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鸿藻赞同的点点头,不可否认在抢人才方面他们决计比不过李鸿章。叹道:“当年张佩纶本是我们清流中人,只可惜中法马尾一战把他逼到了李鸿章的帐下,自此辅佐李鸿章坐稳了北洋,他可谓大功臣;如今我们刚刚痛下杀手把张佩纶从李鸿章幕僚团中逼走,却又出了个王辰浩,让李鸿章起死回生,竟又成了李鸿章的便宜女婿,真是造化弄人!”
李鸿藻和翁同?没少弹劾李鸿章,但每次都让李鸿章化险为夷。最后他才发现这都是张佩纶等幕僚人暗中给李鸿章出谋划策所致,于是他们清流派便改变战术先从剪除李鸿章羽翼开始,结果张佩纶便被清流派冠名干涉朝政而赶出直隶贬回南京。本以为就此会给李鸿章沉重打击,岂料最终被王辰浩力挽狂澜。
这时,翁同?又道:“最近听说李合肥带着王辰浩到处拜门子,恐怕这其中大有文章啊!”
李鸿藻抓了几颗白子攥在手里想了想,旋即落一子道:“当年八旗绿营糜烂时,李鸿章编练淮军崛起;如今时局何其相似,甲午一战淮军已老犹如当年绿营般不堪一击,李鸿章不是傻子肯定嗅出味道了!”
翁同?同样抓了几颗黑子,然后落下一子道:“曾公走前选李合肥为接班人,湘军变成淮军。如今李合肥已经年过古稀时日无多,而甲午一战足以证明淮军无撑大梁之才。一旦他倒下则淮军系统必垮,他李家富贵肯定受到威胁。”
李鸿藻接着又放下一白子,跟着分析道:“在这种时候,王辰浩的出现,让李鸿章看到了希望。黄海和仁川两战过后,王辰浩已经在北洋水师树立了威望;而天津谈判力挽狂澜,摆弄列强和日本于手掌之中,更是博得北洋幕僚团一干人等的一致敬佩。能文能武又是李家半个女婿,李鸿章选择王辰浩作为接班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错!”翁同?皱皱眉头,正色道:“我估计李合肥带着王辰浩拜完门子后肯定要给他谋个可以施展拳脚的差事,我们绝对不能让他得逞!”
李鸿藻问道:“叔平可有妙计?”
翁同?冷笑道:“摆弄不过李合肥还制不住一个毛小子吗?”
李鸿藻愣了一下,同翁同?对视一眼,二人顿时都会意的哈哈大笑。
第45章 两处心思(二)
颐和园,满清修建的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自公元937年的辽国时代就开始修建的三海工程的收尾大作。
整座建筑群披着厚厚的白雪,银装素裹。夜色中少了三分风景的美色,却多了三分唯我独尊的皇家气派。
佛香阁建于万寿山主峰之上,高达41米,从上面可以俯视颐和园的一切。慈禧喜欢高高在上俯视苍生的那种感觉,因此自从她搬进颐和园后便一直住在上面。
慈禧在佛香阁内美其名曰礼佛,但真正理得却是天下大事。
虽然归政给光绪皇帝,但是二品大员以上任命、军机要务和总理衙门洋务等要事的决断都得这位老佛爷点头才可以。
光绪皇帝每天都得从紫禁城跑到西苑来向慈禧汇报工作,在天下人面前表现的孝顺无比,实则个中真相实情只有少数握有实权的人才知道。
握有权利的感觉总是令人兴奋的,但是一旦失去权利便不是个滋味了。
这不,恭亲王奕?出山重新掌握总理衙门和海军衙门后,庆亲王奕?的心里便倒了醋瓶子一般,怎是一个“酸”字所能表述。
对于一个庸人来说,奕?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让出总理衙门不要紧,可是让出海军衙门这个油水衙门却是像要了他的命一样的难受。
庆亲王的狗腿子们24小时盯着恭亲王府,李鸿章造访的消息让奕?十分不爽。在奕?的眼里,李鸿章是国朝最有钱的人,他造访恭亲王府自是少不得给奕?好处。
奕?眼热啊,于是立即跑到颐和园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起来。
佛香阁内,奕?不住的唠叨着。而慈禧则端坐在火炕上,闭着眼睛专心的黏着手里的佛珠。
奕?那点儿小心思根本逃不出慈禧的眼睛,说一千道一万,这奕?不过是舍不得海军衙门那肥的流油的差事而已。
慈禧闭着眼睛淡淡的道:“哀家知道让你吐出海军衙门你不高兴,不是已经封你庆亲王了?还不满足吗?”
“臣不敢!”奕?连忙欠身道:“不是我背后嚼舌头,太后让恭亲王署理总理衙门这我没意见,可是让他兼着海军衙门这不是称了李鸿章的心了吗?臣来的时候正巧看见李鸿章的车队进京,却是带了几车礼物直接去了恭亲王府!李鸿章跟恭亲王可是多年的老搭档了,他俩勾搭到一起,这日后海军衙门的银子可都流到北洋了!李鸿章坐拥直隶总督二十年了,这权利不能一直都搁在汉人的手里啊!”
权力,一下子戳到慈禧的心窝子里了。
她何尝不想把李鸿章的权利收回来?可是权利这个东西是把双刃剑,一剑下去砍不动对方可就会反噬自己的。
慈禧停止捻佛珠,睁开眼睛看着奕?,道:“这些年海军衙门亏空北洋不下几千万两银子,北洋水师七年未添一枪一炮,淮军颓废到跟日人作战一触即溃的地步,表面上看来他听之任之有失责之嫌,实际上他是在告诉咱们,他李鸿章是忠良没有不轨之心!”
奕?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想通其中奥妙所在,于是问道:“就算李鸿章没有不轨之心,可是――”
不待奕?说完,慈禧挥手打断他的话,说道:“这海军衙门是个肥缺不假,不过让你离开海军衙门也是为你好!”
奕?不解,问道:“太后的意思是?”
慈禧淡淡的道:“这些年海军衙门亏空了北洋不少银子,这场仗差点就打得不可收拾,听俄国公使夫人说,日本国举债五千万英镑跟咱们开战,这换成银子可是四万万两。若是咱们战败了,光赔款就得这个数,听着就怪吓人的,这场仗能打个平手也实属侥幸。李鸿章是没吭声,但哀家不能装作不知道,现在园子修好了,海军衙门的窟窿得赶快填上,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论赚钱的本事还得靠人家李鸿章,你行吗?”
奕?自问没有李鸿章的本事,但他还有些不服,说道:“那也不至于把我赶出海军衙门啊?”
慈禧没好气的道:“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干的那些事儿?李鸿章可没少被你勒索银子,你留在海军衙门只能给他添堵,还怎么让他跟你共事?”
奕?冒了些冷汗出来,小声嘀咕道:“不就是修铁路的事儿吗?那不是您点头反对修铁路我才故意卡他的吗?”
慈禧闻言顿时一瞪眼,奕?立马住嘴。
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奕?偷偷瞄了慈禧一眼,见她又闭上眼睛捻起佛珠来,不由得呶呶嘴,暗道好人她做,坏人自己当,真是没天理了。
忽然间,奕?想起一件事情来,于是道:“太后,李鸿章最近领着他的便宜女婿王辰浩四处拜门子,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文章?”
慈禧抬眼皮看了奕?一眼,道:“能有什么文章?”
奕?想了老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慈禧看着这个她准备悉心栽培的皇家亲王对这方面的能力太低,直摇头叹气道:“哀家累了!”
“太后凤体要紧,微臣告退!”奕?见慈禧赶人了,急忙起身告退。
李莲英送走奕?回来,却见慈禧一点困意都没有,还是问道:“奴才扶老佛爷回去休息吧!”
慈禧摆摆手,上了年岁的她睡觉的时间已经很短了。
李莲英服侍慈禧多年,自然明白主子的心思,于是问道:“老佛爷在想王辰浩的事情吧!最近京城上下都少不了谈论他,官人们羡慕他的迹运,洋人们夸赞他的本事,而李鸿章李大人却是带着王辰浩四处认门子,唯恐衙门里的人不知道他捡了个有本事的便宜女婿!”
慈禧点点头,说道:“刚才奕?提起这个王辰浩来,哀家倒是突然发现有一点给疏忽了!”
“老佛爷的意思是?”李莲英随口问。
慈禧冷哼了一声,道:“他这是在培养接班人!”
李莲英说道:“这些年也没见李鸿章选定哪个作为北洋的接班人,前些年李鸿章收张佩纶为女婿的时候,大家伙儿都以为他要让张佩纶作他的接班人,结果张佩纶被赶出京城也没见李鸿章求情,显然不是接班人了!这王辰浩不过二十岁,就算有些本事也不足以在北洋服众啊!”
慈禧心中并不能猜到李鸿章的心思,但这么多年跟李鸿章君臣共事,她还是有些了解,嗅觉比较灵敏的。
“李鸿章年过古稀,北洋树敌太多,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接班人。李鸿章让他三个儿子都从事洋务外交,可见他不想放弃李家富贵。这样一来,王辰浩成了李家半个女婿,培养他作为北洋继承人便顺理成章了!”
李莲英略作思索便知道慈禧担心的是什么了,平日里李莲英没少吃拿李鸿章的好处,这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这个时候李莲英知道他得打消慈禧的顾念。
“老佛爷勿须担心!曾公一门忠烈,他教调出来的接班人李鸿章对大清可是尽职尽忠几十年不变,想必李鸿章选定的接班人一定也是对大清尽忠的!”
不得不说,李莲英一提曾国藩和李鸿章对大清的忠诚之事,让慈禧打消了不少的担忧。但慈禧毕竟是浸染了多年的政治老油条了,经验老辣的她还是要做些打算和安排的。
“小李子!”
“老奴在!”
慈禧想了想,说道:“明儿个传他们过来见见吧!”
“?!”李莲英领命。
第46章 两处心思(三)
【最近总是犯困,睡醒爬起来时已经日上五六竿了(*^__^*)……今天第一更到,下午还有第二更】
~~~~~~~~~~~~~~~~~~~~~~~~~~~
北京东交民巷一条街,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军占领了玉河西岸的?王府,法军占据了台基厂南口的纯公府,从此两座府邸便成了英法两国的驻北京公使馆。
然后就是沙俄、美国狐假虎威的跟着在旁边修建了公使馆。此后没多久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日本、德国、奥匈帝国也于同治初年派使节来华,以“利益均沾”为由,强迫清政府承认其权益,并陆续在东交民巷一带圈地占房,设立公使馆。
至1895年元月,东交民巷已经完全沦为列强们的使馆区势力范围,到处插着各国的国旗,临近街道已经没有了民居,京城的老百姓们从此也不再称呼这里是东交民巷了,而是叫使馆一条街。
这条使馆街云集了全世界所有的列强国家,清帝国有什么大事小情的,不是紫禁城最热闹,而是这里。
东交民巷路南,御河西侧,荷兰使馆对面的德国公使馆是一座罗马式的欧洲建筑。
已至深夜,依然下着雪,似乎没有停的意思。
德国公使馆大楼三楼内依然亮着灯。
一圈沙发围绕着壁炉摆放在地毯上,壁炉里燃烧的木炭,红红的火舌舔着黝黑的木炭,不时炸出噼啪的火花,石砌的墙壁经过长年烟熏火烤,泛出一层黑光。壁炉的上方一根粗大的木梁上刻满一道道焦糊的印痕,好像是有人故意用烧红的铁钎烙上去的……
房子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德国公使已经换了五六个人了,但壁炉还是当初的模样。
时任德国驻华公使的绅柯中校坐在壁炉前的沙发上,旁边和对面分别是德国领事司艮德和北洋水师德籍顾问汉纳根。
冬天围着壁炉喝啤酒是欧洲人的最爱,德国人尤为喜好。他们把火剪放进壁炉里烧红,然后把它在木质的横梁上摩擦,去掉铁钎上的灰尘,把铁钎插进装满啤酒的杯中,很快便听见啤酒发出的‘吱吱’声。
这是欧洲人冬天饮用啤酒的方式,而壁炉上的那些印痕就是烧红的铁钎日积月累摩擦出来的。
三人不时地举杯畅饮,仿佛在聚会庆祝一般,实则不然,他们正在讨论着重大的计划。
“此次德法俄三国联合,成功的干涉日本还辽南给中国,陛下和内阁诸位大臣给予了我们积极的肯定和赞扬!”
干杯!
绅柯喝了一大口啤酒,发出一声火辣的赞叹后,接着说道:“陛下最新电报指示,希望我们能够借助此次之功劳,在中国谋求一处立足之地,以扩大德意志帝国在远东的霸权和利益!”
司艮德问道:“公使阁下所谓的立足之地的意思是?”
绅柯笑道:“欧洲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给我国了,因此我们需要在远东寻得一处海外军事基地!”
汉纳根顿时松口气,笑道:“我还以为要发动对华战争呢?”
司艮德对着汉纳根笑道:“我看你是呆在北洋水师的时间太长了!看起来已经担心起这个国家了!”
汉纳根淡淡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绅柯举起酒杯,说道:“清帝国欠我们一个人情,威廉陛下的意思是在清帝国沿海选择一处优良港口租借下来,为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在远东提供后勤支援!”
司艮德和汉纳根也举杯共饮,前者说道:“在我们之前的几任公使都曾经提出过这个要求,可惜清帝国态度强硬,开发通商口岸都得靠战争,这租借军港恐怕很难答应!”
汉纳根猛喝了一口啤酒,咂咂嘴道:“清帝国海军犹在,租借海军基地恐不会想让!”
绅柯点点头,他也意识到这一点。说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租借海军基地暂时看来还不成熟,因此待清帝国拒绝之后,我们退而求其次开辟几处沿海城市的使馆租界区!”
司艮德笑道:“公使阁下看起来深谙清帝国官场规则啊!”
汉纳根赔笑道:“清帝国在还辽条约上欠我们一个人情,驳了我们开辟海军基地的面子后自然不会再在使馆租界区问题上得罪我们。恭喜公使阁下,您这次肯定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了!”
绅柯哈哈大笑几声,倒满酒后三人又是痛饮一番。
司艮德随口问道:“不知道公使阁下打算选哪里作为使馆租界区呢?”
绅柯打了一个酒嗝,挪动了一下身子才道:“清帝国靠着李鸿章的北洋撑着不倒,而北洋的中心在天津,因此我选择在天津开辟租界区!”
司艮德想了想,说道:“天津已经有了英国、法国和美国三块租界区,我们插足进去会不会让他们三国不满!”
“他们当然不高兴了!”绅柯饶有深意的笑了笑,接着说道:“我已经跟俄国公使库曼交换了意见,他们也有意要在天津开辟俄租界,而法国方面也不反对我们进入天津,因此不必担心英美的态度!”
汉纳根突然问道:“俄国是这次干涉还辽的主要功臣,他们不会就要一个天津租界区这么简单吧?”
司艮德也有此疑惑,二人皆看向绅柯。
绅柯见二人很感兴趣的样子,有些喝多了的他顿时放开话匣子又告诉了他们二人一个秘密。
“俄国人对中国东北三省的野心全世界都知道,可惜俄国人的重心在欧洲,兵力调整到远东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俄国人不想让清帝国视俄国为敌人,因此俄国人不会对清帝国提出苛刻要求。还辽的酬劳只要一个天津租界区,让清帝国安心!”
司艮德同汉纳根对视一眼,二人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根本就是难以置信。
过了一会儿,司艮德突然笑道:“公使阁下能够得到俄国人这个战略计划,恐怕我们也有份参与其中吧!”
第47章 两处心思(四)
绅柯哈哈一笑,用力的拍了司艮德的肩膀几下,然后竖起大拇指道:“好样的你猜对了!”
汉纳根心中一紧,试探的问道:“难道这场战争终是不可避免吗?我真的不想看到我的两个故乡之间兵戎相见!”
司艮德拍拍汉纳根的肩膀以示安慰,绅柯收敛了笑容,拍拍汉纳根的肩膀道:“不可否认,我呆在中国也很久了,说我对这个国家没有感情那是骗人的!只是――”
“不用说出来!”汉纳根打断了绅柯后面要说的话,“我懂!我明白的!”
绅柯点点头,理解汉纳根的心情,说道:“放心好了!就目前东北亚局势来看,日本人把持了朝鲜半岛,对俄国人的东北亚计划是个极大的阻力!对华战争前,俄国人得先摆平日本人。而日本陆军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因此短时间内我们不会对中国有所动作的!”
司艮德附和道:“公使阁下说的是!现在东北亚最弱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按照‘捡软柿子捏’的规则来看,短期内各国列强的枪口会瞄准日本!”
汉纳根不得不接受现实,淡淡的道了声但愿。
绅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问向汉纳根道:“你是李鸿章的副官又是北洋水师的教习,你对王辰浩这个人了解多少?”
汉纳根抬头看向绅柯,有些不解的问:“公使阁下问这个做什么?”
绅柯说道:“柏林方面动用一切资源彻查过王辰浩这个人,结果一无所获。因此,柏林方面要求我们在中国务必收集关于他的一切情报,不得遗漏任何蛛丝马迹!”
汉纳根回答道:“我跟他见过几面,知道的不会比阁下知道的多。就我个人感觉来说,王辰浩这个年轻人是个出色的战略家,他对全球局势的把握像是先知一样,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他的身份很神秘,所有渠道出来的消息似乎最终都归为一处,就是他自己放出来的,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在说谎!他就像中国神话西游记中的那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一样,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绅柯同司艮德对视一眼,二人也都有这个感觉。
汉纳根看向绅柯,问道:“柏林为何如此关注他?”
绅柯于是解释道:“据柏林方面的一个朋友透露,柏林动用了所有特工人员收集王辰浩的资料,虽然一无所获,但是却发现英法美俄日奥等国都动用了大量的资源来调查他,可见各国列强对他极其重视,因此柏林方面不得不重视他!”
司艮德这时问道:“可是我们这段时间没发现其他国家的人员接近王辰浩的迹象啊?”
绅柯笑道:“各国在中国都有自己的利益,每走一步都很小心!现在各国都不主动靠近王辰浩,是因为大家都还把不住王辰浩的脉门,因此都打算在暗中观察他而已!”
这时汉纳根突然道:“有一点希望公使阁下要注意!王辰浩大婚后,李鸿章带着他接触了整个北洋系统。这些天见的人都是清帝国要员和北洋骨干精英们,而且李鸿章的几个主要幕僚周复、杨士骧和张佩纶等都在暗中指点他。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总总迹象表明李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