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藏师-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三十章 无间炼狱

    时间泯灭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千万人的生死,几百国家的兴灭,几十朝代的更迭……正是这些,构成了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和地球人的历史。人的生命仅有百年,一个人、一条百年的性命比起人类历史来,渺小如尘沙,连只蝼蚁都算不上。

    那么,今天所有人努力追求的,又有什么意义?

    进入石棺到走出石棺,林轩的生命就像经过了一轮血与火的淬炼,又成熟了许多。

    “我进去了多长时间?”他问萨曼莎。

    “极短,应该只有十五分钟左右,我刚刚站着打了个盹。”萨曼莎疲倦地笑了笑。

    林轩下意识地反驳:“怎么会这样?我感觉至少有半天甚至更长。”

    他看看自己的表,果然,萨曼莎说得完全正确,自己进入跟走出的时间差,真的只有十几分钟。但是,就在那十几分钟里,他目睹了古洛、**公的轮回了断。

    “表停了。”他苦笑一声。

    “既然停了,就不必管它了。”萨曼莎的回答,带着高深莫测的味道。

    “为什么呢?”林轩的脑子还没有完全清醒,举手投足之间,似乎还在那无边的火海中屹立着。

    “我们进入这珠峰下的山洞后,本身所处的时空维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平面的时间世界已经对我们不起作用。在这里,我们处于另外一种时间运作模式上,是你从未见识过的。所以,此刻就算丢弃了腕表,也不会有任何实际的损失。”萨曼莎回答。

    林轩摘下那块停止工作的欧米茄金表放进口袋里,转头看着萨曼莎:“你知道那么多,为什么之前总是藏私,不肯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这样的话,无疑是在谴责萨曼莎曾经欺骗了大家。

    萨曼莎摇头:“林轩,这些话我只能对你说,因为它们都是俄罗斯军方、国家保密局的高等级机密。当然,我也可以不告诉你,什么都不说,直到我们离开这里,从此相忘于江湖。现在,我这样说了,就是想让你明白我的心。”

    林轩苦笑,萨曼莎伶牙俐齿,把一切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把自己择得一干二净,完全是无辜者一样。很可惜,林轩不是那种听了女孩子的话就失去全部定力的人,这些话对他没有丝毫效果。

    “这么说,我应该谢谢你了?”林轩问。

    萨曼莎又摇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虽然是中国古代人的套话,但说得对极了,在我们俄罗斯,很多人都信奉这句话。我为你做什么,不是为了一句‘谢谢’,你心里懂,为什么一直在逼我说出来?”

    林轩有刹那间的失神,因为萨曼莎的眼神如此柔和,又那么深情,仿佛刚刚说的每一个字都出自于万分真诚的内心世界。

    “我……唉!”林轩长叹,轻轻地俯下身,凝神看着石棺中的古洛。

    在幻觉中,古洛与圆明园一起毁灭,慷慨激昂、大义凛然赴死,成为清朝历史上的无名忠臣。

    在真实世界里,林轩看着古洛,看着这个刚从冰块中获释的科学怪人:“他会复活吗?他的灵魂已经消亡于地火世界,空余**,还有什么用?就算活过来,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吧?”

    藏獒这种低级动物可以由僵死中复活,但人作为掌管地球的高级动物,其器官比藏獒复杂几千倍,所以不能简单复活。某个细小环节错了,整个实验就此失败。

    事实上,古洛真的已经死了,他的身体正在逐步僵硬,人类拥有的那些美好的东西都已经从他身边溜走了。

    “我们回去吧。”萨曼莎低声说。

    “好。”林轩回答。

    在离去之前,他又看了看躺在另外一具石棺中的**公。

    **公的表情平静而坦然,嘴角甚至挂着淡淡的微笑。

    “他死了吗?”萨曼莎问。

    “他死了。”林轩回答,稍后又下意识地补充,“应该是死了,我亲眼见到他的……他的灵魂。”

    在火海之中所见的,应该就是**公的灵魂,而另外一边,则是古洛的灵魂。那么,深入火海之中的,是林轩自己呢,还是林轩的灵魂?如果是灵魂,则林轩也具有了灵魂出窍的能力吗?在灵魂出窍的十几分钟里,他是死了还是活着?

    林轩想到那些,顿时怔住,无法将眼神从**公脸上挪开。

    “灵魂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萨曼莎无意识地追问。

    林轩忽然想到“无间炼狱”这个词汇,在佛经、禅卷里都曾用这个词来形容人死后所经历的那些折磨。“炼”岂不就是指烧炼、熔炼?“无间”岂不就是指那火海的广袤无垠。也许,他所见到的,正是传说中的冥界“无间炼狱”吧。

    炼狱一词来自拉丁文动词,有精炼之意。在基督教会的传统中,炼狱是指人死后精炼的过程,是将人身上的罪污加以净化,是一种人经过死亡而达到圆满的境界(天堂)过程中被精炼的体验。在非基督宗教中,譬如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以及其它宗教也用了许多拟人化的说法来表达炼狱的思想,如轮回或灵魂在阴府中的情况等。

    林轩曾读过但丁的《神曲》,该书中描述的炼狱共有九层,生前虽然犯罪但可以得到宽恕的灵魂,按人类的七大罪过分别在那里忏悔罪过、洗涤灵魂。

    当然,在他记忆中,对于“炼狱”描述最深、最可怕的应该是*教的教义。该教义中,将“炼狱”定为信仰的后世惩罚处所,亦称为“火狱”,即阿拉伯语“哲罕南”的意译。在中国,华人*多沿用波斯语duozakh一词的译音,称作“垛子海”或“多罪海”。在阿拉伯语中,用于指称“火狱”并见之于《古兰经》的词汇还有哲希姆(al—jahim)、侯泰迈(al…hutamah)、“纳尔”(nar)、“塞伊尔”(al…sa';ir)、“塞盖尔”(saqar)等,总之,那里被视作刑罚严酷、阴森恐怖之地,为拒不信奉*教并作恶多端者复生后的永久归宿。

    “我的灵魂,曾入炼狱而不觉得,侥幸逃生而不知道,真是……”林轩苦笑,后背立刻冒出了一层冷汗。

    换句话说,假如他在火海中目睹了古洛、**公之死而自己未曾平安跳出幻觉、回归现实的话,他也就变成死人了,像眼前石棺里躺着的古洛、**公一样。

    那样的死亡,对于他的人生而言,简直是个莫大的悲哀。

    现在他懂了,这些排列为卍字的石棺,正是活人走向炼狱的入口,而他和萨曼莎竟然在无意之中,亲手将古洛、**公送入了宗教典籍中所描述的最可怕的“炼狱”之内。

    “我们错了!”

    “我们不该用从前的逻辑思维来定义眼前的世界!”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实在太少太少了!”林轩不禁一连三叹。

第二百三十一章 石窟毁灭

    萨曼莎沉默了一阵,终于点头承认:“也许你是对的,但这应该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不是吗?”

    **公困守山底,古洛被冰封于山崖上,如果没有林轩和萨曼莎,他们永远不能了解轮回的恩恩怨怨。从这一方面讲,林轩与萨曼莎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轰”,陡然间一声巨响从石窟那边传来,地动山摇,令萨曼莎站立不稳,一头撞进林轩的怀中。

    林轩回头看,石窟那边腾起一股股烟尘,随即大面积坍塌。只过了几秒钟,熊熊大火腾空而起,把洞窟的废墟全部包围。

    “原先生在那里!”林轩大叫,随即拖着萨曼莎向那边跑。

    距离废墟还有百十步,令人窒息的热浪便扑面而来,无法前进。

    废墟之中并没有哭号呼救之声,反而呈现出一股非同寻常的死寂。

    “原先生在里面,很多拥有大秘密的人都在里面,他们死了,那些谜题就——”林轩的话说到一半,陡然一拍额头,自我解嘲地笑起来,“我在干什么?我在想什么?那些东西本来就非我所有,完全属于另外的人。我若强求,就能获得那些秘密吗?错了错了,我的想法从根子上就错了。”

    他后退一步,向着火海深深鞠躬:“晚辈林轩,送别诸位老师、先生、前辈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只要大家的灵魂都在,就有再见面的时候。再会了,再会了……”

    执着、放下、解脱、混沌都只是一转念之间的事情,修行水平到了,自然就能看得出来、说得出来、做得出来。

    在他心底唯一感到可惜的,就是那位原先生,因为对方曾精细研究过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时期江湖上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深刻剖析。换句话说,原先生对与历史上发生过的事自有评估和判断,某些敏感问题,只要他说出来,就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辩论。

    失去了原先生,这江湖就失去了很多独特的味道,变得索然无味,很多历史谜案石沉海底,再也不会浮出水面了。

    “真是可惜了。”萨曼莎也扼腕叹息。

    在进入此地之前,他们想不到在遥远的藏地雪山下面,竟然藏着这么一群史上著名人物。世人以为那些名人已经流亡于海外、病故于仙岛,但却想不到,他们已经超越了时间的管控,寂寞地群居在这奇怪的石窟之内。

    之前如果有消息传出去,这寂寞的雪山一定会变得热闹非凡起来,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正是这样的道理。

    “你说,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大爆炸?”隔了一阵,萨曼莎又问。

    林轩并不知情,但他觉得,这事应该是外来的入侵者干的。

    “我只看见了空沙,没有见到骆原。”他不无担心地说。

    “还有田梦,不是吗?”萨曼莎补充。

    林轩苦笑,他以为田梦很可能已经葬身冰盖之下,步田雨农的后尘而去了。

    “我们走,去见空沙。”他怅然回应,顾左右而言他。

    也许是时候忘掉这石窟了,毕竟石窟里住着的人都已经被世人忘记,已经跟外面的世界完全脱节。就算他们个个都是当时当世的精英,毕竟也已经过时很久了。就像一个人不能拿着明朝的尚方宝剑斩杀清朝的贪官污吏一样,他们活着与否,都不会对外面产生太大的影响了。

    “林轩,告诉我,你跟田梦之间到底有什么约定?难道你不为她的失踪而感到揪心吗?”话题终于还是转到了田梦身上,即使那是林轩最不愿提及的。

    林轩摇头:“没有任何约定。”

    萨曼莎的眉毛猛地拧起来:“好吧,那我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放手行动了。”

    林轩无法确定萨曼莎还有多大的能量,这个俄罗斯女谍做出的一些事,总是让男人感到惊骇。

    很快,他们就与空沙会合在一起。

    空沙正在指挥手下开凿冰层,继续向北进发,已经完全忘了古洛的死活,不停地大声吆喝着:“继续干,好好干,不管我得到什么,都不会亏待大家。”

    此刻,他的人正在使用微爆破手段向正北掘进,需要对付的,是前面一个收口的隧道里填塞的冰块。很明显,只要炸掉冰块,他们就能进入那隧道,突破本地的空间,进入另一片世界里。

    那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总要花费数天才能完成。

    “古洛死了,什么都没留下。”林轩走过去,慢慢地告诉空沙。

    “是吗?不用管它了,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来做,你看——”空沙把一只巨大的望远镜递过来。

    那望远镜的侧面标着瑞士专有的“拜戈120”的编号,一看就知道是军方使用的东西,而望远镜中出现的画面则是异常奇怪,冰层深处,似乎有着无数影影绰绰的壁画。

    “还有多久,才能打开这隧道?”空沙大声问。

    一个小头目抬头回答:“我们至少还需要十五个小时才能将隧道清理干净。”

    空沙挥手:“注意保护壁画,好好干!”

    在这种极寒环境中工作,人的体能消耗极快,所以接下来的大半天里,凿冰的速度越来越慢。

    在已经暴露出的石壁上,林轩发现了一些年代相当久远的壁画,使用的是炭笔作画,笔触粗糙之极,笔法古拙淳朴,一看就知道是没经过特殊训练的普通人画出来的。

    林轩经过仔细的辨认,发现其中一幅类似于《夸父追日》的故事。

    “这里果然处处充满玄机——”他不禁苦笑。假如原先生在场,一定能从这些笔画笨拙的炭笔画中获得更重要的启示,可惜,斯人已逝,随石窟一起灰飞烟灭了。

    到了最后,空沙的手下累了,再怎么驱赶,都已经无力工作,全都横七竖八地躺倒在地。

    林轩走到工作现场的最前端,举起望远镜,向冰层最深处望着。由于冰层对光线的反射、折射作用,所以林轩费了很大力气,才看清冰层最深处有什么。

    那是一块平坦的石壁,尺寸应该是在三米高、一米半宽,似乎是一扇大门。大门上也有影子一样的花纹,只是相隔太远,实在看不分明。

    林轩抚摸着冰冷的石壁,渐渐陷入了沉思。

    前方只要有门,就能穿门而过,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林轩对这脚下的世界并不熟悉,对于即将展开的另一个世界,也是一无所知。那么,他凭什么才能击败众多对手,获得那扇门里的秘密呢?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大问题,必须得好好考虑考虑。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问

    那隧道是一个倒置的喇叭口形,目测最宽处为十五米,最高处越九米,逐步向后收紧,内部完全被坚冰塞满。目前清理出来的部分仅仅是喇叭口的外围,要想完全打通隧道,只怕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喂,兄弟。”林轩转向靠着冰壁休息的小头目,“除了微量爆破,还有其它办法吗?”

    那小头目有着阿拉伯人的标准五官,两颊和下巴上的络腮胡须虽然被剃光,但青色的胡茬仍在。

    “没有好办法,冰层太坚固,冻结的时间超长。”小头目回答。

    林轩捡起一块碎冰,迎着光观察它的纹理。的确,冰层内部呈现出无规则的螺旋状纹路,就像藏区老百姓常说的“冰疙瘩”一样,无法用震碎、剖解等常用方法大面积破坏,只能一点一点凿进。

    “先生,我觉得有一点非常奇怪。”小头目压低了嗓音,“从这种冰块的特点看,冰块是从隧道深处‘拱’出来的,最先的凝结点是在最里面,然后步步向外漫延。那么,我们就算到达了能看到的那扇门,随即而来的,是更坚固、更低温的冰核,再前进半步都不可能。”

    林轩检查那碎冰的原因,正是基于同样的判断,一旦遭遇冰核,必将无功而返。

    林轩抛开碎冰,再次靠近冰层,向隧道尽头远眺。

    那小头目也学着林轩的样子,身子趴在冰层上,眼睛贴近冰面。

    “你觉得,这隧道有多长?”林轩再问。

    他一直都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理,这小头目既然被空沙选中带队,必有其高明之处。

    “一公里甚至更长,我用望远镜观察过,除去冰层的折射、反射等干扰因素,隧道的长度可能在八百米到一千三百米之间。”小头目回答。

    林轩苦笑,小头目的判断跟自己想的完全一样。那么,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要想一点点凿穿这么长的冰洞,比登天还难,不如趁早放弃。

    “聊什么呢?”萨曼莎大步走过来。

    小头目立刻退开,不打扰林轩跟萨曼莎。

    “我们在聊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林轩长叹。

    萨曼莎把脸贴在冰块上,默默地观察了一阵,忽然长叹:“林轩,**公从昏迷中醒来后曾有十几分钟的清醒时间,并告诉我一些事。”

    林轩并未感到惊讶或生气,只是随口回应:“是吗?我猜那一定是很重要的事。”

    萨曼莎转过头,神情迷惘,好像根本没听到林轩的话。

    “他说了什么?”林轩继续问。

    “镜面中的世界,镜面中的宇宙——反之亦然,宇宙中的镜面,世界中的镜面,千千万,千万万的镜面,无尽循环,层层叠叠,永生不息……那就是生命的真谛。”萨曼莎换了另外一种声音,听得出,她是在极力模仿**公的说话方式,“人类永远不能回溯其祖先,因为人类根本没有祖先。科学家、生物学家、史学家们无论经过多少实验,都只能研究到精子、卵子的结合孕育了胚胎,却始终不能再回溯一步,谁能知道精子、卵子、雌雄同体、雌雄异体的分类是怎样拟定出来的?即使在类人猿、猿类、海洋生物类的逆向进化推论过程中,又有谁反思过,人类的起始点究竟在何处?”

    林轩静静地倾听着,脑中浮现出**公的样子。

    “这些是天问,但人类如果不发出‘天问’,又如何能反证自己的存在是天的旨意?我活着,那石窟中所有的智者也活着,无时无刻、每时每刻都发出天问。我们集合了全人类数千年历史中绝顶智慧、最高精神力量,向那隧道中的世界发出‘天问’。那世界,就是一切问题的终结点。”萨曼莎说——实际上是**公在“说”。

    实际上,接下来萨曼莎还复述了**公说的很多话,但林轩记住的只有“天问”二字。

    天问,即中国文学史上的奇作《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全诗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起伏跌宕,错落有致。该作品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萨曼莎的声音停了,四周的空气如凝固了一般,充满了冷肃、悲哀、凄凉、绝望的感觉。

    既然是“天问”,他们的未来已经成了无解的谜题。

    “**公是俄罗斯最强大的智者,据我们研发的超级间谍系统‘红眼皇后’测算,他的智商等同于爱因斯坦,而行动力则直逼昔日的亚历山大大帝。我们的总统非常忌惮他,所以才设计了一系列的骗局,将他变相地驱逐出境,发配到这大雪山。没想到,正是这种驱离,才真正成就了他的人生。”萨曼莎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