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

一个木桶从曹朋眼前掉落,蓬的一声落入井内。

水桶在井里左右一晃,两指粗细的绳子啪的拍在井壁上,险些打中曹朋。

紧跟着,盛满了井水的木桶缓缓升起。

曹朋屏住呼吸,身体又向后靠了一下,闭上眼睛暗自猜测,在他头顶上,应该是袁军后营。

这些家伙,还真会选地方啊!

……

没错,曹朋此刻就藏身于水井里,在井水上方的井壁上,掘出了一个尽可供一人藏身的洞穴。

整个白马,四十七口水井,每一口井内,都有这样一个洞穴。

这些个洞穴,是曹朋命人连夜凿出来,专门供人躲藏。此次他驻守白马,任务艰巨。

如果按照普通人的想法,能守住白马即可。

但是在曹朋看来,单纯的守卫,并非易事。延津援军必须要给予重击,否则援兵将会不断涌来。

曹操攻取白马的意图,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如果能把袁军消灭,也不失为一个好计策……

这个念头,是曹朋在宅院里,发现整整堆放了一个院落的桐油,才想到的法子。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是什么?

火攻!

皇甫嵩火烧长社,诸葛亮火烧博望,孙刘联军火烧赤壁,陆逊火烧夷陵……诸如此类的战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既然诸葛亮能火烧新野,那么他今天同样可以一把大火,烧了白马。

这想法一冒头,就再也无法止住。

为此,曹朋还找来了贾诩,把他的想法告知。

贾诩一开始有些犹豫,但后一想,又觉得此计并非不能成功。

不过,想要执行这条计策,还需要很多细致的事情。乐进离开之后,贾诩便和曹朋仔细研究了一下,最终做出了一个妥善的谋划。首先,这个计策需因人而异。若对方来得是张郃高览之流,贾诩认为不太妥当。不过张郃高览如今还在黎阳,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在白马城外,那么最有可能攻击白马的袁军将领,就是此前在延津大出风头的颜良……若是颜良,倒好办了!

贾诩命人把桐油倒进街道两旁的水沟里。

而后又在四处洒上同样,并铺设了足够的引火之物。

桐油,是用来在军营中引火的物品。袁军在白马屯放了数量如此惊人的桐油,正好为曹朋所用。

同时,还有大量用来取暖的火炭,也被洒在路上。

而后贾诩命人堵住了东门,做出准备死守的态势,以迷惑对手。

又在城中四十七口水井的井壁上,造出洞穴,并选出四十七名勇士藏身其中,准备到时纵火。

这四十七名勇士,却费了好一番心思。

虽说可以藏身水井,但也是身处险境,随时有可能丧命。

为此,曹朋最后决定,由他来带队。

“我为主将,若不能身先士卒,焉能是将士效命?

再说了,这纵火看似危险,实则不然……反倒是袁军突围时,你们在城外难免会有一场恶战。

我留下来,其他四十六人,可以自行决断。”

贾诩大吃一惊,连忙劝说。

可曹朋既然下定了决心,他也劝阻不来。

最后,曹朋又点了邓范郝昭和夏侯兰三人留下,甘宁典满和许仪,则随贾诩率部撤出白马。

甘宁三人自然不肯同意,但曹朋却取出了天闲刀,令他们最终答应……

四十七名勇士,除曹朋四人之外,其余四十三人,皆黑眊所属。步兵营也很精干,可是人多嘴杂,曹朋也没打算向他们透露。而黑眊则不同,曹朋挑选的,全都是跟随他超过两年的锐士,对他忠心耿耿……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贾诩率部撤出白马,而曹朋等人,则藏入井中。

天,渐渐的黑了。

白马县城在经过了一阵喧闹之后,归于平静。

从目前来看,一切都很正常,也没有什么破绽……

袁军进驻白马以后,没有发现城中的陷阱。事实上,这入夜以后,气温很冷。虽然按节气已是立春,可正月初一,这气温又能高到哪儿去?特别是半夜有起了风,令人更加难受。

所以袁军早早便回房休息。

……

看上去,一切都很顺利。

只是躲在井壁洞穴里的人,却很痛苦。

身下就是井水,这洞穴更加潮湿。人躲在里面,不敢乱动。如果只是一会儿那也就罢了,可曹朋等人却是从午后便藏于洞穴里,一直到现在,整整四个时辰,近八个小时,那滋味可不舒服。

头顶上的动静越来越小。

隐隐约约,可以听到街道上巡兵走过的声息。

已过了戌时,气温越来越低。

曹朋算了算时间,已差不多了。于是挣扎着从洞穴里探出头,向井口看了一眼,而后循着抓住嵌在井壁上,并不引人注意的木桩子,一步步往上攀沿。从井口探出头,见四周黑漆漆,并无人的影踪,曹朋这才算放下心,翻身从井中爬出来沿着一面高墙,轻手轻脚走出。

街道上,没人!

白马是一座空城,那些房舍也都空着。

曹朋刚蹲下身子,就见不远处巷口,走出一人。

那人朝曹朋挥了挥手,随即也蹲了下来。看不清楚是谁,但看那样子,应该是自己人……

曹朋从怀中取出一枚火折子,在墙壁上用力一擦。

滋的一声,火星迸溅,火折子顿时亮起来。把火折子扔在了一蓬干草上,眼看着那干草燃起,迅速蔓延。与此同时,白马县城内四十余处,几乎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干草引着了沟渠内的桐油之后,火势呼的一下暴涨。曹朋这下子看清楚了,那巷口的人,正是邓范。

“走!”

曹朋做出了一个撤退的手势,就转身往水井方向行去。

不成想,那水井旁有三个袁军士卒正在汲水,看到曹朋,还有满城的火光,军卒不由得一怔。

“敌……”

不等他们开口,两枚铁流星已飞到跟前,砰砰两声,正中那军卒的面门。

距离并不算太远,曹朋又是全力发出,两枚铁流星砸在面门上,直接把那军卒的眉骨砸凹了进去。与此同时,曹朋一个鱼跃龙门,腾空而起,顺势从腰间抽出短刀,呼的一下子就把那军卒扑倒在地。两人在地上翻滚两圈后停下,曹朋爬起来,看了一眼地上的死尸,飞快跑到水井边,纵身噗通就跳进了井内。

靠,好冷!

冰凉的井水,让曹朋脑袋瓜子都木了。

好在他尚保持清醒,攀着洞穴的边缘,连滚带爬的进了洞穴里,抓起地上的裘衣,将自己牢牢裹住。

而此时,大火已经蔓延开来……

正月初一的风,很刺骨,也有些烈。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刹那间整个白马,被覆盖在一片火海之中。

在房屋里睡觉的军卒,被惊醒了。

当他们向门口冲去的时候,却发现门外已经被大火封住了出路。火苗子呼呼往屋子里灌,有那不小心的军卒,身上沾了桐油之后,瞬间便被大火包裹起来,变成了火人。凄厉的哀号声在屋中回荡,火人到处乱闯,带起了屋中的摆设,也纷纷起火。两个军卒冲过去,一刀砍翻了昔日的同伴,可是看着被大火封死的门窗,也不由得露出绝望之色……两人相视一眼之后,一咬牙,闷头想冲出。可是这大火倒还好,可怕的是铺在街道上的那些火炭,也被点燃起来。长街一片通红,冲出屋子的军卒,没走出几步,脚下的靴子便被火炭点燃。

一声惨叫过后,军卒倒在火炭上翻滚,浓浓的烤肉味儿,混合着刺鼻的毛发点燃后的味道,与那惨叫哀嚎,交相呼应。

整个白马,都在燃烧。

颜良从梦中惊醒后,反应非常迅速。

当他冲到长街时,街上的火炭还没有点燃……

可是火势已经起来,整个城市,都被大火包围,烈焰冲天。

中计了!

颜良大吼道:“出城,往城外走。”

也顾不得去骑马,颜良几乎是光着脚冲向城门楼。

脚下是越来越烫,烫的人几乎无法立足。火炭渐渐发红,整条街道,都变成了红色……

颜良咬着牙,忍着痛,拼命的跑。

大刀,已不知道扔到了什么地方,至于军卒,更无暇去理睬。

也幸亏他发现的早,没有等整条长街完全烧起来,便到了城门楼下。此时城门下,军卒疯狂向外跑,一声声呼爹喊娘的哭号回荡在空中。

“闪开,闪开,闪开……”

颜良探手从一名军卒手里抢过一柄大刀,左劈右砍的,硬是在城门口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噗通一声,他跌坐在城门外,只见身后的长街,已变成了火海。

一闪一闪的火炭,犹如滚动的岩浆,令人心惊肉跳。脚下被燎起了十几个火泡,痛的让他站立不稳。如果说刚才他只顾着逃命,所以没有觉察到脚上的烧伤。这会儿冲出了白马县城,脚底下钻心的痛,让颜良根本无法站立。他咬牙,拄着大刀站起来,厉声吼道:“颜良在此,儿郎们速速向我日拢。”

喊声刚出口,那靠拢两字又在口中萦绕,只听一连串的鸣镝声,在空中响起。

“杀!”

从黑暗中,冲出一队队曹军,手舞刀枪,蜂拥而来。

为首一员大将,胯下乌骓马,掌中一对削铁如泥的大刀。双刀上下翻飞,暗红色的刀芒在空中一道道,一条条的划过。

颜良瞳孔一缩,顿时生出不祥预兆。

“快跑!”

他转身踉跄着想走,可是脚下的火泡子,让他连站都成了问题,哪里还跑得起来?

只两步,火炮子就破了,双脚顿时被鲜血染红。

身后传来一连串的惨叫声,马蹄声越来越近……

颜良大吼一声,回身想要挥刀迎敌,却见那乌骓马如风一般从他身边掠过,一抹寒光在眼前一闪,耳边传来马上那员大将的吼声:“甘宁在此,颜良何在?”

紧跟着,颜良的人头刷的一下子飞了出去。

在人头离开颈子的一刹那,颜良很想告诉那员大将:我就是颜良!

一腔热血,从腔子里喷出,迅速染红了颜良的尸体。那无头死尸好像一根朽木般,蓬的摔倒在地上。

也许,颜良怎么都不会想到。

堂堂河北四庭柱,竟落得个如此憋屈的死法。

他甚至没弄清楚白马的那场大火究竟是怎么烧起来,而杀的人,又是什么来历?

不过,他至少还算知道,杀他的人,名叫甘宁……

……

许多人到死,也没弄清楚自己是怎么死的,死在何人之手。

颜良此次奉命驰援白马,带来了八千精卒,可以说这八千人,全都是袁绍手下最精锐的悍卒。

可是一场大火,八千人葬身火海……

有那幸运的袁军士卒从火海中跑出来,但他们的幸运,似乎也仅止于此了。

贾诩调集五百弓箭手,堵在城西门外。那些从城里跑出来的军卒,甚至连方向都还没有弄清楚,便被袭来的箭矢射成了刺猬,一个个栽倒在地上。有那武艺高强,身手也不错的军卒,冲到弓箭手阵前,但旋即被长矛手捅成马蜂窝……火势越来越大,已开始蔓延到城头。

那冲天的烈焰,把漆黑的夜空照得通红,即便是二十里外,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贾诩跨坐马上,白马的火光,把他的脸也照得通红。

“退之!”

“在。”

“此战结束后,你到曹友学手下做事,你觉得怎样?”

贾星闻听一怔,但马上回答道:“愿从父亲吩咐。”

“嗯!”

贾诩不再言语,看着那冲天的火光,许久后叹息一声,拨转马头,缓缓的离去。

说老子是‘毒士’?

依我说,这曹友学才是真正的毒士!

这一把火烧下去,能把袁绍烧的心肝都是痛的。只是不晓得那小子,能不能平安的脱身呢?

这小子对敌人够毒,对自己也能算得上一个狠字了得……

第300章 谁杀了颜良?

濮阳得而复失,刘备下落不明,白马化为一片废墟。

建安五年正月初一,对袁绍而言,绝对谈不上是幸运日。但在此之前,他至少是这么认为。

袁绍已准备出兵渡河,忽闻许攸传来消息,令他顿时懵了。

“濮阳失守,颜良在白马被杀?”

袁绍呆坐在榻上,竟半天说不出话来。

套用后世的一句话经典台词:人生大起大落的实在太快了……在前一刻,袁绍还信誓旦旦,要渡河长驱直入,攻取许都,杀死曹操。到时候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就是他而且,凭借他四世三公的出身,加之掌控河南河北,大汉十三州,至少有七州在他手里,到时候他……

可这个美梦刚开始,就一下子被现实击溃。

濮阳,被曹操又夺走了!

最可恨的是,颜良也死了,而且是死得极为凄惨。

刘备惨败而逃,如今下落不明。连带着沮授的儿子沮鹄,也不知了去向,令人不免感到惶恐。

颜良,那是他心腹爱将。

早在二十二路诸侯讨伐董卓之前,袁绍还只是渤海太守的时候,颜良便开始跟随他,并立下赫赫战功。一个颜良,一个文丑,犹如他左膀右臂。河北四庭柱陡然缺失一柱,是袁绍无比心痛。

“颜良,何人所杀?”

看着暴怒的袁绍,衙堂上众人噤若寒蝉。

沮授道:“据子远传来消息,曹操夺取白马之后,子远本打算命吕佩出兵夺回白马。但将军不愿,言白马之前是他夺取,如今被曹操收复,自当有他亲自率兵,将白马再攻取下来。

所以子远就……”

颜良,何等骄横之人?

冀州众将谁都知道,一个颜良,一个文丑,那是除了袁绍之外,谁都无法节制的对象。

许攸虽然也是袁绍的老臣,而且还是发小。

但颜良最多是给他面子,却未必会听从许攸的调遣。所以这种事情发生了,倒也不足为怪。

袁绍怒道:“我是问你,何人杀了颜良?”

沮授深吸一口气,闻了闻心神,“据子远的战报,曹操夺取白马后,便即刻集中所有兵力,与刘备交锋。故而留守白马的,是曹操的族侄,名叫曹朋。颜良几乎兵不刃血夺取了白马,却不想正中那小曹贼的诡计。小曹贼将整个白马焚烧,颜良就是在火起之后惨遭杀害。”

“曹朋?”袁绍红着眼睛,抬起头,“这名字有点耳熟。”

“主公忘了,那曹朋就是作《八百字文》的曹八百,其父乃民曹都尉,武库令曹汲,为隐墨钜子。”

郭图轻声回答。

袁绍顿时暴怒,“恨不得将曹八百生啖之。”

想当初,曹朋做《八百字文》,也曾流传到河北,为许多人所赞叹。

其中就包括了一代儒学宗师,五经博士,郑学的开创者郑玄。据说,郑玄当时已卧床不起,病得快要死了。结果读了《八百字文》后,郑玄当晚竟喝了一斗酒,还放歌吟唱,极为称赞。

所以,袁绍也知道‘曹八百’之名。

私下里还说,将来若夺取许都,杀了曹操之后,曹氏族人中有两个必须要活着送到他跟前。

一个是曹汲,另一个便是曹朋。

曹汲会造刀,创曹公犁,曹公车,堪称大匠。

曹朋文采出众,甚至不输于袁绍手下文采最好的陈琳……

如今,若有人把曹朋送到袁绍跟前,估计袁绍会立刻拔刀将曹朋斩杀。

“我欲即刻渡河,于曹贼决战。”

“不可!”

沮授一听,顿时急了。

他连忙上前阻止,“曹操方夺回濮阳白马,士气正旺。此时渡河与之决战,恐非上上之策。

授以为,当屯兵黎阳,渐营河南。稳扎稳打的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将军可取其逸。如今之势,不必拘于决战于一役,当徐徐图之,在河南先站稳脚跟,步步蚕食,方为上上之策。要知道,曹贼兖州并不稳固,只要主公站稳脚跟,就可以令兖州大乱。

兖州一乱,则青州臧霸亦不足为虑。

到时候,主公可层层推进。曹操虽占据了河南,可四面皆敌,又如何是主公的对手呢?”

如果曹操坐在这里,听沮授所言,必会大惊失色。

他拼命营造局面,就是促使袁绍和他决战。毕竟,袁绍占据四州之地,人口众多,钱粮广盛,势力极为强大。相比之下,曹操虽占据了司州、豫州、兖州、徐州,却是四面环敌。

西有马腾,衣带诏留名者,麾下有凉州雄兵,实力不弱。

江东虽处于动荡,可是自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之后,逐渐呈平缓局势。

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这些人,都是曹操目前最为顾虑的对手。如果一旦战局出现僵持,那刘表孙权等人,也会蠢蠢欲动。到时候,曹操势必腹背受敌,而许都内部将更加动荡。

只是,沮授的这番话,却没有令袁绍心动。

他此时,一心想要为颜良报仇,而且自信满满,岂能容徐徐推进?誓要一战功成才对……

所以,沮授的劝谏,令袁绍大怒。

“某今雄兵百万,战将千员,与曹贼相持,何需如此大费周章?

曹贼今得了濮阳,气焰正嚣张。我若不渡河击之,岂不是令天下人耻笑?我意已决,休得赘言。”

多么张狂的口吻!

沮授还想再劝,袁绍已甩袖离去。

见此情景,沮授不禁感到失落。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果袁绍和曹操决战,甚有可能大败。

他死不足惜,可宗族……

当天回到军中,沮授立刻命心腹之人,连夜返回邺城,命宗族分散资财,以防范万一。

沮授开始安排后招,郭图等人也蠢蠢欲动。

当晚,河北四庭柱中的另一位,也是袁绍左膀右臂之一的大将文丑,押运粮草,抵达黎阳。

郭图马上拜访了文丑,将颜良死讯告之。

文丑和颜良,亲若兄弟。两人一同入伍,追随袁绍东征西讨,虽非亲兄弟,却胜似同胞骨肉。

闻听颜良被杀,文丑顿时就疯了。

他立刻闯入黎阳帅府,找到了袁绍后,噗通就跪在地上,放声大哭,“主公,我兄死得恁惨,主公为何不出兵报仇呢?”

“非是某不愿,实在是曹操……”

“曹操算得什么东西,不过阉宦之后,跳梁小丑。

丑愿领一支人马,即刻渡河,与那曹操决战。若不能亲手斩杀了曹操曹朋叔侄,丑愿奉上项上首级。”

袁绍闻听大喜,“某正欲出兵,与那曹操决战。”

郭图却在这时候插嘴,“主公,今日闻沮授所言,似有心怯。

如今,他为监军,权威太盛。而他又不愿和曹操交锋,传扬出去,岂不是让士气更加低落?

况乎此次濮阳之战,颇有疑窦。

刘备驻守濮阳时,曹军屡次攻城而不得;可沮鹄一到,濮阳就立刻失陷,这里面是不是……”

郭图浑然忘记,当初让沮鹄换防刘备的人,就是他。

而袁绍听闻这番话,也不由得心里一咯噔……是啊,濮阳丢的未免太巧合了些。

“公则之意……”

“主公即欲决战,更需防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