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塑国魂-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久,两人慢慢分开,何绍明慢慢凑过头去,四目相对,双唇相接……

夫妻之间,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也许只需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关心,看到爱,矛盾随即化为乌有。

乔雨桐听着小翠的回报,嘴角淡淡地挂上一抹戏谑的微笑,随即打着哈欠,吹熄了蜡烛。

这位姐儿,从不曾在人前露出半分凄苦,只是,她真的如她的笑容那般灿烂么?

佩顿抱着熟睡的小安妮,呆呆地望着房门,内心就如同她的目光一样,充满了茫然。

她一心追求着真爱,不远万里,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度。只是,这真的是她所期盼的生活么?

而凯泰则一身短打,脚搭着炕沿,双手伏地,憋红的脸上挂着汗珠,一下一下地坐着俯卧撑。

年轻的贝子似乎下定了恒心,要告别他的纨绔生活。只是,当他知道何绍明的企图后,还会如此么?

夜深了,烛光熄灭,微弱地北风吹打着窗棂。一片寂籁。

直隶,保定府。

一处街角,此刻变成了招兵所。

十几个人忙活着,有的负责体检,有的量取身高,有的记录着姓名籍贯。从本地借调来的十几名衙役,手拿着稍棍,呼呼喝喝地,让围观的人群保持秩序。

一名地保模样的人,一手铜锣一手拿着小锤,反复地敲击着,口中吆喝道:“诸位父老乡亲听好了,新晋关东新军练兵使何大人,在辽阳练新军,特到此地招募兵丁。月钱四两八,天天有肉,凡是十八到二十八,身体康健无吸食鸦片均可报名呐。”“当当当~”

“四两八的银子?娘诶,那不是比淮军还高?”

“吹牛皮吧,还天天有肉,以为自个儿是御林军呢吧?”

“赖三儿,别往前挤了,瞧你那模样,一脸烟色,人家肯定不要你。”

“嘿,怎么说话呢?老子早就不吃那玩意儿了。”

“这位大哥,别挡道儿,兄弟等钱救急,您让让。”

……

待第一个人上前报名,其余人等便拥挤着,不甘落后,场面乱哄哄的,任凭衙役们如何厮打咒骂也平息不下来。

台子上的魏国涛一脸的严肃,皱着眉头瞅着这帮面黄肌瘦的报名。旁边儿,一名衣着笔挺的青年瞧着魏国涛脸色不好,上前道:“学长,这挑挑拣拣下来,剩不下多少人,我看咱们还得再跑几个地方。”

魏国涛冷着脸道:“成良,别瞧不起这群人,中国就是靠着他们,延续了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相信我,只需要两年,这帮散乱的农民就会变成龙精虎猛的勇士。”说着,双眼露出希翼的目光。

旁边的青年名叫张成良,为魏国涛的学弟,今天刚从军校毕业。闻言笑道:“学长,这些不过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羔羊而已,就是给他们最好的武器,他们也没勇气上战场的。我看,还是多走走,招募一些有血性的。”

魏国涛摇头:“成良,记住,这是先生说的:军队是暴力机构,需要血性,但也需要理性。如果全凭血性,这只军队只会在一个又一个胜利后,丧失理性,变成一只嗜血的怪兽,不分敌我。”

顿了顿,又道:“而我们招募的这些平民,眼前看来确实是一群绵羊。但我们会训练他们,用思想去武装他们,有了思想的军队,拼起血性来当仁不让,过后也不会择人而噬。”

张成良讶然道:“这是先生说的?”心中对何绍明越来越好奇。由于接触不多,他只是从薄薄的小册子上获取了变革的思想,并没有如魏国涛、秦俊生一般,受到何绍明各方面的指导。

魏国涛点了点头,算是回答。

混乱的人群中,赫然传来一声迥然的四川口音:“龟儿子地,你个瓜娃子莫要挤老子咯,把个鞋子都踩掉咯!前面儿的快点撒,再慢些要死人啦!”

寻声望去,但见一名身材欣长背着一把长刀的青年在人群里跳着脚,一边推搡着,一边扭着脖子朝前群,站到魏国涛身前大声道:“老子川人商青陀,报名参军!”

魏国涛身边的张成良朝旁边努了努嘴:“边儿上排队去。”

这商青陀也不答话,伸手抽出背后长刀,用浓重的四川方言喝道:“龟儿子,都给老子闪开!老子等钱救命!”

排队众人摄于闪着寒光的长刀威胁,连忙闪在一边,给他让出了位置。

张成良见状,有些不喜,想出言训斥,却被魏国涛制止:“是条好汉,就是不懂规矩。无妨,来日咱们好好操练他就是了。”

三日间,魏国涛等人在保定府招募了上千人,便撤了招兵的告示,领着新募兵丁浩浩荡荡地直奔天津。在那里,他们又坐了轮船,在营口登陆。复行几日,便到了屯兵之所。

这帮衣着破乱面黄肌瘦的平民百姓,进了军营,望着空无一物的旷野,寥寥无几的木屋,忍不住开始低声腹诽起来。

“这是军营么?保定的军营咱也看过,那围墙起码三丈来高,里面绵延好几里都是营房。可这儿任嘛没有,这话怎么说的?”

“听说这边正修铁路呢,不会是把咱们卖了当苦力吧?”

“说不准啊。咱还是听天由命吧,反正得了三十两安家银子,到哪儿都是混口饭吃。”

商青陀听得也是心里没底,他本是走镖的镖师,路遇劫匪,不但货物被抢,同行的镖师货主也死了个七七八八。他仗着一身武功,带着货主的女儿逃脱了出来。一路乞讨,打算返回四川。不想,途径保定,那女子却因生父惨死而害病。正赶上招兵,又有三十两的安家费,商青陀便报名参军。银子一分袂留,全给了那女子。让其治好病后,返回四川。

听着众人的议论,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打算情况不对便悄悄逃跑。

正琢磨呢,就见带他们来的那位大人与一名满脸坏笑的人悄悄交谈着什么,又彼此握了握手。旋即,那满脸坏笑的人对着自己这帮人指指点点,转头对后面跟着的人吩咐道:“快中午了,赶紧准备做饭。让这帮饥民吃饱了好干活!”

完,那几个人便说说笑笑走了。只留下一名凶神恶煞般的人,督促着大伙找地方休息。

约莫半个时辰的功夫,上百辆手推车推着热气腾腾的蒸笼铁锅,停在众人面前。一名围着围裙的大师傅拿着马勺敲击着铁锅嚷嚷着:“开饭开饭,都他娘的给老子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空气中散着满头与菜肴的香味。饥肠辘辘的众人出阵阵吞口水声。有人忍不住翘起脚来望推车上看去,只见猪肉酸菜炖粉条,红烧肉土豆,蘑菇汤,还有热气腾腾的大馒头。

所有人都心道,即使是过年也未必能吃这么好吧?当即,也不用人管束,自觉地排了队伍,上前领取食物。拿着马勺的大师傅满脸的不耐,吩咐着手下给众人分铁盆筷子,又叮嘱手下要平均分配,忙个不停。

没一会儿的功夫,所有人都领取了食物,蹲在地上,稀里秃噜地开始大嚼起来。数千人一起就食,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

商青陀仗着手明眼快,吃完一份又悄悄跟在人后,吃了双份。吃饱喝足,又休息了半晌,提着鞭子的那名军官便甩响了鞭子,招呼众人起身,分了斧头大锯等物,引着众人往前方的树林开始伐木造屋。

商青陀扛着一柄大斧头,胃里温热油腻的食物让他心满意足,心中暗道,看来这新军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在这儿干即使没有饷,顿顿都能吃上肉也不错。

第七十三章写本步兵操典

出了正月,已是阳历三月天。关东这地界,此时吉林与黑龙江还是一片银装素裹,而辽南地区冰雪却悄悄地融化着。一夜之间,柳树出了新芽,过冬的松鼠等小动物又活蹦乱跳地出现在树梢枝头。

俗话说,春捂秋冻,关东这地界起码要到阳历四月天,人们才会逐渐换下棉袍。正午时分,辽阳州北城门外,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还有暂时无事的洋学生,跳着脚站在一处官路旁,朝北方望着。

正午的太阳烤得人脸膛通红,不时有人拿袖口擦拭着汗。

詹天佑反复地什么时候到?会不会是在驿站耽搁了?我这边还有数不清的工作等着呢,要不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先回去?”

闻言,面色平静的唐绍仪笑道:“眷诚,工作是要做,但也不急在这一时啊?咱们是下属,上官来了,怎么也得迎接一下,否则就是失礼啊。”

詹天佑不通世故,是以这么些年来不过是一个微末小吏。而唐绍仪浸淫官场这么些年,显然沾染了这些官场作风。

“来了来了,快站好!”一名小吏急急地从山岗上跑下来,嘴中不住地喊着。

众人立刻去了惫怠,精神一振,定睛往官路上瞧去。不片刻,只见一队车马,慢慢从前方树林弯路处转将出来。似是,那队伍立即分出一票人马快速奔来。须臾之间,疾驰到众人身前,当先一人,脚踏亮皮马靴,头戴大沿帽,一身墨绿色西式军装上两排亮黄色的铜扣分外耀眼,腰间肩头,武装带扎得一丝不苟,双手戴着白手套,右手上拿着乌黑的马鞭,胯下骑着一匹雪白的战马。

眼见就要撞入人群,那人一勒缰绳,骏马嘶鸣人立,顺势原地转了半圈。当真人马骏,人更俊。骑士翻身下马,几步走到众人面前,笑道:“少川先生,眷诚先生,此地不便说话,咱们还是先进城吧。”说话的不是旁人,正是何绍明。

话说那日何绍明与凝香和好后,两人之间仿佛感情更进了一步,倒也柔情蜜意。身心满足的小丫头凝香,便顺势默许了佩顿的存在,从此,各在各的院子里,遇到了也就打个招呼,倒也相安无事。倒是何绍明,没几日的功夫便怂恿着凝香与乔雨桐,厚颜无耻地又玩起了大被同眠。就这样,三女两个在东院一个在西院,其乐融融地到了正月末。这身行头,就是在何绍明的设计下,由三女(主要是佩顿的剪裁)一起完成的。

那日何绍明收了电报,说是军械器具,还有几百名华侨知识青年都已经到了辽阳,便急急忙忙地张罗着要上任。几女一番商量,决定跟着何绍明到辽阳。又是耽搁两日,这才起行。路上何绍明几次想先行一步,却碍于佩顿与小安妮都不会中文,只得随着马车缓缓而行。是以,时至今日才到得辽阳。

何绍明面带微笑,边行边询问近日的情形,时不时的与那些华侨青年亲切地打着招呼,态度和蔼,如同春风拂面。这一身打扮,加上何绍明礼贤下士的作风,顿时让这帮华侨青年大脑充血,神情激动。这群人口袋里,行囊中,大都装着一本小册子,就是这本小册子,唤醒了他们的爱国救国之心,告别了只知抱怨却无所作为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向往的民族事业中。。

与之相反,辽阳本地的小吏衙役们,却是满脸的莫名。

“瞧见没?出过洋的人,这一身打扮,还挺是那么回事儿。”

“也不知这是唱的哪一出,不像下马威。”

“小心着点,这位大人可不好惹,人家连洋人都不放在眼里,更别提咱们了。”

且不说这帮人在低声腹诽。何绍明牵着马,在众人如众星捧月般包围下,进了辽阳城。这辽阳可是一座古城,相传在夏商周时代,此地便为交通经济军事重镇。一六二一年,努尔哈赤攻陷辽阳,便在离此不远的太子河东岸建了新城东京,并定都在此。三年后,努尔哈赤又迁都到了沈阳。康熙三年,辽阳升级为州,归属奉天府管辖。

而如今,名义上辽阳仍归奉天管辖,但实际上,税收厘金,官吏任免,所有的大权全在何绍明手上,可以说此刻辽阳已成了何绍明的私有之地。

进了衙门,何绍明挥退了前来拜见上官的众人,单单留下唐绍仪与詹天佑问话。也不待何绍明问,詹天佑便急急地做了报告:“大人。三条步枪生产线以及无烟火药生产线已经运到了,同船来的还有两百名经过培训的华侨技师,目前正在建厂子,再有一个月,估计就能调试完工。其他的设备还在路上,厂房什么的正在建。”

何绍明点了点头,又看向唐绍仪。

唐绍仪躬身道:“大人,已经征了六千民夫,加上陆续到来招募的兵丁,营盘大致造好了。另外,您订购的一万只步枪运到了。”

“魏国涛和秦俊生回来了没有?招兵的十几拨人,都回来了么?”何绍明问道。

“回大人,魏国涛与秦俊生回来了,除了奔赴山西的两拨人,都回来了。”唐绍仪回道。

何绍明眉毛一挑,站起身来,弹了弹帽子上的尘土,戴上,随即大步流星往外就走:“走,咱们去军营看看。”

唐绍仪心中苦笑,这位大人还真是雷厉风行,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当下也不抱怨,嘱了人招呼好何绍明随行的家眷,便与詹天佑引着何绍明直奔军营而去。

加上护卫十几人,一路无话,赶在黄昏前到了初具规模的军营。

远远望去,山脚下,一望无际的营盘,让人通报,魏国涛与秦俊生自是在门口迎接。

瞧见何绍明这一身行头,魏国涛两腮**,举起右手,行了个标准的美式军礼。“大人,欢迎您到来。”

有魏国涛做榜样,后面受过军事训练的人有样学样,纷纷举手敬礼。

马上的何绍明微微一笑,举手还礼,随即道:“琐事缠身,以致今日才到。辛苦诸位了。闲话少说,看看这一个月来训练的如何了。”说罢,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后面的凯泰,当先一步就往里走。

跟着的秦俊生嬉笑道:“大人,您这一身真是俊朗,什么时候也给咱们也换上?”

凯泰讥笑一声道:“等着吧,我这贴身亲兵都没份儿呢,你们早着呢。”说罢,凯泰看了看自己的棉衫,又瞧了瞧何绍明笔挺的军装,眼神里满是羡慕。

何绍明哈哈一笑,道:“这军装的剪裁图纸就在行囊里,回头我交给少川,让少川来安排。个把月的功夫,肯定给大家伙都换上。”

笑笑间,众人进了营盘,只见一队队衣着破乱,杂乱不堪的庄丁扛着木头,在一名军官的带领下,正围着操场跑圈。

见状,秦俊生解释道:“大人,这旬月来,我们这几十号军官也没法操练这将近两万人。只得每日按着您的吩咐,好饭好菜供着,然后领着这帮平民跑步训练体力。”

何绍明点了点头,道:“不是说,不少北美、南洋的华侨子弟闻讯都赶来了么?怎么还缺人手?”

秦俊生笑着,眼神中满是戏谑:“大人,人是不少,前后加起来七百多人,还都是有文化的。可您别忘了,懂军事的可就我们这四十几号人。想要把那七百多人培养成军官,没两年的功夫是够呛。”

何绍明脸色一红,有些尴尬。秦俊生这话是给他留了情面,没直接驳斥。这是在点何绍明不懂军事。军队可不是靠几个人脑袋一充血就能训练出来的。这需要足够的下级军官,还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士官老兵引导。如今刚刚起步,想靠着四十几个没什么经验的军官就想成事,实在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这有些难住何绍明了,美国那边儿倒是答应组织一批军官团来帮忙。可说实话,让美国人来训练军队,还不如自个儿慢慢摸索呢。别到时候军队没练成,却养出两万多大爷来。

往后的事儿更多,士官,下级军官,参谋部,后勤部,一桩桩一件件可不是光靠摸索就成的。何绍明皱着眉,低头走了半天,出言道:“电报给唐琼昌,让他不惜一切代价,高价从德国雇佣一批军官士官的,最好再找一名有在参谋部工作过的高级军官。多少钱都成!还有,给德国人点儿便宜,无线电的份额多给德国一部分,尽量换取更多的华人子弟去德**校进修。”

身后的唐绍仪应是,随即拿出钢笔记录在小本子上。

何绍明一行大致地查看了一遍营地,随即进了设在中央一处土丘上的指挥部。说是指挥部,不过是一个简陋的大木屋,木头简略地抛了皮,里面有一些桌椅板凳,墙上挂了地图而已。

何绍明是越看越失望。在他的设想里,进了军营应该看到穿着整齐军装手持钢枪的卫兵;看到出操训练喊着口号的士兵;看到营房里叠放成豆腐块的军被;看到指挥部里一排排无线电报机与电话前忙碌的参谋们。这一切,与他设想的相去甚远啊。

坐在树墩做成的凳子上,何绍明低声哀叹道:“革命尚未成功,壮士仍需努力啊。”

这一生低低的叹息,让屋子里除了凯泰外的所有人,都为之肃容。就连一向嬉皮笑脸的秦俊生,神色也为之一整。

这话什么意思?这是挑明了要革命了。无疑,何绍明这句无心的话,给了众人一种希望,同时还有紧迫感。

而一旁的詹天佑与唐绍仪心思却各不相同。詹天佑心里想着他的钢铁厂,根本没在意何绍明说的是什么。唐绍仪闻言则内心只打鼓,琢磨半天何绍明这话的意思。革命?革谁的?他何绍明一个旗人打算造自己的反?不是?不是他说这么句干嘛?想了半天,也没闹明白。

何绍明无意说了这么一句,醒悟过来自己也觉得不妥,随即开口道:“凯泰,派人回去知会一声,告诉几位夫人,老子今日起就住在这军营了。”

“是!”

“少川、眷诚,今日辛苦你们了。你们回去忙手头上的事儿吧,回头我差人带一台电报机过去,有什么事儿咱们尽快联系。”

詹天佑与唐绍仪二人应是。

“国涛,你先当着这个主管的差事,督促这些新兵加强体能训练。老子可不像日后上了战场,这些饥民连逃跑都跑不动。”

“是。”

“其他人都散了吧。俊生,你留下,咱俩参谋参谋,看看能不能搞出一套步兵操典来。”

何绍明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又久居上位,板起脸来自有一番威严。连番吩咐下来,众人领命,一一散去。顷刻间,方才还显得拥挤的房内,只剩下了何绍明、秦俊生与凯泰三人。

何绍明瞅了瞅凯泰,一努嘴:“会不会当亲兵?把门去!”

“诶!”凯泰也不废话,迈着方步走了出去。

看着凯泰的背影,何绍明皱眉道:“不用了,打今儿起你跟着那帮新兵,白天一起训练,晚上给我站岗。”

“是,大人!”门外应了一声,旋即,脚步远去。

这回人可是真走干净了。秦俊生拿了纸笔,望着何绍明,俩人大眼瞪小眼,一时不知从哪儿下笔好。

何绍明倒是知道点儿皮毛,没上大学前,前世当参谋的父亲,经常当着何绍明的面对其灌输着一些军事理念。零零碎碎的,也算不少。可如今真要让他系统的写出来,这可就犯了难。

提笔良久,何绍明除了标题一个字也没写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