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5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春秋手抵着书桌,深吸一口气,有条有序的继续说道。

    “各处牧场,所有在编的人丁都要进行登记,每日都需让牧场进行点卯,有没有人走失,附近有没有鞑靼人游荡,有消息,立即传出警迅来,还有……”

    叶春秋努力使自己一片混沌的脑袋清明一些,竭力克制自己激动的情绪。

    “还有,青龙要派出人,巡视各处,招商局在青龙,要多屯一些粮食,巴图蒙克……”叶春秋眼睛眯着,手在案上磕了磕,语气充满了冷漠如霜,“他若是敢来,便教他有去无回。”

    重重的吸了口气,叶春秋坐下,犹如往常一样,显出精干的样子,拿出案头上的奏报来看。

    唐伯虎一一记下,不敢吱声,只是连连点头,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也没有问公爷为何不去辽东了,他知道这时候叶春秋现在所需的并非是怜悯,这个世上,谁有资格怜悯镇国公呢。

    叶春秋突然沉吟了片刻,眼眸深深的眯了起来在思虑着事情,继而他叹了口气道。

    “辽东但凡有一丁半点我父亲的消息,都要立即送来。明日朝廷要廷议,议的就是辽东的事,我要参加,卯时就叫我起来吧,让叶东及早备好车马。噢,再告诉叶东,老太公的身子怕是不好,让他注意一些。”

    “是。”

    ………………

    朱厚照开始有了心事,他本以为叶春秋会动身的,甚至朱厚照已经做好了打算,只要叶春秋一旦动身去辽东,便调拨锦州、山海关一线的一支骁骑,连带着镇国新军,前往辽东平叛。

    将反贼,女真诸部一网打尽,让他们知道大明不是好欺负的。

    可是左等右等,叶春秋自回了家,就再没有了动静。

    朱厚照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或许是自幼养尊处优,又或者因为当初弘治皇帝和他母后的宠溺,又或者是,祖宗们呕心沥血,给了他一个大抵还算太平的江山。

    理论上来说,朱厚照都是个不太需要什么烦恼的人。

    所以他在人眼里,总是一个胡闹的人。

    可是现在,当他有了心事,却犹如女人一般自哀自怨起来,看到了冒着袅袅白雾的金漆香炉,他便拧着眉,作着愁状,看到后苑里的万紫千红,他便眉头微微抿着嘴角,郁郁寡欢,整个人犹如怀chun的少男。

    总之,他一脸开始落寞和萧索的样子,辽东的事,他反而是不担心的,因为辽东就算了,可只要鞑靼人被大明击破,那么朝廷迟早还可以将这叛乱平定下去,不打紧,终于……天大的事,都不及那鞑靼重要。

    朱厚照所愁的,终究还是叶春秋的父亲。

    对这个叶景,朱厚照甚至没有多少印象,只是在叶春秋眼睛通红的时候,朱厚照似乎也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哀凉,他想到了叶春秋丧父之痛,又想到了自己父皇驾崩的时候。

    那时候的自己,一如既往的不懂事,竟也已忘了自己是否哭过,只记得那时候宫里到处都是素缟,无数人都在恸哭,可朱厚照却哭不出来。

    他整个人如木偶一样,任人摆布,有宦官匆匆的到了詹事府,许多人拜在自己脚下,然后自己被身边的人提点着应立即去拜太后娘娘,是呢,朱厚照记起来了,那时候朱厚照在想,自己的母后,怎么突然一下从皇后成了太后呢。

    可现在回想这些事,朱厚照虽未泪眼婆娑,却也有一股未名的酸楚。

    春秋……太可怜了。

    希望叶景能平安归来吧!不然他都不知道怎么安慰叶春秋了。

    清早他已穿了冕服,心里急切的想知道外间发生了什么,等到宫门开了,今日的廷议他是必须参加的,不过他却没有急着摆驾动身,而是左等右等,终于有刘瑾匆匆的赶来,拜倒在他的脚下:“陛下万安。”

    朱厚照大袖摆在自己身后,身子微微前倾:“怎么,春秋走了吗?”

    “陛下,没有走,今儿清早,倒是有车驾,预备入宫参加廷议了。”

    “没有走……”朱厚照真不知是喜是悲,他不喜欢做两难的抉择,本心上,他是希望叶春秋留下的,君臣二人,还有难关需要一起去面对。

    没有叶春秋在身边,当鞑靼人大举而来的时候,从前一向自信心爆棚的朱厚照,竟有了那么一丝的胆怯,他需要叶春秋,需要叶春秋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的身边。

    可是听到叶春秋没有走,朱厚照却突然也有了一种剜心之痛,他一丁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恨不得这时候将叶春秋推出关去。

    呵……

    他口里发出古怪的声音,这是不知该哭还是该笑的表情,于是他抬头,望着暖阁外重重的琼楼玉宇,尽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摆驾吧,去太和殿。”

    “是。”刘瑾小心翼翼的看了朱厚照一眼,带着几分忐忑,陛下历来是喜怒无常的,刘瑾知道这个时候,陛下随时可能动怒,不过他想了想,还是道:“奴婢听说,叶家的老太……”

    他一边口里缓缓的说,一边非常小心翼翼的看着朱厚照,因为他生怕自己的每一个字都会惹来朱厚照的不喜,一直看到朱厚照挑了挑眉,似乎来了几分兴趣的样子,他才加快了语速。

    “奴婢听说,叶家的老太公,对着镇国公很是一番教诲,有一句话,也是从叶家里传出来的,叫一家哭何如一路哭。陛下,这意思就是,他们叶家一家哭,也比……”

    朱厚照皱眉:“朕知道什么意思,不需你来解释。”

    朱厚照心里禁不住惆怅起来,他眼眸宛如蒙上了一层灰,从前那机智、狡黠的眸子瞬间黯淡了。

    …………………………

    大过年的月票被***呜呜呜呜,大家奶我一口吧,老虎很可怜。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满门忠烈() 
朱厚照天真,可是并不代表朱厚照傻,他一直都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叶老太公的话,看似只是寻常的大道理,可是大道理和大道理是不一样的啊。

    假若只是寻常时候,你看那些清流御史,一个个将道理说的义正言辞。

    这些道理,朱厚照早就听的耳朵都长出了茧子来了,有道理吗,有道理,有意思吗?没有意思,因为这些都是被人咀嚼烂了的话,拾了前人牙慧不说,至关重要的是,他们口口声声说着成仁取义,可实际上,他们的道理出来,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损失,所以他们大可以说着满话,可以说的冠冕堂皇,可以笑着说,可以哭着说。

    可有一种人,或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这话若是出了口,却是全然不同的。

    诚如在那瓦剌破了关,俘虏了英宗皇帝,北京城里群龙无首。

    在大家都在惊弓之鸟,风声鹤唳的时候,那于谦站出来,若说一句仗义死节,与京师共存之类的话,则是真正的教人佩服,因为这不是大道理,这是宁愿牺牲自己,牺牲小我,而做出来的列举。

    这老太公何尝不是如此,叶家若还去救人,则叶景还有存活的希望,可叶家不救,叶家太公就没了一个儿子,一个已给叶家带来了巨大收益的儿子。

    若是朱载垚,这个时候出了危险,同为父亲的自己,定然做不出叶家老太公这样的义举吧。

    到了这个份上,真正深受其害,饱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的老太公尚且如此,叶春秋也且如此,自己……这个大明天子,还有什么可以感伤的呢?

    连平凡的人都能看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他若是再纠结,岂不是目光短浅者?

    朱厚照一下子,目视前方,心中的阴霾,顿时被吹得一干二净,只是这风,却非清风,而是来自于一股愤怒的狂风,他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报仇雪恨,所有牵涉到此事的人……统统该死。

    不管他是谁,他都不会手下留情的。

    于是他背着手,龙行虎步,风风火火的走出了暖阁。

    刘瑾忙是佝偻着身,小跑着追了去。

    “陛下,陛下,车驾在那儿,在那儿……”

    “走去吧。”朱厚照振作精神,整个人又恢复了神采,他一面疾走,一面急切的问道:“辽东那儿,可有消息来吗?”

    “有的,最新的消息,情况有些不妙,辽阳一线,都已经陷落了,果然……果然是……那杨玉捣的鬼。

    辽东已经糜烂,不过……不过幸好,辽东各处军镇,有的是杨玉那恶贼的同党,已是反了;也有为数不少,恪守各镇,只是形势不详,鬼索在军镇之中,辽东几个至关重要的边镇,除锦州之外,其余系数被杨玉和女真人劫了,其他各镇,或是各堡,各坞,现在都是按兵不动,等到朝廷大军……”

    “至于叶景,现在生死不知,不过……十有八九是没了,最先陷落的就是辽阳,那儿乃是巡抚的驻地,杨玉的总兵府也在那儿,杨玉早有预谋,所以……”

    朱厚照面色不动,只有那一双眼睛红的可怕。

    辽东彻底的糜烂了。

    一个叛将,再加上一股叛军,还有他们所勾结的女真人,彻彻底底的将辽东搅的稀烂。

    巴图蒙克或许从中利用了杨玉和那些女真人,可话又说回来。

    这杨玉等人,怕也利用了巴图蒙克吧,他们知道朝廷这时候不可能尽快的驰援辽东,所以选择了这个时机,只要朝廷一时按兵不动,他们就有机会一举拿下整个辽东,若是到时,再和鞑靼人结为犄角之势,那么朝廷就彻底的失去了辽东。

    “不过,奴婢接到了一些密奏,却不知当说不当说。”

    刘瑾看着朱厚照,小心翼翼的说道。

    他现在不敢乱说话,生怕自己的话让朱厚照不高兴。

    “你说!”朱厚照眉头微皱,一脸正色的说道……

    刘瑾咽了咽口水,仔细的想了想,一脸小心的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

    “说是之所以杨玉反叛,和一群商贾有关,一方面是镇国公在青龙,断了什么商路,那关外之地,物资匮乏,可是朝廷互市,并非是对女真和蒙古人予取予求,所以有一群走私的商贾,将他们所奇缺的铁器和食盐送出关去,兜售给女真和蒙古人,可自南人出关牧马之后,这条商路可就断了,另一方面,叶巡抚辽东,似乎也发现了一些别情,陛下,您想啊,譬如走私的商贾,想要去野人女真、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诸部,都需经过辽东的重重关卡,他们如何能够畅通无阻,若是背后没有人撑腰,没有人为他们保驾,怎么可能,而能让他们在整个辽东畅通无阻的人,这辽东,又有几人呢?”

    说着他仔细观察朱厚照的面色,见他并没发怒,才缓缓道来。

    “奴婢愚见,想必是叶巡抚到了辽东,发现了情况,因此较了真,而杨玉从前无人管束,利用商贾和对女真人的控制,还有节制辽东兵马的职权,本是顺风顺水。谁料眼看着要东窗事发,这私通女真人,可是死罪啊,他怎么能不急呢,牵涉到走私的人,绝不只是杨玉一人,眼看着就要事发,这……不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嘛?”

    “而那巴图蒙克,不过是借着这一股东风而已。”

    不愧是内行厂的掌印太监,消息打探的很是清楚,虽然其中有许多猜测,却也有理有据,绝不只是瞎想。

    朱厚照脚步微微一顿,回过身看着刘瑾一脸阴沉的说道。

    “难道,就因为如此,他们就要反吗?朕真是想不到啊……”

    说着他目光变得渗人,有些愤怒的咬着牙一字一字的顿道:“他敢反,朕就要他的脑袋,这笔账,朕会算的,绝不轻饶他。”

    说完他目光看向远处,眼眸里流露出几丝柔光,深有体会的感叹着

    “若是这样说来,这叶家,就是真正的满门忠烈了。”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巡抚大人() 
刘瑾小心翼翼的跟在身后,咀嚼着朱厚照的每一句话,猜测着他的心思。

    他很清楚,陛下的脾气是多变的,不过有一样却不会变。

    这个擅长于舞刀弄枪的天子,最喜欢的便是忠烈。

    他是不允许任何背叛自己的。

    而现在陛下这一句满门忠烈,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不过无论怎么说,都代表了陛下的内心,刘瑾只略一沉吟,心里似乎已有了主意。

    朱厚照这时,已风风火火的抵达了太和殿。

    刘瑾却在殿外止了步,接着那大殿之中,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吾皇万岁的声音。

    刘瑾对这些,都是充耳不闻,他眯着眼似乎在想着什么,沉吟片刻之后,刘瑾便徐步到了司礼监。

    “来人。”刘瑾坐下,已有小宦官给他的案头斟了一杯茶,刘瑾小心翼翼的端起,揭开茶盖,香气立即萦鼻,淡淡的雾气轻袅着,刘瑾不由轻轻的吹了一口,茶杯里的水便荡着微波。

    “奴婢在呢。”那斟茶的宦官笑嘻嘻的道。

    刘瑾喝了一口茶,便侧目看向他一眼,立即便见一张谄媚讨好的笑面对着自己,刘瑾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将茶放在一旁,然后道。

    “叶家有个老太公,要好生打探一下,查一查他从前做过什么事,噢,得记着,是好事,还有辽东巡抚叶景,嗯,若是他没有运气的话,就该查一查他生前有什么好事了,一桩桩,一件件,都给咱记下来,一个都不能漏了,可要记住喽,越多越好,交内行厂的王爽去办,要办的漂亮,这些好事呢,既要有一点儿实际,可是该浮夸一些的,也无妨浮夸一些,总而言之,这事儿得赶紧着办。”

    小宦官愣了一下,眼眸不自觉的露出困惑,他有些领会不了刘瑾的意图,这从前,刘瑾命内行厂做事,一般都是查人的把柄,现在倒是好了,竟是要查人家做了什么好人好事,这……当然,若是这小宦官懂科学的话,那么……这不科学啊。

    刘瑾冷冷瞪了他一眼,非常不悦的说道。

    “怎么,聋了吗?哼,这事儿,咱已算是交代了,要尽心去办。”

    “是,是,是……”小宦官只好赔笑:“奴婢这就去。”

    他哪里敢怠慢,一溜烟的跑了。

    而刘瑾,却像是松了一口气。

    察言观色,乃是刘瑾在宫中的生存之道,说穿了,不过是看陛下的眼色行事罢了,这陛下心里在想什么,或许只是一个苗头,别人可以不当一回事。

    可自己,却一定要尽心,今儿陛下那一句满门忠烈,岂不正是一个讯号吗?自己可不能慢了陛下一步啊。

    叶家现在出了一个如此识大体、明大义的老太公,这是什么?这是楷模,全天下人的榜样呀。

    还有一个刚正不阿,而今已死的巡抚,这自是英烈。

    至于那叶春秋,就更不必提了。

    一门三忠烈,以陛下的性子,接下来会如何?

    刘瑾太明白朱厚照了,他未必能走进朱厚照的内心世界,可是至少,他从朱厚照的某些暗示中,能得到一些提示。

    既然如此,作为陛下贴心人的自己,怎么能不事先做好一些准备呢?

    这事儿啊,得赶紧着办……

    可不能让旁人占了先机。

    刘瑾心里这样想着。

    ………………………………

    太和殿。

    叶春秋的表现让所有人都震惊。

    因为这位公爷的话他一改昨日的颓然,虽是不苟言笑,却显得十分得体。

    廷议的讨论,是围绕着辽东进行的,所有人各抒己见,唯有叶春秋,默不作声的站在人群之中,他看到朱厚照朝自己看来的目光,这目光中带着几分安慰。

    廷议的结果,终究还是决心命人固守住锦州,紧接着,将会有一支军马前往辽东,当然,这支军马的规模并不大,因为辽阳锦州一线,实在过于漫长,除了中途的堡垒,几乎无险可守。

    而一旦遭遇到了骑兵的骚扰,对于他们来说是致命的,除非是动用大军,浩浩荡荡出发,方才不必担心鞑靼人的突然来袭。

    可一旦出动大军,可能极大的削弱朝廷山海关至大同一线的防御,而且需要征用无数的民夫,需要无数的补给和辎重。

    某种程度,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救援,为的,怕也只有让辽东剩余的大小军镇得到鼓舞罢了。

    对此,叶春秋没有意见,他面上虽是一丝不苟,可是心里,还是忍不住想念起父亲来,那个父亲,实在不算什么有本事的人。

    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或许唯一的闪光点,也不过是痴心情长罢了。

    可无论如何,叶春秋总是禁不住去牵挂,去担忧,心里想到若是父亲死了……

    想到这里叶春秋不禁发颤起来,心里满是悲痛,希望老天是公平的……

    希望父亲大人能安然无恙,而不是成了冤魂。

    当退朝的声音响起,叶春秋也只是瞥了一眼,待众臣纷纷告退,受了朱厚照授意的宦官高声道。

    “镇国公且留下。”

    ………………………………

    关内虽是温暖如春,可是在这千里冰封的辽东,却绝没有半分的春意,天气依然寒冷到了极点。

    北风呼号,漫天的鹅毛大雪依旧飘然而下,整个世界一片白花花的。

    在这一览无余的雪原上,数十骑在这里留下了清晰可见的马蹄印,马蹄的雪印一直延伸到了极远,终于在一处小丘上停止。

    在这里,数十骑伫马而立,身上的铠甲,早已被鲜血覆盖,可依旧还是腾腾的热气,自这即将融去的雪中升腾出来。

    数十人呵着白气,俱都目视远方,远方除了光秃秃的几颗桦木,再无其他,世界仿若一片空无。

    其中一个骑士道:“巡抚大人,再往前,一路西进,我们就可以……”

    这个声音却是突然止住。

    因为这时候,巡抚大人却是打断了他的话,道:“多谢了你们,若非你们拼死护我出城,老夫怕早已成了乱贼们的刀下之鬼了。”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有死无生() 
身穿戎装的叶景置身在白雪中,这一路的奔波,令他面上仿佛凝结了一层冰霜,整个人看上去格外清瘦。

    此地到处都是白雪覆盖,眼眸所及之处皆是白皑皑的一片,自然的这里也就没有道路可言,不过他很清楚,一路向东,自己就可以抵达锦州,只要抵达那里,自己就安全了。

    只是……

    他沉吟着,当所有人都看向自己的时候,这张饱经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