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6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叶春秋后面的提议,却使邓健没有了后顾之忧。

    北镇抚司的作用自然不必提,既然是由叶春秋这个鲁国之主来直接领导,那么权力自然是极大的,想要查谁就查谁,上至与人同流合污的官吏,下至会门、道门,既然专门进行刺探和打击,自然是不可小觑。

    可是南镇抚司的刑狱之权却落在邓健的手里,这就是说,北镇副司拿了人,就必须往南镇抚司的监狱里送,由南镇抚司定罪审判,这就杜绝了北镇抚司胡乱拿人,或者是屈打成招的可能,同时南镇抚司还有监督北镇抚司的职责,有效地杜绝冤狱。

    若这锦衣卫是拳头,那么叶春秋就是用这个拳头去用绝对的暴力,而邓健所负责的,不过是审核,还有确认这拳头是不是用对了地方。

    说到这监察使,因为官职在小内阁之上,所以在鲁国,属于然的存在,这就保证了邓健有足够的权力去监督这北镇抚司。

    虽是这办法很好,可邓健还是皱起眉头,带着几分忧色道:“只是……就怕时间久了,等这锦衣卫创立起来……那会门就……”

    叶春秋却是轻蔑一笑道:“所以就得要快,这并不是难事,人都是现成的,北镇抚司的人手从新军里挑选,就挑选出一千人来,至于南镇抚司的人手,那就是邓兄的事了,这个就不能从新军里挑了,你也知道,这南北镇抚司若都从新军中来,他们曾经是肩并肩的战友,往后难免不分彼此,所以这南镇抚司的人手,你还是得自己去选,从学堂里选一些学律学的读书人吧,最好年轻精干一些的。”

    “至于北镇抚司这儿,如何动用武力和拿人,这些倒是没什么教授的,现在要教授的,反而是一些鸡鸣狗盗的手艺,这个……其实也不难,只需找谷公公来帮忙就可以了,谷公公那儿,倒是有一批这样的人才的。”

    从厂卫那儿请人来教授一些技艺,倒是轻易,叶春秋现在要人有人,要银子有银子,为难的无非就是争取时间罢了。

    他想了想,不由看向邓健,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别具深意地道:“邓兄,其实,既然要争取时间,不如我们来一个将计就计,如何?”

    邓健方才还想着南镇抚司的事,却是因为叶春秋的话,而不禁愕然,道:“什么将计就计。”

    叶春秋笑道:“我深信那姓王的,是很乐于护送勤儿上学的。”

    邓健一听,便立马暴怒起来,一双带火的眼睛瞪着叶春秋道:“莫非还要和这种人打交道?”

    叶春秋耸耸肩,道:“邓兄先别急,并非是和这人打交道,而是过几日派人请他来,说一些软话,让他误以为邓兄有些怕了,以此先稳住他,暗地里,我以挑选鲁王府护卫的名义开始设北镇抚司,你呢,也暗中行事,这件事暂时谁都不要走漏,只我们三人知道?”

    说到这里,叶春秋故意不怀好意地看了钱谦一眼,他对钱谦是有些不放心的,便道:“若是走漏了,就干掉钱谦!”

    钱谦正在喝茶呢,之前听邓健和叶春秋的对话,想到和自己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便很是无趣,自己现在是白身了,也懒得掺和这个了,谁晓得叶春秋竟然这么一说,他刚呷了口茶水呢,还未咽下,却是噗的一声,全部喷了出来了,便不由气恼地怒道:“岂有此理,于我何干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招你惹你了?”

    叶春秋却是懒得理他,和邓健对视了一眼,却似乎已经心意相通了。

    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三个,叶春秋自然是不会泄露的,至于邓健,这家伙一身傲骨,刚正不阿,叶春秋宁可相信太阳打西边出来,也不相信邓健会泄露消息,所以……

    若是当真泄露了什么,那只有……钱谦了。

    钱谦看着这两人的目光更不是滋味了,骂骂咧咧了一阵,终于是熄火了。

    可叶春秋和邓健,却商定出了一件大事,邓健不禁轻松起来,方才那姓王导致的怒火,终于一扫而空,可想到自己要秘密筹划南镇抚司,又觉得担子不小,他深知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于是开始变得心不在焉起来,满脑子想着如何保密和筹备的事。8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倾囊相授() 
一项秘密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叶春秋开始招募鲁王卫,编额一千人,从新军中选拔出来,名义上,自然是专司鲁王宫的安全,护卫鲁王及其亲眷。

    从前叶春秋不喜欢大排场,所以鲁王宫一直是由新军和巡捕局负责护卫,现在专门招募鲁王卫,倒也没有让人生出什么疑窦。

    在所有人看来,现有的防卫,是足以应付任何场面的,因此这个鲁王卫,多半和亲军一样,是属于仪仗队的性质,说穿了,就是摆排场的。

    堂堂被赐了九锡的鲁王殿下,摆这个排场,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负责这件事的人,叫叶茂才,叶茂才是叶家的远亲,算起来,还是叶春秋的堂兄弟,他早年就从了新军,从新军的小生员干到了小队官,后来中队官,几个月前,因为一次操练的意外而断了几根手指,最后被调去了后勤,现如今却是重新启用,负责鲁王卫的事宜。

    叶春秋也所以钦定了此人,倒不是因为二人的亲戚关系,而是因为根据叶茂才的履历,是个极为谨慎之人,也正因为他的谨慎,所以在新军中负责第四大队的第一中队,这个大队最有意思的是,是以倭国的新军为主。

    倭人好勇斗狠,平时操练什么的倒都给力,唯独有一件却是令人头痛的,就是杀得兴起了,就容易犯冲动,所以一般被编入第四大队的武官,大多性格以谨慎保守为主,就是为了中和倭人们的冲动性格。

    叶茂才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任命,自己理应是等同于紫禁城里的金吾卫指挥之类的职责,所以在接受任命的时候,踏步进入王宫,而后到了鲁王殿下的书房,他甫一落座,便见叶春秋和邓健联袂而来。

    叶茂才是认得这位大名鼎鼎的监察使的,见邓健与叶春秋一同而来,叶茂才不禁有些意外,心里纳闷着今儿这事和这位监察使有什么关系。

    叶茂才先是像叶春秋行礼,叶春秋点点头,坐下便道:“茂才,你比本王长几岁吧。”

    叶茂才连忙欠身道:“不敢。”

    他寡言少语,没有太多的废话。

    叶春秋倒是喜欢这样,便直接将心里准备好的话道出:“鲁王卫自此之后,本王就交给你了,你是本王的亲戚,本王是举贤不避亲,从今日起,三个月里,你带着挑选出来的鲁王卫校尉在百里之外的河口操练,你记住了,不是你来操练校尉,而是你和校尉统统受本王请来的教官操练,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半分都马虎不得,在那里,任何人不得传送书信,不得离开营地半步,有人违反,格杀勿论。”

    叶茂才只听到这个,便敏锐地感到不太寻常起来,若只是操练卫队,显然不会这样麻烦。

    要三个月时间的封闭式操练,不只是如此,居然还在河口,河口那地方,他是略有耳闻的,在青龙以北一百多里,被划定为新军的靶场,是试射火炮和新军演武对抗的地方,那一片区域,是不允许寻常人出入的,而且自己也要接受操练,这就说明,这种操练肯定有别于新军,那么要操练的是什么呢?

    虽然疑窦丛生,不过叶春秋挑选新军作为鲁王卫的骨干,是有他的道理的,他需要一批不需要多废话,寡言少语,一切服从的人。

    叶茂才就是这么一个人,甚至脸上都没有露出半点好奇之色,便点点头道:“遵命。”

    叶春秋满意地倚在了沙发上,徐徐道:“明日就开始启程吧,愿你不要让本王失望。”

    倒是邓健只是一直安静地坐在一旁,没有说上半句话,像是只负责来旁听的。

    叶茂才没有太多地注意邓健,可听着叶春秋这口气,叶茂才感觉到干系更加重大起来。

    于是次日一早,叶茂才便带着人,登上了北上的蒸汽火车出发了。

    足足一千人,在车厢里摇摇晃晃,卸下了所有的武器,便连军服也都上缴,等到达了营地,见到了叶春秋所说的那所谓的教官之时,这些人都不由自主地愣了。

    这些教官,以他们的标准看来,更适合归类为歪瓜裂枣。

    怎么看,也都是一群再普通不过的人,甚至还有一个教官,是瞎了眼睛的,笑起来,竟然露出了一口大黄牙,看着就令人忍不住生厌。

    要知道,新军的生员,除了操练之外,平日规矩是极多的,即便是个人卫生,那也是一丝不苟的,铺床叠被,吃饭洗簌,都有明确的规矩。

    毕竟大量的人马聚集在一起,卫生乃是重中之重,一旦因为卫生问题引发了什么传染病或是瘟疫,便足以瘫痪半个营地。

    现在他们却发现,他们所面对的,或者说将来所要操练的内容,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他们所学的,竟都是攀墙入户,还有天南地北的口音,教官们不需他们有什么杀气,却需要他们泯然于众人,决不可外露出一点锋芒,除此之外,他们所能用的武器,只有骑枪,而且是一种最新研制的,比骑枪更加精巧的小骑枪,射程短,能够连续六次击发,威力不大。

    其实令叶茂才他们觉得异类的这些教官,身份可不一般,都有着锦衣卫的背景。

    那天,叶春秋跟邓健达成一致后,叶春秋便修书给了谷大用,谷大用不敢怠慢,立即按照条件,挑选出了锦衣卫中最精干之人。

    这些人虽是一个个其貌不扬的,可从前多是负责暗探,有着数十年的经验,此番而来,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这半生的经验,给这一千新军,倾囊相授。

    这说来虽是容易,可是真要做起来,却是难了。

    因为他们所教授的东西,许多都属于玄学的范畴。

    比如……如何辨人,你随机看到一个人,如何辨识他的身份,如何铭记他的体貌特征,如何跟踪盯梢,甚至如何去做一个苦力,如何去做一个读书人,如何做一个货郎……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献殷勤() 
这些本是抱着被选入禁卫念头而来的生员们,顿时就叫苦不迭起来。??

    他们倒是不怕吃苦,事实上,在军中的操练比这吃苦得多,只是他们对于这种下三滥的操练,却不免生出质疑。

    可惜……

    他们没有选择,何茂才已经隐隐猜测出了一些什么,他性子谨慎,不容出错,也正因为如此,勉强镇住了这些生员。

    这边在操练,而在另一边,一群读书人被招揽到了另一处,他们所学习的,就是审讯、录口供,还有学习律法,当然,也会学习一些武器的应用。

    在青龙城,表面上自然相安无事,可在这平稳的表面下,依旧有许多藏污纳垢的地方,在涌动着什么。

    这几天,王德生的心情还算是不错,上一次敲山震虎,终是令那邓监察使妥协了,至少到了现在,邓监察使似乎对于打击会门之事,像是没了兴致。

    他而今已是青龙里的大人物了,可是几千门徒的‘师傅’,这只是他暗地里的‘买卖’而已,在明面上,他是一个极为成功的商人,他有几处码头,有许多的赌坊和青楼,甚至还有几处私下放贷的小钱庄,他是青龙许多大人物府邸上的座上宾,招商局的官吏,巡捕局的朋友,甚至连铁路局的高级官员,也是他的拜把兄弟。

    其实这不难理解,大家喜欢和他打交道,是因为王德生是个讲义气的人,他比别人办事更牢靠,寻常的商贾,总有油滑的一面,不免锱铢必较,可是他交朋友,却从来不吝啬于金钱。

    斧头门十三处香堂,几乎每一个香堂,如今都顺着青龙的展而疯狂地受益,尤其是大量流民的涌入,提供了他们巨大的牟利空间。

    今儿,他一早起来,如其他读书人一样,温文尔雅地翘着腿看着最新送来的报纸,他的府邸并不堂皇,却很是雅致,每到这个时候,十三香堂的香主们就要在厅外候着他,等他吩咐和交代着事,而他呢,往往并不急,先将今日的报纸都看完了,方才见他们。

    跟前放着一杯清茶,一叠糕点,王德生看完了报,咳嗽了一声,身旁的主事忙弓着身子,几乎是垂头用脸贴着王德生的嘴,便听王德生不徐不慢地道:“将赵志静找来,其他人,都散了吧。”

    “是。”主事一躬身,便快步出去吩咐了。

    过不多时,一个香主进来,纳头便拜,王德生依旧翘着腿,却显得极有气度,手指头轻轻地磕着案牍,不轻不重地道:“昨夜吃酒……”

    他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的,似乎是在给对方一个想象的空间。

    “吃酒的时候呢,听户政局的朋友说,局长大人遇到了一些小麻烦,近来流民日多,户政局虽是尽力施粥,却依旧还有疏漏,这些天,这关外天寒地冻的,出了差池,就是要人命的,前几日,居然冻死了一个移民,这事使这位局长大人很是焦头烂额,还被小内阁叫去,狠狠地申饬了一通。”

    赵志静便道:“是有这么一件事。”

    “过两日,让下头的门徒也设几个粥棚,帮着户政局吧,可不能再饿死人了。”

    “是。”赵志静忙是点头:“那么周局长那儿,是不是该去打个招呼?”

    王德生摇了一下头,道:“不必打招呼,他若懂,自然会懂。举手之劳,给朋友帮帮忙罢了,若这样都跑去和人嚷嚷,像是下九流的人争功一样,反而显得小气了。”

    王德生说罢,呷了口茶,才不紧不慢地继续道:“还有,立春坊那儿,得多物色一些姑娘了……”

    说到这里,他眯上了眼睛,似在权衡什么,须臾,猛地眼睛一张,眼眸里掠过了一丝冷然,道:“鲁王卫那儿,还没打探到什么吗?这都已过去了四十多天,就一点音讯都没有?我看着,这应该不太简单啊。”

    赵志静露出几许为难地道:“那儿是禁区,进出不得,先生是不是多虑了?那鲁王殿下毕竟是这鲁国之主,又是加了九锡,也是需要排场的,弄个鲁王卫也该是正常。”

    “不对,那鲁王,我见过。”王德生所有所思地道,眼中同时掠过了一丝警惕,接着道:“就在那邓监察使的家里,虽然他没有亮出身份,可是我瞧得出他看我的眼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鲁王殿下能从一个小书生走到今日,这……绝不是小角色啊。”

    赵志静想了想,才道:“想来,以鲁王殿下的身份,也不会在乎咱们小小的斧头会吧。”

    王德生又呷了口茶,只是这一次,他不是真正的品茶,更像是想要掩饰自己的情绪:“小心能使得万年船,再命人打探一下吧,噢,再过几日,鲁王殿下不是要大宴各大商行吗?像是为了一场募捐,咱们预备一份大礼吧,这一次募捐,我要捐纳十万两银子,用来修建学堂,鼓励少年们读书,鲁王殿下对于读书的事,一直是极费心的。”

    赵志静顿时惊讶地道:“十万?”

    虽是这青龙的经济展得很快,可十万依旧不是小数目,其实就算是十大商行,也未必能一口气拿得出来,毕竟资产是一回事,可是现钞又是一回事,做买卖的人,钱是活的,素来手里都不会预留这么多银子,何况,十万两确实是不菲了。

    王德生却是淡淡地道:“叫你去做,就去做。该献殷勤的时候,需先殷勤,不过……”他眯起了眼睛,显得高深莫测地道:“不过若是单纯的讨好,却未必让人瞧得起,这人哪,是最怕被人瞧不起的,一旦瞧不起了,人家便将你视作草芥,捐纳了银子,还得让人见识我们的厉害。你明日将码头上的孙胡子和赵大耳朵找来。”

    也不知道赵志静是否明白了王德生的深意,赵志静点了点头,便按吩咐办事去了。

    等赵志静离开,王德生便又翘起了腿,捡起了报纸,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了起来。8

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黑暗之王() 
王德生显然是个不简单的人物,自然也看出了叶春秋的不简单。 .更新最快

    叶春秋的心思,已经有心将这门会之害连根拔起,故而弄出了个鲁王卫掩人耳目,就是为了往后用于这上头。

    可叶春秋,当然是不可能都放在鲁王卫那儿的,身为鲁国之主,他要忙的事确实不少,好在现在小内阁搭建起来,下头各司各局,也都开始运转,所以他做的事,只是进行决策罢了,但很多时候,就得需会见各方的人。

    现在商业繁荣,人人都在为积攒财富奔走,对于叶家商行的事,叶春秋也是极为费心的。

    他不是一个完全出于公心的人,或者说,他深知叶家扎根在关外这片土地,就必须得有立身之本,君权神授那一套,在天下各个地方,固然依旧还在保留着,可是叶春秋却知道,未来发展的方向,却绝非是这一套,既然君权不是来自于神授,那么鲁王世系如何延续呢?

    叶春秋的办法很简单,将这叶家彻底扎根在整个鲁国,与鲁国彻底融合在一起,鲁国以商立国,那么叶家便要做拥有绝对资本的最大财阀,这才是未来叶家的唯一出路。

    而自己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看清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好处就在于,他不需让叶家去强取豪夺,就可以像滚雪球一般扩张叶家的商业资本,也不需要靠着压榨盘剥,去建立自己的财富体系,恰恰相反,他可以让叶家在不断积累资本的同时,促进鲁国的工商业,使无数百姓能够和叶家一起,在这大发展之中一道受益,因此,叶春秋的商业布局,也在悄然进行。

    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掌握了什么,方可掌握一切。

    显然,铁路就是其中一个重点,铁路是动脉,即便铁路在未来可能会陷入弱势,可是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叶家必须修建和紧紧握住一些主干道。除此之外,便是叶家的钱庄,还有许多未来可能诞生的新技术。

    新技术的作坊,叶春秋已经开始布局了,除了招募人手进行研究,便是考察商业的环境,当然,未来最重要的,还是证券的交易。

    铁路的大发展,使得证券交易开始出现了雏形,毕竟许多的商贾都想从铁路之中分一杯羹,可问题就在于,这种动辄几百上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