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教仁提出了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中华帝国费尽心思的主导战争走向,不外乎就是为了赚取战争财。如果最后下来损失大于战争获取的利益。自然就是白忙活一场了。

 双方都有道理,这倒是难住了王辰浩了。

 这时,张自忠道:“请陛下放心,臣保证德军的核弹不会落入帝国领土上,不会给帝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王辰浩连忙问道:“你可有把握?”

 张自忠信心十足的回答道:“臣已经下令帝国空军24小时戒备领空,实行空中军事管制。任何试图进入帝国领空的飞机必须经过帝国军机识别,在帝国军机的伴飞下进入帝国境内。以目前德军的力量来判断,德军想要用核弹攻击帝国本土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缺乏远程战略轰炸机,帝国空军完全有能力将其拦截下来。所以,陛下不必担心帝国本土会遭到核打击。”

 宋教仁顿时道:“可是德军可以对前线的帝国将士们发动核攻击,欧洲战场上有帝国两百多万将士,难道不顾及他们的生命安全吗?”

 “战争必定要有牺牲的!帝国将士们早已有那个觉悟了!”张自忠坚决的道:“况且,德军顶多还有两到三颗核弹而已,是无法将几百万联军部队都一一消灭的。”

 宋教仁说道:“可他们掌握了核技术,可以很快生产出来更多的核弹!”

 张自忠笑道:“在他们生产出更多核弹之前,帝国的战略核打击部队已经把德国夷为平地了!”

 张自忠一番话让王辰浩和满朝文武大臣们都松口气,浑身轻松了很多。王辰浩的态度也渐渐趋向于支持军方的核打击计划。

 宋教仁却是不想动用核武器,因为他考虑的更长远。发动核战争必定生灵涂炭,他只想摧毁希特勒的纳粹政权,却不想波及那些无辜的平民们。

 “陛下,不管怎样,还是先探探德国方面的口风再做决定吧!”

 王辰浩见宋教仁一再坚持,于是点头道:“也好!张爱卿立即着手制定核打击计划,宋爱卿你负责探探敌人的口风。如果希特勒放弃核战争最好,朕也不希望波及无辜人民。”

 王辰浩最终给出了意见,张自忠和宋教仁则立即着手准备。

 wxs。o

第699章 核谈判(中)

 御前会议结束后,中华帝国新闻办公室立即召开了新闻布会。

 各国记者们云集新闻布大厅。不同于往日的记者们会问各种彼此不相干的问题,但今天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问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对纳粹德军使用核武器攻击联军和平民,中华帝国会否动用核武器进行报复性核反击。

 “鉴于纳粹政府丧心病狂的动用了核武器,造成几十万无辜平民死伤,这是对人类生存权利的无情践踏,中华帝国作为负责人的国家不会坐视不管。经中华帝国皇帝陛下,以及帝国内阁的一致同意,帝国政府决定对纳粹德国进行报复性核反击。”

 随着中华帝国的表态,各个记者顿时哗然。虽然他们心中基本上断定中华帝国肯定会动用核武器进行反击的,但真正听到中华帝国的表态后,他们还是非常担心的。毕竟核武器的威力太过强大,无差别的核攻击下,平民的死伤将是惨重的。

 “不过,中华帝国政府为了不伤及无辜的德国平民,将向希特勒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勒令希特勒政府投降则可避免无辜的平民伤亡。”

 向德国下达最后通牒,实际上是中华帝国文武两派暂时妥协的结果。通牒期间,中华帝国将跟希特勒政府进行接触,尽可能的以谈判的方式解除核大战的威胁。同时,中华帝**方将积极进行核武器的准备,一旦谈判破裂,将立即投入核武器。

 希特勒政府对中华帝国的最后通牒嗤之以鼻,表面上希特勒政府表示坚决不会投降,但暗地里,希特勒派出特使前往巴黎同中华帝国特派员进行谈判。

 “要我们投降那是不可能的!”

 “要我们退兵同样不可能!”

 中德双方代表刚刚坐下,没说两句话便各自甩袖离开,第一次谈判持续不到三分钟便结束了。

 但双方都很清楚,第一次谈判时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双方都会坚持自己的颜面。所以都不会让步的,这几乎都成了国际谈判的惯例。

 中华帝国并未给德国过多的谈判时间,最后通牒只有24小时,因为中华帝国担心谈判时间过长会给德军做好核反击的准备。所以,双方代表在休息片刻后再次回到了谈判桌上。

 “我们也有核武器,你们凭什么让我们投降?”

 德国代表海因里希的语气明显弱了很多,他非常清楚中华帝国的核武力量。作为德国ok情报局的主官,海因里希知道中华帝国的核武器数量至少有三百件。而且威力都在德国之上,甚至很多已经实现导弹搭载核弹头了。相比之下,德军只有最原始的链式反应核弹头,只能用飞机运载。且目前只剩下一枚了,根本没法跟中华帝国进行核大战。

 海因里希心中没底,因此语气上自然就弱了很多。

 “你们的核武器充其量也不过五件,而我们拥有上千件,一旦你们不同意我们的要求,那么我可以保证,贵国将在两个小时内从地球上消失。”

 中方代表外交部次大臣陈辉微笑着看着海因里希,似乎已经看穿对方的心思了。

 海因里希心中虽然害怕这个结果,但眼下他根本无路可走了。希特勒给了他死命令。必须稳住中华帝国,至少要阻止联合**继续进攻德国本土。

 “我承认贵国的科技的确先进,在核武器的开上面的确走在我们德国前面。贵国的核武器顶多两三百件而已,能够摧毁德国的重要大城市倒是可能,但却不能讲德国从地球上抹掉。”

 陈辉笑道:“能够摧毁贵国的所有大城市就足够了!”

 海因里希心中害怕的要命,但面上却不敢露出任何的胆怯。于是强笑道:“德意志民族史不可能给你们吓倒的!即使你们摧毁了我们所有的大城市,但我们依然可以战斗下去。”

 陈辉冷笑道:“你们的工业能力被我们彻底摧毁了。你们还拿什么来跟我们打仗?”

 海因里希反驳道:“你怎么知道我们的工业能力会被摧毁呢?要知道为了避免被贵国无休止的空袭,帝国的工厂大多数都转移到了地下和农村,你们根本无法彻底摧毁我们的工业能力。我们已经掌握了核武器技术,难道贵国就不怕我们的核报复行动吗?一颗核弹就足以消灭几十万联军部队,贵国有多少军队能架得住这样的消耗和损失呢?”

 这正是陈辉所担心的问题。

 “据我所知,你们的核武器依靠飞机来运输。目前联军已经取得了绝对的制空权优势,你们的飞机根本就飞不到联军头上。我们为何要怕你们的核武器?”

 海因里希大笑几声,道:“我们既然能够在华沙投下原子弹。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陈辉顿时尴尬,当即反驳道:“就算你们能够在联军头上投弹又如何?联军几百万军队,你们不过几颗核弹而已。”

 海因里希说道:“没错!贵国不在乎前线的损失,可如果我们的核弹在贵国本土投下的话,贵国还能够这样有恃无恐吗?”

 “你们敢?”陈辉顿时一拍桌子,他决不允许德军在中华帝国本土投放核弹。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海因里希心中有所准备,他最后的杀手锏就是威胁向中华帝国本土核攻击了。

 “贵国的城市化进程举世瞩目,据我所知,贵国目前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就有上百座,千万的大都市更是七八座之多。如果我们的核弹落到那里,哪怕只有一颗成功,贵国能够承担那样的损失吗?”

 陈辉冷冷的道:“你们若是胆敢在中华帝国投放原子弹,我现在就可以向你保证,德意志将立即从地球上被彻底的抹掉!”

 海因里希笑道:“我承认贵国有那个实力,但眼下我们绝对不投降的。如果贵国不停止进攻德国的话,那我们将不惜代价对贵国进行核打击行动。哪怕拼上德意志彻底从地球上消失,我们也要摧毁贵国一两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

 (未完待续)

第700章 核谈判(下)

 “好大的口气!你们就不怕就此灭国灭族吗?”

 陈辉不相信他眼前的海因里希会不怕死,就算他不怕死,至少也该为他的家人,整个德意志民族着想吧。但令陈辉失望的是,海因里希彻底的豁出去了。

 “我们德意志人的命贱,可不敢跟贵国的公民相比。贵国人民的命都是金子做的,值钱的紧。想必就算用五千万德国人的命都换不到贵国十万人民的命吧!”

 海因里希牵强的笑着。尽管他心里非常的不乐意说这种话,但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光脚不怕穿鞋的。眼前陈辉的确碰上了。从海因里希的话中,陈辉听出了他的意思。十万人换五千万人,换做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都是一个大赚的买卖。但对于中华帝国来说,这却是伤不起的。眼下德国土地上一片狼藉,被联军轰炸的基本上已经剩不下什么值钱的目标了,海因里希说德国人命贱的确如此。但中华帝国则不然,高展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华帝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的级经济大国。任何一座城市遭到核打击,其损失都是天文数字。十万中华帝国国民若是死在核武器之下,那么当前的宋教仁内阁将立即倒台。

 作为宋教仁的心腹,作为民主党的元老,眼看着明年的国会大选又将拉开序幕,面对强势的民生党的竞争压力,陈辉都必须全盘考虑进去。用核武器灭了德国固然立即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宋教仁内阁却得不到任何的好处,一旦中华帝国本土遭到威胁,那么民主党将成为中华帝国历史上的罪人,永远都抹不掉的污点,宋教仁想要连任几乎是不可能的。

 考虑到这些因素,陈辉实际上已经不敢跟眼前的政治流氓彻底撕破脸皮了。

 “你们的原子弹根本打不到我国本土!我们何惧之有?”

 海因里希见陈辉的口气明显缓和了,就知道对方很忌惮他刚才说的话。这是海因里希最后的办法了,如果陈辉继续强硬。海因里希其实也没办法的。毕竟他不希望德意志帝国和整个德意志民族从地球上彻底消失。这一切不过是政治的博弈,显然他赌对了,中华帝国这个衣着光鲜的大富翁碰上德意志帝国这个穷的叮当响的亡命徒,显然不想同归于尽。

 妥协!

 海因里希唯一的目的就是妥协,就是希望中华帝国能够妥协。哪怕是有条件的,只要能够保住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完整,政权稳定,他都会同意。这也是希特勒在他临行前特意交代的意思。

 “怎么说呢?说不定我们的战略轰炸机就能够去紫禁城串趟门呢!”

 陈辉顿时冷冷的警告他:“你们若是胆敢采取任何威胁帝国都的行动。我保证从此我们之间不会有任何对话和谈判,更会誓你们决对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海因里希楞了一下,他能够听出陈辉话中的坚决,于是笑道:“只是个玩笑而已!如果我们真要跟贵国血战到底。那么第一颗原子弹就不会落到苏联人的头上了。我们并不想跟贵国结成死敌,所以我希望在贵我两国结成无法打开的死结之前,我们的谈判能够做些挽回努力。”

 德军没有将第一颗核弹投到中华帝**驻扎重兵的地方可谓万幸,不管德军是不是故意为之,陈辉只能选择相信。

 “好吧!那我们就谈一谈!”

 见陈辉肯谈了,海因里希的心中顿时松口气。不管能不能谈成,至少是一次机会。

 “我们的条件很简单!”

 海因里希立即将希特勒的条件转达。主要就是德国坚决不会投降的,更不会放弃核武器,最多就是双方同时罢兵言和。

 但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战局目前十分有利,罢兵言和并不是想要的结果。除非能够获得比眼前更大的利益。

 逼迫希特勒投降,一直是陈辉的话题。但海因里希明确表示德国不会投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旦中华帝国进一步逼迫,那么德军将肆无忌惮的使用核武器。

 陈辉最后说道:“事关重大,我得向上级请示。”

 海因里希不知道中华帝国的真正态度,但不得不防着。于是提议道:“我希望贵我双方暂且停火,以体现双方最终停战的诚意!希望您能够在24小时内给我答复!”

 陈辉点头同意,双方暂且停火。随后陈辉向中华帝国内阁提交了完整的谈判报告,并附加了他的个人看法。

 对于中华帝国内阁而言,宋教仁自然是赞同停战谈判的。不过,以张自忠为的帝国总参谋部却不想这样结束战争,他们继续准备战略空军部队,准备对希特勒政权进行全面核打击。彻底摧毁纳粹的抵抗。

 同样,希特勒也不相信中华帝国的停战和谈诚意,因此也在做最坏的打算。

 德军一方面加紧生产制造核弹,另一方面戈林亲自指挥德国仅存的空军部队,积极掩护唯一携带核弹头的轰炸机,保证其在第一时间可以升空。并能够避开联军飞机的拦截,前往中华帝国本土的能力。

 中德双方秘密会晤的事情很快被曝光,英法等联合国成员纷纷要求介入参加。他们大多数支持双方停战,一方面是担心遭到德军核打击,另一方面也是长时间的战争已经令各国筋疲力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近八年了,全球仅剩下中华帝国依旧强势了,其他如苏联、德国、英国、法国都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再打下去了。

 而德国恰恰借助英法苏等国害怕遭到核攻击为契机,积极同这三个国家接洽,令谈判很快进入了和平结束第二世界大战的法律程序。

 之所以各国都坚持和平停战,主要还是中华帝国在上次世界大战提出的搁置争议的和平解决方式。中华帝国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不分胜负,为全世界带来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如今却成为各国争取联合国和同盟国之间再次不分胜负地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考范例。

 各国都希望恢复到二战爆前的局面,所以尽管中华帝国竭力游说英法苏等国将战争进行到底,彻底瓜分德国。但各国都忌惮遭到德军核攻击,所以都反对再打下去。当然,各国也都清楚,再打下去损失的是他们,德国根本不敢对中华帝国动用核武器,受害国只能是他们,好处只有中华帝国有,所以他们也不甘心。

 不过,眼下是中华帝国作为联合**的脑,即便各国不支持再打下去,也得顾及中华帝国的态度。

 为此,希特勒采纳海因里希的建议,命令德军出动一架容克ef…132轰炸机,携带一颗航空炸弹飞往亚洲。当然,德军不可能去轰炸中华帝国,而是打算越过中华帝国的领空,将炸弹投到日本,以此表明德国空军有能力将核弹扔到中华帝国的国土上,迫使中华帝国接受停战谈判。

 但在执行行动的前一刻,海因里希修改了命令。他下令将航空炸弹改为三百万份请求中华帝国放弃核战争的宣传单,并下令将这些传单洒在中华帝国都的上空。海因里希认为这样更有说服力和威慑力。

 负责行动的是德军的五名王牌飞行员,他们制定了周密的飞行路线,巧妙的躲开中华帝国空军的侦查,直飞中华帝国都。

 (未完待续)

第701章 二战结束

    没有人相信德军的轰炸机能够从德国本土起飞,在没有空中加油的情况下直飞中华帝国首都。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却没有做不到的。德军将容克ef…132战略轰炸机进行了特殊修改。原本用来装载航空炸弹的机舱全部换上了副油箱,五吨的弹药载荷变成了航空燃油和传单。这样一来,容克ef…132的航程便可以抵达中华帝国首都。

 不过,柏林距离紫禁城实在太远了。即便将弹药载荷变成了航空燃油,也无法实现来回24000公里的往返飞行。因此,前往紫禁城的五名德军飞行员实际上就是敢死队,他们根本没机会返回德国。

 在希特勒的纳粹统治下,敢死队成员明知道有去无回,但依然有大批纳粹死忠报名参加。

 海因里希启用了多年隐藏在中华帝国境内的间谍,这些间谍当中不少人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潜伏在中华帝国了。他们在中华帝国境内有家庭,甚至三代同堂,因此隐藏的极深。

 这些德国间谍被唤醒后,立即为德军寻找避开中华帝国防空警戒的空中安全走廊。但中华帝国早已提升了防空警戒级别并实施了航空管制,中华帝国本土空军24小时战斗值班,对空警戒雷达也是24小时开机,对任何进入中华帝国领空的飞机都要进行身份识别,所以德军很难找到安全的航线。

 不过,世上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尽管中华帝国军方在防空意识上走在世界最前面,但防空体系的建设毕竟开始没多久,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来得及完善,加之中华帝国的国土面积实在太大了,难免会有漏洞。

 德军okw情报局选择在中华帝国防空体系最弱的西疆战区和南疆战区结合部下手,即从珠穆朗玛峰东麓尼泊尔上空穿越,那里因为条件恶劣,是中华帝国西疆战区和南疆战区的防空巡逻盲区。

 确定了航线之后,海因里希当即下令开始行动。在中华帝国境内的德国间谍亦积极配合行动。

 喜马拉雅山脉地势险要。一直是中华帝国西南边陲的天然屏障。一直以来,中华帝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就很薄弱,主要因为南亚次大陆根本没有可以威胁中华帝国的存在。同时,喜马拉雅山上空的气候十分诡异,自飞机问世那天开始。就鲜有飞机敢横穿喜马拉雅山空域。那里别称为航空墓地。

 巧合的是,德国探险家奥利芬就曾经成功的驾驶飞机穿越了喜马拉雅山。如今,奥利芬的儿子斯麦德上尉成为德军这次秘密行动的指挥官,他得到了父亲的笔记。使得德军飞机能够从喜马拉雅山上空安全的飞过去,成功的进入了中华帝国境内。

 德军算好了时间,进入中华帝国境内恰好是晚上。由于这个时代的飞机大多数都不能在夜间起飞,中华帝国是唯一拥有400多架夜间作战的战斗机的,但很可惜中华帝国军部太过自信。不相信敌人的飞机能飞到中华帝国来轰炸,因此夜间战斗机悉数被调往欧美前线。所以德军飞机夜间进入中华帝国之后,不用担心来自空中的威胁。

 不过,当德军飞机飞过云南上空时,立即被南疆战区防空雷达侦测到。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