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着他曾经从没有想过的事情。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三章:不能再死了(第五更)() 
叶春秋曾经也就只是想富贵安乐地过完这辈子,试问谁不想做小清新呢?

    可是当他看到这天下这样多的蝼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看到这么多人如虫蚁一般任所谓的浩荡潮流所摆布,每一个人都如大河之中的浮游,他们不知前路的方向,不知明日睁开眼面临的是饥饿还是灾荒,又或者是毫无征兆的兵乱,身处在这即便还算是太平之世,叶春秋再也无法去风流闲散。

    一个见识过后世繁华美好,一个知道未来方向的人,怎么忍心去放开一切,对盲目苍凉视而不见,满脑子去想那秦淮河里的画舫,还有西子湖里的吴侬轻语?

    叶春秋抬头看着月儿,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想到了静初,静初在京师不知可好?新婚燕尔,令她独守空房,他这个做丈夫的不该啊而后他猛地又想到了朱厚照,朱厚照理应现在还在责怪自己吧,他那胡闹的性子,估计这一次不会这么容易解气,安化王说他是昏君,这似乎是有些道理,可即便是昏君,我亦想要为他缔造出个太平盛世

    这是什么缘故呢?他为何如此的甘之如饴呢?

    叶春秋说不上来,只是在他的心底深处,朱厚照虽长自己几岁,可是叶春秋更愿意将他当做自己的弟弟,有些胡闹,可是总想到他做的一些事,便能暖人心间。

    太子殿下理应会走路了吧叶老太公的身子,理应还很硬朗,就怕他担心什么邓健还有钱谦,有陈蓉、有张晋,有舅父,还有许许多多的人

    带着心里那许许多多的人,叶春秋虽是疲惫到了极点,却又提起了剑,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正因为有这些人,正因为有许许多多自己值得去保护的人,所以今夜他注定无眠。

    宁夏必须立即安定下来,要安抚住乱兵,要维持住次序,这宁夏已经遭了一次灾祸,再不能经历一次浩劫了,因为他们和自己一样,也是有血有肉,有妻有子,他们也是爹娘所生,他们固然很多时候愚昧,甚至是蠢得让人想笑,用后世的眼光去看,他们的目光短浅得惊人,可是叶春秋心里觉得自己必须去尽最后一点的绵薄之力。

    “大人大人”许杰几乎是狂奔而来,忙道:“乱兵散了,散了”

    “传令,命人放出消息,贼首朱寘鐇已经伏诛,本官本官奉旨而来,就是为了诛杀朱寘鐇,其余人等,都是受安化王的蛊惑,陛下命我来宁夏时,早有明言,朱寘鐇没有余党,所有乱兵,若是放下刀剑,各回本营候命,俱是既往不咎”

    “还有,乱军的粮食也放出来,分发下去,城中发生了兵祸,要尽力地救治受害的百姓。”

    “命诸官来见本官,无论是愿意弃暗投明的,还是没有归降的,嗯不必,让他们去见我爹吧,请我爹去安抚他们。”

    “请王副参事,带人巡守,若有人趁乱劫掠,统统格杀勿论。”

    “明日清早之前,要发放榜文,放出安民的告示出去,噢,还有”叶春秋看了一眼身后的宫殿,继续道:“守住安化王府的后园,他的家眷,不得让人侵扰,寻个宦官进去通报里头的人,让他们安心待命,一切罪责都在朱寘鐇的身上他们终究还是皇亲,陛下自会有恩旨。”

    叶春秋叹了口气,才接着道:“已经死了这样多的人,不能再死了,再死,又有什么意义呢,哎”

    直到了黎明,当仇钺带着一支军马抵达宁夏的时候,整个宁夏已经安定下来。

    仇钺大吃一惊,忙是来见叶春秋,却是得知叶春秋已是睡下了。

    其实这仇钺早知安化王要反,却又不敢揭发,叛乱发生之后,他便借口要带人去说服边镇诸卫为安化王效命,结果到了边镇上,他当机立断地杀了几个安化王派来的几个武官,正要带兵杀至宁夏平叛,谁知此时,宁夏之乱竟在一夜之间平定了。

    平定的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到了极点,六百人平叛,这是何等的骇人!

    仇钺来见叶春秋,谁晓得却是得知叶春秋已是睡下,接着便只好去见叶景。

    此时此刻,叶景端坐在钦差的行辕,文武官吏已来了不少,许多人心里都透着不安。

    叛乱已经结束了,可是显然,许多人是失职的,他们面对安化王叛乱时,大多选择了沉默,甚至还有人选择了依附,如今他们已经无路可走,叶景却是不厌其烦地对他们道:“这一切都是朱寘鐇的过失,与你们无关,诸位放心,陛下圣明,自然知晓好歹,且不要怕,我与犬子会上书为大家求情,你们处在边陲,那中官的恶行,我们父子也略有耳闻,这是官逼民反,又恰逢这安化王狼子野心所致,诸位放宽了心就是,依旧官复原职,武官要约束自己的部众,而文官依旧在各自官署中处理公务,现在宁夏满目疮痍,百废待举,一个不好,就可能给番人可趁之机。”

    众人听了,心中还是不安,好在叶景老成,说的话又是掏心掏肺,便都感激地看着叶景,纷纷道:“大人活命之恩,下官人等,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

    叶景终究是厚道人,安抚的事交给他,确实是最合适不过,于是叶景道:“不必如此,今日之事,本官就不再过问了,朝廷命本官来接替那周东度清查屯田之事,而今周东度已是为乱兵所杀,也算是咎由自取,因此,本官望诸位能各安本份,本官而今即为中官,自然也与诸位同心协力,革除一些弊政,如此,关西方能安定,使军民能安心生产。”

    到了这个份上,若是朝廷当真秋后算账倒也罢了,一旦朝廷当真在叶家父子的劝说之下,依旧任用在座诸人,这就真正是活命之恩、恩同再造了。

    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60926080939

第九百一十四章:归心似箭(第六更)() 
边关这种地方,不比江南那些富饶之地,这里的人生活简朴,性情也要实诚一些,虽然不至于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可是叶景但有差遣,却是无人敢拒绝的。

    只要这叶景不是倒行逆施,效仿那周东度,甚至只要节制一些,都可换来大家的感激涕零。

    终究是因为宁夏已受了数年的中官之苦,对他们来说,情况已经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再坏,根本就无法去想象了。

    所以只要稍稍做出一丁点善政,便足以让人称颂。

    叶景的心里岂会不知,自家儿子让自己来做这个好人,怕就是存了这个心思吧。叶景终究还是身负了接替周东度的职责,虽然此前是来背黑锅的,可是现在结果却是截然不同。

    叶景又是吩咐了几句,让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份,接着命人抄了几份榜文,四处张贴,再之后便是清点粮库、武库,还有收拢残兵。

    这些本地的文武官吏,很快就起到了作用,他们终究盘踞在这里多年,对治下的事知根知底,一旦决心将功补过,这时候是绝不敢偷懒的,只一两日的功夫,宁夏便恢复如初。

    便是连那些尸首,也都进行了收殓和掩埋,这时代的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两位中官的动作,并没有过份,甚至对于乱兵的家属,也不曾侵犯。

    相较于叶景忙于应付各种人物,叶春秋则是躲在房里,开始搜肠刮肚地想着上捷报的事。

    现在安定的还只是宁夏城和附近的州府,可是再远一些,只怕还有混乱,朝廷差不多在七八天后,也该收到安化王谋反的消息了,叶春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报捷,乃是因为他必须详尽地奏报前因后果,否则朝廷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对安化王的乱党进行杀戮,这就有违了叶春秋的初衷。

    他索性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在周东度和安化王二人的身上,等到一份奏疏洋洋洒洒上万言写出,已是三日之后的事,除此之外,还有对忠烈之士的提及,那被诛杀的十几个官员,也请朝廷进行褒奖和抚恤。

    刚刚叫人将奏疏寄出,叶景却是急匆匆地跑来:“春秋,春秋”

    叶春秋从未见过叶景这样的激动过,等到叶景冲进来,竟像孩子似的,捋着袖子露着手臂道:“春秋,老太公老太公让人快马送来了书信。”

    叶春秋很悲哀地看着叶景,他很能体会叶景的孝心,或许是离家久了,对叶老太公日夜思念吧,现在叶老太公只是来了一封书信而已,老爹就乐成了这个样子。

    哎愚忠愚孝啊。

    可是当初,既然如此孝顺,为何要和自己的娘私奔呢?

    想到这个,叶春秋心中一凛,可见他娘在老爹的心中分量何其之重。

    他正待说话,叶景却是一把抓住叶春秋的肩,语气激动地道:“静初静初有了身孕有身孕了”

    轰隆

    叶春秋瞪直了眼睛,宛如一声炸雷,竟是让叶春秋顿时石化了。

    静初有身孕了?自己要有孩子了?

    他有点站不稳,禁不住道:“谁的?”

    叶春秋只是条件反射罢了,倒不是当真疑心,只是听到这消息,一时慌张无措,不知该说什么好,又许是受了后世风气的影响也是未必

    叶景却是顿时暴跳如雷,居然如孩子一般一把掐住叶春秋的脖子道:“逆子,逆子啊你说的什么混账话,你你你说这样的话,真真是猪狗不如。”

    好不容易叶景放开了他,叶春秋方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却满是喜悦地道:“儿子知错了,呀我有孩子了?”

    虽然讨厌熊孩子,可这完全是因为熊孩子是别人家的啊。

    所以得知这个消息,叶春秋陡然地在心里生出了一股暖流,他忙是接过叶景手中的书信来看,果然是叶老太公送来的,嗯,静初有了身孕,千真万确。

    嗯?竟是腹中隐隐作痛?叶春秋不由地皱起了眉,虽然在书信中,叶老太公只说并无大碍,可是叶春秋不禁开始担忧起来,真的没有大碍吗?这个时代,身怀六甲的危险性实在太高了,即便是后世,都有诸多现代医学无法规避的问题,何况是几百年前的现在?

    叶春秋越看越是忧心,不禁道:“爹,静初只怕”

    叶景是早就细看过书信的,看着叶春秋脸上明显的忧虑之色,这才意识到什么,不知道是为了安慰自己,还是安慰叶春秋,忙是道:“或许只是你大父危言耸听罢了,你不必担心,吉人自有天相。”

    叶春秋想了想,才道:“儿子略懂一些医术,若是不能伴在静初的身边,只恐放心不下,现在宁夏已是平定,父亲乃是中官,理当在此清理官田之事,宁夏的事,儿子想要拜托父亲,儿子现在归心似箭,只愿立即回京,留在这里也是无益。”

    叶景倒是沉吟起来,想到将有孙子了,心里不免欢喜,可是对王静初的情况也较为忧心,儿子的确该早些回去,随即便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你该回去照顾静初,这里事,有为父处理就足够了,事不宜迟,你明日清早就出发吧。”

    虽是忧心家里妻儿,可是想到又要父子别离,叶春秋的心情又不免复杂,不禁深深地看了叶景一眼,道:“现在大乱虽平,可是终究还是有隐患,父亲”

    叶春秋确实是有些担心的,宁夏才刚刚安定而已,现在这宁夏的文武,多是戴罪之臣,能不能将他们压住,不只需要威望,更需要不少手段,他怕老爹应付不来,若是再滋生乱子,那可就糟糕了。

    叶景看出儿子的担心,便淡淡一笑,道:“春秋,正因为如此,为父才更应当在此应付这一切,为父也需要一个机会。”他深深地看着叶春秋:“所以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为父都想试一试,否则我这个做爹的”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五章:君臣之义(第七更)() 
叶春秋明白了叶景的意思,人活在世上,总需要有意义,叶春秋如此,连朱厚照都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有需要得到别人认可,甚至得到自己认可的需求,叶景也是一样。

    叶景希望留下来,独当一面,即便是因此而遭遇了什么不测,至少也绝不遗憾。

    于是叶春秋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朝叶景深深作揖,道:“那么儿子现在向父亲大人辞行,父亲,明日儿子便要回京,还望父亲大人保重,这里天干物燥,风沙也大,也望父亲公务闲暇,能够保住自己的身体。”

    叶景看了看叶春秋,又看了看书信,深吸一口气道:“我会的,你也是一样,记得照顾好静初,老太公年纪大,只是有些好面子,为父从前对不起这个父亲,所以我希望”

    还没等叶景说完,叶春秋便了然地打断了叶春秋的话:“父亲无需再说,儿子明白的。”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啊。”叶景极少表现出这一面来,或许是因为他认为叶春秋已经长大了,或许是因为叶春秋的能力让他刮目相看,所以很多时候,他不敢将叶春秋当孩子般看待,现在他抚了抚叶春秋的肩,道:“为父在这里,静候京师来的佳音,为父”边说着,他的眼眶渐渐的红了,眼眶边竟是有着泪意,继续道:“能见你成家立业,成婚生子,爹实在实在”

    直到叶春秋次日骑马带着行囊即将远行的时候,脑海里依旧还记得叶景昨儿带泪对他说话的样子,他回头,看道叶景与诸官在十里长亭相送久久不愿离去,心里还是万分触动。

    因为急着回京,所以叶春秋命王守仁带队慢慢行进,而自己则是与许杰、叶世宽几人先行回去,他再次回眸,看着乌压压的人,看到了那被人拥簇的叶景,叶春秋毅然回头,眼里也有些湿润,接着他才拍马急行,带着几个侍卫一路向西。

    在紫禁城里的朱厚照,愈发的感觉到不安起来,他隐隐觉得自己的猜测是对的,或者说,他突然有了预感,总觉得会有不妙的事发生。

    这使他这些天都辗转难眠,筳讲时也屡屡失神,给张太后问安的时候,张太后说着说着,他便不见了魂魄。

    今儿一大清早,朱厚照红着眼睛,又是一宿的没有睡,又命人从故纸堆里拿出了宁夏的奏疏,将无数的线索连起来,越是如此,他越是胆战心惊。

    不对,不对劲

    虽然他已经和内阁示警,可是内阁显然并不太在乎他的意见,当然,阁臣们总是对他敬若神明的,只是朱厚照能从他们眼眸里透处敷衍。

    这其实就是狼来了的故事。

    刘健诸人一听朱厚照说起宁夏可能要发生大变,第一个反应就是,陛下多半又想要跑了,这一次是不是想去宁夏?

    于是当日,刘健就去见了张太后,再之后,宫中的侍卫开始加强了卫戍,他们是真的怕了,遇到这么个天子,给人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法律惩罚不到他,他自然是想做什么便是什么,偏偏有些事,在臣子们看来,是万万不能做的,比如一言不合就跑路。

    朱厚照感到很悲哀,自己的人品,似乎确实有些糟糕,嗯,太糟糕了,好像自己说任何话,都有什么企图似的。

    可是当朱厚照一而再再而三地确信了宁夏的消息后,却真的决心逃跑了,只是这一次,朱厚照没有得逞,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何况是久病成医?这陛下自己将自己当做了越狱的囚犯,宫内宫外的人,自然而然也就不自觉地充当了狱卒的角色,从前朱厚照逃跑的方法,现如今都已经进行了改善,就好似是打补丁一样,破了一个洞,便打上一个补丁,让你无洞可破。

    朱厚照的情绪变得很坏起来,所以一大清早,他就借口送来的茶水太烫,一脸怒视地甩掉了手上的茶盏。

    刘瑾这几日连司礼监都不敢去,早就奉了张太后的命令,日夜在此看着这位小祖宗。此时,他边小心翼翼地去拾起一片片的碎瓷,边道:“陛下多虑了,以奴婢愚见,那宁夏不会出什么事的”

    “你懂个什么?”朱厚照烦躁地朝着他怒吼。

    刘瑾只得拜倒,磕头道:“奴婢万死。”

    这是朱厚照最讨厌的方式,因为每一次,这些奴婢们都会用这一招。

    可是这一手确实有效,当刘瑾可怜巴巴地跪在朱厚照的脚下,情真意切地说着万死的时候,朱厚照便不好继续发火了,只是恨恨地道:“将这里收拾一下,让谢师傅来,他是兵部尚书,朕就不信他一点防患未然的意识都没有。”

    刘瑾松了口气,恭敬地道:“是。”

    刘瑾正站起来准备出暖阁吩咐小太监请谢迁前来,却是有人匆匆进来禀报:“禀陛下有宁夏来的奏报。”

    “奏报?”朱厚照一听,眼睛顿时一亮,整个人像是一下子有了精神。

    难道是叶春秋送来的?那他还很安全吧,这样倒是能让朕少一些担心!

    朱厚照忙道:“拿来朕看看。”

    他心里默念,但愿不是朕想多了,但愿不是

    可是奏报却并非是叶春秋送来的,而是萧关卫送来的,所谓萧关,则是关中北面的一处雄关,为大明面对宁夏的西北屏障。

    萧关卫指挥使在奏疏中只上书了一件事,安化王反了。

    奏疏是八天之前发出的,这是一封示警的奏疏,除此之外,萧关卫指挥还得到了一封自叛军那儿得来的檄文,也一并附送而来。

    果真是反了。

    朱厚照整个人不自在地打了个激灵,他知道,这一次自己又猜对了,只是这一次,他却是一丁点都高兴不起来,此刻,他脑里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叶春秋呢?叶春秋如何了

    他忙是去打开那封檄文,一字一句地细看,只是这样看下去,他的脸色更加惨然起来。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六章:情真意切(第八更)() 
朱厚照原以为,叶春秋为人机警聪明,剑术高超,虽然朱厚照从不指望叶春秋带着那对于宁夏显得微不足道的几百人能够平叛乱军,可是至少他也能逃出生天吧。

    不管怎么说,只要人能平安回来就好,安化王的叛乱,慢慢去讨伐就是。

    可是当朱厚照看到檄文中的一些词句时,突然无比激动地站了起来,而后狠狠地将御案踢翻了在地,厉声道:“这绝无可能,这怎么可能简直就是一派胡言,胡言乱语,胡说八道!”

    他脸色十分的阴沉,怒不可赦地继续道:“安化王这个骗子,此人诡计多端,一定是故意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