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位父亲的札记月子-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常常是去买两三个肉包子解馋。她们说,自己一天的饭钱,不会超过5元钱,更多的时候是3元钱左右。一个月吃2元的,就是她们中的“有钱人”了。   

  以剖宫产为例,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普通市民生一个孩子,仅只是在公立医院,就至少要花40元钱,中等水平的要花五六千元钱。一些明星级的人物,常常选择昂贵的私人医院,如某位女歌手,在一家这样的医院住了四五天,花费12万元。相比这些,护工们生孩子花了多少钱呢?         

WWW。HQDOOR。COM←虫←工←桥书←吧←  

第17节:梦中的微笑 护工的泪光 桑拿的天气(2)         

  一位护工告诉我,她生了两个孩子,总共才花了250元钱:第一胎,1元;第二胎,150元。这些钱是给接生婆的。同样是做了母亲,但是,大家的区别就是如此不同。所以,护工说,她们的生产条件和这里的医院相比,一个是地狱,一个是天堂。可是,我所接触到的所有住在这里的产妇,都异口同声地说“条件不好”,即便是住单间的,也同样觉得条件很差。这就是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   

  城里的孩子,包括天健在内,他们所吃到的第一口奶,是由这些护工抱去喂的;他们头几天的夜间睡眠和安全,是由这些护工照顾的;他们的所有脏东西,是由这些护工收拾的;他们的身体虚弱的母亲,是由这些护工照顾的;连他们的母亲吃的饭,很多也都是这些护工送来的……   

  可是,等这些孩子长大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却又看不起农民工,看不起在他们刚刚出生时,就辛苦照顾他们和他们母亲的人: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悲哀,又极具讽刺意味的人间场景!   

  所以,我想,等天健懂事以后,我就应该也需要告诉她,必须尊重护工,因为她们是曾经离你最近、照顾你最好的人。进而,必须尊重农民工,尊重所有的弱势阶层,只有这样,她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与护工们聊天,你可以感觉到她们强烈的无奈情绪。比如,她们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从来没有节假日,即使是在法定假日工作,也享受不到双倍、三倍工资。一个护工说,春节里她们照样像平时一样工作,而医院所能多给她们的,只是12个免费的饺子。   

  12个饺子,就打发了一个护工的春节,这是什么现象,其中含有多少让人辛酸,又让人愤怒的东西?要知道,护工是工作和生活在医院里的,而医院尤其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性的圣地。可现在的情况却是,医院如此对待最底层的护工。   

  不但如此,医院还要从护工身上赚钱。因为每位病人住院时,都要向医院交一笔护工费,标准是每天50元,而护工的工资标准是1030元,平均下来每人每天只有不足40元。可是,一个护工需要照顾多少人呢?   



  以昨天晚上为例,一个护工需要照顾60个病人,可以想见其中的劳累。即便是白天,整层病房也只有3名护工,每人平均需要照顾20个病人。照这样的比例来算,你可以想象,医院又从护工身上挣了多少钱。从我的观察来看,她们基本上没有闲的时候,偶尔聊一会儿天,也会被人批评。可以说,她们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基本上被填充得满满的,她们挣的钱是标标准准的辛苦钱。   

  23时22分58秒,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徐贲老师,专门从美国打来电话祝贺天健的降生,他说:“保印,祝贺你有了一件贴心小棉袄。”聊天时,他告诉我,他自己的儿子,今年25岁,现在美国纽约的某医学院读书,已经读完了四年的医学院,又正在接着读三年的哲学。   

  于是,我们就此话题聊了很多。对比这家医院对护工的做法,我对徐老师说,中国的医生培养,只培养医学技术,而不培养对人本身的了解,以至于中国的医生不少成了机器,他们的眼里常常没有“人”。对中国的医者来说,这又是一个多大的悲哀?我想,假如所有的医生,都能像在美国一样,也学一学哲学,学一学关于人的哲学,也许他们的行医,以及对人的管理,可能就不会这样冷血。   

  与医生相比,底层的护工们反而更有人情味儿。照顾天健的护工中,有一位和我同姓,是我的本家,并且也是河南人。她对天健的照顾,非常周到和细心。喂天健吃奶时,别的孩子是躺着,只有天健是抱着;夜里,天健哭的时候,她抱着天健在走廊里一趟趟走。当天健被抱去吃奶或洗澡时,她就会指着天健,对别的护工说:“这是俺娘家侄女,俺当然要亲。”所以,只要天健被抱过去,别的护工就会半开玩笑地对她说:“瞧,你娘家侄女来了!”   

  顺着这种说法,我也就顺水推舟,将她称为天健的“姑姑”。既然“认了亲”,她照顾起天健和妻子来,就更加认真和亲切。下午,我在药店买了野藕粉,准备冲给体温已经正常的妻子喝,好让妻子通一通肚子里的胀气,她看到以后,马上去端碗,说:“我去冲,在水房里,直接用开水冲,更好。”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18节:梦中的微笑 护工的泪光 桑拿的天气(3)         

  很快,她就快步走到水房,直接用开水冲了一碗野藕粉,边走边调,真正像一个自己家大姐的样子。说实在的,这一幕,让我很是感动。   

  从她们的身上,以及从更多弱势者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文明的魅力。这种魅力,让你感觉到一种亲情,感觉到一种纯朴,感觉到一种实实在在。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有多高,并不是看他有多高的知识水平、多高的经济收入、多高的社会地位,而主要应该看,在他的身上,有多少“人”的成分在。   

  如果“人”的成分比较多,那么,他就是更文明的人,否则,就是离文明还有一段距离的人。据此而言,我们的教育就需要一种切切实实的改革,这种改革的目标指向,就是让学生成为“人”,进而成为爱“人”的人。   

  桑   

  拿   

  的   

  天   

  气   

  桑拿的天气,是很让人郁闷的。与这种天气相比,护工们以及她们所代表的农民工群体,在今天中国的命运更加令人郁闷。比如,护工们拿不到节假日的补偿性倍数工资,不敢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是一个典型。这种现象,在农民工群体中比比皆是。天健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既是她的幸运,也是她的悲哀。   

  为什么这样说?说是她的幸运,因为她长大后,可以改造这样一个不公平居然成为正常现象的社会,借此成就自己;说是她的悲哀,因为她长大后,必然要面对这样一个不正常而居然成为正常现象的社会,由此被伤害。由于她的悲哀,我想,等她长大后,需要送她到国外去读书,通过中外的对比,更加清楚地看这个在我看来,已经开始变得有些荒唐的社会;由于她的幸运,我想,等她在国外学成后,还是要回自己的国家来,或者为自己的国家做事情,以此回报那些曾经爱过她、关心过她、照顾过她的护工们,以及护工们背后站着的、贫穷的人们。   

  也是在晚上,我收到了沈睿老师从南美洲发来的信,她对天健的降临人间,表示祝贺。由于沈老师已经常年在国外工作和生活,所以,她对汉语拼音已经有些陌生了。结果,在写来的信中,汉语拼音和英文混杂,很有意思。我猜想,她写下面这封信,一定非常费劲,而她使用的电脑,也没有装汉语输入法:   

  cao jun;   

  wo cike zai nanmeizhou; wufa kan ni de xin。 wo cai ni taitai yiding shengle;qing jieshou wo de zhuhe!hui meiguo hou wo hui like gei ni xie xin。   

  shen rui shang   

  7…17…27   

  在桑拿天里,看到这样的一封来信,很是让人开心。所以,即便空调不再“调”了,只能呼呼地吹风出来,也因为这种开心,而不觉得天气有多么不可忍受。何况,报纸上的天气预报说,明天的北京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期待这种大雨的到来,好让人透一透气,舒一舒心。明天,如无意外,就可以办出院手续,天健将正式回家。而迎接她的最热情的家庭成员,一定会是铁蛋。   

  27年7月18日0时52分写   

  之一:关于吃奶习惯。婴儿出生后,一般来说,头几天的母|乳比较少,不够婴儿吃。这时,医院的定时喂奶,就成为常规。因此,需要配合医院的做法,在婴儿们集体吃奶时,一定要让孩子去,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定时吃奶的习惯养成后,无论是对产妇,还是对婴儿来说,都有益无害。   

  之二:关于爽身粉。在给婴儿洗澡时,医院有时会用爽身粉。但是,如果婴儿因为小屁股被尿泡了,有些发红,需要用爽身粉时,医院却不会给你。我去要过,被拒绝了。因此,在住院时,最好能够提前备好一小袋婴儿爽身粉,以备不时之需。不然的话,孩子是会受罪的。   

  之三:关于护工。现在,很多医院都在用护工,在大多数时间里,照顾产妇的工作,是由她们而不是由护士、医生做的。她们大多数是务工的农民,但都很朴实,工作也十分尽职尽责。产妇和家属,应该充分尊重她们的工作,尊重她们的人格,这不但体现了自己的高素质,也会使她们因为受到充分尊重,而更加细心地照顾产妇。将心比心,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也会对你好。         

WWW。HQDOOR。COM§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19节:温和 元气 狗娃 读书(1)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06   


()好看的txt电子书
  27年7月18日:   

  温和 元气 狗娃 读书   

  温   

  和   

  上午9时出门时,天气非常凉爽,空中也还飘着雨丝。雨如期而至,不过,却并不是报纸预报的中到大雨甚至暴雨,而是一场“中小雨”。车上遇到两位上访老人,他们表示没有钱买票,售票员没有为难他们。所以,尽管售票员的话并不好听,但还是让人感到欣慰。旁边的乘客也赶紧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他们。听他们的口气,似乎是自己的房屋被拆了,没地方住了才来上访的。   

  现在,通过6天的观察,我和妻子都感觉到,天健的脾气应该比较温和。别的婴儿,总是会以响亮的哭声,宣告自己的醒来,或者宣告自己大小便的结束,但是,天健却不是这样。在天健出院之后,她的表现与其他婴儿一样,都是在哭声中醒来。看来,所谓性格温和的判断,也许并不完全准确。   

  醒来后,她会睁开眼睛,东看看,西瞧瞧,自己玩儿。有时候,玩着玩着,还会生出小花一样的微笑。只有饿了的时候,她才会哭两声,但是,这却不是真正的哭,而只能算是高声“哼哼”。一旦你把她抱起来,她就会停止“哼哼”,依然玩儿,依然能笑出小花,或者继续睡。   

  16时,是给孩子集中喂奶的时间。15时40分许,天健开始“哼哼”,于是,我便把她抱了起来。这一抱,她只玩了一会儿,又接着想睡觉。妻子说,不能让她睡,要不然,晚上不睡照顾起来比较费劲;而且,吃奶的时间也快到了。这样,妻子就抱着她,吃了一会儿母|乳。   

  可是,这点儿母|乳,只是她的食量的四分之一,根本不够吃,所以,只能算是零食。吃完母|乳,把她放在床上,我和妻子开始逗她,但是,无论你怎么逗,她都不烦,这是很让人惊奇的。一般来说,以我们当时刻意逗弄的方式,婴儿是会哭着抗议的,可天健没有。   

  这样,整整一个白天,除了换尿布和饿了的时候,“哼哼”了几声,她一直都很温和地玩儿,或者沉入甜美的睡眠。与她相比,同病房的两个婴儿,却是一个不会直接对着母亲的|乳头吃奶,而必须将奶挤到奶瓶里才吃;另一个哭的时间和频率,也比天健多不少。   

  女孩子的性情,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或者两者兼备,只是比例不同,现在,在天健的身上,还不太好得出结论。但是,依据常识和其他母亲的经验,天生的比例还是不小的。在这一点上,天健的性情,既不像妻子也不像我,因为我们两个都是脾气相对比较急的人。   

  不过,随着她的慢慢成长,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我们的影响,这样一来,长大后的她,是不是还是温和的性情,还需要事实的回答。不过,我倒是希望,长大后的她,也能够拥有一个温和的性情。这样的女孩,更有女孩子的内在美。   

  元   

  气   

  在病房里,孩子睡觉以后,产妇和家属们就会聊聊天。聊天的内容,自然是东拉西扯,没有任何主题。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关于元气的话题,值得记录下来。和妻子邻床的新产妇,是从事版权进出口业务的,四川人,性情开朗,做起事来,风风火火。   

  和妻子聊起手术的事情时,她们一致认为,动手术真的会大伤元气。这位产妇说:“动手术的时候,当肚子被划开,她感觉到,一股气被放了出来。我听见了气被放出来的声音。”按照她的说法,她去卫生间时,常常会感到气不够,所以,浑身没有力,走起路来轻飘飘的。   

  妻子认可她的说法,也觉得自己行动时,总感觉上气不接下气,浑身没有力量的主要原因,也是感觉气不够。   

  元气这个东西,我自然知道的,但也只是从书上看到,或者道听途说的。至于如此形象的表达,却是第一次认真地听到。妻子说,“人活一口气”,说的应该就是元气。那位新产妇也表示认可这个说法,这真是非常有意思。   

  的确,我曾听不少人说,濒临死亡的人,为了等自己最想见的人,总是会死死地守住一口气,只要这口气在,人就不会死。等自己最想见的人来了,或者,这个人实在守不住那口气了,于是,他就会咽下最后一口气,然后被死神接走。在我的家乡,说人死了,有时候就会用“咽气了”来代替。可见,这的确是有道理的。至于这里面有多少科学的因素,我自然并不太清楚。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0节:温和 元气 狗娃 读书(2)         

  气在,命就在。气在,力就在。所以,人们才会说“力气”、“气力”。所谓“有气无力”,现在想想,这里的“气”可能只是呼吸的“空气”,而不是体内的“元气”。假如元气在,那么,是不大会有气无力的,而应该是有气有力。手术过程中,元气被放了出来,人自然就没有了力量。   

  关于这一点,在动手术之前,宣教科的医生,也会郑重其事地告诉产妇及其家属,动手术会伤元气,所以,如果能够自然分娩,还是不要选择做剖宫产。但是,绝大多数人们也只是听听而已,并不会真的相信,元气在他们的头脑中,更多的只是一种中医的概念。等进入手术恢复期,才慢慢感觉到元气的重要,于是,开始吃补元气的食品和药物。   

  从这个角度上看,生产一个孩子,母亲付出的代价,并不只是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说的辛苦以及其他可以眼见的东西,还有眼睛看不到但对母亲的身体损害极大的丧失元气。与女性相比,如果仅仅从生理上来讲,男性几乎没有任何代价,而更多的是一种性的享受。为孕育一个新的生命,女性付出了卵子、血、气等一系列东西,而男性仅仅是射出了一股基于性高潮的Jing液。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在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就已经和母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女性会迅速进入母亲的角色;而男性进入父亲的角色,却必须要在实际生活中,一点点地培育。也就是,父亲扮演的更多的是社会意义上的角色,而非生理意义上的。假如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人们通常更热爱歌颂母亲,是有道理的。毕竟,生理意义上的感情,来得更为直接,也更为可感。   

  狗   

  娃   

  聊天时,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值得记下来。与妻子邻床的新产妇,因为爱惜自己的初|乳,所以,当护工推来吸奶器,征询她的意见时,她拒绝了,表示要把初|乳给孩子吃。可是,她的孩子,却不会直接对着|乳头吃,而之所以不会,主要是因为她的|乳道没有通开,|乳汁流不出来,造成Ru房比较硬,|乳头也比较硬,孩子的嘴既噙不住,也吸不出来。结果,下午的时候,护工和她的先生用尽各种办法,又是用热毛巾敷,又是用手挤,又是用吸奶器吸,疼得她直喊。   

  看到这种情形后,大家说了很多疏通|乳道的办法,我仅记两个有意思的。   

  第一种办法,比较简便易行,就是让孩子的父亲,用自己的嘴吸。但因为大家是住在医院里,病房里还有其他的人,所以,很多人并没有这样做。当然,也有做的,但是会用被单蒙住头,用嘴去吸。而对吸出来的初|乳,男人们的反映也不一样,有的是直接咽下去,觉得是好东西吐了可惜;有的与此相反,在吸产妇的|乳头时,捏住鼻子,吸一口赶紧吐掉,似乎初|乳的味道,比臭豆腐还难闻。   



  第二种办法,是让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崽吸。这是同病房靠近门的产妇的家属(好像是产妇的母亲)说的。她说,在东北农村尤其是山村,男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乳道必须要疏通,否则,不但孩子吃不上奶,产妇还会长|乳疮。于是,不少人就会去找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崽,让它就着产妇的|乳头吸吮。小狗嘴里没有怎么长牙,而且吸劲儿也大,所以,疏通|乳道的效果非常好。这可真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产妇的第一口奶不是孩子吃的,而是小狗吃的。当然,这样的做法,在城市的产妇看来,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我不知道,吃了人初|乳的小狗,会不会因此变得比别的小狗聪明,或者更懂人性。我也不知道,对吃了自己初|乳的小狗,产妇及其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