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翔-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卷 广南 一 南下1

不知不觉,以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宋却没有一点平静,完全是多事之秋。

保康军节度节,待卫步军司都指挥指吴珙奉命,率步军司人马赴广南平定摩尼教的叛乱。抵达广南之后,在容州勾属山,和藤州岑溪两地,竟都被摩尼教的人马杀得大败,折兵三千余众。现在退守梧州,封州,昭州,浔州,象州一线。又教摩尼教连战数场,均是败多胜少。一时之间也无力再向摩尼教发动进攻。

而这时摩尼教乘势分兵三路,由赖文政率军在藤州与吴珙对持,由李金率一路人马向东,坟占了德庆府,新州和南思州。另一路由陈子明率军向西,连续攻占了贵州,横州,钦州,以及邕州左江道等地。

整个广南西路共计二府三军二十州,一下子被摩尼教占去了琼、容、雷、化、高、廉、钦、横、贵、新、郁林、南思、等十二州,昌化、吉阳、万安三军,加上属于广南东路的德庆府。一时之间摩尼教声势浩大,教众以有三十多万,席卷了大半个广南路,地方千余里。

消息传到临安,朝堂震动。谁也没有想到摩尼教军竟会如此厉害。身为宰相兼枢密使的虞允文也吃惊不小。原先他根本没有对摩尼教的叛乱太在意,以为不过是乘着大宋北伐,南方军力空虚才给摩尼较占了空子。派出了大将吴拱和大宋最精锐的三衙禁军,平乱之后,虞允文有时还觉得是牛刀杀鸡,谁知道吴拱到了广南,竟然连吃败仗。

要知道吴拱是将门之后,精通兵法,也是曾经战功绰著的大将。曾与李显忠、成闵、并列为岳飞、韩世忠、张俊之后的“三大帅”而且所带的步军司禁军无论是装配,经验,素质都是大宋最好的军队之一再加上当地的厢军,人马共计也有七八万,不但不能平定叛乱,反而被打得丢城弃地,造成了叛军的声势越来越大,以经超过了当年的李顺、王小波之乱和方腊之乱。虽然还不到和大宋朝分庭抗礼的地步,但也隐隐成了心腹大患。

而且现在整个广南西路的赋税、徭役都己停止。还影响到广南东路的各项收入。仅广州市泊司的收入就己少了一半。广州市泊司每年的商税可以高达三四百贯,是大宋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如果被金国得知了消息,乘机起兵伐宋,那么大宋将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中。那时恐怕可真有亡国的危险了。

赵眘急忙招集虞允文、梁克家、陈俊卿、龙大渊、刘珙等执政大臣商议平定广南的大计。

陈俊卿首先道:“现在广南局势危险,万万不可轻视,依我看应谈增兵,可以调一部份殿前司的人马去广南。”

虞允文道:“现在京中的三衙禁军只剩殿前司一支了,岂能轻易调动,一但调动了殿前司,临安出了事情该怎么办。”

梁克家道:“现在北方的居势渐渐安定下来。是不是可以从江淮,或是襄鄂一线抽调一部份人马,由韩彦直或是李显忠领军去南方平乱呢?”

虞允文摇摇头道:“这也不妥,虽然现在北方的局势渐渐稳定了,但谁能保证金兵不在南侵。一但调兵南大,远隔千里之外,如果金国再度南侵,那赶都赶不回来了。”

刘珙道:“居广南的告急文书看,虽然吴珙连番失利,但其中也有地利不熟,水土不服等原因。吴拱军的实力尚在,所以我以后暂时无需增加兵力,何况临阵换将,也犯兵家大忌啊。”

虞允文点点头,道:“说得在理。”

刘珙又道:“但我以为应当在广南设制置使督战,并传语吴拱,努力住战不得维俣军机。以观其效,然后再作决定。”

陈俊卿听了,点点头道:“那么当派谁为广南制置使呢?”

刘珙道:“我以为范成大可担此任。”

不过这些事情和杨炎已没有关系,他本也不是功名心重的人,罢官在家也落清闲。只是想到自己和赵倩如从此无缘,有时想起来,竟然十分痛心,由其是在翠微亭前,赵倩如看他的眼神,总是在心心浮显。

万显声和乙休是他的婚事以经取消,住了几天也就走了。光衍又来了几次给严蕊看病。看病之余,也和杨炎纵谈阔论。光衍虽是佛门弟子,但见识广阔,诸子百家都有涉及,杨炎平时只喜看兵书,其他的书籍着得很少。但常和光衍一道谈古论今到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也对诸子百案产生了兴趣,反正在家里闲着边没有事,因此也看了不少别的书,不懂之处就去向先衍请教。光衍不奈其烦,详细解释。两人到是成了忘年之交。

而静养了一个多月之后,严蕊的伤势也大有好转。虽然还不能下地行走,但也不用俯卧在床上。流苏感念她是不愿诬陷杨炎才遭受酷刑的,又知道了严蕊的身世凄凉因此对严蕊既感激又同情。对严蕊的饮食起居,煎汤熬药都亲自过问。

时间长了,严蕊也知道了流苏是杨炎青梅竹马长大的,杨炎现在做不成驸马了,将来一定会娶流苏为妻的,又见流苏温柔和顺,心地善良,也对她心存好感,两人相处到也不错。

另一方面,杨炎府地的修建并没有因为他的罢官而停下来仂然继续施工。按杨沂中的说法,反正地也买下来了,该拆的也拆了,该建的也建了一大半了,那公就不要半途而废了,一口气把它修好算了。

杨炎一想,也有几分道理,反正所有的钱都是杨沂中出,自已罢了官虽然没有官俸,但田产还在,靠着这些田产,也是够修好以后的开支。眼看就秋收了,马上就有钱进帐,杨炎想今年到是可以在家里陪着流苏安安稳稳过个好年了。

不过这一天杨炎忽然接到虞允文的请柬,请他到西湖上一见。

如果是别人的邀请,杨炎可就不去了。但唯有虞允文例外,一来虞允文是少数杨炎怀有敬意的朝中大臣,二来也是因为虞公亮的关系,因此也只得前去赴约。

残阳西下,晚霞绚丽,虽然时至黄昏,但西湖岸边仍然游人如织,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这时正乏复未秋初,秋风送爽,吹弗着岸边的重柳,摇摆不定。

杨炎极目远挑,西湖水波疡漾,湖面上渐渐升起薄薄的水雾,却如弥散的哀愁。环湖的群山重叠,琼台玉宇若隐若现,湖中游船如梭,映衬着夕阳,都被笼罩上一层金黄的颜色。阵阵轻盈的丝竹声乐的乐器声,和歌妓曼妙的歌声传来,倒是一片休闲自在的景像。

杨炎忽然想到,自己虽然在临安住了好几年,却还从来没有在西湖上荡舟游玩。如果等严蕊的伤好以后,闲瑕无事带着她和流苏在西湖上荡舟游玩,听严蕊弹唱,到也是一件赏知乐事。

这时一艘画舫朝杨炎缓缓驶过来,虞允文正在舟中向他朝手。船靠岸边,杨炎蹬上画舫,船层的哨公竹槁轻轻一点岸边,画舫平平稳稳向湖中划去。

杨炎走进舱中,对虞允文施礼道:”杨炎见过相公。” 见虞允文在一张圆桌之后安然稳坐,桌上放着四样小菜,一壶酒,两付碗筷,显然是在等他来。

第四卷 广南 一 南下2

虞允文微微一笑道:”子昊,不必多礼,来坐下说话。”

杨炎在虞允文对面坐下,虞允文拿起酒壶,给杨炎倒了一杯酒道:”子昊,最近可好吗?”

杨炎细看虞允文,发现他比上一次见面又要苍老一些,两鬓的头发都以花白了,大约是国事太过操劳的缘故吧。不过想起上一次虞允文对自己的期望,杨炎只好苦笑了一下,道:”相公,这一回我只怕是令相公失望了吧!”

虞允文不禁晒笑道:”不,事实正好相反。”

杨炎道:”相反?”

虞允文点点头道:”其实皇上在作处罚决定时念你的远征之中,本打算将你从宽发落,只降你三级作罢。却是老夫一力主张,要严惩于你,才将你的所有官职一率罢免的。你可知道其中的缘故?”

杨炎这时才有些茫然,他当然不会认为虞允文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不过他确实是不明白虞允文样做的用意。只好摇摇头道:”相公这么做自有道理,可惜我实在是猜不透。”

虞允文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呵呵笑道:”你们杨家一门三代都门庭显赫,由其是你,年纪轻轻就己做到正六品武将。正所谓树大招风,难免为小人所疾。因此老夫这么做是,看似对你处罚严重,其实是想让你暂时远离这是非。何况你年纪尚轻,以后自然还有重新被启用的机会,因此且不可自暴自弃。”

杨炎听了,半响无语。他其实并不在意什么权位,但却想到就算能被起复又能如何,那大概也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了,到了那时赵倩如怕是早己嫁给别人。想到这里,杨炎忽然感到心里一阵揪心的痛落。直到这时,杨炎才真正发现赵倩如在自心中的位置原来是这么的重要。一想到自己和她再无缘份,就算是位及人臣,封王封候又有何用。想到这里,杨炎只好苦笑着摇了摇头。

虞允文当然不知道他心里的真正想法,道:”其实历代政治莫不如此,当政者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方能上为国家尽力,下保身家性命。否则只会为小人所伤,老夫在朝中又向偿不是于小人虚于委蛇,劳神费力。”

杨炎道:”恕杨炎直言,既是如此,相公又何苦要卷恋权位,不如退归林下的好吗?”

虞允文盯着杨炎,缓缓道:”老夫并非倦恋权位,又何偿不想一走了之。只是我走了纵然是能独善其身,但于国家又有何益。如今金人还在北方虎视眈眈,南方又有叛乱,朝庭之中朋党争轧,争权夺利。国事并非不可为之,老夫在朝,还可以为国家做些有益之事,对他们制约一些。老夫如果不在朝中,试问让龙大渊,曾觌之流掌握朝政,我大宋的局势还不知要乱到什么时候。别的不说,如果不是老夫及时赶回临安,这一次只怕又要与金国割地求和,交纳岁币了。”

杨炎心中一懔,这才体会到虞允文的用心良苦,由衷道:”是我失言,还望相公见谅。”但是一想到自己的事,却又心中索然,道:”可是我己心灰意冷,只怕难以如相公所愿。”

虞允文也沉默了半响,才道:”也好,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不过老夫这次请你来,并非只是要和你说这些,而是另外还有一件事,想请你帮我去做,你愿意吗?”

杨炎到有些奇怪,道:”相公是我大宋宰相,执掌朝政,不知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的。”

虞允文道:”老夫考虑再三,这件事情非你不可。你可知道现在摩尼教在南方作乱的事情?”

杨炎点点头道:”我略知一二,不是朝庭派出了待卫步军司都指挥使吴节度领军去平乱了吗?”

虞允文叹了一口气道:”可惜吴拱到了广南,连战不利,反而被摩尼教打得大败。现在摩尼教己占居广南十三州三军二府,声势浩大,风头正劲。”

杨炎也吃了一惊,道:”连吴节度也吃了败战?摩尼教军真有那么厉害吗?”

虞允文也苦笑道:”这一点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虽然叛军声势浩头,人数众多,但毕竞也只是一群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吴拱所带的步军司禁军是大宋最精锐的人马之一,而且装配精良。就算有水土不服,地历不熟的原因,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快吧。现在朝庭己在广南设制置使司,以范成大为制置使,到广南督战,希望能扭转局势。”

杨炎道:”范大人于军事也不甚精通,去了广南只怕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叛军既然有这幺强的战斗力,以至于可以打败吴节度,一定是有别的原因。如果不找出这个原因,恐怕难以平定这次叛乱。一但让叛军成了气息,金军在从北边打过来,我大宋可就危险了。”

虞允文道:”你说得不错,所以老夫才想让你去一趟广南,暗中打听叛军得势的原因。”

杨炎怔了一怔道:”刺探军机,这是兵部职方司的事情,为什么要派我去呢?”

虞允文微笑道:”第一,你精通兵法,找出叛军获胜的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出平乱的方略来。第二,现在广南大乱,你以前在军中做过斥候,武功高强,为人机警,成功的机会便大一些。”

杨炎想了一想,虞允文说的也有道理,自己也算是合适的人选了,又问道:”我爷爷知道吗?”

虞允文笑道:”这件事情我自然是和同安郡王先商议过的,不过他说怕他劝不动你,非要老夫亲自出面来劝说于你,你能绐老夫这个面子吗?”

杨炎苦笑了一下,道:”相公和我爷爷都商议过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虞允文微微一笑,似乎是有十足的把握,他拿出一个玉牌道:”这面玉牌是枢密院下发,就是你的凭证。到了广南以后,你的任务是探查摩尼教的虚实,以及平乱的方法。凭这面令牌,你可以直接去找范成下,或是吴拱,有什么需要他们配合的都可以提出。不过你的行动并不受他们管束,一切由你自己便宜行事,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去找范成大和吴拱。”

杨炎接过令牌,到有些出乎意料。但虞允文给他这么大的自由空间,到也深得其心。他收起令牌,起身道:”相公,既是如此,那我就先告辞了。”

回到家里以后,杨炎立刻就来找杨沂中。而这时杨沂中正在书房安坐,显然是在等他。

见他来了,杨沂中便道:”你以经见过虞允文了。”

杨炎点点头道:”见过了。”

杨沂中道:”那么他委托你的事情你答应没有?”

杨炎道:”答应了。”

杨沂中的眼睛里顿时有了笑意,道:”那么你打箅什么时候起身?”

杨炎道:”既然我答应了,那就不要拖延了,这两天我就收拾东西,最晚第三天也要动身,希望能在过年以前赶回来。”

杨沂中点点头道:”你走了以后,我会设法通知你外公他们,让他们也去广南照应一下。家里的一切事情由我照看,不会有事的,你就放心好了。不过现在广南局势混乱,鱼龙混杂。而是摩尼教在广南经营了近四十余年,根深蒂固,教中高手众多,你这一次去广南,可要千万小心。”

杨炎点头道:”我知道的。”听了虞允文的介绍,他当然可以想像现在广南的局势是多么混乱,这个时候去广南自然是十分危险的。但他仍然还是答应了虞允文的要求,也是因为他始终对虞公亮的死内疚于心,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帮虞允文一次。

第四卷 广南 一 南下3

杨炎从杨沂中的书房出来,转回自己家里,首先告诉了流苏。他自然不会说是去广南打探军情。只说是要出一趟远门,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流苏也没打听他要去那里,只是叮嘱他路上小心,然后就去给他收捡行李去了。就像以前杨炎出征时一样。杨炎心里却生出一股温暖,他己经失去了赵倩如,无伦如何也不能在失去流苏了。同时也决定,这一次事情办完回来,就带着流苏和严蕊离开临安,离开这里的是非,干脆还是回到临济村去安住下来。

次日,杨炎又去找光衍,向他告辞。不过他到没有瞒着光衍,直说了自己要去广南。

光衍也没问他去广南做什么,只是道:”广南现下正有摩尼教作乱,檀越此去,到是要小心。

杨炎忽然想到光衍见多识广,他或许知道有关摩尼教的事情,问道:”大师可知道摩尼教的来历吗?”

光衍道:”贫僧到略知一二,摩尼教原是八百多年以前波斯人摩尼所创的一个宗教,后来传遍西域诸国。于唐朝传入国。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年)波斯人拂多诞持《二宗经》至我国。开元七年(719年)吐火罗国支那汗王帝赊上表,献解天文大慕,请置法堂。却为唐玄宗下敕严加禁断,但西胡可以继续信仰。因而得以传入回鹘,很快成为回鹘国教。安史之乱末期,因回纥助唐平乱有功,摩尼教徒借回纥的支持,得以在华传教。代宗大历三年,敕准回纥摩尼教徒在长安建摩尼寺──大云光明寺。其后,又应回纥之请,于荆州、扬州、越州等州建寺。武宗会昌三年,但后来回纥国势衰落,从唐撤兵,唐朝也一改前态,下令禁止各地的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三年灭法时,摩尼教亦难逃其劫,转而在民间秘密流转。五代十国期旬,国家更替频繁,也无力禁止,遂在民间势力大盛。到我大宋开朝,又严令禁止,但在福建,浙江,广南沿海一带因与西域诸国有经商来往,也难以完全禁止。因其教义简单通俗,贴近于民,因此在民间也流转甚炽。”

杨炎又问道:”摩尼教的教义是什么?”

光衍道:” 摩尼教的根本教义,为二宗三际。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恶。三际指初际、中际、后际。教义称:未有天地之时,只有善恶二宗。善宗即光明王国,最高神被称为伟大之父或大慈父、明尊,有相、心、念、思、意等五种国土,怜悯、诚信、具足、忍辱、智慧等五施,与清净,光明、威力、智慧一体。 而恶宗被称为黑暗之王,住在黑暗王国里。中际阶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与黑暗斗争,而到后际之时,将会有一位光明使者出现,教化众生,令脱诸苦,犹如国王破怨敌国,自於其中妆饰台殿,安置宝座,平断一切善恶人民,最终建立一个光明世界。”

杨炎听光衍娓娓道来,如听故事一般,待他讲完之后才道:”这教义也不简单,怎么说他简单通俗,贴近于民?”

光衍道:”这是因为我大宋开朝以后,摩尼教徒们便将原摩尼教教义要旨简单地归纳为“ 清净 、光明、大力、智慧”八字。光明、善良、俭朴、友爱的道德观念,因而颇得人心,使之流传甚炽。”

杨炎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光衍道:“宣和二年(1120年)当时的摩尼教主方腊于睦州,台州等地聚众作乱,后来被朝庭平息,摩尼教又一度消益弭弥。后来刭了绍兴三年(1133年)钟相继任摩尼教主又在洞庭湖一带聚众作乱,又被岳飞所平息。钟相战死,但余党逃刭了广南隐藏,想不到蛰伏了了近四十年,现在又开始聚众作乱。”说着叹息了一声“现在北方尚未完全平定,南方又动乱不息。真是多事之秋啊!”

杨炎道:“多谢大师指点,我就告辞了。从南方回来以后,再来看望大师。”

光衍微微一笑道:“檀越一路保重,贫僧就不远送了。”

两厂之地位于大宋最南端,俗称岭南。北至荆湖路和成都府路,东临福建路,西与大理、交趾相接,南抵南海,还包括海南岛等大小岛屿。地域广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