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王仁义的消息,素问也知晓了小红的状况。她心中有一丝同情之余,还有一点小小的疑虑。她虽然没亲见小红的病情,却还是对此有一定了解的。像她那么严重的大出血,保安堂还真给救回来了,说起来还真不是一件易事。
事到如今,素问不得不承认贺大夫的医术。能有云州城医霸的地位,他的医术应该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说实话,像小红这么严重的大出血,要是换成素问负责抢救,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救回来。她暗暗估算了一下,发现最乐观的判断也只有五六成的把握。不是她医术不够高,实在是这个时代的医学水平太落后。
要是有成熟的输血技术,她便能有九成把握救回小红来。就算情况再严重些,她都不会太担心。
想到这里,素问决定回去研究一下输血的技术。她记得明朝的时候中国就有了输血的记载,或许做起来真的没那么难。别人能做到的,她一个现代人没理由做不到。反正血型鉴别的实验她都做过,只是准确程度可能会差一点。
在这个时代,有的做就不错了。至于具体的准确性,哪里还能顾及到那么多。真要是没救回来,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回到安和堂,素问便指导学徒们对药材进行保存。他们要想学习到真正的中医精髓,这些基础知识都是必须掌握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分工不够详细的情况下,每个大夫都必须是多面手。
忙了将近半个时辰,安和堂的学徒才把采来的药材保存起来。今日天色已晚,素问只能利用接下来的几天来传授他们炮制药材的方法。
从第二天开始,素问便推迟了归家的时间。她每天都会在安和堂多留半个时辰,专门用来指导学徒们对药材进行深加工。他们采来的药材虽然常见,但却涉及到了不少炮制药材的方法,正好可以用来练手。
通过十几日的学习,安和堂的学徒们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药材炮制的原则。事到如今,素问已经可以放心的把一部分药材的炮制工作交给他们来完成。
光是学会处理这一部分药材,对他们而言,这还远远不够。由于时节的原因,他们还有许多药材没有接触过。为了使得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药材,素问决定带安和堂的学徒们去乡下采药。
这时候,天气已经明显转暖,眼见得春耕时节已到。借助这次采药的机会,素问打算去华家百亩良田所在的地方看看,顺便处理一下田租的事情。(未完待续。。)
ps: 想要说清楚素问复杂的心态,但不晓得亲们有没有看明白?
第134章 减租
作为云州城首屈一指的名医,华老太爷赚下了一笔丰厚的家产。他们家虽然无法与那些名门相比,日子却已经十分富足了。别的不用说,就光是那百亩良田便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
据素问所知,华家的百亩良田全都是上等的水田。这些水田乃是华老太爷花了不少银子从别人手中买来的,听说当时还是他们家占了便宜。卖家貌似是急着用钱,这才不得已把这一片水田卖了出去。
三月初的时候,素问便带着安和堂一群学徒来到了乡下。他们用了半日的路程,这才到达了百亩良田所在的地方。
对于这一处的田园风光,素问颇为满意。这里山明水秀,显见是一个适合休闲放松的好地方。她看见这里的第一眼,就做出要在这里修建避暑别墅的决定。华母年岁大了,夏天时正好可以来此地消暑。
除华母外,云芝也可以一起来。到那时,她还可以叫上吴优吴虑,一群人可以在这里游戏玩耍。
在来这里之前,素问就派来了两个负责打扫的仆役。华家在这里有一座院落,只是常年没有人居住,如今已经有些陈旧。她决定先在这里将就几天,等回城就派工匠过来修建别墅,一定要按照她的设计来。
住进来半日时间,庄头便带着各家佃户登门求见。素问没有什么迟疑,便命人把他们带了进来。
见庄头进来,素问便用目光将其仔细的打量了一遍。他四十岁上下的模样。身上穿着半旧的布衣,神情间显得十分恭敬,但眼神却有些飘。总的说来,他的样子与云芝讲述的类似,只是眼神略显不对劲。
看见庄头的第一时间,素问就将其列入了重点观察的名单。他的眼神不对劲,或许心中正酝酿什么坏点子。
伸手指了指院子里的石凳,素问便笑着说道:“王伯,您坐。乡亲们也别客气,一起坐吧。我们都是多少年的交情了。有什么话尽可坐下来说。若是大伙儿连个座都没有。传出去我就该被人说不懂礼数了。”
听见她发话,庄头王伯见礼后便坐了下来。待他坐下,那些佃户的当家人才一个个在后面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安静的看了看庄头王伯,素问立刻就含笑开口说道:“王伯。我正准备派人去请您呢。没想到您这么快就过来了。这样的话。我倒是省了不少事,只是比较好奇您带人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见素问开口,庄头王伯马上就一脸紧张的搓着手回答道:“素问小姐。听说您过来,老汉就带人来拜见一下您,顺便说说咱们这儿田租的事儿。”
素问听了,笑眯眯的接着说道:“王伯,您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吧。要是在素问力所能及的范围,现在就可以给您一个答复,省的以后再跑一趟。如果事情比较严重,那素问可不敢答应下来,必须等回家跟母亲商量一下才行。”
听她这么说,庄头王勃立刻陪着小心说道:“素问小姐,不是什么大事,您应该就能处理,就用不着麻烦夫人了。”
被他轻轻的拍了一记马屁,素问却表现的无动于衷,只是笑眯眯的回答道:“王勃,您是知道的,我这还是第一次处理田里的事儿。有许多地方都不太清楚,现在母亲又不在身边,因此便更是要加倍小心。”
见素问没有丝毫松口的意思,庄头王勃眼里闪过一丝失望,但还是开口说道:“素问小姐,您是知晓的,我们庄稼人一年到头不容易,吃的都是辛苦饭。”
听他这么说,素问微笑着点了点头,便含笑开口答道:“王伯,乡亲们不容易,这我是知晓的。祖父再世的时候,就经常与我说起庄稼人的难处,我一直都牢记在心,不敢有半点遗忘。”
见素问说了这么一番话,庄头王伯似是看见了希望,马上苦哈哈的说道:“素问小姐,您既然都懂,那老汉就不客气了,心里有什么便说什么。”
淡淡的扫了他一眼,素问便面带微笑的接话道:“王伯,您有什么话尽管说。正如刚才素问所说,只要是在我能力范围内的,定然第一时间给您一个答复。至于范围外的事情,我就需先请教一下母亲了。”
听她这么说,庄头王勃被噎了一下,但事到如今却已然没有反悔的余地,只好硬着头皮开口说道:“素问小姐,去年冬天雨雪少的可怜。没有雨雪,我们今年的粮食便很难与往年一样丰收,您看这田租是不是可以减免一些?”
听他这么说,素问心下了然。果如她之前所料,这些人急匆匆的登门求见,确实是为了少缴一些田租来的。
对于那一部分田租,素问其实没那么看重。她是从现代社会穿过来的,知道赚钱做生意才是首选。尽管如此,她却不愿意被人蒙骗。在她眼里,就算那些田租没多少银两,也不许别人骗到她头上来。
心中不满,素问表面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露出一脸同情的神色,一脸关心的问道:“嗯,这件事我知道了。除此以外,你们还有别的什么困难吗?”
见她发话,马上就有一个佃户开口说道:“素问小姐,我家娘子去年冬天染上了风寒,结果留下了病根,看样子今年是干不了重活了。我家实在是困难,希望素问小姐能减去一些租子。”
听了他的话,素问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她目光在众人脸上巡视了一圈,似是在询问还有没有人有话要说。
看见她的样子,佃户们的心思立刻活络了起来。在他们看来,素问肯定是个烂好人,想必不会拒绝他们的要求。问他们是如何看出来的,这还用说。如果她是个性子不好的,刚才就该发脾气骂人了,或者干脆一口拒绝。
有了这样的心思,在场佃户便纷纷开始吐起苦水来。他们一个个说的十分可怜,仿佛天下间所有不幸的事儿都在去年冬天一股脑发生在他们身上。
听着他们的不易,素问脸上挂着淡淡的关切,心中却是不住的冷笑。她之前只听说庄稼人淳朴,却不料竟然遇见一群得寸进尺的。真以为她不懂,居然就敢这么肆无忌惮的来哄骗于她。
过了一会儿,这群人的苦水吐的差不多了,素问这时候才缓缓开口道:“听起来你们的日子似乎过得十分艰难,好像今年的收成也不大好的样子。”
听她这么说,庄头王伯忙不迭的回答道:“素问小姐,您是读过书的,应该知晓冬天的雨雪有多么重要。若是上一年雨雪少了,来年的庄稼定然减产。我们祖祖辈辈种田,这些可都是传下来的经验。”
素问听了,微笑着点了点头,过了片刻,却又似是漫不经心的问道:“王伯,据我所知,我们家的都是水田吧?”
见她开口询问,庄头王伯心头升起一丝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嗯,素问小姐说的没错,华家的都是上等水田。可惜啊,水田没有冬天的雨雪,来年会比寻常良田减产更加严重。”
闻听此言,素问脸立刻冷了下来,目光锐利的盯着他,语气冰冷的喝问道:“王伯,看在您年纪大的份儿上,我尊称您一生王伯,可您却不该蒙骗于我。”
听见这一声呵斥,庄头王伯吓了一跳,赶忙一脸诚惶诚恐的辩白道:“素问小姐,您可是冤枉老汉了。老汉这么多年矜矜业业替华家管理着百亩良田,何曾有一时懈怠,却不料竟然换来素问小姐的怀疑。”
听了他这番辩白,素问冷笑一声,语带嘲讽的说道:“王伯,您别以为我真的不懂。华家的水田之所以是上等水田,难道只是因为粮食产量高?”
被她如此反问,庄头王伯脸上现出一丝尴尬之色。他当然知晓华家水田被划为上等水田的原因,但这时候却难以说出口。若是他说出来,就等于自打耳光,在这么多人面前,他这张老脸可就丢尽了。
见到他的样子,素问眼中闪过一抹冷光,决定对他好好敲打一番,于是便冷着脸开口说道:“我们华家的水田之所以划为上等水田,除了粮食产量高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旱涝保收,王伯不会连这一点都忘记了吧?”
听见素问发问,庄头王伯马上面带尴尬的回答道:“老汉照管了这么多年,怎么会忘记这件事。”
素问听了,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接着一脸冰冷的说道:“旱涝保收的一片地,怎么就会因冬天雨雪过少儿减产?这是什么样的道理,我倒奇怪了。若是如此轻易便受到天气影响,那又凭什么被称为旱涝保收的上等水田?”
被她当着这么多人面质问,庄头王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活了大半辈子,如今却栽在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手里,绝对是这辈子最羞愧的一段记忆。(未完待续。。)
ps: 感谢89854652186 亲的粉红票,现在20票,达到了加更条件。跟亲们说一下,下周本书将会迎来古言的大封推,所以加更就安排在下周,会提前通知的。能得到这次大封的机会,还要感谢亲们的支持。希望下周成绩能好一些,忐忑中。
第135章 加租
目光冷冷的扫过庄头王伯,素问一脸惋惜的说道:“王伯,您是多少年的老管事了,现在居然这么拎不清,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听她这么说,庄头王伯脸上的神情更加不自在。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替乡亲们多争取一些利益。若非看着素问年轻,他才不会带头干出这种事儿来。不曾想,他这回竟然看走眼了。
批判完了庄头王伯,素问立刻转头面对刚才第一个开口要求减租的人,一脸淡漠的说道:“去年冬天染上风寒的人不算少,但据我所知还真没几个留下病根的。别忘了,我可是大夫。”
被她如此指责,那汉子羞愧的低下了头。他刚才那么说,其实只是想博取一些同情,却不料正好撞枪口上了。他之前光顾着寻找减租的借口,一时间却忘了华家医药起家的背景,这才撒了一个十分不高明的谎。
冷淡的看了他一眼,素问便转头继续寻找下一个要求减租的人。她记忆力颇好,将那些人逐一找了出来,病进行了反驳。
挨个戳破这些人的谎言后,素问便露出一脸冰冷的神情,语带不满的质问道:“摸着你们的良心说,这么多年我们华家可有轻贱过你们。只要你们是家里真有难处的,我祖父何曾逼着你们交租?”
被她如此不留情面的质问,在场众人都羞愧不已。这么多年华家对他们确实不薄,从来没有刻意刁难过。
与华家相比。别的地主家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他们虽然交的租子都一样,但那几家可没华家这么宽厚。。若是他们有个难处,那几家才不会理会。只要他们无法交出租子来,那几家就会派人来强行收租。
至于如何强行收租,那就要看欠租的农家有什么了。若是有个值钱点的物件,那些人便会直接拿走。如果连个值钱点的物件都没有,那就只能拿儿女抵债了。
对于华家的宽厚,这些个佃户起初还十分感激,但后来就逐渐习以为常了。在他们看来,华家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更多的是为了积阴德。没办法。谁让他们家男丁都死绝了呢。若是再不学会积德,日后说不定就要绝种了。
抱着这样的念头,他们便觉得华家的宽厚是理所应当的。日久天长,他们不仅没学会感恩。还逐渐变得越发不满足。
在他们看来。华家已经很有钱了。没必要跟他们抢这么一点田租。反正华家要积阴德,不如多让出一些好处来。这样想着,他们便动起了不该动的心思。暗中寻找能迫使华家减租的机会。
遗憾的是,华家虽然只剩下一个华老太爷,却是一个极难对付的角色。他做事刚柔并济,没给这些佃户留下任何可趁之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华老太爷终于在去年秋天去了。他们得到消息后,自觉看到了减租的希望。在他们看来,华家如今只剩下三个女人,处理起田租的事儿肯定没先前那么顺手。女人又是心软的,只要他们哭诉几声,田租自然便能减下来。
人算不如天算,他们何曾想到素问会这般厉害,竟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他们的谎言刚刚扯出来,就被人家逐一击破,结结实实的给了他们个没脸。
看见众人脸上的羞愧神色,素问心中冷哼,表面却故作漫不经心的说道:“欺负到我头上来了,看样子你们是不想租我们家的田了。也罢,附近往外租田的又不只我们家,你们今年便无需续租了,都去寻别人家吧。”
听她这么说,在场众人一下子就慌了,忙不迭出言哀求。他们一个个声泪俱下,就差没抽自己嘴巴了。
看见他们的样子,素问没有丝毫的退让,而是颇为坚持的说道:“王伯,您准备一下吧,让大伙儿把租田的契纸拿出来,我们这就解除以后的租借生意。我们家的宁可荒着,以后也不会随便租给别人耕种。”
见她态度坚决,这些佃户更加慌乱。他们都是跟着华家多少年的老佃户了,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么好的主家。
相比于佃户们的惊慌,庄头王伯还保持了一丝冷静,立刻从凳子上站起身来,朝素问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然后一脸诚恳的道歉道:“素问小姐,之前都是我们的错,不该利益熏心,干出欺侮年轻主家的事儿来。”
看了他一眼,素问态度冷淡的说道:“事情都做了,现在道歉有什么用?我如今心意已决,王伯不必多言。”
见素问态度依旧强硬,庄头王伯脸上现出下定决心的神色,而后语带坚决的说道:“素问小姐,这回确实是我们的错。为了表达悔意,我们愿意每年多交半成的租子,希望素问小姐能继续租田给我们耕种。”
听见想要的答案,素问脸上的神情终于松动了一些,然后双眼亮晶晶的问道:“王伯,您这可是大伙儿的意思?别您这儿答应了,结果大伙儿却不肯认账。”
无奈的苦笑一声,庄头王伯只好恭敬的答道:“回素问小姐的话,这回本来就是我们不对,这多出来的半成租子就算是小小惩戒。老汉虽然没什么威望,但大家伙儿却还是会给几分薄面。”
素问听了,似笑非笑的扫了在场众人一眼,同时口中不咸不淡的问道:“王伯的话,你们都听见了,有没有谁不愿意的?”
被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都羞愧的低下了头。他们虽然心中都不太满意,却又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看素问如今有松口的意思,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若是没这半成租子,华家的田十有**是没法继续租下去了。
为了能继续租华家上等的水田,他们认了。没办法,谁让华家的田好,粮食产量比别人家高许多。就算是除去这半成,他们还是比在别人家的田里赚的多。
看见他们的样子,素问立刻就面带笑意的说道:“好!既然你们没什么意见,那就这么商定了。从今年开始,你们的田租多家半成。若是以后还敢弄出这种幺蛾子,我将来可不是半成租子就会轻轻放过的。”
听素问改变了口风,在场佃户这才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只要肯继续租田给他们就好,多出来的那半成租子大不了平时多劳作些,总有办法弥补回来的。
见他们被搞定,素问便站起身来,一脸笑眯眯的说道:“田租的事儿说定了,那今日就到这里吧。我会在此地多留几日,你们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寻我。春耕在即,你们各自忙去吧。”
听了这番话,佃户们纷纷告辞离去。他们来的时候一个个满怀希望,走时却全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看着佃户们走出小院,星儿气呼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