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阵仗,怎的这么多人集在这里来了?
莫非……陛下震怒,所以召百官来训斥吗?
这样一想,又觉得不对,这是内廷的事,实在没有必要把外朝的人引来,陛下不至如此啊。
朱厚熜的感觉毕竟是敏锐的,不禁对朱祐杬低声道:“父王,儿臣觉得,似乎哪里出了问题。”
朱祐杬冷着脸道:“且先不管,进去灵机应变吧。”
朱祐杬现在只一心想要整倒叶春秋,想到被绝俸,他就不免心里有气,也没心思再多想其他。
朱厚熜只是点了点头,便于朱祐杬一起继续往前走。
于是二人到了暖阁,外头蜂拥跪地的大臣自觉地给他们让出一条道来。
父子二人入内,见了朱厚照,便见李东阳和叶春秋等人分列两边,那刘瑾呢,则躬身站在了朱厚照的身后。
更加不对劲了……
朱厚熜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些不安,这个时候,刘瑾应当跪在这里请罪了,可看这个样子,却像是毫发无损。
再看朱厚照,朱厚照面上的神色复杂,他的心思如何,却有些让人看不明白。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陛下既然宠爱那自己和父王送入宫中的两个美人,现在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就算不是暴怒,可陛下总不可能像没事人一样吧。
事有反常即为妖啊。
朱厚照眯着眼,看着自己的皇叔和堂弟,他心里已经活络开了。
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于是朱厚照深吸一口气,慢悠悠地道:“皇叔来见朕,不知有什么事?”
“陛下。老臣,是来请陛下准臣就藩的。”朱祐杬也感觉到了有点不对劲了,所以也不敢轻易提起那两个美人的事,且先试探一下朱厚照的态度再说。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朕是那样的人吗()
“噢。”朱厚照现在的心情总算好了不少,边对朱祐杬徐徐道:“既然来了,就多住些日子吧,何必要如此急匆匆地回去?”
这个态度似乎还不错,这令朱祐杬的心里一松,他忍不住偷偷瞥了叶春秋一眼,却见叶春秋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他心里冷笑,呵,姓叶的……
他正想腹诽几句,这时候,朱厚照却突然道:“话说回来,朕正好有事和皇叔说,恰好皇叔既然来了,那么朕索性就直说了吧。”
有事?什么事?
朱祐杬顿时警惕了起来,忙道:“不知陛下有什么事?”
朱厚照眼中像是闪烁着什么,然后很直接地一字一句道:“往后啊,可别再给朕送什么美人来了。”
“啊……”朱祐杬的心里咯噔了一下,错愕地看着朱厚照。
一旁的朱厚熜也觉得不对劲,也是满脸震惊,心里已经思量了起来。
不对,不对啊,一定是哪里错了,这怎么可能呢?陛下分明……分明对那两个美人极为宠爱的,之前从宫中传出去的消息,说陛下连续好多日子都和两个美人腻在一起呢,那两个美人也暗暗传出过消息,说是陛下对二人极是喜爱。
这消息应该不会有错啊,可是现在……
朱厚照一脸正色,接着道:“朕呢,日理万机,虽是正处壮年……”他似乎不知道接下来该用什么措辞,所以不由顿了下来。
刘瑾是玲珑心,刚从鬼门关走一遭,现在又原地满血复活,此时顿时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于是接着口道:“陛下的意思,陛下的心里是黎民百姓,是社稷苍生。”
“对。”朱厚照的脸微微一红,没法儿啊,只能这样说了,要不怎么是圣君呢?
朱厚照继续道:“朕也是这个意思,朕没心思去顾着那些红粉骷髅。”
红粉骷髅四字说出来,这就有点不太要脸了。
朱厚照似乎已经忘了,之前他可是还有些不舍得那两个美人呢,现在倒好,一句红粉骷髅,就把所有的事撇清了。
朱祐杬和朱厚熜倒是没注意到朱厚照脸上的异色,而他们脸色却是苍白如纸,因为他们已经感到,陛下的口吻中带着责怪的意思。
果然,朱厚照继续道:“你们……是将朕当什么人了!”
语气开始加重了!
叱责的态度更加明显!
朱厚照又道:“朕岂是那样的人?亏得你们是宗室,难道不知自古红颜多祸水吗?朕现在虽年轻力壮,可是天下还未安定,你们却送这个入宫,难道要将朕陷于不义吗?”
既然都已经是不爱美色的圣君了,朱厚照反正对这朱祐杬父子的印象也不好了,索性趁机当着众臣的面表个态了。
“哎呀呀,陛下说的好啊。”刘瑾适时地拉着嗓子附和起来,很是感动地道:“陛下的心里只装着百姓,装着祖宗地江山,奴婢能得遇这样的圣君,真真是……真真是……”
说着,刘瑾拼命地挤出泪来,他偷偷地瞄了叶春秋一眼,意思是让叶春秋再接再厉,这一次,既然刘瑾已经得罪了兴王,那么索性落井下石就很有必要了。
叶春秋只是笑吟吟的站在一边,看着这事圆满落幕,可是看到了刘瑾抛来的目光,也不禁心里想笑了,此时心思不禁促狭起来,难得刘瑾这一次立了大功,就捧一捧他的场吧,于是伸出手,啪啪地拍起掌来,口里叫道:“好,说得好。”
古人没有拍掌表示兴高采烈的习惯,不过不要紧,镇国公当先拍掌,这气氛就不由自主地起来了。
刘瑾不失时机地也跟着鼓掌,边道:“非是奴婢说的好,是陛下圣明。”
刘公公掌声一起,站在这里侍候的其他几个宦官哪里敢怠慢啊,也连忙鼓起掌,叫起好来:“陛下圣明。”
于是掌声四起。
这站在两边的官员也有点发懵,拍掌是什么意思?可是见大家越拍越有劲,而且似乎是叫好的意思。
要不要叫好呢?
当然要叫,谁不希望陛下心里装着百姓,装着江山社稷啊!
于是稀稀落落的,一些年轻的大臣纷纷鼓掌,口里道:“陛下圣明啊。”
鼓掌的已经越来越多,这时候,反而还在装腔作势的一些老臣也有点待不住了,现在还捋须站着,实在显得有些异类啊,何况陛下难得说出这样的话,高兴啊,于是也纷纷拍掌。
有时候,李东阳真的不得不佩服叶春秋,这家伙,文武双全不说,要说怎么对陛下的胃口,还真是一套又一套的,今日他算是真正对这家伙服气了。
此时,暖阁里已经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鼓掌声,热烈的掌声感染了每一个人,连李东阳也笑吟吟地伸出手,拍着巴掌。
“好啊,陛下圣明啊。”
“陛下一语,道出了臣等的心声。”
“吾皇万岁啊。”
“啪啪啪啪啪啪啪……”
呃……叶春秋倒是没料到自己忘形的一通鼓掌,居然得到了如此热烈的回应,尤其是那刘瑾,每当掌声要到低潮的时候,他便啪啪啪地又把气氛带起来,因为这个时候,朱厚照也觉得很有趣,也笑嘻嘻地拍掌,一面道:“哎呀,朕不过随口一说,众卿言过其实了。”啪啪啪……
还挺有意思的。
唯有这跪在地上的朱祐杬和朱厚熜,却没有鼓掌,因为此时此刻,他们的脸色已经糟糕到了极点,这显然,自己父子成了这满个暖阁君臣们嘲讽的对象了。
朱祐杬此时已不安了,送了两个美人入宫,非但没有讨到好,反而被一通呵斥,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征兆啊,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是要做什么?
他心里越想越乱,越想越恐惧。
等到所有人的手都拍得酸麻,掌声才渐渐止了,朱厚照意犹未尽,此时突然发现,原来只要说几句这个,就是圣君,就能得到无数人真心的拥戴了。
圣君,这样容易?
那么……
朱厚照看着皇叔父子二人,眼睛滴溜溜地转了起来。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伴君如伴虎()
人之初,性本善,这话不是没来由的,其实每一个人的心底深处,都是善的。
即便是经常爱胡闹,偶然气得大臣们要生要死的朱厚照,又何尝不愿意做一个好皇帝?
人其实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叶春秋是如此,朱厚照也是如此。
可是要得到群臣的赞赏,何其不易啊。
为官之道是要事事谨慎的,对于百官来说,说陛下好话,某种意义来说,是要承担政治风险的。
因为人言可畏啊!
在许多人的眼里,你若是肆无忌惮地夸奖皇帝,这就是谄媚,是无耻,是想要做官,甚至,是奸臣,想要借此来上位,是无耻之尤之举。
因而别看大家见了皇帝,个个都是诚惶诚恐的,虽然偶尔也会不咸不淡地说几句陛下圣明,或者陛下励精图治之类,可谁都知道,这是场面话,真要变着花样地夸,伤不起啊。
可是这一次显然不一样,这一次是陛下真正地做了一件好事,这件好事即便是传出去,士林清议怕也是多有褒奖的。
君王不能好美色啊,更别说自古因为美色祸国的例子可有不少,将国色天香的美人逐出宫去,本就是圣君的象征!
历来读书人是最喜欢脸谱化君王的,你爱美女,得,那你就是昏君;你不爱美人,好,这下有点圣君的模样了。
再加上李东阳的态度已是不言自明,其他几个阁老似乎对此也是乐见的,这个时候,有了这几位上官的表态,后面那些众官们不赶紧拍一拍马屁,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下一次能如此光明正大地给陛下和李公等阁老留个好印象的机会,可是不容易碰上的。
于是众人纷纷不吝溢美之词,再说有刘瑾和叶春秋带头,夸张一点也没什么,这兴高采烈的轰然叫好声中,朱厚照可谓是红光满面,背着手,心里说不出的舒坦和畅快。
朱厚照虽是从小受着太子的规格教育,后来成为了皇帝,很多时候会很有个性地做出一些令大臣们懊恼的事情,可其实他是个很贼的人,对自己有好处的时候,他会犯得着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当然不能了!更别说眼看是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当然是好好利用了!
比如现在看到了兴王父子,当他意识到诉责兴王父子肆意给他送美女,能获得满堂喝彩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只好委屈一下自己的皇叔了。
于是朱厚照板着脸,继续冷笑着道:“皇叔,时至今日,你可知罪吗?”
朱祐杬身躯一颤,真是伴君如伴虎啊,此时,他竟有一种大祸临头之感,再不敢迟疑,连忙道:“老臣……知罪。”
有没有罪,当然不是朱祐杬说了算,而是天子说了算,天子说你有罪,你自然也就有罪,绝不可有半句争辩。
一旁的朱厚熜自然也明白现在的处境,再心有不甘,也只好拜倒道:“臣有罪。”
朱厚熜的心里真的是委屈到了极点,虽只是一个亲王世子,可在安陆的藩地里,身份高贵,可谓是称王称霸,所有人都得谦让着他。
可是到了这里,不但屡次成为群臣哄笑的对象,而且在天子的面前,这感觉真是比兴王府的家奴都不如!
可是他也只能强忍着心里的种种不服气,却不敢顶撞。
朱厚照正是得意的时候,这意味很有乘胜追击的味道,便道:“哼,想用美色来魅惑朕?你们两个,闭门思过吧,且在这京中好生地思过,什么时候悔过后,再回藩地去,若是你们再做出什么事,可就别怪朕不念情分了。”
“是。”朱祐杬心里刺痛痛的,虽然感受到屈辱,可只能一味磕头。
好端端的兴王,先是被绝俸,再加上今次的打击,已是连最后一点的皇亲国戚的派头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刘瑾在旁不失时机地道:“陛下宽宏大量,还不叩谢?”
这分明是给人再生生地打了一巴掌,而且还是无端端的,竟还要叩谢。
朱厚熜的牙都要咬碎了,他目中掠过狞笑,身子倒还是实诚的,连忙随之磕头道:“谢陛下恩典,陛下雨露之恩,臣铭记在心。”
“呵……”刘瑾漫不经心地接着道:“铭记在心是肯定的,就是不知是记住了雨露,还是雷霆。”
有时候,叶春秋真的很佩服刘瑾,这厮耍起liumang来还真是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的,这种阴阳怪气的话,分明是已有所指,是在戳兴王父子的心窝子。
当然,刘瑾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所以连忙笑嘻嘻地打了自己一个巴掌,而后一脸委屈地道:“奴婢,奴婢真是该死,奴婢多嘴了。”
朱厚照方才自是恼他到了极点,现在却发现刘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他这一趟的差事倒是办得好。
美人,哪里没有?
可是要做圣君,却是不容易啊。
倒不是朱厚照无情无义,可在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女人的命运就等于是财货和物品,那兴王父子的本意,也不过是想将那两个美人当做货物一般送给朱厚照换取龙颜大悦而已。
朱厚照很是欣慰地看刘瑾一眼,才道:“该死什么,这一趟,朕命你赶人,你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往后继续好生办事,朕不会亏待了你。”
这是一种暗示,驱逐两个美人,是朕的主意了,已经和你刘瑾无关了,你可得把嘴巴关严一些。
刘瑾喜笑颜开,连忙道:“奴婢为陛下办事,本是理所应当,这是应有之义,也是职责所在,陛下这样说,在奴婢心里,这不是戳奴婢的心窝子,是拆奴婢的骨啊!”
朱厚照大笑,李东阳诸人反而有些尴尬了,不过事到如今,他倒是松了口气,排除掉了兴王的影响,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想到这一次叶春秋倒又是帮了他一个大忙,于是含有深意地看了叶春秋一眼,方才向朱厚照道:“陛下,老臣还有一事,想要启奏。”
朱厚照现在的心情很不错,便道:“李师傅但说无妨。”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投桃报李()
李东阳徐徐道:“事关鞑靼汗女册封夫人一事,礼部今日恰好拟定了一份章程送去了内阁,老夫看了,倒是觉得尚可,本想明日递入宫中,让陛下过目,不过既然今日觐见,不妨就大致地说一下吧。”
叶春秋在旁不由地想,这李东阳倒是个‘厚道人’,这是投桃报李了!
这一次,叶春秋帮了自己,又何尝不是帮了李东阳?李东阳如此急迫地要给一点恩惠,可见他能有今日,确实非同小可。
若说谢迁能入阁,靠的是因为自己的脾气,因为这种脾气,而得到了先帝的信任,而王华的入阁,本身就因为他的清名,还有帝师的身份;那么李东阳能够接替刘健,甚至连刘健都举荐了他,只怕是因为他的性格吧。
有一种人刻薄寡恩,别人给他办了事,他自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人若是在得势的时候,倒也可以呼风唤雨,可一旦遭遇了坎坷,就免不了墙倒众人推了!
因为没有人从你身上得到恩惠,反而对于绝大多数希图上进的人来说,你已成了很多眼里的障碍,你强大,别人不敢招惹,可是但凡有机会,各种明枪暗箭也就来了。
显然,李东阳是另一个极端,他很爱提拔人才,也经常举荐不少自己的密友,看上去,似乎有点过于圆滑,可是这样的人,才给了别人希望!
当大家都知道,能够为李公效劳就能获得千载难逢机会的时候,只需李东阳一个暗示,就有无数人捋起袖子争先恐后想要为他效劳了,即便只是给他跑一跑腿,也成了一件荣光的事。
朱厚照倒是没有料到李东阳会提出这个,接着便随和地笑了,道:“嗯,说说看。”
李东阳道:“鞑靼部,毕竟非同小可,这汗女又是黄金家族的血脉,我大明的基业,得至前元,汗女既为前元皇族,朝廷自该给予礼遇。”
李东阳既然已经暗示过了,礼部当然会在这基础上给予一些理论上的基础。
这叫做师出有名。
论起来,在太祖皇帝称帝之后,朱元璋确实承认了元朝的正统,虽然元朝乃是异族,不过为了大明的道统,朱元璋在一边揍北元的时候,也表示了对元朝的承认。
既然承认,那么汗女就是前元的皇族。
而按照封建王朝的思维,对待曾经的皇族,多少还会有一点礼遇的。
比如司马昭灭蜀,便封刘禅为安乐公,又如赵匡胤陈桥兵变,就将北周的天子封为郑王,这既有立贞节牌坊的意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前朝的旧臣。
你看,连你们的皇帝,我们都能够给予了宽大处理,你们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放心吧,不会秋后算账的,好好办事,不许反抗。
李东阳的理由倒是很说得过去,朝廷立一个对鞑靼人宽宏大量的牌坊没问题,当然,另一个用意就是安抚鞑靼人了。
乡亲们,别闹了,跟着巴图蒙克一条道走到黑是没有前途的,你看,连你们的汗女都受到了优待,何必要拼个你死我活呢,乖乖来降吧,或是战局不利之时,切莫负隅顽抗,我大明是优待你们的。
这是攻心之策。
朱厚照颌首,似乎也颇为认同。
经历了一段在关外生存的时间,鞑靼人的事,朱厚照也算是半个专家了,历来用兵,都有一个围三缺一的传统,就是对付敌人,要给对方留一条后路,你不能将他们的路都堵死了,使他们只能拼命到底,如此一来,即便到了最后,你可以获得胜利,只是遭受的损失,却是惨痛无比。
这大明的军马,无论是漠北的汉人牧民,是新军还是边军,哪一个都是忠勇之士,任何一条性命,都需珍惜!
朱厚照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道:“李师傅说的不错,既然如此,那么该如何册封呢?”
李东阳深看了朱厚照一眼,淡定无比地道:“颁金册,授金宝!”
短短六字,却是让满殿的群臣都不禁啧啧起来。
说起这颁金册,乃是大明宗室内部的传统,但凡皇帝要册封亲王、郡王、公主、郡主、县主,往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