也并非刻意针对吴曦。

天上厚云重重,不见星光月色。蹄声步声踏碎了深夜的宁静。一行人马走了二里多路,眼看前方灯光闪动,还有一里多路,就可以到达城门了。

就在这时,变故立生,只听“嗖、嗖、嗖”声响不绝,从整个卫队的一头一尾的左右屋顶上飞出几十道暗器,直射像卫队而来。

灯笼堕地,喊声响起。猝不及防之下,有十余名卫兵都中暗器倒地。战马的惨嘶声,人的怒喝声,情况混乱。但这队卫兵到底训练有素,立刻镇定下来,藤牌手举起藤牌,护住自己和同伴,弓箭手也弯弓搭箭,寻找屋顶上的敌人。其他人也都握紧武器,随时准备战斗。

受到伏击的是卫队的头尾,中间一段阵列的卫队还没遭到袭击。不过中间阵列的士兵也不敢大意,也都严阵以待,连吴旷和吴晴以都拨出了佩刀。

突然之间,只听“蓬、蓬”几声,从两侧的屋顶上仍下十多个烟花爆竹,一时间火花耀眼,鞭炮轰鸣,猛然将场景照得通明,也使战马吃惊跳跃,整个阵列一下于开始乱了。而卫兵们在黑暗中乍见光明,也都本能的眼前一花,一瞬间什么也看不见。

就在这一瞬间,忽然从左右的屋顶上飞下两条人影,一前一后直取吴拱。

这时吴旷、吴晴兄妹两人的视力刚刚恢复一些,隐隐约约见有人直扑向自己的老父,无不心惊欲裂。名自拔出佩刀,不顾一切速刺向空中的人影。

只见两条人影在空中一晃,竟仿佛有力可借一般,躲过两人速刺过来的刀锋,然后身形又一荡,闪光火石之时,从吴拱的两侧交错而过。

吴旷、吴晴兄妹两人这时视力才完全恢复,借着烟火将熄的光芒,这才看清,原来队伍上空横贯了一条长索,而在两侧的屋顶上各有一人,手执着长索的一端。依稀还有十余条人影。只见那两个身影借着这条长索,一个翻身又跃回屋顶,转身翻下房顶,消失在黑暗中。

只见吴拱嘴一张,喷出一口鲜血,从马背上一头裁倒下来。吴旷、吴晴兄妹两人大惊,急忙冲向父亲。这时烟火以经完全熄灭,整个长街又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巳是三更时分,兴元府御前驻军司的内堂依然灯火通明。

吴曦正和一个红衣僧人,在灯前对坐下棋。

那红衣僧人执白,到是悠闲自得,落棋如飞,但吴曦却显得心事重重,时时举棋不定。只见盘面上黑棋稀稀落落,尽是白子的天下了。

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从人,来到两人面前,道:“都统大人,他们回来了。”

“哦!”吴曦慌忙放下手中的棋子,道:“快,快叫他们进来。”

不多时,那从人领来两个人,一个也是僧人打份,一身黄衣。另一个却是头带金箍,一身缁衣,一付行者样子。进来之后,先给那红衣僧人行礼,道:“师尊,弟子回来了。”

吴曦忙向那从人摆了摆手,让他退下。从人退下之后,吴曦才问道:“怎么样,事情怎么样了?”声音竟然有些发颤。

那黄衣僧人又向吴曦施了一礼,道:“都统大人请放宽心,以经全办好了。”

吴曦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一般,心里暗暗道:伯父,你可不要怪我心狠,这一切都是被你逼的,你连夜离开兴元府,一定是要去给王炎送信,你既不念伯侄之情,那也就怪不了我了。然后转头对那红衣僧人抱拳施礼道:“这一次,真是要多谢国师出手相助了。”

那红衣僧人微微一笑,双掌合什,还了一礼,道:“吴都统,这区区小事,不用客气了,以后你我合作的日子还长着呢?我们大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依靠都统啊!”

第八卷 复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