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倒都是重要人物,不过大多数曾经是刘瑾和焦芳的党羽。

    却听从暖阁里传出朱厚照的声音:“外头是何人喧哗,是叶爱卿来了吗?叫进来。”

    叶春秋方才进去,果然看到暖阁里已是跪了数十人,众人纷纷抬头看叶春秋,叶春秋一概不理,昂首到了朱厚照的身边,一副伴驾翰林的姿态站在朱厚照的身后。

    朱厚照一脸的阴沉,道:“你看,诸卿家,这正主儿来了,你们要说,就当着他的面说吧。”

    刘宇、张仪、杨炯人等面面相觑,不过这些人毕竟都是朝中的重臣,高官中的高官,那刘宇道:“臣对叶侍学没有成见,只是臣依然斗胆以为,太后贸然收义子,已是引得朝廷哗然,太后有陛下就已足够,何故收养义子呢?朝野之中,尽都是忠义之士,何况天下百姓,尽都将张太后视之为母,陛下更是他们的君父”

    叶春秋顿时明白了,这些人是在懿旨发出之后,跑来反对的。

    这就很值得玩味了,懿旨是经过了内阁签发的,也就是说,内阁甚至是司礼监也都是赞成了此事的,现在这群平时和刘瑾、焦芳等人关系良好的人,却跳了出来反对,那刘瑾倒是够阴的,自己不敢得罪张太后,却让一群人来仗义执言。”

    叶春秋神色从容,咳嗽一声道:“诸公,错了。”

    那刘宇抬眸,看着叶春秋,振振有词地道:“哪里错了?”

    叶春秋道:“这陛下既是子民们的君父,天下人又视张太后为母,这岂不是乱了人伦吗?”

    “”

    此言一出,刘宇诸人也有点发懵了。

    朱厚照顿时忍俊不禁,却又努力地虎着脸:“这是朕的家事,何来你们操心?你们若要反对,大可以去寻太后反对,寻朕做什么?怎么,不敢到母后的跟前说,就跑来朕这儿语无伦次了?退下!”

    刘宇诸人只好拜下行了个大礼,只是那刘宇依然是不死心似的道:“臣与叶侍学都是臣子,臣与他一样忠心耿耿,办事也同样勉力,臣非针对叶侍学,实乃陛下此举寒了许多忠臣的心哪。”

    叶春秋只是冷眼旁观。

    朱厚照却是挥挥手,不耐烦地道:“你们要计较,去寻母后即可,少来朕这里啰嗦。”

    这些人方才讪讪的退下。

    等他们走了,朱厚照便不悦地冷哼了一声,道:“这些人真是讨厌,母后和朕要做什么,也轮得到他们管?”

    叶春秋却道:“陛下,懿旨过于厚重,莫说是臣弟无福消受,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杂音,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朱厚照颌首,也觉得叶春秋所说是有些理的。

    接下来,叶春秋才向朱厚照谢过了恩,而后又去拜见太后,谁知到了仁寿宫,竟见刘宇等人居然当真来了仁寿宫觐见太后了,只是已经通报,还没有传见。

    叶春秋走过的时候,那刘宇叫住叶春秋道:“叶侍学。”

    刘宇乃是刑部左侍郎,其他诸人也大多是在六部九卿中担任要职,刘宇叫他,叶春秋只好驻足,朝刘宇行礼:“见过刘侍郎。”

    刘宇捋着须,道:“你理当请见太后,辞了懿旨。”

    这口气,就仿佛是叶春秋欠了他钱似的,还特么的理直气壮。

    叶春秋便道:“噢?却不知这是何故?”

    “这还用问?”刘宇一副凛然正气的样子,道:“你姓叶,娘娘乃是先帝原配,贵为太后,一个是云,一个是泥,你叶春秋是要做宠臣吗?莫要因为这个而毁了自己的清誉,老夫若是你,理当辞了懿旨,安分守己的”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道:“是啊,你若是义子,将置百官与何地,藩王宗室们也会见疑的。”

    “若是不辞,闹将起来只怕面上就不好看了。”

    叶春秋看着这些人,一个个义正言辞,恰好此时有仁寿宫的宦官见了叶春秋来,请叶春秋去觐见,叶春秋心里只觉得好笑,他朝诸人行了个礼,轻飘飘地道了句:“长者赐,不敢辞。”

    说罢,也不管其他人什么反应了,便往那仁寿宫深处去了。

    这短短的六个字,却是让刘宇诸人面面相觑,接着又禁不住低声叫骂起来。

    叶春秋对于这些杂音,是历来不予理会的,这世上就没有人不黑的东西,若是当真去计较,早就被气死了。

    叶春秋信步走到仁寿宫正殿,见张太后已在此等候,行了个礼,恭谨地道:“儿臣见过母后。”

    张太后便露出慈和之色,温和地道:“早知道你要来谢恩,如何,哀家定的佳期还算满足吧?哀家哪,早知道你与王家的那小姐日久生情了,择定的都是就近的吉日,你们的八字,哀家已看过,都是极好的,清早的时候,王师傅已入宫来谢恩了,得你这样的佳婿,也是甚为满意,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她抿嘴笑了笑,见叶春秋脸色不太好,随即又道:“方才有人请见,想必你来时已见过了他们,不必理会这些人,不过是他们自觉得愤恨不平罢了。”

    正说着,却有宫娥抱了太子来,道:“娘娘,太子总是哭,多半又是想见娘娘了。”

    张太后一听,绣眉轻轻拧起,忙是接过襁褓中的太子,低声哄了几句,果然太子就不哭了。

    张太后才命人将这孩子抱回去熟睡,才道:“太子很健壮,越来越像他的父皇了,哀家看着他哪,就像心头的一块肉似的,可是论起来呢,没有你就没有太子,哀家既已做了决定,就绝不更改,外间那些人,哀家都不见,免得坏了兴致,你不必担忧,而今既为先帝和哀家的义子,又陛下的兄弟,就不必理会那些呱噪,好好想着你的婚事吧。”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一章:叶大家长(第四更)() 
从仁寿宫告辞出宫,叶春秋直接回到家中,不知道是不是叶老太公那个新族规的政策贯彻得太有效率,这一干子平时嘻嘻哈哈的亲戚们,现在都恭谨了很多,连几个老叔公也不再倚老卖老了,带着几分谄笑的样子跟着叶春秋打招呼。

    到了傍晚时分,门子给叶春秋送来了一个帖子,竟是焦芳送来的,帖子中是请叶春秋到府上去喝酒。

    叶春秋不禁有些意外,只是都到了这个时候了,焦芳居然还有心思设宴,叶春秋也是醉了。

    叶春秋只对那门子道:“不必理会,若是再有人来请,就说我有事在身。”

    一大家子人又是在一起吃晚饭,吃饭时的气氛也诡异多了,叶老太公坐在上首,嫡男和嫡孙则分列两侧,至于其他的叔公叔伯,都乖乖地坐在了下首。

    叶老太公举起了筷子,大家依旧没有动,等到叶景和叶春秋都拿起了筷子,各房的亲戚们这才像是松了口气,各自举筷,开始吃喝起来。

    叶春秋对叶老太公也算是佩服到了五体投地,虽然新族规到底是什么,叶春秋知之不详,可是管中窥豹,却也见识到了叶老太公的高能手段了。

    其实单单合家这一条,就几乎奠定了长房无上的地位了,叶春秋隐然已是小家长,族中上下人等所有的荣辱,现在都维系和捆绑在了他的身上。

    等吃过了晚饭,叶春秋放下了筷子,环视了众人一眼,方才道:“过几日,得把老家的族学修葺一下,子弟们要读书的,都该去族学,要聘请名师来,在宁波,我倒是认得几个大儒,想来若是送了帖子去,他们会欣然应允的。”

    叶春秋看着众人都安静地听着,顿了顿,又继续道:“至于读书不上进的,若是中了童生,大可以送来京师,我想想办法,让他们进镇国新军里,还有一些,我认识几个朋友,可以想方设法让他们在亲军之中谋个差。”

    若说此前叶老太公是给大家棒槌,那么现在就是开始散糖了,这样苛刻的家规,大家肯接受是为了什么,不就是长房有大出息吗?所以许多人支着耳朵,细细在听。

    延请大儒去族学,这对于子弟们是有好处的至于进入亲军和镇国新军,若是别人,怕是求都求不来,何况还要长房在此照拂呢,将来的前途,未必就在科举之下。

    叶春秋继续道:“各处的产业要登记造册。”叶春秋摆出了官仪,此时也颇有了几分家长的样子,在京师混了不短的日子,震慑住各房的亲戚却是足够了,别看他平时总是笑容可掬,可是一旦摆起了架子,却只有让这些叔公和叔伯们俯首帖耳的份。

    “南边的产业,都让三叔来管着,三叔”叶春秋说着,看向叶柏。

    叶柏忙是露出了认真之色,肃然地道:“嗯,春秋,我听着。”

    “三叔管着家业,要多听听婶子的建议。”叶春秋抿了抿嘴,显是对三叔不太放心,不过有个厉害的婶子在,倒是不必有什么担心。

    叶柏忙是应了。

    “叶家北面的产业,就让府里的管事叶东兼顾着,他虽是三服外的远亲,办事却是牢靠的。”

    叶春秋又道:“各家的钱粮开支,都要按时给付,有什么疑难,大可以修书给我,地方上,我会修书给宁波府台和奉化的县尊,请他们多一些照拂,自然,照顾是一回事,却也不许仗着是咱们叶家,就欺男霸女,否则面子上只怕要不好看了。”

    “还有一些叔伯,若是年轻力壮的,不愿意在家闲养,那就帮衬着我舅父做买卖也无妨,想去贩书,我便和诗社打个招呼,想去卖水晶,就跟着我舅父去历练,想去医馆,我也可推举一下,也别以为有了推荐,就一定能有什么大出息,说到底,也不求你们有什么本事,但求你们能守诚,若是忠孝厚道的,肯定日子不会差,可若是有动歪心思的,家法也不会轻饶。”

    叶春秋大致地说了一些,虽然说了丑话,可是甜头也是不少,叶家现在已经不只是涵盖官场了,镇国新军、亲军、商业上也都有关系,足以容纳族中的人,叶春秋给的,不过是一个平台而已,有了叶家的身份,当然比别人更容易成功一些,可是他可不敢纵容一群亲戚去胡闹,有本事的,自然将来必能崭露头角,没本事的,滚回去玩泥巴就是。

    就如叶东,本来只是远房的亲,可是在京师给叶春秋父子当家,在这族中已可以和三叔叶柏平起平坐了。

    说到底,无非是叶春秋信任叶东,这个人办事牢靠,没有什么歪心思,人情也很练达,什么事交给他办,叶春秋放心。

    众人咀嚼着叶春秋的话,却也都还算满意,不过各家的人,多半还得再琢磨一下将来该走什么路子了,做生意?进亲军,还是镇国新军,又或者是读书求取功名,这可都得好生想清楚了。

    由始至终,叶老太公都只是在一旁听着,完全没有插话的意思,叶春秋又怎么不明白,叶老太公要的就是他能在这些族人跟前立威。

    叶春秋微微地将目光投到了叶老太公的脸上,只见叶老太公浑浊的眼眸里微微显露出几分的欣赏之色,叶春秋又用目光扫视了众人一眼,大家神色倒是严谨的,显然是把他刚才所说的都听进心里去了。

    叶春秋渐渐将肃然收敛起来,脸色缓和下来,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春秋本是晚辈,之所以说这些丑话,也是怕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大家休戚与共,怕是也担心有人拉了叶家的后腿,是不是?好了,春秋该说的已经说完了,今儿入宫有些疲倦,且去睡了,先告辞!”

    叶春秋站起来有礼地给叔公、叔伯们一一行礼,口里依旧还是甜滋滋的,某某叔公,某某叔伯叫得很欢实,这才告辞而去。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二章:反戈一击(第五更)() 
此时,焦府里正张灯结彩,自焦芳垮台之后,焦家已是许久没有这样热闹的场面了。

    可是今儿,却是破天荒的批红挂绿,显得好生热闹。

    在这焦府的正堂前,已是摆了一桌桌的酒菜,美味佳肴,山珍海味,数不胜数。

    十几个婢女垂立左右,倒八排开,主座上,焦芳头戴着乌纱帽,身穿着宫中钦赐的一袭蟒袍,在平时的时候,这一身蟒袍是决计不会穿在身的,焦芳苛行低调,平日都只是穿着朝服。

    可是今日,焦芳显得格外的雍容。

    虽是如此,这满满的几桌子酒菜,除了焦芳,却是空无一人,座上空空如也。

    就在此时,那城外镇国府的钟楼传出钟声,连响了十二下,显然已到了子时。

    这张灯结彩的焦府,虽是堂皇绚丽,却是诡异地显得无比的清冷,满桌子的酒菜早已凉了,却只有焦芳一人在此自饮自酌,发了帖子去请的数十个宾客,一个人也没有来,堂堂内阁学士,就这么孑身一人,拿起了筷子,轻轻地捏了盘中的冷菜吃了一口。

    焦芳的脸色如常,仿佛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几口酒下肚后,才抬眸看着堂外,只见那廊下的灯笼摇曳,他抿了抿嘴,依旧耐心地等候着什么。

    少年得志,此后进入官场,也曾桀骜不驯过,从来没有肯服过输,一步步地走来,那个曾经扬言要杀人的青年翰林,也曾权倾一时,而如今,河南的案子已有了眉目,无数人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也算是叹为观止。

    焦芳依旧还记得朱厚照看自己的那个眼神,那一局棋,仿佛是一柄剑,狠狠地扎进了自己的心窝。

    想到这个,他的心疼了一下,疼得厉害,于是他又忙是喝了口酒,老脸上,总算多了几分红晕。

    这时,外头传来了细碎的脚步声,脚步匆匆的,先是有个管事模样的人进来,拜倒在地道:“老爷,成了。”

    焦芳抬眼,神色依然从容自若,轻吐出了两个字:“成了?”

    这管事连忙继续道:“人已经到了,赵嬷嬷连夜赶出来的,宫里的赵公公和王公公打的掩护,走的是奉天门,杨千户连夜将人吊下了紫禁城,总算是有惊无险。那赵嬷嬷说,现在要见一见她的儿子。”

    焦芳眯着眼,浑浊的眼在这个时候像是多了几分说不清的精神气,道:“叫她抱了人来给老夫看看,告诉她,她儿子已经妥善安置好了,等随老夫出了京师,自然能见得到。”

    就在此时,外头响起了婴儿的啼哭声,似是令这正堂的冷清徒然地减轻了几分。

    焦芳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意,总算这一步险棋走对了。

    “老爷,该动身了。”

    “不急。”焦芳慢条斯理地道:“急什么呢,现在急的不是老夫,该是别人了,急个什么呢?”

    焦芳面带微笑,手抚摸着桌面,慢悠悠地道:“有些人哪,总以为会有输赢,其实他们错了,有的人就如老夫,是从来不会输的,老夫活了半辈子,只有赢,没有输。”

    他已靠在了椅上,看着许多的空座,面露不屑之色:“告诉外头的人,随时接应,府里的人要打起精神,严防死守,老夫来会一会他们。”

    焦芳端坐不动,冉冉烛火之下,整个人的脸上显得阴晴不定。

    而此时,在杨府里,杨廷和披着衣,徐徐到了杨家的后园,他显得心事重重地在这后园里踱步,此时的月色很凄冷,杨廷和却只是背着手,这个正五品的大学士,此刻目光却是落向了紫禁城的方向。

    “爹,为何还没有睡?”

    林间幽径之中,走出一个青年,正是杨廷和的儿子杨慎。

    杨慎去前年已中了举人,因而一直在京中准备功课,为明年的会试而努力,他朝杨廷和行了个礼,想必是读书读得倦了,也来这后园里散步,谁晓得竟遇到了父亲。

    杨廷和捋须,带着笑意看他道:“噢,用修啊,功课如何了?这么晚,你也还不睡?”

    杨慎却只是抬眸看着杨廷和:“爹有心事?”

    杨廷和抿嘴一笑:“不是为父有心事,是有人睡不着,焦芳的事,你是知道的吧,呵他呀,可不是寻常人,此人看似温和,实则却是极为刚烈之人,他是决计不肯吃亏的,当初成化年的时候,连首辅万安见了他这个小翰林,都要退避三舍,可见此人是什么性子。”

    顿了一下,杨廷和又道:“此番他已到了绝地,怎么会肯甘心束手就擒呢?依着他的性子,势必会反戈一击,今夜他请为父去吃酒,为父没有理会他,为父这几年,谁也没有关注,只惦记着他,盯了他足足几年,他的性子,为父早已摸透了,今夜只怕就是他反戈一击的时候了。”

    杨廷和能整垮焦芳,将焦芳置之死地,当然有他的本事,当初风光得意的焦芳,怕是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万众瞩目的时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会有人一直盯着他,揣摩着他的一切,随时准备要将他取而代之。

    杨慎不由担心道:“既如此,那么那焦芳岂不是要对父亲不利?毕竟”

    杨廷和却是微笑摇头:“不会,这也是为何为父将叶侍学调入东阁的原因,焦芳是万万想不到真正诛他这奸臣贼子的是为父,他只会疑心在叶侍学的身上,叶侍学现在风光得意,在焦芳的心里,除了他能影响陛下,还会是谁?”

    杨慎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不由庆幸地道:“这么说来,今夜”

    杨廷和不由莞尔笑道:“就是不知道,这焦芳会用什么巧计,不过那叶侍学,多半是要栽个跟头了。”

    杨廷和说话,唇边的笑意带着几分别具深意。

    也恰在这个时候,那紫禁城方向,突然一盏盏的光芒亮了起来,无数的灯光渲染了夜空,紧接着,紫禁城发出各种嘈杂的声音。

    未完待续。

    。。。

第八百二十三章:托付于卿(第六更)() 
在月色下,杨廷和那看向紫禁城方向的眼眸显得有些深沉。

    “看来”杨廷和风淡云地轻道:“焦芳的目标是宫中”

    杨慎愕然地往紫禁城的方向看去,不禁道:“爹,如此说来,那叶侍学,只怕要可惜了”

    “是啊,可惜了一个少年俊杰。”杨廷和目光幽幽,捋着长须,依旧面露笑容。

    而此时,在同一夜空下的叶家,依然还是一派的祥和,叶老太公没这么早睡,所以虽是子夜时分,却依旧精神奕奕地与几个叔公说着闲话,倒是这时,府里的主事叶东却是惊慌失措地到了后宅。

    “少爷,少爷”

    叶春秋自修炼了炼体术之后,耳目极为灵敏,稍有风吹草动,即便是细得不能再细的脚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